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特征植物群落是指由一群植物种类相对稳定地生长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单位。
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种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反映了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对于生态系统的益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群落不仅可以提供物种的生长和繁殖的基础,还可以影响水、光、土壤等环境要素,同时也可以改变其他生物的生态位和竞争力。
植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结构及功能。
首先,物种组成是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它指的是群落中各种类型的植物物种的组成。
群落中的植物物种可能属于不同的科属,它们通过竞争、共生等种间关系相互作用。
其次,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的数量。
物种丰富度越高,表明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物种越多。
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再次,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丰度,是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物种之间的相对比例和相对重要性。
物种多样性的高低不仅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还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有关。
此外,植物群落的结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指的是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包括树冠层、亚树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等。
水平结构指的是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布,包括群落的密度、布局、间隔等。
最后,植物群落的功能是指它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提供的生态服务。
植物群落可以影响水循环、养分循环、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同时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动力学变化,同时也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
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
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
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
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
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
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繁殖和与其他生物互动的学科。
植物群落是由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成的群体。
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群落的结构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密度、留存率、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等方面。
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为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物种组成是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重要指标。
在一个植物群落中,有很多不同的物种,它们在数量、种类、分布情况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物种组成的变化也随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可以通过开展密度调查来获得。
密度数据能够揭示植物数目的变化和趋势。
留存率是指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类的存活率。
留存率数据揭示了各类植物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空间分布是指各类植物在群体内部的空间分布情况。
通过研究植物的空间分布,可以了解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推测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响应能力。
物种多样性是指在生态系统内物种丰富度和差异性的程度。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发挥的重要保证。
二、植物群落的功能植物群落的功能是指群落在自然环境下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植物群落可通过途径如: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分解有机物质、营养循环、维持水文和气候、土壤保护以及环境净化等,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1. 物种多样性的维护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生产力的调节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维护物种多样性就显得异常重要。
植物群落可以通过降低生态系统内部各生物的依赖单一物种,促进良性生态循环,达到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和提高。
2.分解有机物质植物群落可以将有机物(如腐叶、树枝等)降解分解为小分子并释放,维持生态系统中元素和能量的循环。
植物群落特征
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植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外貌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植物群体组合单元。
一个地区全部植物群落共同形成的植物覆被层构成植被,植物群落是植被的结构单元。
植物群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群落外貌群落外貌即群落的外部形态。
由于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不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群落反映到人们眼中的样子也不同。
人们到野外观察的时候,很容易辨认出来,这是森林、那是草原,就是由于群落的外貌不同。
植物群落的外貌通常由构成群落的植物的生活型组成所决定。
2.具有一定群落结构植物群落是植被的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
例如,形态结构上,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成层性、种的分布格局等。
3.具有一定种类组成每个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是区分不同植物群落的首要特征。
一个植物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4.形成一定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内部特有的环境。
例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的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植物群落的改造。
即使植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
5.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
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波动和演替等。
6.可以对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群落因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生态环境、演替特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群落的分类。
把一个地区内调查的植物群落样地,按相似度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周围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植物群落的排序。
1.整体性说(有机体学派、准有机体学派)在植物生态学发展的早期,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1916;1928)认为,植物群落类似一个有机体:其理论根据是: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森林区的一片沼泽最终会演替为森林植被。
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二、群落组成性质分析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 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 大,生活能力强。
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不仅要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而且要保护建群植物和 优势植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种的多度估计——Braun-Blauquet等级
5 ——无论个体多少,该种的盖度>75% 4 ——无论个体多少,盖度50-75% 3 ——无论个体多少,盖度25-50% 2 ——无论个体多少,盖度5-25%;或盖度<5%,但个体数
多 1 ——个体数量较多,盖度1-5%;或盖度>5%,但个体数
少 +——个体数稀少,盖度<1% r——盖度很小,个体很少(1-3)
第六章 植物群落的组 成和结构
主要内容
群落概念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群落组织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
一、植物群落的定义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
的集合。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是对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群落生态学、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对植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演替规律等进行探究和研究。
本文将分别从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植物群落结构分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是研究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方法,其核心是通过调查样方内的物种组成、密度、优势度等参数来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
常见的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样方法、线路法、部分样方法等。
1.样方法样方法又称为采样法,是对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和常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按照一定规则对群落进行采样,得到物种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密度等数据,从而进行植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样方法有四个基本要点:样方边长、样方数量、样方分布和样方内标准面积。
在样方内,记录各物种株数、胸径、高度、表面积、根重等参数。
2.线路法线路法是根据一定的长度和宽度设置线路,从而得到植物群落中物种分布的数量密度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群落、复杂的栖息地和人为影响较小的区域。
线路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快速调查,但其结果受到线路的选择和长度的限制。
二、植物群落结构特点植物群落结构特点是指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构造和演替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明显特征。
不同的植物群落其结构特点不同,在描述植物群落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植物群落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区分及归纳的首要标志。
物种组成不但反映了群落形成和演替的历史,同时也受到生物、物理、环境和人类等因素的影响。
2.数量密度数量密度是反映一个群落中各种植物在一个面积内的密度和数量的指标。
该指标能够反映出群落的整体自然状态,较高的数量密度意味着极高的生长强度和竞争力。
3.优势度植物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物种占有的面积或数量越多,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优势度也越高。
因此,优势度是评价一个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
8植物群落结构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 巨大的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直 接 工业原料:食品、医药、化工及制造等 许多工业都要以生物为原料。 使 用 科学研究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 价 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 值
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 重要的药材。
(5)分盖度(种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和总盖度(群落盖度)。
分盖度之和与层盖度之和均大于总盖度。
(6)郁闭度: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4.频度(frequency)
概念:指某个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通常表达方式:f=出现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4.高度(height) 概念:是测量植物体体长的指标 (1)自然高度与绝对高度 (2)高度比:某植物种高度与最高种高度之比
1.优势种与建群种
(1)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指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 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特点:一般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 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
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各有优势种
第三,经济物种丰富
我国的经济物种有1000多种,枣树、板 栗、茶和油桐等都是我国的特产。我国在 果树方面的物种种树居世界第一位。水稻、 大豆、栗、黄麻等2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 我国。我国经济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其中, 具有经济价值的鸟类330种、哺乳动物油 190种、鱼类有60种。
枣树
板栗
油桐
第四,生态系统多样
偶见种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常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二、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调查方法
1.首先选择样地
植物的群落知识
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热带雨林带
植 物 分群 布落 模垂 式直 图
三、小结
1.引起群落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因此, 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在外貌上基本相似,每一 个垂直带都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水平带; 2.垂直分布以水平分布为基础,即垂直带不 能超越水平带;
3.由于按经度、纬度和海拔而出现的水热变 化是渐进的,因此,不同分布带间的界限并 非十分明显; 4.海拔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
理论上,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 亡率和起始数量,即:
Nt=N0+(B-A)
其中:
Nt-----在某时刻T时的个体数量 N0 ------种群起始的个体数量; B------在时间T期间的出生量; A-------在时间T期间的死亡量
在环境资源不受限制下:
种群数量按指数方式变化,即:
Nt=N0.ert
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原有植被基 础上或原有植被被破坏后)上的群落演替 (三)按演替基质的性质分
水生演替与旱生演替 (四)按演替的性质和方向分
顺序(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 (五)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分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 (六)按演替的延续时间分
1.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如地质变迁。
自 然 植 物 群 落
(二)人工植物群落
按人为意愿,将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合在一 起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城市园林中的树丛、 绿篱、花坛等。
人 工 植 物 群 落
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发展方向与最终 结果均受人为因素所控制。
要建好人工植物群落就必须向自然植物群落 学习,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模拟再现自 然植物群落,如在温室内模拟形成热带雨林、 沙子、莎生植物群落景观等。
5.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全面、完整;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计算和比较
密度(D)=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种的 总密度)×100 频度(F)=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全部样方数 相对频度(RF)=(某种植物的频度/全部植物种的 总频度)×100 优势度或显著度(DE)=样方内某种植物盖度或胸高 断面积 相对优势度或)×100
水平结构
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mosaic)。导致镶 嵌性出现的原因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 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 落(microcoense)。
在镶嵌群落中,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 小群落,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成份和生 活型组成,它们是整个群落的一小部分。 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 物种类形成小型的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 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 这些小型的植物组合就是小群落。 内蒙古草原上锦鸡儿灌丛化草原是镶 嵌群落的典型例子。在这些群落中往往形 成1~5米左右的锦鸡儿丛,呈园形或半园 形的丘阜。
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 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 竞争,形成具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 构的集合体。
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有明显的边界, 有的边界不明显。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 群落间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 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体积(volume: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 重量weight: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 量占全部物种总重的百分比称为相对重量。 优势度dominance: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 位与作用。 重要值important value: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 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重要值(IV)=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相对 优势度(RDE)
植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
植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植物群落是指由许多植物个体组成的生物群落,其结构和演替变化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组成:1. 物种组成:群落内的物种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植物物种在群落中担任不同的生态角色,如优势种、次优势种和伴生种等。
2. 资源分配:各植物个体在生存与繁殖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数量,主要包括土壤养分、水分、光照和空间等资源的分配。
3. 空间结构:植物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如树冠层和亚层的分布、光环境的垂直分层以及实生代和幼苗的空间格局等。
第二节: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原因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1. 自然干扰:自然干扰包括火灾、风灾、洪水和地震等,这些干扰能够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
2. 人为活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植物群落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土地利用的改变、林业经营和城市化进程,都会导致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3. 物种间相互关系: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动态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植物间的竞争和共生关系,以及植食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等。
第三节:植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意义植物群落结构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 生物多样性维持: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2. 生态功能提供:植物群落通过其结构提供了各种生态功能,如土壤保持、水循环、气候调控和氧气生成等。
3. 植物群落演替:植物群落的结构动态变化是一个演替过程,不同阶段的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植物群落结构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变化对于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干预和保护措施,可以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04群落的结构类型
3.3.2 群落的结构类型
1. 群落的垂直结构
• 指群落在空间中的成层现象。
• 成层性是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 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 陆生植物群落成层现象包括地上成层和地 下成层。决定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 是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决定地下分 层的主要因素则是水分和养分等土壤的理 化性质。
• 不同群落类型有不同的时间结构。群落的 季相变化在温带地区十分显著,温带落叶 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周期性特点最为突出, 温带草原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季节性变化也 十分明显。
4.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 群落交错区 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 区域。群落交错区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过渡带有的宽,有的窄;有的是逐渐过渡 的,有的变化突然。群落边缘有的是持久 性的,有的在不断变化。
• 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密度增 大的趋势被称为处于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 体系或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 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
• 生态过渡带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生物多 样性较高;②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一 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③ 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
2. 群落的水平结构
• 指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或镶嵌现象。镶 嵌性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 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 小群落的形成一是由于生态因子的不均匀 性,群落内部环境的不一致,动物活动以 及人类影响等;二是由于生物本身的生态 学和生物学特性,尤其是植物的繁殖与散 布特性,以及竞争能力等。
•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
• 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的分布 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 关。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例如一片森林、一个生有水草或藻类的水塘等。
每一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结构。
植物群落一般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的层次结构较复杂,种类也丰富,如热带雨林;而在严酷、恶劣的生境条件下,只有少数植物能适应,群落结构也简单。
群落的重要特征,如外貌、结构、生产量主要取决于各个植物种的个体,也决定于每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发育能力。
不同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差别很大,相似的地理环境可以形成外貌、结构相似的植物群落,但其种类组成因形成历史不同而可能很不相同。
植物群落就是自然界植物存有的实体,也就是植物种或种群在自然界存有的一种形式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地球表面或某一地区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称作植被。
任何具有相似环境的地段上都会出现相似的植物群落。
在整个地球表面上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植物群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起着特殊的作用。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主要所指其种类共同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外貌和结构,外貌植物群落具备一定的结构。
森林通常由乔木、灌木和各种草类、苔类、地衣等共同组成。
这些相同类型的植物,在高度、形态、生长态势、叶的类别上整体表现相同,称作生长型,生长型同意着群落结构的外部形态,称作群落外貌,例如常绿阔叶林、草原、沼泽等。
生活型是阐明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的基本概念。
种类共同组成应当指该群落所含有的一切植物,但常因研究对象和目的等的不同有所侧重,它是形成群落结构的基础。
数量特征一般用以下几个参数来表证:种的多度(abundance),表示某一种在群落中个体数的多少或丰富程度,通常多度为某一种类的个体数与同一生活型植物种类个体数的总和之比。
密度(density),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它由某种植物的个体数与样方面积之比求得。
植物群落动态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
植物群落动态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植物群落动态植物群落是由多种植物物种组成的,它们在特定地理空间中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
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对于生态学的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条件、人类活动等。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 演替过程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中的植物群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先锋物种阶段、灌木和小乔木阶段、中等大小乔木阶段和成熟乔木阶段。
在每个阶段,不同的植物物种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
2. 生境变化生境的改变也会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一个湿地被填平建设,原有的湿地植物可能会被其他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所取代。
这种生境变化会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结构变化的特点除了物种组成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结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植物的高度、覆盖度、密度等方面的特征。
1. 植物高度植物群落中的植物高度可以反映植物群落的生长阶段。
在一个年轻的植物群落中,植物一般较矮小,而在一个成熟的植物群落中,植物的高度一般较高。
2. 覆盖度植物群落的覆盖度是指植物在一个特定地区的分布密度和垂直分布范围。
覆盖度可以反映植物群落的疏密程度和物种多样性。
较高的覆盖度通常表示植物群落比较疏密,而较低的覆盖度则表示植物群落比较稀疏。
3. 密度植物群落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物个体数的多少。
一个密度较高的植物群落可能会导致资源竞争增加,从而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
三、植物群落动态的意义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对于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动态的物种组成和结构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的植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是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即研究植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以及这些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影响。
一、植物群落的结构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植物个体的空间格局等要素。
物种组成是指植物群落中存在的植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了解到该群落中有哪些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种群密度、分布范围等信息。
物种多样性是指植物群落中拥有的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可以用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进行度量。
植物个体的空间格局是指植物个体在植物群落中的分布方式和排列规律。
常见的空间格局包括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离散分布等。
植物群落的结构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条件、光照强度、水分和温度等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会对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和生长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植物群落的结构。
二、植物群落的功能植物群落的功能主要包括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过程是指在植物群落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和生态学过程,例如光合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水源涵养等。
这些生态过程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植物群落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和服务。
例如,植物群落可以净化空气和水源,稳固土壤,调节气候,提供食物和药物资源,提供生态旅游和休闲等。
植物群落的功能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关联,彼此影响。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水平,可以反映其功能水平和生态过程的强弱程度。
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群落中的植物来实现,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在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和揭示植物群落的运行机制和生态功能的关键要素。
植物群落学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植物群落学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植物群落学: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植物群落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植物种群在特定区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植物群落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物理环境、生物相互作用、土壤特性等。
不同的植物群落在形成原因和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植物群落为例,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1. 热带雨林群落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最多样化的植物群落之一。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水分充足和土壤养分丰富。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温度和湿度较高,年降水量也很丰富,这为植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该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层次分明,不同高度的植物互相依存,形成了丰富的食物链和物种多样性。
2. 草原群落草原群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类型。
草原的形成与气候、土壤和火灾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的生长受限,而草本植物适应这样的环境,成为主要植被类型。
草原群落的特征是草本植物密集分布,有利于草食动物的觅食和迁徙。
3. 沙漠群落沙漠是极端干旱条件下的植物群落。
沙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降水稀少、水分蒸发速度快以及土壤贫瘠等因素。
在沙漠中,植物数量少、种类单一,且个体矮小。
它们具有节水、耐干旱的特点,以适应沙漠环境的极端干燥和高温条件。
4. 高山群落高山群落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条件严寒。
高寒气候和垂直梯度的存在使得不同高度的山地植被构成了复杂的群落形态。
高山群落的特征是植被分层明显,适应能力强。
高山植物通常具有抗寒、耐风、耐照射等特性。
总结起来,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是由环境因素、生物相互作用和植物适应性所决定的。
热带雨林群落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繁茂生长;草原群落适应干燥和寒冷的环境;沙漠群落具有水分节约和适应干旱的特性;高山群落在寒冷的高海拔环境下形成。
这些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特征相互呼应,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对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在环境中的生存机制和相互关系,有助于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如果出现外来种群侵入它所在
的群落并发生竞争,使原有种群被迫缩小活动范围,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压 缩。反之,种间竞争的减弱会出现某些种群扩大利用空间与资源而进入过去
没有占用的生境,这种生态位扩展称为生态位释放。
植物生态位由于其躯体的不移动性和器官分布多层性(占有不同空间) 而与动物不同。各种植物的个体占据大小不一的空间,即活动范围不同并且 相对稳定,竞争排斥进行很慢。在土壤上层和近地面空气层,几乎所有维管 束植物的器官都固定于此,而另一些层位仅被某些种侵占。
H.A.Gleason,将群落与有机体相比拟是欠妥的。
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不同物种的组合,但是环境条 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每一个群落都不具有明显
的边界。环境的连续变化使人们无法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群落实体。
群落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1.3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4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 植物群落的概念 2 植物群落的组成 3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4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5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的概念 6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1 植物群落的概念
1.1 群落的定义:
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 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
0)
没有明显效果的作用(
根据相互作用方式,种间关系可分为共生和对抗
对双方有利或对其中一 方最低限度无害的种间 关系
至低限度一方受到不 利影响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类型
互利共生
两个物种之间,均从对方受益。例如:菌根和根瘤 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也属于互利共生,特别在温带地区, 昆虫对授粉最重要。
偏利共生
地区全部植物 的种数×100
例如在潮湿的热带地区,植物的主要生活型是高位芽植物,以乔 木和灌木占极大多数;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一年
生植物最多;在温带和北极地区,以地面芽植物占多数。
表
地 区
我国不同气候区植被的生活型谱
高位芽植物 (Ph.)
生活型的百分率(%) 隐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Ch.) (H.) (Cr.) 5.3 7.8 0 18.7 0 0
上式用于灌木或草地群落时,其重要值公式为: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综合优势比(summed dominance ratio) :密度比、盖度比、频度
比、高度比、重量比等
3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3.1 生活型(life form)结构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 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分类
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 ③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 ④地下芽植物(Geophytes) ⑤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
统计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植物群 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生活型谱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该
39.6 41.0 74.0
3.7
26.4 19.0 13.0
1.3
3.2 33.4 7.0
0
30.0
54.0
16.0
0
3.2 层片(synusia)
H. Gams (1918) 提出: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 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functional community)。
层片具有下述特征:
分盖度(种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为该物 种的相对盖度。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森林群落常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
(3)频度(frequency)
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包含该种个 体样方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计算:。 频度=某物种出现样方数 / 样方总数 × 100%
3.3 群落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植物按照空间高度或土壤深度的垂直配置, 形成了群落的配置。
群落分层的意义 显著提高了植物 利用环境资源的 能力 减缓了竞争
3.4 群落的水平结构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mosaic)。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是植物个体在水平 方向上的分布不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microcoense)。
组成一个森林群 落的全部植物种 类称为森林群落 的种类组成。
最小面积方法:至少要在这样大的面积内采样才能观察到组成
物种数
样方面积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 的热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 林为100 M2,草原灌丛为25~100 M2,草原为1~4 M2。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生活型类别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 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 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 但又有质的区别。
群落的成层现象
(4). 高度 (5). 体积和重量 (6).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dominance)
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J.T.Curtis和R.P.McIntosh(1951年)首次提出。
它是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计算公式
如下: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3.5 群落的外貌和季相
植物群落的外貌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故把群落季 节性的外貌称之为季相。 时间的成层性在不同的群落类型有不同的表现。温带 阔叶林的时间层片表现最为明显,群落结构的周期性特 点也最为突出。
3.6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1). 概念
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简单地 说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 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edge effect)是指群落交错区内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 密度增大的趋势。
通常将频度划分为5个等级:A级——频度为1%~20%;B级——频度为21~40%; C级——频度为41%~60%;D级——频度为61%——80%;E级——频度为81%~ 100%。 Raunkiaer的标准频度图解:
60 50 40 30 20 10 0
53
%
14
9 C
8 D
16
A
B
E
该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 占大多数, B、C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 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
一年生植物 (Th.) 0 0
热带雨林 (云南西双版纳) 热带常绿阔叶林 (滇东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北坡) 寒温带暗针叶林 (长白山西南坡) 温带草原 (东北) 亚高山草甸 (云南东北部) 高山冻荒漠 (云南西北部)
94.7 74.3
52.0
25.4 3.6 6.0
5.0
4.4 2.0 0
38.0
对一种有机体有利而对另一种有机体无害。 例如: 附生植物,落叶松与水曲柳,树荫下的动植物
种间关系类型
非消费性的物理掠夺
如藤本或攀缘植物
消费性的物理掠夺 寄生 是指某一物种的个体依靠在另一物种体内或
体表生活的现象 如 槲寄生、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列当科植物 捕食 捕食者一般清除掉的是有病的弱小的个体, 实际上起着维持被捕食者种群健康和繁荣的作用。 草食 草食动物一般来说是稀少的,但有时也会造 成较大的危害。
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1.2 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1). 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 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Clements )
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不
同发育阶段,而这些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解释成一个有机 体的不同发育时期。 (2). 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 school)
2.2 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植物种可分为以下几种群 落成员型: (1).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2).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 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 作用。 (4).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 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共生关系
A + +
+ + + –
B + 0
– – – –
互利共生
偏利共生
非消费性 消费性的 抗生 竞争
寄生 捕食 草食
对抗关系
+ 得利; — 表示受损;0 无明显影响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自然界中的现象:
1)菌根与林木的生长; 3)秃鹫和狮子; 2)鸟类和花粉 4)藤本植物和乔木
5)布谷鸟卵的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