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遗传学》练习题-第6章答案.doc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答案(22页)
+
+
+
9.30+0.95
请在表中空白处填上数字。
解:下表中有字符加红的即为答案:
子囊 型
每一子囊被计算为重组子的 染色单体数
· - nic nic-ade · - ade
2 040
3 022
4 220
5 202 6 242 7 222
在所有子囊中被计算为重组
子囊 数
子的 染色单体数
· - nic nic-ade · - ade
2. 根据上题求得的O-S间间的的交交换值,你预期 杂交的结果,下一代4种种表表型型的比例如何?
解:已知O-S间的交换值为20%,则Os/Os产生的4种配子比例为:
0.4Os ∶ 0.4oS ∶ 0.1OS ∶ 0.1os
归纳后得: 圆、单 圆、复 长、单 长、复
O_S_ O_ss ooS_ ooss
12.根据表6-5的资料,计算重组值,得到
· - nic
5.05%
nic-ade 5.20%
· - ade
9.30%
■ 为什么5.05%+ 5.20%>9.30%呢?因为· - ade间的重组值低估了。我 们看下表:
■ 表 – ade间的重组值怎样被低估的
子囊型
2 3 4 5 6 7
这儿
每一子囊被计算为重组子的染色单
理论比1∶1没有显著差异,符合回交比率。 ■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o-c间无连锁,如有连锁,则
交换值为50%。
4.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现有 一交配如下: AABB× aabb ↓
AaBb×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b
↓ AaBb Aabb aaBb aabb (1-2P)/2 P P (1-2P)/2 问:① 独立分配时, P=? ② 完全连锁时, P=? ③ 有一定程度连锁时, P=?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 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 (4) 1910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B. 填空题: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____和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____与____(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遗传、变异和选择) (三) 判断题: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3. 遗传、变异和人工选择将形成品种、品系(√);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
(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变异2.遗传二、判断题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第一章经典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8. 测交9. 回交10. 基因型11. 表现型12. 基因纯合体13. 基因杂合体14. 别离15. 获得性状遗传16. 泛生论17. 种质论18. 融合遗传二、判断题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一样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一样。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一样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别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别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12.基因互作是通过控制同一生化过程的不同步骤来实现的。
遗传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遗传学第六章试题09级生物技术2班李昭慧20091052217一、填空题。
本大题总分为20分,每空1分。
1.在有杂交组合的子囊中,四分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种类型。
2._______在果蝇中发现有丝分裂时会发生与减数分裂交换类似的遗传重组现象。
3.细胞学标记主要包括核型分析中的各种描述染色体特征的标记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生化标记的代表有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5.SSR序列最大的特点是在不同个体间长度的_______。
6.RFLP标记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7.当NPD的数目______PD的数目时,就表明有连锁存在。
8.MII分离频率理论上最大值是________,绝不会超过________。
9.在所研究的群体中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存在形式称为________。
10.除了酶切位点因序列变异导致增减而产生RFLP外,酶切位点间的碱基的________ 、_______等也会产生RFLP。
二、选择题。
本大题有10个小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标记的性质()A.位点专化B多态性C准确性D容易进行基因型分析2.以下分子标记中,基因组中丰富度最低的是()A RFLPB AFLPC SSRD RAPD3.下列哪个不是分子标记的缺点()A花费成本高B技术要求高C自动化操作强D周期长4.DNA纤丝技术使FISH的分辨率提高到()A 小于10kbB 大于15kb C小于20kb D小于100kb5.如果a和b连锁,在减数分裂中a与b之间不可能发生()A不交换B一次交换C二次交换D三次交换6.如果两个基因不连锁,则PD类型和NPD类型产生的频率()A PD比NPD高B PD比NPD低C PD与NPD相似D没有影响7.Curt Stern在果蝇中发现有丝分裂时会发生与减数分裂交换类似的遗传重组现象是在哪一年()A 1935B 1936C 1937D 19388.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遗传标记()A 形态学标记B细胞学标记C物理标记D生化标记9.下列哪种分子标记的原理是特异PCR扩增()A RFLPB AFLPC STSD RAPD10.下列哪项不是SSR标记的特点()A 数量多,检测出多态性的频率很高B易于分析 C 结果稳定可靠D是一种双等位标记三、判断题。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变异2.遗传二、判断题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第一章经典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8. 测交9. 回交10. 基因型11. 表现型12. 基因纯合体13. 基因杂合体14. 分离15. 获得性状遗传16. 泛生论17. 种质论18. 融合遗传二、判断题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12.基因互作是通过控制同一生化过程的不同步骤来实现的。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绪论(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 (4) 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二) 是非题:1.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5.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6.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7.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8.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9.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6-8章
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1、解: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和长形、复状花序(os)为重组型,故O—s 间的交换值为:(23+19)/(23+83+85+19)×100%=20%2、解:O_S_ :O_ss :ooS_ :ooss = 51% :24% :24% :1%,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圆形、单一花序(51%),圆形、复状花序(24%),长形、单一花序(24%),长形、复状花序(1%)。
3、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CCoo白色×ccOO白色♂↓有色CcOo×ccoo白色↓有色C_O_白色(O_cc,ooC_,ccoo)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
可见,c—o间无连锁。
(若有连锁,交换值应为50%,即被测交之F1形成Co :cO :CO :co=1 :1 :1 :1的配子;如果这样,那么c与o在连锁图上相距很远,一般依该二基因是不能直接测出重组图距来的)。
4、解:(1)独立分配时,P = 1/2;(2)完全连锁时,P = 0;(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 0~0.55、解:(1)Z+ al Z px +×Z+ +W中,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Z px al W,为交换型,∴数目=16×10%=1.6只≈2只或依据下表为16×[(5%×50%)/(45%×50%+5%×50%)]=1.6只(2)后代表型及比例见下表:∴非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74-16)×22.5%/75%=17.46、解:根据上题的图示可知,有45%的雄性小鸡带有px,45%的雄性小鸡带有al,5%的雄性小鸡同时带有px和al。
7、(a)基因A和C是紧密连锁的,所以没有重组发生。
(b)重组值为08、解:(1)对这三对基因杂合的个体产生8种类型配子,说明在两个连锁间区各有单交换发生,同时也有双交换出现。
南开大学遗传学练习题-第6章答案
第六章1重组极性杂合DNA 模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最早是在酵母不同交配型A ×a 的杂交中发现的。
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除了正常的2A :2a 分离外,出现了3A :1a 或者1A :3a 的分离,试用某种DNA 重组模型加以说明,并附图解。
答:Holliday 模型,发生单链交换以后的局部异源双链在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下将其中的一条链切除。
前提:酶系统只选择性的切除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而不是随机切除一条链。
图参见课件。
2子囊菌纲的一种真菌Ascobulus 的一些突变产生浅色子囊孢子,成为a 突变体。
不同a 突变体进行了以下的杂交,观察具有黑色野生型子囊孢子的子囊,杂交中出现的黑色孢子的基因型如下:a 1×a 2 a 1×a 3 a 2×a 3 ↓↓↓ a 1 + a 1 + a 2 + + + a 1 + a 2 + + a 2 + + + + + a 2+ a 3+ a 3试说明这些结果。
有a 1、a 2和a 3这三个突变位点的可能次序如何?答:三次转换,总计:a 1—1次;a 2—0次;a 3—2次。
基于“同线分析”原理,与断点连锁越紧密,越易发生基因转变。
由于a 3离断裂位点最近,a 1次之,a 2最远,基因转变具有方向性,因此推断三个位点的顺序为:(重组位点) a 3—a 1—a 2。
3下表表示人─鼠杂种无性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人类染色体。
检验了人的4种酶:TK (thymidine –kinase ,胸腺激酶),只在无性系C 中有活性;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 ,乳酸脱氢酶),在A 、B 、C 3个无性系中都有活性;PGK (phpsphoglycerate kinase ,磷酸甘油酸激酶),在无性系A 和C 中有活性;AHH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 ,芳烃羟化酶),在无性系B 中有活性。
南开大学遗传学-6_连锁遗传分析
NCO = 1 – (SCO+DCO)
平均交换率是单交换率和双交换 率的加权平均数μ = SCO + 2DCO= (T-2NPD) + 2(4NPD)= T + 6NPD
非交换型
(1) + + + + — — — — (2) — — — — + + + +
交换型
(3) + + — — + + — — ((1)的2、3对交换) (4) — — + +— — + + ((2)的2、3对交换) (5) + + — — — — + + ((1)的2、4对交换) (6) — — + + + + — — ((2)的2、4对交换)
第二次分裂分离:在 一对非姐妹染色单体 间发生着丝粒和某杂 合基因座交换的减数 分离
营养缺陷型
从野外采集来的面包霉能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一般称之为野生型或原养型(prototroph)
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突变型菌株,一定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某 一营养物质才能生长,一般称之为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
连锁基因座a和b间的关系
无交换 (no crossovers, NCO) 一次单交换 (a single crossover,
SCO)
双交换 (double crossover, DCO) 三次或多次交换也可能出现,但是
太少了,可以忽略
NPD只存在于双交换中,NPD的 期望频率是DCO/4,所以双交换 频率为DCO=4NPD
连锁状态 在后2种情况下,需寻找一个或多个标记(为发现双或多交换而寻找的居间基因)。实际 操作起来很困难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 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B. 填空题: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____和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____与____(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遗传、变异和选择)(三) 判断题: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3. 遗传、变异和人工选择将形成品种、品系(√);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
(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答案
后代公鸡中带px基因的占公鸡总数的 (0.225+0.025)/(0.225+0.225+0.025+0.025 ) = 1/2
后代公鸡中带al基因的占公鸡总数的 (0.225+0.025)/(0.225+0.225+0.025+0.025 ) = 1/2
所以,将有(74/2)/2 = 18.5 只雄性小鸡带有px基因; 将有(74/2)/2 = 18.5 只雄性小鸡带有al基因。
16.雌果蝇X染色体的遗传组成是:
有一隐性致死基因1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经杂 统计此雌蝇产下的1000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a b c d e f 750
d e f 70
abcde
60
c d e f 40
abcd
20 b c d e f 30
abc
30
合计 1000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
①在16只白化小鸡中将有16 × 1/10 = 1.6只 显出痉挛症状; ②在非白化小鸡中将有(37-16) × 9/10 = 18.9只 显出痉挛症状。
6.因为px是致死的,所以这个基因只能通过公鸡传递。 上题的雄性小鸡既不显示px,也不显示al,因为它们从 正常母鸡得到Px、Al基因。问多少雄性小鸡带有px?多 少雄性小鸡带有al?
理论比1∶1没有显著差异,符合回交比率。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o-c间无连锁,如有连锁,则
交换值为50%。
4.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现有 一交配如下: AABB × aabb
↓ AaBb × aabb
(整理)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六章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课后习题及答案1.在红色面包霉中,ab是任意两个基因。
杂交组合为ab*++,每个杂交分析了100个子囊,结果如下表:子囊包子的类型和数目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 134******** 2841150000 3553400200 4711181801 596242281020 6310136104对每一个杂交,分析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确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答:对上表进行分析如下: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分类PD NPD TT TT PD NPD TTa基因分离MI MI MI MII MII MII MII b基因分离MI MI MII MI MII MII MII(1).对第一个杂交进行分析:要判断a与b之间是否发生连锁,即要比较PD和NPD类型的数目,若有连锁存在时,则不发生交换(PD类型)减数分裂细胞的数目应明显多于发生四线交换(NPD类型)的细胞数目,即PD>NOD时,表明有连锁存在。
对第一个杂交分析可知其PD=NPD,因此说a与b之间不存在连锁,a与b之间就不存在遗传距离。
由于基因-着丝粒距离是MII离子囊类型百分率的1/2,所以重组率=1/2重组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2+0/100*100=16 cM(2).对第二个杂交进行分析: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5/100+6*1/100)=10.5 cM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 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5/100*100=7.5 cM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遗传学》习题集附答案(全)
《遗传学》习题集附答案(全)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学2.遗传3.变异二、选择题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2.超数染色体3.无融合生殖4.核小体(nucleosome)5.染色体组型(karyotype)6.联会7.双受精8.胚乳直感9.单倍体10.细胞周期二、是非题(对打“√”,错打“×”)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遗传学》试题库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一) 绪论(3-5%)(二)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三) 孟德尔遗传(12-15%)(四)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五) 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六) 染色体变异(8-10%)(七) 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八)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5-7%)(九) 基因突变(8-10%)(十) 细胞质遗传(5-7%)(十一) 群体遗传与进化(10-12%)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1.名词解释(3-4)2.选择题或填空题 (1-1.5)3.判断题 (1-1.5)4.问答题(5-7)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 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 1900 (4) 1910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 (3)G·J·Mendel(4)C·R·Dar winB. 填空题: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 判断题: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3. 遗传、变异和人工选择将形成品种、品系(√);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第六章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课后习题及答案1.在红色面包霉中,ab是任意两个基因。
杂交组合为ab*++,每个杂交分析了100个子囊,结果如下表:子囊包子的类型和数目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 134******** 2841150000 3553400200 4711181801 596242281020 6310136104对每一个杂交,分析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确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答:对上表进行分析如下: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分类PD NPD TT TT PD NPD TTa基因分离MI MI MI MII MII MII MII b基因分离MI MI MII MI MII MII MII(1).对第一个杂交进行分析:要判断a与b之间是否发生连锁,即要比较PD和NPD类型的数目,若有连锁存在时,则不发生交换(PD类型)减数分裂细胞的数目应明显多于发生四线交换(NPD类型)的细胞数目,即PD>NOD时,表明有连锁存在。
对第一个杂交分析可知其PD=NPD,因此说a与b之间不存在连锁,a与b之间就不存在遗传距离。
由于基因-着丝粒距离是MII离子囊类型百分率的1/2,所以重组率=1/2重组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2+0/100*100=16 cM(2).对第二个杂交进行分析: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5/100+6*1/100)=10.5 cM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 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5/100*100=7.5 cM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遗传学》习题集附答案(全)
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学2.遗传3.变异二、选择题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2.超数染色体3.无融合生殖4.核小体(nucleosome)5.染色体组型(karyotype)6.联会7.双受精8.胚乳直感9.单倍体10.细胞周期二、是非题(对打“√”,错打“×”)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6.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南开大学遗传学练习题-第6章答案
第六章1重组极性杂合DNA 模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最早是在酵母不同交配型A ×a 的杂交中发现的。
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除了正常的2A :2a 分离外,出现了3A :1a 或者1A :3a 的分离,试用某种DNA 重组模型加以说明,并附图解。
答:Holliday 模型,发生单链交换以后的局部异源双链在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下将其中的一条链切除。
前提:酶系统只选择性的切除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而不是随机切除一条链。
图参见课件。
2子囊菌纲的一种真菌Ascobulus 的一些突变产生浅色子囊孢子,成为a 突变体。
不同a 突变体进行了以下的杂交,观察具有黑色野生型子囊孢子的子囊,杂交中出现的黑色孢子的基因型如下:a 1×a 2 a 1×a 3 a 2×a 3 ↓↓↓ a 1 + a 1 + a 2 + + + a 1 + a 2 + + a 2 + + + + + a 2+ a 3+ a 3试说明这些结果。
有a 1、a 2和a 3这三个突变位点的可能次序如何?答:三次转换,总计:a 1—1次;a 2—0次;a 3—2次。
基于“同线分析”原理,与断点连锁越紧密,越易发生基因转变。
由于a 3离断裂位点最近,a 1次之,a 2最远,基因转变具有方向性,因此推断三个位点的顺序为:(重组位点) a 3—a 1—a 2。
3下表表示人─鼠杂种无性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人类染色体。
检验了人的4种酶:TK (thymidine –kinase ,胸腺激酶),只在无性系C 中有活性;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 ,乳酸脱氢酶),在A 、B 、C 3个无性系中都有活性;PGK (phpsphoglycerate kinase ,磷酸甘油酸激酶),在无性系A 和C 中有活性;AHH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 ,芳烃羟化酶),在无性系B 中有活性。
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
遗传第六七章习题答案第六章非孟德尔遗传一、名词解释1、非孟德尔遗传:生物性状的遗传不符合经典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现象。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3、母性遗传:指性状以母性方式在上下代间进行传递的遗传方式。
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性状总是受母体(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母性影响:又称母性效应,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在卵子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5、核外遗传:由核外DNA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6、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的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7、核基因组:存在于细胞核上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8、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总称。
9、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细胞质基因,是细胞器的正常遗传组分,有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
10、非细胞器基因组:是细胞内非必需组分的基因组,能赋予细胞某种特有的性状或特征,是真核细胞内的内共生体。
11、阈值效应:当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比例时,才有受损的表型出现。
当线粒体中ATP产生减少,低于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所需能量的最低值时,临床症状就会表现。
12、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分为:核不育型、细胞质不育型。
质核互作不育型等三种类型。
13、短暂的母性影响:母本基因型对子代的影响仅体现在子代个体生长发育的幼龄期。
14、持久的母性影响: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15、基因组印记:父本来源和母本来源的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同,来自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沉默,而来自另一个亲本的等位基因则表达,这种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
弟八早
1 重组极性杂合DNA 模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最早是在酵母不同交配型的杂交中发现的。
合子减数 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抱子除了正常的2A:2a 分离外,出现了 3J:U 或者1/1:3〃的分离,试用某种DNA 重组模型加以说明,并附图解。
答:Holliday 模型,发生单链交换以后的局部异源双链在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下将其 中的一条链切除。
前提:酶系统只选择性的切除两条异源双链中的一条,而不是随机切除一 条链。
图参见课件。
2
子囊通纲的一种真菌Ascobulus 的一些突变产生浅色子囊泡子,成为a 突变体。
不同a 突变体进行了以 下的杂交,观察具有黑色野生型子囊饱子的子囊,杂交中出现的黑色饱子的基因型如下:
答:三次转换,总计:%—1次;⑶一0
次;々3—2次。
基于“同线分析”原理,与断点连锁越 1 2
J
紧密,越易发生基因转变。
由于。
3离断裂位点最近,气次之,灼最远,基因转变具有方向 J 1
L
性,因此推断三个位点的顺序为:(重组位点)勺一%一。
2。
3
下表表示人一鼠杂种无性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人类染色体。
检验了人的4种酶:TK (lhymidine-kinase, 胸腺激酶),只在无性系C 中有活性;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乳酸脱氢酶),在A 、C 3个无性 系中都有活性;PGK (phpsphoglycerate kinase»磷酸甘油酸激酶),在无性系A 和C 中有活性;AHH (aryl 无性系 人的染色体
X
2 11
17 A +
—
+ — B —
+
+ —
C
+
—
+
+
答:TK 只有C 系有活性,即A 、B 系无活性,也就是说,A 、B 系是突变体,由于基因与 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因此与17号染色体同线,即TK 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
同理,LDH 位于11号染色体,PGK 位于X 染色体,AHH 位于2号染色体。
1
1
+
a\ +
您 +
+ +
白1 +
+
+ a 2 + + + +
+ 白2
+ "3
+ "3
试说明这些结果。
有们、。
2和。
3这三个突变位点的可能次序如何?
"|X 〃2
〃]X
«2X «3
4用体细胞杂交技术研究杂种克隆中染色体与人类4种酶的关系,得到以下结果。
指出这3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与4种酶的关系?
杂种克隆
A B C D E
I—+———
11+——+—4种酶III++
IV+——+
1—+—+
人类染色体2++
3——+++
答:根据平行关系知道,酶II和酶IV的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酶1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
但在D系上发生了转变;酶III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但在上游位点(靠近着丝点)发生基因转变,使之
都变成了对应等位基因状态。
5对某人的两个怯珠蛋白基因(每个来自11号染色体中的一条)的DNA测序表明其中一个基因有突变。
如果仅有这个信息,此人是否担心成为遗传病的携带者并遗传给他的孩子?还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来判断其危险性?
答:不一定,还需要了解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拷贝数、突变类型、细胞类型等信息才能确定其是否遗传以及遗传可能性的大小。
6在链抱酶的单倍体中,假设两个Vai合成的基因Val-r和Vab2\它们的突变等位基因是Val-1和Val-2, 这两个基因连锁,平均两次减数分裂中在它们之间发生一次交换。
那么:①该两基因之间未发生交换的减数分裂的比例是多少?②两个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是多少?③松d-1 Val-r ^Val-1^佐〃-2杂交后代放在缺少Vai的平板上,有多少比例的后代能生长?④命号Val~r品系积聚的中间成分是B,而Val-1+ Val-2 积累的中间成分是A。
Val-1 Val-2^品系在有Vai或A的平板上生长,但Val-I+ Val-2品系仅在有Vai平板上生长,不能在有B的平板上生长。
说明Vai的合成途径及基因控制的位置。
答:①=1-1/2=1/2;②=l/2xl/2=l/4;③只有双野生型后代能生长,即l/2xl/4(RF值)=1/8;
④ B ------- >A ------ >Val
74基因的杂合子AaBbCcDd与aabbccdd测交,得到的1000个子代,根据其杂合亲本配子的贡献归类如下:
ABCD42
Abed43
AB Cd140
A be D145
a B c D6
Ah Cd9
AB cd305
abCD310
(a)哪些基因是连锁的?
(b)如果该杂合子是由两个纯系杂交产生的,他们的基因型是什么?
(c)画出连锁基因的连锁图。
(d)计算并发系数。
答:(a)计算得RF(A-B)=20.3%, RF(A-C)=19.7%, RF(A-D)=18.7%, RF(B-C)=37%+2x 1.5%= 40%, RF(B-D)=10%, RF(C・D)=30%,均小于50%,因此4基因连锁,其排列顺序为B.lO01O.3W・19.7・c。
(b)类型最多者为ABed 或abCD,即亲本类型为AABBeedd^ aabbCCDD。
(c)BdAc〃bDaC。
(d)B与 C 重组率为40%, B 与 D重组率为10%, C 与。
重组率为30%,说明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B-D-C,预期双交换率为10%x30%=3%,实际双交换率为(6+9)/1000=1.5%,因此并发系数为1.5/3=0.5。
[RF(D-A)=18.7%明显大于103%,表明之间存在明显的负干扰,该干扰来源于A-C ,还是B-D ,题中未给出相应条件,无法回答,故不能由此来计算其并发系数]
8在粗糙脉胞菌中进行。
/-2+与〃/-2杂交,顺序四分子分析显示,发生第二次分裂分离的比例为8%。
(a)画出该杂交中两种第二次分裂分离的四分子模式。
(b)该8%的数值能告诉你什么信息?答:(a)见课件,选其二。
(b)图距为8%xl/2=4%,即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