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含铜矿物
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
铜精矿(COPPER SULPHIDE CONCENTRATE)1.概述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十几种,最常见的铜矿是硫化铜矿,例如: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铜兰(CuS)等,目前世界上80%的铜来自此类矿石。
铜精矿是将矿石粉碎球磨后,用药剂浮选分离捕集含铜矿物,使品位大大提高,供冶炼铜用。
少数铜矿中(如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常常夹杂有孔雀石,这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色泽优美,经琢磨雕刻,可做成佩饰或项链等装饰品,属稀有宝石类,深受人们喜爱。
我国开采冶炼铜矿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时代,距今2700多年。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古铜矿遗址,经考古发掘,已清理出从西周至西汉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式的竖井、斜井、盲井数百座,平巷百余条,以及一批春秋早期的炼铜鼓风竖炉,随同出土还有大量的用于采矿、选矿和冶炼的生产工具,在遗址旁近2平方公里的地表堆积着约40万吨以上的古代炼渣,渣样分析,其铜含量小于0.7%,它表明了我国古代采冶的规模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我国现代化的大型炼铜采冶企业有:江西铜业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江苏)、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甘肃)、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山西)以及云南冶炼厂、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等。
由于自采铜矿的品位和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而对进口铜精矿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我国有过贸易往来的铜精矿生产国有: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南非、波兰、秘鲁、智利、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
2.特性进口硫化铜精矿一般为墨绿色到黄绿色,也有灰黑色,其中时有夹杂少许兰色粉末。
铜精矿是浮选产物,粒度较细,接近干燥的铜精矿在储运过程中易扬尘散失,也不适宜远洋运输,因此生产过程中常保持10%左右的水份。
气温高时,硫化铜精矿易氧化,特别是远洋运输时间长,或在夏季交接货物时,氧化现象更为严重。
几种常见的铜矿石类型
黑铜矿(tenorite),化学式为CuO,是一种铜的氧化物,它的晶体为灰到黑色,一般为土状产在铜矿的氧化区域。
黑铜矿有一种变体呈块状。
黑铜矿呈钢灰色、铁黑色、黑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细鳞片透光呈棕色,解理中等,贝壳状断口至不平坦状断口,性脆。
细鳞片有弹性和挠性、硬度3.5~4,相对密度5.8~6.4。
熔点1026℃或1148℃。
易溶于盐酸,硝酸中,吹管焰中不熔,还原焰作用形成金属铜小球。
薄片中褐色。
二轴晶,Nm=2.63(红光)。
具明显多色性,Nm-亮褐,Ng-暗褐。
光性方位:Nm//b,Np∧a=0°±。
反射色亮灰白带黄;反射率Rm:20(红光),27.1(蓝光);双反射白到灰白。
属于斜方柱晶类;晶体呈发育的细小板状或叶片状,有时弯曲;主要单形有:平行双面a、c;斜方柱f、p、o。
辉铜矿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经还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矿物。
含铜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
Cu2S,Cu 79.86%,S 20.14%,一般含Ag银。
常呈致密块状见于某些铜矿床中。
也常呈烟灰状产出,是由铜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下渗的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及其他硫化物而形成。
辉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赤铜矿或孔雀石、蓝铜矿。
以其暗铅灰色、低硬度和弱延展性区别于其他含铜硫化物;可以从它的颜色、硬度、易熔和易污手等特性中,加以鉴定。
见于热液成因的铜矿床中,是构成富铜贫硫矿石的主要成分,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
硬度:2.5-3,比重:5.5-5.8g/cm3,解理:平行{110} 不完全,断口:贝壳状断口,颜色: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条痕:暗灰色,透明度: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发光性:无,其他:略具延展性,小刀刻划时不成粉末,留下光亮刻痕;为电的良导体。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u2(OH)2CO3,CuO 71.95%,CO219.90%,H2O 8.15%。
铜矿石以及铜矿石的不同种类
铜矿石以及铜矿石的不同种类【组图】时间:2014-09-02来源:全铜网责任编辑:小陈浏览数:943分享到:0评论文章导读: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铜矿石的不同种类:主要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
铜矿石是什么?铜矿石有哪些特点?铜矿石的不同种类有哪些呢?不同类型的铜矿石各自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依次来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铜矿石是什么:是铜矿中开采出来的矿石,能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铜矿石是什么我们都了解了,下面来看一下铜矿石的特点: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是炼铜的最主要矿物原料。
中国商代或更早就已由黄铜矿等铜矿物炼铜。
黄铜矿呈黄铜色,金属光泽;粉末呈绿黑色。
摩斯硬度3.5~4,比重4.1~4.3。
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产于多种类型铜矿床中。
黄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和蓝铜矿。
铜矿石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作为冶金行业的原材料。
铜矿石的特点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就马上来看看铜矿石的不同种类:主要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
铜矿石的种类我们知道了,我们再来看一下铜矿石的不同种类的颜色:自然铜的颜色:没有氧化过的自然铜表面为红色,具有金属光泽。
但因为氧化的原因,通常自然铜会呈棕黑色或绿色。
自然铜黄铜矿的颜色: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
绿黑色条痕。
金属光泽,不透明。
黄铜矿斑铜矿的颜色: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常呈暗紫蓝色斑状锖色,因而得名。
条痕灰黑色。
金属光泽。
斑铜矿辉铜矿的颜色: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
辉铜矿蓝铜矿的颜色: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
浅蓝色条痕。
晶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
透明至半透明。
蓝铜矿赤铜矿的颜色:红色至近于黑色,表面有时为铅灰色。
条痕为深浅不同的棕红色。
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
赤铜矿孔雀石的颜色: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
常见含铜矿物
常见含铜矿物
————————————————————————————————作者:
————————————————————————————————日期:
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3.辉铜矿——化学式Cu2S,理论含铜79.86%。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5.5~5.8g/cm3。可以是内生热液成因的,也可以是外生成因。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4.铜蓝——化学式CuS,理论含铜66.5%。六方晶系;通常呈薄片状、被膜状或烟灰状集合体;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金属光泽;薄片稍具弹性;硬度1.5~2;密度4.59~1.67g/cm3。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矿物。由热液形成的铜蓝极其少见。是炼铜的矿石矿物之一。
2.黑铜矿——化学式CuO,理论含铜Cu79.9%。单斜晶系,黑或灰黑色。条痕灰黑色;半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5,密度5.8~6.4g/cm3。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
3.孔雀石——化学式Cu2[CO3](OH)2,理论含铜57.4%。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绿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9-4..0g/cm3。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蓝铜矿共生。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块大色美的孔雀石是工艺雕刻品的材料,粉末用制颜料,称石绿;亦可作中药药用,称绿青;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黄铜矿
黄铜矿少被单独利用,偶而用作黄铁矿的代用品。
另它常参与一些彩石、砚石和玉石的组成。
目录展开结构与形态:四方晶系,a0=0.524nm,c0=1.032nm;Z=4。
晶体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共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
其中以江西德兴、在温度为25℃及pH=2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I—t曲线研究了黄铜矿特殊的电化学分解行为。
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发现:电位在400~800mV(vs SHE)范围内,黄铜矿电极表面的阳极氧化反应电流很小;主要是由于生成的中间产物很难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从而产生了钝化;当电位小于-400mV(vs SHE)时,黄铜矿阴极还原反应电流较大,晶格中的Fe3 能较快地溶解出来,产生的中间产物(铜的硫化物)在黄铜矿氧化电位下发生较强的阳极氧化分解反应,但是随后反应进一步被钝化。
黄铜矿的阴极还原反应较强烈,且对黄铜矿氧化浸出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还有中国金川白家咀子的特大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中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
“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
”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
《新唐书·食货志》又有‘青铜”、“黄铜”的称谓,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并非现在的铜锡合金与铜锌合金。
宋人洪咨夔撰《大冶赋》中又有“其为黄铜也,坑有殊名,山多众朴”,指的是火法炼制的纯铜。
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明代,其记载见于《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
”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
氧化锌在950℃一1000℃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液态锌在906℃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以蒸气状存在。
在冷却时反应逆转,蒸气锌为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
黄铜矿
黄铜矿少被单独利用,偶而用作黄铁矿的代用品。
另它常参与一些彩石、砚石和玉石的组成。
目录展开结构与形态:四方晶系,a0=0.524nm,c0=1.032nm;Z=4。
晶体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共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
其中以江西德兴、在温度为25℃及pH=2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I—t曲线研究了黄铜矿特殊的电化学分解行为。
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发现:电位在400~800mV(vs SHE)范围内,黄铜矿电极表面的阳极氧化反应电流很小;主要是由于生成的中间产物很难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从而产生了钝化;当电位小于-400mV(vs SHE)时,黄铜矿阴极还原反应电流较大,晶格中的Fe3 能较快地溶解出来,产生的中间产物(铜的硫化物)在黄铜矿氧化电位下发生较强的阳极氧化分解反应,但是随后反应进一步被钝化。
黄铜矿的阴极还原反应较强烈,且对黄铜矿氧化浸出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还有中国金川白家咀子的特大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中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
“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
”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
《新唐书·食货志》又有‘青铜”、“黄铜”的称谓,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并非现在的铜锡合金与铜锌合金。
宋人洪咨夔撰《大冶赋》中又有“其为黄铜也,坑有殊名,山多众朴”,指的是火法炼制的纯铜。
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明代,其记载见于《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
”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
氧化锌在950℃一1000℃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液态锌在906℃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以蒸气状存在。
在冷却时反应逆转,蒸气锌为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
cu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 Cu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铜(Cu)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种形式。
以下是Cu在自然界中的几种主要存在形式:1.1. 金属铜金属铜是最常见的Cu存在形式,它以固体的形式存在。
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电力传输、电子设备、建筑和制造业中广泛使用。
金属铜可以通过矿石的提取和冶炼过程获得。
1.2. 矿石Cu也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矿石是指含有铜和其他金属的矿物,如黄铜矿(chalcopyrite)、辉铜矿(chalcocite)和赤铁矿(cuprite)。
这些矿石通常需要经过采矿和冶炼过程,才能提取出纯铜。
1.3. 铜盐Cu还以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铜盐可以是无机盐,如硫酸铜(CuSO4)、氯化铜(CuCl2)和硝酸铜(Cu(NO3)2),也可以是有机盐,如乙酸铜(Cu(CH3COO)2)。
铜盐在农业、化学实验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4. 铜矿物Cu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矿物是指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
一些常见的铜矿物包括黄铜矿、辉铜矿、赤铁矿、绿帘石(malachite)和硫铜矿(covellite)。
这些矿物常常以可见的形式出现在地壳中的矿床中。
1.5. 生物体中的铜铜还存在于生物体中,包括植物和动物。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铜离子并运输到各个组织中,起到一些重要的生理作用。
动物体内的铜主要存在于肝脏、肌肉和血液中,它是一些酶的必需成分,参与多种生化反应。
1.6. 化合物中的铜Cu也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组成的化学物质。
例如,铜氧化物(CuO)和硫化铜(CuS)是常见的Cu化合物。
总结起来,Cu在自然界中以金属铜、矿石、铜盐、铜矿物、生物体中的铜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这些不同的存在形式赋予了铜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
铜矿石哪里多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铜矿石哪里多黄铜矿是最主要的铜矿石矿物,一般由Cu、Fe、S 三种元素组成。
物理性质表现为黄铜矿呈黄铜黄色,表面畅游蓝、紫褐色的斑状色。
绿黑色条痕。
有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3-4,性脆,相对密度4.1-4.3。
铜矿石的资源丰富,分布也比较广,铜矿石哪里多呢?下面由我们矿权交易网专家给你细细讲解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铜矿石哪里多之东北地区。
辽宁的桓仁铜矿(中型)、清原红透山铜锌矿(铜中型、锌大型)、华铜铜矿(中型);吉林的红旗岭铜镍矿(中型)、赤柏松铜镍矿(中型);黑龙江的多宝山铜钼矿(大型)、弓棚子铜锌矿(中型)、翠宏山铁铜矿(大型) 等。
铜矿石哪里多之华北地区。
山西中条山铜矿(大型)、河北的寿王坟铜矿(中型)、小寺沟铜钼矿(中型)、涞源铜矿(中型);内蒙古的霍各乞铜铅锌矿(大型)、炭窑口铜铅锌矿(中型)、莲花山铜矿(中型)、白乃庙铜矿(中型)、大井铜锡多金属矿(中型)、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大型)等。
铜矿石哪里多之华东地区。
江西的德兴铜矿田(含铜厂超大型、富家坞大型、朱砂红中型)、银山铅锌铜矿(大型)、武山铜矿(大型)、城门山铜矿(大型)、永平铜矿(大型)、东乡铜矿(中型)等;安徽的铜陵铜矿集中区(铜官山、狮子山、大团山、冬瓜山、新桥、凤凰山)以及贵池、安庆等地铜矿;江苏的安基山铜矿(中型) 等;浙江的西裘铜矿(中型)等;福建的紫金山铜金矿(大型)等;山东的王家庄铜矿(中型)等。
铜矿石哪里多之中南地区。
湖北的铜录山(大型)、石头咀(中型)、铜山口(中型)、桃花咀(中型)、黄石铁山(大型)、丰山洞(大型)、鸡笼山(中型)等铜矿;湖南的七宝山铜铅锌矿(中型);广东的石铜矿(大型)、大宝山铁铜矿(大型)、玉水铜。
绿铜矿主要成分
绿铜矿主要成分一、绿铜矿简介绿铜矿,又称孔雀石,是一种常见的含铜矿物。
由于其鲜艳的绿色和独特的晶体形态,绿铜矿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绿铜矿的形成与含铜硫化物氧化有关,通常在铜矿床的氧化带中以斑状、细脉状或浸染状产出。
本篇文章将对绿铜矿的主要成分进行详细探讨。
二、绿铜矿的成分绿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此外,绿铜矿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铁、锰、硅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绿铜矿呈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绿铜矿的晶体结构绿铜矿属于单斜晶系,晶体呈柱状或板状。
其晶体结构由Cu、OH和CO3离子组成,其中Cu离子位于晶格的角顶和面心,OH离子构成面网,CO3离子则占据了晶格中的孔道位置。
这种晶体结构使得绿铜矿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密度。
四、绿铜矿的物理性质绿铜矿具有鲜艳的绿色,光泽强,条痕为绿色或蓝绿色。
其硬度为3.5-4,相对密度为3.3-3.6。
此外,绿铜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加热至800℃以上才开始分解。
这些物理性质使得绿铜矿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五、绿铜矿的地质分布绿铜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见。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如江西、安徽、广东、湖南、甘肃等地都有绿铜矿产出。
此外,在非洲、欧洲、美洲等地的某些地区也有绿铜矿分布。
六、绿铜矿的开采与利用绿铜矿作为含铜矿物,具有重要的开采和利用价值。
在工业上,绿铜矿经过加工可得到金属铜,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电子产品。
此外,绿铜矿还可用于制造各种含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氯化铜等,这些化合物在化工、农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因此,绿铜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矿物。
为了有效地利用绿铜矿资源,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以了解其分布和储量情况。
通过选择适当的采矿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开采出绿铜矿。
在采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
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目录一、自然铜 (1)二、铜的硫化物 (3)1.黄铜矿 (3)2、斑铜矿 (4)3.辉铜矿 (5)5.方黄铜矿 (9)6.黝铜矿 (9)7.硫砷铜矿 (10)三、铜的氧化物 (11)1.赤铜矿 (11)2.黑铜矿 (13)3.孔雀石 (13)4.蓝铜矿 (14)5.硅孔雀石 (17)6.水胆矾 (17)7.氯铜矿 (19)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
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一、自然铜 Copper 成分Cu,原生自然铜成分中有时含银和金等。
等轴晶系。
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
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
金属光泽。
硬度2.5~3。
具强延展性。
断口呈锯齿状。
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密度8.5~8.9克/厘米3。
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产物。
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
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
大理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照片名称:自然铜1照片名称:自然铜2二、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Chalcopyrite 成分CuFeS2,含Cu34.56%。
四方晶系。
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黄铜色。
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
条痕绿黑色。
硬度3~4。
密度4.1~4.3克/厘米3。
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接触交化铜矿床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
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
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照片名称:3-黄铜矿照片名称:4-黄铜矿2、斑铜矿成分为Cu5FeS4,含Cu 63.33%。
常见含铜矿物
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3,比重~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
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第一大类——自然铜1、自然铜——化学式Cu,理论含铜量100%,但常含银和金等。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cm3(如图片1)。
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中间产物;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第二大类——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化学式CuFeS,理论含铜%。
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2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密度~cm3。
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矽卡岩铜矿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
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根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
它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2、斑铜矿——化学式Cu5FeS4,理论含铜 %。
等轴晶系;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条痕灰黑色;硬度3;密度~cm3。
斑铜矿在许多铜矿床广泛分布。
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离溶的产物;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
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3.辉铜矿——化学式Cu2S,理论含铜%。
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cm3。
铜矿的基本概述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 总称, 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 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 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 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 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 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 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 多种, 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 多种 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 只有16种 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 只有 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 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铜矿发展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铜了。最初利用自然铜,并将它锤打成小锤、小钉等。稍后,又用退火和加 工硬化工艺制做各种器物。 中国是世界使用铜较早的国家之一。从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用铜。甘肃的武威、 永靖和河北的唐山等地的古文化遗址,都发现红铜器物。夏代(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已进入青铜时 代,并延续到商、周朝。特别是在找矿、采矿、冶炼方面,中国古代有着卓越的成就,杰出的创造。如 目前开采的铜、铅、锌等矿山,不少都是古代开采过的,并在找矿、采矿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某些矿物赋 存分布规律。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 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认矿、找矿和采矿方面表现出卓越 智慧和创造能力。在铜矿采掘和冶炼技术上更是惊人。据考古证实,湖北大冶铜录山铜矿,发现的古代 采矿、炼铜遗址,经同位素14C测定,坑采始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延续到西汉共1000多年。坑 采以前曾经有相当长时间露采,现发现露天采场7处,地下采区18处,竖井252条,井巷总长达8000余 m。战国、西汉时采用框架支护法开采。还有出土的各类工具上千件以及木炭、冶炼辅助原料、照明器 m 具、生活用品、兵器等。炼铜残炉已发掘了10余座,时代为春秋或更早一些,炉膛面积约0.2m2,炉高 约1.5m,具有现代鼓风炉的式样。 湿法炼铜起源于我国,古称胆铜法。早在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铁置换铜的记载。唐末、五代时此 法已用于生产,到北宋时湿法炼铜的产量相当可观。据记载,“大观(1107~1110年)中岁收铜乃660余 万斤,胆铜100余万斤”,即胆铜已占总铜量的15%以上。北宋哲宗时张潜写的《浸铜要略》一书是湿 法炼铜的最早著作。 总之,中国古代在找铜、采铜、炼铜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近百年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已有一些地质学家对铜矿资源做过调查和矿床地质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铜矿业有了很快的发展。首先,对铜矿资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 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尽快恢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厂矿生产,对东北等地区的铜矿山迅速地查 明了资源状况,为恢复矿山生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接着,对河北寿王坟、山 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厂、安徽铜官山、湖北大冶、云南东川、易门、辽宁红透山等一批大中型矿区进行 了详细勘探。六七十年代又在长江中下游、赣东北、赣西北、滇中、粤西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地进行铜矿 勘探,为发展我国铜矿业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作为矿山建厂设计的依据。截至1985年已建成大中 型矿山100多个,铜冶炼厂16个,电解厂64个,形成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简称采选冶加,下同) 较完整的铜工业体系(简称铜业)。
矿石种类大全
矿石种类大全矿石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含有一定有用金属物质的矿物。
它们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科学等领域。
矿石种类繁多,不同的矿石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或非金属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矿石种类及其用途。
铁矿石铁矿石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炼铁和制铁。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等。
铁是制造钢铁和其他合金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铜矿石铜矿石是一种含有铜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铜金属。
常见的铜矿石有黄铜矿、辉铜矿等。
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被广泛用于电线、管道、电子产品等领域。
铅矿石铅矿石是一种含有铅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铅金属。
常见的铅矿石有方铅矿、黄铅矿等。
铅被用于制造电池、防辐射材料等。
锌矿石锌矿石是一种含有锌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锌金属。
常见的锌矿石有闪锌矿、白锌矿等。
锌被广泛用于镀锌、制造合金等领域。
钨矿石钨矿石是一种含有钨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钨金属。
常见的钨矿石有白钨矿、黑钨矿等。
钨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被广泛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火箭发动机部件等。
锡矿石锡矿石是一种含有锡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锡金属。
常见的锡矿石有方锡石、锡石等。
锡被广泛用于制造罐头、合金等。
铝矿石铝矿石是一种含有铝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铝金属。
常见的铝矿石有赤铝矿、黄铝矿等。
铝是一种轻便且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金属,广泛用于建筑、航空等领域。
钴矿石钴矿石是一种含有钴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钴金属。
常见的钴矿石有辉钴矿、铁钴矿等。
钴常用于制造高强度合金、磁性材料等。
镍矿石镍矿石是一种含有镍元素的矿石,主要用于提取镍金属。
常见的镍矿石有绿铜矿、蚀锌矿等。
镍被广泛用于制造合金、电池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矿石种类及其用途,矿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常见含铜矿物
今天下午有位老乡拿过来了一块岩石样品,颜色很绿很漂亮,我们大家看后一致认为是砂岩型铜矿。
可来到这个地区以后自己还没有发现过与砂岩有关的铜矿化,在自己的脑海里这附近好像也不曾有砂岩型铜矿产出,于是回到宿舍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附近确实有砂岩型铜矿床(点)产出,它们是:那位老乡在那说了好多(柯语版普通话),可我听懂的却不太多。
本想向他多询问一下相关信息,怎奈他也听不太懂我这北京版普通话(虽然有点不太标准),遂作罢——不知道他说的那个地方是不是上面的哪个地方,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过去实地查看一下。
岩石样品中的铜矿物为翠绿色,我们初步断定其物质成分应为铜绿。
铜绿应是这一物质在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在珠宝界它被称为孔雀石,而在化学界它又被称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想到这,我又联想起了铜的其它常见矿物,像黑铜矿、赤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铜蓝、蓝铜矿、黝铜矿、硅孔雀石、蓝矾等等。
可很多都只停留在只记得这个名词的层次了,想想自己当初记这些矿物时的艰辛,不忍就此将它们彻底从自己的脑海里抹去,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工作中不会再次遇到同样的尴尬,于是利用一晚上的时间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如下: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其中常见的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十几种,可分为三大类——自然铜、硫化物、氧化物。
第一大类——自然铜1、自然铜——化学式Cu,理论含铜量100%,但常含银和金等。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8.5~8.9g/cm3(如图片1)。
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中间产物;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图片1第二大类——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化学式CuFeS2,理论含铜34.56%。
铜矿石的矿石性质和矿石分类
混合铜矿石:原生铜矿石和氧化铜 矿石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硫化铜
和氧化铜
硫化铜矿石:主要矿物为黄铜 矿、辉铜矿、斑铜矿等
氧化铜矿石:主要矿物为赤铜 矿、孔雀石、蓝铜矿等
混合型矿石:硫化铜矿石和氧 化铜矿石的混合物
含铜废石:含有少量铜的废石, 如建筑废石、尾矿等
岩浆型铜矿石:由 岩浆活动形成的铜 矿石,如黄铜矿、 斑铜矿等
分布和相互关系
03
矿石结构与构造对矿石 性质的影响:影响矿石 的硬度、韧性、耐磨性 等物理性质,以及矿石 的化学性质和冶炼性能。
铜矿石的矿石分类
富铜矿石:含铜量在1%以上 中等铜矿石:含铜量在0.5%-1%之间 贫铜矿石:含铜量在0.5%以下
原生铜矿石:未矿石:氧化的铜矿石,主要 成分为氧化铜
沉积型铜矿石:由 沉积作用形成的铜 矿石,如黄铁矿、 赤铁矿等
变质型铜矿石:由 变质作用形成的铜 矿石,如绿松石、 孔雀石等
风化型铜矿石:由 风化作用形成的铜 矿石,如铜绿、铜 蓝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铜矿石的矿石性质和 矿石分类
汇报人:
目录
铜矿石的矿石性质 铜矿石的矿石分类
铜矿石的矿石性质
01
颜色:铜矿石通常为绿色、蓝色或 紫色
03
密度:铜矿石的密度通常在3.54.5g/cm3之间
05
导电性:铜矿石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0 2 硬度:铜矿石的硬度通常在 3-5之间
熔点:铜矿石的熔点通常在10001200℃之间
04
0 6 磁 性 : 铜 矿石通常不 具有磁性
铜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铜、铁、硫、磷等元素 铜矿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氧化 铜矿石的酸碱性质不同,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铜矿石的溶解度不同,有的易溶于水,有的难溶于水
自然铜主含
自然铜主含
自然铜主要指的是天然存在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纯铜或含铜矿物。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建筑、交通等领域。
铜是地球上较为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分布于地壳中。
自然铜主要存在于铜矿石中,其中最常见的是黄铜矿和赤铜矿。
黄铜矿中含有63%的纯铜,而赤铜矿中则含有大约80%的纯铜。
自然铜在古代的应用非常广泛,早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使用铜器。
在中国,铜器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
铜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铜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们使用各种方法将自然铜中的纯铜提取出来,制成各种形态的铜制品。
其中,纯度高达99.99%的电解铜是最常用的一种。
除了作为金属材料,铜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因此常用于生产医疗器械和食品加工设备。
此外,铜还可以用于制作合金,例如青铜、黄铜等。
尽管铜资源丰富,但在采矿和提炼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例如,铜矿石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元素,提取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铜资源,促进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
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第一大类——自然铜1、自然铜——化学式Cu,理论含铜量100%,但常含银和金等。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8.5~8.9g/cm3(如图片1)。
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中间产物;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第二大类——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化学式CuFeS2,理论含铜34.56%。
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密度4.1~4.3g/cm3。
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矽卡岩铜矿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
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根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
它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2、斑铜矿——化学式Cu5FeS4,理论含铜63.33%。
等轴晶系;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条痕灰黑色;硬度3;密度4.9~5.0g/cm3。
斑铜矿在许多铜矿床广泛分布。
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离溶的产物;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
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3.辉铜矿——化学式Cu2S,理论含铜79.86%。
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5.5~5.8g/cm3。
可以是内生热液成因的,也可以是外生成因。
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4.铜蓝——化学式CuS,理论含铜66.5%。
六方晶系;通常呈薄片状、被膜状或烟灰状集合体;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金属光泽;薄片稍具弹性;硬度1.5~2;密度4.59~1.67g/cm3。
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矿物。
由热液形成的铜蓝极其少见。
是炼铜的矿石矿物之一。
5.方黄铜矿——化学式CuFe2S3,理论含铜量28.6%。
斜方晶系,晶体常为拉长的扁平棱柱体,有时形成V型双晶或放射状六连晶或片状集合体,块状少见;铜黄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具纵向条纹;摩氏硬度3.5 ~4,比重4.1g/cm3。
常与黄铜矿、石英、自然金、菱铁矿、方解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铜硫化物共生。
为次要的少见铜矿物。
6.黝铜矿——化学式Cu12Sb4S13,理论含铜Cu45.77%。
与砷黝铜矿Cu12As4S13构成类质同象系列。
一般所见的黝铜矿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砷黝铜矿分子。
等轴晶系,晶体呈四面体,但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黝黑色,条痕与颜色相同;半金属光泽;硬度3~4,密度4.4~5.1g/cm3。
见于各种成因的含铜热液矿床中,常与其他含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7.硫砷铜矿——化学式Cu3AsS4,理论含铜48.3%。
斜方晶系,晶体常呈柱体,但通常呈块状或致密粒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5,密度4.4~4.5g/cm3。
主要见于中温热液铜矿床中,与黄铜矿、黝铜矿等共生。
富集时可作炼铜的矿石。
第三大类——铜的氧化物1.赤铜矿——化学式Cu2O,理论含铜88.82%。
等轴晶系;晶体呈细小八面体,有时呈针状或毛发状称为针赤铜矿,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暗红色,条痕褐红色;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硬度3.5~4,密度6g/cm3。
形成于外生条件下,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
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2.黑铜矿——化学式CuO,理论含铜Cu79.9%。
单斜晶系,黑或灰黑色。
条痕灰黑色;半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5,密度5.8~6.4g/cm3。
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
3.孔雀石——化学式Cu2[CO3](OH)2,理论含铜57.4%。
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绿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9-4..0g/cm3。
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蓝铜矿共生。
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
块大色美的孔雀石是工艺雕刻品的材料,粉末用制颜料,称石绿;亦可作中药药用,称绿青;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4.蓝铜矿——化学式Cu3[CO3]2(OH)2,理论含铜Cu55.2%。
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通常呈粒状、块状或放射状,以及土状或皮壳状;深蓝色,土状或皮壳状者淡蓝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7~3.9g/cm3。
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孔雀石共生。
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
粉末用制蓝色颜料,称石青。
药用,称扁青。
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5.硅孔雀石——化学式( Cu ,Al ) 2 H 2 Si 2 O 5 (OH) 4· nH 2 O 。
隐晶质或胶状集合体,呈钟乳状、皮壳状、土状;绿色、浅蓝绿色,含杂质时可变成褐色、黑色;蜡状光泽,具陶瓷状外观者呈玻璃光泽,土状者则呈土状光泽。
硬度2~4,密度2.0 ~2.4g/cm3。
硅孔雀石为一种次生的含铜矿物,主要产在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与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现,为部分蓝色或绿色玉髓的重要内含物。
可提炼铜,但更多的被用作宝石。
6.水胆矾——化学式Cu4SO4(OH)6。
晶体属单斜晶系;单晶为短柱至针状、透明至半透明晶体,有时亦呈板状、肾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为翠绿色、黑绿色甚至为全黑,淡绿色条痕;具有玻璃至珍珠光泽;硬度3.5~4,有一个方向的良好解理,属于易脆矿物,断口多呈参差状,比重3.5~4g/cm3。
水胆矾是一种次生矿物,常生于铜矿床上部的氧化带中。
7.氯铜矿——化学式Cu2Cl(OH)3。
三方晶系,晶体呈短柱状;绿至蓝绿色,条痕绿色;玻璃光泽;解理平行鞭面体完全,硬度5,密度3.28-3.35g/cm3。
是铜硫化物的氧化产物,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又称透视石。
8.五水硫酸铜——化学式CuSO₄·5H₂O,含水量36%。
三斜晶系;晶体作板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玻璃光泽,半透明至透明;性极脆,断口贝壳状,硬度2.5,密度2.1~2.3g/cm3。
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
9.绿松石——化学式Cu(Al,Fe)6(PO4)4(OH)8·4H2O。
三斜晶系,隐晶质;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条痕白色或绿色;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通常呈现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集合体;摩氏硬度为5~6,密度2.4~1.9g/cm3;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为从含矿热液中沉淀而形成,多被用作宝石。
赤铜矿(Cuprite)氧化亚铜(Cu2O)的矿物。
虽含铜量高达88.82%,但因分布少,只作为次要的铜矿石利用。
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无解理。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
新鲜面洋红色,光泽为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即呈暗红色而光泽暗淡,条痕棕红色。
断口贝壳状或不规则状。
莫氏硬度3.5~4.0,比重6.14。
有时可作宝石,但易碎。
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
斑铜矿斑铜矿为铜和铁的硫化物(Cu5FeS4)矿物,含铜量63.3%,提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之一。
为四方晶系,其高温变体为等轴晶系,称等轴斑铜矿。
表面易氧化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
新鲜断面呈暗铜红色,金属光泽,莫氏硬度3,比重4.9~5.0。
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见于各种类型的铜矿床中,并常与黄铜矿共生。
也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但不稳定,而被次生辉铜矿和铜蓝置换;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和蓝铜矿。
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分解的产物。
黄铜矿CuFeS2,Cu34.56%,Fe30.52%,S34.92%。
为炼铜的主要原料。
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金黄或红紫等锖色;条痕绿黑色。
硬度3—4。
比重 4.1—4.3 。
它和黄铁矿相像,但是硬度不如黄铁矿,黄铁矿的硬度是6-6.5;它和金类似,但是硬度比金高,也比金脆,金的硬度是 2.5-3;它和黄铁矿一样,在野外很容易被误会为黄金,因此被称为愚人金(Fool's Gold)。
黄铜矿分布很广,可在各种条件下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岩浆型: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或钒钛磁铁矿床中,形成的温度较高,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密切共生;接触交代型:黄铜矿经常充填交代石榴子石或透灰矿等矿物,与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共生。
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与原生的硫化铜矿物作用,可形成次生斑铜矿、辉铜矿和铜蓝,形成铜的次生富集。
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化学成分是FeS2,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
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
比重4.9―5.2。
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辉铜矿(Chalcocite)分子式为Cu2S(Cu79.86%,S20.14%,常含银),是炼铜主要的矿砂,因为铜占它的成分比例很高(67%的原子是铜原子,几乎占了80%的重量),而且很容易就可以把铜和硫分开。
晶形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粉末状、烟灰状。
暗铅灰色。
条痕暗灰色。
金属光泽。
硬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