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一、对资本运营的理解所谓资本运营,从根本上讲,是与实业经营相对称的。

它是指对企业资本进行运筹、谋划、决策、理财和投资的业务,是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量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目标。

按照赵绚丽的提法,具体来说,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为纽带,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转让和处置,从而实现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受资人的经济关系,出资人为获取资本报酬而投出资本,并监督资本的运用。

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总结国外资本运营的实践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

有效率的资本运营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这包括了实体资产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建立、金融投资及其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一个竞争环境的确立等方面。

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德隆模式。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首先通过买壳上市,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使上市公司的主业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并购、托管等形式,对上市公司所处产业进行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最后通过对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整合,扩大上市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形成规模化、垄断性经营;第二种是海尔模式,其特点是,资本运营主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围绕自己的产业扩展并进行资本运营。

就资本运营过程而言,首先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企业资本运营要达到的目标。

然后在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自定资本运营的策略,在资本运营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融资和投资的活动,使资本在运营的过程中增值,然后再通过对增值部分的分配进入资本增值循环的过程,总而在资本往返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

资本运营案例的综合分析

资本运营案例的综合分析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十年多来,亚泰集团先后兼并重组了原长春双阳水泥厂、 原长春跃进水泥厂、原吉化化钢水泥厂、原吉化明城水 泥厂、原北国之春大酒店、原吉林省东生药业公司、吉 林大药房等十家企业,而且兼并一个活一个,重组一个 火一个,被业内人士称为“亚泰现象”。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报告期 2009-05-26 2006-08-10 2006-03-31 2005-12-31 2005-09-30 2003-09-30 2000-12-31 1999-06-30 1998-12-31 1997-06-30 1996-12-31 1995-12-31 1994-12-31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第二次是1997年承债兼并总资产9.7亿元、负债11.4亿元的国家大二 型企业双阳水泥厂,将其规范为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注入 机制、资金、管理很快使其走出困境。以原厂1993年建成的“中国 第一线”为基础,公司先后投资8亿元兴建日产2000吨和日产2500 吨两条新型干法窖外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为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的领跑者。亚泰集团不仅拓展了产业链,产 生了新的利润点,而且盘活了国有存量资产,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 “小鱼吃大鱼”的经典重组案例。原国家经贸委领导陈清泰评价: 为帮助没有资本金的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1993年4月,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1995年上市进入证 券市场。1997年“小鱼吃大鱼”兼并双阳水泥厂,1998年进军高科 技制药产业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善抓机遇资本运营的几 次大动作,不仅跨越了同行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资本积累和起步阶段, 而且企业也由单一的房地产业一跃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52亿元、主 业突出、管理紧密的大型企业集团。八年三次融资没有一次改变投 向,高效守信,成为资本市场产业发展、壮大厚报资本的典范。公 司连续两年在长春市大型企业效绩评价中名列A类榜首,成为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点企业;2001年在有关部门评集团资本运营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一、背景随着国企改革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不断深化,新时代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强调通过实业经营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通过资本运作、以投资组合管理的理念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同时区别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财务性持股为主、以灵活高效的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二、运营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主要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目标,以财务性持股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从上述政策文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是通过''融投管退〃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落地,进而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具体来看:“融〃,即资金募集。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投入、投资收益和市场化融资三部分构成。

政府投入和投资收益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在公司运营初期,公司难以通过政府投入和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良性运转,因此需要通过借助市场化手段进行外部资金融通,补充经营运作所需资金。

外部资金的募集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增发、发行债券以及银行等金融渠道进行,如中国诚通发行的债转股专项债助力中央企业降杠杆。

〃投〃,即投资运作。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投资运作主要服务于以下三个目的。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资本投向。

虽然国有资本运营主要以财务性持股为主、对所持公司的控制力较低,但因其承担的特殊历史使命,其投资动向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转型方向,对社会资本投资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通过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国家战略落地。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案例一:中信集团的运作模式中信集团作为国家经济改革试点及对外开放窗口,通过强大资本运作能力开拓了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为国家开放和建设服务的发展之路,现在已成为一家金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与实业(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并举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控股集团。

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放大资本效应,在保证资本控制力的同时延伸产业范围,是典型的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

一是模式定位。

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定位于大资本集团运作模式,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股东平等的市场化机构,多元化投资,放大资本杠杆效应的同时实现资本超价值管理。

各子公司通过以金融为主体,制造业、文化体育、信息产业、房产为辅助的多元化专业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保障资本价值的放大。

二是模式路径。

中信集团通过构建银行、信托、资产管理、保险等金融业务与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等实业业务的内部资本运作平台,强化集团对金融及实业板块的资本管理、控制、监管能力,利用多层持股等方式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保障资本价值最大化,利用产融结合实现资本的超价值管控。

三是模式价值。

中信集团跳出单纯金融或单纯实业的产业经营思维,以投资、金融服务等资本运作作为驱动力,以信息、制造、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承包等产业实体形成支撑力,通过金融与实业的结合形成资本组合效应,获取结构价值;以资本杠杆撬动实业资源获取运营价值。

同时还通过集团整体对成本的压缩和风险的管理获取负向价值和风险价值。

四是模式进化。

中信集团可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对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资源的整合,对地产、矿石、制造业等产业资源的整合,以及对航空、旅游、医疗等服务业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本—产业的强关联,创新运作的新模式,向创新融合型集团运作模式进化。

五是模式利润。

中信集团发挥资本与资本,资本与产业的组合、协同效应,通过对金融行业全牌照优势及产融结合优势的利用,通过对行业控制力和产业链卡位效应获取产业层面利润;通过保险、小贷、股权投资等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获取产品组合红利;通过集团整体运作及营销与品牌优势获取集团层面红利与营销与品牌红利;同时,集团旗下各版块也向集团贡献红利。

营运资本管理——基于苏宁电器的案例分析

营运资本管理——基于苏宁电器的案例分析

营运资本管理——基于苏宁电器的案例分析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经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与企业的盈利、现金流、风险等方面息息相关。

苏宁电器是国内知名的家电零售企业,其营运资本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以苏宁电器为例,分析其营运资本管理实践,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一、营运资本管理概述营运资本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流动资金,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营运资本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合理配置资金,优化营运流程,降低成本和风险,达到提高效率和盈利的目的。

营运资本管理的实际操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收付款管理等。

二、苏宁电器的营运资本管理实践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苏宁电器营运资本管理的重点之一。

苏宁电器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采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延长付款周期,以获得更多的运营资本。

同时,苏宁电器会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和质量管理,确保供应商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和质量保证,提高采购效率。

此外,苏宁电器还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采购平台,帮助其控制采购成本和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

2、销售管理苏宁电器采用多种销售渠道和模式,包括线上和线下销售、O2O模式等。

在销售管理方面,苏宁电器通过数据分析和销售预测,优化货源、库存和运输,降低售后成本和风险。

此外,苏宁电器还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3、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营运资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苏宁电器通过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和各类库存规划、控制、管理方法,精细化控制库存水平。

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品,苏宁电器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将库存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确保资金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

此外,苏宁电器还通过淘汰滞销品、调整商品结构等方法,降低存货风险和损失。

4、收付款管理苏宁电器在收款管理方面采用了线上支付、信用卡分期、预付款等多种方式,以提高收款速度和安全性。

同时,苏宁电器会定期审核客户信用情况,及时收回欠款,减少坏账损失。

资本运营模式与案例

资本运营模式与案例

资本运营模式与案例资本运营模式是指通过资本市场为企业筹措资金、实施投资、盈利回报的一种商业模式。

它主要包括资本投资、资本运作和资本退出三个环节。

资本运营模式通过资本的流动和投资操作,实现了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资本投资是资本运营模式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

企业可以通过向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吸引投资者购买并将资金投入到企业中。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

在资本运作环节中,企业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估,选择最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购、收购等方式来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通过不断的资本运作,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投资回报率,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值。

资本退出是资本运营模式中的最后一步。

一旦企业实现了投资的预期目标,投资者可以选择将资本从企业中退出,获得资本的回报。

这可以通过股票发行、企业收购、资本市场交易等方式进行。

资本退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度,进而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融资能力。

以下是一个资本运营模式的案例:京东集团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于2004年。

京东通过资本运营模式快速发展壮大。

首先,在资本投资环节,京东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和债券,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进、仓储物流建设等方面。

其次,在资本运作环节,京东从1998年开始,逐步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和并购计划,如与苏宁易购的战略合作,入股英特尔等。

这些合作与并购整合了行业资源,帮助京东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最后,在资本退出环节,京东于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和零售商之一,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在京东的案例中,资本运营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资本的不断流入为京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中国资本市场著名资本运作案例剖析资料

中国资本市场著名资本运作案例剖析资料

第6页
德隆发展第二阶段
九十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猛,德隆创始人洞察股市风云,抓住 机遇,介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 进军房地产和娱乐业奠定了基础,德隆在这两个行业掘得了属于它的第二桶 金。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宏源大厦和城市酒店两栋高楼的崛起,北京JJ迪斯
科游乐场及深圳明斯克航母公司的开放,是德隆产业第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
与中信合作成立山西中浩园林机械 有限公司 ( 生产割草机等草地园林 机械)。
第16页
战略投资做行业
综观德隆入主3家上市公司的过程,不难发现它们的运作方式如出一辙,大 致都分四步走:
首先,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调整产品结构,使上市公 司的主业发生变化
通过对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整合,扩 大上市公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 有率,形成规模化、垄断性经营
德隆目前正在做的,是继续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积极接触,酝酿新的并购
和合作,对包括火炬和合金在内的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以期形成以汽 车零部件、电动工具、户外机械、发动机、建筑构件等几大类产品为主体的
大机电行业格局;在食品饮料行业,近期内可能也会有比收购汇源果汁更大
的动作。
第20页
德隆观点(续)
战略投资是一种大手笔的制作,却不意味着盲目的扩张。事实上,德隆 在介入一个行业和企业前的谨慎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在德隆的组织架构里, 战略投资委员会是董事局下设的、与执行委员会和薪酬/任命委员会并列的 三大委员会之一;在执行委员会之下还设有战略管理部,作为执委会7个常 设部门中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分析和研究是它的一项重要职责。据说,德隆 每年用于对某一行业的专题调研的费用高达上亿元。3年前,为论证屯河向 “红色产业”转型的发展前景,德隆投入了800万元资金,聘请了来自国内 外的专家以及麦肯锡、罗兰· 贝格等4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到10余个国家作

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

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一:案例1-1:万科的成长与资本运营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优异表现,万科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称号。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并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关系等奖项。

2008年万科入选《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十佳最受尊敬的企业”。

万科自1991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6.2%。

万科正是通过将资本运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巧妙的结合,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万科的扩展之路万科的第一轮扩展得益于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时间为1988-1993年,尤其是1991年确定“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后,公司开始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

1988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了万科的股份制改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正式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公司(万科的前身)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入股。

1988年12月28日,万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总股本为2800万股,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所募集的股金主要投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

1988年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公司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经营框架。

1991年初,公司确定了集信息、交易、融资、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模式。

1991年1月29日,万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02。

1991年6月,万科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62万股,集资1.27亿元,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及连锁商贸、影视文化等领域。

怀揣这笔资金,万科来到十里洋场上海滩,成功开发了万科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上海西郊花园,艰难地挤进上海市场,也开始了万科第一轮全国化的跨地域扩张。

七个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七个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1、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

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

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

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2、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

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

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

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

做法是: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

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

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引导语:资本运作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下面是为你收集的资本运作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x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xx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

另外,双汇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

xx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

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

闻讯,JP 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

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

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

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xx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

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

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

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为此,高盛和鼎辉将目标锁定在了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身上。

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

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

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资本运营的七个案例【案例一】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

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名义,向宾馆、饭店、机关单位、广大的家庭住户直接推销该产品。

由于产品具有垄断性,国内市场又是如此庞大。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概念化包装,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由于故事毕竟是故事,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于是改变主意,打着整合制冷行业的大旗,利用上市所融资金以及其他杠竿资金,大肆收购国内的空调、冰箱企业,经过合并报表,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虚变实。

几年下来,发明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而更多的是行业内的财富人士。

评论:发明家如果只是将发明专利卖掉,撑死了也就是个百万富翁。

但此案例中的发明家,把发明专利与特殊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在股市中圈钱,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故事无法再讲下去的时候,一个新的故事又开始,而且做得很成功,的确不是常人所能为的。

【案例二】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

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

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

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资本运作方式及案例解析(1篇)

资本运作方式及案例解析(1篇)

资本运作方式及案例解析(1篇)资本运作方式及案例解析 1资本运作方式及案例解析除了生产经营以外,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我们都称为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独立于生产而存在,但是其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通过资本运作获取、配置和优化生产资源,促进管理优化和技术创新,防范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为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促进企业股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直接服务,甚至通过资产和企业的买卖,直接获取利润。

资本运作运用最多的莫过于公众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

资本运作贯穿了公司上市以及挂牌的整个过程,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个是价格发现,第二个是融资功能。

当然更多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更多的着眼于融资功能。

上市(包括挂牌)仅仅是公司融资的手段而并非是最后的目的。

在融资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多种资本运作的手段,从而利用资本市场,改善资本结构,实现资本最大化增值。

在实践中,很多公司都运用了大量的资本运作,从而达到其预期目的。

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__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

资本运作的案例分析范文引导语:资本运作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下面是为你收集的资本运作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x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xx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

另外,双汇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

xx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

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

闻讯,JP 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

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

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

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xx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

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

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

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为此,高盛和鼎辉将目标锁定在了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身上。

资本运营案例综合

资本运营案例综合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第三次资本运营是1998年。当时企业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 是部分国有股东经济实力较弱,企业增资扩股受到限制,整体资本 结构不合理;二是所涉足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 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较小。公司将资本运营的重点放在调整、优 化资本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使亚泰集团既注重规模扩张 又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1998年亚泰集团获准10:8高比例配股,公 司抓住这一机遇,向长春市、二道区政府提出转换国家股东的申请, 长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整体接受二道区所有股权,并以长春市热力 公司的实物资产认购亚泰集团配股,为此亚泰集团不仅解决了配股 的“瓶颈”问题,也吸纳一块优质资产组建了亚泰热力公司。同时, 从1998年开始进军医药产业,经过四年的规模扩张和产业整合,亚 泰医药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公司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一、亚泰集团资本运营
1993年4月,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1995年上市进入证 券市场。1997年“小鱼吃大鱼”兼并双阳水泥厂,1998年进军高科 技制药产业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善抓机遇资本运营的几 次大动作,不仅跨越了同行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资本积累和起步阶段, 而且企业也由单一的房地产业一跃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52亿元、主 业突出、管理紧密的大型企业集团。八年三次融资没有一次改变投 向,高效守信,成为资本市场产业发展、壮大厚报资本的典范。公 司连续两年在长春市大型企业效绩评价中名列A类榜首,成为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点企业;2001年在有关部门评出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 的100家上市公司”中亚泰名列34位。
二、海尔集团资本运营
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 冷柜厂为紧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 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 使集团公司迅速成长为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的大 型企业集团,92年到96年五年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8亿 元飙升至61.6亿元,97年1-8月份销售收入达66亿元。 目前海尔集团产品包括电冰箱、冷柜、空调器等13个门类50 00余个规模品种,并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

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

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

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

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二: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

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

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

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四: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

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

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文献综述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

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

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

(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

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

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

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

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

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

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

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

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

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

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

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

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

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

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参考文献[1]肖胜萍,《资本运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第一版。

[2]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臧日宏,《资本运营》,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

[4]汪少华,《投资学》,2004.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5] 郜卓,《资本运营——理论与案例》,2001.12,中华财会网[6] 李心丹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2002.12,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 王曙光,《加入WTO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与启示》,2002.7,商业研究。

[8]王明珠,《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现状的反思》,2000.8,长春大学学报。

[9] 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2002.7, 商业研究。

[10] 《中国并购指数》,2005,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11] 汪金成,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2003.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2] 苗澍,《企业并购管理研究》,2003.12,华中师范大学。

[13] 刘小剑,《中国公司并购重组模式与案例分析》 ,2002.2,北方交通大学。

[14] 周涛,《企业收缩重组的动因比较分析》,2002.5,北京工商大学。

[15] 刘琼,《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02.3,东南大学。

[16] 张文杰,《国有企业并购关键问题研究》,2001.1,北方交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