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引言: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准确地了解反应的进行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性质和机理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化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反应的速率和动力学等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一、摩尔比定量法摩尔比定量法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来确定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摩尔反应比已知的情况下。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已知物质的摩尔数: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测量来确定已知物质的摩尔数。
2.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摩尔比例确定未知物质的摩尔数。
3.通过计算来确定未知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二、标准溶液法标准溶液法是一种基于溶液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等反应研究中。
该方法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反应,通过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待测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标准溶液: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出来。
2.滴定反应: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反应终点。
3.计算浓度: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以及已知的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待测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三、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分子结构和浓度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测定光谱曲线:通过光谱仪器测定待测物质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曲线。
2.确定浓度:根据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光谱曲线和待测物质的光谱曲线,利用比色法、荧光法等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四、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电极电势变化和电解质浓度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定电化学反应中电流、电位或电荷的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和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九年级化学全册 4.2.4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51 C.27:24:43 D.4:3:2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4.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5.电解9 g水,得到氢气、氧气的质量分别是()A.2g、7g B.1g、8g C.2g、32g D.2g、16g,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O;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2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a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为生成物8.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应的RO2D.2.4gM与5g RO29.在反应A+2B=C+2D中,9.8g A与8g B完全反应,生成14.2g 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质量比为49:40:71:18D.相对分子质量比98:80:142:3610.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11.在反应A+2B═C+D中,5.6g A与7.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现要得到0.6g D,则所需要A的质量为()A.5.6 g B.16.8 g C.21.9 g D.无法计算1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 B.16:9 C.32:9 D.46:913.分别燃烧下列各组中的有机化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相同的是()A.CH4和CH3OH B.C2H5OH和CH3CO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H3COOH二、解答题14.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1)m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X计算步骤)15.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16.煅烧含CaCO380%的石灰石100t,生成CO2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17.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表.反应前反应后(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51 C.27:24:43 D.4:3:2【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借助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等知识解决.【解答】解: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然后得到结论.4Al+3O22Al2O34×27:6×16:2×(2×27+3×16)则三物质的质量比是:108:96:204=27:24:51,只有27:24:51与之相等正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B【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各物质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可.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乙烯燃烧应该放热,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会增减,此反应属氧化反应,且利用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解答】解:燃烧一定放热,故A正确;任何反应都具有原子个数不变的性质,故B正确;参加反应的乙烯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2×2+4):(6×16)=7:24,故D正确C中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生成物也是两种,但没有单质生成,不符合置换反应“一换一”特点,所以C错.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有较全面的了解,属基础知识考查题.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计算;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质量守恒.【分析】A、化合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化合物.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的粒子个数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会改变.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对物质的质量关系探讨判断即可.【解答】解:A、化合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化合物,Z中一定含有X与Y 中的多种元素,故此选项说法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的粒子个数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在这一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1:2,故此选项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会改变,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故此选项说法错误.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对物质的质量关系可知:X与y的质量应该等于Z的质量,可表明此质量关系正确,故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时物质质量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属基础性计算知识考查题.4.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时消耗B的质量,再根据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由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可知B的质量为:44克+18克﹣14克=48克,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A+3B=2C+2D28 3X14克 48克根据:解得X=32.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前面的系数有关.5.电解9 g水,得到氢气、氧气的质量分别是()A.2g、7g B.1g、8g C.2g、32g D.2g、16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水与氢气、氧气的质量比,由水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2H2O2H2↑+O2↑36 4 329g x yx=1g,y=8g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O;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2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计算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水的质量及其氢元素的质量,确定物质的组成;,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再计算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可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2,可计算R的相对分子质量.2【解答】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8.8g××100%=2.4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水质量为x,2R+3O22CO2+4H2O88 728.8g x则,x=7.2克,故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克;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2.4+0.8<6.4,故R应由碳、氢、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①错误;,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克,再计算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00%=37.5%;故②正确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水质量为x,2R+3O22CO2+4H2O88 728.8g x则2O,正确;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2R+3O22CO2+4H2O2R 88=,解得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错误故选D.【点评】要求掌握并理解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作用;求物质中各元素的比值,计算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基本的计算.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a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为生成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小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然后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3.2+11.2﹣7.2﹣4.4=2.8,故错误;B、X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错误;C、7.2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是0.8g;3.2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2g×=0.8g,两者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有氢元素,故错误.D、X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8.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应的RO2D.2.4gM与5g R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可以求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B、根据方程式中RO2和N的质量比,以及RO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求出N的相对分子质量.C、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M和RO2的质量和应等于生成物N的质量,由M和N的质量就可以求得RO2的质量.不会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N的质量小于7.4gN.2【解答】解: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16×2=12,故A对;B、设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M+RO22N44 2x则,解得x=28;故B对;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5.6g﹣1.2g=4.4g,故C对.D、设与2.4g M完全反应的 RO2的质量为yM+RO22N2.4g y则故RO2不足,生成N的质量不会是2.4g+5g=7.4g.故D错.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计算,以及应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的分析判断.9.在反应A+2B=C+2D中,9.8g A与8g B完全反应,生成14.2g 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质量比为49:40:71:18D.相对分子质量比98:80:142:3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由题意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可求出反应生成的D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出D的质量为9.8g+8g﹣14.2g=3.6g,故错误;B、根据A中计算可以知道A、B、C、D的质量比为9.8g:8g:14.2g:3.6g=49:40:71:18,故正确.C、根据A中计算可以知道生成D的质量为3.6g,故错误;D、根据B中的计算可以知道,A、B、C、D的质量比为9.8g:8g:14.2g:3.6g=49:40:71:18,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知道A:2B:C:2D=9.8g:8g:14.2g:3.6g,所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等于98:80:142:36,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认真分析,找出质量关系,就可以求解.10.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假定质量都是1克,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氧气的质量.【解答】解:假定质量都1克,设和氢气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X,和甲烷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Y,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Z.2H2+O22H2O4 321克 X═得:X=8克CH4+2O2CO2+2H2O16 641克 Y═得:Y=4克2CO+O22CO256 321克 Z═故选:C.【点评】这个题首先要假设质量的大小,一般假设为1克,目的是方便计算.11.在反应A+2B═C+D中,5.6g A与7.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现要得到0.6g D,则所需要A的质量为()A.5.6 g B.16.8 g C.21.9 g D.无法计算【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此化学反应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由A和B的质量以及C的质量可以求得D的质量,从而知道此反应中A和D的质量比,再由D的质量为0.6g,就可以求得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设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xA+2B═C+D所以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6.8g;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1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 B.16:9 C.32:9 D.46:9【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①根据化学方程式X+2Y=R+2M和已知条件“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以及R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质量;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的Y的质量=R的质量+M的质量﹣X的质量;然后写出两者的比,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①应为根据化学方程式X+2Y=R+2M和已知条件“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以及R的质量为4.4g,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所以11:9=4.4g:a,解之得:a=3.6g;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的关系,是一道计算性的综合题.13.分别燃烧下列各组中的有机化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相同的是()A.CH4和CH3OH B.C2H5OH和CH3CO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H3CO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氧接和生成二氧化碳,氢元素与氧结合生成水,所以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相同时,有机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必须相同,即碳元素与氢元素的个数比相同就行.【解答】解:A、CH4中碳与氢的个数比是1:4,CH3OH中碳与氢的个数比,1:4,所以A正确;B、C2H5OH中碳与氢的个数比是1:3,CH3COOH中碳与氢的个数比,1:4,故B错;C、CH4中碳与氢的个数比是1:4,C2H5OH中碳与氢的个数比是1:3,故C错;D、C2H4中碳与氢的个数比是1:2,CH3COOH中碳与氢的个数比,1:2,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决定于碳元素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决定于氢元素的质量.二、解答题14.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1)m值是 6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X计算步骤)【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由已知反应物中C原子总数为8,生成物中C原子总数也应该为为8,则可以求得m=8﹣2=6,再由生成物氧原子总数和甲醇中氧原子总数可以求出n=11.(2)由方程式中可以找出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再由生成水的质量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解答】解:(1)m=8﹣2=68+2n=6×2+2+16n=11(2)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8CH3OH+11O26CO2+2CO+16H2O11×32 16×18=答:(1)m值是6;【点评】解此类题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有关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可以得出m,n 的值;从而可以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就可以求出某种未知的物质的质量.15.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石英砂中SiO2质量分数为96%,由石英砂的质量计算其中SiO2的质量;(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计算反应可生成硅酸钠的质量.【解答】解:(1)石英砂中的SiO2的质量=125t×96%=120t(2)设生成硅酸钠的质量为x2NaOH+SiO2═Na2SiO3+H2O60 122120t x=x=244t答:(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为120t;(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为244t.【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使用的物质的质量应为纯净物的质量,不可把混合物的质量直接代入进行计算.16.煅烧含CaCO380%的石灰石100t,生成CO2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由100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石灰石质量减去二氧化碳质量即可得到含量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44100t×80% x答:生成二氧化碳35.2t,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64.8t.【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使用物质的质量必须为纯净物的质量,本题中的100t为含杂质石灰石的质量,不能直接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7.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表.反应前反应后(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 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二氧化锰的作用分析回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解答】解:(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6.8g﹣34.8g=1.6g;(3)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 32答:(1)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2)1.6;(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X,计算的数据要准确.。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应用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应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应用是研究有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以下将重点介绍定量关系及其应用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的量和反应产物的关系。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多个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从而在实验中合理地选择反应物的比例来实现高效的反应。
此外,物质的量和反应体系的容积、浓度、温度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实验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具有指导作用。
其次是摩尔计算和反应平衡。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摩尔计算是计算物质的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得到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
通过摩尔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数,从而计算出反应的摩尔比,预测反应产物的摩尔数以及计算反应产物的收率。
此外,在反应平衡的热力学研究中,摩尔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应平衡常数和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摩尔计算得到。
摩尔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程的平衡状态以及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为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是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有机化学反应的速率一般可表示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随时间的变化率。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定,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速率方程式推导出反应速率常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来改变反应速率,以达到所需的反应速度。
此外,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也存在关系,通过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可以了解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以及活化能等热力学参数,这对于研究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非常重要。
最后是摩尔比和反应物设计。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过合理选择反应物的摩尔比,可以实现高效的反应和优化的反应条件。
反应物的设计既包括底物的选取,也包括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的确定。
化学分析的定量方法
化学分析的定量方法化学分析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科学方法。
在化学分析中,定量分析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定量分析旨在准确测量样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存在量,并通过计算得出其定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的定量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定量分析中最常用和基础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重量法包括滴定法、酸碱中和反应法和沉淀仪法等。
滴定法是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试剂,直到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滴定终点,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的物质含量。
滴定法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分析中。
酸碱中和反应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滴定计算物质的含量。
通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度滴定终点。
沉淀仪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来估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通常通过滴定法、电位法或分光光度法等来确定沉淀物中成分的含量。
二、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开并测量其定量含量的方法。
色谱法常用于分离和检测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将待测物质蒸发并通过柱状填充物,在高温下进行分离。
随后,使用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信号强度,并据此计算物质的含量。
液相色谱法是将待测物质溶解在液相中,通过在填充物上的移动来分离各组分。
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信号来计算物质的含量。
三、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定量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等。
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量待测物质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或透射来定量物质的含量。
将吸收值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来计算物质的浓度。
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物质与红外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定量分析物质的含量。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强度或峰面积,结合标准曲线,来精确测量物质的浓度。
四、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测量待测物质的电流或电势来定量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包括电位滴定法、电导法和极谱法等。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计算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计算在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定量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并详细说明其计算过程。
一、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
在滴定的过程中,酸或碱的溶液会与一定量的酸碱指示剂反应,当溶液的酸碱滴定终点出现时,我们可以根据滴定体积的变化来计算样品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例如,我们要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某种酸性物质的含量,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已知浓度的碱溶液,并用酸碱指示剂标记终点。
然后,将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溶液与碱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出现颜色变化。
记录滴定所用的碱溶液的体积V1,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酸性物质的摩尔数。
酸性物质的摩尔数 = 碱溶液的浓度 ×碱溶液的体积V1二、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滴定的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到化学反应终点时,根据滴定剂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
以碘量法为例,我们要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
首先,准备一个已知浓度的碘溶液,并将其作为滴定剂。
然后,将待测物质与过量的碘溶液反应,直到反应终点出现。
记录滴定剂的体积V1和对应的摩尔数n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待测物质的摩尔数。
待测物质的摩尔数 = 滴定剂的摩尔数n1 ×滴定剂的体积V1三、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光度法中,我们通过测量溶液吸收或透过一定波长的光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光度法适用于有色物质的测定。
以紫外-可见光度法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溶液对可见光的吸收来定量分析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选择合适的波长。
然后,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概述:定量分析是化学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用于确定样品中某一特定成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定量分析和化学定量分析两大类。
本文将主要介绍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基于物质质量变化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的含量。
重量法常用于定量分析中的溶液配制、物质纯度测定等方面。
1. 干燥法干燥法是一种常见的重量法,适用于含有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样品。
该方法通过加热样品使其水分蒸发,并根据失去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2. 火焰法火焰法是一种重量法,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加热至高温,使其转化为其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然后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原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一种基于体积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量反应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推算出溶质的浓度。
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体积法,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一种溶液来与待测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推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2.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体积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
该方法通过滴加标准溶液使反应过程达到终点,并根据所滴加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中氧化还原剂的浓度。
三、光度法光度法利用测量溶液对光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被测物质与特定波长的光发生相互作用,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多种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量,来推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2.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发出荧光的光度法,用于对特定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激发样品中的分子产生荧光,测量荧光强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一、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C + O2
相对质量: 质量之比:
12g
点燃
= CO2
44g
12 32 44 12 : 32 : 44
质量比的意义:每12份碳与32份氧气 完全反应必生成44份二氧化碳。 12g碳与足量氧气反应,可生成多 少克二氧化碳呢?
解: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 + O2 12 12Kg 12 44
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4)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是
不纯物,则需转换.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度
=不纯物质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纯度:为该物质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5)如果为气体体积,则按下式将其换算成气体质量. 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密度(g/L) 同理: 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密度(g/mL)
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点燃
(1)设未知数
…. .
设
2Mg + O 2 ==== 2MgO
48 3g 48 ---80 3g = -X 80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
写
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找 (4) 列比例式.….… (5)…… 列 求
答: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4.8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 (=12.25g-4.8g=7.45g)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根据物质的组成求已知物质和未知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系数的 乘积之比,计算时必须准确无误。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求,在同一计算
有一块不纯的锌片15.25g,跟足量稀硫酸充分 反应(杂质不跟硫酸反应),生成0.4g氢气, 求该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是许多化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制,我们需要对反应机理和中间体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一、反应机理的定性分析反应机理是表示化学反应中各个步骤的详细过程和反应路径。
定性分析反应机理的关键是确定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rate-determining step)和中间体(intermediate)。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1. 反应速率法反应速率法是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通过观察速率随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初步推测反应的机理。
2. 反应活性法反应活性法是根据不同反应物活性的变化来推断反应机理。
通过引入具有不同活性的试剂,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判定反应的机理类型,如酸碱催化、自由基等。
3. 产物分析法产物分析法是通过检测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产物种类和数量来推断反应机理。
分析反应产物的物理性质、结构和组成,可以推测出中间体的存在和反应路径。
二、中间体的定性分析中间体是反应中暂时生成且随即消失的化合物,是反应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间体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间体的定性分析方法:1. 跟踪标记法跟踪标记法是通过标记参与反应的分子中的特定原子或基团,以追踪它们在反应中的位置和命运。
利用同位素标记、辅助试剂标记等方法,可以鉴定中间体的形成和消失过程。
2. 过渡态理论过渡态是指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高能级中间状态。
过渡态理论通过研究反应过渡态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推断反应的机理。
3. 反应动力学法反应动力学法是通过测定反应的速率随温度、浓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推测中间体的存在。
利用反应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初步判断中间体的生成和消失。
三、中间体的定量分析中间体的定量分析是对反应机理中所涉及的中间体数量、浓度变化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定量分析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测定样品中特定组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方法旨在确定化合物或分子的浓度、质量或量,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定量分析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测量样品质量的变化来确定所需组分的含量。
重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与被测分析物的含量成正比。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的定量分析。
二、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在滴定过程中,被测物与标准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待反应达到完全时,滴定溶液的体积与被测物质的量成正比。
滴定法常用于测定酸碱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某些特定物质的含量。
三、光谱法光谱法通过测量物质在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等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或发射特性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法广泛应用于测定溶液中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被测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四、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利用电流、电势和电荷等电化学参数的变化来推断样品中的分析物含量。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解分析、电位滴定、电导法和极谱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适用于测定溶液中金属离子、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含量。
五、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分子离子在质谱仪中的裂解和重组过程,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质谱法适用于分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药物及环境污染物等。
通过测量质谱图中不同离子的相对丰度,可以获得被测物质的定量信息。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根据分析的目的和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引言: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其中定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化学物质的含量、浓度和反应的进程等。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一、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溶液中的酸碱溶液,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等当点,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好滴定溶液和指示剂。
滴定溶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可以与待测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指示等当点的物质,通常是酸碱指示剂或金属指示剂。
1. 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某种物质的浓度。
2. 实验步骤a) 准备滴定溶液和指示剂;b) 将待测物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c) 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溶液,直至颜色发生变化;d)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并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注意事项a) 滴定时要慢慢滴加滴定溶液,避免出现过量;b) 指示剂的选择要合适,能够清晰地显示等当点的颜色变化;c) 实验器材要洁净,以免产生误差。
二、络合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络合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络合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在实验中,常用的络合滴定法有氨络合滴定法和EDTA滴定法。
1. 实验目的通过络合滴定法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
2. 实验步骤a) 准备好络合滴定溶液和指示剂;b) 将待测物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c) 用滴定管滴加络合滴定溶液,直至颜色发生变化;d)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并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3. 实验注意事项a)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b) 指示剂的选择要合适,能够清晰地显示等当点的颜色变化;c) 实验器材要洁净,以免产生误差。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说课稿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说课稿遵义县芝麻镇中学王正升一、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三点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且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因此,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分析《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在教材中如此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如下定位:就知识目标而言,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其前提是,学生必须明确能够展开计算的基础,就是相关“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恒定的质量比”。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初步掌握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步骤。
就能力目标而言,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会写出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恒定的质量比所反映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来设计并确定相关计算的步骤,从而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与知识的本质内涵两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明确掌握。
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就是: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通过对具体例题的分析演练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的分析与步骤书写,在掌握计算步骤与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追求简而美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分析很明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书写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其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明确相应的思路;两者中最为关键、最为困难的就是第二方面。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思路和步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思路——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质量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启发、联想、观察等方法是:先引导学生回忆前节课所讲内容,让学生先预习书本,然后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化学方程式量的关系,让学生省略迂回曲折的求索过程,节约学生的学习精力。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的定量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的定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的定量计算在化学的世界里,氧化还原反应就像是一场电子的舞蹈,而定量计算则是这场舞蹈的精准节拍。
当物质在氧化还原的舞台上发生变化时,通过定量计算,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其中电子转移的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揭开化学反应的神秘面纱。
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在于电子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些元素的化合价会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
定量计算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这些化合价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感受一下氧化还原的定量计算。
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 。
在这个反应中,铁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2 价,失去了 2 个电子,被氧化;铜的化合价从+2 价降低到 0 价,得到了 2 个电子,被还原。
假设我们有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其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n 摩尔。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1 摩尔硫酸铜能与 1 摩尔铁反应,生成 1 摩尔硫酸亚铁和 1 摩尔铜。
那么,如果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也应该是 n 摩尔。
通过这种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我们就能够计算出参与反应的铁的质量或者生成的铜的质量等相关数据。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2KMnO₄+ 16HCl(浓)= 2KCl + 2MnCl₂+ 5Cl₂↑ + 8H₂O 。
在这个反应中,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化合价从+7 价降低到+2 价,得到了 5 个电子;而盐酸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从-1 价升高到 0 价,失去 1 个电子。
但要注意的是,在 16 摩尔盐酸中,只有 10 摩尔盐酸被氧化生成氯气,另外 6 摩尔盐酸的氯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假设我们有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参与反应,首先要将其转化为物质的量。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高锰酸钾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就可以计算出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
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它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
定性方法旨在确定物质种类和成分,而定量方法则用于确定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定性方法主要包括颜色反应、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
颜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定性方法,在分析化学中广泛应用。
根据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存在和性质。
比如,溴水和氯化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时呈现黄色,这表明存在溴离子。
化学反应是定性方法中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和形态,可以确定原有物质的特征。
例如,苯酚与铁(III)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这表明存在酚类物质。
仪器分析在定性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通过测定物质的光谱图谱或谱线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定量方法则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物质的含量和浓度信息。
常见的定量方法有比色法、重量法和电位滴定法等。
比色法是利用物质溶液的吸收性能与溶液中物质含量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如酸碱指示剂变色法,根据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重量法则是通过物质的质量变化来计算物质的含量,常见的有蒸发法和滴定法等。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位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液与待测溶液反应,并监测反应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除了上述方法外,分析化学中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定性和定量的试验。
比如质谱分析技术,它可以对待测物质进行断裂,然后根据不同的离子质量比,确定原子组分含量,从而实现对物质的定量分析。
光谱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定性分析技术,如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能够通过物质对辐射能的吸收,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组成。
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不仅应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和学术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工业和生活中的诸多领域。
这些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在2CO+O2==2CO2反应中,
11/20/2014
2
11/20/2014
3
例题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
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若需制备二氧化碳8.8g, 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8
练 习
1 .3g碳在空气中充分燃 烧,可得到多少克二氧 化碳? 2 .电解90g水能得到多少 克氢气?多少克氧气?
11/20/2014 9
总结与归纳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 用化学方程式,由一种反 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求其他各物质的质量。
11/20/2014
10
11/20/2014
11/20/2014
4
1、解设未知量
解:设需碳酸钙质量为x。
2、正确书写该计算题有 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1/20/2014 5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11/20/2014
6
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每100份质量的碳酸可以制 得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已设用质量为x的碳酸钙可 制得8.8g二氧化碳,因此, 可以列出下式求解:
100∶44=x∶8.8g x=20g
11/20/2014 7
5、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11/20/2014
11
化学计量学原理及方法
化学计量学原理及方法化学计量学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研究及实践中所需的量和质量的计算。
化学计量学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以及摩尔质量与化学反应等。
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质量测量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实验方法等。
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阐述。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在化学研究中我们需要知道化学反应时用量的计算,而这就要用到定量关系。
定量关系中,反应物的质量、量与生成物的质量、量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关系。
以氢气和氧气生成水为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程式知道,当我们需要生成10g水时,所需的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1:0.5,即2mol H2和1mol O2;反之,如果我们知道了氢气和氧气的量,也可以算出生成的水的质量。
同时,化学计量学中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概念为摩尔,即物质的量,用化学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用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在化学计量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用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对物质中某种组分的定量测定,而定性分析是对物质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定。
在定量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化学计量学的计算,计量方法包括体积法、重量法、电位滴定法等。
其中,电位滴定法是比较经典的方法,它是利用指示剂,通过电位变化来确定反应物的等当量浓度。
在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毛细管电泳分析等。
其中,光谱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
质量测量方法质量测量是化学计量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电子秤的使用以及化学计量学的计算。
目前常用的电子秤有电子分析秤、电子天平等。
此外,还有化学量器、比重计器等可以用于质量测量。
化学计量学的实验方法化学计量学的实验方法与其他实验方法类似,但是有其独特的地方。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化学定量分析是研究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定量的手段测定溶液或固体样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并计算其相对含量。
化学定量分析有多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定量分析方法。
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根据酸碱反应的等值点来测量溶液当中酸碱物质之间化学计量关系的方法。
在酸碱滴定法中,首先用一个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溶解或中和待测物质,然后用滴定管滴加另一种酸碱溶液,直到溶液的颜色或pH 值发生明显变化,记录滴定液的用量,以此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2.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来测量溶液中氧化还原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通过滴定试剂(一种能够氧化或还原待测物质的溶液)与待测物质反应,直到滴定试剂完全反应完毕,通过滴定液的用量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3.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是一种根据沉淀反应的滴定方法,可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在沉淀滴定法中,首先使待测物质与一定量的滴定剂反应生成可观察到的沉淀,然后滴加反应剂,直到溶液中的沉淀完全溶解为止,根据滴定液的用量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4.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极电势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电位滴定法中,通过将待测物质与滴定剂进行反应,当反应进行到等价点时,滴定电解池内电势发生剧烈变化,此时为滴定终点。
5. 显色滴定法显色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溶液中某种物质与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在显色滴定法中,首先将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生成可观察到的显色物质,然后加入指示剂,等到显色反应到达最大强度时即为滴定终点。
以上只是化学定量分析方法的几种常见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化学定量分析的关键。
同时,在进行化学定量分析时,还需注意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标定、样品的预处理等因素,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平衡与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定量计算
化学平衡与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定量计算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其中涉及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发生变化的。
通过定量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以相同速率的过程。
在平衡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称为平衡常数(Keq)。
平衡常数是用于衡量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它的值与温度有关。
在定量计算化学反应物浓度变化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以A和B为例,表示反应物A和B的起始浓度为[A]0和[B]0。
在反应过程中,A和B被反应消耗,产生生成物C和D。
假设反应物A的进一步消耗导致生成物C的生成。
根据平衡常数Keq,可以建立以下方程:Keq = [C]^c[D]^d / [A]^a[B]^b式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摩尔系数。
在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定量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信息,例如平衡常数Keq、反应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来计算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以下是一个实例:考虑一种简单的反应:2A + B → 3C。
在初始时刻,反应物A和B的浓度分别为0.10 mol/L和0.20 mol/L。
询问在反应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反应物A的浓度。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反应物A的摩尔系数a为2,反应物B的摩尔系数b为1。
生成物C的摩尔系数c为3。
假设在初始时刻反应物A的浓度为[A]0,则反应物B的浓度为[B]0。
设反应物A在t时间内的浓度为[A]t。
根据平衡常数Keq,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Keq = [C]^3 / ([A]^2[B])由于[C]为3,[A]0为初始浓度,[B]0为初始浓度,可以将方程改写为:Keq = 3 / ([A]0^2[B]0)根据题中所给的初始浓度,将0.10 mol/L代入[A]0,将0.20 mol/L代入[B]0,将Keq代入方程,就可以解出[A]t。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化学计量的应用与实践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化学计量的应用与实践化学分析是化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实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其中,定量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确定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化学计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化学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进而确定样品中某个化学物质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化学计量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
1. 酸碱中和反应在化学分析中,常常需要测定水溶液中的酸或碱的含量。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根据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用滴定法与待测溶液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沉淀的形成来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例如,可以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反应物,观察是否会生成沉淀来判断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分析中的另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测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氧化或还原状态,从而确定其含量。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电化学法、红ox反应等。
化学计量的实践非常重要,它需要准确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
以下是几个示范实验: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滴定法确定柠檬酸溶液中柠檬酸的浓度。
实验步骤:1. pipette取一定体积的柠檬酸溶液,加入酸性指示剂。
2. 标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用滴定管滴加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pH转变为碱性pH,记录NaOH的用量。
3. 计算样品中柠檬酸的浓度。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血液中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一定体积的血液样品加入含有酸性氧化剂的溶液中,将尿素氧化为氨。
2. 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标定一定浓度的KMnO4溶液。
3. 将KMnO4溶液滴加到反应体系中,直到溶液颜色变化。
4. 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化学高考必知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
化学高考必知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考化学中,了解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例题和解析。
一、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1. 摩尔比和摩尔构成比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和摩尔构成比会直接影响反应的进行。
摩尔比是指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而摩尔构成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₂ + O₂ → 2H₂O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摩尔构成比为2:2:2。
2. 反应物的限量与溢量在化学反应中,如果某种反应物的量不足,就会造成其他反应物无法完全反应的情况,这种反应物就被称为限量反应物。
而剩余未反应的反应物就被称为溢量反应物。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₂ + O₂ → 2H₂O假设氢气和氧气的量比分别为2:1和1:1,氢气为限量反应物,氧气为溢量反应物。
在反应中,氢气会完全反应,而氧气会剩余。
3. 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这种化学计量关系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₂ + O₂ → 2H₂O该反应表明,2 mol的氢气与1 mol的氧气反应生成2 mol的水。
二、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1.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是衡量平衡位置的指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e表达式为:Ke = [C]^c [D]^d / [A]^a [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 的浓度。
2.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定义,可以得出如下关系: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e与反应物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为:Ke = ([C]/[A])^c ([D]/[B])^d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物质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2确)写写出计算中所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2 KClO3Mn△O2 2 KCl + 3O2 ↑
质(量3)比找:出化相学关计物量质数的×质相量对比分子质量之比12224.5
已知量:必须带单位;未知量:x不带单
12.25 g
质量比、标已出知已、知未和知量未要知写量在对应的位置
32 96 xX
(列4出)比列例出式比,例已式知量带单位 直(接5 )写解出计算结果x=….g
2.已知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解设(未知量,未知数不带单位) 2.方(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关(已知量、未知量及其质量比) 4.比(比例式) 5.算 6.答
拓展延伸
1.A+3B=2C+2D。A、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9:11,1.8gA
参加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2.将16gKMnO4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
量为14.4g,则剩余物质是( D )
A K2MnO4
B K2MnO4和MnO2
C KMnO4和K2MnO4 D三个都有
注意:
1.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1×2)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g :( 32)g : ( 36 ) g
Hale Waihona Puke 若 ( 2)g : (16)g : 18 g
计算的步骤
【例 1】 加热分解12.25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解1设):设…的质量为x (未知数不带单位)设设::制氧得气X的g氧质气量为X
12224.55
x96
12.25g = 3x2
x = 34..28g
(6)答
答答::可可以以得得到到34..28gg氧氧气气。。
小组合学
“嫦娥2号”发射升空时,需携带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当火箭点火升空 时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假如你是火箭 推进器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 氢的完全燃烧呢?可生成多少水?
课题 3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你清楚吗?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粒子个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 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2H2 + O2 =点=燃== 2 H2O
解:设 需要液氧的质量为x,可生成水的质量为y
点燃
2H2 + O2 ==== 2 H2O
4
32
36
100kg
x
y
4 32
------ = ------
100kg x
x = 800kg
4 36
------ =------
100kg y
y=900kg
答: 需要液氧的质量为800kg,可生成水的质量为9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