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探讨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
须要 改变现在的传统观念 , 在行为意识上加 以创新 。必须要丢掉那
些束缚学 生体 育发展的思想 和观念 , 做到健康 、 娱乐 、 生活 2 0 1 3年 湖 南 省 职 业 院 校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项 目立 项 题编号 : Z J C2 0 1 3 0 0 3 )
体 育教 育
P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高职 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现状与对策探讨
口 刘洋 ( 湖南 工业职 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2 0 8 )
摘要 : 一直 以来公共 体育的素质教 育都被 定为是一项非 常重要 的 内容 , 早在 7 0年代就被 国家重视, 早 已经成为 高职 院校教 学工作评 比的
公共体育素质教育在近几年已经得到了相当规模 的发展 , 但是 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教 育。而高职院校本身是要 以培养职业性和技能性为主 , 以市场 需 课堂制度 、 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 , 更好地 实现教学 目标 , 我们应该加强 求为 主要 目的 ,可是现在的公共体育课 程都是以传 授体育知识 、 体 与改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公 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 , 运用恰 育技 能为 中心 , 增强体质 为主要 目的 , 从 而忽略 了对 心理健康 和学 当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 例如把考查科 目改为考试科 目, 让学生提 生兴 趣培养以及社会适 应性 方面的教育 。其次 , 现在高职 院校 的体 高重视度 , 考核的 内容要全面反映学生 的综合素质及 能力 , 将考核学 育课 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 、 枯燥 。 培养不 出学生 的求知欲 , 所谓的 生的运动能力作 为重点 ,将课堂的理论学 习过程和体育的实际考试 自主选择也只不 过是在一个方 方框框 的格 式下“ 民主选择 ” 自己喜 结果评价相结合 , 对体育课的整体评价进行完善 , 即考核了老师育人 欢 的课程。还有就是体育课 基本上教材都是老师 自己的 自编题材 , 教学的能力 , 又考核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 这样就构建了科学合 理的教 没有 针对 性的教材供来 参考 。 所 以根本 不能有效 的展 开对 学生们体 学评 价体系。 在尊重学生存在身体差 异的同时 , 高职体育院校的教师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已成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顺应教育改革的体育教育新理念,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配备、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探索高职院校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却是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专项课大都根据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按照职业体育的培养路径,向大学生传授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虽然有的课程已经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兴趣,与以前的体育课程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没有明确,造成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化的培养,从而不利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过多过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的内容过多过杂,可以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小而全特点的延续。

如果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依然按照那种模式培养,其后果必然造成学生的全面不发展。

同时,由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多,频繁的变化会使学生穷于应对,这必然不符合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规律。

3.体育教学模式陈旧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比赛——总结讲评”。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技术和技能为主,重视学生身体的发展,虽然它的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但却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及适应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合理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满足学生通过运动获得情感体验、愉悦身心的需要。

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探讨

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探讨

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探讨摘要: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的中介。

如何选择和设置符合大纲要求,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文通过查阅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文件和相关书籍及期刊资料,领会精神,分析整理,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理论探讨知识是教学的内容和载体,能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往往是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定论性知识,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更新。

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知识经历了“乐射御”、“武艺”、“体操”、“竞技项目”、“多元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开始时的“国家规定”到现在“根据大纲自主选择”,体现出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如何选择和设置符合大纲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文件和相关书籍及期刊资料,领会精神,分析整理,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探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分析。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理论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整理、总结,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揭示职业院校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采用逻辑分析的思路对本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争取做到论文的合理、严谨、科学。

2 概念界定2.1 教学内容《教育大词典》中对教学内容作的界定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1]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类别,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分支之一。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讨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体育理论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是否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使他们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不仅明白运动的方式、方法,还要学会运动的原理,逐步建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知识的再生本领。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讲、想、疑、答”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1.实践与探讨1.1讲1.1.1教学中要采用兴趣连带讲授法。

上课时先以体育运动为”向导”,吸引住学生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如讲授体育锻炼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时,首先要讲解人体心脏的形态、结构,重点讲解左右心房突出的左右心耳。

因为心耳是血液的补充储存器,当人们进行运动时,心脏活动加剧,心耳便参与活动锻炼加快血液循环。

如心耳中血流长期缓慢,就有可能形成”血栓”,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心耳的作用牢记不忘。

1.1.2教学过程要精讲,不能硬灌。

精讲应抓重点和难点,找规律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如在讲授心血管系统与运动的关系时可不用受教材章节限制,按最清晰简捷的方法进行归纳,理顺、找出层次关系。

可以讲解与循环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讲授循环的起止部位,最后结合运动实践跑、跳等专项供血循环途径,用图表和箭头示意,口手并用边讲边画,最后加以小结。

此举能较好提高教学效果。

1.1.3教学中可进行异步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同步教学强调统一要求,同一速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现代社会教学必须培养”快学习”和”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格格不入。

所以在钻研教材时,应组织消化参考资料,根据教材内容的简繁和学生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异步教学法。

因材施教将教师的九步指导(提出问题-提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和教师指导异步化的统一。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分析论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分析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分析摘要: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但是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程并无兴趣或兴趣不大,因此探讨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体育教学身心健康的目的尤为必要,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问题1.教学思想滞后尽管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依旧有很多教师深受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依旧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模式,片面的强调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畏惧、厌恶等逆反心理。

2. 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一些体育院校受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体育教学目标仍是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程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

新的时代新的需要,新时期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体育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保持体育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体育教育为未来从事专业服务的意识,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优先考虑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推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

3.教学模式单一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是体育课程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目前体育教学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很多高职院校还是实行一刀切式的教育,很少根据学生自身的要求,让其自由选修体育课程。

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所学专业是有所差异的。

二、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探讨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探讨


要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 学 管 理 工 作 是 高 职 院校 体 育 工 作
教学 管理上具 有相 同的基本 职能, 但 又有 不同之处 。体 育部 是体育教学管理 的实施主体,是体育各项 管理 的组织者, 又 是执行者与控制者, 既承担着教学 、 师资和课外体育活动 、 运 动竞赛 的重要任务 , 还要维 护正常 的教 学秩序 , 组织 日常细
总第 2 6 8 期 2 0 1 4 年2 月( 上)
钗 j 盂 , c c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r 0 t a 1 . 2 6 8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A )
素养 。
2 . 2课 程 目标
高职体育具备 明确 的课 程 目标 ,其知识 目 标是 学习基
本理论 、 基本方法 、 基本技术 、 基本 战术 , 能力 目标是 培养学
随着 高职 院校 体育教育改革 的不 断深入 ,更注重发 展 学生 的身 心健 康 , 强调 了体育教 学过程 中要加强 身体 锻炼 。 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 管
期性 和动态性结合 的过程, 既有 固定 的开学初 、 期 中、 期末几
Hi g h e r Vo c a i t o n a l Co l l e g e s / / Y a h Q i a n y o n g
Ab s t r a c t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s p o ts r t e a c h i n g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a s a l l i mp o t r a n t p a r t o f s p o t r s w o r k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i s d i r e c t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e a c h i n g o r d e r a n d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e a c h i n g q u a l i t y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f o s p o ts r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 t i e s , c o n t e n t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f o c o l l e g e s p o ts r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i mp r o v i n g t h e ma n - a g e me n t o f s p o t r s t e a c h i n g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Ke y wo r d s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s p o r t s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 me n t ; e x p l o r a t i o n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

作者简介 :赵志强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 术学院军体部

1 O 6一
l - 3 高职 院校 体育 师 资力量 不 足 , 教师 教学 方法 落后 。
很多的高职院校重文轻体, 不重视体育学科的作用, 不利于体育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的发挥 ,体育教师队伍 建设落后 。很多教师课堂上也都是 以纯竞技为主 ,对学 生娱乐、健身、休 闲的教学 内容不够关注。很多学生参
作用 。现代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而高职教育发展却 相对滞缓 ,高职体育教育更是备受冷落。国家应该加强
对高 职 教 育 的重 视 ,加 强高 职 院校 体 育 教学 改 革 ,培 养
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然而很多高校管理者对 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 只停 留在 口头上, 缺乏实际行动。
加 体 育课 程 也 只 是 为 了达 标 。学 校 对 于教 学 考 察侧 重 于
2 . 2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 教 师在 教 学 中起 主导 作 用 ,所 以 高职 院 校应 该 不 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特色教育 ,完成普通院校体育
课 任 务 ,使 体 育 教 学 为职 业 教 育服 务 。加 强 对高 职 院校
2 0 1 3 年8 月
第8 期
体 育世界
关于高职
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
赵 志 强
摘要:高职院校教育在培养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 才、促进社会发展和 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必须不断提 高职业教育质量 ,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以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 人才。本文针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展开论述。首先阐述 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探讨

馈- g  ̄a。本文对现行 高职 院校体育教学评 价改革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简要分析 , - 最后针 对存在的 问题提 出建议和对策, 以期构建一套
科 学合理的公共体育课质量评价体 系, 促进整 个教 学水平的提 高。 [ 关键词 ] 高职院枝 教 学评价 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属于职业教育范畴 ,务且全 面发 展的一线需要的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学校既要保证高等教育所必须的专门 人 才培养规格 , 又要 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特色。 体育教学作为高 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对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 的意识 , 养成 终身体育锻炼 的习惯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 系中, 在 体育教学 评价是学校教学活动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管理高职院校体育 是科 教学的重要环节 , 是实现科学管理高职院校体育教 学的重要手段 , 是推 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 提高体 育教学质量 的有效措施 。因此 , 正确 认识体育教学评价 , 科学合理的体 育教学评 价 , 对体育 教学有 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目 前高职体育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已经出现从注重传统 的体 育观到全球化的体 育价值 观的转 型趋势 ,高职体育教学评价 由原 来 强调 结 果 性 评 价 到 现在 注重 过 程 性 评 价 的转 变 。 一 观 点 的转 变 , 这 为 培养 2 世 纪创新人才 , 1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 养成终身体育 习惯 方面迈 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 中仍存在大量问题。 1体 育 教 学评 价 的 定 义 . 体育教学评 价是 “ 依据体育教学规律和既定教学 目标 , 运用相应的 评 比手段 , 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 资料 , 体育教学活动 的教学 过程 、 对 效果 、 质量和结果进行测量 、 分析 、 比较 , 进行合理的解释并 做出价值判 断的过程 。 其 目的是检查教 师的教学质量 , ” 帮助教 师发现 问题 , 加以改 进。 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 环节 ,它既能对教 学效果进行评价 , 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 是提 高办学质量 、 体现办 学 特色的重要方面。明确教学评价在体育教育体系 中的地位作用 , 是实 现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 目标 的前题 。 体育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 的学习、 教 师 的教 学 和 课 程 建设 三个 方 面 的评 价 。学 生 的学 习评 价 应 是 对 学 习 效果 和过程 的评价 , 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 、 认知 、 学习态度与行为 、 交 往与合作精神 、 情意表 现等 , 通过学生 自评 、 互评 和教师评定等方式 进行 。教师的教学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 专业素质 、 教学能 力、 科研 能力 、 教学工作量 ) 和课 堂教学 两个方面 , 可通过教 师 自评 、 学 生评价 、 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 课程建 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 结构体系 、 程内容 、 课 教材建设 、 课程管理 、 师资配备与培训 、 体育经费 、 场馆设施 以及课程 目标的达成程度 等, 采用多元综合评价 的方式进行。 2现行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评价 中存在的问题 . 《 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 试行)明确 指出 :评价不仅要关 , 》 “ 2 1学生 的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 面的潜能 , 解 学生发展 中的需求 , 了 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 、 建立 自信。”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教师与学生 的发展 , 突出评 价的发展性功能集 中体现 了“ 一切为 了学生 的发展 、 为 了一切学生 的发展” 的教育理念。但 是 , 现行的体育教 学评价却 不能很 好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 , 在教学评价过程 中主要存 在以下几种问题。 21 .教学评价与教学 目标相脱离 。 教学评价是指 向教学 目标的 ,是完成 教学 目标过程 中各个 阶段 的 检查 , 是为教学 目标的顺 利完成 而服务的。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 价 的 目的是 “ 了解 学 生 的 学 习情 况 与 表 现 , 以及 达 到学 习 目标 的程 度 ” 、 “ 断学 生 学 习 中存 在 的 不 足 与 原 因 ,改进 教 学 ” “ 学 生 提 供 展 示 自 判 、为 我能力 、 水平 、 个性的机会 , 并鼓 励和促进学生 的进步 与发展 ” “ 、培养 与 提 高学生 自我认识 、 自我教 育的能力” 可体育教学评价 的现状是只对 , 学生 的技能和运动能力进行评定 , 这些极限性 的体力和运动技能评价 , 不能体现增进健康的教育 目标 , 也不能 反映学生 自身进步的情况 , 忽视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 、 习惯养成 、 意志品质 、 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 价。 22评价内容单一 、 - 不全面 , 难以体现课程评价的整体要求 。 在 以往的体育课考核 中,由于受学科 主义和竞技运动 比赛的影响,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探讨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探讨
高 职 院 校 的 体育 教 学 要 满足 学生 自身 的 健康 要求 和 工 作 后 的 职 业 体 能要 求 。相
社会上的休 闲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工作
生 活能 力。 高 职 院 校 休 闲 体 育 教 学 和 课 外 体 育
能培 养 学 生 的 适应 职业 特 点 的身 体 适 应 能
的职 业体 能 的需要又 能愉悦 身心 。 2 . 5 、重视 体育 文化 氛 围,充 分利 用体 育 社 团 组织 。各 个 院 系利 用 好 学 生 会 , 组 建 各 种 休 闲娱 乐 的体 育 社 团 ,鼓 励 社 团 开
休 闲体 育
课 外体 育
第 四 , 课 外 体 育 锻 炼 的 项 目相 对 单
问 学 生们 也 消 耗 很 大 的 体力 ,学 生 们 学 习
2 . 2 、转换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更 多 注 入休 闲体 育 的 内容 。体 育 教 师 充分
参 与 到 学 生 学 习锻 炼 的各 个 环 节 , 发 挥主
力。
应 的 教 学 内容 的选 择 要 与 专 业 教 学 内容 相
匹 配 。对 于 高职 院校 第 一 学 年 是 学生 在 校
锻 炼 要 做 到 愉悦 身心 和 与职 业 体 能 相 结 合
后 ,对 学 生 的未 来 职 业 发 展奠 定 坚 实 的 基
1 、高职 院校体育教 学和课外体 育锻
来 ,更能促进学生职业体 能和终身体育能
力的形 成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锻 炼
休闲娱 乐和 改善体质等,参加体育锻炼的
观念 开始 发生变 化 。
级为单位组织休 闲体育的娱乐竞赛活动 。
实 习 期 间和 实 习单 位 共 同组 织 休 闲 体育 的 竞 赛 锻 炼 活动 。这 样 既 能更 好 的满 足 学 生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高职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1. 实用性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用性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和工作。

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职业需求,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注重学以致用。

2. 职业导向性强: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还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

学校在教学中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

3. 高度实践性:高职体育教育注重实践性,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要求较高。

高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的体育运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

在高职体育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资源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设备陈旧,体育场馆不足,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 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与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不相适应。

4. 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一些学生对体育教育缺乏兴趣,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参加课程,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体育教育教学需要朝着以下方向进行发展:1. 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职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场馆的质量,改善教学条件,优化体育教育的教学环境。

2. 继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建立健全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加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 院校体育 教学 的发展要 结合 自身 的 办学特 点, 在教学方法上要 突破 以运动技术 教 学为主 的旧体系, 建立 以增 强体质 、提 高体 育 能力 、培养体 育意识 、促 进学 生身心健康 为 主线 的高职 院校体育课程新 的 目标体系; 要以 “ 终身所从事职业 ”为主线, 把 “ 育体育 心” 、 “ 未来 生活需要 与学生专业 主体 需要 ” 、“ 增 强操作 能力 与终身受益 ”三 者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树立 “ 终 身体育 ” 、“ 主动体 育”的观点, 激励学生树立 “ 健康 第一 ”的思想 和观念, 激 发学 生对体 育运 动 的兴趣, 树立 终 身体育 观, 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 2 . 2 坚持构建 具有职 业特 色的体 育课程 体 系原 则 高职院校 的体育课程 体系构 建须符 合社 会 的需 要和 改革发 展 的需要 , 从 实 际出发 , 体 现职业教育特点, 强调知 识教育, 素质、体能提 高, 能力 、习惯培养, 方法 、技 能的掌握, 为终身 体育打 好基础 。高等职业 院校应 根据各 自的 实 际情况及 专业特点, 紧紧 围绕职业特征 开发 体 育课程 体系 , 以促 进 学生就 业为 出发 点, 把 学生今后 从事职业 劳动应具 备的 身心 素质和 社会对高素质 劳动者的要求作 为主攻方 向, 逐 步形成职业体育 教学的特色 。如 , 根据不 同职 业的身体活动特 征以及学生 毕业 后的走 向, 设 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 防职业病 的体 育项 目, 采 用 “ 两 至 三 项 主 项 带 其 他 副 项 ” 的课 程 设 置 模 式, 即在某一类型 专业中主要学 习两至三个 有 显着 作用的项 目 , 以提高该类型 专业学生 的 职业体 能和身体素质, 同时为 了保证 《 学生体 质健康标 准》实施, 还要选 择几个相关 项 目进 行训练 。这样 既符合职业 发展需要, 又 可满足 学 生个性 需求 , 把 体育 与生 活紧密 结 合起 来, 紧紧 围绕未来 不同职业 的发展 方 向, 教会 学生 掌握各种 与职业特 点相符 的实用性 身体训 练 方法。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策略探讨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策略探讨
学 过 程 中 不 必 过 于 动 作 技 术 化 和 严格 的 战 术 要 求 ,学 生 只 要 了解该项 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 则 , 初步掌握基 本技术 即可 ,
以后在实践 中真正体验 到运动的乐趣就 达到学 习的 目的。 ( ) 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 , 3改 高职 院校体 育教学模 式进行 了改革 ,但是高职 院校 的办学层次和传 统教学模式 的 影响 , 的看改革力度不 大。 总 在体育教学 中选 择或确立教学模 式 的主要依据 是生源特 点、 学生 基础 、 师资条 件 、 馆器材设 场 施等 。因此 , 各高职 院校 的“ 校情” 不一 , 所选择采用 的教学模 式也各不相 同。 ( ) 革体 育成绩评 定方 法 4改 通过调查 现有高职院校体育课 成绩评定方 法 ,基本上还 是延续 几十年 的传统方式 , 现在运动技术 和身体素质两个 体 方面 ,这种体育成绩 的评 定方 法在学生学 习体 育中不能起着 导 向、 节、 调 激励和鉴定作用。因此 , 育成绩 的评 定应进行 多 体 维评 定 , 从体 育理论考 试 、 某项 运动技 能掌握 情况 、 成绩进退 变量 相对评 定、 学习态度及课 外活动积极性 的定性评定。通 过 以上 多维评定体系对学生进行 公正 、 客观 的评定体育成绩 , 可 以激 发学生上好体育课和课余体 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 强 师 资 队伍 建设 . 当前 体育师资 队伍 明显滞 后于招生规模 的扩大 。高职 院 校在体育师资建设方 面已做了一定 的工作 ,但还存在一些 问 题, 不合理 的教师编 制 , 不均 衡 的职 称 比例 , 实欠 佳的师 资 落 培养 措施等。近几年来 , 各院校体育教师在现有数量或少量增 加 的基础上 , 承担着招 生规模 扩大后大量 增加的体育教学 和 其 他工作任务。 目前体育教师 中绝对 大多数是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 ,以竞 技体育教育 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中培养 出来的 , 因而 , 由于受原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
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的一大重点。以本院为例 ,改革 后的体育课程考核分为两部分 ,即随堂考核、技术考核 。随堂考核占 总成绩 的6%,技术考核占总成绩 的4%。 0 0 要求 ,才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 () 3 教学形式上 ,继续坚持采用 “ 教师 专业固定 、 学生 自由选 () 1 随堂考核 :设置 学生体育健身卡 ,实行个人和 团队的捆绑 择”的选项课教学形式 。大学的教育特点是专项性的 ,大学教师知识 方式进行评定 。在每堂课结束 ,教师根据各个分 队队员的上课表现情 结构是 专业型 的,大学的选课形式是教师开课学生选的。但是 ,置身 况 ,对每个 小队进行 讲评 ,小 队成绩 即为个人成绩 ;并按优秀 、良 于大学教育中的体育却不一样 : “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是综合性的,教 好、及格 ,在队员健身卡上相应的栏中盖 章 , 缺课 的不盖章 ,队与队 师是什 么都要教 的”,这就容易产生 由于教师本人专业技 术结构导致 之 间不能重复 。小 队中有一人 旷课或请假人数达 到1 ,本次课 小队 / 3

教学浅而 泛,教师教不透 , 以,本校的体育课应该仍然突出每个教 所 师 的专项 ,以教师的专项来组织体育课程内容框架 ,每个教师把握若 干讲座 , 挂牌上课 ,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专项体系 ,学生 则根据 自己
评定降—级。
( ) 2 技术考 核 :即学完一项考 一项 ,考试结束 ,再安排下一技 术学 习,不再安排期末考试 ,单项考试的合计平均分 ,即为本学期的
高职院校 以就业为导向 ,以 “ 适应生产 、建设 、管理 、 务一线 服 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培养 目标 。 《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化教育 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指 出: “ 踺康的体魄是青少年 为祖 国和人 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 中华民族旺盛生产力的体现 , 学校 教育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此 ,本 院提 出坚持 “ 以人为本 、健康 第一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 想,促进学 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 ,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 位 ,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求 , 确保每一 个学生受益的新的课程理念 , 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闯出了真正适 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的体育教学的新路子 。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在体育教学方面也会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

本文将会谈谈我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是面向职业方向的办学机构,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要特别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这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要做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于很多专业,像体育、舞蹈等需要将一些体育理论与之搭配,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还有一些专业像工程施工、机械制造等则需要强调体育技能的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是基础,而实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其次,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需要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因为它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学生阶段过渡到社会工作中。

近年来,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是根据社会对于体育教育,并且将身体素质导向价值观传递,另一方面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就业方向来调整课程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

此外,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但毕竟学生在大学的阶段还是需要接受相对充分的教育。

爱好体育的学生不一定要从事体育工作,而是需要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活动等形式进行拓宽,推动全体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可以培养其自信心、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

总结一下,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不同职业方向的要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考虑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并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通过开设课程、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使学生在学院获得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等全方位的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影响,提出了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讨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受竞技体育影响过重的教材体系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我们的体育教材从小学到大学,竞技运动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同时又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作为运动项目的素材非常有限,小学教、中学有、大学还在学的重复的教材内容比比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也多是这样,而且受我国传统体育教育思想、前苏联体育理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把运动技能和竞技技术的传授当作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全部,把本应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身体活动能力媒介的体育变成了一切为了掌握、发展技术和“竞技比赛”。

同时,对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中,又过分地强调正式比赛式的标准化与规范性。

这样的教材体系,导致了教师为技术而教,学生为技术而学,不约而同地把体育爱好者教学的目标定于“技术”二字上,严重地忽略了全体学生全面身体活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二)重运动知识技能教学轻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这种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尤为突出。

“三基”教育是非常必要
的,同时更为宽泛的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也是不可缺少的。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们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对“什么是体育”“,体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体育发展趋势”“,国外体育”等文化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个十分薄弱的环卫。

于是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了,也练了,但不知学的练的是什么,学了练了有什么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考试及格。

这也是我国广大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就没有形成体育意识,而终身体育意识更为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措施
(一)改造教材
我们应遵循继承与发展结合的原则,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学生年龄特征,对纷繁众多的知识技能做结构化处理,对教材尽量删繁就简,保留其中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

所谓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需具有如下特点: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原理容易掌握、理解;有较高的目前和长远的健身价值;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之,在教材的编选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具体地讲,也就要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的、技能的、心理的、文化的、娱乐的需要。

注意吸纳娱乐、健身项目,进一步加大学生自选教材比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教材中适当吸纳如跳绳、踢毽子、健身舞、旱冰、拔河、武术等娱乐性较强又简单易
学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选入加上原有教材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的自选教材,可以让学生在选项目中有更大的自由性,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二)适应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
1.多层次多目标模式
多层次、多目标模式突出体育教学的全体性,把学生间显著的个体差异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法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教学。

当然,在层次的划分上,一个学生一个目标是不现实的。

把学生分成几个身体条件接近、相似的群体、集团、小组等分目标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宜的目标,并使他们明确地知道:只要自己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成功者。

各种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有了自己的明确目标,而这种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旦实现时,就会体会到成功的极大乐趣。

目前,一些体育老师正在实践的“集团”、“分层次”等教学即属此模式范畴。

2.“目前与长远并重”模式
体育教学的宏观任务有两个:一是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增强体质,提高思想品德,以保证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二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能力、意识和习惯。

“目前与长远并重”模式便是据此提出的。

这种模式要求在教学中,按大纲的要求,在学好主教材的同时,占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或游戏(一项或几项)。

教师可进行具体指导,从该项目的文化内涵,到简单的技能、比赛规则。

通过较长时间的“玩”练,使学生掌握一种或
几种感兴趣的可以长期从事的运动项目。

既提高了身体活动能力,又具备了体育娱乐能力。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熟知多种运动项目和游戏,否则就不能胜任。

(三)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时,教师应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显著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

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

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就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抒发不同感受。

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运动中与老师、同伴相处得和睦、快乐,使学生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老师。

三、结束语
未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将使高职教育更充满生机和活力,未来的高职教育也必将给中国21 世纪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邓星华,谭华.新编体育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