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指引贴4(对成像镜头设计质量的评估)
第8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2
实际上, 实际上,绝大多数光学系统以白光或复色光成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的, 像。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的,它们对 于光学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而白光进入光学 于光学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系统后就会因色散而有不同的传播光路,形成了复 系统后就会因色散而有不同的传播光路,形成了复 色像差。 色像差。这种由不同色光的光路差别引起的像差称 为色差。色差有两种,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 为色差。色差有两种,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 白光经光学系统后,由于各种单色光有各自的 白光经光学系统后, 单色像差,可见白光成像是很复杂的。 单色像差,可见白光成像是很复杂的。为了便于对 像差的分析,才将白光的像差分成单色像差和色差。 像差的分析,才将白光的像差分成单色像差和色差。 其中, 其中,单色像差是对光能接收器最为灵敏的色光而 言的, 言的,而色差是对光能接收器的有效波段内两种边 缘色光而言的。所谓消像差, 缘色光而言的。所谓消像差,也只是消这种色光的 单色像差和这两种色光的色差。 单色像差和这两种色光的色差。
11
图a
图b
图8-4 -
12
如图8-5, 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A 的截距l’; 如图 ,从A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 0'的截距 ; 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 的截距 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A 点 以U1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 1'点,截距为 L1';以U2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 2'点, 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A 点 ; 截距为L2'。A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如在像 截距为 。 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 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 方不论在A 或 或 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方不论在 0'或A2'或A1'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这是一种球面固有特性而引起的成像缺陷。 这是一种球面固有特性而引起的成像缺陷。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第九节 光学传递函数 第十节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1、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 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 分辨率检验 星点检验 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制造出来, 2、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制造出来,即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就能评定 系统质量。 系统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某一种介质对两种不同颜色光线的折射率之差称为该介质对这两种颜色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不同颜色光线的像点沿光轴方向的位置之差称为轴向色差 分别表示F 两种波长光线的近轴像距,则轴向色差为: 若用 lF ', lC '分别表示F,C两种波长光线的近轴像距,则轴向色差为:
1500 N= F
三、显微镜物镜分辨率: 显微镜物镜分辨率:
在显微镜系统中,物体位在近距离,一般以物平面上刚能分开两物体 在显微镜系统中,物体位在近距离, 间的最短距离σ 间的最短距离σ表示
σ=
0.61λ 0.61λ = nu N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九节 光学传递函数
一种对设计和使用都适用的统一的像质评价指标 图像分解与合成的概念 像面与物面对比之比称为对指定空间频率μ的对比传递因子, 像面与物面对比之比称为对指定空间频率μ的对比传递因子,用 MTFμ表示 表示。 MTFμ表示。称为振幅传递因子
δ L ' = L ' l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轴外像点的单色相差
如图所示,主光线和光轴决定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如图所示,主光线和光轴决定的平面,称为子午面,过主光线与子午 面垂直的平面,称为弧矢面。 面垂直的平面,称为弧矢面。
光刻机中投影光学系统的优化与成像品质评估
光刻机中投影光学系统的优化与成像品质评估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工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制造微电子器件的关键步骤之一。
光刻机中的投影光学系统对于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光刻机中投影光学系统的优化方法,并讨论如何评估光刻机的成像品质。
光刻机中的投影光学系统由曝光光源、光路系统以及掩膜与感光胶之间的投影镜头组成。
优化投影光学系统可以提高光刻机的分辨率、对比度和成像稳定性。
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光源的稳定性和光强度。
可以通过优化光源的冷却系统和反射体表面的反射率来增强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
其次,光路系统的设计和布局也对成像品质有重要影响。
光路系统包括透镜组、反射镜和分束器等,优化这些元件可以改善光刻机的分辨率和像场曲度。
使用高质量的透镜材料和精确的制造工艺可以减小像差,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此外,光路系统的对称性和平衡性也需要优化,以避免像场的不均匀度和畸变。
最后,投影镜头的设计和加工对光刻机的成像品质至关重要。
投影镜头是光刻机中最关键的元件之一,决定了光刻机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现代光刻机常用的投影镜头是抛物面反射型或抛物面折射型。
针对特定的光刻要求,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曲率和孔径来优化成像品质。
此外,使用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和材料选择也可以提高投影镜头的成像性能。
在优化投影光学系统之后,我们需要评估光刻机的成像品质。
成像品质评估主要包括分辨率、像差、像场曲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分辨率是光刻机成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最小可分辨的特征尺寸。
可以使用测试图案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来检测和测量分辨率。
像差是指投影光学系统由于光学设计和制造的不完美导致的图像畸变现象。
像差可以通过分析光刻芯片上的参考图案来评估。
除了分辨率和像差,像场曲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像品质指标。
光刻机的光学系统必须保证在整个曝光区域内,特征尺寸保持一致。
可以通过制作曝光区域中的线形图案来评估像场曲度。
稳定性测试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可以用来确定光刻机在长时间运行中的成像性能是否稳定。
光学镜头成像质量评估与优化设计
光学镜头成像质量评估与优化设计随着像素越来越高、传感器越来越大,光学镜头的成像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一个厂家都在努力制造尽可能清晰、尽可能色彩真实、尽可能不失真的镜头,但这只是基本的要求,如何评价镜头的良好程度是一个复杂的任务。
而要优化镜头,使它越来越好,需要明确一些目标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研究。
第一步:确定目标参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主要包括分辨率、畸变、色散、虚光、像差等参数。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参数的含义和标准以及如何优化。
1. 分辨率分辨率用来描述镜头投射的物体最小细节被捕捉的程度,它通常由图像上的线对数来表示。
目前常见的图像分辨率标准有全高清、4K等。
而针对光学镜头,分辨率还通常用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曲线来表示。
MTF曲线是描述镜头成像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它的坐标轴是分辨率和对比度,通过这个曲线可以了解它对不同对比度的细节捕捉程度。
MTF曲线降至50%处对应的分辨率称为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50(MTF50),这通常是评价分辨率最主要的标准。
对于一款好的镜头,MTF曲线应该尽量平稳,而且集中在高频细节区域。
2. 畸变畸变是指物体被放大或缩小后变形的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镜头不完全的球状曲线或钱形形状导致的。
畸变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两种类型。
在摄影中,径向畸变通常指圆形对象的呈现不够真实和标准。
这个问题出现在小焦距广角镜头上特别明显,而切向畸变可以在机器视觉任务中和相应的测量应用中看到。
3. 色散色散是光线经过透镜聚焦后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
光谱成份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在透镜内透过的轨迹也稍有不同,这就造成了颜色的偏差,这通常被称为色差。
镜头分为长焦和广角,并且也通常有单片或复合片层,因此也可以分为长焦色散和广角色散。
所以评估镜头色散的方式应该根据镜头本身来设计,通常需要测量成像的各种颜色。
4. 虚光在光源非常强时,将镜头置于光源的正面,较差的镜头通常在成像区域产生亮斑。
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估与校准方法研究
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估与校准方法研究摘要:光学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遥感、医学成像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此,为了确保成像系统准确、稳定地工作,评估和校准成像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光学成像系统的误差来源,以及常见的成像质量评估和校准方法。
1. 成像质量评估方法1.1 分辨率评估分辨率是一个成像系统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系统能够识别细节的能力。
常用的分辨率评估方法有MTF评估和幅度切割评估。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评估方法通过测量被测对象的边缘传输函数,来评估系统的分辨率。
幅度切割评估方法则是通过分析被测对象的图像能量分布,计算出系统的分辨率限制。
1.2 像质评估像质评估是指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噪声水平、颜色准确性等。
主要的像质评估指标包括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指标(SSIM)等。
PSNR是评估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差异的一种测量指标,而SSIM则是通过比较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结构相似性来评估图像质量。
2. 成像质量校准方法2.1 镜头校准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成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镜头校准主要包括相对畸变校正、焦距标定和色差校正。
相对畸变校正通过采集畸变标定图像和畸变自动校准算法来校正系统的畸变。
焦距标定则是通过测试关键特征点的像素位置与物体的距离来测量焦距。
色差校正则是通过拍摄色差标定图像和运用校正算法来校正系统的色差。
2.2 图像校正图像校正是对成像系统的输出图像进行校正,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常见的图像校正方法有白平衡校正、灰度校正和亮度校正。
白平衡校正通过调整图像中的白色参考,消除图像中的色偏。
灰度校正是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得图像的灰度级更加均匀。
亮度校正则是通过调整图像的整体亮度,使得图像的亮度分布更加合理。
3. 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以上所述的成像质量评估和校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引言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符合理想,则各种几何像差都等于零 ,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均聚交于理想像点。根据光线 和波面的对应关系,光线是波面的法线,波面为与所有光线 垂直的曲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对应的波面应该是一个 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理想波面。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不符合理想,存在几何像差,则对应的 波面也不再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
➢ 因此用分辨率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也不是一种严 格而可靠的像质评价方法,但由于其指标单一,且便于 测量,在光学系统的像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点列图
• 在几何光学的成像过程中,由一点发出的许多条光线经 光学系统成像后,由于像差的存在,使其与像面的交点 不再集中于一点,而是形成一个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弥 散图形,称之为点列图。在点列图中利用这些点的密集 程度来衡量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方法称之为点列图法 。
三、分辨率
S1 S2
S1 S2
S1 S2
可分辨 恰可分辨 不可分辨
100% 75%
三、分辨率
➢ 分辨率作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并不是一种完 善的方法,这是因为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与其像差大小直 接有关,即像差可降低光学系只与系统的相对孔径(即衍射现像)有关,受像差 的影响很小。
四、点列图
一要注意下方表格 中的数值,值越小 成像质量越好。
二根据分布图形的 形状也可了解系统 的几何像差的影响 ,如,是否有明显 像散特征,或彗差 特征,几种色斑的 分开程度如何
四、点列图 点列图特点
大量光路计算,只有利用计算机完成; 形象直观的评价方法; 应用于大像差的照相物镜等设计中;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提纲
引言
07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引言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符合理想,则各种几何像差都等于零, 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均聚交于理想像点。根据光线和 波面的对应关系,光线是波面的法线,波面为与所有光线垂 直的曲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对应的波面应该是一个以
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理想波面。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不符合理想,存在几何像差,则对应的 波面也不再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
二、中心点亮度
光线是传输能量 的几何线,这些几何 线的交点应该是一个 既没有体积也没有面 积的几何点。但是, 在像面上实际得到的
是一个具有一定面积
的光斑
二、中心点亮度
中心点亮度则是依据光学系统存在像差时,其成像衍射斑
的中心亮度和不存在像差时衍射斑的中心亮度之比来表示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此比值用S.D来表示,当 S.D>=0.8时,认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是完善的,这就是 有名的斯托列尔(K.Strehl)准则。
四、点列图 点列图特点
大量光路计算,只有利用计算机完成;
形象直观的评价方法; 应用于大像差的照相物镜等设计中;
五、光学传递函数
所谓MTF是表示各种不同频率的正弦强度分布函数
经光学系统成像后,其对比度(即振幅)的衰减程度
当某一频率的对比度下降到零时,说明该频率的光强 分布已无亮度变化,即该频率被截止。这是利用光学 传递函数来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方法。
光线条数越多,像面上的点子数就越多 ,越能精确地反映出
像面上的光强度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大像差光学系统中 ,用几何光线追迹所确定的光能分布与实际成像情况的光强 度分布是相当符合的。
四、点列图
对轴外物点发出的光束,当存在拦光时,只追迹通光面积内
镜头的性能评估
镜头的性能评估1、解像力[resolution]镜头的解像力指的是镜头对于被摄体的点像,它的再现能力。
摄影作品的最终解像力,基于下列三个因素,即镜头解像力、胶片解像力和放大纸解像力。
解像力的评估是将逐渐变细的黑白条纹图表,以一定的倍率拍摄后,使用50倍的显微镜检视底片影像来进行的。
我们常听到解像力到达50线、100线这种数值表示,指的是底片上一毫米的宽度中,可以清晰地再现出来的黑白条纹的线数。
如果只是单纯地测试镜头的解像力的话,可以在相当于底片面位置的地方,配置精细的解像力测试表,然后透过被测试的镜头,投影到银幕上再加以评析。
解像力的数值,仅仅是表示解像程度的数据而上,和解像的清晰度和反差的好坏没有关系。
2、反差[contrast]摄影作品的鲜锐度,亦即明暗对比的程度。
例如,黑与白的再现比很清晰,反差就大,不清晰时反差就小。
解像度和反差都很大的镜头,具备高鲜锐度和高清晰度的优点,就是一般公认的高性能镜头。
3、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是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的头一个字母的简称,是一种测定镜头反差再现比或鲜锐度的镜头评估方法。
音响设备之类的电气系的特性评估时,有所谓周率特性(frequency response)。
这个是表示原音经过麦克风之后录音,然后经过音响剌叭再生时,再生音与原音的忠实度。
忠实度非常高时,称为hi-fi(high fidelity 之简称)。
镜光学系和电气系非常相似,差别只是一个是[光学信号的传达系统]而另一个是[电气信号的音频传达系统]。
因此,只要光学系的频率特性可以测定出来,就可以知道光学信号是否正确地传送出去。
在光学系上所谓的频率,指的是一毫米的宽度中,正弦的浓度变化图案有几线的意思,因此,单位和电气系的Hz 有别,叫做line per mm或是线/mm。
图25A表示在某一个空间频率的理想hi-fi镜头的MTF特性的概念,输出与输入完全相同,这种状况下它的反差是1:1。
光学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容限教学课件PPT
▪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方法有:
▪ 几何像差、波像差、几何光学传递函 数、点列图、中心点亮度、分辨率及 星点法等。
▪ 目前光学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是几何像 差法和几何光学传递函数法。
第一节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一、独立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1、球差和位置色差
实践证明,决定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是 MTF。因此,通常只考虑MTF曲线,而不考 虑PTF曲线。
▪ 二、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光学系统的像质
▪ 为了简化,和前面研究几何像差的方法相 似,我们用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的光学 传递函数曲线来代表该像点的光学传递函 数。
▪ 1. 用MTF曲线评价成像质量 • 这是利用光学传递函数来评价光学系统像
xt
4 f目2 1000
x s
4
f目 2
1000
q
Yz'
#39;
倍率色差
yFC 344 0 2 ~ 4 f
• 场曲应在眼睛的调节范围内。
•三、照相物镜的像差公差
•照相物镜属大孔径、大视场的光学系统, 应校正全部像差。
照相物镜所允许的弥散斑大小应与光能接 收器的分辨率相匹配。 不同的接收器有不同的分辨率,照相物镜 应根据使用的接收器来确定其像差公差。 此外,照相物镜的分辨率应大于接收器的 分辨率,即NL≥Nd,所以照相物镜所允许 的弥散斑直径应为
为 24 36mm2 的 135照相物镜的 MTF 评价 国家标准如下表:
特征频率
MTF
10lp mm
25lp mm
视场孔径
轴上 0.707 轴上 0.707
全孔径
0.7 0.35 0.4 0.15
光学设计优化与摄像头成像质量的关联性分析
光学设计优化与摄像头成像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摄像头成像质量是现代摄影和摄像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色彩还原度和细节表现等方面。
而光学设计优化则是为了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和效果,通过对光学参数和结构的调整来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本文将探讨光学设计优化与摄像头成像质量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影响摄像头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首先,光学设计优化对摄像头成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摄像头的光学系统中,将光线通过透镜的折射、散射和反射等光学过程进行处理。
光学设计优化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曲率、厚度和放置位置等参数,来控制光线的传播和聚焦效果。
光学设计优化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成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其次,摄像头的光学参数是影响光学设计优化的重要因素。
光学参数包括焦距、光圈、视场角和镜头组合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着光线的聚焦效果和成像质量。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这些参数,光学设计优化可以使成像质量更加出色。
例如,较大的光圈可以增加摄像头的亮度,并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而较小的焦距则可以扩大视场角,使摄像头具有更广阔的拍摄范围。
另外,光学材料的选择也是光学设计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光学材料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色散特性和透过率等光学性质。
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线的色散和像差现象,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光学设计优化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光学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成像质量。
除了光学设计优化外,摄像头成像质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环境光照、传感器的质量和像素数等因素也会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
环境光照的强弱和光线的入射角度都会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
同时,传感器的质量和像素数也直接决定着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因此,在考虑光学设计优化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最后,光学设计优化与摄像头成像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也需要通过实验和测试来验证。
在光学设计优化完成后,需要通过实际拍摄和成像测试来验证设计效果。
07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07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是在光学系统设计或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成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性能和性能表现。
在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时,通常会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分辨率、畸变、色差、光照均匀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以及如何综合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1.分辨率分辨率是一种衡量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系统能够解析出多细小物体的能力。
分辨率通常用线对数幅度频率响应(MTF)来描述,MTF曲线可以反映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细节信息的传递情况。
一般来说,MTF曲线的高频段越平坦,系统的分辨率就越高。
2.畸变畸变是另一个常见的成像质量评价指标,它通常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两种。
径向畸变使圆形物体在图像中呈现出畸变变形,而切向畸变则使直线在图像中呈现曲线形状。
畸变的存在会影响物体准确的形状和尺寸的表现,因此需要通过校正或减小畸变来提高成像质量。
3.色差色差是由于光线在透镜中经过不同波长的光线会有不同的弯曲程度而导致的,这会使不同波长的光线聚焦在不同的焦平面上。
色差会导致图像出现色散的现象,即物体的边缘会呈现出彩虹色的班驳状,影响成像质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4.光照均匀性光照均匀性是指光学系统对于入射光的均匀性程度。
如果系统的光照均匀性不够好,会导致图像中出现暗部或亮部突出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成像质量。
为了保证光照均匀性,需要对系统的光学元件和照明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正。
综合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虋上述因子,通过对各项指标的量化分析和实验测试,得出一个综合评价。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观评价可以通过专业人员观察系统输出的图像,并根据其清晰度、色彩还原度和细节表现等方面给出评价。
客观评价则可以通过各种测试仪器测量系统的MTF曲线、畸变程度和色差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从而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最终达到提高系统成像质量的目的。
光学设计指引贴(20160420)
光学设计指引贴目录一、预备知识 (4)一、概述 (5)二、舞台变焦投影系统 (5)三长操作集编辑问题 (9)四补充说明 (10)二、预备知识 (10)一、概述 (11)二、长操作集编辑实例 (12)三、照明设计指引贴 (14)四、《对成像镜头设计质量的评估》 (14)一象质要求 (15)二光能要求 (16)三畸变要求 (17)四色差要求 (17)五工艺性要求 (17)玻璃材料要求 (20)五、《架构分析方法》 (20)一架构原理 (21)二架构图分析 (21)三架构调整 (22)四架构调整2 (24)五合理架构及其分析 (25)六PBS棱镜处聚光镜设计 (26)七LED聚光镜设计 (26)八组合设计 (28)九小结 (31)六、《ZEMAX中的宏解析》 (32)一综述 (32)二ZEMAX文件夹中的宏编程样例解析 (32)二ZEMAX文件夹中的宏编程样例解析 (39)七、《ZEMAX中棱镜建模与优化》 (41)一样例 (41)二在AUTOCAD中作图 (42)1 在AUTOCAD图示楔镜断点设置 (42)2调整楔镜断点平移量 (43)3调整等腰直角棱镜断点平移量 (44)4 聚焦校正 (44)三小结 (45)一标准45°反射镜光路设置 (45)二反射光线出射角的调整 (46)三设计DM合色镜方法 (46)2 添加楔镜远离复眼的反射面 (47)3 透过光路的确定 (48)一标准化样例 (48)二空间棱镜优化原理 (49)八、《镜头样例图集》 (50)九、非序列照明系统优化 (55)一关于非序列操作数分类 (55)1 非序列物体数据的约束 (55)2 非序列光线追迹和探测操作数 (56)二非序列系统的优化 (56)<非序列系统设计教程> (58)一概述 (58)二教程要点 (58)1 进入纯非序列,进行单位设置。
(58)4 创建接收器 (59)4创建标准透镜 (61)5 光线跟踪分析和极化分析 (63)6 添加矩形ADAT光纤 (63)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非顺序系统 (65)<非序列自由形式(Freeform Z)的优化> (82)一概述 (82)二非序列项目 (83)三非序列优化 (83)1 清所有探测器 (83)2 非序列光线追迹 (84)3 探测器上光线能量的优化 (84)3 非序列光线优化过程 (84)ZEMAX中如何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翻译 (84)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zemax (97)1-1 混合式非序列 (97)1-2 例子-混合式非序列 (97)1-3 出口埠 (100)1-4 非序列组件 (100)1-5 对象属性 (101)1-6 非序列性透镜对象 (101)1-7 复制对象 (102)1-8 定义多焦透镜 (102)1-9 表面折射 (103)1-10 空气透镜 (104)1-11 调整焦距参数 (104)1-12 多焦透镜 (104)1-13 运行优化 (105)1-14 带状优化 (106)1-16 光线目标 (109)1-17 系统性能 (109)1-18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110)1-19 设罝变数 (111)1-20 最终设计 (111)十、TO5 DM镜功能在TracePro中的模拟 (112)十一、光源文件及应用 (120)十二、在ZEMAX中理想光学系统合理架构的快速搭建《实例1》 (126)1在ZEMAX中理想光学系统合理架构的快速搭建 (126)2 “1-原态.ZMX”抽取框架 (129)3 创建等效架构 (129)4创建等效架构 (130)5 PWC公式汇集 (130)十三、在ZEMAX中对已知透镜求其PWC (134)1在ZEMAX中PWC法输入数据读取位置 (135)2优化设置参考表适用说明 (137)A 线性校正要求 (137)B 线性校正要求操作 (137)3 用等效mathmetica算式校验 (143)4 结论 (143)十四、ZEMAX中理想单镜PWC法求解(实例5) (144)1镜PWC法结构求解用公式 (144)2 将上公式组移植到ZEMAX中 (145)7用mathmetica校验(单镜与系统初级赛特系数校核) (148)十五、ZEMAX上双胶镜PWC法优化设计(双胶镜部分) (149)一双胶镜PWC法结构求解用公式 (149)二移植6双胶镜实体化算式 (151)1 创建初态双胶镜实体化架构文件 (151)2 编写双胶镜实体化操作集 (153)十六、双胶实体化模块应用实例-低倍显微镜头设计 (163)一低倍显微物镜设计要求 (163)二光路设计要求 (163)1 几何像差设计要求 (163)2 传函要求 (163)三棱镜初级像差 (164)三用单镜实体化操作集优化 (164)四优化结果工艺评估 (165)五小结 (166)十七、镜头实体化模块优化小结-中等视场,中等口径变焦镜头设计《2倍变焦镜头》 (167)一规划 (167)1 样例 (167)2 重新调整设计要求 (167)3 测绘系统数据 (167)5 变焦规划 (168)二PWC优化 (170)1胶合镜问题 (170)2 创建架构 (170)三在ZEMAX和CODE V间往返优化 (175)1 优化结果 (175)三相关问题 (179)四PWC法小结 (179)十九、光学系统塑料热补偿设计技术详解 (180)一ZEMAX中塑料热补偿设计操作 (180)二热补偿项说明 (181)三其它热补偿项说明 (181)四具有热效应材料的折射率修正问题 (181)一、预备知识前言:今天借贴1聊聊光学镜头的优化设计问题,这也是多数光学同行所关心的问题。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用不同玻璃做成正透镜和负透镜,组合在一起就可消除色差。
8.3 单色像差
初级像差
U3 U5 sin U U ......
3! 5! cos U 1 U 2 U 4 ......
2! 4! tan U U U 3 2U 5 ......
3 15
coU s1
siU n U taU n
光学系统对共轭面上不同高度的物体有不同垂轴放大率 所致。β不是常数,而是物高y的函数 畸变分类: 桶形畸变(负畸变),β随物高y的增大而减小 鞍形畸变(正畸变)
桶形畸变 鞍形畸变
8.6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适用于高像质要求的光学系统 理想波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和理想像点对应的波面。 波像差: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之间的光 程差。
二、像散 若把光阑缩到无限小,只允许沿主光线的无限细光束通
过,则彗差不存在,但是有细光束的像散和场曲存在。 像散:光束的子午像点和弧矢像点不重合,两者分开的距离。 ➢宽光束像散 ➢细光束像散 ➢像散的大小随物体离开光轴的高低不同而不同 ➢由于对称性,像散曲面为一旋转抛物面
影响像散的因素: ➢与远光束相对于光轴的倾角有关 ➢与f’和n’有关 消除像散的方法: ➢正负透镜象散相反,胶合后可消除; ➢合理确定光阑位置,使T和S两个抛物面重合为一个抛物面
)
有象差时的OTF的频率响应(球差3
)
四、场曲
B1
B
A
孔径 光阑
理想 像面
C
A'
B
' 1
B'
y/h P
xP
z
xt' xs' x'p, xt's 0
光学设计第12章 像质评价
第十二章 像质评价光学设计必须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把像差校正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因此选择像差校正的最佳方案,也需要确定校正到怎样的程度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即确定像差容限。
一个光学系统对点目标所成的像,即弥散斑的尺寸有多大,它是衍射效应占主导地位还是几何像差占主导,多大尺寸的弥散斑是可以接受的,弥散斑内的能量是如何分布的,图像的对比度降低了多少,该系统的整体质量如何,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像质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任何物体可以分解为物点,也可以分解为各种频率的谱,两种不同的分解方法构成两类评价光学系统的方法。
第一类以物点所发出的光能在像空间的分布状况作为质量评价的依据。
事实上,即使理想光学系统也会由于衍射使物点不能成点像而形成一个衍射光斑。
点像的衍射图样中,光斑主要集中在中央亮斑中,这一亮斑称为艾里斑,而像差的存在使衍射光斑的能量比无像差的时候更为分散。
属于这一类的像质评价方法有斯特列尔判断、瑞利判断和分辨率。
对于大像差系统,通常用几何光线的密集度来表示,与此对应的评价方法有点列图。
第二类方法是仿效电讯系统而得到的。
大多数情况下,可把光学系统看成是线性系统,并用傅氏分析法将物体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分布,它们经线性系统传递到像方时频率不变,但对比度要下降,要发生相移,并截止于某一频率。
对比度的降低和相移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光学传递函数,它与像差有关,因此光学传递函数是评价光学系统的像质的更全面、客观的一项指标。
§1 典型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的制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光学系统本身的质量,还要考虑目标特征、探测器的情况以及具体的使用要求等。
对于小像差系统,以瑞利判断为依据:如果实际波前与参考波前的光程差在λ/4范围内,则认为成像是理想的。
望远镜、显微镜为小像差系统,要求这类物镜的像差控制在瑞利极限之内,至少球差是如此。
有些系统,比如照相物镜、投影物镜、以及各种摄像机所使用的镜头等大像差系统,是无法把像差控制在瑞利极限以内的,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以几何像差来评价其成像质量就可以了。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所有光线在高斯面上仍不交于同一像点,并且不
9子午像点——子午细光束经球面折射后会聚于主光线上一点9弧矢像点——弧矢细光束经球面折射后会聚于主光线上一点s
t ts x x x ```−=像点(子午,弧矢)像面(子午,弧矢)
桶形畸变
枕形畸变
物
应合理选取光线进行光路计算
点列图中点的分布能够近似地代表像的能量分布
设该余弦基元的空间频率为μ,周期为p,振幅等于a,初无论是周期函数还是非周期函数,都可以把它们分解成频率、
振幅和位相不同的余弦函数(称为原函数的余弦基元)
对比传递因子,用MTFμ表示
(Phase Transfer Function) 称为位相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表示。
物面图形的对比度K为
1、作为目视系统,Ⅱ的分辨率较高
2、作为摄影系统,Ⅰ的分辨率较高
光学系统是一个空间频率低通的线性滤波器
例如: 电视摄像用的镜头,不要求高的分辨力,要求能对较低对比度的景物获得层次尽可能丰富的像,曲线Ⅰ好。
光刻用的镜头,物是对比度很高的黑白线条或图案,对像的要求主要是期望分辨力尽可能高,用曲线Ⅱ为宜。
原理:像点中心亮度值与MTF曲线的包容面积有对应关系。
在一定的截止频率范围内,只有获得较大的MTF 值才能传递较多的信息。
镜头的主要参数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镜头的主要参数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镜头分不同类型,但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镜头,其成像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材质、加工精度和镜片结构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同时也导致不同档次的镜头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的巨大差异。
比较著名的如四片三组式天塞镜头、六片四组式双高斯镜头。
对于镜头设计及生产厂家,一般用光学传递函数OTF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来综合评价镜头成像质量,光学系统传递的是亮度沿空间分布的信息,光学系统在传递被摄景物信息时,被传递之各空间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其调制度和位相在成实际像时的变化,均为空间频率的函数,此函数称为光学传递函数。
OTF一般由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与位相传递函数PTF(Phase Transfer Function )两部分组成。
像差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方面,常见的像差有如下六种:∙球差:由主轴上某一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原光束不同孔径角的各光线,不能交于主轴上的同一位置,以至在主轴上的理想像平面处,形成一弥散光斑(俗称模糊圈),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球差。
∙慧差: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在理想像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慧星形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慧差。
∙像散: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
∙场曲: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光学系统所结成的清晰影像,若不在一垂直于主轴的像平面内,而在一以主轴为对称的弯曲表面上,即最佳像面为一曲面,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场曲。
当调焦至画面中央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四周的影像模糊;而当调焦至画面四周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中央处的影像又开始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最小象元直径=0.008mm, F#=1.8,轴向色差<0.008*2*1.8 =0.03mm。
五 工艺性要求
1 外形尺寸要求
(1)压边量要求
(2)中心厚与边厚要求
2 同心性要求
手机投影镜头的对正精度(焦 深要求)将更难保证,这成为手机 投影镜头批量生产的难点之一,为 了使手机焦深要求不致过严,F#>2; 但这会制约手机亮度,因此手机设 计的另一难点,是需对各虑色镜进 行频谱透过率的定量分析,给出合
理的频谱透过率,角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率的综 合技术指标要求。
(4)全视场传函一致性要求
(6)色光传函要求
在常用工作条件下,主波长传函 MTF>0.45、其它传函MTF>0.35。
2 弥散要求
MTF只是象质要求之一,对于 MTF合乎要求的系统,象质只能说较 好,还不能说很好。这是因为在能 分辨的鉴别率图案周围,有可能产 生拉出的弱光带,影响对比度。客 户对此还是比较挑剔的。这个问题 主要是由弥散斑的RMS(弥散散布半 径的方均根植)、GEO(弥散散布半 径的最大值)共同决定的。 好的镜头要求RMS<最小象元直径、 GEO<3*RMS。
• 由透镜对正要求确定的焦深
焦深由光轴对成像面的垂值偏差所 决定,允许±10’。在焦深范围内 MTF>20%.
例如0.46英寸的DMD,如果最大 视场角=±25°,那么F’= (0.46*25.4/2) /Tan25°=12.53,因此光轴对成像 面的垂值偏差=±10’时,引起DMD 角顶对中心点沿轴向移位= ±12.53*(10*0.00029)=0.036mm, 即焦深=±0.035mm,在焦深范围内, 中心与角顶成像将同时清楚。
• 由弥散斑确定的焦深 当弥散光线散布方均根植RMS不大
于最小象元直径时,象由点组成,成 像是清楚的,下面计算的弥散半径(= RMS)等于最小象元直径的象面的离焦 尺寸: F#=F’/φ入瞳,对应轴向光束投射 角 Q=ArcTan【(φ入瞳/2)/ F’】 =ArcTan 【1/(2*F#)】,设F#1.8, 则Q=ArcTan 【1/(2*F#)】=ArcTan 【1/(2*1.8)】=15.5° 假定计算出的最小象元尺寸=0.008mm, 则由弥散斑确定的焦深= 0.008/Tan15.5°=0.029mm。 如果F#=1.5,Q=ArcTan 【1/(2*F#)】 =ArcTan 【1/(2*1.5)】=18.4°,弥 散斑确定的焦深=0.024mm.
单镜同心性需>0.1,否则车边易 垂轴串动,使中心偏超差,也会使 边缘光圈超差。
单镜前后面的同心性约束如下( 设单镜的前后面口径=H1,H2;前 后面半径=R1,R2):
3 公差要求
一般情况下焦距=15~40mm的 成像镜头,中等精度公差分配如下 :
然后根据98%概率的MTF是否大 于0.15,和公差最敏感的前10个公 差,进行调整。
为了各视场传函(即象面各点传 函)不致相差过大,应要求各视场传 函一致性<10%。
(5)高、中、低频传函要求
为了使传函的低频(分辨轮廓的 能力),中频(分辨层次的能力), 高频(分辨细节的能力)都达到较好 的程度,应使:MTF>0.9(10 lp/mm时), MTF>0.8(20 lp /mm时),MTF>0.5(最 大频率时)。
一 象质要求 1 MTF要求 (1)常用条件下的传函要求
常用条件是指物距除两端点、 变焦除两端点(五点变焦)、温度 除两端点、最佳象面处的传函要求:
频率(CMOS、CCD、LCOS、DMD上) =1/(2*最小象元直径) MTF>50%(接收器各点处) 频率(目视系统象面处,对应出射 角=3’的弥散,其直径定为最小象 元直径)=1/(2*最小象元直径) MTF>30%(舞台投影镜头), MTF>50%(小视场广告投影镜头)。
三 畸变要求
相对畸变的百分数<1.5%, 对于投影镜头,主要是TV畸变定义
为长边中心凸或凹点相对中心直边 点的百分比)<1%。
制版镜头畸变要求很严,不在 此小结内。
四 色差要求
1 垂轴色差要求
最大视场垂轴色差<最小象元直 径。
例如最小象元尺寸=0.008mm, 则最大视场垂轴色差<0.008mm。
2 轴向色差要求
TV畸变要求),色差要求,公差要 求,工艺性要求(中心边缘厚度差 要求、单镜两半径同心性要求、中 心边缘厚度要求、成本要求、玻璃 加工软硬度、耐酸性等)来全面评 估镜头。
在这里的评估指标对各种成像 镜头基本上都适用,其中使用在不 同场合的镜头所需另外的约束,不 在小结中,请根据各系统的性能要 求添加合理约束。
以上要求是在常用条件下的约 束,对于端点状态下,允许略超。
二 光能要求
在MTF和弥散达到要求后,光能 集中度亦影响象的晖光程度,光能 越集中,晖光就越弱,好的光能集
中度要求在最小象元尺寸下,光能 集中度>90%。
全视场亮度的一致性,是由视 场光能均匀性决定的,它由最大视 场能量与中心视场能量比来定义的, 其要求如下: 投影镜头:视场均匀性>80%。 舞台投影镜头:视场均匀性>70%。 照像镜头:视场均匀性>50%。 说明:视场均匀性>70%(舞台投影系 统)是指投影镜头视场均匀性要求, 其照明系统的视场均匀性>70%,因 此舞台投影系统的总视场均匀性 >50%,与照像镜头的视场均匀性是 一样的。
(2)两端条件下的传函要求
指物距两端点、温度两端点、 变焦两端点(五点变焦)、最佳 象面处的传函要求: MTF(CMOS、CCD、LCOS、DMD上) >40%(接收器各点处)
对于舞台投影镜头,由于不 能用塑料镜头,故热变形,热折 射率变化均不考虑,各物距调焦 后的传函MTF>30%。
(3)焦深要求
在ZEMAX 2009 ,蒙特卡罗取 3000,进行公差计算。
• 4 玻璃材料要求 • 价格参考
见“玻璃批次价格表.PDF”
• 光学与理化性能
见“玻璃材料性能.xls”
GGX1945813 2012年8月6日整理
光学设计指引贴4
《对成像镜头设计质量的评估》
不少光学设计同行感到镜头设 计不好掌握,其实多数是对镜头设 计达到什么状态就算好的把握不住。 镜头设计的目标值定的过低,以致 于设计出的镜头总是不理想,同时 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动力。目标 也不能定的太高,使系统复杂化, 成本过高,得不偿失。
镜头成像质量是其最重要的性 能指标之一,应从:MTF要求(频 率要求、高中低频的MTF要求、色 频率要求、MTF视场一致性要求、 MTF温度要求、调焦MTF要求、变焦 MTF要求、),弥散要求,焦深要 求,光能集中度要求,视场均匀性 要求,畸变要求(DIST畸变要求、
再看一例:0.19英寸的DMD,如 果最大视场角=±25°,那么F’= (0.19*25.4/2)/Tan25°=5.2,因 此光轴对成像面的垂值偏差=±10’ 时,引起DMD角顶对中心点沿轴向移 位=±5.2*(10*0.00029) = 0.015mm,即焦深=±0.015mm,
在焦深范围内要求MTF>0.2,中心与 角顶成像将同时清楚。 由弥散与对正要求共同确定的焦 深 由于0.46英寸情况下,透镜容易对 正,因此由弥散确定的焦深允许略 放松;但0.19英寸情况下,透镜不 易对正,因此由弥散确定的焦深应 略严,最后有: 对手机投影镜头焦深=±0.015mm。 对0.46英寸的接受器(分辨率 60lp/mm),焦深=±0.03mm, MTF>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