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
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
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文化“万花筒”文化的形式和现象(PPT图片展示)总结: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都呈现出各自独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讨论: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解(1)文化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内容:①文化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不同于经济和政治。
②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补充:什么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2)文化的特征(事例引入)特点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图片引入)特点二:文化又是一种文化素养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讨论引入)特点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精品PPT课件
(二)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 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作用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阻碍作用
三、能力提升,迁移运用。 (一)单选题。
文化是一种_____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_____的成长历 程中,而且表现在_____的历史中。
材料二:海尔是中国的骄傲,是企业界学习的典范。海尔集团成功 的秘诀,则在于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如今,海尔 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
毛泽东思想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夺取中 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 导,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长远的指导作用。
2.文化的内涵(重点、难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的文化素 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
山。据此回答:
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
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A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精品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包括------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 9)军队 10)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11)参加学校运动会 12)参加演讲会 13) 某国议员竞选
(三)文化的力量
静态:形式、现象
1、文化的形式 (丰富)
动态:过程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作用)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 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 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 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 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1)文化是人类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D ) A.蒙古包 B.蒙古草原
人与自然
C.深山老林
D.深山古庙
2、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D ) A. 广义的文化就是文明 (和文明相近)
(介于两者) B.《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 (文化包括过程) C.《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 就是理论 D.《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
(三)文化的力量
静态:形式、现象
1、文化的形式 (丰富)
动态:过程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畅所欲言:
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奥运会给我们留 下了很多遗产,请同学们说说奥运会精神给你 和我们的国家会带来哪些影响?
高中政治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教案
1。
1 体味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感受文化存在的普遍性及多样性;通过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对比分析,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认识,体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身边的文化现象,培养准确表达看法的能力;通过对比文化现象的差别,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综合归纳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现象的观察,引发学生对文化及其影响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感受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3)回答问题:
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年?
你家过春节的年俗有哪些?
你印象最深的年俗是什么?
(1)学生讨论回答:
人类:社会实践
个人:社会实践+文化教育
(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
相关的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性质是什么?文化有什么作用?等等。
让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了解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对文化的认识。
个)人、(一本)书或(一件)事,探寻其中的文化因素,在下节课中分享.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体味文化》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力量。
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让学生明白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作为高二的学生,学习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初中学生强非常多,比起高一的学生也强一截。
他们已经经历了一年的高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特点,所以教授本课应该问题不大。
唯一担心的是怕他们精神不集中,所以在上课时要特别调动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懂得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各方面影响巨大。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准确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将来为祖国贡献力量。
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难点: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五、教学方法(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意识。
(2) 自学。
以教科书的简单暗示为线索,深入探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动,探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头脑风暴。
本文从当前国际竞争的本质出发,论述了我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本课的导言告诉我们,虽然"文化"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但我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文化"的真正含义。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体味文化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别的 东西比“文化”更令人难以捉摸了。我们不 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 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 用文字来表述它的意义,却正像把空气抓在 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 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简直无所不在。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 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及由其决定的社会经 济和政治制度。文化的作用和作用的大小都是与 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相联系的。但是,我们应该深刻
地认识到,文化反过来会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 平。历史证明,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 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随 之出现的经济建设的高潮。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文化
(1)人类社会特有
(2)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个人通过实践培养文化素养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等
提示: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
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 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文化(如交换\分配); 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题:体味文化
当人类第一次使用打制石器时,文 化就像空气一样与人类不可分离了; 当婴儿还在母腹中时,母亲的抚爱 就是对婴儿的“文化熏陶”; 出生以后,小孩咿呀学语,就是与 父母的“文化交流”; 长大以后,听音乐、看电视电影, 阅读报刊杂志,那是一种精神享受; ……
1、文化“万花筒”
1、形式: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发展: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3、范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4、比较: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好 莱 坞 文 化
穆 斯 林 文 化
时间:文化无时不在
文化具有普遍性
空间:文化无处不在 范围:文化丰富多彩 (内容、形式)
文化具有差异性 和多样性
表现:文化各具特色
(不同国家、民族、地域)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 是文化的时候,我 还知道文化是什么; 你问我什么是文化, 我反而不知道文化 是什么了。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力量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今天你学了吗???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 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的生产 和广告推广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和个 人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先进的科学的 积极的文化
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 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7.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A.描述宏伟蓝图来实现的 B.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实现的 C.在一定条件下,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来实现的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的
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 品,因而成为文化。
狼 孩
1.1第一课_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
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例如:黄色、暴力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 封建迷信的泛滥对人的斗志的消磨(如烧香拜佛、星 座血型说等);博彩业的功利主义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超女现象、芙蓉姐姐现象等奢望一夜成名)。
• 3.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 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 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 国的电影、音乐和其它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 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C • ①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 ②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 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
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D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09福建卷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
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
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
1.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 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参加选举
购物
参观博物馆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 特色的发展道路。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
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
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
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
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
• 3.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 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 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 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 土气息。这说明
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 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 境
•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
•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 同的文化环境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筒”
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体 味 文化是什么 文
文化含义 文化的特点
化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
文化的 会精神力量
力量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 中
生深刻的影响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
史中
•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 同学科、不同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 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载 体离不开物质载体。
3、我们所指文化的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广义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 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与文明的含 义相近
• 2、狭义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精品PPT课件
目标定位 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生活呈现各自特 有的色彩。 2.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重点) 3.理解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重点、难点)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_无__时__不__在__、无处不在。 2.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_特__有__的色彩。
【生活一点通】近年来,山东各市依托自身 特色,量身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山东省十佳 城市文化品牌中,既有“天下泉城”“孔孟 之乡”“中华泰山”这些历史悠久、声名 远播的城市名片,也有“帆船之都”“水上 运动之都”“中国牡丹之都”这些独具特 色与活力的城市形象。
【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不具有共性。 ( × ) 提示:此观点错误。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但文化之间也 有共性。 (2)文化指的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品。 ( × ) 提示:此观点错误。文化指的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 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题中观点缩小了文化的外延。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相对于_经__济__、_政__治__而言的人类全部_精__神__活__动__及其产品。 2.两方面内容:
意识形态部分
_世__界__观__、人生观、_价__值__观__等
非意识形态部分 _自__然__科__学__和技术、语言和_文__字__等
3.三方面特点: (1)文化是_人__类__社__会__特有的现象,是人类_社__会__实__践__的产物。 (2)每个人的_文__化__素__养__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文__化__活__动__、接受_文__化__知__识__教__育__而逐 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物__质__活__动__,精神产品离不开_物__质__ _载__体__。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思考探究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矣。” 韩愈上述论断的合理性在哪里? 提示:韩愈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既不是天 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 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三、文化的形式和力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1)文化产品。 主要指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 艺术等。 (2)文化活动。 主要指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三
2.文化的力量 (1)本质。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内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 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特别提醒从作用的对象看,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 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从作用的性质看,文化的作用具 有双重性,这一点在下一框题我们将详细学习。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
第一框 体味文化
-2-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现象普遍存在,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 人民的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领悟文化 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增进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第 一 课 文 化 与 社 会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课前调查
二、文化“万花筒”
1、存在形式: 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2、存在时空: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区域特点: 各具风格、各显特色
说一说
龙图腾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公元前4000多年 苏美尔人楔形文 字
摩崖石刻 中国印 2008
传统芭蕾舞《天鹅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社 区 文 化
校园文化 奥 运 文 化
泰姬陵(印度)
凯旋门(法国)
苏州拙政园
比萨斜塔(意)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云南的苍山、洱海
玉 龙 雪 山
议一议:
照片中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苍山洱海 青海湖、茶卡盐湖是文化吗? 这些山、海、湖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照片 能称得上文化吗? 两者有什么区别?
三、文化内涵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 培养的。
3、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四、文化的力量
文化力量的实质:文化力量实质是一种精神 力量,能够在人们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转换为物质力量。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用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 经历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在澳大利亚、美国是不会给小孩让座的, 他们认为孩子需要锻炼,更小的孩子都是 父母背在身上的。在日本,如果你让座给 老人,他们会生气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 身体健朗无须被让座。不管什么国家,发 达国家的理论就是---给真正有需要的人让 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第一单元 是什么 文化含义 文化的作用(社会与个人)
化
第二单元
为什么
横向——传播与交流 纵向——文化的继承
在传播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中 华
第三单元
怎么看
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
文
化 第四单元 怎么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自学提纲(7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第一框思考下 列问题,注意标记问题,序号,把握关键词)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 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 巨大的促进作用
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知识要点与体系
文化无时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无处不在
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体 味
Hale Waihona Puke 内涵果。 联系: •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 (三)文化的力量
• 1、文化的外延(1)表现形式(9个方面) (2)文化活动
2、文化的社会精神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且能在人们认识、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个人和民族、国家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单元知识是全书的起点,主要站在是什么、为什么角度阐述文化的基本理论,为后面学习文化发展的一般措施、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知识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概念,如内涵、外延、特点等,其次引导学生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文化的作用,这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个人等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知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3.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4.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重点:文化的特点,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难点: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从时间上看,无时不在;从空间上看,无处不在。
2.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各地的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判一判]文化就是指包括“三观”在内的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
()提示:错误。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两部分。
2.文化的特点(1)从产生过程看: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从呈现形式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想一想]2019年中秋过后,有网友发出了如下感慨:甲说:“一个传说,前人创造而后人享用。
”乙说:“一个月饼,传承文化并表达精神”你能站在文化特点角度理解上述两句感慨吗?提示:甲的感慨体现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乙的感慨体现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展示精神生活和传承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判一判]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
文化能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它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我国进行观光旅游。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游客们对我国的人文风光更感兴趣。
特别是那些源自生活、生自民间的原生态文化更是吸引了国外游客的目光,他们通过各种建筑、手工艺品、文化展演、文化活动等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面对日趋增多的外来游客,对国人的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材料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都是文化吗?请简要指出判断的依据。
(2)就当前而言,应该如何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分析出文化的哪些特点?【提示】(1)自然风光不是文化,人文风光属于文化。
依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素养需要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进行逐步培养。
对此,既需要国家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进行各种文化知识培训等,通过良好的环境或氛围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又需要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通过文化体验、感悟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概念,需要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入手,才能准确、全面把握。
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属于文化,既可以从内涵上界定,也可以从外延上界定。
(1)内涵首先,把握内涵要明确文化的定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对此,不能将文化与经济、政治混为一谈;要明确文化既包括精神活动,又包括精神活动的产品。
其次,要注意文化在现实中的多义性,即明确其广义与狭义的范围。
一是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含义相近,即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二是狭义的文化,即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2)外延通过以下图示,可以从两个角度梳理文化的外延,一是精神活动与精神产品角度,一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角度。
2.细化理解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与物质载体的关系上。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2)从文化与社会个体的关系看: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看: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类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特别提醒]抓住三个“离不开”——细化理解文化的特点(1)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2)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出来。
“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文化创意产品两千多款,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
这说明()【导学号:32532019】①人们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维导引大小,都不是物质力量。
它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点训练][教师备选题]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产业经济发展前沿论坛在京举行B.最高法院通知:法官迫使当事人撤诉可被开除C.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D.“朝鲜当代美术精品展”在山东省济南美术馆举办D[A项经济论坛,解决经济问题,是经济现象;B项“最高法院通知”,是国家公务员行使职能,是政治现象;C项是政治现象;D项美术作品展览,展示成果,提高文化品位,是文化现象。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导学号:32532019】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未体现。
][教师备选题]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学校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文化素养是在获得和享用文化,故D项正确。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导学号:32532019】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悬棺岩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对当地殡葬实践的反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
]2019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一壮举,在我国各地再一次掀起了学习英模精神的热潮,这一精神激励人们投身于自己的具体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中华儿女会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1)在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英模精神的激励作用?(2)只要是发挥文化的力量,就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1)首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英模精神的激励作用会给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其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所以英模精神会影响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
(2)①应该肯定观点的合理之处,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对民族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要看到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先进、健康的文化才对民族复兴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文化则起阻碍作用;其次,文化的力量是有限的,单纯依靠先进、健康的文化的推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建设。
从三个方面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1)从文化的实质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从社会发展过程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从文化的分类看:文化既有古今与地域之分,又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