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化文学常识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其中的“传”指的是 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3、“公从之”中的“公”是对国君的尊称; “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 子的尊称;“寡人”是诸侯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 的敬称。“行李”:出使的人。
二、重点字词(难以理解的字词) 1、犹不如人。 犹:尚且。 2、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注;根据自己 的学习掌握情 3、许之。 况归纳。 许,答应。 4、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三、通假字(4个)
1、共其乏困。 “共”通“供”
,“供应”
四、古今异义(2个)
3、既东封郑。 4、阙秦以利晋。
(七)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态度, 可以译作“认为……怎么样”或 “把……当作(看作)……” 1、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1、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边远的地方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庸俗,鄙陋,指目光短浅。 ③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身鄙野。 ④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1、邻之厚,君之薄。
厚:变得雄厚;薄:变得薄弱。
(四)形容词用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 远:远地
(五)动词用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六)使动用法谓语表示主ຫໍສະໝຸດ 使宾语怎样,可 以译作“使……怎样”。

1、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一、字词读音汜(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不知(zhì)杞(qǐ)子戍(shù)之失其所与(yǔ)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三、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夫(fú)人古义:那人夫(fū)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使动用法,使……退)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若不阙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五、一词多义封①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②又欲肆其西封(疆界)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表转折,连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来,表目的,连词)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⑤以乱易整(用,介词)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④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③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其①君之其难也(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②共其乏困(代词,代“行李”)③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晋国)④失其所与(代词,晋国)⑤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六、其他重要实词虚词1、实词:烛之武退秦师(军队)辞曰(推辞)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这是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义鄙远(越过)亡郑以陪邻(增加)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恩惠)许君焦、瑕(答应)朝济(渡河)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何厌之有(满足)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阙秦(侵损、削减)唯君图之(考虑)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派遣)(戍守)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以乱易整(替代)2、虚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犹不如人(尚且)今老矣(语气词)然郑亡(然而)敢以烦执事(敬词,表示冒昧)郑既知亡矣(已经)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夫晋(句首发语词)唯君图之(希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表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依靠)七、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2、状语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点梳理
【复习目标】
1.梳理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考纲解读】
1.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 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 层级为B级。
【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已”通“矣” 2.“共”通)1.(1) 军:驻军 (2) 盟:订立盟约
2.(1) 东:向东 (2) 夜:在夜晚 (3) 朝:在早上;夕:在夜晚
(二)(1) 退:使……撤兵
(2) 亡:使……
灭亡 (3) 阙:使……削弱
(三)形容词的活用
1.(1) 乏困:缺少的东西(2) 远地,指郑国 2.(1) 厚、薄:变雄厚、变薄弱 (2) 敝:损害
4.“知”通“智”
二、古今异义
1.古义:东方道路上(接待使节)的主人 2.古义:外交使节3.古义:缺少的东西 4.古义:那个人
三、一词多义

①代词,它,代郑国
②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
③代词,他们,代使者
④代词,指代自己的
⑤副词,表商量的的语气,还是

(补充)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济 ①动词,渡河 ②动词,成 ③动词,有利,有益
④动词,帮助,接济 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代词,这件事 ③代词,指秦军 ④动词,到 ⑤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①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②兼词,相当于“于此”,在 这里
③句末语气词,不译 ④疑问代词,为什么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状语后置句 翻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
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 心。 2.省略句 翻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 的南面。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同“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5、何厌之有(同“餍”,满足)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包裹)3、以为(古义:把……当做或把……作为;认为……是。

今义:认为)4、去(古义:离开;今义:到)5、贰(古义:从属二主、有二心;今义:数词二的大写)6、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7、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主人)8、微(古义:如果没有,加入没有;今义:小,细小)9、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兵)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军)3、既东封郑(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东,名词用作状语,在东边)4、且贰于楚也(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边远的地方)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弱小)7、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8、与郑人盟(盟,名词用作动词,订立同盟)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用作状语,在东边,向西边;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11、夜缒而出(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当晚)12、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14、臣之壮也(壮,形容词用作名词,壮年)1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6、阙秦以利晋(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侵损、消减)四、一词多义封:①动词,在植物的根部培土。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归纳
【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典故知识:
1、烛之武:烛之武是指齐桓公的士兵烛卫,他们集结了四十万人,在齐桓公领导下,率兵攻取秦国的首都长安,并将秦始皇败逃。

2、秦师:秦师是指秦始皇时期的军队,当时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率兵攻打其他各国,在中国历史上史称为五霸之战。

二、语言特点:
1、象征性的叙述:这里的“烛之武退秦师”指的是烛之武攻取秦国的首都长安,并将秦始皇败逃的事件,而“退”一词又代表了齐桓公带领烛之武打败秦师的意思,所以用“烛之武退秦师”这个话句象征性的来表达这一事件,十分生动形象。

2、押韵文体:这里的“烛之武退秦师”押韵,是押着声调的双调韵文体,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文体更加雅致。

- 1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
5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
6
词类活用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在东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
7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
8
词类活用 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1、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12、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1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
夫: 那
-
2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 已,通 “矣”,
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
了。
共其乏困
共,通 “供”,
(3)秦伯说,与
供给、供应。
郑人盟 (4)失其所与,
词语解释
1、且贰于楚也。
贰:有二心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假如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当作边邑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7、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
1
8、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不知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
3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离开/)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烛之武是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

他在说秦伯之前,没有被重用,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在郑国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共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以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

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

美国海军的一个高级将领金步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

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惟愿长报国”的誓言。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烛之武是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

他在说秦伯之前,没有被重用,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在郑国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共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以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

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

美国海军的一个高级将领金步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

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惟愿长报国”的誓言。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烛之武退秦师_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_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现象总结、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整理.doc

(完整版)《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整理.doc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也已(已,通“矣”,气,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

)3.夫晋,何之有(,通“ ”,足。

)4.若不秦,将焉取之(,通“缺”,侵,削减。

)5.秦伯,与人盟(,通“悦”,高。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1.于楚也古:从属二主,;今:“二”的大写,数。

2.若舍以道主古: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活用(例句)(一)名活用1.名作状①夜而出(表,在晚上)②朝而夕版焉(表,在早上,在晚上)③既封(表所,在)2.名作①晋函陵/ 秦汜南(名用作,扎)②与人盟(名作,盟、立同盟)3.名的使与意①既封(封:疆界。

名作使,使⋯⋯成疆界)② 秦以利晋(利:利益、好。

名作使,使⋯⋯得利)③越国以鄙(鄙:邑。

名作意,把⋯⋯当作邑)(二)的活用1.作名且君晋君矣(,作名,恩惠)2.的使①若不秦(使用法,使⋯⋯削减)②若亡而有益于君(使,使⋯⋯亡)③ 之武退秦(使,使⋯⋯退却(撤兵))(三)形容的活用1.形容作名①越国以鄙(,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七、 成语名句
1、左传名句 2、左传成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多行不义,必自毙. 吃一堑,长一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风马牛不相及.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文言基础知识整理要点
1、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5 4、通假字 6、特殊句式 8、成语名句
一、一词多义
若、说、辞、鄙、微
二、古今异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古义:办事的官员.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他,代郑国 这样做,代越过以鄙远的做法 他,代使者 他的,代晋 自己的,代晋 还是,语气词
六、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③夫晋⑥厌之有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许之. ⑥敢以烦执事 ⑦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状语后置,于晋无礼 状语后置, 于郑伯言曰 宾语前置,有何厌 判断句,这是寡人的过错 省略主语,烛之武许之 省略宾语,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四、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
②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 秦伯说
说,通悦,喜悦
④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副词,为什么 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代词,哪里
4、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共其乏困 ④又欲肆其西封 ⑤失其所与 ⑥吾其还也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 ②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v1.0可编写可改正《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经典版本)第一部分: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⑴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贰:附属二主(字典义),有二心、不忠诚(文中义)。

⑵指出以下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以:连词,表原由,译为“由于”。

②其:代词,指代郑伯。

③且:连词,表递进,译为“又”;④也:语气助词,不译。

⑶剖析以下句子的文言词句式。

①无礼于晋(状语后置)②贰于楚(状语后置)[ 最正确翻译:“对楚国有二心、不忠诚。

” ]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⑴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军:名作动,驻军。

⑵剖析以下句子的文言词句式。

①晋军函陵(省略“于”)②秦军氾南(省略“于”)[最正确翻译:“秦军在氾南驻军。

”]第二部分: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剖析以下句子的文言词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危:危险。

②见:拜会。

③师:秦军。

④退:撤离。

3.公从之。

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从:遵从。

②之:代词,指代“佚之狐的建议”。

4.辞曰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辞:推却。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指出以下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之:构造助词,撤消句子独立,不译。

②犹:尚且。

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今:此刻。

②为:做事。

指出以下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已:通“矣” ,译为“了” 。

7.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⑴解说以下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不可以:没有。

②子:代词,译为“您”或“先生”。

③是:代词,指代“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译为“这” 。

④过:过失。

⑵指出以下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才”。

②之:构造助词,定语的标记,译为“的”。

⑶剖析以下句子的文言词句式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8.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指出以下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失其所与,不知。

智=明智2.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高兴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 供给提供4 无能为也已矣=了5. 何厌之有餍=满足(二)生字(一)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物品。

2. 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正式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离开今:前往(二)词类活用1.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驻军名-动)翻译:规律: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需要把连续的名词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翻译方法:相关的动作。

1.例如: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⑤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⑥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与郑人(盟) (结盟名-动)名词作状语:3.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4.(夜)缒而出(在夜里,在晚上,名词作状语)规律: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文言文中,名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又不作主语,则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凭借、趋向等。

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时用“在……”的形式。

例: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作动词“济、设”的状语,译为“在早上、在晚上”。

②夜缒而出。

“夜”作动词“缒”的状语,译为“在夜里”。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作整句的时间状语,译为“在当时”。

2 、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的经常性、持续性,译为“每、一天天地”等。

例: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作动词“削、割”的状语,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常考文言文题型之一,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由小编为你准备了“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资讯!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字词读音汜(fán) 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 孙不知(zhì)杞(qǐ)子戍(shù)之失其所与(yǔ)二、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三、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夫(fú)人古义:那人夫(fū)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使动用法,使……退)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在东边)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若不阙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五、一词多义封①既东封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②又欲肆其西封(疆界)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表转折,连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来,表目的,连词)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⑤以乱易整(用,介词)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④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③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其①君之其难也(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这件事)②共其乏困(代词,代“行李”)③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晋国)④失其所与(代词,晋国)⑤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编年体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3、一词多义(1)封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肆其西封疆界(2)鄙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肉食者鄙目光短浅(3)许许君焦、瑕答应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约数(4)阙若不阙秦侵损、削减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断(5)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隐约约4、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4)既东封郑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5)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退。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句。

2、省略句(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略主语。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的宾语。

3、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三、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B.()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D.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四、词类活用(例句)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4.且贰于楚也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9.臣之壮也(壮?D壮年人)10.今老矣(老―老年人)11.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12.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五、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的重难点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

故事先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5、何厌之有二、古今异义(古/今)1、以为东道主(/泛指主人)2、行李之往来(/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儿子)4、以烦执事(/掌管某事的人)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尊称人的妻子)三、指出词类活用字并解析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阙秦以利晋5、夜缒而出6、朝济而夕设版焉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9、共其乏困10、烛之武退秦师1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许之2、()辞曰:“臣之壮也……”3、()许君焦、瑕4、夜缒()而出5、敢以()烦执事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5、何厌之有()(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2、以乱易整,不武。

()(四)固定句焉用亡郑以陪邻()五、重点虚词而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朝济而夕设版焉焉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焉用亡郑以陪邻?3、朝济而夕设版焉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1、公从之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子犯请击之。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5、邻之厚,君之薄也。

6、夫晋,何厌之有?以1、以其无礼于晋2、敢以烦执事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以乱易整,不武六、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矣)2、共其乏困(供)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知(智)5、何厌之有(餍)二、古今异义(古/今)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4、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5、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3、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4、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得利)5、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6、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8、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9、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动使…亏损)四、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归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历史著作,全称(),原名(),它与()、()合称“春秋三传”。

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它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
()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表现在: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夫晋,何厌之有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 /今有急而求子
3.是寡人之过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行李之往来
6.越国以鄙远
7.亦去之
8.微夫人之力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 烛之武退秦师
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越国以鄙远
5.与郑人盟
6.唯君图之
7.既东封郑
8.阙秦以利晋
9.既东封郑
10.又欲肆其西封
11.夜缒而出
12.朝济而夕设版焉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4.越国以鄙远
15.共其乏困
16.因人之利而敝之
17.肆其西封
18.邻之厚,君之薄也
1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

①许君焦、暇……——《烛之武退秦师》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孔雀东南飞》

①国势衰微
②微言大义
③人微言轻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敝
①侯生摄敝衣冠——《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桃花源记》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③辞不赴命——《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①过秦论——《过秦论》
②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④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鸿门宴》

①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③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①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①今急而求子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③夜缒而出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公从之
②唯君图之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辍耕之垄上——《隆中对》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
⑤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记》且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③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⑤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⑥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⑦存者且偷生——《石壕吏》
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六、指出句式特征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⑥若亡郑有益于君
⑦夫晋,何厌之有
七、固定结构积累
“所“字结构形式:所+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失其所与
八、成语解释
秦晋之好:
贪得无厌:
胜之不武:
春秋笔法:
九、句子翻译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5.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