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劳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第六课: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教学内容: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第七课:合作共赢教学内容: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4. 第八课:劳动与创新教学内容:将劳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5. 第九课:劳动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意义。
2. 采用演示法,教师示范劳动操作步骤。
3. 采用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整理箱等。
2. 教学课件: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课件。
3. 劳动任务单:用于学生记录劳动过程和成果。
4. 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
教案编写示例:【第五课: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填写评价表,了解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和自主劳动的习惯。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我是环保小卫士1.1 教案一:认识环保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过程:讲解环保知识,分析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环保。
2. 第六单元:我们的生活2.1 教案二:节约用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节水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劳动的热爱程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评价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课件、视频、实物等3. 实践活动材料:如节水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工具等六、第六单元:我们的环境6.1 教案三:爱护植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分析爱护植物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
6.2 教案四:保护动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家庭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扫地、拖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基本家务技能。
2.2 农田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2.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风筝、小船等。
2.4 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技能。
2.5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4.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所学的劳动技能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扫地、拖地、洗碗等基本家务技能。
5.2 第二周:农田劳动技能培训学习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5.3 第三周:手工制作技能培训学习制作纸飞机、风筝等简单手工作品。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过程:一、揭题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标1、激趣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
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
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
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书:钉纽扣2、看一看说一说书P4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
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试一试书P5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
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
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4.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3.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四、教学难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强调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四、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5分钟)1.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如用电、用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应用经验。
六、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日记。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劳动和技术的概念;2.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含义和分类:- 劳动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劳动的分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
2.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技术的应用领域:生活、教育和工作等。
3. 劳动和技术的联系:- 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及相互依赖性;- 举例说明劳动和技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劳动和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 揭示劳动和技术的联系及相互依赖性。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和技术的应用。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劳动和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劳动和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分类研究:分别介绍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概念和实践应用。
4. 技术应用:列举生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然后进行整体总结。
6. 拓展延伸: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或专业知识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加深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反馈。
2.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动力。
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实物素材:用于导入和示范实验。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技术应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 第三课时: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能力4. 第四课时: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5. 第五课时:学习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的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
3. 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4. 合作游戏器材:如拼图、接力棒等。
5. 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教学环境布置1. 劳动实践区:设置劳动工具架,摆放劳动工具,创建整洁的劳动环境。
2. 技术操作区:摆放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合作交流区:设置桌椅,摆放合作游戏器材,营造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五篇范例)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缝布袋一、教学目标: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1、技术要点分析: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1)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2)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3)阅读课文,比较讨论(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6)再实践操作。
(7)评价延伸。
金盏菊的养护教学过程1学会怎样动手栽一棵金盏菊以及知道注意事项。
2、掌握最基本的移栽技术。
3、金盏菊移栽后,怎样做好养护工作教学准备1、材料:金盏菊小苗,花盆、菜园土、复合肥、纱窗网片2、工具:铲子、喷水壶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出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参观我们的农家乐小基地,你们看,他们多快乐啊!(出示课件)(二小学生的种植图)(2)现在,新的学期又到了,你们有没有准备把自己的学校打扮得更漂亮,今天我们就动手为学校栽一盆花,美化自己的校园,怎么样?揭示课题——金盏菊的养护(3)出示课件——金盏菊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学都见过金盏菊,但你们对金盏菊了解多少?谁愿意说说。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2. 第二课时:学会整理书包教学重点: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整理书包的习惯。
3. 第三课时:学习扫地教学重点:掌握扫地的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扫地的兴趣。
4. 第四课时:学习擦桌子教学重点:掌握擦桌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擦桌子的习惯。
5. 第五课时:学习整理床铺教学重点:掌握整理床铺的步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床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学会整理书包3. 第三周:学习扫地4. 第四周:学习擦桌子5. 第五周:学习整理床铺六、第六课时:学习洗涤衣物1. 教学重点:掌握洗涤衣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洗涤衣物的习惯。
七、第七课时:学习简单缝补1.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缝补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缝补的能力。
八、第八课时:学习种植花草1. 教学重点:了解花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种植花草的兴趣。
九、第九课时:学习环境保护1. 教学重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基本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劳动工具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劳动安全知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劳动安全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劳动技能。
3. 团队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的表现,如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等。
3. 团队合作意识: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遵守团队规则、关心团队成员等。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第二周:教授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第三周:教授劳动工具的使用,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第四周:教授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第五周:组织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种植等;(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技术工具,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
2. 过程与方法:(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问题解决、创新设计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3)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第1课时:整理与打扫第2课时:种植与养护第三单元:简单的技术工具使用第1课时:剪刀的使用方法第2课时:锤子和螺丝刀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 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简单的技术工具;4.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采用问题解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简单技术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4.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5.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设计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的相关教材、课件;2. 劳动工具,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3. 种植工具,如铲子、水壶等;4. 实践基地,如教室、校园农场等;5. 评价工具,如评分表、问题卡片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课时)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4课时)第1课时:整理与打扫第2课时:种植与养护第3课时:烹饪基本技能第4课时:缝补与清洁第三单元:简单的技术工具使用(4课时)第1课时:剪刀的使用方法第2课时:锤子和螺丝刀的使用方法第3课时:测量工具的使用第4课时:电动工具的了解第四单元:实践项目(6课时)第1课时:班级卫生责任区划分与打扫第2课时:校园植物种植与养护第3课时:简单食谱制作第4课时:手工制作与装饰第5课时:测量与制作小家具第6课时:安全使用电动工具第五单元: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作品展示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针对性;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指导和安全防护措施;3.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5.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现状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四年级劳动课程的教学工作。
尽管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与学风尚需加强,但学生在劳动课程中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互动中,学生得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习到生动有趣的知识。
二、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贯彻落实创新教育工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材内容解析:本册教材共收录若干篇课文,以泥塑为主题,涵盖动植物、水果、日常生活用品及战斗武器等多种题材,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定位与反思:在劳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效组织实践活动,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模仿式”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进而影响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关注成果。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需深入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材、操作及教具的准备,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项劳动技能和技巧。
2. 劳动课程不仅应以实践为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习惯,如卫生教育、勤俭节约教育以及科学经验教育。
3. 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劳动操作程序进行,确保规范化教学。
4. 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教学方式,或结合课堂讲解与课外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六、学期教学努力方向: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2.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判断和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提升综合能力。
3. 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又促进优秀学生的才能发展。
七、本册教材教学要求:(一)家政课程要求:1. 掌握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1课时:基本劳动技能训练第2课时:特定劳动技能训练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1课时:简单工具的使用与创新第2课时: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认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辅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物资源:劳动工具、材料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3课时: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第4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3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培养第4课时:户外劳动技能培养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3课时:农业技术应用与创新第4课时: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第四单元:劳动与技术实践第1课时:班级劳动实践第2课时:社区劳动实践第五单元:劳动与技术展示第1课时:个人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第2课时:小组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
3. 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劳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基本技能。
2. 示范法:演示具体操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3. 第三课时:实践项目一:整理书包。
4. 第四课时:实践项目二:整理房间。
5. 第五课时:实践项目三: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6. 后续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得到提高。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每项实践活动完成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
4. 定期评价: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后进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
2. 教具:劳动工具、实验器材、生活用品等。
(完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完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第二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
“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息”。
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它是我们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我们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技术,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活动的兴趣。
2、关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技术问题,能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通过研究家政中的基本的洗涤技术与实践活动,培养细致认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3、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山线、谷线)、粘贴面等符号。
能理解操作示意图,学会按示意图标明的方法、步骤进行纸工制作。
会使用常用工具对纸质类及透明胶片材料进行划线、折叠、剪切、粘贴、插接等技术加工。
通过简单的纸工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初步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流程,体验劳动创造的愉悦。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自觉重视安全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的思想感情及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四、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级的劳技研究,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
本学期,在五年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电工知识等。
本学期对于学生在家政、电工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3. 简单劳动技能训练4. 技术应用实例5. 创新实践与拓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第二周: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3. 第三周:简单劳动技能训练4. 第四周:技术应用实例5. 第五周:创新实践与拓展六、教学资源准备1.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材料:如木板、铁丝、塑料等。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4. 参考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
2. 劳动工具和安全用品摆放整齐,易于学生取用。
3. 教学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课程,共计16课时。
2. 每节课时安排:40分钟理论讲解,20分钟实践操作。
3.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学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劳动安全,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3.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1.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感受。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劳动计划,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劳动技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学生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效率。
3.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等实物。
3. 课件: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图片。
4. 实践场地:教室、宿舍等。
5. 评价工具:评价表、奖状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6. 第六课时:学习洗衣服的基本方法,掌握洗涤、漂洗和晾晒的技巧。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热爱。
2. 第二课时:学会劳动保护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
3.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一)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动手实践(二)教学重点:完成一个简单的劳动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成果分享与评价教学重点:学会分享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教材。
2.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等)。
3. 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4. 劳动作品展示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
5.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新知识:讲解劳动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动手实践。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互相评价。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7篇)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7篇)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
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
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编入14篇课文,以泥塑为主。
有动、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战斗武器等。
四、定位与反思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
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一)家政1. 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教学计划(通用5篇)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教学计划四年级下学期劳动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劳动教学计划(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1、教材情况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
“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
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他们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美丽而可爱的校园。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简单劳动制作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术。
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是乐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的。
二、实施总体目标:(一)家政1、学习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使用部分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健康的消毒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5、学会菊花、月季等花卉的种植和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
6、了解手缝、编织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二)技术初步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木、塑料和金属等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手工工具。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制作。
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5、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简单的图样进行简单的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第二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
“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
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它是我们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我们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技术,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活动的兴趣。
2、关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技术问题,能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通过学习家政中的基本的洗涤技术与实践活动,培养细致认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3、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山线、谷线)、粘贴面等符号。
能理解操作示意图,学会按示意图标明的方法、步骤进行纸工制作。
会使用常用工具对纸质类及透明胶片材料进行划线、折叠、剪切、粘贴、插接等技术加工。
通过简单的纸工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初步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流程,体验劳动创造的愉悦。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自觉重视安全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的思想感情及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四、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级的劳技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
本学期,在五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电工知识等。
本学期对于学生在家政、电工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我们爱清洁…………………………………1课时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洗茶具)……………1课时洗餐具……………………………………1课时洗衣物……………………………………1课时拖地板……………………………………2课时擦玻璃窗…………………………………2课时杯垫…………………………………2课时涤纶彩球…………………………………2课时塑丝毽子…………………………………2课时摩天大楼…………………………………1课时立交桥……………………………………1课时废纸盒造型………………………………1课时纸质多面体的设计制作及作品欣赏五、教学措施:1、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把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加强课堂实践操作的教学。
上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场地,备好工具,通过操作示范,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劳动技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
3、加强家校联系。
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术。
4、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做好劳动保护,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劳动安全。
第一章家政教学目标: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积极参加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
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照片,查阅洗涤劳动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劳动体验。
通过讨论,制动本学期学习洗涤劳动的进度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组织小组讨论:哪些洗涤项目自己已经会做的,还有哪些是不会做的,除了这些洗涤项目,还有哪些洗涤项目等。
完成以上学习进度计划后,再做一次统计,这一内容可放在洗涤三元学习结束之后完成。
以评促学。
家庭和学校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填上反馈表格,填写操作体验日记等。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在表格中打上记号。
第一课洗餐具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
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5.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教学后记:第二课拖地板教学目标: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
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性。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二、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早劳动中求知。
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
明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教学评价。
介绍劳动过程,展示家长评价记录,从认真实践,掌握要领,拖地实效,拖地要领、拖地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完成评价表。
教学后记:第三课洗茶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3)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6.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7.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8.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9.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4)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5)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第四课擦玻璃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
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
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
(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擦玻璃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教学后记:第五课洗衣物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二、学习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