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免费!!!】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答题技巧高考必备的语文答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大多是常识题,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比如说拼音、错别字、或者是选出与课文中不符的选项,这就需要平时看书识字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的大致记一下就行,要准确的记住字的拼音和正确的写法,字词解释以及文化常识也要记牢,对课文要很熟悉。

尽量保证选择题都做对,给后面的大题留扣分的空间。

另外,选择题千万不能留空。

即使再不确定答案,哪怕是猜也有25%的正确几率。

二、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只需要记住一点:主干提取法。

把主语、谓语、宾语找出来,再分析词语是否搭配恰当。

三、文言文阅读要做好文言文阅读,首先,上的文言文课前习惯要养好:上文言文课之前必须预习。

不能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而被动的听,文言文可以一词多义,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先看一遍注解,把文言文大致的意思能翻译出来串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再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平境遇都了解一下,代入一下作者的情感。

在考试遇到陌生的文言文的时候,很多时候作者生平的境遇往往决定了*的基调,再把平时积累的词义代入到文言文当中,结合上下文一起理解。

就能大致解读文言文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找准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一般来说,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往往很关键,第一句是接下来将要叙述的内容说明,最后一句是总结。

阅读之前先把要回答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阅读,在读到与提问有关的句子的时候做个小标记,方便答题的时候能快速的找准答案。

不会答的时候再反复读两遍,另外,答题的时候不能只简单的写一句就行,我们不是一字千金,比如说总结的时候可以把内容加上解释和情感写上去。

点明主旨、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升华主题之类词经常用到。

哪怕写不对,也争取拿到阅卷老师的同情分。

最后要强调的是,观点一定要积极向上。

五、作文作文类型有很多:写人、写事、写景等。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脱题,只要不要脱题和空着,总不至于得零分。

所以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审题。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技巧是什么(最新6篇)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技巧是什么(最新6篇)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技巧是什么(最新6篇)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篇一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7、易混术语区分(1)“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高考语文答题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方法及技巧【一】高考语文答题方法有哪些语文基础题先说时间的分配。

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

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

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一、答题策略:1.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

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

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

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

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

新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新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新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以下是 8 条关于新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的内容:1. 哎呀呀,你知道不,做语文阅读理解就像是走进一个故事的世界!比如读一篇小说,要抓住关键情节呀。

就像你找宝藏,得先知道宝藏大概在啥地方,对吧?读文章时也得找那些关键语句,它们可都是解题的线索呢!这样就容易理解文章意思啦。

2. 嘿,新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可别小瞧呀!那简直就是在跟古代的大诗人对话呢。

比如看到一首古诗,要想想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咋样的,是开心还是难过呢。

就好比你朋友给你发个消息,你得读懂他的情绪呀!这样去分析诗词不就简单多了嘛。

3. 哇塞,写作文的时候可不能瞎写呀!得像建房子一样,先有个稳固的框架。

比如说你要写记叙文,得把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想好呀。

这就跟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的,有结构才有型嘛!4. 告诉你哦,做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可不能马虎!这就像是走在一条小路上,得留意那些小细节呀。

比如成语的正确用法,不仔细看怎么能选对呢。

就好像找不同,得认真观察呀,不然就容易出错哟!5. 新高考语文的文言文啊,可不能怕它!把它当成是穿越到古代的旅行。

遇到不懂的字词,就猜呀,大胆猜!就像猜谜语一样,多有意思呀。

比如“之乎者也”这些词,想想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嘛!6. 呀,选择题可重要啦!那可是决定你能不能拿高分的关键呀。

像是在一堆宝物里挑出最值钱的那个。

一定得仔细看每个选项呀,别着急,慢慢来。

这不就像挑衣服,得挑到最合适的那件嘛!7. 你想想,主观题不就是让你畅所欲言嘛!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呀,就像和老师聊天一样。

别害羞,也别害怕说错。

比如说让你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你就把自己心里想的都说出来,多棒呀!8. 最后呀,新高考语文答题可得保持冷静呀!不能慌张,一慌就容易出错。

就像比赛一样,要稳住心态。

你说是不是呀?总之,掌握这些技巧,语文答题就不会那么头疼啦!加油哦!。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5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5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5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5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1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答: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

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

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对文章进行内容上的归类整合。

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如记叙性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来划分;议论性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划分,也可以按论证结构(并列、总分、层进)来划分;说明性文体,应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部分,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2)辨明重要的文句。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结构相似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考生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重要依据。

(3)审辨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

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①表顺序的词;②关联词;③指代词;④表范围的词;⑤表类别的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2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阅卷时感觉最可惜的就是看到原本简单的题目很多考生却答错了,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考生在看题目时仅扫了一眼,看丢了一些关键点。

多次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黄老师告诉记者,因为考试时间有限,考生时刻处于赶时间的状态,在遇到简单的题目时,往往觉得这是节约时间的好机会,匆匆扫一眼就动笔答题。

考生一定要把题目逐字逐句读好,不能在审题上节约时间,因为一旦审题错误,后面解题的几分钟就白费了。

相比而言,多花1分钟读透题目更加划算。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答题前的准备:- 复习备考阶段要注重积累知识点,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技巧等。

- 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解析,了解出题规律和命题趋势。

- 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

2. 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方法:-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 针对每个问题,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理解问题的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回答。

- 注意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3.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 根据问题的要求和选项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 注意排除绝对化、偏激化和夸大化的选项。

4. 作文题的写作技巧:- 仔细审题,理解写作要求和考察内容。

- 在构思之前,对观点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立意。

-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条理清晰,注重表达和论证的连贯性。

- 作文结构要合理,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

5.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和结构,判断文章的题材、体裁和立意。

- 注意阅读文言文的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 针对每个问题,仔细阅读相关句子或段落,理解问题的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回答。

总的来说,高考语文答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同时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对提高答题水平也非常重要。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7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1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详细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焦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扫瞄试卷。

此时不行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行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心情。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留意避开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张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情愿放弃,徒然铺张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临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支配策略安排时间要听从于考试胜利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简单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详细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有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其次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终攻关。

时间支配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524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模板篇2高考语文高分的同学总会有许多答题技巧,并不是把书本倒背如流才是高水平,在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上能把握好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这一学问点时应当采纳哪些方法?答:复习文言虚词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句,娴熟把握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特殊应对使用频率高而常见意义和用法又较多的虚词进行重点的系统的复习。

依据高考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向教材靠近的走向,考生必需熟识教材中消失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擅长将这些虚词与试题中的同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和辨别。

同时,考生还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依据语境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力量。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1)词语运用题(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和“力”进行比较。

“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

(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成语辨析题(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语句扩展题⑴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要求⑵注意被扩展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性词语⑶原词句不能少句式变换题(1)看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不改变句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3)注意使用润滑剂(代词或关联词)使改后句子连贯。

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1)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2)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

(3)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4)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病句辨析题(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善用排除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2)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钟150分。

因人而异,宏观把握。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相信自己,决不轻易留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原则。

2024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技巧

2024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技巧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技巧☞信息类文本阅读篇信息类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

通常以非连续性文本方式出现,包括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

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

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指津一:关注文体特征信息类文本通常以图画、数据表格、符号、图解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中间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需要经过思考提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或内在联系的文本形式。

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三道单选题、两道简答题,共17分。

指津二:注意阅读方法第一,寻找所需信息。

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第二,整合得出结论。

对于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第三,构建文本意义。

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信息类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的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指津三:注意解题方法(1)比较材料。

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多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探究规律。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一方面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另一方面,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新高考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

新高考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

新高考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
针对新高考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的全套建议如下:
1. 熟悉题型:了解新高考语文题型的要求和考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文言文阅读等,针对不同题型有针对性地准备。

2. 夯实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量、常见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这是解答和分析文章的基础。

3. 阅读理解技巧:针对阅读理解题,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整体,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然后逐段细读,注意找出关键信息和主题句;最后对题目进行分析,筛选出正确答案。

4. 写作技巧:写作题目一般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要有相应的写作技巧。

例如,论述类题目可以采用"提出观点-列举论据-进行论证"的结构,说明类
题目可以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结构。

5. 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阅读题目一般要求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注意练习阅读和解析古代文言文,可以借助相关辅助材料和导读,提高理解和解析的能力。

6. 练习和模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熟悉题目的考察方式和要求。

可以选择一些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7. 审题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务必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
求和限制,注意答题的侧重点,避免偏离答题方向。

8. 梳理知识点:对于新高考的语文要点,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进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总结表格,方便回顾和复习。

总的来说,新高考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包括了对不同题型的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夯实,阅读、写作和文言文的技巧培养,以及大量的练习和模拟。

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精选5篇)

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精选5篇)

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精选5篇)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篇1)设问方式: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

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

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答题要点: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篇2)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

答题要求: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篇3)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篇4)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1条理分明我们在答题数学试卷的时候,一定要条理分明,知道怎么答题是老师喜欢的,不要在答题的时候写一大段,并且没有说明,有相应的点,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分点答题,不要长篇大论,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知道哪些是得分点高考是,老师是非常的繁忙的,我们一定要知道哪些答题点,知道哪些部分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答题,知道老师阅卷的点在哪,要知道在高考的时候,老师是只看正确答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认为最正确的点放到前面。

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21.高考在语文答题过程中要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高考语文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高考语文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

高考语文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全国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31.全国卷语文【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全国卷语文【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全国卷语文【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篇11.对作文题,不要急于写,要先认真审题,反复思考,不能离题,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2.遇到确实想不到答案的题目就先空出来,再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琢磨答案。

3.杜绝留空白,不允许不答题。

4.建议花90分钟在基础知识上,选择题力求在35-40分钟完成,作文外的主观题,要用足45-50分钟,尤其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如仿写)要充分用足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至少花50分钟在作文上,其中审题不得少于5-10分钟(这里实际还有构思拟提纲的时间),想好了再写,8分钟检查,2分钟涂卡。

但最好做完基础知识题后就涂卡。

不要做一题就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应该全部做完检查后,再五个一组填入答题卡。

这样先安排好时间表能有效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5. 要有接受错题的心理准备。

要杜绝浪费时间在不会做的题目上,以免影响了会做的题目的答题质量,对于不会错的题目,快速做出答案。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篇21、由于所有科目实行网上阅卷,保持卷面整洁尤其重要。

2、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增强信心。

考生要避免两种倾向:一忌思想静不下来;二忌在某一题上花费时间过多。

3、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4、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1)不看错题目,2)分析要清楚,3)要善于联系和联想,特别要注意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

5、尽量做完试题,把能想到信息充分地体现到答题卷中去,分分必争,并注意控制时间。

6、考试结束前15分钟,认真检查,把好最后一关,保证思路、步骤、结果和答题的规范。

不妨在高考各科考试入场前看一看,希望对广大高考考生有帮助,祝高考一切顺利。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篇3要仔细认真,不丢分。

尤其是像名句默写、字音、词语、病句、句子衔接等这些题目,是在平时学习中用心去积累这些凭借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知识。

而在做文言文部分,应在通读基础上再去做断句和翻译。

认真审题也是语文考试乃至所有考试中均需要谨记的事情,脱离出题本意的答题是很难达到高分的。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1)一、整体略读,不必过细的探究每件事,大概弄明白这篇*说了哪些人哪些事即可二、对话部分做标记,略读过程中将对话做标记,因为很多观点及说明都是根据对话内容来的三、看题细读,注意句意关联转折性,常见文言文关联或转折词有,然、则等一些虚词。

注意文中问句。

四、选项对比,文言文选项之间也能比较,而且必须比较。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2)古诗鉴赏最大的难点,在于我们对于诗意把握的不准确,或是难以进入。

读懂一首诗,答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但是怎么才能读懂一首诗呢?就是要注意:瞻前顾后,前后融通。

因为整首诗意思是关联的,密切交融的整体。

前面读不懂可以靠后面读,后面读不懂可以靠前面帮助。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3)这个技巧是针对开放性题目来说的。

开放性题目现在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同学们看到题目以后,容易直接凭自己的直觉和印象答题。

这样就没有“自我语言为肉,材料语言为骨”。

应该首先看一看跟题旨最重要的材料语言是什么,进行摘录。

在答题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但是不能脱离材料核心。

关键的地方还要引述*的话。

万万不能因为是创新题目,谈自我感受,抛开文本,凭着直觉写下去。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4)通常来说,现代文注重考察对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纵观题海,考察的几乎都是选项辨析能力和原文查找能力,为什么呢?这是从做题角度上来说的,拿到*后大家通常都读完再做。

其实完全可以直接看题目做题,因为题目信息本身就告诉我们该查找哪些信息了。

大家做题时通过从问题回归原文,可以略微扫一下原文,在有转折意思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5)要想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题旨要在高考题目要求的范畴内。

如何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呢?就是理清层次,直击要害。

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篇1)(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的中心。

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篇2)一选择题:对于选择题我们一定要抓准题干,找准关键词,做到快准狠,一定要在*中找到依据。

二诗歌分析:要抓关键字,总结诗人的心情,也可以根据作者所在的朝代和年代来分析,根据作者当时所处环境和是否得志来分析。

三文言文:一定要看好注释,通读大意理解原文的大概意思抓准主要的字词进行翻译,不得凭空臆断。

四作文:作文一定要立意准确,结构清晰明了,写好开头和结尾,合理运用合适案例。

高考语文实用答题技巧(精选篇3)答题前要纵览全卷,做到胸有全局。

注意力还要高度集中,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

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要做到: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

做题时要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1. 仔细审题:在答题前,仔细审题是非常重要的。

要理解题意,明确要求,不加偏见地看待问题。

2. 掌握知识点: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要熟练掌握诗歌、文言文的阅读、判断推理、写作技巧等知识点。

3. 有条理地阅读: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有条理地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发现文章的主题、结构、意图等。

4. 明确答题方式:在回答题目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答题方式,如一定要写作文、要怎样列出要点、如何归纳所学知识点等。

5. 注意语言规范:高考语文考试要求考生的语言表达规范,要注意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的准确性。

6. 适当运用技巧:可以适当运用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如利用关键词、每个选项做选择题、利用完形填空中的题干及选项等。

7. 把握时间:高考语文考试时间紧张,要把握好时间分配,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在某一个问题上。

8. 多做模拟题:通过多做模拟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技巧,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高中语文新高考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新高考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新高考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语文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科目,而新高考对于语文考试的要求和难度也有所提升。

为了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高中语文新高考的答题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各类题型。

一、理清题目要求在做高中语文考试题目时,学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分析阅读、选词填空、判断正误等。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题目并分析要求来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去答题。

只有理清题目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解答。

二、善于分析题干信息高中语文考试中,有些题目可能会给出篇章、诗歌、文言文等阅读材料,学生需要善于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作者观点等。

通过分析题干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意图以及作者的观点,从而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三、注重文本细节在解答高中语文考题时,学生应该注重细节的把握。

有些题目可能会针对文本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提问,如具体含义、修辞手法、修辞目的等。

学生可以通过细读文本,理解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和上下文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四、举一反三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有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到类比或推理题。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扩展,类比类似题目,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举一反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增加阅读量和积累高中语文考试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增加阅读量,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和阅读经验。

通过多读名著、文学作品等,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常识和作品内涵,增强对语文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练习真题除了掌握答题技巧外,高中语文考试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

为了提高在考试中的发挥,学生可以多进行真题的练习。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学生可以了解题目类型和考点分布,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要求,从而更好地应对高中语文考试。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新高考答题技巧主要包括理清题目要求、善于分析题干信息、注重文本细节、举一反三、增加阅读量和积累以及练习真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3题9分)现代文阅读有9分。

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9分)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

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

(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重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的解答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第六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如何答好每一道题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

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

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

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

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4.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2能设而不能动也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

(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①词义的缩小。

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

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

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

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常见古今异义如下: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9其实10春秋11结束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的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6.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

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7.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