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 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 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盖斯定律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ΔH>0A.2B.1 mol 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 kJΔH=ΔH-ΔHC.213D.16 g 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 kJ2.H2(g)+2ICl(g)→2HCl(g)+I2(g)能量曲线如图。

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B.若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热C.热化学方程式为H2(g)+2ICl(g)→2HCl(g)+I2(g)-218kJD.若反应的生成物为2HCl(g)+I2(s),则反应热数值将变大3.1mol常见金属M和卤素单质反应的熔变ΔH(单位:1⋅)示意图如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常温时的kJ mol-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MBr 与2Cl 反应的ΔH<0B .由2MCl (s)分解制得M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2222MI MBr MCl MF >>>D .2222MF (s)Br (l)MBr (s)F (g)+=+ -1ΔH=+600kJ mol ⋅4.硫酸工业中的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 .-1243252V O (s)+SO (g)V O (s)+SO (g)ΔH=-24kJ mol ⋅ B .-142432VOSO (s)V O (s)+2SO (g)ΔH=+200kJ mol ⋅C .-12524242V O (s)+2SO (g)2VOSO (s)+V O (s)ΔH=-352kJ mol ⋅D .-125234V O (s)+SO (g)+SO (g)2VOSO (s)ΔH=-376kJ mol ⋅ 5.N 2O 和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 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十年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十年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十年真题汇总含答案1.【2022年1月浙江卷】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答案】A【解析】A.虽然2ΔH1≈ΔH2,但ΔH2≠ΔH3,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双键的位置有关,不能简单的说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A错误;B.ΔH2<ΔH3,即单双键交替的物质能量低,更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B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V为:+3H2(g)→(l)ΔH4,故反应I是1mol碳碳双键加成,如果苯环上有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三键,则3ΔH1=ΔH4,现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C正确;D.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II 为:(l)+2H2(g) →(l)ΔH3,反应IV为:+3H2(g)→(l) ΔH 4,ΔH 3-ΔH 1<0即(l)+H 2(g) →(l) ΔH <0,ΔH 4-ΔH 3>0即+H 2(g)→(l) ΔH >0,则说明具有的总能量小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为:A 。

2.(2021.6·浙江真题)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2ΔH >0,ΔH >0B .312ΔH =ΔH +ΔHC .3212>ΔH ,ΔH ΔH >ΔHD .423=ΔH H +ΔΔH【答案】C 【解析】一般的烯烃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时,破坏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29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29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含解析)

专练29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 ΔH1,其反应机理如下图。

若反应Ⅱ的焓变为ΔH2,则反应Ⅰ的焓变ΔH为(反应Ⅰ、Ⅱ的计量数均为最简整数比)( )A.ΔH1-ΔH2B.ΔH1+ΔH2C.2ΔH1-ΔH2D.ΔH1-2ΔH22.[2021·湖南博雅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2SO4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S+O2===SO2ΔH3.在25℃、101kPa时,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870.3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kJ·mol-1B.+488.3kJ·mol-1C.-191kJ·mol-1D.+191kJ·mol-14.[2021·浙江1月]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则2O(g)===O2A.428kJ·mol-1B.-428kJ·mol-1C.498kJ·mol-1D.-498kJ·mol-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kJ·mol -1B .已知H 2O(l)===H 2O(g) ΔH =+44kJ·mol -1,则2gH 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 的能量C .常温下,反应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 相同6.已知:C(s)+O 2(g)===CO 2(g) ΔH 1 CO 2(g)+C(s)===2CO(g) ΔH 2 2CO(g)+O 2(g)===2CO 2(g) ΔH 3 4Fe(s)+3O 2(g)===2Fe 2O 3(s) ΔH 4 3CO(g)+Fe 2O 3(s)===3CO 2(g)+2Fe(s) ΔH 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 1>0,ΔH 3<0 B .ΔH 2>0,ΔH 4>0 C .ΔH 1=ΔH 2+ΔH 3 D .ΔH 3=ΔH 4+ΔH 57.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高三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盖斯定律

高三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盖斯定律
C.推断反应iii应为CuO(s)+2HCl(g)=CuCl2(s)+H2O(g)ΔH3=-242kJ·mol-1
D.由反应过程可知催化剂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率
8.利用CO2和CH4重整可以制作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CH4(g)=C(s)+2H2(g)ΔH=+75.0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0
B.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失水不是化学变化
C.Na2CO3·H2O(s)失水生成Na2CO3(s):∆H=∆H1-∆H2
D.向Na2CO3(s)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
15.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等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C-H
O=O
C-C
C=O
键能/(kJ/mol)
反应i:CuCl2(s)=CuCl(s)+ Cl2(g)ΔH1=+83kJ·mol-1
反应ii:CuCl(s)+ O2(g)=CuO(s)+ Cl2(g)ΔH2=-20kJ·mol-1
反应iii:……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i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ii中,1molCuCl(s)反应时转移2mole-
413
498
331
799
热化学方程式
H2O(l)= H2O(g)ΔH=+44kJ·mol-1
已知乙烷的标准燃烧热为-1560kJ·mol-1。则H-O的键能为
A.464kJ/molB.-464kJ/molC.486kJ/molD.-486kJ/mol
16.已知完全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为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二化学盖斯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盖斯定律是描述什么现象的定律?A. 气体扩散B. 气体溶解C. 气体振动D. 气体压缩2. 盖斯定律中的P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3. 盖斯定律中的V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4. 盖斯定律中的n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物质的量5. 盖斯定律中的T代表什么?A. 压力B. 温度C. 体积D. 质量二、简答题:1. 用盖斯定律解释为什么气球会膨胀?根据盖斯定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当气球中的气体受热时,气体的温度上升,体积也随之增加,导致气球膨胀。

2. 盖斯定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盖斯定律在以下方面有应用:气球的膨胀、热空气球的升空、气体在容器中的压力变化等。

三、计算题:1. 一个气球的体积为1.5 L,在温度为25°C时,气球的体积为多少?根据盖斯定律,V1 / T1 = V2 / T2,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1.5 L) / (25+273.15 K) = V2 / (25+273.15 K)V2 = (1.5 L) / (25+273.15) K * (25+273.15 K)V2 ≈ 1.3 L2. 一个气球在温度为35°C时的体积为2L,温度升高到45°C,气球的体积为多少?根据盖斯定律,V1 / T1 = V2 / T2,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2 L) / (35+273.15 K) = V2 / (45+273.15 K)V2 = (2 L) / (35+273.15 K) * (45+273.15 K)V2 ≈ 2.3 L总结:通过本次盖斯定律练习题,我们对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盖斯定律在描述气体行为和计算气体参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与气体相关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盖斯定律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2020高考化学盖斯定律焓变的计算专攻试题(10页)

2020高考化学盖斯定律焓变的计算专攻试题(10页)

2020高考化学盖斯定律焓变的计算专攻试题【专题训练】1.化学反应的焓变既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根据理论计算。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已知:①FeO(s)+3CO(g)===2Fe(s)+3CO(g)A H=-26.kj・mol-i2321②3FeO(s)+CO(g)===2FeO(s)+CO(g)A H=—50.8kJ•mol-i233422③FeO(s)+CO(g)===3FeO(s)+CO(g)A H=—36.5kJ•mol-i3423试写出CO气体还原固态FeO生成固态Fe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⑵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A H和A H。

i2CO(g)+4H(g)===CH(g)+2HO(g)的AH=kJ・mol-i;CH(g)+2242i4HO(l)===3H(g)+CO(g)的A H=kJ・mol-i。

222答案(i)FeO(s)+CO(g)===Fe(s)+CO(g)A H=+7.3kJ・mol-i2(2)-i70+250.i解析⑴根据盖斯定律,由(①X3—②一③X2)xj得FeO(s)+CO(g)===Fe(s)+CO(g)A H=(A H X3-A H-A H X2)xg~+7・3kJmol-i。

2i236(2)A H=2E(C===O)+4E(H—H)-4E(C—H)-4E(H—O)=(2X799+4X436i-4X413-4X465)kJ・mol-i=-i70kJ・mol-i。

根据燃烧热写出如下热化学方程式:CH(g)+20(g)===CO(g)+2H0⑴A H=-890・3kJ・mol-】;42223H(g)+^0(g)===H0(l)A H=-285.8kJ•mol-i;22224C0(g)+R(g)===C0(g)A H=-283・0kJ・mol-i。

2225故A H=A H-3A H-A H=(-890.3+3X285.8+283・0)kJ・mol-i=+2345250.1kJ•mol-i。

盖斯定律 专题练习【化学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同步测试】

盖斯定律 专题练习【化学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同步测试】

盖斯定律 专题训练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B .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答案】A【解析】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A 错误;B. 盖斯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B 正确;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以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C 正确;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D 正确;答案选A 。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 代表卤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 1越小,HX 就越稳定B .△H 1+△H 2+△H 3=0C .按照Cl 、Br 、I 的顺序,△H 2依次增大D .过程Ⅲ能量变化形式与高温煅烧石灰石的能量变化形式相同【答案】A【解析】A .△H 1越小,放热越多,HX 能量越低,HX 就越稳定,A 正确; B .根据盖斯定律,△H 1=△H 2+△H 3,B 错误;C .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按照Cl 、Br 、I 的顺序,△H 2依次减小,C 错误;D .过程Ⅲ形成化学键放热,高温煅烧石灰石吸热,能量变化形式不相同,D 错误。

答案选A 。

3.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H 2O(g)=2H 2(g)+O 2(g) △H 1H 2(g)+Cl 2(g)=2HCl(g) △H 22Cl 2(g)+2H 2O(g)=4HCl(g)+O 2(g) △H 3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 3=△H 1+2△H 2B .△H 3=△H 1+△H 2C .△H 3=△H 1-2△H 2D .△H 3=△H 1-△H 2【答案】A【解析】①2H 2O(g)=2H 2(g)+O 2(g) △H 1②H 2(g)+Cl 2(g)=2HCl(g) △H 2③2Cl 2(g)+2H 2O(g)=4HCl(g)+O 2(g) △H 3则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①+2×②,△H 3=△H 1+2△H 2。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根据盖斯定律,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①2H₂(g)+ O₂(g) → 2H₂O(g)和反应②2H₂(g) + O₂(g) → 2H₂O(l)的热效应之和相等?A. 4H₂(g) + 2O₂(g) → 4H₂O(g)B. 4H₂(g) + 2O₂(g) → 4H₂O(l)C. 2H₂(g) + O₂(g) → 2H₂O(l) + 2H₂O(g)D. 2H₂(g) + O₂(g) → 2H₂O(g) + 2H₂O(l)2. 盖斯定律表明,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一系列其他化学反应的组合来实现,那么这个反应的热效应与直接进行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盖斯定律?A.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B.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的量。

C.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生成物的量。

D. 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路径。

### 二、计算题3. 已知反应①:C(s) + O₂(g) → CO₂(g),ΔH₁ = -393.5kJ/mol;反应②:CO(g) + ½O₂(g) → CO₂(g),ΔH₂ = -283.0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C(s) + CO₂(g) → 2CO(g)的ΔH。

4. 已知反应③:H₂(g) + Cl₂(g) → 2HCl(g),ΔH₃ = -185.0kJ/mol;反应④:2HCl(g) → 2HCl(s),ΔH₄ = -92.3 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H₂(g) + Cl₂(g) → 2HCl(s)的ΔH。

### 三、简答题5. 盖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性?6. 简述如何使用盖斯定律来确定一个未知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1. B2. A3. 根据盖斯定律,我们可以将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得到目标反应,因此ΔH = ΔH₁ + ΔH₂ = -393.5 kJ/mol + (-283.0 kJ/mol) = -676.5 kJ/mol。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盖斯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B. 盖斯定律仅适用于放热反应C. 盖斯定律表明,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D. 盖斯定律适用于物理变化2. 在25℃和1个大气压下,1摩尔理想气体体积为:A. 22.4LB. 24.5LC. 26.7LD. 28.0L3. 已知反应2A → B + C,ΔH = 100 kJ/mol。

下列哪个反应的ΔH最大?A. A → 0.5B + 0.5C,ΔH = 50 kJ/molB. 2B → A + C,ΔH = 100 kJ/molC. 2A → B,ΔH = 200 kJ/molD. B + C → 2A,ΔH = 100 kJ/mol二、填空题1. 盖斯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它是由______科学家提出的。

2. 在恒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等于______与______之差。

3. 已知反应2H2 + O2 → 2H2O,ΔH = 571.6 kJ/mol。

若反应物为4H2和2O2,则4H2O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kJ。

三、计算题1. 已知反应N2 + 3H2 → 2NH3,ΔH = 92.4 kJ/mol。

计算反应2N2 + 6H2 → 4NH3的ΔH。

2. 在25℃和1个大气压下,已知反应CO + 0.5O2 → CO2,ΔH = 283 kJ/mol。

计算反应2CO + O2 → 2CO2的ΔH。

3. 已知反应H2 + Cl2 → 2HCl,ΔH = 184.6 kJ/mol。

若反应物为2H2和2Cl2,计算4HCl时放出的热量。

四、判断题1. 盖斯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包括可逆反应。

()2. 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3. 在恒压条件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焓变。

()五、简答题1. 简述盖斯定律的内容。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3. 为什么说盖斯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六、匹配题将下列反应与相应的ΔH值匹配:A. 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B. H2(g) + 0.5O2(g) → H2O(l) ΔH = 285.8 kJ/molC. N2(g) + 3H2(g) → 2NH3(g) ΔH = 92.4 kJ/molD.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 = 890.4 kJ/mol1. 制备氨气的合成反应2. 碳燃烧二氧化碳的反应3. 氢气燃烧水的反应4. 甲烷燃烧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 kJ/molN2(g) + 3H2(g) → 2NH3(g) ΔH = 92.4 kJ/mol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 J/mola) 2N2(g) + 6H2O(l) → 4NH3(g) + 6H2O(l)b) CH4(g) + 2O2(g) → CO2(g) + 2H2O(l)H2(g) + Cl2(g) → 2HCl(g) ΔH = 184.6 kJ/mol2H2(g) + O2(g) → 2H2O(g) ΔH = 483.6 kJ/molC(s) + 2H2(g) → CH4(g) ΔH = 74.8 kJ/mola) 2CH4(g) + 4HCl(g) → C2H6Cl4(l) + 2H2(g)b) 2H2O(g) → 2H2(g) + O2(g)八、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热来验证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精选题)

盖斯定律(精选题)
②P(s、红磷)+5/4O2(g)=1/4P4O10(s) △H2= -738.5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6、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 成N2、液态H2O。已知:
①N2(g)+2O2(g)==2NO2(g) △H1=+67.2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 △H2=-
第三节 盖斯定律
复习:
1、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则A反.+应18H4C.l6(gk)J=/m1/o2lH2(gB).-+912/.23Ckl2J(/gm)的ol△H为( ) C.-369.2 kJ/mol D.+92.3 kJ/mol
规律: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ΔH3=-1370 kJ/mol 试计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 ΔH
9、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H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
△H =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
△H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
• 10、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已知:
• (1)NH3(g)+HCl(g)=NH4Cl(s) △H1=-176kJ/mol • (2)NH3(g)+H2O(l)=NH3·H2O(aq) △H2=-35.1kJ/mol • (3)HCl(g) +H2O(l)=HCl(aq) △H3=-72.3kJ/mol • (4)NH3(aq)+ HCl(aq)=NH4Cl(aq) △H4=-

高考化学复习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高考化学复习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盖斯定律专题训练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例如图(1)所示:ΔH 1=ΔH 2+ΔH 3。

根据上述原理和图(2)所示,判断对应的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AF :ΔH =-ΔH 6 B .A D :ΔH =ΔH 1+ΔH 2+ΔH 3C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0D .ΔH 1+ΔH 6=ΔH 2+ΔH 3+ΔH 4+ΔH 52.已知:①2CO(g)+O 2(g)2CO 2(g) △H=-566 kJ·mol -1 ②N 2(g)+O 2(g)2NO(g) △H = +180kJ·mol -1,则2CO(g)+2NO(g)N 2(g)+2CO 2(g)的△H 是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 C .+746 kJ·mol -1 D .-746 kJ·mol-13.已知:CH 3CH 2CH 2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H =-2878 kJ(CH 3)2CH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H =-2869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 2(g)===2Fe 2O 3(s) ΔH 1 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2Al(s)+Fe 2O 3(s)===Al 2O 3(s)+2Fe(s) ΔH 3。

则ΔH 3与ΔH 1和ΔH 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 3=12(ΔH 1+ΔH 2) B .ΔH 3=ΔH 2-ΔH 1 C .ΔH 3=2(ΔH 2+ΔH 1) D .ΔH 3=12(ΔH 2-ΔH 1) 5.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834.9kJ/mol 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119.1kJ/mol 。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 -(aq)=H 2O(1) △H =-57.3kJ /mol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 =- Q 1kJ /mol 21H 2SO 4(浓) + NaOH(aq) = 21Na 2SO 4(aq) +H 2O(1);△H =- 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 △H =- Q 3kJ /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C )。

(A)Q 1=Q 2=Q 3 (B)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 2.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 Q 1 kJ 2H 2(g)+O 2(g)==2H 2O(g) △H =- Q 2 kJ 2H 2(g)+O 2(g)==2H 2O(1) △H =- Q 3kJ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

(A)0.4Q 1+0.05Q 3 (B)0.4Q 1+0.05Q 2 (C)0.4Q 1+0.1Q 3 (D)0.4Q 1+0.2Q 2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的5个反应(由氨气、HCl 和水制备NH 4C1水溶液)。

请判断反应④的反应热__△H =-16.3kJ /m01______________。

①NH 3(g)+HCl(g)=NH 4Cl(s) △H =-176kJ/mol②NH 3(g)+H 2O(l)=NH 3(aq) △H =-35.1kJ /mol ③HCl(g)+H 2O(l)=HCl(aq) △H =-72.3kJ /mol ④NH 4C1(s)+H 2O(1)=NH 4C1(aq)⑤NH 3(aq)+HCl(aq)=NH 4C1(aq)△H =-52.3kJ /mol 4.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 203(s)+3CO(g)=2Fe(s)+3C02(g)△H =-24.8kJ /molFe 203(s)+31CO(g)==32Fe 2O 3(s)+C02(g)△H =-15.73kJ /molFe 304(s)+CO(g)==3FeO(s)+C02(g)△H =+640.4kJ /mol 试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CO(g)+FeO(s)==Fe(s)+CO 2(g) ; △H =-218kJ /mol 5.(2006山东潍坊高三模拟,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 -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 ·mol -1C.Ba(OH)2·8H 2O(s)+2NH 4Cl(s) ====BaCl 2(s)+2NH 3(g)+10H 2O(l) ΔH <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 ·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6.已知299 K 时,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ΔH=-92.0 kJ ·mol -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 2和3 mol H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

(完整word版)盖斯定律练习题

(完整word版)盖斯定律练习题

第一章盖斯定律练习:1.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 .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 .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 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2. 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21O 2(g) === CO(g) △H 1 = -110.5 kJ• mol -1C(s)+O 2(g) === CO 2(g) △H 2= -393.5 kJ• mol -1则C(s)+CO 2(g) === 2CO(g) 的△H 为( )A. +283.5 kJ• mol -1B. +172.5 kJ• mol -1C. -172.5 kJ• mol -1D. -504 kJ• mol -13.已知:(1)Zn (s )+12O 2(g )=== ZnO(s),ΔH= -348.3 kJ·mol -1,(2)2Ag(s)+ 12O 2(g )=== Ag 2O(s),ΔH= -31.0 kJ·mol -1,则Zn (s )+ Ag 2O(s) === ZnO(s)+ 2Ag(s)的ΔH 等于( )A .-317.3 kJ·mol -1B .-379.3 kJ·mol -1C .-332.8 kJ·mol -1D .317.3 kJ·mol -14.已知:①2C(s)+O 2(g)====2CO(g) ΔH=-221.0 kJ·mol -1;②2H 2(g)+O 2(g) ====2H 2O(g) ΔH=-483.6 kJ·mol -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 2O(g) ====CO(g)+H 2(g)的ΔH 为( )A.+262.6 kJ·mol -1B.-131.3 kJ·mol -1C.-352.3 kJ·mol -1D.+131.3 kJ·mol -15.已知:(1)Fe 2O 3(s) +32C(s)===32CO 2(g)+2Fe(s) ΔH 1=+234.1 kJ·mol -1(2)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1则2Fe(s)+32O2(g)===Fe2O3(s) 的ΔH是()A.-824.4 kJ·mol-1B.-627.6 kJ·mol-1C.-744.7 kJ·mol-1D.-169.4 kJ·mol-16.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101kPa 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 s +1/2O g =CO g -11=-110.5kJ mol H ∆⋅, ()()()222H g +1/2O g =H O g -12=-241.7kJ mol H ∆⋅, ()()()222H g +1/2O g =H O l -13=-285.8 kJ mol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C s +H O g =CO g +H g -1-131.2 kJ mol H ∆=⋅B.2H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H g +O g =2H O l -1=-571.6 kJ mol H ∆⋅C.()()()2222H O g =H g +O g -1=-483.4 kJ mol H ∆⋅D.()()22H O g =H O l -1= -44.1 kJ mol H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mol 3CH 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和O 生成2CO 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2CO D.状态I→状态III 表示CO 与2O 反应的过程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2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122212H O(l)=2H (g)+O (g)571.6kJ mol H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1222C(s)+H O(g)=CO(g)+H (g)131.3kJ mol H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14223CH (g)+H O(g)=CO(g)+3H (g)206.1kJ mol H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3H ∆减小D.反应42CH (g)=C(s)+2H (g)的-174.8kJ mol H ∆=⋅ 5.已知:① C(s)+O 2(g)=CO 2(g) ΔΗ1=-394kJ·mol -1;② H 2(g)+12O 2(g)=H 2O(g) ΔΗ2=-242kJ·mol -1 ③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g) ΔΗ3=-2510kJ·mol -1 ④ 2C(s)+H 2(g)=C 2H 2(g) ΔΗ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bsp;&nbsp;)A.反应①放出197kJ 的热量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 AB.由反应②可知,1mol 水蒸气分解放出的热量为242kJC.反应③是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ΔΗ4=2ΔΗ1+ΔΗ2-12ΔΗ36.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不能改变总反应的焓变C.ClO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在总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7.已知一定温度下:① N2(g)+O2(g)=2NO(g) ΔΗ1=+180kJ·mol-1,② N 2(g)+3H2(g)2NH3(g) ΔΗ2=-92.4kJ·mol-1,③ 2H2(g)+O2(g)=2H2O(g) ΔΗ3=-483.6 kJ·mol-1。

盖斯定律练习(高考题)

盖斯定律练习(高考题)

②2Na(s)+O2(g)=Na2O2(s) △H= —511kJ/mol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________________kJ/mol 7、:2SO2(g)+O2(g)2SO3(g)△H=-196.6kJ· mo l-12NO(g)+O2(g)2NO2(g)△H=-113.0kJ· mol-1那么反响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___kJ· mol-1。

8、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响如下:① 2H2(g) + CO(g) C H3O H(g);ΔH =-90.8 kJ·mol-1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③ CO(g) + H2O(g) C O2(g) + H2(g);ΔH=-41.3 kJ·mol-1总反响:3H2(g) + 3CO(g) CH3OCH3(g) + C O2 (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9、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响生成尿素,两步反响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右:NH3(g)与CO2(g)反响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某废水中含有的NH4+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响过程如下:① NH4+(aq)+3/2O2(g)=NO2-(aq)+2H+(aq)+H2O(l) ΔH = -273kL/mol② NO2-(aq)+1/2O2(g)=NO3-(aq) ΔH = -73kL/mol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____________kJ/mol,此反响放热还是吸热?;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热量变化为34.6kJ时,此反响转移电子为mol。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盖斯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盖斯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盖斯定律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反应:2NO(g)+Br 2(g)=2NOBr(g) △H =-akJ·mol -1(a>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 2(g)=NOBr 2(g) △H 1快反应; ①NO(g)+NOBr 2(g)=2NOBr(g) △H 2慢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 =△H 1+△H 2B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①C .NOBr 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D .恒容时,增大Br 2(g)的浓度能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总数,加快反应速率 2.下列设备工作时,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AB .BC .CD .D3.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相同B .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大理石分解为吸热反应,双氧水分解也为吸热反应D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22O (g)CO (g)+═ 1ΔH ; C(石墨,s)22O (g)CO (g)+═ 2ΔH ; C(石墨,s)C ═(金刚石,s) 3ΔH = 1.9kJ /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2ΔH >ΔHC .312ΔH =ΔH -ΔHD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5.已知:反应①.()()()3223222CH CH CH CH g CH CH CH CH g 2H g →=-=+ 1ΔH 236.6kJ mol -=⋅ 反应①.3223332CH CH CH CH (g)CH C C CH (g)2H (g)→-≡-+ 1ΔH 272.7kJ mol -=⋅ 根据上述数据,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无法比较反应①和反应①的反应速率的快慢B .可比较等物质的量的1,3-丁二烯和2-丁炔总键能大小C .可计算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D .可判断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6.机动车尾气中含NO ,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CO 可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

盖斯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盖斯定律表明在恒温恒压下,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以下哪项是盖斯定律的直接应用?A. 计算反应的焓变B. 预测反应的自发性C. 确定反应的平衡常数D. 计算反应的熵变2. 根据盖斯定律,如果已知反应A→B的焓变为ΔH1,反应B→C的焓变为ΔH2,则反应A→C的焓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计算?A. ΔH1 + ΔH2B. ΔH1 - ΔH2C. ΔH1 / ΔH2D. ΔH1 * ΔH23. 盖斯定律在化学平衡中的作用是:A. 确定平衡位置B. 计算平衡常数C. 预测反应的速率D. 计算反应的熵变二、填空题:1. 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______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 在恒温恒压下,如果已知一个反应的焓变,那么可以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______。

3. 盖斯定律不适用于______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三、计算题:1. 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其焓变为-571.6 kJ/mol。

如果需要制备1.0 mol的液态水,计算需要多少摩尔的氢气和氧气。

2. 已知两个反应:- 反应1:2NH3(g) → N2(g) + 3H2O(g),其焓变为ΔH1- 反应2:N2(g) + 3H2O(g) → 6H2(g) + 6O2(g),其焓变为ΔH2- 计算反应:2NH3(g) → 6H2(g) + 6O2(g)的焓变。

四、简答题:1. 简述盖斯定律在化学热力学中的应用。

2. 描述如何使用盖斯定律来设计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以确定反应的焓变。

五、判断题:1. 盖斯定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

(对/错)2. 盖斯定律可以用来计算任何化学反应的焓变,无论反应是否在恒温恒压下进行。

(对/错)3. 盖斯定律表明,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对/错)六、推导题:1. 推导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盖斯定律如何应用于计算反应的焓变。

高三化学复习 主观题一遍过 专题07 盖斯定律专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三化学复习 主观题一遍过 专题07 盖斯定律专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7 盖斯定律专练1.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3SiH2Cl2(g)SiH4(g)+2SiHCl3(g) ΔH2=−30 kJ·mol−1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

【答案】1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相关内容。

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反应的焓变,所以焓变为48×3+(-30)=114kJ·mol-1。

2.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 N2H4(l) + N2O4(l)= 3N2(g)+ 4H2O(g) ΔH 4=-1048.9kJ/mol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ΔH3-2ΔH2-Δ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2ΔH3-2ΔH2-ΔH1。

联胺有强还原性,N2O4有强氧化性,两者在一起易发生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所以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

高考化学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高考化学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2021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盖斯定律1.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 2O2(g)===2CO2(g)+H2O(l)ΔH=-1 30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B.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C.当有22.4 L 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D.当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该反应就吸收1 300 kJ的能量答案:A解析:反应中每有1 mol C2H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 300 kJ 能量,故A正确;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B错误;22.4 L C2H2(g),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C错误;1 mol CO2分子含有4 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反应中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D错误。

2.已知:25 ℃、101 kPa时: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5 kJ·mo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3比O2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B.O2比O3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3O2(g)===2O3(g),则有ΔH=(-2 835 kJ·mol-1)-(-3 119 kJ·mol-1)=+284 kJ·mol-1,故O2转化为O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推知,等质量的O2具有的能量比O3具有的能量低,故O2比O3更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盖斯定律专题训练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例如图(1)所示:ΔH 1=ΔH 2+ΔH 3。

根据上述原理和图(2)所示,判断对应的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AF :ΔH =-ΔH 6 B .A D :ΔH =ΔH 1+ΔH 2+ΔH 3C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0D .ΔH 1+ΔH 6=ΔH 2+ΔH 3+ΔH 4+ΔH 52.已知:①2CO(g)+O 2(g)2CO 2(g) △H=-566 kJ·mol -1 ②N 2(g)+O 2(g)2NO(g) △H = +180kJ·mol -1,则2CO(g)+2NO(g)N 2(g)+2CO 2(g)的△H 是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 C .+746 kJ·mol -1 D .-746 kJ·mol-13.已知:CH 3CH 2CH 2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H =-2878 kJ(CH 3)2CHCH 3(g)+132O 2(g)4CO 2(g)+5H 2O(l) ∆H =-2869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 2(g)===2Fe 2O 3(s) ΔH 1 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2Al(s)+Fe 2O 3(s)===Al 2O 3(s)+2Fe(s) ΔH 3。

则ΔH 3与ΔH 1和ΔH 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 3=12(ΔH 1+ΔH 2) B .ΔH 3=ΔH 2-ΔH 1 C .ΔH 3=2(ΔH 2+ΔH 1) D .ΔH 3=12(ΔH 2-ΔH 1) 5.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834.9kJ/mol 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119.1kJ/mol 。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6.已知1 mol 白磷(s)转化为1 mol 红磷,放出18.39 kJ 热量,又知:4P(白,s)+5O 2(g)===2P 2O 5(s) ΔH 1 4P(红,s)+5O 2(g)===2P 2O 5(s) ΔH 1则ΔH 1和ΔH 2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无法确定7.已知在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 2(g)===CO(g) ΔH 1=-110.5 kJ/mol ;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则C(s)+CO 2(g)===2CO(g)的ΔHA .+283.5 kJ/molB .+172.5 kJ/molC .-172.5 kJ/molD .-504 kJ/mol8.已知:2CO(g)+SO 2(g)S(g)+2CO 2(g) △H=+8.0 kJ·mol -12H 2(g)+SO 2(g)S(g)+2H 2O(g) △H=+90.4 kJ·mol -12CO(g)+O 2(g)2CO 2(g) △H=-566.0 kJ·mol -12H 2(g)+O 2(g)2H 2O(g) △H=-483.6 kJ·mol -1 S(g)与O 2(g)反应生成SO 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9.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 2O 3(s)+3CO(g)2Fe(s)+3CO 2(g) △H =-24.8 kJ• mol -1②3Fe 2O 3(s)+ CO(g)2Fe 3O 4(s)+ CO 2(g) △H =-47.2 kJ• mol -1③Fe 3O 4(s)+CO(g)3FeO(s)+CO 2(g) △H =+640.5 kJ• mol -1 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0.已知:H 2(g)+21O 2(g)H 2O(g) △H 1=-241.8 kJ/mol21N 2(g)+O 2(g)NO 2(g) △H 2 =+33.9 kJ/mol21N 2(g)+23H 2(g)NH 3(g) △H 3=-46.0 kJ/mol 则17 g 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g)与H 2O(g)时,△H = kJ/mo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 -1、1411.0 kJ·mol -1和1366.8 kJ·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A .+44.2 kJ·mol -1B .-44.2 kJ·mol -1 C .-330 kJ·mol -1 D .+330 kJ·mol -112.红磷P(s)和Cl 2发生反应生成PCl 3和PCl 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 式:(2)PCl 5分解生成PCl 3和Cl 2的热化学方程式:(3)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PCl 5的 △H 3= ;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 molPCl 5的△H 4 △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 :C 3H 8(g) + 5O 2(g)3CO 2(g) +4H 2O(l) ΔH =-a kJ·mol -1途径II :C 3H 8(g)C 3H 6(g)+ H 2(g) ΔH =+b kJ·mol -12C 3H 6(g)+ 9O 2(g)6CO 2(g) +6H 2O(l) ΔH =-c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d kJ·mol -1(a 、b 、c 、d 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 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 放出的热量。

(2)由于C 3H 8(g) ==C 3H 6(g)+ H 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

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与a 、c 、d 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0gC 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 所占体积为1/3,CO 2为2/3,且: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 )A .39.292kJB .3274.3kJC .784.92kJD .2489.44kJ1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A .2H 2(g)+O 2(g)2H 2O(g) △H 1=-Q 1kJ·mol -12H 2(g)+O 2(g)2H 2O(l) △H 2=-Q 2kJ·mol -1B .S(g)+O 2(g)SO 2(g) △H 1=-Q 1kJ·mol -1S(s)+O 2(g)SO 2(g) △H 2=-Q 2kJ·mol -1C .C(s)+12O 2(g)CO(g) △H 1=-Q 1kJ·mol -1C(s)+O 2(g)CO 2(g) △H 2=-Q 2kJ·mol -1D .H 2(g)+Cl 2(g)2HCl(g) △H 1=-Q 1kJ·mol -112 H 2(g)+12Cl 2(g)HCl(g) △H 2=-Q 2kJ·mol -1 1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③H 2(g)+12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s) ΔH 81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 2>Q 1的是( )A .2H 2(g)+O 2(g)=2H 2O(l);△H =-Q 1 2H 2(g)+O 2(g)=2H 2O(g);△H =-Q 2B .S(g)+O 2(g)=SO 2(g);△H =-Q 1 S(s)+O 2(g)=SO 2(g);△H =-Q 2C . C(s)+O 2(g)=CO 2(g);△H =-Q 2D .H 2(g)+Cl 2(g)=2HCl(g);△H =-Q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