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2017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2)第2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5)第3课《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 (9)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12)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15)第6课《森林的动物》教学设计 (18)第7课《网上学习:保护动物》教学设计 (21)《探究技能观察》教学设计 (23)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27)第9课《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吗》教学设计 (31)第10课《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34)第11课《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学设计 (39)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42)第13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46)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50)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55)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59)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63)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68)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70)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4)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7)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80)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83)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课件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课件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课件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打开科学之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2.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4.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二)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三)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三.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四.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打开科学之门 粤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打开科学之门  粤教版 (共19张PPT)
打开科学之门
我们的世界到处隐藏着奥妙, 多彩的大自然处处充满了神奇。
陈 保 红
木叶虫
花螳螂 枯叶螳螂
竹节虫
每幅图片中都有一只虫 子,它们的形状、颜色 和周围环境很相似。这 是动物的拟态现象。
动物拟态和 保护色的作用:
伪装捕食和 躲避天敌、保护自己
这是一幅沙粒表面的照片,电子显微镜把沙 粒放大了许多倍。 这也体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空间尺度 之间的相似性现象。
这是在日本新兴的一种火锅,其使用非常简单,人们在旅 游、出差时均可品尝。这种新兴的纸火锅不漏不燃,其主 料和汤料均用特制的纸包装。在这种火锅中加水点燃后即 可食用,而且其味道鲜美无比,食时别有一番情趣。
根据经验作出的判断和产生的想法只是猜想, 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 很多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但有它的 科学道理。通过不断的学习,你就能知晓 其中的奥秘。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有时只凭感觉 器官的观察是不够的,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借 助一些 科学仪器。
白雾,从哪里来?
冰棍的周围出现了白雾,为什 么呢?
这些白雾是冰棍产生的吗?
根据经验作出 的判断和产生 的想法只是猜 • 如果是,怎样证明? 想,通过科学 • 如果不是,又要怎样证明呢? 实验才能找到 正确答案。
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题的人。伟大的科 学发现往往从疑问开始。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
1、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 2、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包容、怀疑、探索、不偏见
填空:
• 1、 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常常 需要借助一些 。 • 2、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善于伪装,它们 能在捕食者面前瞒天过海。 如: 、 、 、 等。 • 3,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问问为什么。 • 4,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 问,探究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认识气体-粤教版(共13张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认识气体-粤教版(共13张PPT)
认识气体
猜一猜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
(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空气
活动一
把空气装在塑料袋里,并尝试将塑料袋里 的空气转移到瓶里。
工具与材料: 塑料袋、橡 胶管、塑胶瓶、水槽
活动二
空气有质量吗?
看不見的空气有重量吗?空气的重量可以秤得出來吗? 比较气球放到天平前后的重量,可以推知空气是否有重量。
2.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
答:细绳在小木棍上的位置不能变。 3.分析现象,写出结论。
实验方法:
1.给气球充气后扎紧挂在小木棍的一端。
2.另一端挂上粉笔(笔帽)。 3.中间系上细绳调试,使之平衡,然后在小木棍上做 标记。 4.再次提起小木棍,观察是否仍然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 衡重新调整到平衡状态作上标记,直到提起后仍然平衡。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气球内的空气释放完,提起小木 棍观察到什么现象?
6.实验结论:,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2.我们要养成细心观察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谢谢
托盘天平的特点 把天平调平衡后,两边放上物体,如果重量相等,天平就 会保持平衡,如果重量不相等,天平的指针就会偏向重的一边。
1.同学们猜想一下空气有没有重量?
2.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空气有没有重量?
3.实验材料 小木棍、气球、细绳、笔帽(粉笔)
温馨提示: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保持教室安静。

小学科学 粤教粤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 期末总结(课件ppt18ppt)

小学科学 粤教粤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 期末总结(课件ppt18ppt)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 部分昆虫还有两对翅膀。(常见的昆 虫有蜻蜓、蝉、蝗虫、蝴蝶等)
鸟类: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和尾五部分。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 为翅膀,头部有角质的喙。(常为头、颈、躯 干、四肢和尾,体表被覆鳞片或甲 片,四肢从体侧横出,腹部常贴着 地面爬行。(常见的爬行类有壁虎、 乌龟、鳄鱼、变色龙等)
实验将食盐分离出来 实验器材:不锈钢勺、盐水、蜡烛、打火机 实验过程:拥不锈钢小勺取少许浓盐水,放在蜡烛的火焰 上加热。当有盐粒出现时,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随着加热,水被慢慢的蒸发,盐不会跟着水一 起蒸发,就会分离出来颜色、形状及大小和盐接近的白色 颗粒,这种白色颗粒放入水中能溶于水,白色颗粒就是原 来溶解的盐。 实验结论:盐被分离出来。
放入冷水 液柱水位下降 温度降低水的体积变小
总结: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
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水的体积考的就是液体的热
胀冷缩)
实验:探究温度变化时,空气的体积怎样改变。
实验材料:肥皂液、烧杯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把肥皂液抹在烧瓶口,形成肥皂膜。将烧瓶
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肥皂膜的变化(也可以用
7、(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 (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 的基础。我们可以运用(观察)的方法,了解动物身体 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特征)。
第二单元 1、溶解的三大特点:均匀、分散、透明。 2、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会形成均匀、透明的紫色溶液。 3、搅拌、加热、弄碎是可以加快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 溶解的。 3、在一定量的水中,食盐和白砂糖溶解的情况一样吗? 实验结果:在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一定量食盐或白砂糖, 白砂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大。 4、食盐(白砂糖)还能从盐水(糖水)里分离出来吗? 答:蒸发、加热。

(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非生物 —— 没有生命
生物特点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 它们能长大 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它们会呼吸 它们会运动 它们都需要养料,会吃东东西,也会拉, 会新陈代谢 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它们会繁殖 它们会遗传和变异……
《寻找生命》探究卡
学校:合什镇小学校 班级:三年级一班 姓名:
一、探究主题: 二、时间: 四、小组成员: 六、工具材料: 七、我们发现:
小白兔
兔子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躯干


颈 四肢
测量小白兔
小白兔吃什么
小白兔的运动方式
小结:
兔子身体分为几部分?
头、颈、躯干、四肢、尾
兔子吃什么?
兔子小的时候吃奶、大的时候吃草、蔬菜等。
兔子的运动方式:
跳着走

猫的运动方式




蹿
猫吃什么?
小的时候吃奶、大了 吃老鼠、鱼等
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
作业
1、有生命的: ( ) 、 ( ) 、( ) 。 没有生命的:( ) 、( ) 、( ) 。
2、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有哪些特征?
有生命:
。没有生命:

3、像动物和植物这样有 ( )的物体都属于 ( ),( )
和 ( )是我们常常可以看见的两大类生物。
前节知识回顾
一、填空 1、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蝴蝶)、 (花朵)、(蚯蚓)等生物。(报纸)、(书 本)、(铅笔)、(橡皮)等都是没有生命的物 体。 2、写出三个你发现小动物的地点(草地上)、 (树林里)、(校园里)。 3、你观察小动物使用的工具有(放大镜)、 (小铲子)、(镊子)等。 4、(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 属于(生物)。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2)第2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5)第3课《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 (9)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12)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15)第6课《森林的动物》教学设计 (18)第7课《网上学习:保护动物》教学设计 (21)《探究技能观察》教学设计 (23)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27)第9课《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吗》教学设计 (31)第10课《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34)第11课《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学设计 (39)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42)第13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46)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50)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55)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59)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63)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68)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70)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4)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7)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80)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83)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粤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16《它们占据空间吗》(课件)

粤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16《它们占据空间吗》(课件)

作业布置
如图所示:怎样做才能利用空气将水挤出来?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
材料:杯子、水槽、水、 纸。
方法: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槽中。 现象:杯子中的纸没有湿。
说说纸为什么不湿的科学道理?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使得水 与纸没有接触,故没有纸没湿。
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水进入杯中,杯底的纸湿了。
一、判断。 1. 乌鸦能喝到瓶子中的水,是因为石子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水面上升
(二)活动2:气体也占据空间吗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和液体都 能占据空间,那气体也能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剪子、塑料瓶、水槽、纸船
实验过程: (1)水槽中成满水,把纸船放在水面上。 (2)用剪去了底部的塑料瓶,罩着浮在水面 上的小纸船 , 保持瓶子垂直向下压入水底,观察 小纸船的情况的实验。 (3)慢慢拧松瓶盖,观察现象。
实验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实验。 (2)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 录。
实验 用塑料瓶罩着浮在水面上 的纸船 , 保持瓶子垂直向
下压入水底 慢慢拧松瓶盖
现象 纸船不湿 纸船湿了
解释 空气占据空间,水 与纸船不接触
空气被排除,水与纸船接触
结论:除固体、液体外,通过实验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它们占据空间吗
粤教版上 三年级上
《乌鸦喝水》的故事
活动1:水位会上升吗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 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到水瓶里, 随着水位慢慢地上升,乌鸦就喝到了 水,你是否也想试试看为什么乌鸦能 喝到水呢?
实验材料:水、塑料瓶和一些小石块
活动手册:
实验过程: 往瓶子里加入半瓶水,并在 瓶壁上标记水位,再慢慢地往瓶 里加入小石子,观察水位的变化 情况。

科学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 科学课件 -《探究技能 观察》粤教版(共12张PPT)

科学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 科学课件 -《探究技能 观察》粤教版(共12张PPT)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探究技能 观察
鲫鱼在游动的时候, 鱼鳍总是在摆动。
鲫鱼有多少鱼 鳍呢?
1.怎样可以确定鲫鱼的鱼鳍数量呢?
可以通过观察了解鲫鱼的鱼鳍数量。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
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2.波波要怎样观察鲫鱼,才能解答自己的问题?
1.明确问题 → 2.制定计划 → 3.实施观察 → 4.形成成果
9.运用今天学到的科学观察方法,观察校园里 的一种小动物。
和同学分享你的研究问题、观察计划。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目的:了解鲫鱼(或壁虎)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么特征。
观察对象:鲫鱼(壁虎) 观察方法:眼看、手摸等 观察工具:放大镜 观察步骤: 先整体观察鲫鱼(壁虎)的身体外形,再从 头部往尾部进行局部观察 记录方式: 简单文字描述,并结合简图
5.根据计划,实施观察
观察目的:了解鲫鱼(或壁虎)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么特征。 1.让动物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活动; 2.观察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3.观察动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4.按照从前往后、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动物身体每个部分 的特征。 5.真实地、准确地、仔细地记录观察到是事实。
观察结果
记录:波波
通过观察,我发现
各1个
鲫鱼的身体共有7个鱼鳍。
鲫鱼的头部没有鱼鳍。
鲫鱼的躯干有6个鱼鳍。 背部有1个鱼鳍,胸部有2个 鱼鳍,腹部有2个鱼鳍,臀部 有1个鱼鳍。
鲫鱼的尾部有1个鱼鳍。
各2个
3.让我们通过观察鲫鱼或壁虎的外形特征, 来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要想了解它们的身体特征,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明确问题:动物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 特征?

粤科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PPT课件

粤科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PPT课件
粤科粤教版 三年级上册
给篮球充气
给篮球充气,观察充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当篮球鼓起时,停止充气,用 手压球,观察现象。
继续充气,篮球会有变化吗?
给篮球充气
讨论:观察充气前和充气后的篮球有什么变化?并做出解释。
打气筒中的空气到了篮球内部 空气占据了篮球内部的空间,所以篮球变圆变大。
空气有形状吗
空气被装在不同的物体里,呈现不同的形状。说明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
空气是有质量
空气的体积会变吗
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尝试推动注射器活 塞,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空气的体积会变吗
要求: ①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尝 试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②放开压住活塞的手,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试一试再拉动 注射器活塞,观察能否拉得动。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
3.向鼓起来的篮球里再充气,测得的篮球质量会增 加。( √ )
三、判断对错。
4.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 ) 5.空气和液体一样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
所以能用尺子测量。( √ )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
后续课件预览
粤科粤教版 三年级上册
水位会上升吗
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到水瓶里,随着水 位慢慢地上升,乌鸦就喝到了水。瓶子里的水真的会上升吗?
气体有质量吗
我们周围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可以利用简易天平进行测量。把一个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上,调节 天平使其平衡。取下皮球给皮球充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
气体有质量吗
气体有质量吗
将充气前后的皮球摆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平衡情况,用箭头标出,并尝 试做出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猫的运动方式 :
走、跑、跳
2.观察小猫和壁虎的外形
(1)小猫和壁虎的足有什么不同? (2)除了足,小猫和壁虎的外形还有什么不同 ?
把观察发现记录在完成活动手册第1个任务中。
小猫和壁虎的外形特征
相同点: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五个部位 。
小猫和壁虎的外形特征
相同点: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五个部位 。
不同点 :
体表 小猫 披覆细毛
足 有肉垫;有抓住猎物的利爪
壁虎 披覆鳞片 有可以粘附墙壁的皱褶
3.讨论:除了运动方式和外形不同, 小猫和壁虎还有哪些不同?
繁殖方式 其他
小猫
直接生出小猫 会哺育后代 不冬眠
壁虎
生出卵 不会哺育后代 会冬眠
4.哪些动物与壁虎相似,哪些与小猫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鱼鳍
1.鲫鱼的身体有头、躯 干、尾三个部分 2.有鱼鳍 3.体表覆盖鳞片
5.除了外形,青蛙和鲫鱼还有哪些不同?
生活环境:可以生活在陆地
运动方式:用四肢运动,在 陆地可以跳,在水里可以游
生活环境:终身只能生活在 水里 运动方式: 用鱼鳍在水中游
6.哪些动物与鲫鱼相似,哪些与青蛙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3.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蝗虫
瓢虫
蜘蛛
螳螂
(1)大多数都有翅膀; (2)运动比较快,都会飞或跳或爬
4.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4.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马陆
鼠妇
蜗牛
蚯蚓
5.利用昆虫观察盒观察马陆、蚯蚓、蜗 牛、鼠妇的身体特征,并记录观察发现 。
新粤教版(2017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1课 鲫鱼与青蛙
小鱼与蝌蚪
好多小鱼啊 !
是蝌蚪吧?
1.观察小鱼和蝌蚪,说说怎样区分它们?
蝌蚪
身体较短、圆, 嘴有吸盘, 没有鱼鳍
小鱼
身体较为扁长, 有鱼鳍
2.小鱼和蝌蚪长大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蝌蚪的生长变化
鲫鱼的生长变化
蝌蚪先慢慢长出1对后肢 ,再长出1对前肢,尾部慢
哺乳 动物
8. 蛇属于哪一类动物?
蛇的特征:
1.体表覆盖鳞或甲 2. 繁殖方式:产卵繁殖后代 3.有冬眠现象
爬行 动物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4课 草地里的小动物
我看到了一只蝗虫。 草地里还有什么动物呢 ?
草丛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怎样可以知道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进行实地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 ?
蜥蜴

老鼠
乌龟
乌龟
蜥蜴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覆盖鳞或甲
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个部分组成 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 繁殖方式:产卵繁殖后代
爬行 物
老鼠

共同特点: 全身披覆细毛,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 运动方式:行走、跑、跳跃 繁殖:直接生产出幼体,给幼体哺乳
哺乳 动物
慢变短,最后消失,变成可 以生活在陆地的青蛙
小鲫鱼身体慢慢变大,
这个过程主要是身体大小发 生变化,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3.观察鲫鱼和青蛙的外形有哪些不 同,把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说说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头 躯干 尾
躯干
四肢
1.青蛙的身体有头、躯 干、四肢三个部分 2.四肢 3.体表光滑
蜻蜓和麻雀在外形上的不同
蜻蜓

长有1对触角、1对复眼
,3只单眼,1个口器

2对翅膀
3对足
腹部 细长,有很多体节, 末端膨大
麻雀

1对眼,一个喙,1
对鼻孔、1对耳孔


细长

躯干 流线型

四肢 上肢是翅膀,能飞翔 覆
,下肢是肌肉发达的腿 羽
,能跳跃


尾羽发达,较长
3.哪些动物与蜻蜓相似,哪些与麻雀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鲑鱼
大鲵
绿蟾蜍
鳜鱼
鲑鱼
鳜鱼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覆盖着鳞片 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有鱼鳍 终身生活在水中
鱼类 动物
绿蟾蜍
大鲵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无鳞片 身体都有四肢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
两栖类 动物
7.哪些动物属于鱼类,哪些属于两栖类? 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 。
1246
357
①观察草地里有什么小动物 ②小动物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③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
(2)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
“三要” ①用工具拨开草丛 ②要仔细观察 ③要及时做记录
“三不” ①不伤害小动物 ②不破坏绿化 ③不直接接触小动物
把观察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分享我们在草丛里的观察发现
(1)草丛里有什么小动物 (2)小动物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小动物在做什么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2课 蜻蜓与麻雀
蜻蜓和麻雀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
1.观察蜻蜓与麻雀的翅膀, 比较它们的翅膀有哪些不同?
蜻蜓的翅膀 麻雀的翅膀
数量 两对 一对
外形 光滑, 透明, 有脉
纹, 较薄, 无骨骼 外披羽毛,较厚实
,内有肌肉和骨骼
其他 不可伸展 可伸展
2.除了翅膀,蜻蜓和麻雀在外形上还有哪些不同?
用望远镜观察鸟类
户外活动要注意安全 !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3课 壁虎与小猫
小猫在追壁虎。
小猫为什么爬不上墙 ?
运动方式与身体特征有关系吗?
1.小猫和壁虎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
仔细观察小猫和壁虎的运动,并尝试模仿 。
壁虎的运动方式: 爬
(四肢向外侧延伸, 腹部着地,匍匐前进)
5.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哪些属于鸟类?
13 59
6 24
8
7 10
6. 蝙蝠属于哪一类动物?
蝙蝠的身体特征 1.全身披覆细毛 2.身体分为头、颈、躯干 、四肢和尾5个部分 3.直接生产小蝙蝠,并有 哺乳行为
哺乳动物
7. 海豚属于哪一类动物?
海豚的身体特征 繁殖方式:直接生产小 海豚,并有哺乳行为
蝙蝠的身体特征与昆虫不同
1.身体不是三个部分 2.没有2对翅膀 3.没有6条腿
蝙蝠的身体特征与鸟不同
1.体表没有羽毛 2.嘴的形态与鸟喙不同
亲子活动:蝙蝠是哪类动物
• 与爸爸妈妈到图书馆阅读相关科普读物,了解蝙蝠是属于哪 一类动物。
课外实践活动: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
和家长到户外一起观察更多的昆虫、鸟类等动物,了解 它们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
翠鸟
蝗虫
蝴蝶
家鸡
蝴蝶
蝗虫
它们的共同特点: 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胸部长有2对翅膀,3对足
昆虫
翠鸟
家鸡
它们的共同特点: 全身披覆羽毛,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 嘴为坚硬的喙 有1对翅膀
鸟类
4.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哪些属于鸟类?
24 5 7
138 6
5. 蝙蝠是鸟类,还是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