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communists)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social democrats)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democracy)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资本市场1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
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
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
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
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第5章国际商务伦理5.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5.道德义务有些伦理专家认为,与权力相伴的是社会责任。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外汇市场10.1 复习笔记考点一: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定义(1)外汇市场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2)汇率是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2.外汇市场的作用外汇市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货币转换;二是外汇风险的管理。
(1)货币转换①定义货币转换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②国际企业利用外汇市场进行货币转换的四种情形a.一家公司出口所收回的货款,对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收益,都可能是外币。
公司在本国使用这些款项,就必须利用外汇市场将它们转换成本国货币。
b.当国际企业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c.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做短期投资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d.外汇投机要利用外汇市场。
外汇投机主要涉及资金的短期运作,期望从一种货币转换到另一种货币时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利。
(2)外汇风险的管理外汇风险的管理是指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外汇风险是指不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公司规避外汇风险的行为称作套期保值。
①即期汇率a.定义即期汇率是外汇交易商在特定日期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时使用的汇率。
b.性质即期汇率会不断变化。
一种货币的汇率是由这种货币的供求与另一种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②远期汇率▼a.定义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在未来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率。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称为升水或贴水。
远期汇率适用于远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来对冲外汇风险,避免出现未来汇率变动使一笔业务在到期执行的时候变得无利可图的可能。
③掉期(货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是按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期同时买进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
掉期交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可在国际企业同银行之间、不同的银行之间,以及政府之间进行,以便在一个限定期限内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而不必承担外汇风险。
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第二篇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H-O模型的基本假定不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A.生产要素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B.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C.两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不同D.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不同【答案】D【解析】H-O理论建立在以下几条基本假设之上:①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③一国的资本相对丰裕,另一国劳动力相对丰富;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素密集度固定;⑤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⑦不考虑需求,或需求偏好两国相同,并且不变;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2.国际贸易中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是根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研]A.GDP的值B.人口和地域的大小C.该国的贸易额D.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答案】D【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区分一个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并不是从国土面积、政治、经济等方面界定,而是取决于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
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下述例子中,显示出的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选项是()。
[暨南大学2015研]A.广东顺德乐从镇的家具市场B.天津的食街C.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D.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答案】D【解析】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美国的家庭农场呈现出规模越大,盈利越多的特点,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集中体现。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第19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19.1 复习笔记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有效运用其人力资源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员配备、业绩评估、管理发展、报酬、劳工关系等。
外派经理就是指在本国以外的子公司工作的经理人员。
公司的高获利性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与其战略之间的高度融合性。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全球经济中维持高生产率和竞争优势的持久源泉。
同时,许多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有提高其有效性的空间。
二、人员配备政策人员配备政策主要是为特定的工作岗位选择员工。
从一方面来讲,就是根据特定的工作岗位来选择具有相应技能的人员。
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员配备政策也是发展、促进企业文化的手段。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体系。
浓厚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公司实施其战略。
1.人员配备政策的类型跨国公司有三类人员配备政策:以一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和以全球为中心。
最具吸引力的人员配备政策应该是以全球为中心的政策,尽管它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1)以一国为中心在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下,所有关键的管理职位都是由母国的人员担任。
推行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通常有三大原因:①公司可能认为东道国缺乏合格的高层管理人员;②公司将这一政策作为维系统一的公司文化的最佳方法;③当公司实施国际战略,力图通过向国外子公司转移核心能力创造价值时,会认为最好的途径是将那些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的母国员工转移到国外子公司。
尽管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有其合理性,但在现今大多数跨国公司中已逐渐不使用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限制了东道国员工的发展机会,会导致怨恨不满、生产率下降以及组织中的人员变动频繁;②以一国为中心的政策会导致文化短视,公司无法了解东道国的文化差异。
(2)以多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要求在母国人员占据了公司总部的关键职位的同时,子公司管理层由东道国人员担任。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该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利润、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潜在市场吸引力的来源包括:(1)在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
这取决于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未来可能财富(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等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温和和私营部门债务较少的政治稳定的有着自由市场体制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利润-成本-风险的平衡更有利。
(2)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
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企业可以根据吸引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级别高的市场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的问题。
早进入一个市场通常可能获得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也可能面临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先入者优势①定义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优势通常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
②来源a.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b.在目标国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相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入者之下,从而把后入者驱逐出市场;c.先入者通过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来创造出转换成本,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2)先入者劣势①定义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这通常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②开拓成本开拓成本是先入者必须承担而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
当东道国的经营体制与母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时,企业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时间和开支以学习这些游戏规则,由此产生了开拓成本。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2)集权集权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该制度中,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则是被限制的。
民主、集权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有相关性的,民主和个人主义往往形影相随,而集体主义通常与集权主义相连。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考研资料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详解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差异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文化差异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Ⅲ篇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详解第Ⅳ篇全球货币制度第10章外汇市场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国际货币体系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全球资本市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详解第Ⅴ篇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3章国际企业的战略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国际企业的会计和财务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希尔《国际商务》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
第14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4.1 复习笔记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那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是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财富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成本—风险平衡对有着自由市场体制,同时没有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私营部门债务的政治稳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通过思考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它们的吸引力和长期盈力潜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
那些级别高的市场就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timing of entry)的问题。
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进入很早;而在其他国际企业已经建立了分支机构后再进入,就是晚。
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经常具有的优势通常被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第一进入者优势之一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的能力。
另一个优势是在那个国家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的能力。
这种成本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来者之下,从而把后者驱逐出市场。
第三个优势是先入者创造出转换成本,从而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
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
这通常被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first-mover disadvantages)。
先进入者主要的劣势可能包括开拓成本(pioneering costs)。
王炜瀚《国际商务》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圣才出品】
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4.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意图与政策工具1.政府实施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原因(1)增加政府收入的考虑;(2)保持文化认同的考虑;(3)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4)处理国际关系的考虑;(5)保护国民福利的考虑;(6)促进国民经济的考虑。
2.国际贸易政策工具(1)通过影响进口成本和价格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①关税a.含义:关税就是一国政府对流入或流出该国国境的商品课征的一种税。
关税是由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海关征收的。
b.征税原则:一般关税的征税原则就是对来自任何国家的进口货物均应适用同样的税率。
但由于国家间经济、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有时一国也会实行差别关税,即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由于输出国家或生产国家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税率。
c.目的:第一是提高政府收入;第二是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d.关税的分类(见表4-1)表4-1 关税的分类②海关估价海关估价是指进口商申报后,海关按本国关税法令规定的内容加以审查,估定其完税价格。
由于各国海关估价规定的内容各异,有的国家借此变相提高进口关税,使之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③预缴押金制预缴押金制度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数额按照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制度。
该制度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④边境税调整(见表4-2)表4-2 边境税调整⑤进口最低限价进口最低限价措施是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甚至是禁止进口。
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生产水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制定的,其目的是消除进口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的制度。
(2)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3)表4-3 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3)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4)表4-4 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c (4)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5)表4-5 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5)贸易救济措施(见表4-6)表4-6 贸易救济措施3.国际投资政策工具(1)外国投资政策①外国投资待遇标准外国投资待遇标准是指东道国向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的活动提供的待遇标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圣才出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圣才出第17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17.1 复习笔记一、战略、生产和物流生产定义为“涉及产品创造的活动”,包括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流是指控制原材料在价值链中转移的活动,包括从获得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分配的过程。
因为公司有效地从事生产活动依赖于物流方面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投入,所以生产和物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企业中生产和物流的职能有以下重要的战略目标:1.降低成本将生产活动分散到全球各地,每一项活动都得以有效开展,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
有效地管理全球供应链以使供需更好地匹配,这样也能够降低成本。
2.通过消除供应链和制造过程中的次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两个目标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加强质量控制将在三个方面降低成本:(1)因为时间没有被浪费在不适销的劣质产品上,所以生产率提高了。
这项节约直接导致单位成本的减少。
(2)降低了与次品相关的返工和报废成本。
(3)降低了与修理次品相关的保修成本和花费更少的时间。
大部分管理者用来增强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手段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理念。
六西格玛理念是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如今六西格玛理念取代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它是旨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次品、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和削减成本的统计上的理念。
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两个目标,还有两个目标在国际商务中尤其重要。
其一,生产和物流必须适应当地反应的需要。
其二,生产和物流必须能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作出反应。
二、选择生产地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在哪里从事生产活动,以最好地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重目标。
考虑的因素按三个大标题可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
1.国家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应该把它不同的生产活动置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包括相对要素成本)对这些活动的绩效最有利的地方。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圣才出品】
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 复习笔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在讨论国际直接投资时,区别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很重要。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是指在一段时期里(通常是一年)发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
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则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外国持有的资产的累计总量。
一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称作对外直接投资,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称作外来直接投资。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都呈现了急剧的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增长速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尽管30年来贸易壁垒在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企业界依然对保护主义者施加的压力感到担忧。
企业管理层把国际直接投资看作回避未来的贸易壁垒的方法。
(2)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额增加具有积极影响。
许多企业现在深信,在靠近主要客户的地方建造生产设施十分重要。
这也成为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力。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在历史上,随着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都流向了发达国家。
尽管发达国家仍然吸引了最多的外来直接投资,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也迅速上升。
衡量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其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投资于工厂、商店、办公楼等的资本相加后的总额。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资本投资越多,其未来发展前景越光明。
根据这种观点,外来直接投资可以看作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1)新设投资,即在外国开设新的企业。
(2)在外国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
收购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收购少数股权,即外国企业获得某国企业10%~49%具有投票权的股份;第二种是绝对控股,即外国企业持有50%~99%的股权;第三种是收购全部股份,即获得100%的股权。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7.1 复习笔记考点一:贸易政策措施1.综述贸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却呈现上升趋势。
2.关税(见表7-1)表7-1 关税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3.补贴(见表7-2)表7-2 补贴4.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见表7-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表7-3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5.国产化规定(见表7-4)表7-4 国产化规定6.行政管理政策行政管理的贸易政策是指通过烦琐的政府规章制度提高进口品进入一个国家的难度。
与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所有贸易政策措施一样,行政管理措施有利于生产者而有损于消费者,使消费者难以获得高品质的外国产品。
7.反倾销政策(见表7-5)表7-5 反倾销政策考点二:政府干预的情况1.干预的政治理由(1)保护就业和产业政府干预最常见的政治理由是保护就业和产业免遭外国不公平的竞争。
(2)保护国家安全有时候国家认为某些产业对国家安全极其重要,必须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一般与国防有关的产业,例如航空产业,会经常得到这种优待。
(3)报复有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利用干预贸易政策的威胁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以此来打开外国市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场,迫使贸易伙伴“按照游戏规则”行事。
(4)保护消费者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产品危害的目的,颁布了相关法规,间接地限制或禁止了这些产品的进口。
(5)推动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各国政府有时利用贸易政策来支持它们的对外政策目标。
政府可以同意对一个国家的优惠贸易条件以加强两国关系。
贸易政策也可用作一种施压手段或用来惩罚不遵守国际法规或准则的“流氓国家”。
(6)保护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是许多民主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缘由,许多政府有时试图利用贸易政策去改进贸易伙伴的人权政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营销与研发)
第17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7.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体。
由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模式,因此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有不同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分销渠道和沟通策略的选择。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营销组合之间能更好吻合,从而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跨国公司管理者考虑在国外细分市场时需要认识到两个主要问题:各国细分市场在结构上有差异以及存在超越国界的细分市场。
前者限制了跨国公司在全球推行标准化营销战略的能力;后者大大提高了跨国公司把全球市场当作一个单一的统一体对待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使用相同的基本营销组合帮助其在各个国家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位和销售。
二、产品特性一个产品可以被看作由一组特性组成。
1.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教育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这些差异对制定营销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
然而,消费者的品位和偏好正在变得国际化,但离以标准化口味和偏好为特征的全球化文化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2.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处于高度发达国家中的公司倾向于在产品中加入许多额外的特性,他们乐意多花钱购买那些按照他们的品位和偏好特别研发的具有附加功能的产品;欠发达国家中的消费者通常不需要这些产品特性,他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基本特性的产品。
3.产品与技术标准各国政府强制执行的不尽相同的产品标准排除了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的可能。
技术标准的差异抑制了市场的全球化步伐。
有些差异是由很久以前所做的特别决定造成的,而非政府行为所致,但这些决定带来的长期影响是深远的。
三、分销策略公司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是它的分销策略:企业选择如何将产品送达顾客的方法。
图17-1是一个典型的、由一个渠道组成的分销系统。
图17-1 一个典型的分销系统这个渠道包括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售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全球化)【圣才出品】
第1章全球化1.1 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生产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有:(1)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2)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3)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4)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也负责促使各成员国之间建立附加的多国协定。
纵观其整个历史,包括它的前身《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跨国贸易和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
正因为如此,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了其成员国的工具,以寻求创造一个更为开放、不为各国间的贸易与投资壁垒所累的全球商务系统。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圣才出品】
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中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它们所提供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
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答:(1)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份额在逐渐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的增加,尤其是日本的多国企业;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①对英国和北美国际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
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
此外,出于成本的考虑,英国和北美的公司可能会在成本相对低的地方设立分公司。
②对中国香港国际企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亚洲市场,这为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此外,香港有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与英国和北美企业竞争。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外汇市场)【圣才出品】
第10章外汇市场10.1 复习笔记一、外汇市场1.外汇市场和汇率的定义外汇市场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汇率是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2.外汇市场的作用外汇市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货币转换;二是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1)货币的转换货币的转换即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国际企业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利用外汇市场。
①一家公司出口所收回的货款,公司从国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收益,这些可能都是外币。
公司在本国使用这些款项,就必须将它们转换成本国货币。
②当国际企业在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
③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作短期投资时,也要利用外汇市场。
④外汇投机也要利用外汇市场。
外汇投机主要涉及资金的短期运作,期望从一种货币转换到另一种货币时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利。
(2)外汇风险的管理外汇风险的管理是指针对外汇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外汇风险是不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公司回避外汇风险的行为称作套期保值。
①即期汇率当双方同意交换货币并立即执行交易时,该交易就称即期外汇交易。
适用于这种“就地”交易的汇率就称即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外汇交易商在特定日期将一种货币转换成另一种货币时使用的汇率。
即期汇率会不断变化,通常每分钟都会变动。
一种货币的价值是由这种货币的供求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供求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②远期汇率对国际商务而言,即期汇率的变动会带来问题,使一笔有利可图的交易变得无利可图。
为了避免或对冲这种风险,可采用远期外汇交易。
当双方同意兑换货币并在将来某个特定日期执行交易时,就产生了远期外汇交易。
适用于这种未来交易的汇率就称为远期汇率。
③掉期(货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是按两个不同的计值日期同时买进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
掉期交易可在国际企业同其银行之间、不同的银行之间,以及政府之间进行,以便在一个限定的时期内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而不必承担外汇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全球化
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全球化
1.初识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2.市场全球化
(1)含义
市场全球化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
它使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反之,这种趋同也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2)主要的全球化市场
①由于全世界对工业品和原材料的普遍需要,因此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是主要的全球化市场。
②各国消费者嗜好与偏爱的差异阻碍了消费品市场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消费品市场并不是当前主要的全球化的市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主要原因
①技术创新降低了通信成本;
②运输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范围;
③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
④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4)现状
跨国公司的同业竞争,相互抢占国际市场,使全球市场的多样性被更大的一致性替代。
3.生产全球化
(1)含义
生产全球化是指企业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降低总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主要原因
①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
②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大大下降;
③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
④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考点二:全球机构的出现
1.世界贸易组织(见表1-1)
表1-1 世界贸易组织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创建背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所创建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①职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维持国际货币系统的秩序。
②作用
当一国的经济出现混乱和货币相对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常被视为可求助的最后的贷款者。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常常是附带条件的,作为贷款的交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贷款国需采取特定的经济政策,以扭转混乱局面,使经济回归稳定并增长。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为了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而创立,重点在于向一些资金短缺的穷国政府发放低息贷款,以资助它们开展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3.联合国(见表1-2)
表1-2 联合国
4.G20(20国集团)
(1)创建背景
G20成立于1999年,由19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加上来自欧盟和欧洲央行的代表组成。
(2)创建目的
促进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
考点三:全球化的推动力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贸易与投资壁垒的减少
(1)《关贸总协定》
①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承诺它们将消除各国间妨碍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
《关贸总协定》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②宗旨:旨在减少商品和服务自由流动的障碍。
(2)乌拉圭回合
乌拉圭回合的作用在于:
①进一步减少了贸易壁垒,使《关贸总协定》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扩大至服务业;
②为专利、商标和版权提供了保护;
③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来监管国际贸易制度。
(3)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
①宗旨:2001年年末,世界贸易组织发起了新一轮谈判,旨在进一步放宽全球贸易和投资框架的限制。
②意义:全球贸易和投资框架限制的放宽既助长了生产全球化也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减少使企业把它们的市场扩展到世界范围,也使企业能把生产置于从事该项活动的最佳区位。
2.技术变革的作用
减少贸易壁垒使市场和生产全球化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而技术变革已使它变为可见的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在通信、信息处理和运输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微处理器与电信技术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微处理器的开发使得高功率、低成本的计算得以迅猛发展,从而增加了个人和企业所能处理的信息量;
②微处理器也构成许多电信技术新发展的基础。
(2)互联网
①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阻碍买卖双方交易的地域、范围及时区的限制;
②互联网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其业务扩张至全球;
③互联网便利了企业协调和控制全球分散的生产系统。
(3)运输技术
①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出现使得运输时间大大减少;
②集装箱运输大幅降低了远距离的货运成本。
考点四: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1.世界产出和世界贸易图景的变化
(1)发达国家出口地位的相对下降
美国、日本、德国等传统出口市场大国在世界出口份额中的比例呈减少趋势。
(2)新兴经济体出口地位的相对上升
一些新兴经济体诸如中国、印度和巴西,在世界产出中的份额迅速扩大。
2.对外直接投资图景的变化
(1)非美国公司开始从事跨国投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原因
a.阻碍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部分消除;
b.其他国家的世界产出份额增加。
②目的
非美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多数是为了把其生产活动分布到最佳区位,并在主要的外国市场直接建立一个立足点。
(2)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流量持续增长;
(3)以发展中国家为目的地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重要。
3.多国企业性质的变化
(1)多国企业的含义
多国企业是指在两个或更多国家从事生产性活动的企业。
(2)多国企业的发展趋势
①非美国的多国公司增多了;
②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4.世界秩序的变化
(1)国外环境的变化
①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
②拉丁美洲的民主和自由市场改革也在生根发芽。
(2)国内环境的变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中国正在向更大的自由市场改革方向迈进。
(3)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
对国际企业而言,中国崛起潜在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原因在于:
①中国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基本尚未开发的市场;
②中国的新企业被证明是很有竞争力的对手,这对现存的国际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5.21世纪的全球经济的变化
(1)全球经济的变化
①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已减少;
②跨国贸易和投资量比全球产出量增长更为迅速。
这表明国家经济正在更紧密地结合为单一的、互相依存的全球经济系统。
世界可能会走向一个更为全球化的经济系统。
▼(2)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③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④促进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
⑤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
②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④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⑤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和世界的不安定性因素;
⑥全球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考点五:全球化的争议(见表1-3)
表1-3 全球化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