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癫痫药——苯二氮卓类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4872739c5da50e2524d7ffd.png)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维生素B6同时服用,因维生素B6乃氨基酸脱羧酶的辅基, 能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成DA
2.左旋多巴的增效药和其他药物
发病机制 ●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临床症状 ●智能减退、情感和行为异常 临床药物
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
阿片类镇痛药
特点
1.吗啡(morphine)
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dilbtin) 癫痫的分型
1.全身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短暂的意识丧失,儿童多见,发作时间约30s ●肌阵挛性发作:单侧肢体肌肉抽搐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意识丧失,僵直抽搐,持续约几分钟 2.局限性发作 ●单纯性发作:无意识丧失,持续约1分钟 ●综合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影响意识,伴有伸舌、摇头动作 3.癫痫持续状态:持续大发作
药物相互作用
1.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 ●双香豆素、肝素、甲磺丁脲 2.竞争肾小管分泌载体 ●呋塞米、甲氨蝶呤、青霉素
2.其他NSAIDs
抗痛风药
不良反应
●常见头晕、嗜睡、乏力和记忆力下降 ●静注过快时可引起呼吸和循环抑制,严重中毒可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失眠、焦虑等) ●驾驶员、高空作业和机器操作者禁用
2.其他药物
二.巴比妥类
特点
●剂量依赖性,具有麻醉作用,无抗焦虑、中枢肌松作用 ●肝药酶诱导剂→加速自身和其他药物代谢 ●易发生耐受性、依赖性,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严重,有后遗效应 ●弱酸性,中毒时可碱化尿液(静滴NaHCO3)加速消除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帕金森综合征 ●用药2-3周才显效,1-6月后获得最大疗效 ●改善肌强直效果优于肌震颤 ●对氯丙嗪引起的无效 2.肝性脑病(肝昏迷) ●伪递质学说:急性肝功能衰竭→苯乙醇胺、羟苯乙胺增加→取代NA ●DA在脑内转变为NA,恢复CNS功能
药理学口诀记忆
![药理学口诀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7ba711601eb91a37f1115cf4.png)
药理学口诀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利多卡因——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苯妥英钠——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苯妥英钠——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安定——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乙琥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物。
米帕明——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维拉帕米——房室结折返所致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呋塞米(速尿)——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物。
甘露醇——脑水肿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螺旋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林可霉素——急慢性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氯霉素——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异烟肼 INH(雷米封)——各种类型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两性霉素B——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
伯氨喹-—对良性疟的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控制复发及传播的首选药物。
乙胺嘧啶-—属人工合成的非喹啉类抗疟药,是目前用于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物。
甲硝唑(灭滴灵)-—是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拟胆碱药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阿托品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防止“虹晶粘”,能治心动缓;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东莨菪碱镇静显著东莨菪碱,能抗晕动是特点;可治哮喘和“震颤”,其余都像阿托品,只是不用它点眼。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扩张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扩张血管治“感染”,血容补足效才显。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理学课件)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499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a.png)
分析:本处方选药正确,但剂量、用法和药物 总量错误。地西泮小剂量即具有良好的抗焦虑 作用,常用于焦虑症,抗焦虑剂量为2.5~5mg, t.i.d.。此外,地西泮属二类精神药品,每次 处方量不应超过7日常用量。
案例分析
• 患者病情及用药简介 患者,女,56岁。近1个月来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多 ,白天头昏乏力、疲劳思睡。诊断为失眠。給予艾司唑 仑1mg睡前30分钟口服,夜间觉醒次数减少,但缺乏熟睡 感,加至2mg,连续用药2周,睡眠质量明显改善,遂减 至1mg,未见反复。继续用药1周,减至0.5mg,睡眠良好 ,遂停药。
苯二氮卓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苯二氮卓类有20余种,根据半衰期长短 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制剂。它们的作用机制虽然相同, 但不同制剂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枢性肌肉 松弛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各有其特点。
药物相互作用
✓ 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及乙醇合用 中枢抑制作用增强,加重嗜睡、昏睡、呼吸抑制、昏 迷,严重者可致死,临床需合用时宜减少剂量,并密 切监护患者;
并二氮䓬受体特异性拮抗药——氟马西尼(flumazenil,安 易醒)
久用:耐受性、成瘾性 (发生率<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
✓ 虽无明显的肝药酶诱导作用,但长期应用仍可产生 一定的耐受性,一般在连续用药4周即可产生,需增 加剂量
✓ 久用可产生依赖性,一般在连续用药4~12个月即可 产生,停药时可出现戒断症状,多在停药后2~3天发 生。与巴比妥类相比,戒断症状发生均较轻、较迟
相关链接γ-氨基丁酸及其意义
γ-氨基丁酸(r-butylamino acid,GABA,γ-氨酪酸) 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脑内约有30%左右的突触以 GABA为神经递质。其生理作用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GARA 通过激活GABA受体而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其受体又 分为GARAA和GABAB两种,很多药物其作用机制与GARAA受体有关。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镇静催眠药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镇静催眠药](https://img.taocdn.com/s3/m/0fb85b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c.png)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镇静催眠药[单选题]1.与苯二氮(艹卓)类无关的作用是A.长期大量应用产生依赖性B.大量使用产生锥体外系症状C.有镇静催眠作用D.有抗惊厥作用E.中(江南博哥)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不产生椎体外系反应。
掌握“镇静催眠药”知识点。
[单选题]3.与巴比妥类药物无关的药理作用是A.镇静B.抗惊厥C.抗抑郁D.呼吸抑制E.麻醉作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巴比妥类药物不产生抗抑郁的作用。
掌握“镇静催眠药”知识点。
[单选题]4.苯二氮(艹卓)类和苯巴比妥作用的相同点不包括A.均有镇静催眠作用B.均有成瘾性C.均可用于惊厥治疗D.作用原理均可能涉及GABA受体E.均有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而苯巴比妥没有这方面作用。
掌握“镇静催眠药”知识点。
[单选题]5.和巴比妥类比较,苯二氮(艹卓)类不具备A.镇静作用B.催眠作用C.抗惊厥作用D.中枢性肌肉松弛E.麻醉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苯二氮(艹卓)类:1)抗焦虑;2)镇静催眠;3)抗惊厥、抗癫痫;4)中枢性肌肉松弛掌握“镇静催眠药”知识点。
[单选题]6.关于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A.镇静B.催眠C.镇痛D.抗惊厥E.抗癫痫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苯巴比妥无镇痛作用。
掌握“镇静催眠药”知识点。
[单选题]7.引起病人对巴比妥类药物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是A.有镇静作用B.停药后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梦魇增多C.有镇痛作用D.能诱导肝药酶E.使病人产生欣快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重在考核苯巴比妥对睡眠时相的影响、引起依赖性的原因等。
巴比妥类对睡眠时相的影响表现为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快动眼睡眠时间,停药后快动眼睡眠时间反跳性延长、梦魇增多,造成停药困难。
故正确原因是B。
[单选题]8.苯巴比妥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A.重新分布,贮存于脂肪组织B.被血浆中假性胆碱酶迅速水解破坏C.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加快D.被血浆中单胺氧化酶迅速水解破坏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短期内反复服用巴比妥类可产生耐受性,表现为药效逐渐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预期作用。
药理学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
![药理学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https://img.taocdn.com/s3/m/00a9e8c2ad51f01dc281f1ee.png)
四、关于停药换药
癫痫治疗过程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如因药物毒副作用需 更换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 而后逐渐减少原药至完全停用,以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五、关于毒副作用
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注意定 期查血相,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在 治疗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
膜稳定作用的机制:
> 阻断电压依赖性的Na+、Ca2+(N、L)通道;
> 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
(PTP,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 对钙调素激酶系统的影响,抑制突触传递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缓慢而不规则,强碱性,刺激性大, 不宜肌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宜静脉注射。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第一节 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s
癫痫
是一类多种病因引起的长期反复发作 性大脑功能失调。病灶神经元突发性 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表现为 突然发作性的短暂的运动、感觉、意 识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伴脑电图 改变
癫痫病的分类
部分性发作
增强GABA的作用
干扰Na+、K+、Ca2+等离子通道
第二节
常用抗癫痫药
• 苯巴比妥(1921) • 苯妥英钠(1938) • 丙戊酸钠(1964) • 苯二氮卓类(60年代末期) • 卡马西平------70年代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药理学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
![药理学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https://img.taocdn.com/s3/m/41fa33e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c.png)
失神小发作的效差。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嗜睡,精神委靡,成人不做首选。
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去氧苯比妥)
【作用和用途】
与苯巴比妥相比无特殊优点,且价格较贵,
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镇静、嗜睡、眩晕和共济失调等。偶可发生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作用和用途】 广谱抗癫痫药,对各种癫痫都有一定疗效,
尤其小发作。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轻,主要为肝损害;血液系统害。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diazepam,安定)是控制癫痫持续
状态的首选药,静脉注射见效快,安全性较 大,但偶可引起呼吸抑制,宜缓慢注射。 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硝安定)对各型 癫痫都有效,尤以对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 和婴儿痉挛为佳。
生理睡眠知识
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
快动眼睡眠(REM) 为深睡眠,与神经系统发育维持正
常精神活动以及智力恢复有关。
两时相一夜循环交替4-6次
生理睡眠知识
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
快动眼睡眠(REM) 为深睡眠,与神经系统发育维持正
常精神活动以及智力恢复有关。
用药注意事项。 6.掌握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7.熟悉其他类抗癫痫药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8.熟悉其他中枢性镇痛药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9.了解巴比妥类的特点、急性中毒的解救。 10.了解抗躁狂药和抗抑郁症药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11.了解其他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特点。
界温度而变化 条件:需配合物理降温。 (4)加强中枢抑制药(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乙醇)的作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6fdd8902d276a200292e61.png)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适应症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是多数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是二线治疗。
在惊恐障碍、强迫症和社交恐怖治疗中,SSRls只是替代了三环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位置,仍需与BZDs联用。
最近有人提出,SSRls联合BZDs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BZDs激动GABA A受体,SSRls激动5-HT1A受体,故BZDs联合SSRls是治疗多数焦虑障碍的有效方法。
此时BZDs应定时用药,而不是必要时用药。
在SSRI起效后,BZDs可逐渐撤药。
从原理上看,中枢神经系统有1/3的是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GABA通过激动GABA A受体降低觉醒性。
GABA A受体含有α、β、γ、δ和ρ共5个亚基,每个亚基含有4个跨膜区,分子中心部位形成Cl-通道。
不同亚基上有不同药物的结合位点。
当GABA A受体激活时,通道打开,Cl-流人,细胞膜电位的外正内负状态更加明显,此时称为膜超级化,当膜超级化时,去极化更困难,神经元更难以兴奋,倾向抑制。
在α与β亚单位界面上有一个GABA结合点(一个GABA A受体上有2个GABA结合点),在α和γ亚单位界面上有苯二氮卓结合点(一个GABA A受体上有一个苯二氮卓结合点),即苯二氮卓(BZDs)受体。
神经成像研究表明,惊恐障碍病人的皮质和皮质下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下降。
导致GABA 能下降,觉醒增加,易感焦虑。
BZDs通过激动苯二氮卓受体而打开GABA A受体上的Cl-通道,Cl-流人神经元,细胞膜超级化,使去极化更困难,点燃率下降,该效应在海马和杏仁核可抗焦虑。
(一)惊恐障碍1.急性期治疗:阿普唑仑的惊恐有效率为65%-85%(记作3/4),与三环抗抑郁药相当,但起效快,45~90分钟起效。
缺点是作用持续时间短(4~6小时),停药后易发生反跳和复发。
药理学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抗惊厥药
![药理学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bddf6e5b77232f60ddcca1c4.png)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一、选择题1.关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体内过程错误的是()A.口服吸收良好,约1小时达血药浓度B.脂溶性低,不易在脑组织中分布及脂肪组织中蓄积C.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仍具活性,且半衰期长D.三唑仑吸收最快,起效迅速E.大多经肝脏代谢消除2.苯二氮卓类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有()A.中枢抑制B.中枢麻醉C.急性中毒D.依赖性、成瘾性E.共济失调3.能引起病人记忆短暂性缺失的中枢抑制药是()A.巴比妥类B.苯二氮卓类C.吩噻嗪类D.硫杂蒽类E.丁酰苯类4.苯二氮卓结合位点的分布与哪种中枢抑制性递质的分布一致()A.多巴胺B.脑啡肽C.乙酰胆碱D.γ-氨基丁酸E.去甲肾上腺素5.地西泮急性中毒可用下列哪种药物解毒()A.三唑仑B.甲喹酮C.氟马西尼D.甲丙氨酯E.扑米酮6.地西泮的不良反应错误的论述是()A.治疗量可见困倦等中枢抑制作用B.治疗量口服可产生心血管抑制C.大剂量常见共济失调等肌张力降低现象D.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依赖性E.久用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7.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部位是()A.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巴B.中枢α受体C.直接抑制中枢D.苯二氮卓结合位点E.中枢GABA结合位点8.地西泮不能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药物中毒惊厥B.诱导麻醉C.小儿高热惊厥D.麻醉前用药E.焦虑症9.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催眠B.抗焦虑C.抗惊厥D.缩短REMS E.抗晕动10.地西泮抗焦虑的主要部位是()A.大脑皮质B.蓝斑核C.网状上行激动系统D.边缘系统E.下丘脑11.巴比妥类药物进入脑组织快慢主要取决于:A.药物分子大小B.给药途径C.用药剂量D.药物脂溶性E.药物剂型12.巴比妥类药物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是()A.便秘和锥体外系症状B.诱导肝药酶,产生耐受性C.引起药疹、药热等过敏反应D.头昏、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后遗症状E.精细运动不协调13.焦虑紧张引起的失眠宜用()A.巴比妥B.苯妥英钠C.水合氯醛D.地西泮E.氯丙嗪14.静脉注射硫喷妥钠作用维持时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迅速从肾排出B.迅速在肝破坏C.难穿透血脑屏障D.从脑组织再分布到脂肪等组织中E.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15.苯巴比妥钠连续应用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A.再分布于脂肪组织B.排泄加快C.被假性胆碱酯酶破坏D.被单胺氧化酶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16.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进其快速排泄()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少,增加肾小管再吸收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E.以上均不对17.相同剂量的巴比妥类,其起效快慢取决于()A.浓度大小B.分子量大小C.给药部位D.生物转化率快慢E.脂溶性高低18.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由小到大依次表现为()A.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B.催眠、镇静、麻醉、抗惊厥C.镇静、催眠、麻醉、抗惊厥D.镇静、抗惊厥、麻醉、催眠E.镇静、麻醉、抗惊厥、催眠19.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A.水合氯醛静脉注射B.苯巴比妥静脉注射C.硫喷妥钠静脉注射D.戊巴比妥静脉注射E.地西泮静脉注射20.临床常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癫病持续状态的巴比妥类药物是()A.戊巴比妥B.硫喷妥钠C.司可巴比妥D.异戊巴比妥E.苯巴比妥21.引起病人对巴比妥类药物产生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是()A.使病人产生欣快感B.抑制肝药酶C.能诱导肝药酶D.停药后REMS反跳性延长,引起睡眠障碍E.以上都不是22.下列关于巴比妥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缩短REMS B.中等量即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C.可用于麻醉或麻醉前给药D.均可用于抗癫痫E.可诱导肝药酶23.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用巴比妥类药物治疗()A.麻醉前给药B.焦虑性失眠C.高热惊厥D.肺心病引起的失眠E.癫痫24.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骤停B.肾功能衰竭C.抑制呼吸中枢D.惊厥E.吸入性肺炎25.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不具有的作用是()A.镇静、催眠B.抗焦虑C.麻醉作用D.抗惊厥E.抗癫痫26.水合氯醛描述错误的是()A.口服易吸收,约15分钟起效B.不缩短REMS,无停药反应C.对胃刺激性大,需稀释口服D.有肝肾功能损伤E.醒后有后遗效应27.水合氯醛不用于()A.顽固性失眠B.小儿高热惊厥C.溃疡病伴焦虑不安D.破伤风病人惊厥E.子痫病人的烦躁、惊厥28.下列对水合氯醛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胃肠道无刺激B.无成病性C.无肝肾功能损害D.无耐受性E.不缩短REMS时间29.硫酸镁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是()A.抑制大脑皮质B.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C.抑制脊髓D.Mg2+桔抗Ca2+作用E.阻断M受体30.下列对惊厥治疗无效的是()A.口服硫酸镁B.注射硫酸镁C.苯巴比妥D.地西泮E.水合氯醛31.硫酸镁的肌松作用机制是()A.促进GABA的作用B.使GABA生成增多C.抑制大脑运动区D.竞争Ca2+受点,ACh减少E.以上都不是32.硫酸镁中毒可选用对抗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索D.葡萄糖E.氯化钙二、填空题1.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药理思维导图3——苯二氮卓类
![药理思维导图3——苯二氮卓类](https://img.taocdn.com/s3/m/ef2e580e14791711cc791750.png)
o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均有显著疗效。
主要⽤用于焦虑症。
抗焦
抗焦虑作⽤用
虑作⽤用可能是通过激动边缘系统的BZ受体的作⽤用⽽而实现的。
主要延⻓长⾮非快动眼睡眠的第⼆二期,缩短三期和四期。
对快动眼睡
镇静催眠作⽤用
眠影响较⼩小。
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药理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缓解⼈人类⼤大脑损伤的肌⾁肉僵直。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9.苯⼆二氮卓类
⼼心脏电击复律律及各种内镜检查前⽤用药。
其他作⽤用
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主要与药物,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功能相关。
作⽤用机制。
药理学第三篇
![药理学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574dd984254b35eefd3464.png)
2.抗惊厥和抗癫痫
此类药物都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三唑
仑的作用比较明显。
地西泮是目前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需静
脉注射,小发作时口服。
3.抗焦虑作用 焦虑病人常表现紧张、忧虑、恐惧和激动等。
此类药物在小剂量时就显著改善上述症状。 临床常用药物地西泮、阿普唑仑、三唑仑等。 对持续性焦虑状态宜选用长效类药物,如地西泮、 氟西泮等。 对间歇性严重焦虑患者宜选用中效类药物,如硝 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等。
可特异性地竞争Ca2+结合部位,抑制Ach的释
放。这一作用可被Ca2+拮抗。
心血管系统:
血镁过高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主要用于
高血压危象。
[不良反应]
过量引起的肌松可使呼吸肌松弛,呼吸抑制。
心脏抑制,血压骤降甚至死亡。
中毒时可静脉缓慢注射CaCl2。
第十二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为
[药理作用] 1.导泻、利胆
口服难以吸收,形成肠高渗状态,使组织的水易 渗入肠道,使肠容积增大,对肠刺激增加,肠蠕 动加快,泻出水样便。从而起到导泻、利胆的作 用。
2.注射给药 中枢神经系统:
镇静、抗惊厥作用。
抗惊厥作用:
产生箭毒样骨骼肌松弛作用。
其作用机制除抑制中枢神经以外,主要由于Mg2+
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有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停药可出现失眠、焦虑、兴奋、心动过速、呕
吐、震颤等,但戒断症比巴比妥类轻。
10.2 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是巴比妥酸5位取代物,是一类中 枢神经抑制药。 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 短效。
长效:苯巴比妥
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药物化学重点药物名称及药理作用类型
![药物化学重点药物名称及药理作用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c41295f2cc58bd63186bdc7.png)
药物化学(重点药物名称)一、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替马西泮,奥沙西泮2、抗癫痫药·酰脲类: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等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二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GABA类似物:普洛加胺·脂肪羧酸类及其他类:3、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噻吨类:氯普噻吨·丁酰苯类:哌替啶·二苯并二氮卓类:氯氮平4、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盐酸丙米嗪·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盐酸氟西汀5、镇痛药·天然镇痛药:盐酸吗啡·合成镇痛药:吗啡喃类:左啡诺苯并吗喃类:喷他佐辛,非那佐辛哌啶类:盐酸哌替啶氨基酮类:盐酸美沙酮其他类:曲马多二、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交感神经药)·拟肾上腺素药物:肾上腺素,麻黄碱·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2、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过敏药)·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氨基醚类:氯马斯汀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马来酸氯苯那敏·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三环类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哌嗪类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盐酸西替利嗪哌啶类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咪唑斯汀3、局部麻醉药·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盐酸利多卡因·氨基酮类及其他类局部麻醉药:达克罗宁三、循环系统药物1、β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律失常,缓解心绞痛,降低高血压)·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缓解心绞痛,降低高血压)·1,4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苯并硫氮杂卓类:盐酸地尔硫卓·苯烷基胺类:盐酸维拉帕米·其他类:氟桂利嗪,普尼拉明3、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延长有效不应期)·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b类:美西律·Ic类:普罗帕酮4、钾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延长动作电位时程)·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胺碘酮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AngII):氯沙坦,阿利吉仑6、NO供体药物(治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吗多明7调血脂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影响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代谢药物: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烟酸类:烟酸其他类:依折麦布,考来烯胺四、消化系统药物1、抗溃疡药·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H+/K+-ATP酶抑制剂):·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瑞普拉生五、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1、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苯胺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2、非甾体抗炎药·吡唑酮类:羟布宗,保泰松·邻氨基苯甲酸类:·芳基烷酸类:芳基乙酸类: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其他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钠芳基丙酸类:布洛芬·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六、抗肿瘤药1、生物烷化剂·氮芥类:盐酸氮芥,环磷酰胺·乙撑亚胺类:塞替派·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磺酸酯类:白消安·金属铂配合物:顺铂2、抗代谢抗肿瘤药·嘧啶拮抗物: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苷·嘌呤拮抗物:巯嘌呤·叶酸拮抗物:甲氨蝶呤3、抗肿瘤抗生素4、抗肿瘤植物有效成分:紫杉醇5、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七、抗生素1、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X,K,V,N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耐酸青霉素:非奈西林,丙匹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一代:二代:三代:头孢噻肟钠四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氧青霉烷类:克拉维酸钾青霉烷砜类:舒巴坦钠,舒他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诺卡霉素,氨曲南青霉烯类:法罗培南2、四环素类抗生素·天然: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半合成:多西环素,米诺环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天然),阿米卡星(半合成)·庆大霉素(天然),依替米星(人工合成)4、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天然: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红霉素衍生物:罗红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氟红霉素,替利霉素5、氯霉素类抗生素·天然:氯霉素·半合成:琥珀氯霉素,甲砜霉素八、合称抗菌药及其他抗感染药物1、喹诺酮类抗菌药·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2、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3、抗结核药物·合成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抗结核抗生素:利福平,利福霉素,链霉素4、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抗生素:两性霉素·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唑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其他抗真菌药物:萘替芬5、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的药物:金刚烷胺类:金刚烷胺,金刚烷乙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核苷类:阿昔洛韦非核苷类:利巴韦林·抗艾滋病药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齐多夫定非核苷类:HIV蛋白酶抑制剂:九、激素类药物(甾体激素类药物)1、雌激素药物·甾体雌激素:雌二醇·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抗雌激素:氯米芬,他莫昔芬,雷洛昔芬2、雄激素药物·雄性激素:丙酸睾酮·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抗雄性激素:氟他胺·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3、孕激素药物·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抗孕激素(流产药):米非司酮4、甾体避孕药物:左炔诺孕酮5、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十、维生素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类:维生素A·维生素D类: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维生素E,K类: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类:·维生素C类:维生素C。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理学课件)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0781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4.png)
知识拓展
生理睡眠
➢ 根据脑电图特点和睡眠中眼球运动的情况,可将生理睡眠分为非快动眼睡眠(NREMS)和快
动眼睡眠(REMS)两个时相,睡眠时两个时相交替出现4~5次。目前认为,NREMS与保证
肌肉组织的休整和保证体力活动有关,同时夜惊和夜游症常发生在这个时相;REMS与神经系
统发育,维持正常脑功能和精神活动有关,且梦境多发生在这个时相。某些镇静催眠药可缩短
细胞膜超极化 ↓
GABA抑制效应↑
机制:增加氯离子通道 开放的频率
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用 抗焦虑 镇静催眠 抗惊厥及抗癫痫
中枢性肌肉松弛 其他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焦虑症
失眠症
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及药物中毒等引起 的惊厥;静脉注射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 态的首选药
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病变所引 起的肌肉僵直,也可缓解腰肌劳损等局部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
入睡困难的失眠症的短期治疗
胃刺激性强,有耐受性、依赖性
较轻,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小
后遗效应、耐受性、依赖性和成 瘾性均较轻 困倦、口苦、口干、肌无力、头 痛 头痛、嗜睡、眩晕,耐药性、依 赖性和成瘾性等副作用小
知识拓展
“按需用药”的治疗原则
➢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许多专家非常重视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按需治疗”和“小剂量 间断”使用催眠药物的治疗原则。对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 提倡间断性用药,但相关研究甚少且推荐剂量各异,目前尚无成熟的间断治疗模式,可推荐进 行“按需用药”。“按需用药”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白天的工作情况和夜间的睡眠需求,考虑使 用短半衰期镇静催眠类药物,强调镇静催眠药物可在症状出现的晚上使用,待症状稳定后不推 荐每天晚上用(推荐间断性或非连续性使用)。有临床证据的能“按需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 具体策略是:①预期入睡困难时,于上床前15分钟服用;②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于上床30 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小时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③根据白天活 动的需求,即当第2天白天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服用。
药理学抗癫痫药
![药理学抗癫痫药](https://img.taocdn.com/s3/m/3c220a9a910ef12d2bf9e700.png)
发病年龄:90%是50岁以后。
临床上:重要表现为运动徐缓,肌肉强
直,静止震颤和姿势反射受损。严重患者 伴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等症状。
严重性: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
会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会全身僵 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多巴胺学说得到以下事实支持
1. 死于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多巴胺含量显 著减少,是正常人的5-10%。
2. ①起效慢,用药2-3周才出现体征改善;1-6 个月获得最大疗效。
3. ②对轻症和年轻患者疗效较好,对重症和老 年患者疗效较差。
4. ③对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的疗效较肌肉震 颤好,对痴呆症状不容易改善。
治疗PD病临床效果: 如口服4-6g/日, 疗程超过3个月,50%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疗程1年以上,75% 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服药6年后,只有25%的患者仍获良好效果。 治疗PD病临床评价:
多奈派齐(Donepezil):可逆性胆碱酯酶 抑制药
石杉碱甲(Huperzine A):强效、可逆性 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脑代谢激活药
吡拉西坦(Piracetam)(脑复康、酰氨吡 酮):抗缺氧、增加能量合成、促进蛋白 质和核酸酸合成、促胆碱合成、促多巴胺 释放。 用于脑外伤、脑缺氧、脑血管意外、 酒精药物或CO中毒引起的记忆障碍。
解剖学基础:海马组织萎缩 功能基础:胆碱能神经兴奋传递障碍
Ach-R变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 胆碱酯酶抑制药、脑代谢激活药 改善脑微循环药、钙拮抗剂
一、胆碱酯酶抑制药
他克林(Tacrine):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 药。另可:促Ach释放、增N-R密度、加强 神经-肌肉传递、抑制NMDA神经元毒性、抑 MAO、促葡萄糖摄取等。可延缓病程1-12 个月(注意肝毒性)。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d29d6448af1ffc4ffe47accd.png)
治疗药物
局部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持续20-60秒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类
2复合型(神经 神经冲动异常,无意识运动,如抽搐、摇 运动型发作) 头等,病灶在颞叶和额叶,持续30-60秒
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 (小发作) 多见儿童、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EEG呈 3Hz/s高幅作用对对称的同步化棘波,持续 30s内
[作用机制]
• 膜稳定作用:抑制高频放电的发生及其向 正常组织的扩散。降低Na+、Ca2+通透性
(1) 抑制强直后增强(PTP),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在突触前末梢受到一串强直性刺激后 在突触后神经元上产生的突触后电位 增强,其持续时间可延长60s。 强直性刺激 → 突触前神经元内Ca2+ 积累→突触前末梢持续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电位增强
过宽、腭裂等,被称为“胎儿妥因综合征”。
[药物相互作用]
1.药酶诱导剂,加速许多药物的代谢:激素,避 孕药。
2.降低卡马西平血浓度。 3.忌饮酒、浓茶、咖啡、味精。可与牛奶同服减 轻胃肠道刺激。
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作用与用途]阻断Na+通道;增强GABA的功能. 1.抗癫痫:单纯局限性发作、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 。对神经运动性发作疗效好,对小发作疗效差。 2. 抗燥狂\抗抑郁作用:对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以 及锂盐无效的躁狂、抑郁症也有效。 3. 中枢性疼痛综合症(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 疗效优于苯妥英钠。(最初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1974年美国FDA批准用于抗癫痫治疗。)
癫痫
癫痫机理
– 局部脑组织异常放电,向周围组织扩散 – 离子通道的过度开放和关闭
• 钠离子通道 苯妥因钠,拉莫三嗪,卡马西平 • 钙离子通道 乙琥胺,氟桂利嗪 • 钾离子通道
药理学(药)形考二
![药理学(药)形考二](https://img.taocdn.com/s3/m/d64a493580eb6294dc886c3b.png)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 1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
选择一项:A.苯二氮䓬类B.巴比妥类C.吩噻嗪类D.丁酰苯E.水合氯醛反馈正确答案是:苯二氮䓬类试题 2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苯二氮䓬类药发挥药理作用主要通过()。
选择一项:A.糖皮质激素B.γ-氨基丁酸C.白三烯D.乙酰胆碱E.前列腺素反馈正确答案是:γ-氨基丁酸试题 3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GABA与GABA A受体结合后使下列离子中()的内流增加。
选择一项:A.Na+B.Ca2+C.Cl-D.Mg2+E.K+反馈正确答案是:Cl-试题 4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下列苯二氮䓬类药口服后代谢最快、作用最强的是()。
A.奥沙西泮B.劳拉西泮C.三唑仑D.地西泮E.氟西泮反馈正确答案是:三唑仑试题 5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苯二氮䓬类受体的分布应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分布一致。
选择一项:A.脑啡肽B.γ-氨基丁酸C.多巴胺D.去甲肾上腺素E.乙酰胆碱反馈正确答案是:γ-氨基丁酸试题 6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麻醉前给予地西泮的理由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A.减少麻醉药用量B.减少呼吸道分泌物C.肌肉松弛D.术后短时遗忘E.镇静作用反馈正确答案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试题 7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选择一项:A.镇静催眠B.抗焦虑C.抗震颤麻痹D.抗惊厥E.抗癫痫反馈正确答案是:抗震颤麻痹试题 8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丁螺环酮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选择一项:A.抗焦虑作用B.抗癫痫作用C.中枢肌松作用抗惊厥作用E.催眠作用反馈正确答案是:抗焦虑作用试题 9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唑吡坦明显优于地西泮之处是()。
选择一项:A.催眠时间长B.同时抗抑郁C.延长深睡眠D.抗焦虑作用强可长期应用反馈正确答案是:延长深睡眠试题 10未作答满分2.00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扎来普隆最适用于()类失眠患者。
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类](https://img.taocdn.com/s3/m/8a4a0f4aba1aa8114431d9e3.png)
第 十三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药理学
第三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药理学
概述:
镇静药(sedatives)指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 的药物。
催眠药(hypnotics)是能促进和维持近似于生理睡眠状态的药 物,可诱导病人入睡,并使睡眠加深延长。
药理学
三 其他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口服吸收快,15分钟入睡,维持6-8小时,作用温和,
醒后清爽,用于顽固性失眠患者。大剂量可抗惊厥。 主要不良反应有刺激性大、气味难闻,易引起恶心呕 吐,加重胃炎和胃溃疡症状,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 瘾性。 格鲁米特 又名导眠能 现已少用
药理学
一、苯二氮卓类
R1
R2
N
C
R7 R2 '
C
CN
R3
R4
苯并二氮卓环上的氢 被不同基团取代后的 产物:
地西泮 氟西泮 硝西泮 阿普唑仑 艾司唑仑
药理学
[作用机制] GABAA受体-氯离子通道-苯二氮卓受 体复合物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中脑、 脑子干 通道和开脊放髓,等C中l-枢内部流位,。苯G二A氮BA卓A受类体药激物动为,苯氯二离氮 卓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可增加GABA 与其受体的结合速率或减慢解离速率,增加低亲 和体-性通G道AB的A开结放合频位率点,结C合l-内率流,增从加而,增膜大超GA极B化AA,受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 兴奋。
巴比妥类为巴比妥酸衍生物,难溶于水,其钠盐则易溶于 水。作为传统的镇静催眠药,随剂量增加可产生镇静、催 眠、抗惊厥、麻醉,甚至呼吸、循环抑制,中毒致死。巴 比妥类可根据其发挥作用的快慢及持续作用时间长短,分 为四类,即长效类、中效类、短效类和超短效类。
药理学——苯二氮卓类
![药理学——苯二氮卓类](https://img.taocdn.com/s3/m/265246d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f.png)
⼀、分类 1、长效类(t1/2≥20h):地西泮(diazepam)、氟西泮(flurazepam)等 2、中效类(t1/2:6-20h):奥沙西泮(oxazepam,去甲羟基安定)、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等 3、短效类(t1/2<6h):三唑仑(triazolam,甲基三唑氯安定)等 ⼆、体内过程 1、吸收:⼝服吸收良好,不同药物之间吸收速率存在差异。
2、分布:⾎浆蛋⽩结合率⾼,脑组织中浓度较⾼,可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肌组织中。
3、代谢:主要在肝药酶作⽤下进⾏⽣物转化,多数药物代谢产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其半衰期更长。
4、排泄:与葡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
也可通过胎盘屏障,并随乳汁分泌 ⼀、作⽤与⽤途 1.抗焦虑作⽤⼩于镇静剂量即可,是治疗焦虑症的常⽤药,可能考,试⼤站收集是药物选择性作⽤于边缘系统的结果。
持续性焦虑状态,可选⽤长效类药物;间断性严重焦虑患者,可选⽤中、短效类药物。
2.镇静催眠作⽤ (1)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2)对快相睡眠影响⼩,反跳较轻,对慢相睡眠延长,但⽆明显不良后果。
(3)安全性⾼。
对⼊睡困难者,选⽤起效快的短效类药物较好;对维持睡眠困难及早醒者,选⽤长效类较好。
此外,应注意对因治疗。
镇静作⽤快,可致短暂性记忆丧失。
常⽤于⽤于⼿术⿇醉前给药,⼼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等,多⽤地西泮静脉注射。
3.抗惊厥作⽤所有本类药物都有抗惊厥作⽤,临床⽤于治疗破伤风、⼦痫、⼩⼉⾼热、药物中毒引起的惊厥。
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选药。
4.中枢性肌松作⽤对中枢神经病变和局部病变引起的肌张⼒增⾼、肌⾁痉挛可起到肌⾁松弛作⽤。
⼆、作⽤机制苯⼆氮卓类(BZ)作⽤机理为增强GABA能神经的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能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
GABA受体-BZ受体-CL-通道是⼀个⼤分⼦复合体。
BZ类与脑内BZ受体结合,促进了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使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增多,细胞膜超级化,使GABA能神经的抑制功能增强。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https://img.taocdn.com/s3/m/be9caeb6767f5acfa0c7cd86.png)
失眠是发生率很高的健康问题
多项研究表明,失眠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很高1-4
中国的失眠发生率高5
不同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对比
我国成年人的失眠患病率达57%
50
45.3
成年人中过去12个月患有失眠
57
40
37.2
33.8
30 27.1
失眠症状持续一年或以上
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 卓类合称为苯二氮卓受 体激动剂(BZRAs)
常用失眠治疗药物
苯二氮卓类
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非苯二氮卓类
唑吡坦、佐匹克隆 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
褪黑素受体 激动剂
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 特斯美尔通
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多塞平 文拉法新、度洛西汀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2012.
唑吡坦与三唑仑治疗后夜间醒来次数变化
0.0
唑吡坦
-0.5
三唑仑
-1.0
-1.5
睡眠潜伏期(min) 与基线相比次数变化值
-2.0
10
*
-2.5
*与三唑仑相比P<0.05
0 基线值
服药后
-3.0 8
15 30 45 60 75 90 治疗天数(日)
李素芳,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5): 303-305. R. Pagot, et al.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1993; 53(1): 88-97.
地西泮
在2013年的处方信息(目前在FDA能 查到的最新的可用的处方信息)中, 并未见有治疗失眠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