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
合集下载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PPT课件
2020/5/18
萧 红
.
2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乳名 荣华,学名秀环,后 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nǎi) 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5 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 场》。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 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她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 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 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
2020/5/18
.
3
•
茅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
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
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
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
传·序言》)
2020/5/18
.
4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 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 童年生活为原型,写了呼兰河村的人情风貌。书中刻画出了当 时生活压力下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社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 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 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 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 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 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 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无数苦难,度过传奇 的一生。
萧 红
.
2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乳名 荣华,学名秀环,后 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nǎi) 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5 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 场》。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 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她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 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 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
2020/5/18
.
3
•
茅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
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
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
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
传·序言》)
2020/5/18
.
4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 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 童年生活为原型,写了呼兰河村的人情风貌。书中刻画出了当 时生活压力下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社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 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 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 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 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 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 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无数苦难,度过传奇 的一生。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11.《呼兰河传》3-人教版
11.《呼兰河传》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 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 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 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 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 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 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 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 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 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 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 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 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 岁的萧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 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 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 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 《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 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 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 的影响。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 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 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 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 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 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 版。
端 木 蕻 良 先 生
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年仅三十一岁 的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十年 漂泊,北国的呼兰小城是她的起点,而南方的香港 是她的终点。萧红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 烟中,从此曾经爱她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一生都 生活在萧红的阴影里。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 畔的种种人和事。
6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小团圆 媳妇该不该死?是谁害死了她?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 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 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 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 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 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 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 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 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 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 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 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 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 岁的萧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 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 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 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 《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 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 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 的影响。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 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 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 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 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 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 版。
端 木 蕻 良 先 生
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年仅三十一岁 的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十年 漂泊,北国的呼兰小城是她的起点,而南方的香港 是她的终点。萧红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 烟中,从此曾经爱她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一生都 生活在萧红的阴影里。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 畔的种种人和事。
6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小团圆 媳妇该不该死?是谁害死了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小 团 圆 媳 妇 之 死
萧 红
解题
团圆媳妇,是旧社会封建婚姻制度的 产物,也叫童养媳。旧社会穷人家孩子多 养不起就变相卖给或送给有男孩的人家做 媳妇。实际上就是让所谓的夫家去抚养, 等女孩长大了,夫家就让此女孩与其子圆 房,故此就叫团圆媳妇。在我们学过的作 品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 《窦娥冤》中的窦娥就是童养媳。旧社会 的童养媳受尽了夫家的奴役和凌辱,经历 是相当悲惨的。
宝玉曾这样说:女孩子未嫁之前是 颗珍珠,无价之宝,等嫁了人就变成了 鱼眼珠了。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 染了男人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 人更可杀了! 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 象的时候,就用一跟铁链将它绑在水泥 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 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 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 也不挣扎。
归纳主旨
望 断 西 天 一 缕 霞
何 人 绘 得 萧 红 影
白 云 原 自 一 身 轻
但 得 能 为 天 下 雨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 没有什么希望, 只希望吃饱了, 穿暖了。 但也吃不饱, 也穿不暖。 逆来的, 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 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传》
本文通过写一个健康活泼、纯真善 良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封建礼教折磨 致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 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 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女性的 束缚与戕害。 在整部作品中,作者也用饱含深情的 笔墨,回忆故乡的人和事,充满着同情、 怜悯,表达出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 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 我虽然想高高飞翔 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 生平受尽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 !不甘!
小组合作探究
萧 红
解题
团圆媳妇,是旧社会封建婚姻制度的 产物,也叫童养媳。旧社会穷人家孩子多 养不起就变相卖给或送给有男孩的人家做 媳妇。实际上就是让所谓的夫家去抚养, 等女孩长大了,夫家就让此女孩与其子圆 房,故此就叫团圆媳妇。在我们学过的作 品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 《窦娥冤》中的窦娥就是童养媳。旧社会 的童养媳受尽了夫家的奴役和凌辱,经历 是相当悲惨的。
宝玉曾这样说:女孩子未嫁之前是 颗珍珠,无价之宝,等嫁了人就变成了 鱼眼珠了。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 染了男人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 人更可杀了! 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 象的时候,就用一跟铁链将它绑在水泥 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 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 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 也不挣扎。
归纳主旨
望 断 西 天 一 缕 霞
何 人 绘 得 萧 红 影
白 云 原 自 一 身 轻
但 得 能 为 天 下 雨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 没有什么希望, 只希望吃饱了, 穿暖了。 但也吃不饱, 也穿不暖。 逆来的, 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 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传》
本文通过写一个健康活泼、纯真善 良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封建礼教折磨 致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 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 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女性的 束缚与戕害。 在整部作品中,作者也用饱含深情的 笔墨,回忆故乡的人和事,充满着同情、 怜悯,表达出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 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 我虽然想高高飞翔 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 生平受尽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 !不甘!
小组合作探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呼兰河传》_课件1
diàn(惦)记 3.diān(掂)量
xiān(掀 )开 4.qìn(揿 )电铃
赤身luǒ(裸 )体 5.脚huái(踝)
sī(撕)扯 6.sī(厮)杀
yù(预)备 7.逸yù( 豫)
biàn(辫)子 8.biàn( 辩)解
xi ng(享)福
(2)对比手法的运用 有活力的被扼杀,思想僵腐的在维持着秩序,掌握着别 人的命运;冷漠旁观、助纣为虐的人又是救人的人;孩子的 一眼看穿与成人的愚昧可笑……多处对比极有力地突出了国 民的丑陋。 (3)浓墨重彩的渲染 对重点内容(洗澡)的渲染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被扭曲、 异化的程度,对环境的渲染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社会特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20世纪中国 著名女作家,文化革命活动家,是黑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笔名萧 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幼丧母。1930年,反对包办婚姻出 走,结识萧军,走上写作之路,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 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由此取得了在现代 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 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轰动。鲁迅为之作序,高度评 价。后来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到山西临汾任教。1940年去香港。最 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及系列回 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 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 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 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 子给她擦上了。”
“她婆婆”是一个愚昧、落后、麻木、残忍、狠毒的 妇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教学课件(19张)
组
括人异物化形的象典型,是男权传统樊篱中的
对牺。牲她者做、了大殉家葬极者认和可异又化极者习。以为常的一
件事。①虚落伪后残愚忍昧、的自民风私民冷俗酷作的支封撑建;思②源 于对想生命的的受毫害不者怜和惜卫;道③士还源于一种文化认
同:媳妇的地位和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
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
1、周围人和小团圆媳妇有仇吗?对于婆婆的各
第 二 调 查
了一性个对月自,小己团被圆奴媳役妇状终态于被的折历磨史生性了认病同,
生病所后造老成胡家的听,信是了女跳性大自神的己人加的速话了,对给女小
婆 婆
团圆性媳的妇异用大化缸,当这众种洗心澡理的办成法为来她治们病共,有还 没到的二集月体,小无团意圆识媳,妇自就觉死了的。来规范、约 2、婆束婆自认为己自和己其这他样女做人对不。对婆?婆为是什被么女?请人概
种行为,周围人都做了什么?反映了他们怎
样的内心世界?
无怨无仇。面对种种折磨,他们没有阻拦,
因为他们也是为了她好——要她像个团圆媳妇,
可见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
第
周围人麻木、愚昧、冷漠、残忍,是一群无
三
周 识的看客和刽子手。
调
围 2、如何理解周围人本性“善良”和行为残忍的
查 人 矛盾?
组
因为他们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旧的
如果小说中的“我”一直生活在在呼兰河, 且呼兰河的民风民俗基本没什么变化,长大后的 “我”将会有怎样的经历,请发挥想象,为长成
大姑娘的“我”续写一个故事。(100字左右)
拓展延伸
• 比较《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的小团圆媳妇 和《祝福》中的祥林嫂,思考:其中的国 民性批判有哪些相似性?
小团圆媳妇与祥林嫂国民性批判上的相似性
《呼兰河传》ppt课件
呼兰河传
(节选)
萧红
初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回忆了那些动植物物?有何特点? 2、课文回忆了哪些人?有何特征?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着童趣,请边读 边从文章中找出来。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地点:大花园
童话的王国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童 年 生 活
自 由
快 乐
人物:祖父和我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体特征,创造了 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风格,一方面 延续了废名以来小说诗化、散文化的风格,进一步促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则以其独特的文 体风格和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一种独具意味的艺术世界。 这种文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诗意之美 :诗意之美是“萧红 体”小说最显著、最潜在的美 质。抒情主体自我形象的存在, 构成了富于抒情气息的情境、 氛围,形成了小说常有的诗意 美。 “非常”的语言:用自然的 陌生语言(儿童语言)描写熟 悉的世界,使其语言新鲜自然、 稚拙浑朴,别具情趣。 自传式叙事方法:自传性的怀旧笔调和第一人称叙述限制, 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容量,并带来突出的艺术效果。 散文化的文体结构:突破传统小说以线性时间关系和因果关 系结构作品的方式,有意淡化时间和因果关系,强化空间结 构,代之以富于情趣的场景和片断的细腻描写。
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 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别具一格的“萧红”
萧红作品虽没直接描述 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 悟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 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 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 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 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 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 的呼唤”。
(节选)
萧红
初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回忆了那些动植物物?有何特点? 2、课文回忆了哪些人?有何特征?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着童趣,请边读 边从文章中找出来。
动物:蜂子、蝴蝶、蚂蚱…… 地点:大花园
童话的王国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童 年 生 活
自 由
快 乐
人物:祖父和我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体特征,创造了 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风格,一方面 延续了废名以来小说诗化、散文化的风格,进一步促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则以其独特的文 体风格和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一种独具意味的艺术世界。 这种文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诗意之美 :诗意之美是“萧红 体”小说最显著、最潜在的美 质。抒情主体自我形象的存在, 构成了富于抒情气息的情境、 氛围,形成了小说常有的诗意 美。 “非常”的语言:用自然的 陌生语言(儿童语言)描写熟 悉的世界,使其语言新鲜自然、 稚拙浑朴,别具情趣。 自传式叙事方法:自传性的怀旧笔调和第一人称叙述限制, 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容量,并带来突出的艺术效果。 散文化的文体结构:突破传统小说以线性时间关系和因果关 系结构作品的方式,有意淡化时间和因果关系,强化空间结 构,代之以富于情趣的场景和片断的细腻描写。
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 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别具一格的“萧红”
萧红作品虽没直接描述 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 悟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 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 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 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 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 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 的呼唤”。
第11课《呼兰河传》课件(共44张PPT)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用自己寂寞的文字
成就了一种的文字轻松地叙述着磨难于她的沉重命运。在萧红的笔下,
纯美的不仅是她的文字,更是她内心完美的世界、完美的灵魂。传统中
有一种叛逆,新潮中有一种坚守。娓娓中,萧红的文字就像流星划过夜
注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 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 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分的女性,命运却是悲凉的, 1942年1月22日逝于香港。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荡荡的。老人低着花白的头,正在凝
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走中国事迹展览正
观者如潮。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
有一把青菜。我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
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 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拯救( zhěnɡ ) 感喟( kuì) 荒谬( miù)
答案
(2)多音字 扎破( zhā )
扎 扎彩铺( zā ) 通红( tōnɡ)
通 一通( tònɡ)
蒙骗( mēnɡ) 蒙 蒙起来( ménɡ )
蒙古(Měnɡ )
答案
2.辨形组词 婉 婉约 惋 惋惜 蜿 蜿蜒
裸 裸露 踝 脚踝
倔 倔强 崛 崛起 掘 挖掘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用自己寂寞的文字
成就了一种的文字轻松地叙述着磨难于她的沉重命运。在萧红的笔下,
纯美的不仅是她的文字,更是她内心完美的世界、完美的灵魂。传统中
有一种叛逆,新潮中有一种坚守。娓娓中,萧红的文字就像流星划过夜
注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 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 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分的女性,命运却是悲凉的, 1942年1月22日逝于香港。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荡荡的。老人低着花白的头,正在凝
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走中国事迹展览正
观者如潮。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
有一把青菜。我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
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 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拯救( zhěnɡ ) 感喟( kuì) 荒谬( miù)
答案
(2)多音字 扎破( zhā )
扎 扎彩铺( zā ) 通红( tōnɡ)
通 一通( tònɡ)
蒙骗( mēnɡ) 蒙 蒙起来( ménɡ )
蒙古(Měnɡ )
答案
2.辨形组词 婉 婉约 惋 惋惜 蜿 蜿蜒
裸 裸露 踝 脚踝
倔 倔强 崛 崛起 掘 挖掘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6.11《呼兰河转》(新人教版·选修)(60张ppt)
详写的是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
这未免可笑”,可是即使这样,“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
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 一次演似的”。在这短暂的快乐之后,我们感受最多的是
祖父难于摆脱的寂寞。
因为他是老太爷,厨子给他更多的是吹捧;有子给他 更多的是敬畏;冯歪嘴子给他的同样是低等人对上层的尊 敬。因此,他无法抹去他和这些人之间的隔膜——阶级的
上是其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二、情节链接
节选前:小团圆媳妇是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 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 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到婆婆的 无端打骂,左邻右舍又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
终于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
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 闹„„节选文章就从这里开始。
《小团圆媳妇之死》(见节选) 节选后: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
座大桥,叫东大桥,据说小团圆媳妇的灵魂来到了东大桥
下,变成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来到桥下哭。
三、词语积累
1.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2.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茹:吃)。也说茹苦含辛。 3.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②形容小 心谨慎的样子。 4.世面: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
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打的时间也越来越 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 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 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 不大爱同人搭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
《呼兰河传》 ppt课件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小城人的生 活空间局促、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 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 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磨房,几家豆腐 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 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 里的清真学校。
ppt课件
7
“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 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 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 其苦,但一直没有想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 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 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 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 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在呼兰河畔,人们对 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 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1940年,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完成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
1941年,在医院检查出患有肺结核,因庸医误诊为喉瘤 而错动喉管,手术导致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享年31岁。
ppt课件
4
关于作品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 表作,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 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 传性的散文体小说。
结尾处,有二伯因“绝后”而生的哭泣,顺势为 全书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一家,原本 的幸福生活因为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使冯歪嘴子 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后媳妇因难产死去。
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 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 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呼兰河传》到 此结束。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写 了呼兰河村的人情风貌。书中刻画出了当时生活压 力下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 社会现实的否定,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苦闷。
ppt课件
7
“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 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 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 其苦,但一直没有想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 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 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 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 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在呼兰河畔,人们对 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 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1940年,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完成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
1941年,在医院检查出患有肺结核,因庸医误诊为喉瘤 而错动喉管,手术导致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享年31岁。
ppt课件
4
关于作品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 表作,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 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 传性的散文体小说。
结尾处,有二伯因“绝后”而生的哭泣,顺势为 全书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一家,原本 的幸福生活因为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使冯歪嘴子 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后媳妇因难产死去。
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 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 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呼兰河传》到 此结束。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写 了呼兰河村的人情风貌。书中刻画出了当时生活压 力下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 社会现实的否定,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苦闷。
《呼兰河传》优质课件+教学案ppt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 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 (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 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
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
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 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 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 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 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 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 逝于香港。
《呼兰河传》优质课件+教学案ppt
品味语言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 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 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 朵花都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 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 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呼兰河传》优质课件+教学案ppt
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 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童 的稚气和欢愉。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至,皆 有灵气。
《呼兰河传》优质课件+教学案ppt
《呼兰河传》优质课件+教学案ppt
提高与拓展
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活泼的、自由的,园 子里的人也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由的。人与动物、 植物一道,共同体现出了生命的美。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好, 多么值得渴望,多么让人怀念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11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作者逸事 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
萧红是鲁迅精心培养起来的作家。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鼓 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
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 等方面都对萧红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 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 1 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 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 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坐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 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跟鲁迅家住得近了,萧 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 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 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 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 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明确] (1)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 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 深藏,浑朴淳厚。萧红的小说语言清纯童稚,拙朴天成,纯而 多韵,拙而能巧;于浑朴中带有隽逸的色彩,在清纯中内蕴淳 厚的意韵。
(2)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重在揭露人们行为的不合理性、 矛盾性,从而引起读者对这种行为的质疑。当小团圆媳妇挣扎 的时候,没有人去救她;等她没了生息,人们又拥上去要救醒 她。
作品: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散文
《呼兰河传》 《生死场》《牛车上》《小城三月》
《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 《后花园、祖父和我》
《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 《回忆鲁迅先生》《桥》
◎背景回放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 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 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 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 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 故土,索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萧 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 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呼兰河传》ppt课件
作品简介
作品 《呼兰河传》是1部回忆性、自传 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 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 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 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 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 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 的祖父,显示出1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 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 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 和慈爱的祖父在1起时的快乐时光
初读课文,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1个怎样的人 3.体会课文中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
深入理解,讨论
1、全文的主旨
课文表现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 忆①首先表现在昔日欢乐的童真童趣上 在花园里观蝶
戏虫,栽花拔草,铲地摘瓜,“玩累了,就在房间底下找个阴 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 就睡了 ”童年的生活是那么天真有趣,无忧无虑,可以说 尽享人世间美好的生活 也许在成人之后,再也得不到这 份烂漫,这份纯真了 “我”童年所接触的,是同样美好的 大自然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自由飞舞;花儿、草 儿、树儿、瓜儿,生机勃勃;蓝天、白云、清风,悠悠洒 洒……“我”在这样的自然中嬉戏、成长,人性本自然, 自然与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
课后语文活动
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 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2、回忆你的童年,写1段充满情趣 的文字 200字以上
②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的滋润,还 有亲情的关爱 爷爷带“我”种地除草,教“我”生活 知识 在爷爷的关爱呵护下,“我”快乐、自在地欢度 着童年
2、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 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 用字造句,充满儿童 的稚气和欢愉 如“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 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小白菜长得非常 之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 1转眼就可以拔下来 吃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 了,就像鸟上天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 话似的”,等等,不似成人那样成熟老到,完全 符合孩子的心理 这样的语言在课文中比比皆 是
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呼兰河传》课件
萧红:“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情绪型、体验型、自传型作家的还原: 萧红研究最初局限于“抗日文学”和 “左翼文学”的角度,存在较多的误读。 近年以来,研究更结合萧红个人的悲剧 性身世,及其作为一个注重个人感受和 生存体验,具有相当的艺术感受力和表 现力的作家,其个人性创作审美特质的 完整呈现,对萧红小说的独特意蕴及文 体风格:情绪化、体验化和自传性特色 有了较多的认识。
凄美的“童年记忆”----祖父、后园和我
创作《呼兰河传》的1940年,作家萧红已经经 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和情感挫折,内在病痛的 折磨和精神上的荒凉与寂寞令她拿起笔,试图 从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或许更是 为了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再一次发现人生的悲 凉。 教材节选的这部分“祖父、后园和我”也成为 小说中最温暖最美好的部分,它是萧红一生中 唯一体验过爱和温暖的时期。但这一短暂的温 暖对应着全书中人生体验的荒凉和痛苦,显得 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地脆弱,而我们也从作 家的痴迷和沉醉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悲哀。
生命的沉睡——《生死场》
表现农人对自然、环境的变态性依附和 臣服:“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 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对人的生 命价值的轻贱和生命意识的漠视背后, 体现出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完全丧失和人 的异化。 萧红笔下的乡土世界中,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生命本体,人们以群体的方式动物 性地存在,沿袭并加固着传统习惯的积 淀,在自我毁灭的同时毁灭着他人,看 不到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创造,只是一 片生命的荒原。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 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 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 ‘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 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 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 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 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论萧红 的〈呼兰河传〉》)探 究 Nhomakorabea探究
《呼兰河传》PPT课件2
提高与拓展
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活泼的、自由的,园 子里的人也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由的。人与动物、 植物一道,共同体现出了生命的美。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好, 多么值得渴望,多么让人怀念啊! 讨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回想起以前的美好生活?
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 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 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
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 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 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 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 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 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 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 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 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 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 “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 • • • • • • • 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 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 地点在哪儿? 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 “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 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 是什么?
呼兰河传
萧红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 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在 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 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 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1935 年 12 月 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女性文学的特点
• 主要表现是女性作家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 别自觉 • 一、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反思自身的 本质、生命的意义及社会的地位和价值 • 二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它 加以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呼兰河传 PPT
他人评价
• 萧红最好的文字都是有与回忆有染的,回忆里的童 年生活,回忆里的鲁迅先生,共同组成了她生活和 文字最安适美好的一段时光。而她这些事关回忆的 文字也是唤起读者回忆的文字,是能激起人乡愁的 文字,因为在这些文字里事先已经寄托了她那些再 也回不去的过去,那些无处安放的乡愁。 • 《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 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 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 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 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 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呼兰河传萧红 Nhomakorabea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 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 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 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 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 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 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 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 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 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THANKS
佳句
• 他们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 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这 是原始性的顽强。 • 他们看不见甚么是光明的,甚至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 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 是温暖了。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 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 凉… •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 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 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 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 有一段时光,沉淀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有一座城,我来 过,便再也不曾远离。呼兰河,那是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层次
❖ 该作品是寂寞的萧红的寂寞之作
凄美的“童年记忆”----祖父、后园和我
❖创作《呼兰河传》的1940年,作家萧 红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和情感 挫折,内在病痛的折磨和精神上的荒 凉与寂寞令她拿起笔,试图从童年的 记忆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
❖教材节选的这部分“祖父、后园和我” 也成为小说中最温暖最美好的部分, 它是萧红一生中唯一体验过爱和温暖 的时期。但这一短暂的温暖对应着全 书中人生体验的荒凉和痛苦,显得那 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地脆弱,而我们 也从作家的痴迷和沉醉中感受到了更 多的人生的悲哀。
预习思考题
❖1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3探讨萧红的内心世界。 ❖4小说的主题。 ❖5哪些句子令你感动?
课堂思考:
1、花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 真烂漫的?
3.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 的人?
4.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 试举例体会。
❖ (3)第三层次对国民性的思考。
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 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用字造句,充满儿 童的稚气和欢愉。如“花园里边明晃晃的, 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小白菜长 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 可以拔下来吃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 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等等,不似成 人那样成熟老到,完全符合孩子的心理。这 样的语言在课文中比比皆是。
总结《呼兰河传》的主题探究
❖ 1主题的探讨:分三个层次认识
❖ (1) 第一层次《呼兰河传》:本文回忆童 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 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 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 真的生活的向往。
❖ 第二层次该作品是寂寞的萧红的寂寞之作, 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与苦闷,茅盾曾这样评价 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 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凄美的“童年记忆”——祖父、后园和 我
❖儿童视角成为作家最成功使用的一 种叙事手段,经历了太多人生丑恶 的成人视角里,不会再出现这么温 馨美好的人生,更多的是理性的审 视中,看到人生的残缺;儿童眼中 的“爱”和“美”在更高的叙事者 看来,亦潜伏着如此多的危机和冷 漠。
❖两种基调的共存:虽然节选部分无疑 充满了孩子般的热闹和童趣,但贯穿 小说全篇的成人叙事者那悲凉、荒原 般的气息在节选部分是潜隐的,它体 现在孩子“我”在雨雪天、冬季及无 人陪伴日子里的孤单和寂寞里,体现 在家人的漠视中,也体现在后园热闹 的景致的反衬中。
❖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 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 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 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 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 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 (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 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
主题的探讨
❖ 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 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 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 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呼兰河传》:课文节选部分表现了 “我”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 时的快乐时光。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具有北方典型地域特点的中 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文章 回忆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 的自由生活,表现了原始的生命强力 和自在的生存状态:“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
呼兰河 传
(节选) 萧红
萧 红
1911-1942
萧红
(1911--1942),现代女作家, 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田娣等。黑龙 江呼兰县人。“萧红”是发表《生死场》 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 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卢隐、 张爱玲、石评梅)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 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曾被鲁迅誉为
“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 《马伯乐》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 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 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 为报刊写稿。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于1933年自费出版。
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 人?
归纳:祖父在“我”的眼里,是 个豁达、乐观、热爱生活、热爱 劳动的老人,对“我”非常宽容、 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 、 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他使“我” 的童年自由自在,充满快乐。
花园:美丽,充满阳光,充满生机。 祖父:勤劳慈爱。 “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总体感受:一幅生机盎然的花园中的 天伦之乐图。在美丽、充满阳光、生 机盎然的园里,勤劳慈爱的祖父正在 悠然地劳动,小孙女则在旁边无忧无 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痛苦,没有 忧愁,没有烦扰,大花园里洋溢着幸 福和快乐。
“几乎无事的悲剧”—《呼兰河传》
❖ 萧红正是通过这群“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 灵魂”的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极度冷漠与无视, 来直戮其灵魂深处的痼疾:传统文化的桎梏,而 这正是《呼兰河传》悲剧意蕴的深刻价值所在: 它揭示了强大而愚昧的历史文化背景(集体无意 识)对人性的异化及扼杀——呼兰河人认同环境, 认同现存的一切秩序及道德,实际上是认同它所 体现的所有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所以当这群古 老中国的子民以真诚而善良的出发点去残忍扼杀 别的生命时,才更震撼地体现出我们病态民族麻 木的魂灵来,于鲁迅先生的”吃人“与”被吃 “的轮回中,体现出无尽的人生悲凉和深沉的悲 剧性。
作品简介
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 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 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 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 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 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 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 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 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
----寂寞的写作——“失功”之痛: 火热的抗战时代,民族的独立成 为社会和历史的主流,而坚持个 体独立精神和女性价值关注的萧 红的个性化独立写作,注定成为 “主流”文化的“他者”,得不 到男权社会的认同。
第三层次
❖对国民性的思考
“几乎无事的悲剧”---《பைடு நூலகம்兰传》
❖ 生存而非生活:“生、老、病、死,都 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 长大了就长大了,长不大也就算了”, 在这被动的生与死中,“一切都是自然 的结果”,呼兰河人以对生死的极度麻 木和漠然,彻底放逐了有关生命的珍贵 与死亡的悲哀之感觉,而呈现出彻骨的 生命虚无和人生悲凉。
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
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 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 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 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 《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 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写作风格: ❖萧红小说的散文化、诗化倾向。
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
❖ 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 是一直寻找着“爱”和“温暖”的一生:
❖ ----孤独的童年——“失家”之痛:身为 “女儿”的性别原罪,决定了萧红被封建 父权放逐的命运。一生中家庭温暖的极度 缺乏,使“无家”情结成为萧红的宿命;
----坷坎的爱情——“失爱”之 痛:从逃脱家庭包办婚姻,初恋 受骗,与萧军、端木蕻良的爱情 纠葛及最终失败,来自男权社会 的冷漠与欺凌贯穿了萧红落寞而 痛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