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变化影响
食物链(网)各营养级数量变化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他生物数量会依次减少,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小幅度),最后趋向稳定,且稳定后数量比最开始的数量要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先往上依次分析到最高营养级,再以最高营养级为中心,分析其他的食物链。
若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若a种群的变化使b种群的营养级变低,则b种群数量会增加,因为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
⏹口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图中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其他生物数量?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例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例4:假设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解析: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数量增多。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妙的体系,其中食物链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纽带。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食物链,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食物链的基本概念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简单来说,就是谁吃谁的问题。
比如,草被兔子吃,兔子被狐狸吃,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单的食物链:草→兔子→狐狸。
二、食物链的类型1、捕食食物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物链类型。
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到食肉动物结束。
例如,小麦→蝗虫→食虫鸟→鹰。
2、腐食食物链以死亡的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为起点,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被其他生物所利用。
比如,动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
3、寄生食物链以寄生生物与寄主之间的关系形成的食物链。
例如,马蛔虫寄生在马体内,鸟类又吃马蛔虫,就构成了寄生食物链:马→马蛔虫→鸟类。
三、食物链的特点1、单向性食物链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时,会逐级递减。
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10% 20% 被利用。
3、富集作用某些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渐富集,浓度越来越高。
四、例题分析例题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草、兔子、狼三种生物。
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答案:草→兔子→狼解析:草是生产者,兔子吃草,属于初级消费者,狼吃兔子,属于次级消费者。
例题 2:在以下生物中,构成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 阳光→草→羊→狼B 草→昆虫→食虫鸟→鹰C 鹰→蛇→青蛙→昆虫D 草←兔←狼答案:B解析:A 选项中阳光是非生物因素,不属于食物链的组成部分;C 选项的食物链应该是从生产者开始,即草→昆虫→青蛙→蛇→鹰;D 选项的箭头方向错误,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
例题 3: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有水藻、虾、鱼、水鸟。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完善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相互联系的图示(1)由上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________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________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①基础:____________;②桥梁:____________;③主导(基石):__________。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1.[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的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天津卷]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题后归纳]生态系统各类成分的关系如下图考向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考查3.[海南卷]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题指导]1.解答本题应明确如下两个“一定”(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光合细菌)一定是生产者,反之亦然。
(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反之亦然。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直接或间接以第一营养级为食的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果天敌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生物数量如何变化?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在图中的食物网中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微专题5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C
.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C.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能量值增加G时,黄雀能量值最多增加 D.图1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短期内将不发生变化
微专题5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会导致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 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பைடு நூலகம்,种内竞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种群数量比原来的数量要大。
4.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B
[解析] 图1中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B正确;图2中,仅考虑“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螳螂→黄雀”一条食物链,当绿色植物能量值增加G时,黄雀能量值最多增加 ,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黄雀增加的能量值大于 ,C错误;图1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则以其为食物的各种动物的数量也减少,导致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减少,猫头鹰将会较多地捕食食草鸟,导致食草鸟数目下降,D错误。
食物链总结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 减少时,则将会产生连锁性地引发
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的减少。这 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
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 捕食者的数量变化的影响,一
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 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
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种群数
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 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 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及生产者比
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 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
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
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
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因 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百
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留到下一个营养级,
且能量流
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
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 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
低时,则b种群数量的增加;若 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 种群数量将减少。
(5)食物链数、不同的营养级动
物的种间关系判断 ①任何一条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 开始,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
的动物,中间任何停顿都不能算 完整的食物链
②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 链中可以占有不同营养 级,要根据此生物所在的 具体食物链来确定。
③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 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 同的概念上的重合,如教材 中的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 即使不是关系又是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及食物链(网)的构建(必修3)

2.依据所同化能量的多少构建食物链(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且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 递效率约为 10%~20%。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少者为捕 食者。若相邻两能量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 10%~20%的 比例,则两者应为同一营养级。可以确定下图 1 食物链为:
丙→甲→乙→丁;图 2 食物网为
能量 按÷10%计算
需最少 选最短食物链 能量 按÷20%计算
[演练 1]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 1 kg , 最 少 消 耗 水 藻 ________kg , 最 多 消 耗 水 藻 ________kg。
解析
2.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定值”计算 (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 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数。例如,在食物链 A→B→C→D 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 a%、b%、c%,若 A 的能量为 M,则 D 获得的能量为 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 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 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
[演练 2]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
的食物有 1/2 来自于乙,1/4 来自于丙,
1/4 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
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若戊体重增加 20
g,需要消耗植物 A.1 125 g
B.1 600 g
()
C.2 000 g
D.6 500 g
效率为 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
加 1 kJ 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
A.550 kJ C.400 kJ
B.500 kJ D.100 kJ
解析
第3章 微专题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

例4 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局部能量流
动情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能量D1的最终去向是流向下一 营养级和分解者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C1+D1+E1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为 A1C-1B1×100%
D.应尽可能多地增加草原牲畜的放牧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时 ④未被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例3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
例1 如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 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例2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 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每种生物的平 均体重如图所示。已知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 且生物量越大,该生物营养级越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于第二营养级,为次级消费者
解析 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 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该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 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 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为 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 量)=80[J/(cm2·a)],根据能量 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A正确; 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 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直接或间接以第一营养级为食的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果天敌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生物数量如何变化?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在图中的食物网中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能够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例3: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因为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判断

增加
2.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 鱼全部死亡,试问对鳞虾 的数量有什么影响?
增加
大家好
1
3.右图所示的 食物网中,若蚱 蜢突然减少,则 鹰的数量如何变 化?
增加
大家好
2
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变动好判断,其他生物 跟着跑,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 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 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 分家。
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所以考虑的
方向和顺序应该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
大家好
4
1. 由于某种原因鼠 突然死亡,短期内蛇和 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 依次是 ?
下降、下降
大家好
5
2.在该食物网中 ,如果C种群的数 量下降10%,则H 的数量不会发生明 显变化?
保持相对稳定
大家好
6
3 由于某种 原因,蛇大 量减少,问 猫头鹰的数 量如何变化?
大家好
3
难点:食物网中“中间”某生物引起的连锁反
应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
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底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
稳定的多,所以当某一生物数量发生变化时,
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具有多种食物来
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生物通过
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大家好
7
4.若说有水鸟迁徙 到别处,则大鱼、 水藻、磷虾数目分 别会如何变化?
生物链的能量转化效率

生物链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指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
这个效率通常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的种类、食物的种类、环境条件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每一级都有一定的能量转化效率。
一般来说,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损失率大约在10%到20%之间。
因此,食物链越长,能量的利用率就越低。
此外,食物链中的生物种类和食物的种类也会影响能量的转化效率。
例如,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能量转化效率就有所不同。
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比较简单,将植物组织转化为自身组织的效率较高,而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级消化才能将食物转化为自身组织,因此其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能量的转化效率。
例如,气候变化、污染和天敌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能量的转化效率。
综上所述,生物链的能量转化效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能量转化效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并采取措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导与练]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
![[导与练]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02b7df1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f.png)
[导与练]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纲要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复习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基础自查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起点:2.总量:3.流动渠道:4.特点:(1)单向流动:(2)①②③传递效率为(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三、能量流动研究意义1.2.课堂深化探究用心爱心专心。
1。
一.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图(以初级消费者为例),完成下列问题1.(1)大方框代表(2)大粗箭头表示,即(3)能量流动的方向(以箭头表示)(4)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5)方块面积越来越小表示(6)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及呼吸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系统外,成为不能再利用的能量。
(7)能量流动特点:(8)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式为:2.对能量流动的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起点源头相关生理过程能量输入总能量能量的传递传递形式:相关生理过程能量的散失形式能量流动特点能量传递效率2.简述能量流动的意义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传递渠道:用心爱心专心2思维拓展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
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某20%=4%,第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11第一营养级能量的(若按传递效率10%计算,公式为),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5n-110n-1能量传递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
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
3.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4.极值计算:(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现实D营养级净增重MA营养级净增重N问题至少需要A营养级多少最多需要A营养级多少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思路求解N某(20%)3=MN 某(10%)3=MN某(20%)3=M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N某(10%)3=M(2)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考点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4.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
(3)被分解者利用。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
易错提醒(1)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量;D 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②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2)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①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
②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③如果是分析能量的最终去向,只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
下图表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的去向,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0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及计算(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10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及计算【难点精讲】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例题:(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第三次月考)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答案】B【解析】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形,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不呈现正金字塔形;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若迁走全部杜鹃,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增长将呈现“S”型曲线。
【难点突破】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示意图构建能量流动过程模型方法一:说明:两个等量关系: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方法二:说明:三个去向(不定时分析):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最高营养级除外)方法三:说明:四个去向(定时分析):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最高营养级除外)变式训练1:(2019·山西实验中学质量监测)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W1=(A1+B1+C1+D1),而D1=A2+B2+C2+D2,是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A错误;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或[D1/(A1+B1+C1+D1]×100%,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A2+B2+C2+D2),C正确;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
营养级联的效应名词解释

营养级联的效应名词解释引子:在生态学中,营养级联的效应是指一个环境因素对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数量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群。
在自然界中,营养级联的效应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它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一、营养级与级联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由多个营养级组成的,营养级之间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关系相互连接。
每个营养级包含了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从最底层的植物开始,到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不同的层级。
每个营养级的存在都依赖于前一级生物的养分供给。
因此,一个营养级中的变动或者消失将会影响到整个食物链上的生物种群。
二、营养级联的效应1. 倒置的营养级联倒置的营养级联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级联效应,它指的是消除或导致某个营养级上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下方或上方的营养级生物数量同样发生变化。
例如,当一个高级食草动物的数量减少时,对应的食肉动物的数量也会减少,但其猎物的数量却增加。
这是因为高级食肉动物的减少减轻了对猎物的捕食压力,使得猎物种群增多。
倒置的营养级联效应显示了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2. 直接营养级联直接营养级联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到与之直接相邻的上一级或下一级营养级的数量变动。
例如,某个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导致食草动物种群的增加,因为食草动物依赖植物为食。
同样地,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加也会导致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以满足食草动物的食物需求。
三、营养级联的意义和影响1. 生态系统稳定性营养级联的效应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某个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动,营养级链上的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可能被打破。
因此,营养级联的效应帮助生物种群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物种多样性营养级联的效应对于维持物种多样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都有其重要的生态角色,消失或变动一个营养级将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与营养级

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与营养级生态学涵盖了很多内容,其中食物链和营养级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食物链介绍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营养级则进一步划分了生物的食性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一、食物链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是描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营养物质转化的模型,这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
在食物链中,能量和营养物质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直到能量和物质被最终消耗者(通常是食肉动物)消耗。
食物链可以用图表或文字描述。
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示例是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
首先,在这个食物链中,植物是最基本的物种。
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和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草食动物吃植物,并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
食肉动物吃草食动物,得到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食物链通常有几个阶段,包括原始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最终消耗者。
原始生产者是光合作用的单位;初级消费者是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是食肉动物。
最终消耗者是食肉动物链的顶端。
食物链有可能非常复杂,其中一个物种可能在多个食物链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例如,蛇既可以作为食肉动物又可以作为顶级食肉动物。
二、营养级营养级是描述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营养关系的模型。
营养级将食物链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着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
每个营养级中的生物都通过吃前一级中其他生物获得食物并转化能量和物质。
营养级中的第一级是光合生产者(植物),他们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并制造有机物。
第二级是草食动物,他们吃植物并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
第三级是食肉动物,他们吃草食动物或其他食肉动物获得营养。
第四级和更高的营养级通常代表食链的顶部,代表着没有天敌可以吃掉他们的顶级捕食者。
营养级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是匹配营养级的生态图表,它显示了每个营养级中生物的数量和质量。
每个生态金字塔中都有不同的层,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每个层次中生物的数量和质量通常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小。
三、食物网食物链有其限制性,因为它仅仅直接描述了一个物种如何吃其他物种获得食物和如何被其他物种吃掉而被消除的物种之间的关系。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及能量流动计算专题-高二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典例】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 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 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 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
[变式2]已知在如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 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 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即时演练
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
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C )
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
【经典例题2】下图的南极生态系统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 _______生物属于三级消费者,_____生物占有两个营养级。假设 大鱼全部死亡,则磷虾数目将______。
依图分析,磷虾只占据一个营养级,位居第二
虎鲸
营养级。若大鱼全部死亡,磷虾营养级不受影
响,能量递减效应不对磷虾起作用;大鱼首先 须鲸
4.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典例】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 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量1.3×108kJ,
则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
【典例】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 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食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kJ/m2·y。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kJ/m2·y。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能量从该生 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
高中生物例谈营养级的判断方法

例谈营养级的判断方法食物网中,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例如,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本文通过例题来列举营养级的判断方法。
1.根据定义判断例1: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A.第二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解析: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以其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应为第三营养级。
答案:B2.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例2: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 表示)。
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营养级a b c d能量(J·m-2)141.10×10515.91×1050.88×105871.27×105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A. a B. b C. c D.d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和下一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效率10%~20%,依此特点判断食物链。
由表可知,a为第二营养级,即是初级消费者。
答案:A3.根据数量判断例3:一片树林中,树、昆虫、食虫鸟的个体数量比例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能量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大小)()解析:题目给出的是树、昆虫、食虫鸟三者的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树、昆虫和食虫鸟三者的能量金字塔。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情况,我们很容易确定选项C是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
本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别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之间的关系。
答案:C4.根据生物量判断例4:(2008·上海,3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解析:由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这一规律可以转化为同化有机物的传递量来进行比较;据图可以看出甲占85%,说明甲是生产者,位于第一营养级;乙与丙之间接近,因而可判定两者属于同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丁最少,说明丁位于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 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 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 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 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 先增加后减少。
(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来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 上一营养级生物减少,下一营养级生物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 关系的生物数量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由于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 生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营 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 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 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原则:“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 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 例1、根据下列南极食物网图回答:假设由 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 数量有何影响?
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 物链捕食,对左侧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目 减少,从而使磷虾的数目增多。
• 例2.图中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减 少,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 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在这里 必须明确鹰并非只以蛇为食,所以蛇的数量的 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数量减少,它可以依靠其 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