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常识汇总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1b6e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e.png)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古诗文学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本章店铺就为大家找到了古诗文学常识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古诗文学常识1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ff15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e.png)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高考诗词鉴赏是中国语文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考生对古代诗词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鉴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考生们参考。
1. 古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律诗、辞章等。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五言诗一般为四句或者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诗一般为八句或者十六句,每句七个字。
2. 诗词的格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
五言诗要求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七言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3. 诗词的韵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丰富的韵律,包括平韵、仄韵、押韵等。
通过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音乐性和韵味。
4.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和独特的意境构建,在语言中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考生需要通过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表达和情感。
5.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诗词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加深诗词的表达力。
6. 诗词的文化内涵: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考生在鉴赏诗词时,需要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7. 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在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诗词。
以上是高考诗词鉴赏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们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题目。
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进行诵读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高三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9d1af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7.png)
高三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古诗文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熟悉古诗文的知识点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水平,还有助于文学理解和作文表达。
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古诗文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通过例子进行讲解。
一、古诗文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古诗文指的是古代的诗和文学作品,其中诗主要以五言、七言、词、曲为主,文以古文、散文为主。
根据体裁,古诗文可分为诗和文两大类。
1. 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诗是一种运用语言艺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具有押韵、节律和配乐等特点。
按照诗句的长度,诗可以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律诗等。
例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文是以记叙、议论、描写等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具有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文字的精确性。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文可以分为古文、散文等。
例子:鲁迅的《狂人日记》我发觉中国的文化,历来是用来中国人的,用来压制中国人的。
我们有好多的称谓,先生先生,夫人夫人,又有德行有学问的士大夫,请他便在压制之下说话,这话从古到今都一样。
人便由他在压制之下了,就谈不得平等了,就谈不得解放了。
二、古诗文的解析方法与技巧阅读古诗文需要掌握一定的解析方法与技巧,这将有助于对作者思想、文学表达和意境的理解。
1.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鉴赏是指通过对诗歌的音韵、形象、意境和人物等进行分析和解析,达到理解诗歌含义和艺术魅力的目的。
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审题、解词、辨曲、辨韵、寻主题等。
例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 散文鉴赏的基本技巧散文鉴赏是指通过对散文的情感、形象、修辞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学价值。
常用的基本技巧包括辨析状物描写、分析议论段落、把握故事情节和掌握行文脉络等。
例子:郭沫若的《神州之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炉,历史的年轧的钢车,文化的支柱的旗杆,聚集着大量的劳动,才智,智慧,成千上万的策仍,不断为付出过工作力和智力,无数次的工夫来经营经验的计日程历实现国家的钢筋水泥桥墩山川,就成美丽神州大地,在自己舍己为理想出生,融合实践创造的各个山水之间,保护表达一个政治的群众。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3937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e.png)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818d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f.png)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涵盖了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和古诗文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古诗文,也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考察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古诗词汇及其释义,供学生复习参考:1. 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也用作助词,无实际意义。
2. 而: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关系。
3.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
4. 其:代词,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相当于“他”、“它”、“那个”。
5. 以:介词,表示“用”、“凭借”等;也用作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6. 为:动词,表示“做”、“成为”;也用作介词,表示“为了”。
7. 所:助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或“被”。
8. 何: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
9. 乃:副词,表示“才”、“于是”;也用作连词,表示“于是”、“就”。
10. 若: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也用作连词,表示“如果”、“像”。
11. 既:副词,表示“已经”、“既然”。
12. 则:连词,表示“就”、“那么”。
13. 也: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的”、“了”。
14. 乎: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呢”。
15. 矣:助词,用于句末,表示“了”。
16. 哉: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17. 矣乎: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呢”。
18. 夫: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相当于“那”、“这个”。
19. 者: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的人”、“的事”。
20. 矣:助词,用于句末,表示“了”。
古诗文词汇:1. 桃之夭夭: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2. 窈窕淑女:形容女子体态轻盈,举止优雅。
3. 君子好逑:指男子有好的配偶。
4. 关关雎鸠:形容雎鸠鸟的叫声,比喻男女相爱。
5. 青青子衿:形容年轻学子的朝气蓬勃。
6. 悠悠我心:形容内心长久的思念。
7. 蒹葭苍苍: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
高考古诗文背诵常考诗句经典汇总
![高考古诗文背诵常考诗句经典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b308527e21af45b207a82b.png)
高考古诗文背诵常考诗句经典汇总(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劝学》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的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最后推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 .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荀子在《劝学》中如是说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金石”为喻,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11.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2.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揭示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君子最终却能超过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
14.在《劝学》中,荀子首先谈到学习的意义,一番论证后,用“故”引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知明而行无过”。
高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5683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e.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古诗文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是高考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古诗文的背景、作者以及文化内涵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古诗文的类型、写作手法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古诗文的类型古诗文根据体裁和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古诗和古文两大类。
古诗主要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形式,而古文则包括骈文、议论文、记叙文、词章等。
备考时需要熟悉各类古诗文的特点,理解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二、古诗文的写作手法1.比喻与象征比喻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相比较来表达其特点。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白日和黄河的比喻,表达的是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而象征则是通过某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常用于表达抽象概念。
例如《滕王阁序》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将江月作为人生的象征,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悲凉。
2.对偶与夸张对偶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表达手法,通过对称的句子结构和相反的词语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对照的句子结构形成了对比,加深了诗中的寂静感。
夸张则是通过夸大手法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形象。
例如《登高》中的“千里共婵娟”,夸张地将明月的光芒覆盖整个千里空间。
三、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备考高考语文时,了解古诗文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
1.历史与传统古诗文中常常涉及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观沧海》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达的是辽阔的海洋以及古代人们对明月、玉石的崇拜。
通过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2.自然与情感古诗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常常融入了丰富的情感。
例如《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通过描写冰天雪地中的枯寒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忧伤之情。
这些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高考古诗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古诗文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771f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d.png)
高考古诗文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古诗文的概念和特点1. 古诗文的概念:古代汉语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包括古诗和古文两种形式。
它具有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特点。
2. 古诗文的特点:(1)节奏韵律明显,语言丰富生动,含蓄抒发,意境深远。
(2)古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符合平仄、韵律。
(3)古文以记叙、议论、说明、赞美、劝诫等为主要表现手法。
二、古诗文的常用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以它物来隐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喻的基本原则是要有共同点。
2. 拟人:拟人是指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
3. 象征:象征是利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或一种意义。
象征性意象不仅局限于意思,而且包括美的感觉。
4. 对偶:对偶是古诗文中最常用的反复修辞法,即在对等语像、句中用词、构成,意义完全对应的成对用语出现。
5. 借代:借代是把现实中的事物、事件直接应用到意识领域中,使诗文观念化、抽象化的修辞方法。
6. 比兴:比兴是一种通过事物间的相似性去阐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手法,是一种层层抽象的表征手法。
三、古诗文的基本功课1. 朗读:朗读是古诗文学习的基本功课,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 默写:通过默写古诗文,可以帮助记忆古诗文内容,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体会。
3. 理解: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能够深入挖掘古诗文的深层含义。
4. 背诵:背诵古诗文是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的有效方法,是高考备考必备技能。
5. 感悟:通过感悟古诗文中的深刻内涵,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体会。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1. 诗歌的发展:(1)先秦诗歌:先秦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其特点是简练、清新、平实,以及政治、伦理、宗教内容较多。
(2)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代表。
(3)唐宋诗歌:唐诗以“唐诗盛世”而著称,宋诗以“宋词绝世”而著名。
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
![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bb89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f.png)
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部分。
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时,理解古诗的含义、领悟其艺术之美尤为重要。
以下是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诗的分类1. 根据体裁,古诗可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十字为一首;七言诗是每句七个字,十四字为一首。
常见的五言诗有《登鹳雀楼》、《春晓》等;七言诗有《长恨歌》、《关雎》等。
2. 根据内容,古诗可分为抒情诗、咏物诗、山水诗、边塞诗等。
抒情诗表达诗人真情实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咏物诗描绘自然界事物,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山水诗描写山水景色,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边塞诗反映边疆风情,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
二、古诗的背景和作者1. 对于每首古诗,要了解其创作背景。
有些古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比如《登鹳雀楼》和王之涣的《早发白帝城》;有的古诗是抒发诗人个人情感和观点的,如《静夜思》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
2. 阅读古诗时,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文化底蕴。
比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大多关注社会悲欢离合,如《登高》和《春望》;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和豪情壮志,如《静夜思》和《早发白帝城》。
三、古诗的艺术特点1. 古诗追求意境的美感,通过精确的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来创造美的艺术效果。
2. 古诗语言简练,用字通顺,意象鲜明,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3. 古诗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个人抒发或客观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四、古诗的背诵技巧1. 听课诵读: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老师朗读古诗,感受其语言之美,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涵。
2. 分段、反复朗读:将古诗分段朗读,特别是注重分开诗句的停顿和语调,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3. 背述默写:背诵古诗时,要注意每句的韵律和意境,默写时必须准确无误。
4. 理解诗歌:背诵古诗之后,要理解其意境和诗人的用意,在写作文时可以灵活运用其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高考古诗词阅读知识点
![高考古诗词阅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5621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7.png)
高考古诗词阅读知识点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和掌握一些古诗词阅读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古代诗词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
律诗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每句通常有五个或七个字;绝句有四言、五言两种形式,每句通常有四个或五个字。
古代诗词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就是平仄。
平仄是古诗词对字音的一种要求,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声调平缓的字,仄声指声调升降的字,而且平仄关系到整句的押韵。
二、古代诗词的写作手法古代诗词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写景手法常常使用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景物产生共鸣。
而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都能够使诗词充满感情色彩,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古代诗词的常用意象和主题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依托。
比如,月亮常常象征着寂寞和思乡之情;春天常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江河则常常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古代诗词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涵盖了爱情、自然、历史、人生等方方面面。
而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诗词,了解各种主题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四、名句和名篇的背诵在备考高考古诗词方面,名句和名篇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名句和名篇,不仅能够在考试中有更多的素材可用,也能够对古代诗词的写作手法和意象有更深的理解。
在背诵名句和名篇时,考生要注意理解其中的意思,尤其是一些隐含的情感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理解题和鉴赏题。
五、古代诗词的欣赏与解读高考古代诗词还有一个重要的考点就是诗词的欣赏与解读。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和解读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要学会借助文学知识和背景材料,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
在解读古代诗词时,考生要注意从词义和修辞上分析作品的内涵,同时还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2eb45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5.png)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古诗文是语文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诗歌和文言文作品。
熟练掌握古诗文知识点对于高分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古诗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古诗文的分类古诗文主要分为诗和文两大类。
1. 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和绝句。
2. 文:包括了散文和韵文两种形式。
二、古诗文的常见体裁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类似,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七个字。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登幽州台歌》等。
3. 古文散文:古文散文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古文作品,包括记事、议论和描写等。
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等。
4. 韵文文言文:韵文文言文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和平仄写成的文言文作品。
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滕王阁序》等。
三、古诗文的核心语言特点1. 对仗:古诗文中最为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对仗,包括平仄、声调和押韵等。
2. 反复:古诗文中常常使用重叠、重复的手法,以达到加强表达的效果。
3. 修辞手法:古诗文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 描述细腻:古诗文中对于自然风景、人物描写等方面表达细腻入微,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古诗文的名句和典故1. 名句:古诗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这些名句常被用于文章写作或者考试阅读中。
2. 典故:古诗文中有很多典故,涵盖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杯酒释兵权”等,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典故有助于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把握。
五、高考古诗文的备考方法备考高考古诗文时,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精选背诵:选择一些经典古诗文进行背诵,例如唐诗宋词等。
通过背诵可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在考试中更好地引用和运用。
高考高三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知识点
![高考高三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0f4b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9.png)
高考高三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知识点
1.诗词的基本概念:古代文人通过言语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2.诗词的体裁分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近现代诗等。
3.诗词的基本结构:格律、音律、韵律等。
4.唐宋诗词的代表作品: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5.诗词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拟人、对仗等。
6.诗词的艺术特点:意境深远、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意蕴丰富等。
7.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词义理解、文学修辞手法分析、意境的感受和
领悟等。
8.名篇名句的背诵:熟记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名篇名句,如《登
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10.通过学习诗词,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欣赏
能力。
这些是高考高三语文重点古诗词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应对相关的考试题目和阅读理解。
高考语文诗词必背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词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999a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0.png)
高考语文诗词必背知识点高考语文中,诗词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掌握了必背的诗词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高考语文诗词必背的知识点。
一、唐诗宋词的代表作品和诗人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其中,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的作品被广泛地收录在高考诗词选文中。
如《静夜思》、《望岳》、《登鹳雀楼》等都是李白的代表作品;《月下独酌》、《春夜喜雨》、《月明楼》等则是杜甫的作品。
宋词是唐诗之后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注重了抒发个人情感和描写自然景物的结合。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是宋代著名的词人。
其中,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南乡子·别董大》、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被广泛地收入高考诗词选文。
二、元曲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元曲是中国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等是元曲的代表人物。
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被称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表现了人性的悲剧命运;白朴的《西华山》则是表现了英雄壮志和忠诚的作品。
三、诗词的常用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修辞手法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用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联系进行比较,以达到形象化的表达效果;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以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
意象描写是诗词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感官的描写来表现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如以花、鸟、月、雨等自然事物作为意象,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四、古文阅读中的名句引用和词义理解高考语文中的古文阅读部分,经常会出现一些名句的引用和需要理解词义的题目。
掌握古文中的名句引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境和意义;而对于词义的理解,则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古代汉字的用法和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
五、明清诗词和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诗词创作的黄金时期。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31df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31.png)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中,古诗词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掌握好古诗词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增强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的体裁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
古体诗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其特点是篇幅长短不限,韵律较为自由,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近体诗则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每句五字或七字,四联八句,要求平仄、押韵、对仗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也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格律要求相对律诗较宽松。
词又称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句式不像诗那样整齐,根据词牌的不同,格律要求也各有差异。
曲通常在元代较为盛行,也有一定的格律要求,但语言风格更加俚俗、活泼。
二、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咏史怀古、送别悼亡、爱情闺怨等诸多方面。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边疆的战争、戍边生活的艰苦,展现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
思乡怀人诗则抒发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咏史怀古诗往往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凭吊,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关照。
送别悼亡诗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对逝者的哀悼。
爱情闺怨诗则细腻地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女子的幽怨。
三、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古诗词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修辞手法比喻: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增强表达效果,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相似或相反的意思,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高考古诗知识点
![高考古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83da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5.png)
高考古诗知识点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材之一。
掌握古诗的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考古诗知识点,帮助考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古诗的基本功底1. 对古诗的认读:掌握古诗的基本格式,如诗的行、句、字数等,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
2. 掌握古诗的韵律:古诗是一个音韵工整的体裁,了解平仄、押韵等基本音韵规律。
3. 理解古诗的意境:古诗往往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要学会理解和把握古诗的意境。
二、常见的古诗作品及作者1. 《登鹳雀楼》——王之涣:该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壮志豪情,是唐代最著名的登高诗之一。
2. 《静夜思》——李白:这是一首描写夜晚寂静时李白怀念远方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着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3. 《春晓》——孟浩然:该诗写了春天的清晨景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的希望。
4. 《行宫》——元稹: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描写了权力腐败的宫廷,并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思考和感叹。
5. 《岳阳楼记》——范仲淹:这是一篇叙事性质的散文,以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为主题。
三、常见的古诗修辞手法1. 比喻:用明喻的方法来描绘抽象事物,使古诗更加形象生动。
2. 借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对仗:古诗中常见的对偶写法,通过平行的语句结构和韵律的呼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4. 夸张:通过夸大某种事物的特点或者程度来强调表达的效果,使诗歌更具有张力。
5. 比拟: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共同点来表现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四、古诗的背景知识1. 唐宋时期的古诗:唐宋时期被誉为古诗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的古诗家如杜甫、李白等都在这个时期活跃。
2. 古诗与历史事件的关系:许多古诗都与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创作动机和意义。
3. 古诗与文化传统的关联: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代文化传统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f48c33a0116c175f0e48e9.png)
古代文化常识1.关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
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一前135)。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一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一1795年,历60 年。
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5.关于古人的名和字古人自称时称名,如: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籍”,项羽名)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f26cb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f.png)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诗文的历史背景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的诗歌多数是由诗人借助于声调的重复和转换,来营造一种象征美的韵调,表达内心的感情。
而古代的文言文则是借助于汉字的象形符号和语法结构,进行精练的表达。
这两种文学形式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定型。
古诗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四个历史时期。
先秦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形式开始了中国文学的悠久历史。
两汉时期,以汉赋为代表的文言文开始了文言文的鼎盛时期。
魏晋时期,以《文选》为代表的文学选集开始了文学鉴赏的重要时期。
唐宋时期,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诗歌形式迎来了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些历史时期的演进,对于我们理解古诗文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诗文的创作特点古诗文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形式严谨:古代诗歌多数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为主,文言文则是以典雅的汉字作为表达媒介,形式上注重字句的严谨整齐,语言的优美飘逸,句式的工整对称。
2.婉约含蓄:古代诗歌一般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情为主,善于用精炼的语言、细腻的表达手法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文言文则是以诗情画意、意蕴深远为特点,多用比喻、典故、夸张等手法来表现意境和抒发思想感情。
3.韵律优美:古代诗歌在创作时注重韵律的优美,通过押韵、对仗的手法来表现出韵律之美;文言文则是以汉字的表意和音韵为主要特点,重视文辞的音韵美感。
4.修辞技巧:古代诗歌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文言文则是采用了排比、对偶、转折等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具有感染力。
三、古诗文的著名作品古诗文中有很多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考生们深入研读和领会。
在高考中,对于这些著名作品的理解和鉴赏通常也是考查的重点。
1.《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原点,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最难的古诗高考知识点归纳
![最难的古诗高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95f11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4.png)
最难的古诗高考知识点归纳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
考点。
在高考中,古诗文的考查形式多样,包括默写、翻译、赏析等。
以下是对最难的古诗高考知识点的归纳:
1.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了解古诗文的分类,如五言、七言、绝句、律
诗等,以及不同朝代的诗歌特点。
2. 诗人及其作品:熟悉历代著名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3. 古诗文的鉴赏:掌握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包括意境、情感、修辞手
法等,能够分析诗歌的深层含义。
4. 古诗文的翻译:能够准确翻译古诗文,理解其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注意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5. 古诗文的默写:熟练掌握高考必背的古诗文,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
6. 古诗文的创作手法:了解并掌握古诗文的创作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借景抒情等。
7. 古诗文的文化背景:理解古诗文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和文
化传统。
8. 古诗文的比较阅读:能够对不同诗人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分析其异同。
9. 古诗文的现代价值:探讨古诗文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10. 古诗文的考试技巧:掌握答题技巧,如快速阅读、关键词定位、答题结构等。
结束语:
掌握这些古诗文的高考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够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古诗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感悟的过程,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
高考古诗词的文学常识
![高考古诗词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b8ac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f.png)
高考古诗词的文学常识高考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古诗词在语文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因而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学常识能够帮助自己在考试时更好地摸清答题思路。
以下是高考古诗词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NO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NO2、《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美丽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华蜜生活的奇妙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NO3、《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NO4、《蒹葭》(蒹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NO5、《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NO6、《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大海宏伟壮美的景象、诗人广袤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NO7、《龟虽寿》(神龟虽寿)曹操,达观乐观的人生看法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NO8、《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追求安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NO9、《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NO10、《木兰诗》(唧唧复唧唧)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英勇坚毅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NO11、《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乐观乐观的看法、宽敞的襟怀和奋勉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NO1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显明、气概雄浑。
NO13、《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
六朝骈体文盛起,波及初唐,韩愈 倡导古文运动,恢复秦汉散文风貌。
6.韩非子——《韩非子》,法家代表作,反对复古,主张君主 集权 , 语言犀利,论辩有力,逻辑性强,寓言故事多。 如《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 7.荀子——名况,《荀子》,诸子中的集大成者,以儒家思想 为主,论题鲜明说理透辟,如《劝学》。
8.孙子——名武字长卿,《孙子兵法》,我国最早的军事著作, 被推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译成日、法、德、英、俄、捷 克等文。 9.杂家著作——《吕氏春秋》,杂家代表作,吕不韦集其门客 所编,语言简练,富于形象,多寓言故事。
表现手法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比方(如《硕鼠》)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伐檀》)
近体诗形式结构图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首联
颔联 颈联
对仗
对仗
七 ×××××
八 ××××※ ※此字要押韵
尾联
古声调向普通话声调演变的情况
二 先秦诸子散文
1.孔子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创始人。《论语》是儒家经典,语录体著作。 2.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儒家著作,记录姓李名耳,《老子》是道家典籍,具有朴素辨证 思想。
4.庄子——名周,《庄子》,道家著作,主张顺应自然,反 对人为,以寓言故事见长。如《秋水》、《逍遥游》。 5.墨子——名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儒家 观点相对立,语言朴实无华不尚文采,逻辑性强。如 《非攻》。
李清照——词作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严格按词的规则写作, 工巧细腻,抒情性很强。
元曲
一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列入戏剧类,散曲则是从词蜕化而 来的一种歌曲。
二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关汉卿——一生剧作63部,代表作《窦娥冤》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散曲《秋思》脍炙人口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
古调类 平声 清音 浊音 普通话调类 阴平(第一声) 阳平(第二声) 上声(第三声) 入 声 古调类 清音
上声
清音
浊音
去声
清音
浊音
去声(第四声)
浊音
平声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乐府与乐府诗
一 乐府,是从汉武帝开始设立的专管音乐的机构,负责 收集民歌,制作乐章。 二 《乐府诗集》是收乐府歌辞最完备 的一部总集。 三 《孔雀东南飞》代表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是现存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四 《木兰辞》是南北朝乐府中最杰出的作品,与《孔雀 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五 杜甫,人称“诗圣”,作品为“诗史”,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作表现出爱国激情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笔调严谨而客观, 风格深沉凝重,语言稳健有力。与李白齐名,人称“李杜”
六 七 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晚唐诗人。李诗情致婉曲,风格绮 丽精工;杜诗七绝成就较高,咏史诗尤为出众。
五 乐府诗题目一般不长,多为《××吟》、《××曲》、 《××歌》、《××行》,亦称“歌行体”。
唐诗
一 二 三 四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田园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李白,人称“诗仙”、“谪仙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 歌语言生动自然,明净华美,想象丰富,奔放飘逸。
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诗歌成就超过文章,如《泊船瓜州》。著《临川先生文 集》
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东坡散文有抒情写景,议论; 诗作二千余首;主要成就是词。又擅书画。 7.苏辙——字子由,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散文家。 8.曾巩——北宋散文家。著有《墨池记》
屈原 与楚辞
一 二 辞,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屈原后楚人仿其作,故称楚辞 屈原——战国时爱国主义诗人。代表作《离骚》为我国古代 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坚持理想,憎恶黑暗, 疾恶如仇的品格。与《诗经》并称“风骚”。
《离骚》等辞风格绮丽,语言华美,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 彩,成为中国浪漫主义诗作的源头,李白苏轼等从中汲取大 量的文学素养。
蒲松龄《聊斋志异》
1.韩愈——字退之,主张文道合一,擅长议论,语 言简洁生动, 逻辑性强。《昌黎先生集》
2.柳宗元——字子厚,古文运动支持者,是刻画山水的能手。著 《柳河东集》,又擅长人物传记和寓言。如《小石潭记》、《捕 蛇者说》、《黔之驴》 3.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欧阳 文忠公文集》,修《五代史》。 4.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以史论政论为主。
新诗——五四前后兴起的现代诗
中 国 诗 歌
诗经体 古体诗 乐府诗 文人诗 五言律诗 诗 律诗 七言律诗 近(今)体诗 五言绝句 绝句 词 七言绝句 旧体诗 杂剧 小令 曲 散曲 套曲
辞
“诗经六义”
风 十五国风,带地方色彩的乐调,各地民间歌谣,
《诗经》
反映民间生活和情感 (西周~春秋) 雅 周王朝宫廷宴会乐曲,有伴奏。分大雅、小雅 颂 贵族子孙宗庙祭祀的乐歌,载歌载舞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陈述铺叙。
即有地理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小说
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轶事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
2.唐传奇(主角由神怪转为人物)
3.宋话本(说书人演讲之脚本,为明清小说奠定基础)
4.明清小说: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施 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 冯梦龙“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一刻拍案惊起》、 《二刻拍案惊起》
诗歌小结
现实主义诗歌——《诗经》 乐府 杜甫、白居易 元好问 李白 苏东坡
王安石、陆游、文天祥 浪漫主义诗歌——《离骚》 汉赋
中国古代散文
先秦散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阶段称先秦 一 先秦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擅长写战争, 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如《曹刿论战》 2.《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语言平易朴实,以记述 谏辞为主。 3.《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善于刻画人物形象,记录不少游 说之辞,寓言故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宋词
一 词,全称曲子词,又称长短句、乐府、诗余,倚声。
二
豪放派: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题材广阔,无一不可入词, 铺叙、直言,不拘于陈规,风格恢宏、沉郁
苏东坡——诗、文、词、书皆能上手,作品代表北宋文学的最 高成就,尤以词成就最高,开豪放词之先河。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词作表现强烈的爱国思想,有实现 理想的心声,有恢复中原的热望,有壮志未酬的忧愤。词作用 典较多。 三 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题材以表现儿女之情为多, 含蓄、蕴藉,严守格律,风格委婉绮丽。 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作品通俗易懂,有较大的社会 影响。“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
游记散文
1.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所著《水经注》被推崇为 中国游记之始。 2.柳宗元——唐代散文家,著有《永州八记》。 3.苏轼——唐代散文家,著有《石钟山记》、《赤壁赋》等,集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4.徐霞客——字振之,名弘祖,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三十年 足迹遍各地,撰《徐霞客游记》,
其他史书
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 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分为本纪、世家、 列传、书、表。语言简练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鲁迅称 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记录西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 者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