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咱们明白仓颉造字的传奇,也明白半坡人面网纹盆上的符号,或许还看过贺兰山的岩画,或许还听说鲁迅小说里孔乙已说,回字有五种写法。
这些都与咱们今天看到的汉字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固然火星文与此无关!一、甲骨文1.时期:朝,2.材料:是刻写在上的文字。
3.地位: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汉字是由它进展而来的。
4.意义:从朝始我国有了靠得住的文字记载。
二、金文盛行于,铸刻上的文字。
意义:三、小篆和隶书朝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显现隶书。
朝时,隶书普遍利用。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形成于后期,成熟于时期。
1. 电影《英雄》中有如此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
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2. 我国文字演变的进程正确的选项是()A.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B.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楷书一隶书C.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小篆一楷书D.甲骨文一小篆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3.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靠得住的文字材料的是()A.甲骨文B.金文C.铭文D.隶书Ⅲ预习自测4.以下有关西周文字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西周时期,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B.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C.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D.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5.以下各时期所对应的文字不正确的选项是()A.商朝——甲骨文B.周朝——金文C.秦朝——小篆D.三国——铭文7.《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那时人们利用的文字主若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8.隶书与小篆相较,能够慢慢流行,主若是因为()A.隶书比小篆美观B.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C.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D.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9.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不管是隶书、楷书,仍是草书、行书,追溯其进展渊源,都离不开A.象形文字B.甲骨文C.金文D.小篆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如何?说说汉字的演变历程。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有趣的汉字》课型:造型·表现执教班级:五年级五班设计理念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动画和图片,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比较、思考,进而在游戏中大胆地将自己的体验进行创造。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使学生感受在语文课上学习的枯燥汉字,不但寓意深远,而且具有趣味性。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运用字与画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呈现出自己喜欢的有趣汉字。
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体验用字与画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表现出有趣的汉字,从中感爱中国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大胆表现出新颖、有趣、美观的汉字作品。
教学准备:课件、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画毡、毛笔、墨汁教学过程:一、检查用具、稳定学生情绪(1分钟)播放动画《三十六个汉字》,了解汉字的美二、导入:(2分钟)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它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的符号。
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味道。
让我们走进汉字,一起研究《有趣的汉字》这一课。
三、主题探究教学(12分钟)1、提出问题组际交流谁知道汉字是怎么起源的?学生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2、汉字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呢?猜猜看,这是什么字?(采字的演变)体验一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造字的。
师:随着历史的演变,汉字从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演变为了今天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其间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变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楷书。
象形文字逐渐简化、规范了, 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3、字与画有联系吗? (起源相同用具相同笔墨技法相同)最初人们为了记录、交流,都是用象形符号表示,后来演化为今天的汉字,可以看出书法和绘画本身就有着密切地联系,它们不断发展,彼此借鉴,这就是“书画同源”的意义。
过去很多文人墨客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他们利用了书法和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共同规律,将书法和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材通过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重点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其起源和演变了解不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能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示例、画纸、画笔等。
2.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汉字演变图,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象形文字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如图形、线条等。
同时,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构成方法,如添加、删减、变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案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演变过程。
3.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了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构造和特点。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根据观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象形文字。
3.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和创造象形文字,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许多有趣的象形文字,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0课 汉字的演变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三篇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0课汉字的演变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昨天,王先生的QQ签名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弄璋指的是( )A、生儿子B、生女儿C、生双胞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A、屈原、贾谊B、刘发、吴芮C、马殷、马希D、刘备、孙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李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B、鼓C、瑟D、编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学派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说课稿]: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说课稿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说课稿]: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材,以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象形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象形文字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如何通过象形文字来表达事物。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象形文字的绘制方法。
二.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他们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习象形文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来掌握知识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象形文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绘制方法,能够运用象形文字表达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象形文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象形文字表达事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图工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象形文字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基本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象形文字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事物,尝试用象形文字进行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生活中的象形文字,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汉字和绘画技巧,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汉字和象形文字方面的知识较浅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创作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学会欣赏和分析生活中的象形文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的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绘画实践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出本课的主题。
2.教学讲解:讲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分析生活中的象形文字,让学生认识和欣赏汉字的美。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组具有象形特点的汉字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语文基础知识--汉字的演变
语文基础知识--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
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
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
阶段一:甲骨文;
阶段二:金文;
阶段三:小篆;
阶段四:隶书;
阶段五:楷书;
阶段六:行书;
阶段其:草书;
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
汉字的演变规律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历史都是如此的,每个时代的发展和生成都会随着文字而改变,而对于中国来讲更加如此,因为作为历史的统治者,文字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
第19、20课 文字演变 2015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华东版】
第19课文字演变【内容标准(试验稿)】(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内容标准(2011版)】(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一、选择题1.(2015·江苏淮安·13)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A2.(2015·四川资阳·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答案】A3.(2015·重庆A卷·2)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人们把汉字刻在甲骨或铸在青铜器上B.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答案】B4.(2015·湖北黄冈·9)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重视。
下列节气或节日主要祭拜祖先或祭拜逝去的亲人的是()A.端午B.立春C.清明D.立冬【答案】C5.(2015·贵州黔西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B6.(2015·广西玉林·1)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答案】B7.(2015·广西桂林·1)羊属于十二生肖之一,今年是农历的羊年,“三羊开泰”、“喜气洋洋”是中国老百姓在羊年春节互致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A.猫B.狼C.狗D.狮【答案】C8.(2015·黑龙江大庆·1)2015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羊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答案】B9.(2015·齐齐哈尔·2)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
-重点讲解自然现象、人物器官、物品、动植物等不同类别的象形文字,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其图形特点。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关于汉字起源与演变的内容,重点关注以下象形文字:
1.山、水、火、日、月等自然现象的象形文字;
2.人、口、手、足等人物器官的象形文字;
3.玉、石、金、木等物品的象形文字;
4.动物(如牛、羊、犬、鱼等)和植物(如草、木、竹等)的象形文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象形文字是汉字的一种,它们是通过模仿事物的外形或特征来创造的。象形文字在汉字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汉字发展的基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象形文字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象形文字如何直观地表达事物,以及它们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过程。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图形特点以及在现代汉字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作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课件
为了记录事情,就用简单的图画来表 示,创造出了既像画又像字的符号, 我们把它们叫做象形文字。
猜一猜
猜一猜
猜一猜
游戏一:
“看图写字”
山
鱼
水
日
火
月
游戏二:
“慧眼识字”
游戏规则:举手抢答。
要 求:快速地认出象形文字,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
云
牛
竹
舟
找找这张画里有几个象形文字?
20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期,远古 人类学会了用语言和手势来表达意 思,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 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 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 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 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山” 就画成山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
就是这样产生的。
仓颉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亲爱的小朋友们, 明天就是我的生日,
真是太开心了!
我想邀请大家一起 来玩,还有我最要 好的朋友—敖丙。 可是我不会写字啊! 怎么办呢?
经过了苦思冥想,我 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 给他发一封邀请函, 看,你们能看懂我的
意思么?
人 教 版 一 年 级 下 册 第 课
优 秀 作 业 《 打 渔 》
“我能行”
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将象形文字 组合成一幅画。
要求画面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 富有创意。
知识拓展
象形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包装盒
知识拓展
耳环
装饰瓶
课后拓展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印
你知道左边这个是什 么吗? 上面的文字有什么含 义呢?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1(川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一、达标训练.1、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定在龟甲和兽骨上,目的是为了A、纪录历史B、占卜凶吉C、传递文书 D、制工艺品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4、商朝的金文是指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5、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7、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8、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9、看图说话: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
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
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二、拓展训练10、通过对商代甲骨文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了以下哪项纪录?()A.中国文字的最初起源形态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C.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D.关于划分季节的最早记录11、《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12、以下文字书写形式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隶书②行书③楷书④金文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13、关于甲骨文的价值。
小明说:“对为数颇为可观的甲骨文加以研究,就可以对商代的社曾及文化有相当完整深入的认识。
”小月说:“甲骨文都是关于占卜的记载,数量虽然不少,能提供的资料却有限,还要利用其他资料。
”小亮说:“从目前已能识读的2000个甲骨文字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1(川教版七上)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同步练习一、达标训练.1、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定在龟甲和兽骨上,目的是为了A、纪录历史B、占卜凶吉C、传递文书D、制工艺品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4、商朝的金文是指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5、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7、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8、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9、看图说话: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
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
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二、拓展训练10、通过对商代甲骨文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了以下哪项纪录?()A.中国文字的最初起源形态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C.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D.关于划分季节的最早记录11、《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12、以下文字书写形式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隶书②行书③楷书④金文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13、关于甲骨文的价值。
小明说:“对为数颇为可观的甲骨文加以研究,就可以对商代的社曾及文化有相当完整深入的认识。
”小月说:“甲骨文都是关于占卜的记载,数量虽然不少,能提供的资料却有限,还要利用其他资料。
”小亮说:“从目前已能识读的2000个甲骨文字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结束
王献之楷书
返回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汉字字帖的搜集与展示
《三希堂法帖》封面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清乾隆年间编,共收入从魏晋到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分楷、行、草三类。其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集到 的所有历代名家法书墨迹精品。这些书法家,历代都是书法爱好者学习的榜样,如王 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 米芾、宋微宗、宋高宗……由于是皇家刻石, 皇帝特谕,又是当时书法名家所编,所 以《三希堂法帖》选择极精,上市之后,广泛流传。
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 B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C)。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史海拾贝
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像
王懿荣故居 (在北京锡拉胡同)
史海拾贝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 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 运来北京的。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 代的甲骨文。
返回
金文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 。鼎高 53.8 厘米 ,口径 47.9 厘米。 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7 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 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 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王 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课件
新知讲解
通过考古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部分象形文字的含义
新知讲解
象形文字也能组成一幅画,猜一猜下面的图画要 表达怎样的意思
一个人骑着马, 从竹林和田野之间路 过
新知讲解
一个人在湖中划船, 因为天上下起了雨,于是 在船上撑开了一把伞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用象形文字来组成一幅画
作业要求:体现出象形文字的特征,并适当地加 上色彩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 一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入学时学的字吗?
日月水火
你知道这些字最初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的文字是怎样 发明出来的呢?
新知讲解
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中,人们还没 有文字,为了能够表述自己的意思,就 将看到的物体形态用简化的线条勾画出 来,指代这个物体,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 随着社会发展,这些象形文字经过不断 的演变,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文字。
准备工具:白纸、水彩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学生作品
课外拓展
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门特别的艺术——书法
新知讲解
观察象形文字是怎样诞生并演变为今天的文字, 并说说它的特点
云
新知讲解
鱼
新知讲解
舟
新知讲解
牛新知讲解竹新知讲解门象形文字具有代表的物体的特征,比起文字更接近图画
新知讲解
猜一猜下面这些象形字是我们现在认识的哪些文字
休
明
新知讲解
你觉得还有哪些形象可以演变成象形文字呢? 试一试写出下面这些形象的象形文字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4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为什么?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但 不是起源最早的原始文字。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旦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很多学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 就是原始的文字。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______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秦始皇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相传,创造隶书的是 程邈(miǎo)。程邈曾经当 过县狱吏,因为得罪了秦 始皇被关进了监狱,坐了 10年牢。 他把大小篆的圆转变 成了方折,从而创造了一 种新的字体----隶书。
秦时______逐渐流行。 隶书 汉朝 _____时,隶书广泛使用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小篆和隶书的区别? 笔 画 弯 曲
笔 画 平 直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行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汉朝后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三国两晋 __________________时,趋向成熟。
• 改错: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夏朝 的最重要的文字,是用来占卜的。西周时, 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汉朝时金文 广泛使用。从半坡时期起,我国就有了可 靠的文字记载。
1 2 3 4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商朝 秦朝 隶书
5
商朝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B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熟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课标要求】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目标要求】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能力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一、甲骨文
1.原始文字: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____________可能就是原始文字。
2.甲骨文
(1)定义:______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____________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2)特点: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_______________的文字。
(3)作用:记录了_________的活动,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_________材料。
(4)影响:从_________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二、金文
1.定义:_________时铸刻在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2.作用:为后人研究___________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三、小篆和隶书
1.小篆:________统一全国后,以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2.隶书
(1)秦统一小篆后,书写简便的________也逐渐流行。
(2)________时,隶书广泛使用。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1.形成: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楷法”书写文字,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后又出现________。
2.成熟:________________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3.特点._________潇洒,_________端庄,_________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
【问题探究】
2009年,四川语文高考作文中,一名考生用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等古文字写作的消息在网络上飞快地传播着,一时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友们把这篇作文称为2009年的“最牛高考作文”,写作者被大家封了一个很有90后特色的名字——“古文字达人”。
该作文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但因偏题,得分偏低。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何崝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我们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个月,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水平,简直不可思议。
”对于这篇作文,网络上一派感叹之声。
不少网友专家认为这名考生很有才华。
“能认识那么多古汉字,早就已经达到了研究生水平。
”但也有高中和大学语文老师持否定的态度。
对于这名考生的所作所为,你有何看法呢?
【小组活动】
试写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体字1至2个。
【知识框架】
【历史歌谣】
原始文字陶器存,商朝使用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卜辞记载问鬼神。
文字成熟且完备,汉字发展它是根。
商朝情况有记录,历史可靠非传闻。
商朝铜器铸文字,金文名字很好记。
西周时期渐增多,研究历史留凭据。
司母戊鼎青铜盘,文字有多也有稀。
金文刻在金属上,学习历史要注意。
秦朝通行用小篆,隶书流行因方便。
小篆通常写公文,隶书使用在民间。
汉朝小篆极其少,隶书使用更广泛。
竹简帛书石刻文,都是隶书今发现。
汉朝后期用草楷,草书楷书流行开。
行书接着又出现,三国两晋成熟来。
草书潇洒楷端庄,行书两者之间在。
汉字形式多样化,文化发展搭舞台。
【心得与疑问】
【随堂练习】
1.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2.右图中的字选自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B.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
3.甲骨文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A.大禹治水
B.夏朝建立
C.焚书坑儒
D.盘庚迁殷
4. “甲骨文版《熟悉》”惊现高考现场,一名考生用大多数人都极不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古文字专家翻译,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
其中“金文”是()
A.夏朝时期创建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中国最早的文字
D.黄金书写的文字
5.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主要是因为()
A.隶书比小篆美观
B.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
D.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6.“龙”字是很多书法家
比较钟爱的字。
因为龙被
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右
面“龙”字的四种写法,
属于楷书的是()
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
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8.以下关于字体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B.草书潇洒
C.楷书端庄
D.行书笔画繁杂,难于书写
9.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别写出四幅图片代表的文字的名称。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2)分别说出这些文字主要广泛使用于哪些朝代?
(3)在这些图片中,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靠文字资料的是______;秦统一全国后,作为通用的标准字体的是_____。
(4)请指出A、B、D三幅图片各自的书写材料是什么?
10.甲骨文距今约有3 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 500个,已识2 000余字,公认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请写在横线上。
(2)看右图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
通过
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