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项脊轩志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 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 居、亲人的眷恋之情。学会体验生活,懂得感 恩。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思维由宏观到微观, 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可编辑ppt
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
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确立了本课的学习难点。
可编辑ppt
6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主要教法
• 1.诵读法。 采用由整体感知到区间精读的思维方式,逐步深入,
层层理解 。
• 2.问题引领法
问题引领教学法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计问 题,老师准备与思考题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共 同探究完成。
设计说明:简单的导语起到提纲挈 领的作用,又可以激发学生研读文 本的兴趣。
可编辑ppt
13
6、
小结
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 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 的琐事的叙述,利用细节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深 切思念之情。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是不是时常忽略身边的人, 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拥有的时候不去珍惜, 失去才知道可贵。希望同学们珍惜亲情,珍惜 身边的一切,用一双感恩的眼睛关注你的周围。
设计说明:导入新课要找准切入点,即切合本课学习的
目标,引起学生对情感体验的深思,激发学生对文本阅
读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可编辑ppt
10
1、听配乐朗诵,屏幕显示易读错的字; 检查预习和听读效果。
2、学生自读,结合资料,翻译文章。 3、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4、大屏幕显示一些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成果。
高中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古字通假 (1)早缫而绪(____通____,________) (2)既然已(____通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
(2)以.致.其性焉尔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多表不好的结果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既.然.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
• 二、疑难辨析 • 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后应该采取什么 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
• 【参考思路】 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凡植木之性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认为种 完后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 子,其置也若弃。”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本性栽种, 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 果。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 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2.积极调动生活积累,深入体会文章抒发的感情。比如《 项脊轩志》中描写的祖母对孙儿的体贴、关爱之状,归有光 对亲人的眷恋、缅怀之情,都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以 理解。
• 3.学会触类旁通的学习策略。联系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的 文言词语、句式的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 4.比较阅读理解。比如,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和《 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项脊轩志》和《陋室铭》、推荐作 品中的《苦斋记》进行比较,体会它们在情感和写法上有什 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书愤》
课后联想:
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终致壮志难 酬、年华空老的悲剧,不仅仅是陆游 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 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你们可 以找到一些别的例子吗?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产生! ——辛弃疾《破阵子》
•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 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这里又采用了谁的典故?用意何在?
• 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
讨论: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 亮的《出师表》。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 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的《出师表》呢?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一生力主北伐, 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 地,但一直受到压制。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 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 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警告,正是陆游 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陆游
写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 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 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 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 打击排挤,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 年(1186),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 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 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 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 了这首诗。
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虞美人》
巨变的 “人事”
对照
永恒的 “月下花 前年”年到来 的“东风”
应犹在的 “雕栏玉砌”
今非昔比的 “往事”
不堪回首的 “故国”
已改的 “朱颜”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 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 构架中形成了三组对照。
10.吟咏诗韵:仔细吟咏词句,找出意象,并 体会意象中包含的情感。
上片
实景:月下花前 虚写:回忆往事
“何时了 ” “知多少” 韶光易逝 悲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又东风”时光消逝
虚写:回忆故国
“不堪回首”亡国之恨 恨
愁
虚写:雕栏玉砌
朱颜已改
下片
“应犹在” 故国凄凉 悲
人事非
物是人非 恨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月下花前
实 小楼
“物是” 虚
东风
(自然永恒)
景
往事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 一江春水
一、导入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 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洁的眼 泪。”
李煜
植物名——虞美人
【花 语】 白色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 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顺从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虞美人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在 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 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 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人非”
(人生无常)
情
四、感 想一想,这首词中包含哪 些愁绪在里面?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讨论:有词人评论说,就是这首词 中的两个“东”字断送了李煜的性命。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高中语文 新人教版选修第三单元 菩萨蛮课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温词也有这样的寄托之意。
12
画眉,就更有类似传统。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 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 学弹筝,银甲不能卸。十四藏 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 风,背面秋千下。
写一个美丽女子的成长,有要好和爱 美的情感。
13
八岁就知道爱美和要好了,没必要化妆, 家人不让,所以偷照,以能画出非常美 丽的眉毛。后来学习弹筝,追求才能技 艺。非常勤勉。去踏青,衣服穿得美丽, 秀的芙蓉花朵。
17
“画蛾眉”是代表一个有才学,有意志, 由理想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才能意志的 珍重爱惜,一份爱美和要好的心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他所写为一个美丽的女子 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引申:为了美好的理想付 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18
古典诗词里面所洋溢着的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 操守和修养。我们不管他是不是写美女, 是不是为了美丽的女子。可是,正是因 为这种美好的理想,能够唤起我们的一 种共鸣,鼓舞我们向上,向着美好的理 想追求。
8
有了光线, 人就容易惊 醒。日光照 进来,金光 闪动,这个 女子醒了。
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时候,日光照耀之下,在 枕上一转头。鬓云欲度香腮雪。云鬓,像乌云 一样的头发。鬓云,头发的乌云。更形象。
9
欲度,就是度过。当她在枕上一转头, 所以那鬓云就欲度----流动过来,要掩 过去没掩过去的样子。
腮指面颊,“香腮雪”腮上有脂粉, 是香的,皮肤是白的。
帖照 迟腮 小
绣花 。雪 山
罗前 。重
襦后 懒叠 菩
。镜 起金 萨
双, 画明 蛮
庭
鸪相 弄云 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教学设计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教学设计【宋】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译文】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王实之,有忧虑边境被敌人侵犯的话,回笔疾书回答这件事。
国家命脉日渐衰弱,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
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如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在军营中一边下棋一边联句。
可现在人老了,登楼远望,已力不从心,多次误了从军的机会。
听说北面蒙古骑兵来势汹汹,进攻时利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
不要再大谈空想而不以身抗敌,自古以来,用一个贤能的人,就能解除国家的危难。
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
有志儿郎,不要在发无聊呻吟,赶快投笔从戎,不要再想用文辞来博得高官厚禄了!【注释】1.贺新郎:词牌名。
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乳燕飞》《贺新凉)等。
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阕各十句,六仄韵。
余为变格。
2.三和: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
忧边之语:忧虑边境被敌人(指蒙古军)侵犯的话。
3.国脉:国家的命脉。
4.长缨:长带子。
5.戎主:敌人的首领。
6.尺度:标准。
7.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
8.谷城公:亦称黄石公。
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
9.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
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
10.两河路:指宋代行政区划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定命,难道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厥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先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促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戏子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戏子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职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步,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盼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奠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认真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奠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工具。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比及。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度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定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扬州慢长相思
【整体感知】 一、《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七律描写了久雨初停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
光,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农村充满生机、 宁静的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 情怀。
二、《旅夜书怀》 诗人借眼前之景抒写心中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 零,此时的他却似沙鸥,转徙江湖,从而写出了诗人暮年 漂泊的凄苦境况,反衬了他孤苦伶仃的境况,表现了他 颠沛无靠的凄怆心情。
当时的杜甫已50多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 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 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三、《新城道中(其一)》 饱览春光后的轻松之作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 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 江富阳新登)。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 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满心喜欢,写下了这 首诗,抒写自己途中的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2)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翻山 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按由远及近的 顺序写景。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
四、《扬州慢》 1.词的正文写了哪些意象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词人 的“《黍离》之悲”?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其效果。
【点拨】
意象
意蕴
青青荠麦
凄凉荒芜。荒凉的空城,与往日的 繁华形成对比
2.尾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点拨】尾联运用“野老争席”和“海鸥相疑”的典 故,一正用一反用,写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早已去除 机心,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 地猜忌呢? 可以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二、《旅夜书怀》 1.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点拨】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高高的 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 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这是一 幅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 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
畅读感其情
情感的变化 语速的快慢
语调的高低
演读达其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 同销万——古——愁。
颁奖词写作训练:
1.点化姓名成奇句(诠释姓名) 2.抓住特征是必须(抓住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事 迹) 3.名句歌词适当引(引用诗句—对偶对称) 4.修辞主题要牢记(比喻排比)
【授奖词】
• 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 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与摩擦 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 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要求:自由诵读
品读解其人
透过__________,读到 了一位________的李白。
要求:自由朗读,结合诗句从 内容、手法、情感方面进行品 读、分析、概括。
李白的人生经历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学习目标
1.运用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方法 诵读诗歌。
2.通过诵读品析, 掌握诗歌情感。
初读正字音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词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所有的篇目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赏株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题长恨歌备课时间课型赏析示例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他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是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示例课,重在起示范作用,为学生在自主赏析中的学习提供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
⑵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⑶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⑴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⑵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⑵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2、教学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教法设计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探讨交流,在合作中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课前准备历史舞剧《长恨歌》片段PPT课件教学设计批注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播放历史舞剧《长恨歌》片段2、请学生介绍作者白居易,回顾《琵琶行》中的名句(巩固复习已学知识)3、检查预习,幻灯片显示本课字词,学生齐读,教师适当指正、强调。
(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二、介绍创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播放背景音乐。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3.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历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帝王是没有真正爱情的,他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会专爱一人?可在我国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他只专宠一人,并爱得缠绵深切,以至“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个皇帝是谁?他爱的又是谁?他又是怎样爱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恨歌》。
二、朗诵精彩片段。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2013/11/6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解题1.导入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通假字“序”同“叙”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古今异义大块文章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罚依金谷酒数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1.结构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屈原》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 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 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 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 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 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 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这段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 为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 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 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欣赏全文 ·鉴赏字词、句 ·留心“兮”字
渚(zhǔ) 眇(miǎo) 薠(fán) 罾(zēng) 蘋(pín)芷 (zhǐ) 澧(lǐ) 澨(shì)
潺湲(chányuán)
•捐余袂兮江中, •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我把那衣袖啊,抛到江中, •又把你赠我的单衣啊,扔到澧水旁。 •我却又到平坦的小洲啊,采摘杜若, •将把它馈赠给远方的人。 •见面的机会啊,不可轻易得到,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概述主要内容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融情入景
三四句写沅湘秋风萧瑟、洞 庭波起、秋叶飘飘的凄凉、冷落 的秋景,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怅 惘、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 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找出诗中使用比兴手法的诗句,说说它们是什么 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 神思恍惚啊,放眼远眺, • 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
湘夫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 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 (4) 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 痛苦心灵的家园。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 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 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 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 》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 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 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
• 1、第一段 • 译文: • 湘夫人快降落啊在北洲之上,望眼欲穿啊使我忧伤。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枯叶纷扬。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我在傍晚张设了罗帐。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渔网为什 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 分析: •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 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 会要失期。
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分析诗歌:
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 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湘君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贰
作者简介
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燕歌行》
读音字形
燕国 yān 摐金 征戍 shù 旌旆 逶迤 wēi•碣yí 石 塞草腓 féi 玉箸 蓟北 jì 功勋
chuān g
jīng•pèi
jié
zhù xūn
古今异义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 恣意驰骋 (今) 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古)特别 (今)程度副词,十分 颜色(古)光彩,奖赏 (今)色彩
四、礼赞士兵,提出心愿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 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 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 士兵死活。
总结
㈠思想内容: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 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沙场死战、 两地相思等)。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 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 寄予深切同情。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用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冒进 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 未能解围(愤慨)
二、身陷重围
5、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 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失利 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于轻 敌,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三、士卒及其家人的痛苦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 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与全诗描写战争是否背离?
(1)“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 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 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 “边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回首亦 是枉然。
(2) 写士兵的苦,写两地相思实际是对 将领的谴责。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第1课长恨歌
试比较白居易与李白描写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李白《清平调词》 静态联想,以花喻人,再比之于仙女,全由虚处着墨。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白居易的艺术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者:根情,苗言, 华声,实义。 诗的功用: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 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 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 颂。 1、从作品描写的事件来看,写了两个互为因果的悲剧: 政治悲剧;作者是持有讽喻态度 爱情悲剧:作者对李杨悲剧结局的同情和对真挚爱情的赞颂。对 第二个悲剧的描写,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力度上,显然都超过了前 者.
2、从作者在诗歌中投入的感情来看,开始虽无疑含有一定的讽喻,但最 感人的部分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与同情。 3、从作者本人对《长恨歌》的评价来看,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歌分类时, 将《长恨歌》归入了感伤类,而不是讽喻类。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4、从白居易个人经历来看,有可能是爱情悲剧触发了他的伤感思念之情.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夜怀 湘灵>
文本结构
第一部分: 淫欢倾国
思得倾国
玉环入选
高中语文教材说明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写说明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
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
为了使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编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曾进行了反复思考、充分讨论,并采取了一些新的编排思路。
(一)适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
民国以前,文人科举考试以及公私应用交际、日常记事抒情言志,都离不开用文言形式写的诗文。
对于诗文的学习、探讨,了解其做法,总结其得失,予以借鉴,甚至模仿,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代替了文言,古代文学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阅读古代诗文,从以往的重在临摹仿效,转为偏重鉴赏和认识。
古诗文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多半在于增进文化涵养,提高审美情趣;至于写作应用上的受益,则不像白话文那样直接。
这是读者需求上古与今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课本的设计必须从欣赏角度入手,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二)采用全新的单元设置角度。
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课本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
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
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
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
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三)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上有所创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把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从单元开头的赏析指导,到课文后的练习与相关资料,均本着加强方法指导的原则作了新的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
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
20XX/11/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罚依金谷酒数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1.结构
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序天伦之乐事”)从两方面说明此次宴游的缘由。
第二部分:(“群季俊秀”――― 结尾)集中叙述夜宴之乐。
2.学生收集文本信息,描绘这场夜宴,题目《阳春,这场欢乐的夜宴》
3.这场夜宴由视觉上的享受带给了我们怎样的精神享受?探究李白流淌在文中的热爱生活与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
四.课后作业
1.整理作文《阳春,这场欢乐的夜宴》。
2.分组探究:
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3.背诵全文。
五.板书设计:
春光阴易逝人生莫测
夜宴游的缘由烟景召唤大块献给
宴
从流光溢彩天伦之乐
弟聪敏、多才吟诵诗篇
桃夜宴的乐事高谈阔论清言雅语
花观赏桃花频传酒杯
园赋诗抒怀依例罚酒
序
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时间:20XX/11/5
地点:高二(6)班
三.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题目都写了什么?
生1:写了时间,春夜
生2:写了地点,桃花园,写了事件,宴从弟
师:那人物是谁呢?
生1:从弟弟
生2:还有李白
师:序是什么意思呢?
生:文体,以前学过,《兰亭集序》。
师:是的,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师:序就是写在文章前面的著作,写在后面的叫跋。
那这篇文章与《兰亭集序》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学完文章再分析。
现在,请同学朗读课文,按下面的类别整理文言知识。
四.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学习整理出下列文言字词句,在班上交流后总结如下: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罚依金谷酒数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师:我们来翻译一下文章,哪位同学先试试?
生1: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找的过客。
虚浮的人生像梦一样,能有多少欢乐呢?生2:所以,古人拿着烛台在夜里游玩,确实是有道理的。
生3:况且温暖的春天召唤着我,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赐予我。
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聚会,叙说兄弟之间的乐事。
生4:诸位贤弟是俊才秀士,个个比得上谢惠连,而只有我所咏的诗,有愧于谢灵运。
生5:幽雅的景致还没有欣赏完,高谈阔论又转为倾心的清谈。
在花丛中摆弄美好的筵席,在明月下传动酒杯痛饮。
生6:没有好的诗歌,怎能表达我们高雅的怀抱?如果作不出诗,就按照金谷园的酒例罚酒三杯。
师:同学们合作翻译得很好。
那既然我们理解了文言字句,我不们不妨思考一下,这篇文章李白写了哪几个问题。
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学生品读。
师:有没有发现,李白写了几个问题?
生1:写了人生苦短,古人秉烛夜游
生2:写了春天的景好,要出去玩赏
师:对呀,同学们归纳得全面。
这正是这次宴游的缘因。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出了什么?生:人生苦短,要有时行乐。
师:对呀。
古人秉烛夜游,就是这个道理。
李白写这些,就是想表达什么想法?
生:出游呀,夜宴呀。
师:正是这样,这是一个缘因,可李白却并不像古人那样有消极的行乐想法。
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美景的召唤。
师:对了。
这两个原因才引出了暖春的这场夜宴。
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
1.结构
师: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序天伦之乐事”)从两方面说明此次宴游的缘由。
第二部分:(“群季俊秀”――― 结尾)集中叙述夜宴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