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物理2014复习题第一题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纺织材料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纺织材料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0350cbcd126fff7050b88.png)
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代码:920(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45分)1、热收缩2、混纤丝3、花色线4、羊毛品质支数5、纤维的形态结构6、丝光棉7、羊毛纤维的缩绒性8、纤维拉伸断裂比功9、动态弹性模量10、临界捻度11、纤维分子间引力12、假捻变形纱13、纱线中的纤维转移指数14、接触角及浸润滞后性15、织物刺痒感二、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各题的()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编号(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纤维中,属于半合成纤维的是()。
①黏胶纤维②大豆蛋白纤维③锦纶纤维2、凯芙拉纤维是指()。
①间位芳纶纤维,其耐热性能很好②对位芳纶纤维,其强度、模量突出③对位芳纶纤维,其耐热性能非常突出3、锦纶纤维的三种热收缩率(125℃饱和蒸汽、100℃沸水、190℃热空气)()。
①一样②热空气的热收缩率最大③饱和蒸汽的热收缩率最大4、在各种变形丝中,与短纤纱性能最接近的是( )。
①假捻变形丝②空气变形丝③改良假捻变形丝5、低强高伸涤纶与羊毛混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 )。
①逐渐增加②逐渐下降③先下降至一定值后又逐渐增加6、各种干燥纤维的吸湿微分热()。
①大致相等②与纤维吸湿能力有关③与纤维吸湿能力无关7、3dtex的涤纶、腈纶、丙纶纤维,经强度测定,均为16cN,三种纤维的应力为:()。
①涤纶>丙纶>腈纶②涤纶>腈纶>丙纶③丙纶>腈纶>涤纶8、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纱线细度的变化应采用()。
①低频②高频③中频9、用倍克线法测量纤维的双折射率值,该法测得的是纤维()折射率。
①表层②整体③内层10、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是由于羊毛皮质层的()造成的①热弹性②双侧结构③卷曲11、棉纤维的长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
①增加②不变③减小12、我们通常使用的比电阻为(),量纲为cmΩ。
纺织业试题及答案
![纺织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9298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0e.png)
纺织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纺织工业中,棉纱的细度通常用哪种单位表示?A. 米B. 克C. 支D. 毫米答案:C2. 以下哪种纤维不属于天然纤维?A. 棉B. 麻C. 丝D. 聚酯答案:D3. 纺织面料的“克重”是指什么?A. 面料的重量B. 面料的厚度C. 每平方米面料的重量D. 面料的密度答案:C4. 纺织工业中,染色工艺通常在哪个阶段进行?A. 纺纱前B. 织造前C. 织造后D. 整理前答案:C5. 以下哪种纺织机械主要用于织造过程?A. 纺纱机B. 织布机C. 染色机D. 整理机答案:B6. 纺织面料的“缩水率”是指什么?A. 面料在洗涤后的长度变化B. 面料在洗涤后的重量变化C. 面料在染色后的长度变化D. 面料在染色后的重量变化答案:A7. 纺织工业中,哪种纤维的弹性最好?A. 棉B. 麻C. 丝D. 氨纶答案:D8. 以下哪种纺织面料的透气性最好?A. 棉布B. 丝绸C. 尼龙D. 聚酯纤维答案:A9. 纺织面料的“色牢度”是指什么?A. 面料的颜色深浅B. 面料的颜色持久性C. 面料的颜色均匀性D. 面料的颜色亮度答案:B10. 以下哪种纺织工艺主要用于提花织物的生产?A. 平纹B. 斜纹C. 缎纹D. 针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纺织面料的常用整理工艺?A. 漂白B. 染色C. 印花D. 缩水E. 定型答案:A, C, D, E2. 以下哪些是纺织面料的常见质量问题?A. 缩水B. 起球C. 褪色D. 弹性差E. 密度不均答案:A, B, C, D, E3. 以下哪些属于纺织工业的原料?A. 棉花B. 羊毛C. 石油D. 木材E. 金属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纺织面料的“缩水率”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答案:缩水率是消费者在购买纺织面料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缩水率的面料在洗涤后可能会显著缩小尺寸,导致穿着不适或需要重新购买,因此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缩水率低的面料。
2014物理高考真题(详细解析版)
![2014物理高考真题(详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34e70e227916888586d700.png)
[2014全国课标Ⅱ,34(1),6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在t=0.10 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 在t=0.25 s 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 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D. 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E. 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 sin10 πt(国际单位制)【G10503】(2014浙江理综,14,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B.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C.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D. 动摩擦因数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无关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性质,以及摩擦力的基本性质.机械波的振幅由波源决定,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机械波的振幅等于振源的振幅,A错误.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B正确.物体所受的静摩擦的方向由相对运动趋势决定,并非都与运动方向相反.比如拉着木板,木板带着上面的木块向右加速运动,此时对木块来说,运动方向和所受静摩擦力都是向右的,C错误.动摩擦因数由材料决定,D错误.答案:B【G10504】(2014安徽理综,16,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 .0.5 mB .1.5 mC .2.5 mD .3.5 mC 解析:本题考查波动图象与质点振动图象的关系,要明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顺着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下”“下坡上”,根据振动图象中t =0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C 选项正确.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联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复习过程中要重点讲解.(2014浙江理综,17,6分)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 ,周期为3.0 s .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 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A. 0.5 sB. 0.75 sC. 1.0 sD. 1.5 s4. C 解析: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题关键画出y -t 图象,确定舒服登船的时间.振动图象y =20sin 2πT t =20sin 2π3t(cm),画出y -t 图象,如图所示,能舒服登船的时间Δt =t 2-t 1,t 1时刻位移y 1=10 cm ,则10=20sin 2π3t 1,得t 1=0.25 s ,则Δt =T 2-2t 1=1.5 s -0.5 s =1.0 s ,正确答案为C.简谐运动问题结合图象分析准确直观方便.(2014北京理综,17,6分)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 =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0时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B. t =0时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小C.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 的振动D.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 的振动5. D 解析:该题考查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关系,解题的关键要明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t =0时刻a 在波峰,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 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A 、B 错.根据“上下坡”法可以判断,t =0时刻b 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C 、错D 对.波的(2014四川理综,5,6分)如图所示,甲为t=1 s时某横波的波形图象,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距该质点Δx=0.5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6. A解析:考查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特点,找出相应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由甲、乙两图知,该质点为x=1.75 m处,距离该质点Δx=0.5 m处的质点为x1=1.25 m和x2=2.25 m,在t=1 s时x1处在x轴下方并向上振动,x2处在x轴上方并向下振动,在所给出的四个图中,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A图,故选A.(2014广西理综,18,6分)(多选)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B. 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C. 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D. 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7. AD解析:本题考查波的干涉,解题的关键要明确振幅和振动位移的区别.振动加强点的振幅为A1+A2,减弱点的振幅为|A1-A2|,但质点始终振动,因此所有质点的位移可以为零,A、D正确.本题的易错点是认为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等于振幅.[2014全国课标Ⅱ,34(1),6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在t =0.10 s 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B. 在t =0.25 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了6m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E. 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 sin10 πt(国际单位制)8. BCE 解析:本题考查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波动图象及振动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由图(b)可知0.10 s 时Q 质点向y 轴的负方向运动,A 错误;根据t =0.10 s 时Q 的振动方向,可判断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由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知振动周期和波长,分别是T =0.2 s ,λ=8 m ,在t =0.10 s 到t =0.25 s时间内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距离Δx =vΔt =34λ=6 m ,将t =0.10 s 时波形图沿x 轴负方向平移Δx 得到t =0.25 s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点在平衡位置下方,每个质点的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因此P 质点加速度t =0.25 s 时刻与y 轴正方向相同,选项B 、C 正确;从t =0.01 s 到t =0.25 s 质点P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运动路程x<3A =30 cm ,D 错误;由图象可知Q 的简谐运动表达式为y=Asinωt =0.10sin 2πTt =0.10sin10πt ,E 正确.易错点:P 质点通过的路程易错为30 cm ,由于P 质点在t =0.10 s 到t =0.25 s 时间内,有两次经过最大位移点,只有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在平衡位置的振动速度比在最大位移附近平均速度大,同样时间内的路程比最大位移附近大.(2014重庆理综,11(2),6分)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v 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图象.y 1、y 2、x 0、2x 0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图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9. 2x 0v y 1-y 22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振子的周期和振幅的求解,根据题目情景的描述,结合周期和振幅的概念可得结论.设周期为T ,振幅为A.由题意得T =2x 0v ,A =y 1-y 22.[2014全国课标Ⅰ,34(1),15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s 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 =1.5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 是平衡位置为x =2 m 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波速为0.5 m/s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 0~2 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8 cmD. 0~2 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E. 当t =7 s 时,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10. ACE 解析:本题考查对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的理解及二者的关系.解题的关键要找出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波速v =λT=0.5 m/s ,A 对.x =1.5 m 的质点,在t =2 s 时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此判断波向左传播,B 错.t =2 s 时,P 点处于波谷,因此在0~2 s 即半个周期内,P 点由波峰振动到波谷,C 对、D 错.当t =7 s =74T 时,P 点从图示位置再振动t 1=5 s =54T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E 正确.[2014山东理综,38(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 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 、A 的平衡位置相距0.9 m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 波长为1.2 mb. 波源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波速大小为0.4 m/sd. 质点A 的动能在t =4 s 时最大11. ab 解析:本题考查简谐波的传播中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据质点A 的振动图象知,波由振源O 到A 的时间为3 s ,振动周期为4 s .波速为v =OA t=0.3 m/s ,选项c 错误;波长λ=vT =1.2 m ,选项a 正确;质点A 的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故波源的起振方向也沿y 轴的正方向,选项b 正确;由图象知,质点A 在4 s 时处于波峰位置,动能最小,选项d 错误.(2014福建理综,13,6分)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1.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解答关键是明确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还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并由此判断折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及是否发生全反射.A 图中从玻璃射向空气可能发生全反射,A 正确;B 图中从空气射向玻璃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B 错误;C 图中光线在玻璃空气界面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因为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C 错误;D 图中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D 错误.解答此类问题: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反之,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才能发生全反射.(2014广西理综,17,6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 的光,在距双缝1.00 m 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 ,则双缝的间距为( )A. 2.06×10-7 mB. 2.06×10-4 mC. 1.68×10-4 mD. 1.68×10-3 m2. C 解析:本题考查双缝干涉条纹宽度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就可以.条纹间距Δx=ld λ,d=lΔxλ=1.68×10-4 m,C正确.注意1 nm=10-9 m.(2014重庆理综,11,6分)打磨某剖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割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 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B. 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C. 若θ<θ1,光线会从OP边射出D. 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3. D解析:考查光的全反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临界角.θ>θ2时,光线射到OP 面的入射角将变小,可能小于临界角而不发生全反射,此时射到OQ的光线夹角将变大,不会从OQ边射出,选项A、B错误;θ<θ1时,光线射到OP面的入射角将变大,会在OP面发生全反射.(2014四川理综,3,6分)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A. 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B. 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C.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D.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4. 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各物理量的变化.只要不发生全反射,小球放在缸底什么位置都可以看到,选项A错误;只有放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才能从水面射出,选项B错误;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频率不变,选项C错误;由公式n=cv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将增大,选项D正确.注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其频率由光源决定.(2014北京理综,20,6分)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依然满足sini sinr=n ,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 =-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 )5. B 解析:本题考查折射定律问题,关键要明确负折射率材料的特点.根据题中所给负折射材料的性质,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可知,A 、D 选项不正确.根据折射定律sini sinr=n =-1,所以同一侧的入射角等于折射角,B 对,C 不正确.本题命题情景新颖,具有创新性,但本质还是考查折射定律,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014浙江理综,18,6分)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B.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 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6. CD 解析:本题考查了折射定律的应用、全反射、色光的速度及色光的干涉.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各部分内容.红光对水的折射率比蓝光小,即n 红<n 蓝,v 红=c n 红>v 蓝=c n 蓝,A 错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才能发生全反射,B 错误;由于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使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要浅,C 正确;根据实验条纹间距公式Δx ∝λ,故D 正确.(2014天津理综,8,6分)(多选)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 、b 两束,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垂直穿过同一平板玻璃,a 光所用的时间比b 光长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 光临界角比b 光的小C.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 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 若照射同一金属装置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7. A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棱镜对光的色散.解题关键根据偏折程度确定折射率的大小.由a 、b 光的偏折情况可判断a 的折射率大于b 的折射率,即n a >n b ,在同一块平板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 a =c n a <v b =c n b ,因此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的时间t a =d v a >t b =d v b,故A 正确;全反射临界角sinC =1n,n a <n b ,a 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 光的小,B 正确;n a ∝n b ,说明频率v a >v b ,在真空中的波长λa >λb ,同一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Δx>λ,因此a 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C 错误;照射同一金属装置发生光电效应时电子最大初动能E k0=hν-W ,用a 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b 光的,D 错误.不同色光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折射率越大.[2014全国课标Ⅰ,34(2),9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 的半圆,AB 为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 = 2.(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 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2)一细束光线在O 点左侧与O 相距32R 处垂直于AB 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8. (1)2R (2)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全反射涉及的几何计算,解题思路为先求出临界角,然后利用几何关系求距离.(1)在O 点左侧,设从E 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则OE 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由全反射条件有sin θ=1n.①(1分)由几何关系有OE =Rsinθ.②(2分)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l =2OE.③(1分)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L =2R.④(1分)(2)设光线在距O 点32R 的C 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α=60°>θ.⑤(2分)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 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OG =OC =32R.⑥(2分) 射到G 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C 点射出.(2014全国课标Ⅱ,34,10分)一厚度为h 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 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遮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9. 1+⎝⎛⎭⎫h R -r 2 如图,考虑从圆纸片形发光面边缘的A 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的A′点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nsi nθ=sinα.①(3分)式中,n 是玻璃的折射率,θ是入射角,α是折射角.现假设A′恰好在纸片边缘.由题意,在A′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故α=π2.②(3分) 设AA′线段在玻璃上表面的投影长为L ,由几何关系有sin θ=L L 2+h2.③(2分) 由题意,纸片的半径应为R =L +r.④(1分)联立①②③④式得n =1+⎝⎛⎭⎫h R -r 2.(1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射定律的应用,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解答本类问题的突破点:作好光路图,确定几何关系.[2014江苏单科,12(B),6分]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下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 从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 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 ,求光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10. 2n 2d c n 2-sin 2i +2h ccosi解析:本题考查光在介质中的折射和反射.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光传播的路径.设光在鳞片中的折射角为γ,根据折射定律sini =nsinγ.(1分) 在鳞片中传播的路程l 1=2d cosγ,根据传播速度v =c n ,传播时间t 1=l 1v .(1分) 解得t 1=2n 2d c n 2-sin 2i,(1分) 同理,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 2=2h ccosi.(1分) 则t =t 1+t 2=2n 2d c n 2-sin 2i+2h ccosi .(1分)[2014山东理综,38(2),8分]如图,三角形ABC 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 为BC 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 以角i 入射,第一次到达AB 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BC 边长为2L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2.求:(ⅰ)入射角i ;(ⅱ)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可能用到:sin75°=6+24或tan15°=2-3).11. (ⅰ)45° (ⅱ) 6+22cL 解析:本题考查了全反射问题和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等.(ⅰ)根据全反射规律可知,光线在AB 面上P 点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由折射定律得sinC =1n.①(1分) 代入数据得C =45°.②(1分)设光线在BC 面上的折射角为r ,由几何关系得r =30°.③(1分) 由折射定律得n =sini sinr.④ 联立③④式,代入数据得i =45°.⑤(1分)(ⅱ)在△OPB 中,根据正弦定理得 OP sin75°=L sin45°.⑥(1分) 设所用时间为t ,光线在介质中的速度为v ,得OP =vt ,⑦(1分)v =c n.⑧(1分) 联立⑥⑦⑧式,代入数据得t =6+22cL.⑨(1分) 点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是高考中的重点,主要是应用几何知识和折射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2014四川理综,2,6分)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 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 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1. C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波的基本理解,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电磁波的特点.只要是波就产生衍射现象,A 错误;常用的遥控器是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B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C 正确;由爱因斯坦相对论知识知,光在任何惯性系中的速度都相同,D 错误.。
纺织物理真题
![纺织物理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a73b2c482fb4daa48d4b09.png)
1、试述加捻对成纱结构、粗细均匀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及分析解释加捻对短纤纱和长丝影响差异的原因。
一、加捻对纱线成纱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对股线结构的影响(1)并捻单纱根数《=5时,加捻时各根单纱受力均匀,形成空心结构,股线的结构均匀稳定,股线强度高。
(2)并捻单纱根数》=6时,其中一根或多根单纱将处在中间位置,加捻过程中,各根单纱受力不均匀,外面单纱的张力大于中间单纱的张力,内外单纱的位置会因张力的不同而发生转移,结果使股线形成不均匀的实心结构,影响股线的强度。
(3)当股线的捻向和单纱的捻向相反时,股线柔软,光泽好,捻回稳定,股线结构均匀稳定(4)当股线捻向和单纱捻向相同时,股线坚硬,单纱螺旋线明显,纤维倾斜程度大,光泽较差,捻回不稳定,股线结构不稳定,易产生扭结。
(5)纱线因加捻会引起长度的缩短(6)对纱线直径的影响:随着捻系数的增加,一方面是纱的外层纤维的向心压力增加使直径减小,另一方面是捻缩的增加,使纱的直径增大。
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纱线直径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减小,当超出一定范围后纱的直径变化很小,有时甚至增大。
二、对性能的影响:(1)对强度的影响:纱的断裂总是发生在纱线强力最薄弱的界面上,对短纤纱来说,其过程是一部分纤维受拉伸作用伸直变形而发生断裂,部分纤维断裂后,纤维间摩擦力、抱合力减弱,导致另一部分纤维产生滑移脱散,加速纱的断裂。
加捻使纤维产生预应力,尤其是外层纤维,纤维间抱合力增大,有利于强度提高,但捻回角的增大,使纤维的承力在纱轴方向上的分离减小,影响纱线强力的有效利用,因此,存在临界捻系数,其原因是加捻增强的积极作用在低捻时占主导地位,在高捻时纤维倾斜有效分离降低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此出现强度极值及其对应的捻系数。
加捻对纱强是一个均匀化的过程,有利于纱线弱节的清除,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加捻对较细、较松、较软的部位实施,使这些部位变得紧密并相互抱合,故可以减小弱节,另一个方面是在加捻纤维的抱合和交互作用,增强纤维断裂的同时性增强,这在低捻度、长丝纱中尤为显著。
14级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1)
![14级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f2edb010eff9aef8941e06f5.png)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纺织物理考试答案
![纺织物理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7e57b0508763230121290.png)
1.什么是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请论述结晶度和取向度的测定方法,并举例说明结晶度、取向度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①②③④①大部分分子呈规律性整齐有序排列,形成结晶结构,称为结晶区,又称晶区。
结晶区部分占整根纤维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结晶度可分为重量结晶度和体积结晶度两种,重量结晶度是由重量百分比表示的,体积结晶度则用体积百分比表示。
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内部,大分子的排列与纤维轴向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取向度。
②纤维结晶度的测试可用密度法、x射线衍射法、红热光谱法和量热分析法。
取向度可用各个大分子与纤维轴向平角的平均数来量度。
通过下式可以计算取向度f 2=-(3cos1)/2fθθ为大分子链节排列方向与纤维几何轴线的夹角,2cosθ为平均取向因子。
当大分子的排列与纤维轴平行时,00θ=,1f=,表示完全取向。
红外光谱法具体如下:(纤维测试技术P88)高聚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各谱带对高聚物结构变化的反映不同。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有些谱带的强度增加,有些谱带的强度减弱,也有些不变,显示各谱带与结晶状态的关系。
若将随结晶情况变化而不变的谱带作为参考谱带,将随着结晶度的加而强度增加的作为结晶谱带,将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而强度减弱的作为非晶谱带,则可以根据各谱带的情况可判定高聚物的结晶结构及变化。
在红外光谱仪的测量光路中加入一偏振器,可得到纤维的偏振红外光谱,利用偏振红外光谱图可以分析纤维的取向度。
③粘胶纤维和棉纤维都是纤维素纤维,分子构成基本相同,但粘胶纤维的结晶度比棉低,导致吸湿性要比棉好;麻和棉都是天然纤维素纤维,但麻纤维的取向度高于棉纤维,其强度也较高;羊毛纤维的大分子为螺旋形构象,导致其取向度低,其强度在天然纤维中为很低;化纤纤维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拉伸工艺来提高初生丝的取向度,从而提高其强度,改善了它的后加工性能。
2 什么是纤维的玻璃化温度、熔点?请论述玻璃化温度和熔点的测定方法,并说明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在纤维加工和使用中的作用①玻璃化温度:指高聚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指无定型聚合物(包括结晶型聚合物中的非结晶部分)由玻璃态向高弹态或者由后者向前者的转变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通常用Tg表示。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296b92fb4daa58da0114ab3.png)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按类型划分的试题题库:概念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一、概念题55.机械牵伸56.实际牵伸57.牵伸效率58.机械波59.牵伸波60.浮游纤维61.引导力与控制力62.牵伸力与握持力63.摩擦力界64.附加摩擦力界65.纤维变细曲线66.曲线牵伸67.双胶圈牵伸68.罗拉握持距69.条子并和的正相关与负相关70.并合71.配条72.配重73.自调匀整74.真捻75.假捻76.倍捻77.捻回角78.捻系数79.捻幅80.捻陷81.阻捻82.捻回传递效率83.阻捻系数84.假捻效应85.卷捻86.初捻线87.复捻线88.ZSZ捻89.大圈条90.圈条牵伸91.圈条速比92.管导式卷绕93.粗纱伸长率94.粗纱纺纱张力95.管底成型96.细纱纺纱张力97.细纱纺纱强力98.气圈99.长动程圆柱形卷绕100.短动程圆锥形卷绕二、单选题39.在粗纱工序,实际牵伸与机械牵伸存在的关系为()。
A. 实际牵< 机械牵伸B. 实际牵> 机械牵伸C. 实际牵= 机械牵伸D. 不确定40.纤维在罗拉牵伸区变速的条件为()。
A. 引导力> 牵伸力B. 引导力= 牵伸力C. 引导力> 控制力D. 引导力> 握持力41.牵伸力最大的位置在()。
A. 临界牵伸位置B. 张力牵伸位置C. 牵伸倍数=1.3位置D. 牵伸倍数=1.15位置42.须条在罗拉钳口下不滑溜的条件是()。
A. 引导力> 牵伸力B. 引导力< 握持力C. 引导力> 控制力 C. 握持力> 牵伸力43.须条经罗拉牵伸后产生不匀的根本原因是()。
A. 采用的牵伸倍数太大B. 采用的牵伸倍数太小C. 纤维变速不稳定 C. 罗拉控制纤维能力差44.在牵伸区内布置附加摩擦力界的目的是()。
A. 控制须条在钳口下滑溜B. 实现准确的牵伸倍数C. 有效控制纤维运动D. 使引导力> 控制力45.纱条经牵伸后产生的随机不匀率是由于()产生的。
2014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162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e.png)
2014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做加速运动D. 做减速运动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单位()。
A. 牛顿B. 库仑C. 安培D. 瓦特4.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可见光D. X射线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PD. ΔU = P + W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力的单位()。
A. 牛顿B. 米C. 千克D. 秒7.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其加速度是()。
A. 9.8 m/s^2B. 0 m/s^2C. 2 m/s^2D. 5 m/s^2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功率的单位()。
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库仑9.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
A. I = V/RB. I = V + RC. I = V - RD. I = R/V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荷的单位()。
A. 牛顿B. 库仑C. 安培D. 瓦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2.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____。
3. 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公式Ek = 1/2 mv^2来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Ek表示__________。
4. 电容器的电容C可以通过公式C = Q/V来计算,其中Q是电荷量,V是__________。
织造原理与设备习题解答
![织造原理与设备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b8e5eca0508763231121238.png)
第一章第一节1、解释下列概念:卷绕角交叉角锥形筒子的传动点卷绕密度自由纱段答: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的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交叉角: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交叉角,数值上等于来回两个卷绕角之和。
传动点:在摩擦传动络卷圆锥形筒子的过程中,由于筒子两端的直径大小不同,因此筒子上只有一点的速度等于槽筒的速度,这个点称为传动点。
卷绕密度: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自由纱段:络筒时纱线离开导纱器控制点(或槽筒沟槽的导纱控制点)到筒子卷绕点(纱线刚接触和稳定在筒子表面的一点)间的纱段。
2、纱圈重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如何防止纱线的重叠?答:重叠的不良影响:1、筒子表面凹凸不平,凸起处过度磨擦,产生断头、起毛等。
2、引起密度不匀,筒子卷绕量小。
3、纱线退绕时,由于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退绕阻力增加,产生脱圈或乱纱。
4、染色等化学处理和水洗不匀防叠的措施:1、用槽筒磨擦传动筒子的防叠措施。
(1)周期性改变槽筒的转速当具有重叠条件时,改变条件,避免重叠。
a、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防叠装置:电机周期性断电。
b、变频电机。
c、计算机程序控制。
(2)筒子(筒子架)周期性轴向移动或摆动(3)利用槽筒的特殊结构防叠:a、沟槽中心线左右扭曲。
b、虚纹及断纹:无回槽或用间断回槽,利用张力回到中心点。
c、沟槽边缘离中心线忽远忽近。
d、改V形槽口为直角槽口。
2、筒子由滚筒摩擦传动、导纱器独立运动时采取的防叠措施改变导纱器往返的频率。
3、筒子由锭轴直接传动的防叠措施:卷绕比i=筒管转速/导丝器往复频率,卷绕比i的小数部分称为防叠小数(a),正确选择a,可以防叠。
第一章第二节1、解释下列概念络筒张力气圈退绕点分离点答:络筒张力:是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气圈:纱线从固定不动的管纱顶高速引出时,在空间产生旋转和上升运动。
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把纱线抛离管纱轴芯,在管纱至导纱器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旋转的弧圈形曲面,称为气圈。
织造习题集word
![织造习题集word](https://img.taocdn.com/s3/m/d60949d280eb6294dd886c19.png)
织造学课程习题集第一章络筒1、为什么要络筒?对络筒工序有哪些要求?2、绘图说明1332型槽筒式络筒机工艺流程及各部件的主要作用。
3、络筒时为什么要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张力?4、络纯棉(麻)纱时的张力与其断裂强力之间有何关系?5、什么叫管纱上的卷绕层和束纱层?它们是怎样形成的?6、什么叫管纱上的退绕点和分离点?什么叫摩擦纱段、导纱距离、气圈高度?7、纱线从管纱上作轴向退绕时,构成张力的因素有哪些?分离点和退绕点的张力讨论的结论是什么?8、说说退绕管纱一个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时张力的变化规律?造成管纱退绕张力突增的原因是什么?9、己知纱号H=50,V=1200米/分,αmax=3厘米,βmin=7厘米,纱圈平均倾角=40°,退绕点平均半径r=2厘米,d=1厘米。
求:作用于微元纱段上的各力?并指出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10、试用哥氏惯性力解释管纱退绕时的气圈扭曲现象。
11、气圈破裂器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常见的有哪几种?12、要想圴匀络筒退绕张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3、比较园盘张力装置的三种加压形式。
14、目前在络筒机上采用的张力装置有哪几种?15、试论机械式清纱装置的优缺点?16、试论电子清纱器的优缺点?17、简述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原理。
18、在采用电子清纱器时,怎样判断正切和误切?19、衡量电子清纱器工作性能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20、已知两种棉纱的平均百米重为1.336克和5.346克,络筒时工艺参数应如何选择?21、什么叫筒子的园周速度、导纱速度、络筒速度和纱圈螺旋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2、什么叫平行卷绕和交叉卷绕?它们各宜于做出什么样的筒子?23、锥形筒子的传动半径应如何计算?24、为什么说锥形筒子的传动点将随着筒子卷绕半径的增加会逐渐向筒子的小端移动?传动点能否越过筒子的平均半径处?为什么?25、已知槽筒转速为2750转/分,分别用等速导纱槽筒和变加速导纱槽筒络绕圆柱和圆锥形筒子,试求空筒和满筒时的圆周速度、卷绕角、每层绕纱圈数,螺旋节距和纱圈位移角,将计算结果列表表明两种卷绕形式筒子的结构特征(不计滑移系数)。
纺织专业复习题.doc
![纺织专业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2036cda5580216fc710afd52.png)
纺织专业复习题纺织材料学1.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哪两种?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哪种棉纤维?答: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长绒棉和细绒棉。
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长绒棉。
2.棉花按轧棉方式分为哪几类?答:锯齿棉和皮车昆棉。
3.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答:纵向天然转曲,截面腰圆形,有中腔。
4.请写出棉织物的基本特性。
答:弹性差,不挺括,易起皱,手感较柔软,保暖性好,吸湿透气,穿着舒适,不易产生静电,棉纤维耐碱不耐酸,易霉。
5.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棉和麻。
6.常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羊毛和蚕丝。
7.什么是特克斯?请比较14tex与32tex棉纱的细度。
答:特克斯: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14tex比32tex棉纱要细。
8.纤维按长短可分为哪两类?每类纤维有什么应用?答:纤维按长短可分为长丝和短纤维。
长丝可用于丝织物,短纤维可用于纯纺、混纺的棉型织物或毛型织物。
9・什么是纤度?单位是什么?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纤度:9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单位:旦尼尔,简称“旦” o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粗。
10•什么是公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公制支数:在公定冋潮率情况下,每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11 •什么是英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英制支数:在英制公定回潮率情况下,每磅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码数是840的倍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12.请写出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
答:(1)用缕纱测长仪摇取一定长度L(m)的棉纱;(2)用烘箱将棉纱烘干,然后称重得到干重G干(g);lOOOx G干(1 + W公)(⑶根据•公式久)公=G干(1 + W公)计算该棉纱的公定重量;(4)根据特克斯的定义公式计算该棉纱的特数13.请计算60s棉纱的特数。
答:583/60=9.7tex14.什么是回潮率?棉纤维的公定回潮率是多少?答:回潮率:材料所含水分的重量对材料干量的百分率。
机织考试题及答案
![机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9f42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1.png)
机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织生产中,经纱的张力调节主要依靠()。
A. 经轴B. 经纱架C. 综框D. 钢筘答案:C2. 织机上,纬纱的引纬方式不包括()。
A. 喷射引纬B. 剑杆引纬C. 片梭引纬D. 环锭引纬答案:D3. 织造过程中,形成织物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经纱和纬纱B. 综丝和钢筘C. 综丝和综框D. 综框和钢筘答案:A4. 织机上,用于控制经纱上下交替运动的装置是()。
A. 综丝B. 综框C. 钢筘D. 打纬装置答案:B5. 织造过程中,用于将纬纱送入织口的装置是()。
A. 综丝B. 综框C. 钢筘D. 打纬装置答案:D6. 织造过程中,用于形成织物的经纱和纬纱的交织点的是()。
A. 综丝B. 综框C. 钢筘D. 打纬装置答案:C7. 织机上,用于将织成的织物从织口拉出并卷绕成布卷的装置是()。
B. 综框C. 钢筘D. 卷布装置答案:D8. 织造过程中,用于控制织口位置的装置是()。
A. 综丝B. 综框C. 钢筘D. 打纬装置答案:D9. 织造过程中,用于将纬纱引入织口并完成交织的装置是()。
A. 综丝B. 综框D. 打纬装置答案:D10. 织机上,用于控制纬纱张力的装置是()。
A. 综丝B. 综框C. 钢筘D. 纬纱张力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织造过程中,影响织物密度的因素包括()。
A. 经纱密度B. 纬纱密度C. 织口位置D. 织机速度答案:A, B12. 织造过程中,影响织物强力的因素包括()。
A. 纤维性质B. 纱线结构C. 织造工艺D. 织物组织答案:A, B, C, D13. 织造过程中,影响织物弹性的因素包括()。
A. 纤维性质B. 纱线结构C. 织造工艺D. 织物组织答案:A, B, D14. 织造过程中,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包括()。
A. 纤维性质B. 纱线结构C. 织物组织D. 织造工艺答案:A, C15. 织造过程中,影响织物手感的因素包括()。
纺织科学技术:纺织材料学考考试题_1.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织材料学考考试题_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24b38bf58fafab068dc0223.png)
纺织科学技术:纺织材料学考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捻回数 本题答案: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 本题解析: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2、名词解释 跳纱 本题答案:织物上1~2根经(纬)纱不按组织起伏跳过5根及以上纬( 本题解析:织物上1~2根经(纬)纱不按组织起伏跳过5根及以上纬(经)纱,呈现不应有的浮纱,称为跳纱。
经向跳纱沉在反面时称为沉纱。
3、名词解释 偏细纱 本题答案:织物上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细地小于邻近纱线。
本题解析:织物上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细地小于邻近纱线。
4、填空题 灰棉:( )棉,棉铃开裂时由于日照不足或雨淋,潮湿,霜等原因造成。
很少用。
本题答案:雨灰 本题解析:雨灰 5、问答题 简述针织物的特性。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1)伸缩性。
伸缩性大是针织物最明显的特征。
本题答案: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本题解析: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纤维。
7、问答题什么是纤维的疲劳现象,简述其产生的原因。
本题答案:小负荷长时间作用,或不断的加负荷、去负荷,材料破坏的现本题解析:小负荷长时间作用,或不断的加负荷、去负荷,材料破坏的现象;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积累。
8、名词解释溅浆本题答案:印花机车速过快引起振动等原因,使色浆细点飞溅,织物上呈本题解析:印花机车速过快引起振动等原因,使色浆细点飞溅,织物上呈现夫规则色点。
纺纱原理复习题答案
![纺纱原理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e0b4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2.png)
纺纱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取向度提高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梳理B. 拉伸C. 并合D. 卷曲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纺纱过程中的主要工序?A. 梳理B. 染色C. 并条D. 拉伸加捻答案:B3. 细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什么?A. 锭子B. 罗拉C. 钢领D. 卷绕机构答案:A二、填空题1. 纺纱的基本原理是将_________的纤维集合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均匀度的纱线。
答案:松散,拉伸,加捻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纱线质量的重要因素。
答案:取向度,平行度三、简答题1. 简述开清棉工艺在纺纱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开清棉工艺是纺纱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将原棉或化纤进行开松、混合、除杂,以保证纤维的清洁度和均匀度,为后续的纺纱工序提供高质量的纤维材料。
2. 阐述细纱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细纱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锭子高速旋转,带动纤维条经过罗拉、钢领等部件的拉伸和加捻,使纤维条变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均匀度的细纱。
细纱机的加捻过程可以提高纱线的稳定性和强度,使其适合织造或针织。
四、论述题1. 论述环锭纺和转杯纺在纺纱工艺上的主要区别及其适用性。
答案:环锭纺和转杯纺是两种不同的纺纱工艺。
环锭纺是传统的纺纱方式,通过锭子的旋转实现纤维的拉伸和加捻,适用于各种纤维的纺纱,特别是长纤维和细支纱。
转杯纺则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通过转杯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纤维在转杯内壁上形成纤维环,然后通过抽纱辊抽拉成纱。
转杯纺适用于短纤维和粗支纱的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纱线强力好等特点。
五、计算题1. 若某细纱机的锭速为15000转/分钟,求纱线在1分钟内的加捻次数。
答案:纱线在1分钟内的加捻次数等于锭速,即15000次。
六、案例分析题1. 某纺纱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纱线强力不足,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物理(工)试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物理(工)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b624cf78a6529647d5372.png)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物理(工)试题课程代码:0042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能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的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门窗转动D.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2.一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其A.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B.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改变C.动量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D.动量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改变3.小球从高为h处以初速度v0落下,撞击地面后反弹,回到出发点处速度大小仍为v0.在此过程中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的A.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B.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C.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D.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4.质量m=2kg的质点沿x轴运动,运动方程为x=0.5t2(SI),从t=0s到t=3s过程中,外力对质点做功为A.3JB.6JC.9JD.12J5.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合拢,转动惯量为J0,角速度为ω0;当其两臂伸开后,角速度变为5ω0/6,则其转动惯量变为(忽略阻力)00C.065J D.056J 6.理想气体压强为P ,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玻尔兹曼常数为k ,摩尔气体常数为R ,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A.P MTB.P mTC.P RTD.P kT7.在热力学中,准静态过程就是 A.可逆过程B.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C.系统状态可以迅速变化的过程D.每一个中间态都是平衡态的过程8.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A.试验电荷q 0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B.单位负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C.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D.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过程中外力做的功9.如图,在坐标(a /2,0)处放置一点电荷+q ,在坐标(-a /2,0)处放置另一点电荷-q .P 点坐标为(x ,0).当x>>a 时,P 点场强大小为A.302qa x πε B202qaxπε C.02qa xπε D.010.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A.导体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导体表面曲率半径较大处电势较高 C.导体表面的电势比导体内部的电势高D.导体表面任一点与导体内部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11.电子以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初速进入均匀磁场,忽略重力作用,该电子做 A.圆周运动 B.直线运动 C.螺旋线运动D.抛物线运动12.无限长直导线弯成如图形状,其中圆半径为R ,当通以电流强度为I 的电流时,在圆心O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02πI R μ B.04I R μ C.01(1)2πIR μ- D.01(1)2πIR μ+ 13.当通过一固定闭合回路L 的磁通量M Φ发生变化时,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mL i d E dl dtΦ⋅=-⎰Ñ,式中E i 为感生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闭合回路L 上E i 最处处相等 B.感生电场力是保守力C.感生电场的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D.在感生电场中不能引入电势的概念14.质点做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Acos(ωt +ϕ),则质点动能的变化周期为 A.4πω B.2πωC.πωD.2πω15.如图,波源S l 在绳的左端发出一个时间跨度为T 1,振幅为A 1的脉冲波a ;同时,波源S 2在绳的右端发出一个时间跨度为T 2,振幅为A 2的脉冲波b.已知T I >T 2,P 点为两波源连线的中点,则 A.两脉冲在P 点叠加时,P 点的位移最大可达A 1+A 2 B.a 的波峰到达S 2时,b 的波峰尚未到达S 1 C.两波峰相遇的位置在P 点左侧 D.两波峰相遇的位置在P 点右侧16.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t =1s 后的波 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t <T 则该波的波速u 和周期T 分别为A.3m /s,43s B.1m/s,4sC.3m /s,4sD.1m/s ,43s 17.在太阳光经路面产生的反射光中,垂直于入射面方向的光振动多于在入射面内的光振动.为减小反射光对驾驶员的影响,驾驶员佩戴的墨镜镜片可以用偏振片制成.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道路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当是 A.90︒ B.58︒ C.45︒D.0︒18.相对论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A.222240E c p m c =+ B.22424E c p m c =+ C.22420E c p m c =+ D.22240E c p m c =+19.惯性系'S 相对惯性系S 沿x 轴运动,细棒在'S 中沿'x 轴固定放置.为在'S 和S 中测量棒长,需测得棒两端的坐标'1x 、'2x 和1x 、2x ,若坐标的测量时刻分别为'1t 、'2t 和1t 、2t ,则必须满足A.''21t t = B.21t t = C.''21t t > D.21t t >20.根据相对论和光子理论可知,光子的 A.静止质量为零 B.动量为零 C.动能为零D.总能量为零’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Word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pdf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Word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4048a55ce2f0066f5332296.png)
φMN、、F表示已知=φN ,φP=φF,点电荷所在平面内,则A.点电荷Q一定在连线上
B一定在同一等势面
C.将正试探电荷从搬运到,电场力做负功
D大于(11题,共129分)22.(6分)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
999.9Ω),电阻R0(阻值为3.0Ω),电阻R1(阻值为3.0Ω),电流表(量程为200mA,内阻为RA=6.0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图线(用直线拟合)
l,木块与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用ω表示圆盘转
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21. 如图,正点电荷电场中有,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点,的电势分别用
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由全反射条件有
①
由几何关系有
②
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④
(ii)设光线在距O点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
⑤
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
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纺纱学试卷1答案0
![纺纱学试卷1答案0](https://img.taocdn.com/s3/m/38cd7327dd36a32d7375817c.png)
纺纱学试卷(1)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
二、填空题(1分×20=20分)1、精梳机锡林梳理的一个周期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备四个阶段。
2、纺纱生产中,目前常用的原料混和方法有棉包混和、条子混和、称重混和三种。
3、弯钩纤维伸直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速度差、延续时间、作用力。
4、粗纱机的加捻机构中,加捻元件为锭翼,加捻点为锭翼侧孔,捻陷点为锭翼顶孔。
5、粗纱的卷装形式为长动程平行卷绕,细纱的卷装形式为短动程升降卷绕。
6、牵伸区中,控制力是指慢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引导力是指快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慢速纤维变速的条件是引导力大于控制力。
7、棉条的圈条型式有大圈条和小圈条两种,大圈条是指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的圈条,小圈条是指圈条直径小于条筒半径的圈条。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短片段不匀率。
(×)2、捻回重分布有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进给棉工艺比后退给棉工艺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好。
(×)4、因一落纱中钢丝圈的转速是变化的,故后工序使用的细纱的捻度是不均匀的。
(√)5、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后弯钩较多。
四、选择题(2分×10=20分)1、由于牵伸区对纤维运动控制不良造成的不匀属于...............................( B )A.机械波B.牵伸波C.随机不匀D.粗细不匀2、在细纱一落纱过程中,其张力情况是。
纺织物理历年真题总结
![纺织物理历年真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7e8a8cd4d8d15abe234e8d.png)
1.采用纤维结构理论中的经典假说缨状微胞理论、或缨状原纤理论、或缨状折叠链片晶理论,讨论纤维力学性质各向异性与此类结构模型的关系,并解释纤维径向各项同性的原因。
樱状微胞理论假设份子通过若干微胞,而在微胞之间为非结晶区,,故称之为无定形区,通过这些连续的分子网络将微胞结合在一起,长分子间的规整排列构成结晶微胞,而伸出的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成为樱状须从,故称之为樱状微胞理论。
樱状原纤与樱状微胞从本质上讲,主要是一个尺寸的区别。
原纤理论中,结晶区认为是连续的樱状原纤,由许多长链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沿着本身的长度方向,在原纤的不同位置上分裂出来,有的进入无定形区,有的重新进入其他的原纤组织中。
该理论模型认为,原纤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组织,而是由许多长链分子构成的连续化结晶和非结晶区的结合。
折叠链片晶理论能更好的解释化学纤维的微胞结构。
经喷丝孔喷出和导向牵伸后,分子的某些链段,只要位置、距离合适,就极易形成规整有序的排列,组成细小的结晶体。
这种晶体称片状,分子链段垂直于片状表面,并在片状体两层间来回折叠成晶,我们称之为折叠链片晶。
由折叠链片晶结构与樱状微胞结构相比较,产生了樱状折叠链片晶理论。
分子链取向使纤维力学性质产生各向异性,其原因主要是分子链取向的结果,使化学主价键力和氢键、范德华力的分布不均匀,在纤维轴上以主价键力为主,而垂直方向上以次价健力为主。
克服次价键力比克服主价健力容易的多。
其次是,在取向过程中能清除存在于未取向试样中的一些缺陷或某些应力集中部分的分子链,同时顺力场方向取向。
这样,应力集中效应在纤维轴平行方向上减弱,而在垂直方向上加强。
因此,随纤维分子链取向度增加,纤维轴向断裂强度、模?增加,而断裂伸长降低。
纤维吸湿膨胀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
这是由于纤维中长链分子的取向,水分子进入无定形区,打开长链分子间的链接点,使长链分子间距离增加,纤维横向容易变粗。
只要纤维长度方向,是由于大分子不完全取向,并存在卷曲构象,水分子进入大分子之间导致构象改变,使纤维长度方向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其膨胀率特远小于横向膨胀率、。
纺织材料学计算题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计算题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441aabd0d233d4b14e69f1.png)
三、名词解释并说明两者的异同点例题
2.超细纤维、异形纤维、中空纤维 超细纤维:单丝细度小于0.44 dtex的化学纤维。 异形纤维:异形纤维是相对于圆形纤维而言的。它是用有特殊几何 形状的喷丝板孔挤压出来的,使截面呈一定几何形状的纤维。也称 “异形截面纤维”。 中空纤维:指纤维轴向有细管状空腔的或贯通纤维轴向具有管状空 腔的化学纤维。 相同点:三者都是差别化纤维; 不同点:超细纤维则因细度细,比表面积增大,制成的织物孔隙增 多,具有高吸水性、强去污力和易清洗等功能的纤维材料;异形纤 维是一种物理改性方法,不同类型的异形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如 三角形纤维有闪光性, L形纤维有良好吸湿性;中空纤维也是异形纤 维,中空纤维比重轻,有保暖性,手感良好,可制做絮棉或毛毯等。
一、考试类型
1.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 名词解释并说明两者的异同点 (每小题5分,其中 解释3分,异同点2分;共20分) 3.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5.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6.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7.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二、名词解释
23. 丝光处理: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 ,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 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 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处理。 24. 克罗值:在室温为21℃,相对湿度不超过50%,空气流速不超过10cm/s 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时维持舒适状态所需要的热欧姆,称为一个克罗值 (CLO)。 36. 羊毛品质支数: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 个指标。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 ,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目前,羊毛的品质 支数仅表示平均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毛细度指标。 40 .马克隆值:马克隆值是以马克隆尼( Micoronaire )气流仪测定反映棉 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性指标。马克隆值M为无量钢值。由于影响因素较 多,包括细度及成熟度等。正常成熟的棉花M值在4~5左右,M值越大,表 示纤维越粗,也反映纤维的成熟度越高。M值是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反 映。 49.滑脱长度:摩擦阻力积累到等于本身断裂强力时,张力不再增大,纤维中 间部分的张力等于纤维断裂强力,在一受力平衡情况下纤维相对滑移的长 度称为“滑脱长度”。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出典型的纺织纤维负荷-拉伸曲线图,据图给出你所知道的表征纤维拉伸性能的力学指标,并说明其物理意义,据此比较苎麻与涤纶力学性能的差异。
(1)强伸性能指标
强伸性能是指纤维断裂时的强力或相对强度和伸长(率)或应变。
①强力P b:又称绝对强力、断裂强力。
它是指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或单根纤维受外力拉伸到断裂时所需要的力.单位为牛(N)。
纺织纤维的线密度较细,共强力单位通常用厘牛(cN),1N=100cN。
②断裂强度(相对强度) P b:它是考虑纤维粗细不同,表示纤维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断裂性质,简称比强度或比应力。
它是指每特(或每旦)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为N/tex(或N/旦),常用cN/dex(或cN/旦)。
③断裂应力:为单位截面积上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标准单位为N/m2(即帕,Pa),常用N/m m2(即兆帕,MPa)表示。
④断裂长度L b:以长度形式表示的相对强度指标,其物理意义是设想将纤维连续地悬挂起来,直到其因自重而断裂时的长度,即纤维重力等于其断裂强力时的纤维长度,单位为千米(km)。
⑤断裂伸长率(应变):纤维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或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或断裂应变)。
(2)初始模量
初始模量是指纤维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直线段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
曲线在起始段的斜率。
(3)屈服应力与屈服伸长率
在纤维的拉伸曲线上伸长变形突然变得较容易时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Y。
对应屈服点处的应力和伸长率(或应变)就是屈服应力和屈服伸长率(或应变)。
(4)断裂功指标
①断裂功P:是指拉伸纤维至断裂时外力所作的功,是纤维材料抵抗外力破坏所具有的能量。
②断裂比功w:又称拉伸断裂比功。
它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一是拉断单位体积纤维所需作的功W v单位为N/mm2,即折合成同样截面积、同样试样长度时的断裂功。
另一定义为重量断裂比功W w,指拉断单位线密度与单位长度纤维材料所需做的功。
③功系数,又称“功充满系数”。
它是指纤维的断裂功与断裂强力(P b)和断裂伸长(△l b)的乘积之比.
2、试阐述纤维拉伸断裂机理,讨论纤维结构与拉伸条件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并讨论如何提高苎麻与涤纶的断裂伸长。
纺织纤维在整个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是十分复杂的。
纤维开始受力时,其变形主要是纤维大分子链本身的拉伸.即键长、键角的变形。
拉伸曲线接近直线,基本符合虎克定律。
当外力进一步增加,无定形区中大分子链克服分子链间次价键力而进一步伸展和取向.这时一部分大分子链伸直,紧张的可能被拉断,也有可能从不规则的结晶部分中抽拔出来。
次价键的断裂使非结晶区中的大分子逐渐产生错位滑移,纤维变形比较显著,模量相应远渐减小,纤维进入屈服区G当错位滑移的纤维大分子链基本伸直平行时,大分子间距就靠近,分子键间可能形成新的次价键。
这时继续拉伸纤维,产生的变形主要又是分子链的键长、键角的改变和次价键的破坏,由此进入强化区,并表现为纤维模量再次提高.直至达到纤维大分子主链和大多次价键的断裂,致使纤维解体。
(1)纤维的内部结构
纤维内部结构是影响纤维拉伸性质的根本原因(或内因)。
其中主要是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以及表示纤维大分子链集聚排列特征的取向度和结晶度。
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影响纤维的强度。
纤维强度随纤维大分子聚合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聚合废n增加到一定值后.n再增加时,纤维强度增加减慢甚至不再增加。
随着聚合度增加.大分子链间的次价键数目增多,剪切阻力增大,大分子链间不易滑移,大部分分子链断裂,所以纤维断裂强度提高。
当聚合度足够大.分子链间滑动阻力已大大超过分子锭的断裂强时,再增加聚合度,其作用也就越来越不显著了。
对于化学纤维,聚合度太高,纺丝液粘度增加还会出现纺丝的困难。
但是生产高强度化纤时,提高聚合度是保证高强的首要条件。
纤维大分子的取向度决定有效承力分子数取向度高的纤维,有较多的大分子排列在平行于纤维的轴方向,且夹角越小,拉伸纤维时,分子链张力在纤维轴向的有效分力越大、纤维强度也越高。
天然纤维中,麻纤维内部大分子链与纤维轴向倾角小,其强度高,伸长率低。
棉纤维中大分子排列因原纤的螺旋倾角大,其强度比麻纤维要低,在化学纤维中,纤维分子取向度随纺丝过程中的牵伸倍数的增大而提高,使纤维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
纤维的结晶度影响纤维的强度。
结晶度愈高,纤维中分子排列愈规整,缝隙孔洞较少且较小,分子间结合力愈强,纤维的断裂强度、屈服应力和初始模量表现得较高,但其伸长率低,脆性增强。
2)试验条件的影响
试验条件是外因,包括温度、湿度,试样长度、试样根数、拉伸速度以及拉仲试验机类型等方面。
①温度和相对湿度:在纤维回潮率一定的条件下,温度高时,纤维大分子热运动能高,大分子柔曲性提高,分子间结合力(次价键力)削弱。
因此纤维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大,初始模量降低。
空气相对湿度或纤维回潮率越大,大分子之间结合力越弱,分子链间越松散,易滑移。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纤维的回潮率高,则纤维的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初始模量降低。
但是棉、麻等天然纤维系纤维例外,因为它们的聚合度高.分子链极长,当回潮率提高后,大分子链之间的氢键削弱.增强了基原纤或大分子链之间的滑移能力,调整了原来基原纤或大分子链间的张力不均匀性,大大降低或缓和了分子链间断裂的不同时性,使纤维强度提高。
②试样长度:纤维长度方向上各处截面的面积和结构不均匀,因而同一根纤维L的截面强度
不完全相同,断裂总是发生在纤维最弱处。
当试样长度长时,最弱的弱环被测到的机就多,则平均强力偏低。
这一权念称为“弱环定律”。
校弱环定律推导的结果可知,纤维试样越长,平均强度越低;被测试样的不均一性越大,试样长度对测得的强度影响也越大。
因为.试样越长,弱环出现的概率越大。
③试样很数:由束纤维试验所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力比单纤维试验时的平均强力为低,而且束纤维根数越多差异越大,这是由于束纤维中各根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不均匀,伸直状态也不相同,导致各根纤维不同时断裂的结果。
④拉伸速度:拉伸速度对纤维断裂强力与伸长率的影响较大。
拉伸速度v大,即拉伸至断裂经历的时间短,纤维强力偏高,初姑模量E0偏大.但断裂伸长率无一定规律。
对高强低伸型的纤维,断裂伸长率随拉伸速度增加而降低。
⑤拉伸试验机类型:如前所述、不同类型拉伸试验机,在拉伸过程中对试样施加负荷的方式不同.如等速伸长型、等加负荷型和等速牵引型。
同时,绝大多数纺织纤维一般不服从虎克定律,其拉伸曲线大多为凹向应变袖的非线性形式。
因此,不同类型的试验机所测得的纤维拉伸性能没有可比性。
3、试述包括机织、针织和非织造布等在内纤维集合体的孔隙特征,测量方法和表征参数有哪些,孔隙特征如何影响织物的透通性。
4、润湿性的概念,分析同细度的丙纶和麻芯吸高度差异的原因。
5、推导用于纤维蠕变的三元件模型及其本构方程的物理意义,并任选纱线或织物,推导三元件模型。
6、试述热湿舒适性和变形舒适性包含的主要内容,并任选春夏秋冬之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