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一、课程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政和金融的定义、功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财政与金融问题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金融的基本定义、功能和组成部分。
3. 理解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4. 能够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与作用a. 财政的定义b. 财政的作用c. 财政的分类2. 金融的基本定义与功能a. 金融的定义b. 金融的功能c. 金融的组成部分3.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a. 财政与金融的联系b. 财政与金融的区别c. 财政与金融的政策配合4. 财政与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a. 财政政策的影响b. 金融政策的影响c.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同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关系。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政与金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学习。
4.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进阶本节课将深入探讨财政与金融的进阶知识,包括财政赤字、债务管理、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内容1. 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a. 财政赤字的成因与影响b. 债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c. 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的控制2.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a. 货币政策的定义与目标b.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操作c.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3. 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功能a.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类型b. 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功能c. 金融市场的效率与风险4.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a.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的必要性b.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的方法与途径c.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的案例分析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财政赤字、债务管理、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金融的进阶知识。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2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PPT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讲解财政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阐述财政的职能和作用1.2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分类分析财政支出的内容和结构1.3 财政政策与经济调控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目标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解释税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分析税收的重要性2.2 税收制度与分类介绍税收制度的构成和类型阐述不同税收制度的特点和运用2.3 税收原则与税收负担讲解税收原则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税收负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财政管理3.1 财政管理体制介绍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和运作阐述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和改革方向3.2 财政预算与财政决算解释财政预算的概念和编制过程分析财政决算的作用和审查程序3.3 财政监督与财政纪律讲解财政监督的意义和手段探讨财政纪律的维护和违规处理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解释金融的定义和基本功能阐述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4.2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介绍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分析金融市场的构成和功能4.3 金融政策与经济调控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和目标探讨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五章:货币与货币流通5.1 货币的概念与类型解释货币的定义和基本类型分析货币的职能和特点5.2 货币流通与货币供应介绍货币流通的含义和机制阐述货币供应的调控和影响因素5.3 货币政策和利率讲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分析利率的作用和调整对经济的影响第六章:金融市场6.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介绍金融市场的不同类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阐述金融市场在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6.2 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参与者分析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讨论不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6.3 金融市场的运行与监管讲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交易、清算和结算探讨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方式和机构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角色与职能解释中央银行的定义、角色和主要职能,如货币发行、金融监管等分析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7.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讲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如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等阐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7.3 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效应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讨论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效应和挑战第八章:金融机构与管理8.1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介绍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探讨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的职能和运作8.2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讲解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分析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工具,如风险分散、担保、对冲等8.3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解释金融监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探讨金融监管的框架、政策和措施,以及金融稳定性的维护第九章:国际金融9.1 国际金融市场与机构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和功能,如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等阐述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9.2 汇率与外汇市场解释汇率的定义和作用,探讨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干预政策9.3 国际金融政策协调讲解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必要性、方式和挑战讨论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改革方向第十章:金融创新与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影响分析金融创新的动因,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监管变化等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0.2 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介绍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应用和挑战阐述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如移动支付、区块链技术等10.3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讨论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等分析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如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包容性等第十一章:财政与金融的关系11.1 财政与金融的互动解释财政与金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财政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11.2 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讲解财政赤字的成因和影响探讨债务管理的策略和风险控制11.3 金融财政政策协调阐述金融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分析政策协调的方法和挑战第十二章:税收政策与金融市场12.1 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解释税收政策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参与者分析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12.2 税收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探讨税收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分析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12.3 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介绍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特点分析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金融改革与发展13.1 金融改革的动因与目标解释金融改革的动因,如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包容性等阐述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3.2 金融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分析金融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如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等讨论金融改革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解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和未来趋势第十四章:国际财政与金融合作14.1 国际财政合作的意义与方式解释国际财政合作的意义和目的阐述国际财政合作的方式和机构14.2 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探讨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挑战和前景14.3 全球金融治理与改革讲解全球金融治理的体系与机制讨论全球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第十五章:财政与金融的未来挑战15.1 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挑战分析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挑战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政策15.2 人口老龄化与财政金融解释人口老龄化对财政金融的影响分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金融政策1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金融阐述可持续发展对财政金融的要求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支持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财政与金融》教学教案-2024鲜版

。
22
汇率制度及影响因素
2024/3/27
汇率制度的概念
指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通常由外汇市场供求 关系决定。
汇率制度的类型
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等。
影响汇率的因素
包括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等)、政治 因素(如政治稳定性、外交关系等)、市场因素(如外汇 市场供求、投机行为等)。
2024/3/27
20
05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2024/3/27
21
国际金融体系概述
2024/3/27
国际金融体系的概念
01
指国际间货币、资本流动和交易的规则、机构和市场的总称。
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02
从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维护国际货币秩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公共财政学》,XXX主 编,XXX出版社。
01
2024/3/27
03 02
8
02
财政基础知识
2024/3/27
9
财政概念及职能
财政定义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 治权力,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 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 经济关系。
财政职能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 稳定与发展等职能。
2024/3/27
1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的差异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 收来影响总需求;而货币政策则主要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 需求。此外,财政政策具有较大的灵 活性和针对性;而货币政策则具有较 快的反应速度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的协调配合原则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财政收入、支出、债务和预算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理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运作机制。
4. 提高学生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财政:国家的收入、支出和债务管理金融:资金的筹集、分配和流通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财政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稳定、公平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消费、投资、转移支付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货币发行、支付清算、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资金供求关系:利率、汇率、信贷政策金融工具: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监管:监管机构、监管政策、风险管理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债务管理金融政策的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
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金融政策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政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4. 考察调研:组织学生对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考察。
四、教学安排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2课时)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2课时)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2课时)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阅读材料、案例分析报告。
3. 期中考试:测试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六、教学内容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经济激励税收负担:税负公平、税负透明度7. 政府支出与预算管理政府支出的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政府债务管理: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可持续性政府投资政策: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8.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金融工具的特点与分类: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投资者、发行者、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价格机制、风险管理9.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货币发行、金融监管、支付清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政策目标、实施机制、效果评估10. 国际财政与金融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双边财政关系、多边财政关系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财政与金融协调:汇率制度、国际金融政策合作国际债务与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应对措施七、教学方法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2课时)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税收政策的目标。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设计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理财意识。
1.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等。
2.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工具等。
3.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与金融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1.财政:财政的概念、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等。
2.金融: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工具等。
3.财政与金融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关系、政策工具及其运用、政策效果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财政与金融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2.讨论法:学生就财政与金融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政与金融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财政与金融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的概念与职能2. 掌握财政的基本分类和财政收支平衡3. 了解我国财政制度及财政政策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2. 财政分类: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3. 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4. 我国财政制度及财政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职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财政收支平衡问题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财政概念、分类、收支平衡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我国财政政策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 讲解财政的概念与职能3. 分析财政分类及财政收支平衡问题4. 讲解我国财政制度及财政政策5. 案例分析:我国财政政策案例discussion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章重点内容,布置作业第二章:税收原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税收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税收原则与税收分类3. 了解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二、教学内容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2. 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灵活性原则3. 税收分类:直接税与间接税4. 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政策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税收制度问题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税收概念、原则、分类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税收政策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财政与税收的关系2. 讲解税收的概念与特征3. 分析税收原则与税收分类4. 讲解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5. 案例分析:税收政策案例discussion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章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六章:税收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机制2. 掌握各种税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了解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1.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税种、税率、税收征收管理等2. 主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3. 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和各种税种的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制度的改革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各种税种的特点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税收制度改革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税收在财政中的地位和作用2. 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3. 分析各种税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4. 讲解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5. 案例分析:税收制度改革案例discussion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章重点内容,布置作业七章:金融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的概念与职能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行机制3. 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概念与职能2. 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3. 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行机制、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机构运营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金融概念、金融市场分类、金融机构类型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金融机构运营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 讲解金融的概念与职能3. 分析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行机制4. 讲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5. 案例分析:金融机构运营案例discussion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章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八章:金融市场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3. 了解金融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二、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3. 金融市场的主体:投资者、融资者、金融中介等4. 金融工具: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分类和运作机制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市场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金融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金融市场概念、分类、运作机制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金融市场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2. 讲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3. 分析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4. 讲解金融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5. 案例分析:金融市场案例discussion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章重点内容,布置作业九章:金融工具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功能2. 掌握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二、教学内容1. 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功能2. 金融工具的分类:债务工具、股权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3. 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等4. 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工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案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金融工具的作用和影响四、教学资源1. 教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2. 课件:金融工具概念、分类、特点等图片和图表3. 案例材料: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案例五、教学步骤重点解析本教案围绕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涵盖了税收原理、税收制度、金融概述、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多个方面。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

一、引言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培养学生对财政与金融问题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 教学内容(1)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
(2)财政与金融的关系。
(3)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现状与发展。
二、财政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了解财政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对财政问题的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1)财政的基本概念。
(2)财政的基本原理。
(3)财政政策及其作用。
三、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金融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对金融问题的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1)金融的基本概念。
(2)金融的基本原理。
(3)金融政策及其作用。
四、财政与金融的关系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财政与金融关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财政与金融政策的互动。
2. 教学内容(1)财政与金融的内在联系。
(2)财政与金融的相互作用。
(3)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
五、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现状与发展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现状。
(2)使学生掌握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发展趋势。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 教学内容(1)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现状。
(2)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发展趋势。
(3)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六、财政收入与支出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
(2)使学生掌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决定因素。
(3)培养学生分析财政收支平衡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财政收入的概念、分类及来源。
(2)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及用途。
(3)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
七、税收制度与政策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使学生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1.2 财政体系与财政部门1.3 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1.4 财政收入与支出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与税制2.2 税收原则与分类2.3 税收负担与效率2.4 税收政策与经济调控第三章:财政预算与债务3.1 财政预算体系与编制3.2 财政预算执行与监督3.3 政府债务与财政风险3.4 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第四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4.1 金融体系概述4.2 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3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4.4 金融市场调控与风险管理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5.3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5.4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探索第六章:财政支出管理6.1 财政支出概述6.2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6.3 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6.4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评价第七章: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7.1 税收政策目标与工具7.2 税收优惠政策与实践7.3 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7.4 税收政策与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8.1 金融市场结构与功能8.2 金融市场利率与汇率8.3 金融市场调控政策与实践8.4 金融市场风险识别与防范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9.1 中央银行职能与组织结构9.2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9.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9.4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践与探索第十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0.1 金融风险类型与识别10.2 金融风险衡量与评估10.3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10.4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一章:财政预算法11.1 财政预算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11.2 财政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11.3 财政预算执行与监督机制11.4 财政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十二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12.1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2.2 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进展12.3 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及协调12.4 国内外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13.1 国际财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13.2 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13.3 国际金融组织与协调机制13.4 国际财政与金融合作与发展趋势第十四章:政府债务管理14.1 政府债务的定义与分类14.2 政府债务规模与风险控制14.3 政府债务管理体制与政策14.4 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实践与探索第十五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5.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5.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15.3 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15.4 金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财政与金融》这一主题的教案内容,涵盖了财政概述、税收原理、财政预算与债务、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财政支出管理、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管理、财政预算法、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政府债务管理、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等十五个章节。
财政与金融第二版教案(一)

财政与金融第二版教案(一)教案:财政与金融第二版第一章:财政学与金融学•知识点:–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定义与区别;–财政学的主要内容;–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了解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定义与区别;–熟悉财政学与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掌握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教学重点:–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区别;–财政学与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财政学与金融学的联系;–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辩证法;•教学步骤:1.引入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定义,并对比二者的区别;2.介绍财政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3.介绍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4.引入财政学与金融学的联系;5.分析财政学与金融学的应用,如国家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6.结束本章的授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概论•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GDP的概念及其意义;–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及其影响;•教学目标:–熟悉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熟悉GDP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及其影响;•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GDP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难点:–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分析法;•教学步骤:1.引入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2.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稳定增长、满就业等;3.介绍GDP的概念及其意义;4.分析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及其影响;5.举例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6.结束本章的授课。
第三章:货币银行学•知识点:–货币的含义、特性及其作用;–金融市场及其功能;–银行制度及其演变;•教学目标:–了解货币的含义、特性及其作用;–熟悉金融市场及其功能;–掌握银行制度及其演变;•教学重点:–货币的作用及其特性;–金融市场及其功能;•教学难点:–银行制度及其演变;•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引入货币的含义、特性及其作用;2.介绍金融市场及其功能;3.介绍银行制度及其演变;4.分析我国银行制度的演变和现状;5.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6.结束本章的授课。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引发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的兴趣。
2. 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相互关系。
3. 讲解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4. 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实际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思考财政与金融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了解财政与金融的作用。
第二章:财政政策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
2. 掌握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
3. 了解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二、教学内容1. 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
2.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
3. 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分类和工具。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引发学生对财政政策的兴趣。
2. 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3. 讲解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重要性。
4. 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的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财政政策的定义、分类和工具。
2. 思考财政政策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2024年财政与金融教案doc-(多场景)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多场景)财政与金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财政与金融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1)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包括税收、国债、财政补贴等。
(2)金融:资金的融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财政与金融的职能和作用(1)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
(2)金融:资金筹集、资金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4.财政与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财政: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金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财政与金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政策制定者的责任与挑战。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教学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政与金融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财政与金融》 教案全套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2 教学内容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与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2.1 学习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税收政策分析3.1 学习目标掌握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了解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税收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税收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四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4.1 学习目标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学会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03 金融基础知识
2024/1/25
11
金融概念及体系
金融的定义
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和信用活动 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
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 括货币、信用、银行、证券、保
险等各个金融领域。
金融的功能
金融具有资金融通、风险管理、 信息提供和支付结算等功能。
2024/1/25
风险评估指标
采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 量化和评估。
2024/1/25
21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01
财政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债务规模等措施,降低财
政风险。
02
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增强资本实力等措施,降低金融风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财政基础知识 • 金融基础知识 • 财政与金融政策 • 财政与金融风险管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01
2024/1/25
3
财政与金融课程概述
0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
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定义、特点、功能等基本概念,帮助 学生建立对财政与金融的初步认识。
2024/1/25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 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的业务
金融机构的业务涵盖存款、贷款、投资、保险、汇款等多个方面。
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息中介等角 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与金融(高职)教学教案x

财政与金融(高职)教学教案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高职教材《财政与金融》的第五章,主要涉及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机制。
2. 培养学生分析金融市场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市场观念,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难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引导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的金融市场案例,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金融市场的功能及运作机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请阐述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3. 请分析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说明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答案:1. 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按交易对象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各类市场的特点包括: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债券市场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外汇市场波动性大,风险较高;黄金市场具有避险功能,风险相对较低。
2. 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金融市场具有资金集聚、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流动性提供等功能。
财政与金融课程设计

财政与金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财政与金融观念。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财政的基本概念、分类、职能和原则;2.掌握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基本内容;3.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基本运作原理。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宏观经济运行;2.能够评价和设计财政与金融政策;3.能够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财政与金融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财政与金融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财政与金融事务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具体安排如下:1.财政篇:介绍财政的基本概念、分类、职能和原则,重点讲解财政政策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金融篇:介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基本运作原理,重点讲解金融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分析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2.讨论法:分组讨论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让学生亲身参与金融交易,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财政与金融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财政与金融现象和政策效果;4.实验设备:提供金融市场模拟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参与金融交易。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案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及财政的三大职能,了解财政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及财政产生与发展,本章的重点为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难点为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目的要求: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2、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传授新课: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一)财政现象1、财政收入(1)征税(2)发行公债,国库券(3)交纳各种费用2、财政支出(1)工厂,矿山,铁路,农业建设。
(2)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医院,文化团体(3)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下岗人员。
3、从财政现象看,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收支活动密切相关。
(二)财政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
(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
(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概念,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支配地位。
(3)财政分配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1)对剩余价值的分配(2)对用于劳动力再生产部分V的分配(3)对补偿价值的分配。
(4)对国民收入的分配(5)对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1)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2)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3)半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由政府集中安排的公共需要。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们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财政的概念、特征,理解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以及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掌握财政的职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的概念,公共产品的特征,财政的职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现象二、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三、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2。
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3。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
财政分配的形式:实物形式、力役形式、货币形式第二节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排他性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
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不完全竞争4。
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三、借鉴意义1.重新认识财政的性质2。
重新界定我国财政的职能范围3。
把效益放在重要地位4.公共产品理论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第三节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的含义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二、收入分配职能1。
收入分配过程和目标收入分配通常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其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2。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3。
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途径税收、转移支付等三、经济稳定职能1.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适度增长2。
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上的平衡3.实现经济稳定职能的措施相机抉择机制;自动稳定机制等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们掌握以下内容: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以及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2、了解金融市场几大层次体系,掌握基础的金融工具含义; 13、理解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 14、了解信托、租赁、咨询、保险和证券投资基本业务 15、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理解国际收支,掌握金本位制度和理解世 界的美元体系,初步理解汇率变动的影响。 (二)掌握的主要素质和技能: 1、掌握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的基本能力; 2、基本具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的能力; 3、比较熟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业务; 3、联系国内外,联系地、辩证地,从宏观到微观看问题的习惯。
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
序号 1 2
教学章节 模块一 财政篇 模块二 金融篇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法
讲授、讨论法、案例分析 法
八、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设计
序 号
教学章节
教学方法
1
模块一 财政篇
板书、多媒体
2
模块二 金融篇
板书、多媒体
九、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
(一)作业布置内容要求:以本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
参考注会讲融资租赁
项目十一 国际货币与国 际金融
金本位制度、布雷 顿森林体系、现行 国际货币体系、汇 率、国际收支
可能的情况下,相关 短片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的总体设计
根据本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需要,实践环节的内容
总体设计思想是突出职业素质,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和操作能力。该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堂案例讨论,学生网络资
为主,简略财政预算相关内容,突出国债、债券、金融工具等内容,结
合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晋升的潜在需求,并适当介绍当
前财政和金融问题。
十、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准确反映学 生的学习成果。成绩的组成:
(1)平时成绩:按照学院平时成绩评定办法进行考核,各项成绩 之和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含实训成绩)。
(2)期末成绩:闭卷,总分100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十一、采用的教材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
项目八
期货期权通过农民如 货币市场工具、期
何保值,参考《公司
模块二 金融篇
金融市场
货、期权
理财》里的例子
项目九 商业银行业务
如何理解资产业 务、负债业务、中
间业务
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贷款是银行的资产; 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的
就是中间业务
项目十 非银行金融机
构业务
融资租赁、股票基 金、
第一财经《黄金时代》、伯南 克的视频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
序 章节名称
号 1 模块一 财政篇 2 模块二 金融篇
学时分配 讲课 实训 小计 备注
课后实训课堂 18 2 20
检查 课后实训课堂 25 3 28
检查
合计
48
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资料收集主要来源于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国内外经典 的证券投资和金融教材、证券媒体与网站
(一)教材:
《财政与金融》,吴军梅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和资料
1.《公司理财》,斯蒂芬.罗斯 人民大学出版社
2.《金融学》,兹维.博迪 人民大学出版社
3.《金融学》黄达
人民大学出版社
4.优酷《黄金时代》,网易公开课许多资料
十二、教学建议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方式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根据财政与金融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宗旨和本课 程的特点,设计了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模块。
所属板 块
教学课题
重、难点
解决办法
用空气和路灯问
题,来阐明公共物
品为什么无法通过
项目一 财政基础
市场机制发挥作
私人产品、公共物
品、免费搭车、外 用;公共场所抽烟
部效应、市场失灵
源自学。
根据本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为两模块(具体见下表)。本
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期开设,一学期完成。
所属板块 教学章节
实践内容
模块一 财政篇
抽问复习经济学基础中财政政 主要是国债和
策相关知识;网易上面的相关 公开市场操
讲座(推荐自学)。注会上一 作;税收
些简单题目的课堂练习。
模块二 金融篇
金本位、布雷 顿森林体系、 现行货币体 系、央行货币 政策
项目五 税收原理和现 行税制
尽可能按照最新注会 增值税、消费税、 的税法来讲 营业税、所得税、
项目六 货币与信用
金本位制度、信用 在货币体系中的重
要性
以次贷危机中,银行 间市场为什么流动性 会枯竭来说明,信用
为极其重要
项目七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ຫໍສະໝຸດ 中央银行的职能;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参考书、网站资源
阅读、思考、阐述增强学生感性知识,理解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 本手段,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作业形式: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课外阅读与课中讨 论。仅税法需要随堂练习。
(三)作业批改设计:课外阅读可抽查学生发表见解。根据实际 情况,不定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对热点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财政与金融是财经类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国家教委确定的财经类 专业核心课程,是大一学过的《经济学基础》的后续课程,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在大一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宏观调控政策,掌握一定税收和 金融基础理论。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现在现代市场经 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课程力求理论性、基础性、实用性、职业 性和通用性的统一。
来说明外部效应。
最后均导致市场失
模块一 财政篇
灵,不得不通过政
府力量干预。
项目二 财政支出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 出
铁道部债务、地方债 务平台、银行体系的
隐性或有负债
项目三 财政收入
国债;中央银行如 何通过国债干预货 币供应、“挤出效
应”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业 务、债务危机
项目四 预算和预算管
理体制
本章按教材即可。分 税制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主要工具和基本分析方法,理解货币与中央银行理论,掌握金融市场相 关投资工具,理解商业银行基本理论和业务,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业 务,初步了解国际货币与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 (一)掌握的主要知识和理论
1、了解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和掌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 4、了解财政支出和收入; 5、掌握国债的相关理论和运用; 6、理解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7、掌握税收原理、税种和先行税制; 8、理解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 9、了解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以及业务; 10、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