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选用句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选用句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选用句式选择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与“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表达意思不一致的句子是()A.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是令人惊叹啊!B.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C.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能不令人惊叹吗?D.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令人惊叹。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④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①③②⑤④B.④⑤①③②C.②④⑤③①D.③①④⑤②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___。

最美人间四月天,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②开始温馨的生活③那是理想在翱翔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⑥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1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初中语文病句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选择题练习及答案修改病句是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病句选择题练习及答案,供大家阅读!初中语文病句选择题练习及答案1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时至2021年岁末,在领略**类精彩活动的无限魅力时,很多《新武林外传》的玩家将更多的期待留给了2021年。

B。

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是受、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

C。

沉船事故遇难人员家属14日对府的搜救工作表示不满。

他们认为府仍然没有进行足够的搜救工作,不能因为借口天气恶劣就停止搜救。

D。

10月31日麦当劳宣布它在冰岛的三间餐厅要撤出,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

解析:B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C项,最后一句结构混乱,改为不能以天气恶劣为借口就停止搜救 D项,其原因是冰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进口食品成本太高造成的句式杂糅。

答案:A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府执法部门的**种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这些部门的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拨款。

B.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C. 212 **森林大火的起火原因已调查清楚,专家称原因是由于当地一居民乱扔烟头造成的。

D。

会成功举办, 神舟七号圆满发射,旱情的快速解决,靠的是全体勤劳勇敢的人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解析:B项,后半句应改为我认为其原因是它能把讲课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C项,句式杂糅,去掉第二个原因 D项,删去靠的或所取得的。

答案:A3。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据国外报道,202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刚刚揭晓,在获奖名单上,已故的流行迈克尔杰克逊(Miel Jackson)毫无悬念地排在榜首。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使用句子时,我们常会犯“用词不当”和“搭配不当”的错误。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这两种语病的一项()(3分)A.经过一个月的初中生活,我们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B.我们愿意用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为您的孩子效犬马之劳。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D.《水浒传》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

【答案】(3分)C【解析】A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谓搭配不当;B “效犬马之劳”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D 塑造了形象,动宾搭配不当【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祈祷()彷徨()鞠躬尽cuì() qiè而不舍()【答案】(4分)qí pánɡ瘁锲(每处1分)【解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C.“五一”期间,北京植物园的各种鲜花怒放,争奇斗艳,真是琳琅满目。

D.小妹妹手舞足蹈,活泼可爱,夸张的言行,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答案】C【解析】A、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B、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C、琳琅满目: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D、手舞足蹈: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

经分析,C项的成语用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等,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

(完整版)初中语文字音字形练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字音字形练习题(选择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字音字形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ié) 畸.形(qí) 一绺绺.(liǔ) 合辙押.韵(yā)B.铁铉.(xián)家醅.(pēi) 城隍.庙(huáng) 精巧绝伦.(lún)C.籍.贯(jí) 裸.露(lòu) 戈.壁滩(gē) 众目睽睽.(kuí)D.啮.齿(niè) 哂.笑(shěn) 脂.粉奁(zhī) 硕果累累.(léi)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牟取瞄准栖息地不容质疑B.蓬篙蜿蜒庶祖母翻来复去C.辍学酒肆胡杨林龙肝凤髓D.挑衅纯朴红苋菜油嘴滑舌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钥.匙(yào) 讨债.(zhài) 文绉绉..(zhōu) 郁郁寡.欢(guǎ)B.沙哑.(yǎ) 广袤.(mào) 脂粉奁.(lián) 颔.首低眉(hán)C.睥睨.(nì) 稽.首(qí) 轰隆隆..(lōng) 长吁.短叹(xū)D.绯.红(fēi) 虐.待(nuè)舶.来品(bó) 否.极泰来(pǐ)4.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翱翔红高梁海誓山盟盛气凌人B.籍贯青蒿素千山万壑浑浑恶恶C.琐事候选人翻来覆去呕心沥血D.鬈发戈壁滩诚惶诚恐粗制烂造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 谀.词(yú) 脚踝.(huái) 病入膏肓.(huāng)B.亵.渎(xiè) 涕泗.(sì) 恐吓.(xià) 廓然无累.(lěi)C.曙.光(shǔ) 深黛.(dài) 抽噎.(yē) 歇.斯底里(j iē)D.褴褛.(lǔ) 惘.然(wǎng)麾.下(huī) 纵横捭.阖(bǎi)6.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骈进发窖拮抗药重倒覆辙B.恣睢潇索黄粱梦不容置疑C.嬉闹枘凿敲竹杠强聒不舍D.喧嚷潺潺敞蓬车飞扬拔扈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打鼾.(hān) 订.正(dìng) 安之若素.(suò) 全神贯.注(guàn)B.伫.立(zhù) 闷.热(mēn) 踉踉跄跄.(qiàng) 咄咄.逼人(duó)C.惩.戒(chéng) 簌簌.(sù) 鳞次栉.比(zhì) 咬文嚼.字(jiáo)D.隐匿.(fěi) 天辰.(chén) 罄.竹难书(qìng) 呼天抢.地(qiāng)8.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荣膺豁免晶莹无瑕销声匿迹B.苍茫替代变幻莫测惟妙惟肖C.锋利迁移兴高采烈滥于充数D.薄录纠结胜券在握连篇累牍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蹊跷.(qiāo) 秘.鲁(mì) 炮.羊肉(bāo) 返璞.归真(pú)B.友谊.(yì) 联袂.(mèi) 不吱.声(zī) 绿.林好汉(lù)C.拘泥.(nì) 针灸.(jiǔ) 高句.丽(gōu) 兄弟阋.墙(xì)D.倾轧.(yà) 笑靥.(xè) 节.骨眼(jiē) 怙.恶不悛(hù)10.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自翊谒见莫须有唉声叹气B.内涵撕杀协奏曲卑恭屈膝C.凋敝作祟捅搂子昭然若揭D.山坳演绎百叶窗草菅人命初中语文字音字形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畸.形jī;B.铁铉.xuàn;C.裸露.lù。

济南语文初中模拟试题

济南语文初中模拟试题

济南语文初中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属于纯汉字的是:A. 以解决B. 体育C. 橙子D. 样办2. 请选择下列成语中,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A. 枉然否极泰来B. 鞭长莫及C. 不知所措D. 束手无策3.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到比喻的是:A. 云如阡陌B. 院如春潮C. 此地春风 B. 山川如故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仗的是:A.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

B. 明月高悬,清泉潺潺。

C. 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D. 万境逍遥,心旷神怡。

5. 请选择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 树高枝叶繁茂,B. 鲤鱼跃龙门,C. 妙手回春——D. 坚持不懈.二、阅读理解山野散闲韵,花溪乐园山野散闲韵,花溪乐园,洗尽铅华,风雅增色。

山野水源,自有灵气,可绘心迹,如画江山。

春日山野,小草萋萋,鸟鸣蝶舞,使人心生喜悦。

夏日炎热,绿树成荫,清风徐来,使人神清气爽。

秋日金风,花落叶凋,秋景美丽,愁人心事。

冬日银装素裹,万物凋零,但孩童喜悦,雪景铁树银花。

花溪乐园,占地60亩,规模宏大,绿树成荫。

主打项目有花卉园、青青草地、河边一角等。

园内花卉种类繁多,万紫千红;绿草成茵,青青翠翠;河水潺潺,鸟语花香。

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每年夏季,还会举办花卉艺术节等相关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品鉴。

1. (单选)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形容词修饰的是:A. 小草萋萋B. 鸟鸣蝶舞C. 绿树成荫D. 花落叶凋2. (单选)下列句子中没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是:A. 可绘心迹,如画江山B. 冬日银装素裹,万物凋零C. 洗尽铅华,风雅增色 D. 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3. (判断)「花溪乐园」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设计的。

A. 正确B. 错误三、写作请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故乡》的短文,字数在80字左右。

初中语文练习题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初中语文练习题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育才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挚友(zhí) 亘古(gèn) 亵渎(xiè) 抑扬顿挫(cuò)B.狭隘(ài) 辱没(mò) 虬枝(qiú) 颠沛流离(pèi)C.凛冽(lǐn) 徘徊(huái) 呜咽(yàn) 顿开茅塞(sè)D.称职(chèn) 纤维(qiān) 蹒跚(pán) 纷至沓来(tà)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蹒跚 襁褓 妇儒皆知 断壁残垣B.惘然 题跋 翻来覆去 断章取义C.酝酿 坍塌 李代桃僵 鸠占雀巢D.筵席 愧作 忍俊不禁 铢两悉称3.(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_____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这中间是一道_____、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____,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_____。

A.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B.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C.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D.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4.(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B.英雄人物常常遇到悲剧,即使智慧如诸葛亮,还要面对无能为力的悲剧命运。

C.李广因为高超的骑马射箭本领,使之成为匈奴人口中的“飞将军”。

D.岳飞慷慨悲壮的英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通过戏剧和小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选择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秋天的腾冲,是最美的季节。

D.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

(把“广泛”移到“全社会”后面)C.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把“有了”改成“得到了”)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

(把“即使”改成“如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心。

B.中国人民有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程序正面向我们走来。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荷叶铺满了河面,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在这些词中,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D.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大约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询职。

B.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C.这对于一班见意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三"在古汉语中往往泛指多次。

"吾日三省吾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三"都是这个意思。

C.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

D."狼来了""大人国""智取生辰纲""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分别出自《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水浒》《西游记》。

2.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花市上,牡丹、牵牛、梅花、菊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C."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此句的主干是,桥恢复青春。

D."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事渲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够恰当。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作"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初中语文词性练习题

初中语文词性练习题

初中语文词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快乐B. 跑步C. 研究D. 欢笑2.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美丽B. 勇敢C. 跳跃D. 平静3.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讲述B. 喜悦C. 行走D. 蓝天4. 下列词语中,属于副词的是:A. 高兴地B. 轻轻地C. 美好地D. 勇敢地二、填空题1.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名词:______ 是一本书,非常有教育意义。

2.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动词:她______ 在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

3.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形容词:这座山______ 高耸入云,景色十分壮观。

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副词:他______ 走进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三、改错题1. 下面句子中,词性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她(A)的裙子(B)非常(C)漂漂(D)亮。

请将错误的词性改正:C(形容词)改为名词。

2. 下面句子中,词性使用错误的一项是:我(A)去(B)图书馆(C)看书(D)。

请将错误的词性改正:D(动词)改为名词。

四、分类题请将下列词语按照词性分类:跑步、快乐、美丽、勇敢、讲述、喜悦、行走、高兴地、轻轻地、美好地、蓝天、教育、意义、锻炼、高耸、壮观、走进、学习。

名词:________动词:________形容词:________副词:________五、连线题请将下列词语与其对应的词性连线:1. 跑步 ______ 动词2. 美丽 ______ 形容词3. 高兴地 ______ 副词4. 教育 ______ 名词5. 喜悦 ______ 形容词六、拓展题请仿照示例,用所给词性写一段话:示例:名词(天空)、动词(飘浮)、形容词(蔚蓝)天空中飘浮着几朵洁白的云朵,蔚蓝的天空映衬出它们的美。

1. 名词(大海)、动词(波涛汹涌)、形容词(辽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名词(花朵)、动词(绽放)、形容词(鲜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词(星星)、动词(闪烁)、形容词(繁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判断题1. 下列句子中,“迅速”是形容词。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初一语文选择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凫水(fú)亢奋(kàng)戛然而止(gá)B.犁铧(huá)告罄(qìng)皑皑(ǎi)浑身解数(jiě)C.咿哑(yā)砭骨(biān)阴霾(mái)叱咤风云(zhà)D.怂恿(sǒng)驯良(xùn)旷野(guàng)孜孜不倦(zī)【答案】C【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运用反选排除法,A“戛”拼音错误,B“解”拼音错误,D“驯”拼音错误,故选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啜泣(zhuì)堕落(duò)扒窃( bā)耸立( sǒng )B.诱惑( yòu )痴想( chī)沉浸( jìn )琼浆( qióng )C.迸溅( bìng )童稚( chì)怡然( yí )雏形( chú )D.倔强( jué )绽开( dìng )蜕变( tùi )伫立( chǔ )【答案】(3分)B【解析】A中应是啜泣(chuò) 扒窃( pā); C中应是迸溅( bèng ) 童稚(zhì) ;D中应是绽开( zhàn) 蜕变(tuì) 伫立(zhù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3.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3分)我愿做一方厚重的土地,为春花扎根,为夏叶供养,为秋虫寄生,为冬雪铺垫。

若是春花陨落我愿为她__①__,若是夏叶枯黄我愿随她__②__,若是秋虫沉寂我愿等她__③__,若是冬雪融化我愿伴她东流。

中考语文语文选择题

中考语文语文选择题

中考语文语文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在探索宇宙的旅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B.星光璀璨、灯火辉煌,城市的夜景让人心潮澎湃。

C.坚持每天阅读,是提高个人素养,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D.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

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一一改正。

(4 分)①6 月 10 日,一股爱心的暖流在阳光社区的居民中流淌。

阳光社区靠近繁华的商业街,②社区内居住着许多在商圈工作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端午节即将来临,③社区内居民的孩子们关心着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心。

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社区居委会组织了社区居民向这些孩子们捐赠自己的书籍和玩具的活动。

改正:①②③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 2 分)A.喝彩(hè)伶仃(lín)姹紫嫣红(zhà)B .污秽(huì)戍守(shù)白雪皑皑(ái)C .忏悔(chàn)晨曦(xī)风调雨顺(tiáo)D 、提防(dī)侥幸(jiǎo)丢三落四(là)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 2 分)A .铤而走险相形见绌以身殉职B .出类拔萃南辕北辙声色俱厉C .推心置腹中流砥柱漫不经心D .通宵达旦相提并论焕然一新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 ( 2 分)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 雪》)B .宗师说我火候(指写文章的功夫)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吴敬梓《范进中举》)C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衰颓败落)!(朱自清《背影》)D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错误的设计)。

初三语文语法练习题

初三语文语法练习题

初三语文语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词义相同,可互换使用的一组为:A. 忍受、忍耐、容忍B. 惊讶、出乎意料、惊喜C. 兴旺、繁荣、昌盛D. 喧嚣、安静、寂静2. 下列词语中,同义词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 言之无物、笑容可掬、少见多怪B. 言之凿凿、笑容可亲、少怪多见C. 无言以对、面如土色、包罗万象D. 无绝期限、面面相觑、包罗万象3.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项是:A. 闻风而至B. 力不从心C. 磨杵成针D. 乘风破浪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站起身来,小红看见了。

B. 她高兴得脸红了她喊道。

C.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泳吧!D. 书与朋友如同灵魂与肉体。

5.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明显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 在暑假,我们到海边游泳野餐。

C. 小明成绩优秀,是学校的骄傲。

D. 家里的书桌上摆满了参考书。

二、改错题下列句子中,有部分句子语法或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1. 不管这出戏是什么,他一定会很喜欢的。

2. 她的文章不但内容充实,而且文字优美。

3. 爸爸妈妈已经很远了,我们急忙追上去。

4. 理想在远方,现实需要我们努力奋斗。

5. 应该感谢老师,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知识。

三、填空题请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法知识,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词语。

1. 那只小鸟在树上_______。

2. 我_______听说过这个故事。

3. 他是一个_______人,很热衷于公益事业。

4. 请你_______那本书给我吧?5.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很漂亮的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4. A5. B二、改错题1. 将“喜欢”改为“喜爱”。

2. 将“而且”改为“但且”。

3. 将“追上去”改为“赶上他们”。

4. 将“实”改为“实际”。

5. 将“老师”改为“老师们”。

三、填空题1. 啄食2. 从未3. 乐于助人4. 借来5. 连衣裙。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答案)

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祖冲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男角B.女角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A.50元B.100元C.200元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孟子》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选择初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选择初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选择初三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施耐庵C. 吴承恩D. 罗贯中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A. 七十二变B. 如意金箍棒C. 神通广大D. 火眼金睛3.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诗歌的体裁?A. 绝句B. 七言绝句C. 抒情诗D. 律诗4.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5.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的?A. 秋瑾B. 杨贵妃C. 白居易D. 苏小小6. 以下哪个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A. 林冲B. 武松C. 鲁智深D. 李逵7. 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A. 春秋B. 战国C. 三国D. 唐朝8. 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A. 孙权B. 刘备C. 赵云D. 贾宝玉9. 以下哪个不是明代的文学家?A. 辛弃疾B. 杨维桢C. 骆宾王D. 李时中10.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统称为什么?A. 古代四大文学名著B. 古代四大名著C. 古代四大长篇小说D. 古代四大神话故事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的作者和内容。

2. 你认为《西游记》中最经典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3. 请列举三个唐代的著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4. 你了解哪些明代的文学家?请简要介绍其中一个人及其作品。

5. 《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有哪些?你对其中的哪个故事情节印象最深刻?为什么?6.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三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

三、作文题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文文学常识,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以这个作品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作文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作者、发表年代、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感受、喜好等。

请确保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附答案

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附答案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一、语言积累运用: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秩序井然(zhì)深邃(suì) 撺掇(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恬静(tián)B。

肆无忌惮(dàn) 哽咽(yè)狭隘(ài)炽热(zhì)砭(biān)骨惬意(qiè)C.叱咤风云(zhà)脑髓(suǐ)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战栗(lì)D.当之无愧(kuì)嫉妒(jí) 澎湃(pài)哺育(bǔ)磐(pán)石亢奋(kà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A。

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马革裹尸义愤填膺迫不急待尽态极艳B。

慷慨淋漓一拍即合戛然而止浑身解数力挽狂澜眼花缭乱C。

鞠躬尽瘁铤而走险锲而不舍迥然不同聊以自慰怏怏不乐D。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罄竹难书精疲力竭姗姗来迟忧心忡忡3。

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

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A。

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

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

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5。

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3分)A、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B、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C、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D、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 带答案解析 11904 九年级选择题(教师版)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 带答案解析 11904 九年级选择题(教师版)

11904九年级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答案】C【详解】A项中的“着”应读zhuó;B项中的“寥”应读liáo;D项中的“羹”应读gēng;故选C。

2.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赏析有误..的一项()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A.这首曲前三句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和险要的地势,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暗示潼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B.“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中间四句侧面表现了历代战争的惨烈情景,也是作者伤心悲愤的根本原因。

D.最后四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的历史所做的概括与批判。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根据“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可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伤心呢?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综合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综合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文化常识综合【答案】 B 【详解】B.有误,"壬戌秋日"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元丰六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故选 B。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7.灯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门艺术。请结合小贴士写出下 面关于十四节气两个灯谜的谜底。 小贴士 拆字法是猜灯谜的一种方法,就是把谜面的字进行增减离合。 示例:谜面:明日走 谜底:月 1 谜面:人离位心别愁谜底:2 谜面:雨后当别离 谜底:___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鲁迅(1881-1936)艾青(1910-1996)文化常识综合 【答案】B 【详解】B.《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呐喊》:并非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 B.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 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堂”指别人母亲,"高足”指自己有才 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等。 B.《中国石拱桥》选自《桥梁史话》。茅以昇,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C.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 本科普巨著。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文化常识综合【答案】B 【详解】B,《社戏》选自《呐喊》,并非选自《彷徨》,故选 B。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题材。如《陋室铭》《岳阳楼记》《爱莲说》等题目中 的“铭”“记”"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B.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 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 的赞歌》《向太阳》等。 D.古人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调,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始龀”、“弱冠”、“而立”、“不 惑”、“耄耋”。

2022年09月05日初中语文试卷-2

2022年09月05日初中语文试卷-2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共28题)一、选择题(共10题)1.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回忆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B.本文表现了鲁迅先生开朗幽默、敏捷果断、关心他人、真诚热情、对工作刻苦严谨等优秀品质。

C.本文在看似寻常的叙事中寄寓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

D.本文的语言含蓄深刻,意味深长,文采斐然,有很强的感染力。

2.下列句式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C.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D.蒙乃始就学3.下列语句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沾住了。

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密,逼我立即拿来。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4.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奠.基(diàn)谣.言(yáo)鲜.为人知(xiān)B.殷.红(yīn)署.名(shǔ)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C.开拓.(tuò)不懈.(jiě)昼.夜(zhòu)彷徨..(páng huáng)D.挚.友(zhì)难堪.(kān)燕.然(yān)风悲日曛.(xūn)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更加)气冲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聚合;合在一起)C.迥.乎不同(差得远)兀兀..穷年(用心劳苦的样子)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接连)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半个世纪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初中语文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cuò)B. 惊愕(è)不已C. 畸形(jī)病态D. 突兀(wù)其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参加比赛,每天都要练习到很晚。

B. 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C. 他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还需要更加努力。

D. 他一边走路,一边听音乐,结果撞到了树上。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B.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C. 小明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葡萄。

D. 他喜欢踢足球,也喜欢打篮球。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鱼贯而出B. 画龙点睛C. 一举两得D. 水滴石穿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 下列词语中,与“浩如烟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碧波荡漾B. 繁花似锦C. 江山如画D. 源远流长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如火箭般飙升。

B.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张笑脸。

C. 这本书里的故事,就像一部电影。

D. 她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解题方法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C. 这座城市的绿化程度很高,环境优美。

D. 他的成绩虽然进步很大,但是还需要更加努力。

9.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今天早上六点起床,去跑步了。

B.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C. 这场足球比赛非常激烈,双方都拼尽全力。

D. 她为了参加比赛,每天都要练习到很晚。

10. 下列句子中,用词重复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憩qì洗濯dí厄运è静谧nì
B.犬吠fèi 炽痛zhì告罄qìng 砭骨biān
C.枯涸hé恬静tián 澄澈chéng 阴霾mái
D.磐石pán 娴熟xián 庇荫pì剽悍piāo
2.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头晕目炫苦心孤旨不期而遇锋芒毕露
B.猝然长逝明眸善睐讳莫如深叱咤风云
C.锲而不舍毛骨悚然眼花潦乱相得益彰
D.轻吟浅唱锐不可挡大庭广众巧妙绝伦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

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结果总是得罪人。

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1有感便发,不平则鸣○2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3流芳百世,冠绝一时○4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5却容不了当权派○6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7无论是同党很大秉政,还是政敌当道○8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2○3○5○8 B.○1○4○5○7
C.○2○4○5○7 D.○1○4○6○8
5. 下面诗句通过写景,痛切地表达诗人忧国伤时情感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阅读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片段,回答6-8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6.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A.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总”字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只”字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

D.“一味”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
可见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

B.第三段中所谓的“他信力”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曾相信“国联”。

C.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

D.原文中两处加着重号的句子前后呼应,其作用是痛斥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麻痹人民,“发展着‘自欺力’”。

8.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摆出敌方论据和论点,第三至五段直接批驳。

B.敌方论据和论点之间无因果关系,作者通过驳论证来驳敌方论点。

C.通过批驳可见,这一部分人可悲的“他信力”都失掉了,只在发展着“自欺力”,他们这样的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岂不荒谬绝伦?
D.选文中三处“中国人”所指的内容一致。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回答9-11题。

选文是全文。

9.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以已乎
10. 作者在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观点中,下面句子属于反面论证的一项是: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 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B.文章开头,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了全文的论点。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前一句指的是“不义”,后一句指的是“义”。

D.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答案:
1.C
2.B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1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