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导论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一: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

本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全书载药365种。

发展: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1)《脉经》晋·王叔和著,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专著。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1)(2)(3)(4)刘完素后人称为“寒凉派”。

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后人称为“攻邪派”。

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李杲自号东垣老人,后人称为"补土派"。

代表著作为《脾胃论》朱震亨后人尊称朱丹溪,后人称为"滋阴派"。

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第一页(1)(2)(3)(4)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1)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仅指日光的向背:如“阳者,高明也,山之南,水之北也。”
概括事物属性的方法:如寒热、明暗、昼夜、日月、水火等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二、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一) 普遍性
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但有其规定性(既相互关联,右相互对立)。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木



水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三) 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本质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二陈汤:陈皮12g 半夏9g 茯苓12g 甘草9g)
1、 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
阴胜则寒——实寒:形寒(主观),肢冷(客观)。
2、 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脏),颧红盗汗(睡则流汗)
2、相克关系到的传变
相乘传变: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
相侮传变: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四) 指导疾病诊断
1、 指导诊法
面红、口苦、脉洪(心脉):心火上炎。
面青、口酸、脉弦(肝脉):肝失疏泄。
2、 推断预后
如肝病面青见 弦脉:常—本脏脉
沉脉:顺—相生之脉
3、 五行制化
概念: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途径: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难点:①证的基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②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③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症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症状和体征”,与其后的“辨症求因”之“辨症”的涵义不同。
2.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的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①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
教学时间安排:
(总体安排及每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安排)
1.中医药学的概况5′
2.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15′
3.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30′
4.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40′
复习思考题及课堂作业
1.何谓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时代、基础、标志如何?
3.“金元四大家”的姓名、派别、学术观点各如何?
2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3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④整体观念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课堂测验及提问试题
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备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教学单元题目
绪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2)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 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网络结构 归纳2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网络结构 归纳2

导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标志秦汉时期4部著作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难经》成书于汉以前;《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2.魏晋隋唐《脉经》——最早的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诸病源候论》——最早的病因、病候学专著:隋巢元方;《针灸甲乙经》——建立了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晋皇甫谧;《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3.金元金元四大家的人物、流派、观点。

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祛则正安,主张攻邪祛病,被称为攻下派。

李杲,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治疗以补脾胃为主,被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滋阴派。

4.明清•温病学派的医家及其贡献;•《医林改错》清王清任;《本草纲目》明李时珍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2.症状、证候、疾病的理解,做到能够具体区分三者。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之间的关系。

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3.证(候)以及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中,由于疾病发展的阶段不同,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

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

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中医学一方面汲取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而又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思辩性和创造性,而且临床实用性极强。

即使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学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所认识,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

早在原始部落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医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如中国古典文献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就是对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医药知识的真实写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医疗实践经验也已经非常丰富,再加上此时的社会快速进入了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学术思想也空前活跃。

因此,把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出现,就是这种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黄帝内经》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它收集了前人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运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及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和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医学理论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难经》是稍晚于《黄帝内经》问世的另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它以问答的行文方式,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阐发、论述,对《黄帝内经》的某些不足进行了重要补充,是研究中医学经典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之春秋战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其理论的发展则又经历了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和现代,而每一阶段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则又各有其特点。

(1)形成时间的界定根据历史学界的考据和推断,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最迟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初步形成。

(2)形成的标志和体系的确定1)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以中医学经典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黄帝内经》一书,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

其内容是以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方法,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用以阐释人体内在生命活动的规律性、人体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统一性。

对人体的解剖形态、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以及关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各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2)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问世之后,《难经》的成书,并与《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之作,并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经》成书于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全书以问答形式撰述(共81个问答),其内容包括了生理、病理、诊断及治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虛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从而能补《黄帝内经》之不足,成为当时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经典医籍,故亦成为中医学理论之基础,并对后世各科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写成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其倡导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书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绪论一.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芳《诸病原候论》——我国第一部病机症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南宋陈言《三因方》。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

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学说。

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吴塘著《湿温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

狭义之神:人体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症候,论治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不同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症,故可以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精气学说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某些地方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原;源于水地说。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源于运气说。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008-03-07 15:36:22 来源: 中医世家显示次数: 5098 作者:中医教材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难经》 《难经》是《黄帝八十﹣难经》的简称。 《难经》有两论。一为别有师承说,一为解疑答难说。《难经》所涉内容十分丰 富,对三焦、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 则均有所创见,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五)宋代医学理论的发展 1、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方面有许多创见,提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其弟子阎孝忠将其理论和经验整理成书,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开 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2、宋代陈无择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了著名 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类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分内因、饮 食饥饿、呼叫伤气、虫兽所伤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四)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发展 1、晋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王叔和继承经 典,结合临证经验,著成了《脉经》,成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2、隋﹣巢元 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学的专著。 3、唐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编著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 方》。系统总结了《黄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了临床各 科疾病的诊治方法以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和 成就。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撰著。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临 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所遵循之经典。 《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医籍。《伤寒论》以论述 伤寒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为主,提出了以脏腑 分证为纲辨别杂病的规律和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

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

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此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

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创立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六淫、疠气致病学说,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立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所伤等病因学说,以阐释病因、发病和病机,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理论与医药实践的基础。

1.社会文化基础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呈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形成了道、儒、阴阳、法、墨、兵等诸家。

各种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学术争鸣与交流,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如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等。

2.科学技术基础战国时期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冶炼、酿造等有诸多创新,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

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疾病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3.医药实践基础从远古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其总结、升华为中医理论。

如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并且在医疗实践中将“毒药”应用于治病;西周时期,医家不仅为疾病确立了专门病名,还提出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春秋时期,秦国医和提出“六气致病”理论,开创了中医病因理论的先河;战国时期,扁鹊仓公等专业医生大量出现,确立部分疾病的诊断方法,医学知识传播更加广泛。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四诊”方法已基本形成。

除应用药物、针灸、导引等治病方法外,还出现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疗法,如《吕氏春秋》记载文贽用激怒方法治愈齐闵王的忧思病。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范围,并记载247个药名、283个药方,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哲学渊源,尤其是气、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赋予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说理工具。

如气一元论的万物本原论思想,为中医学整体观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阴阳学说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的系统论思想,对中医学方法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促进作用。

秦汉之际,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哲学为主要思维方式,借鉴当时自然科学先进的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积累丰富的医药学理论和实践,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部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

本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集众多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编纂而成,是对先秦至西汉医学成就的整理和总结。

书中全面运用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深刻探讨当时哲学领域中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重大命题,阐明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等问题,不但为构建中医理论奠定基础,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

《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等;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构建了藏象学说,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将人体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精神等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创立了经络学说,阐述对机体的网络调节作用,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从而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在疾病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病因、发病、病机及疾病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约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

《难经》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从而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故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伤寒论》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康复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论述;《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内伤杂病,对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外科的40余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处方、用药等都有详细记载。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方剂,故后世医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全书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中品之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

根据中药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书中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与病机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

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从战国至秦汉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所载的内容来看,当时的医家们不但已构筑起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能够有效地运用药物、针灸等治病技术,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

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一) 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中医学学科分化日趋成熟,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进步。

1.《脉经》晋·王叔和著,成书于公元三世纪,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的脉象鉴别;提倡“寸口诊法”,明确左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成书于公元259年,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全书系统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与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症与操作方法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成书于公元610年,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全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

诸证之末多附有导引法,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论治起到指导作用。

4.《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成书于公元652年和682年,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两书关于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养生之术、备急之方、病证诊治等内容,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