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四讲 洋务运动
![第四讲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d923c684254b35eefd34eb.png)
第四讲洋务运动基础网络知识点梳理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具备了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北京政变后,清政府中一些具有新思想的人物掌了权;二是中国和英法两国从战争状态重新转入“和平时期”,用清政政府的话叫“中外和好”;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形成的“师夷”思想。
2、两个阶段: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工企业。
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3、洋务派的五位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丁日昌为代表。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③洋务派策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为适应洋务运动需要。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送留沉重出国深造。
5、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评价:①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⑤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
⑥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
⑦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必然性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3d48143323968001c92a0.png)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_____的统治。
2.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 _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兴起: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发展________工业。
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 __、福州船政局等。
2.文化教育:兴办_ 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________”的主张,开办近代________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__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________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四、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________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________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笔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5.口号:“自强”“求富”二、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4.创办新式海陆军: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知识点
![洋务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ba76e19b89680203d8252c.png)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1、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长期控制中国海关大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除英、法、俄、美外,派使来华的有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秘(bi四声)鲁。
3、蒲安臣(美)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蒲安臣条约》)承认美国享有掠夺华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学校的权利。
4、中国官员第一次出访西方是在1870年“天津教案”后崇厚赴法“致歉”。
5、中国开始向国外派遣常驻使臣是在1875年“马嘉理案”后,派郭嵩焘、刘锡鸿为驻英正副使。
6、外国资本势力为便利倾销和输出原料,在中国经营轮船航运。
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设立了第一家专业轮船公司——旗昌轮船公司(后被洋务派轮船招商局收购),垄断长江中下游航运近十年。
7、1848年,英国在上海设立东方银行(丽如银行、金宝银行);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英国)同时开业,是外国在华资本最雄厚的金融机构。
8、曾国藩1861年设安庆内军械所(任用近代著名科技人才李善兰、徐寿、华蘅芳)。
9、奕 (被顽固派称为“鬼子六”)是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中最先倡导洋务的首领。
对洋务宗旨说得最完整最透彻的是冯桂芬《校邠(bin一声)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是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滥觞(shang 一声)。
10、洋务派在中央有奕 、桂良、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bao三声)桢(zhen一声)、丁日昌、郭嵩焘。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倭仁、徐桐、李鸿藻。
11、兴办洋务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军事和工业生产方式变革。
12、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制船造炮,以资“求强”;西方诸国是不知礼仪的“蛮夷”,还是科技进步、正教昌明的国家?争论的实质是统治集团内部开明与保守政见之争。
13、军机处形成两派,南派以沈桂芬为首,属洋务派;北派以李鸿藻为首,属顽固派。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4b9b4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0.png)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洋务运动知识点概述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1. 内忧外患:19世纪中叶,清朝国内民变不断,如太平天国运动;外部则面临列强的侵略压力,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2. 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的口号,反映了清朝统治者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增强国力。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 曾国藩:倡导实用主义,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
2. 李鸿章:主导北洋舰队的建设,推动了铁路、电报等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3. 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即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科技和制度。
三、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1. 建立洋务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
2. 建立新式军队:采用西方的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如北洋舰队和淮军。
3. 教育改革:设立同文馆等教育机构,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翻译西方科技书籍。
四、洋务运动的成就与局限1. 成就:-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 改善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地位。
2. 局限:- 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改革不彻底。
- 重视物质技术,忽视了制度和思想的变革。
- 洋务企业经营不善,效率低下,依赖政府补贴。
五、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 为中国的近代化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人才。
2.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3.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自强意识。
六、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1. 积极方面: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国内外压力时的一次自救尝试,对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消极方面: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和局限性,洋务运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最终未能阻止帝国主义的侵略。
七、结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其改革的局限性,未能实现根本性的社会变革。
第4课洋务运动笔记
![第4课洋务运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d37e4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b.png)
第4课洋务运动笔记一、引言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其背景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落后。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强。
本文将介绍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二、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落后于西方,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富强。
三、目的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强。
具体来说,洋务运动的目标包括:建立现代化的军事力量,提高国家的防御能力。
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培养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四、主要内容军事建设:洋务派建立了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包括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等。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武器和技术,提高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经济建设: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们建立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这些企业和工厂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教育改革:洋务派认为人才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他们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推广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大量人才。
这些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智力支持。
政治改革:洋务派主张政治改革,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富强。
他们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如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加强法治建设等。
这些改革方案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影响和意义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使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这一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洋务派建立了现代化的军事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ed380581b6bd97f19ea9b.png)
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_____的统治。
2.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 _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兴起: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发展________工业。
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 __、福州船政局等。
2.文化教育:兴办_ 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________”的主张,开办近代________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__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________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四、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________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________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笔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5.口号:“自强”“求富”二、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4.创办新式海陆军: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初中历史知识点-洋务运动_中考历史
![初中历史知识点-洋务运动_中考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b63da287c24028915fc3c9.png)
初中历史知识点:洋务运动_中考历史.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
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工业革命的扩张,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 洋务运动经典例题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培养人才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C。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9d5f36e2bd960590c67789.png)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时间1861年-1895年)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
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洋务运动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231a9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1.png)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和中国自身落后的情况下,启动的一系列改革运动。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割地,同时也面临着自身长期以
来的闭关锁国和科技落后的问题。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2. 起因:洋务运动的起因主要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对中国进行不平等条约的迫使,使得一些开明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自觉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进行改革。
3. 目标: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以加强中国的国防和实力,
并通过自主创新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 内容:洋务运动主要包括洋务派的改革和造船、兴办工厂、铁路、矿山、电报等一
系列实际行动。
5. 洋务派:洋务派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他们主张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推行变法政策,以提升中国的国力。
6. 妥酌洋务:洋务运动中崇尚洋务的观点,他们着重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武器,以
提升中国在战争中的实力。
7. 航运事业: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兴办了一批造船厂、铁路和电报系统,这一系列建
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8. 成果和影响: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航运能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但由于受到保守势力和外国势力的限制,洋务运动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就是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洋务运动与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洋务运动与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74f2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2.png)
洋务运动与维新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洋务运动(一)背景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二)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三)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这些军事工业生产的武器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筹划海防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四)洋务运动的失败1、原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2、标志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二、维新变法(一)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代表人物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三)主要主张1、政治方面主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四)戊戌变法的过程1、公车上书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洋务运动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8c90aeba58da0116d174912.png)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张之洞
3、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4、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5、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
8、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
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
道路。
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福州厂(张之
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③、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1862年京师同文馆)。
6、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历史书洋务运动知识点总结
![历史书洋务运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c322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d.png)
历史书洋务运动知识点总结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 外国侵略的背景洋务运动兴起的时期正值晚清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危机四伏的时期。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割地让利的屈辱。
英法联军侵略事件、太平天国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事件等,为清朝政府敲响了危机的警钟,也促使清政府寻求变法振兴国家的改革之路。
2. 内外交困的局面除了外部侵略的压力,晚清时期的清政府还面临着内政混乱、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局面。
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尤其是户部,这四个部在中国政济管理的最前线,是维持皇权的柱石。
然而,正因其重要,也成了人们在政治斗争中恣意攫取权力的目标。
由于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社会经济技术与国际社会脱节,实力远逊于列强。
3. 思想启蒙与西学传入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时期,西方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包括宗教、科技、政治、社会等。
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新学伪经考》、严复的《天演论》等一系列思想都对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洋务运动时期,大批西方工程师、技术人员也进入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知识。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 经济改革洋务运动首要之务是进行经济改革。
魏源在《藩国志》中指出,西方强大不是因为有银子,而是所在的国家有很大的经济力量。
因此清政府着眼于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力图借助洋务运动改革和促进国家的工商业。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直隶总督奕劻邸,创办了北洋水师、北洋造船局、礼部工艺局等一系列工业机构,从而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2. 军事改革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不仅进行了经济改革,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在洋务运动开始之初,清政府便成立了北洋水师,着力发展水军实力。
同时,清政府还将大量的军费投入到炮兵和火器的现代化改造上去,以便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维护国家的安全。
3. 文教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教改革。
第四课 洋务运动知识点
![第四课 洋务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f4ab41be23482fb4da4c42.png)
第四课洋务运动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内容1、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代表人物:中央代表______________;地方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时间:19世纪_____年代到_____年代中期。
(前期为______________后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5、口号:__________(前期)和_____________(后期)6、内容:(1)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办教育。
新式学校、建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3)开办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新式海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洋、北洋、福建)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是一次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自救运动。
2、失败原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3、积极作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四课洋务运动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内容1、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代表人物:中央代表______________;地方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时间:19世纪_____年代到_____年代中期。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b560b9647d27284b7351ca.png)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时间1861年-1895年)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
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
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
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a2ae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e.png)
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
该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洋务运动的背景、目标、成果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洋务运动起源于鸦片战争后,当时的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西方列强以优势的武力入侵中国,国家丧失主权,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国内开始兴起了一股自强运动的潮流,而洋务运动则成为这一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标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来强国富民,以应对外来侵略。
其中,洋务派的主要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教育等领域,力图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三、成果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军事方面,洋务运动在引进西方兵器和军事理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工业方面,洋务运动在发展机器制造、矿山开发等领域做出了一些努力。
教育方面,洋务运动致力于推广西方教育体系,培养新式人才。
这些成果为中国近代工业、军事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启示。
其次,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工业和军事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再次,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注重培养现代人才,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教育家。
最后,洋务运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争议,比如在西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等。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洋务运动在历史上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其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向先进国家迈进的大门,为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同时,洋务运动也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初中历史从光绪帝到宣统时期知识点
![初中历史从光绪帝到宣统时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671b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a.png)
初中历史从光绪帝到宣统时期知识点一、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
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
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
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4)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4课 洋务运动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4课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9b62aaf3c1ec5da51e270b0.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一、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内容比较丰富,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19 世纪60 年代开始,洋务运动主要以“自强”为口号,重点是创办军事工业。
同时,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19 世纪70 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又提出“求富”的口号,着力创办民用企业,以解决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原材料和运输等问题。
洋务派在军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建设成效显著。
2.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需要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认识。
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在工矿、交通、教育文化、国防外交等多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体现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本质仍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因此无法摆脱腐败的封建传统体制的束缚,也无力抵挡外国势力的挤压,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材料研读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译文】李鸿章晚年对自己的洋务事业这样评价:“我这一辈子所做的事情,有操练新式陆军,有建设海军,但都只是纸糊的老虎,实际上哪件事情是我自己能真正放手去做的呢?只不过都是勉强撑起外面的光鲜,虚有其表……”【解读】这段材料记录了李鸿章晚年的一段回忆,是它对自己筹办洋务事业的总体回顾。
材料表明,李鸿章对自己所办的洋务事业评价不高,尤其是军事方面,难以有所作为。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这则材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参考答案】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虚有其表,并没有真正解决清政府面临的问题。
【教育资料】第4课 洋务运动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第4课 洋务运动学习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c2ee2510a6f524ccbf8563.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1.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3.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4.洋务运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5.创办军事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6.兴办新式学校(1)目的:为了洋务的需要。
(2)举措: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局,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7.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建立新式海陆军8.组建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9.筹建新式海军:(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
为此,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
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东南海防更加重要。
在他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2)成果:到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10.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初三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梳理
历史的学习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小编搜集了这篇初三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9-30
(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讠斤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口号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船政学堂的内容要结合乡土历史。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梳理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