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 独特的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的工作性质、环境、 条件、方式等都是不同的,对任职者的能力、 教育程度、技能、性格、品德、气质等有不同 的要求。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1)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
✓ 特性—因素匹配理论(Trait-Factor Theory), 即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是18 世纪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立的,后 来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发展起来的。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典型性测验的特点:
✓ 第一, 测验本身并不一定限制时间, 因为我们 希望得到有关被试的全部典型信息, 所以被试 要尽量完成所有题目。
(2)强化的种类
• 强化有四种方法: 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强化的程序
➢强化程序主要是指实施强化在时间上和 频率上的规则。
➢强化程序有两种主要类型:
✓ 连续强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又叫 完全强化,即只要所要求的行为出现,就给予 强化。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3 能力差异的表现
人的能力是有个别差异的。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 类型差异与能力发展水平差异两个方面:
(1)能力类型差异 能力类型差异即能力质的差异,既表现在一般能力
上,也表现在特殊能力上。 ➢ 人的一般能力(智力)的类型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表现在不同的人在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能力方面有 不同的类型,在完成同一活动任务时,以不同的能力结 合为基础。 ➢ 不同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殊能力。如:有的人具 有良好的音乐能力,有的人具有很强的绘画能力,有的 人具有非凡的文艺创作能力,有的人则具有很高的管理 能力等。
20 世纪 60 年代霍兰德提出的个性与职业匹 配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指导运动、人才招聘 与选拔的实践。自 20 世纪 80年代 以来 , 研究者们开始由原来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问题 研究逐步拓展到个性与组织类型、环境的匹配 问题研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4.1 人职匹配理论
➢ 人职匹配(P-O fit)理论,即人与职业匹配 理论,是关于人的素质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 理论。该理论,分为特性—因素理论和人格类 型理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 差异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课件内容
•个体差 异
•学习目的 •本章内容 •本章小结
•模拟练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本章内容
•2.1 人格差异 •2.2 能力差异 •2.3 学习 •2.4 人职匹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返回目录
2.1 人格差异
2.1.1 人格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3.3 强化与员工行为的塑造
• (1)行为塑造与wenku.baidu.com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亦称强化理论 (Reinforcement Theory),最早是由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P.skinner)提 出的。
强化理论基本观点认为人们行为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1.4 组织中的四种主要人格特质
(1)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控制点的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特(Rotter) 提出的。控制点是指个体对自己命运根源的认 知。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控制自己 行为的主要在于自己内部的原因;有些人则倾 向于认为一切都是运气和机遇的结果,自己无 法控制。前者称为内控型(Internals)的个 体,后者是外控型(Externals)的个体。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为俄国生理 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即习得条件反射包括了建构条件刺激与无 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使中性刺激物(条 件刺激物)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是人为了影响环境 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操作条 件反应是行为(反应)先于刺激产 生的,刺激是行为的结果。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
➢ 该理论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 授霍兰德(1985)提出的。它是将人格与职业均 划分为不同的大的类型,当某一人格类型的人 选择了相应类型的职业时,那么就达到了人与 职业的匹配。
➢ 霍兰德从心理学、价值观理论出发,把人的个 性按职业归纳为六种类型,同时描述了六种类 型的人分别适合从事的六种职业。这六种类型 为: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 型、传统型。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也即能力量的差异。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以 一般能力为例,有超常、中常、低常三
种水平。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3 学习
在组织中,员工需要学习和实践 富有生产性的工作行为。而几乎所 有的复杂行为都是习得的。
如果我们想解释和预测行为,就 需要了解人们是如何学习的。
✓ 间歇强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又 叫部分强化,即不是每次良好行为出现就给予 强化,而是间断地强化,但又足以使良好行为 得到鼓励而重复出现。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4 人职匹配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他们千差万别, 尤其自身的个性和能力的差异,对他们能否选 择理想的职位以及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的影响 是十分直接的。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2 情绪智能
情绪智能指的是一个人有效地控制自己及影响 他人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 彼特·沙洛维(P.Salovey)和约翰·梅耶 (J.Mayer)把情绪智能从人类的智慧中分离出 来,并把它界定为人的社会智能的一种类型。 通常包括: ➢(1)自我认知能力。 ➢(2)自我控制能力。 ➢(3)自我激励能力。 ➢(4)换位思维能力。 ➢(5)社交能力 。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3.1 学习的内涵
关于学习(Learning)的定义有多种,有
人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是在刺激与反应之 间建立联系;有人则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间 关系的认知,是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在组织行为学中,学习被定义为:在经验 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也就是 说,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行为改变 是学习的结果。
(1)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亦称个性,是个体带有倾 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 品质的总和。
其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第一, 心理过程的 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 世界观等。第二, 心理过程的特征, 包括气质、能力、 性格等。这些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意义的活动和行 为的方式, 以及他可被认识的内在或外在的品质全 貌。
✓ 该理论是指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 寻找具有与之对应的职业种类的理论,这一理 论认为每个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 力模式,这种人格特性和能力模式与社会某种 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存在着相关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 第一,对人进行特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测量手段来了解 和评价人各方面的特征,获得求职者各种生理、心理条 件、及社会背景。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1 科学智能
科学智能是指从学习机会发展而来的能力,通 常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反映的是每 一个个体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有的共同能 力。主要包括: 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 言能力; 想象能力; 记忆能力; 操作能力。 ➢(2)特殊能力。指个体从事某种专业或职 业活动时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如教学能力、 管理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 等等。
➢自控(Self-monitoring)是指个体 能够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 的能力。
➢自控水平不同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 能力差异
所谓能力( ability), 是直接影响活动 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可包括两大类内容: 科学 智能(physical ability)和情绪智能 (intellectual ability)。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1.3 人格特质理论
✓(1)基本人格特质的探索(Personality Traits) 。
✓(2)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
✓(3)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Model ) 。 ✓(4)A 型与B 型人格。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4.2 最大性与典型性测验
• (1)最大性测验
所谓最大性测验 (try best test), 是指在规定时间的测评中, 让被试尽其 所能地完成测评的内容, 然后根据分数 的高低确定选拔的标准, 此类测评称为 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最大性测评的特点:
✓ 第一,最大性测验的评估题目是有正确/错误 答案的, 被试的反应可以被归为答题正确与否, 我们可以针对被试的答题结果进行计分。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自尊(Self-esteem) •
➢自尊(Self-esteem)指的是人们喜 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
➢自尊心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的个体差 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4)自控(Self-monitoring) •
个体在控制点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及其影 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
Mach)
➢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点是以尼科洛·马基 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的名字命 名。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人讲究实效,保持 着情感的距离,相信手段的好坏可以用结果 来评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是高马 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 第二,一般最大性测验都会有时间限制。 ✓ 第三,人们可以进行类似题项的训练, 以期望
在测评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 典型的最大性测验类似高考。 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也是采用的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典型性测验 所谓典型性测验 (type test),
是指在测评中, 让被试尽可能真实 地反应自己的意向, 然后根据反应 结果区到被试类型, 此类测评称为 典型性测验。
✓ 第二,因素分析。就是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包括职业 的性质、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 能性、对人的年龄、生理、心理、文化程度等的要求。
✓ 第三,人与职业的匹配。在对个体的个性特征进行评价 和对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个性的特性评价与对职 业因素分析结果对照,这样就可以得出某一个性特征的 人适合于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学习具有四个特点:
✓(1)学习包含着变化。 ✓(2)这种改变应该是相对持久的。 ✓(3)我们关注的是行为,只有行为
活动出现了变化,学习才会发生。 ✓(4)行为的改变来自于经验。这些
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 接经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3.2 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 造成人格差异的原因 ➢在先天禀性方面主要有遗传因素; ➢在后天影响则包括环境与人的交互作 用所形成的性格及价值观等因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1.2 人格的特征
✓(1)人格具有个性和共性 ✓(2)人格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3)人格具有稳定性 ✓(4)人格具有可塑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20 世纪60 年代由班 图拉(Bandura)等人提出和发展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 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 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这种认为可以 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 的观点,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