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合集下载

也谈漂移大法

也谈漂移大法

也谈漂移大法!漂移刚拿到赤道仪时,自以为有极轴镜,对极轴这事小菜一碟。

可真正第一次对极轴的时候,发现现实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1、阳台帮看不到北极星,把镜子架到北窗能有机会看到北极星,但镜子只能照到屋里的天花板了;2、好不容易把镜子搬到楼下,发现北边天空被市中心的灯光笼罩,看不到北极星的影子;3、找了能看到北极星的地方了,却发现极轴镜十字丝中心跟着赤道仪打转(我可怜的EM10就那样,后来把极轴镜拆了调整了一下)。

没办法,还是认真阅读坛子里关于漂移法对极轴的帖子,一边练习了下,感触颇深。

以下是一点体会,望能抛砖引玉,如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是对极轴基本设定,由于一般恒星到地球的距离尺度远大于地球半径尺度,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的位置可认为与地心重合,对极轴的过程就是调整赤道仪赤经轴,使之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过程,对大尺度的天球来说,也就是让赤道仪的赤经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

因此,观测者无论在地球何处,对极轴的基本原理都是适用的。

赤道仪赤经轴射线可起于地球球心,射线的方向只要再给出两个坐标便可确定,这两个坐标对于在地面上观测者来说便可以是地平方位和高度,由此可见对极轴的准确与否与赤道仪是否放置水平是没有关系的,部分赤道仪安装了气泡水准器,这仅仅是为了赤道仪的安放稳定,防止在有些坡地重心过偏而倾倒而设置的,再说,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重力方向并不是严格指向地心的(受自转离心力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关于水准气泡的说法这里更正一下:赤道仪是否放置水平对于极轴对准理论上是没有关系的,但实际对漂移法对极轴的操作会产生影响,放置不水平会造成赤道仪水平角和仰角两个参数耦合(也就是单独调整其中一个时会影响另外一个,这一点与经纬仪相同),会加重极轴对准的工作量,因此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做到赤道仪水平放置。

)呵呵,原理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不复杂。

先来直观的看一下在没对准极轴的情况下目标恒星轨迹线和望远镜视线轨迹线的差异。

2.高桥EM10赤道仪&FS102望远镜望远镜操作示范

2.高桥EM10赤道仪&FS102望远镜望远镜操作示范

调寻星镜同轴
这个比较简单,要做的只有两步 第一步:把六颗螺丝全部松开,通过手把寻星镜 视野的正中间物体和望远镜中正中间物体一致
第二步:固定 固定很简单,先把调整用螺丝固定住,再吧固定用 螺丝固定住。但具体还是有一些奥秘在里面的。
首先吧下端螺帽调整至合适位置,然后旋螺丝, 注意它是不会来管你的,你要看着,一旦碰到寻 星镜,立即停止旋转,改下一个螺丝 另外固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住其视野内事物 没有动 三个固定螺丝中有一个是另配的。在确保调整用 螺丝固定好以后,把这三颗螺丝旋紧即可
然后装重锤杆。重锤取决于你要装的东西,可以 先装,也可以先不装。如果要用FS102,那要先 装重锤。EM10上扛较多东西时,也要先装重锤。
锁务必扣死
最后调好极轴。切记高桥的刻度表是歪 的,要通过恒星时来对极轴时,将刻度线 水平后,赤纬并不是水平的,所以要在调 好水平或未加任何重物(包括重锤)的时 候做。在什么时机做取决与自己。没加重 物的话对好极轴后要避免对脚架及EM10的 碰撞,加了重物阻力会变大,不容易控 制。自己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吧。
然后把抱箍(或云台版)固定在EM10上
认识下两颗螺丝(在丝袋里) 务必记得加垫片
麻烦的话可以把螺丝刀竖着拧
找大箱子内的螺丝盒使用 黑色的那一个六角螺丝即是
此处可接相机 方法与相机云台使用一致
另外如果不接望远镜的话 记得把锁锁上 否则……会翻车……
三 、FS-102折射式望远镜 fluorite apochromat refractor instruction manual
三、电跟模式
如果你出去观测,没有给EM10接上电源让它 电跟的话,那实在是太遗憾了。因为它操作 方便,并且具有让人惊叹的跟踪精度。误差 小于0.8%,随便放个北都能20分钟不拉 线……好了,话不多说,下面介绍它的使用 方法。

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器材之路——德式赤道篇

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器材之路——德式赤道篇

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器材之路——德式赤道篇第三章德式赤道仪一、德式赤道仪简介赤道仪部分,仅介绍德式赤道仪,包括德式赤道仪的变种——艾顿ZEQ25、CEM60赤道仪。

另外的叉式、轭式等赤道仪,普通爱好者很难搞到,因此不予介绍。

德式赤道仪,是为了克服经纬仪的缺点而设计出来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克服地球自转对观星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影响,想必很多地方介绍过了,简而言之,如果地球不自转,太阳和月亮就没有东升西落,但是地球自转了,星星在固定不变的望远镜里边也会移动,所以设计了赤道仪,跟踪星星的移动,这样目标就稳稳地在视野当中了。

刚才在经纬仪的介绍中,提到的手动经纬仪,就需要微调来跟踪,赤道仪也需要跟踪,不过赤道仪的极轴与地球极轴是平行的,因此,主要旋转赤经轴就可以实现跟踪,而不需要像经纬仪那样频繁地调整水平垂直两个方向。

德式赤道仪最显著的特征是望远镜位于极轴的一侧,另一侧需要重锤来保持与主镜的平衡。

详细结构见以下图:图:德式赤道仪的结构二、赤道仪的初始位置由图可见,德式赤道仪的初始位置是重锤杆向下垂直地面,望远镜指向北天极(约等于北极星),保持三脚架水平,三脚架接头上(装上赤道仪本体前)有一颗凸出的螺丝对准北方,调节纬度调整螺杆,和方位角调整螺丝,在极轴镜中看见北极星,再按照极轴镜中的提示,将北极星放到正确(赤道仪说明书会给)的位置。

三、简单的对极轴方法有人要问了,要是我看不到北极星呢?或者我在台拍摄呢?答案有的,可以使用漂移法。

漂移法分两步,极轴方位角(水平方向的放置)的调整和高度角(俯仰)调整:首先把赤道仪调整好水平,放置好初始位置,在主镜上装一个有十字丝的目镜。

方位角调整:操作赤道仪,把主镜对准一颗天顶附近,或者正南方高度比较高的亮星,放在目镜十字丝中间:若星点出现南移,说明极轴偏东。

(赤道仪方位角调整处)水平西移修正;若星点出现北移,说明极轴偏西。

水平东移修正直到星点不发生偏移调整完方位角以后可以调整高度角,选一颗或者西方的亮星,放在十字丝中间:如星点出现北移,说明仰角过高。

信达小黑完全傻瓜级操作说明书手册簿

信达小黑完全傻瓜级操作说明书手册簿

信达小黑完全傻瓜级操作说明手册信达小黑标准称呼应该是Sky-Watcher BKP 150/750 牛顿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小黑主镜分为普通版和摄影版两种原配赤道仪分为EQ3-D和EQ3-W两种本文为了方便,全文将以普通版小黑主镜搭配钢腿EQ3-W赤道仪为例,进行讲解。

收到你购买的小黑后,你应该首先检查其各个零件是否齐全。

普通版小黑主镜的包装箱内应该有:主镜1个,1.25英寸转接环1个(一般已经装在调焦座上了),2英寸转接环1个,六角形螺丝刀1个(一般和2英寸转接环在一起),抱箍环2个(一般已经装在了主镜上),鸠尾板1个(一般已经和抱箍环连接好了),寻星镜支架1个,6*30光学寻星镜1个,25mm目镜1个,10mm目镜1个,2倍巴罗透镜1个,还有1个不起眼的橡皮圈(LZ的是在寻星镜支架上)。

钢腿EQ3-W赤道仪的包装箱内应该有:钢腿三脚架1个,赤道仪本体1个,附件盘1个,小铁片一样的扳手1个,平衡锤2个(一大一小),平衡锤杆1个,中心杆1个(上面还有2个固定螺栓),微调杆2个,鸠尾板1个(怎么又来一个?),平衡锤杆锁紧螺帽1个。

安装过程中你需要一把十字口螺丝刀,请自备。

安装支架:1.安装三脚架,这个不需要我说了,只是说一下,脚架上有N字样的腿对着北边。

以下是复制的一段内容:【1. 竖起三脚架并使其金属支架完全展开。

三脚架便能在水平面上保持站立。

一旦三角架组装完毕,您便能调节它的高度。

2. 逆时针松开三脚架腿上的锁紧螺栓,使得三脚架腿能够进行调节。

3. 将三脚架脚的内芯从底部拉出来到您所需要的高度。

4. 顺时针旋紧每条腿上的锁紧螺栓使得每条腿都固定好。

5. 三脚架的标准高度是 33 英寸,完全展开后可达到 47 英寸。

请注意,三脚架在最低高度时最为稳定。

】2.找到赤道仪上的方位角调节螺栓(图不好找,用CG-4赤道仪的图,和EQ3-W没太大的区别),将螺栓旋出赤道仪的方位角槽。

除了一会儿望远镜需要进行极轴校准以外,其他情况下请不要取下螺栓。

星野拍摄实战技巧与经验___

星野拍摄实战技巧与经验___

36Tourism Overview星野拍摄 实战技巧与经验看起来浪漫唯美的星空,却不是那么容易拍摄的,这需要拍摄者具有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足够的耐心,当然还要有一颗热爱星空的心。

天文摄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深空天体摄影,另一类是操作比较容易的星野摄影。

星野摄影的拍摄内容主要是银河、星景、连带各种特色的地景,以达到广阔唯美的视觉效果。

所需要的器材仅仅是,一部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一根可控制快门速度的快门线,一部足够稳固的三角架, 一台轻便的星野赤道仪,各种焦段的单反镜头,以及必备的广角镜头。

如果没有赤道仪,画面上的银河及星点会呈拖线状。

拍摄者可以根据拍摄环境和地景的不同,而选择性地运用赤道仪。

撰文、摄影/基德Skillsand ExperienceShooting轻便的星野赤道仪:将相机接在赤道仪的云台上,简单校对极轴,即可进行拍摄37Tourism Overview 星野摄影的具体拍摄及曝光方法:1尝试在天黑前踩点,找到合适的构图位置,架设好三脚架和相机,等待入夜,这样比入夜后再蒙头乱转更节省时间,而且也更安全。

2在取景器内调整好构图,若画面太黑不可见,请估计构图之后拍摄样张,再逐渐调整,或者用红光电筒扫射取景范围,以便确定构图边界。

3镜头设置为手动对焦模式(M 档),将对焦环转至∞无穷远,然后往回转动大约2~5mm。

关于为何要回转?因为从取景器中看出去一片漆黑,自动对焦模式肯定不行,手动对焦同样也不能准确合焦,这时候只能采用估计对焦。

通常星野摄影地景较远较大,所以将焦点设置在无穷远,但是相机的无穷远是真的比星点还远的,所以必须回退一点位置。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平线附近有月亮时,对着月球合焦,没有月亮时,将逐渐曝光样张进行前后比较微调,以星点最细小为佳。

4关于M档或B门档手动曝光A.若你没有快门线,选M档,曝光时间最大可设30秒,那么请使用最大光圈,或者缩小一档。

为了最大程度减小机身快门抖动,还可打开反光板预升模式,ISO400°,拍摄后亮度不够再逐渐加大感光度。

信达EQ6PRO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EQ6PRO赤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用方法

信达EQ6PRO⾚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法信达 EQ6 PRO ⾚道仪极轴镜校正及使⽤⽅法油⼦=游⼦⽬前国内很多同好都购买了信达的 EQ6 PRO ⾚道仪,该⾚道仪⽆论从做⼯以及精度都是不错的,性价⽐极⾼。

因此在国外也⾮常流⾏,国外同好⽤该款⾚道仪及 1000mm 以上焦距拍摄的深空照⽚也不在少数,说明了该⾚道仪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很好的。

我近来也忍不住购买了⼀台,使⽤了半年后,发现了⼀些⼩的细节上,信达公司还有待改进,譬如⼤家最关⼼的极轴镜的校正问题,以及如何使⽤该极轴镜精确对极轴的问题。

虽然信达公司的⾚道仪说明书上也有对这两个过程进⾏了说明,但是我发现⾥⾯有很多问题,甚⾄错误。

我花费了⼤量的时间才找出了错误,并予以解决,因此这⾥将这些⽅法写出来与⼤家共享。

该⾚道仪的极轴镜结构较为特殊。

即校正极轴镜与⾚道仪RA同轴的过程并⾮直接调节极轴镜的位置,因为极轴镜在出⼚前已经与⾚道仪的 RA 轴固定在⼀起,⽽是通过调节带有⼗字丝以及北极星位置的分划板来达到校正极轴镜与 RA 轴同轴的⽬的(说明:这⾥为了叙述⽅便以及符合⼤家以往使⽤ GP 族⾚道仪的习惯,这⾥我仍然将调节 EQ6 极轴镜分划板来校正同轴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校正极轴镜)。

下⾯我就将整个过程叙述如下,由于本⼈⽐较懒,所以只能最关键的部分加以详细说EQ6 PRO第⼀步,校正极轴镜(即校正内部的⼗字丝中⼼)与⾚道仪 RA 轴同轴将⾚道仪主体的仰⾓调节到将近⽔平的位置,通过极轴镜观测,将⼗字丝中⼼对准远处景物上某个⼩的点状物体,旋转⾚道仪 RA 轴 180 度后,看是否⼗字丝中⼼是否仍然和点状物体重合,如果已经不重合,请按照图⼀,调节固定分划板的 3 个螺丝来改变分划板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字丝中⼼和点状物体在旋转 RA 轴 180 度后依然重合,该过程就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分划板的 3 颗固定螺丝时⼀定要⾮常⼩⼼,每次调节的幅度⼀定要⼩,否组分划板会成内部的卡槽中脱落。

星野赤道仪使用方法

星野赤道仪使用方法

星野赤道仪使用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星野赤道仪的使用方法,这可真是个好玩的玩意儿呢!
你看啊,这星野赤道仪就像是个神奇的小助手,能帮咱把天上那些一闪一闪的星星给稳住咯。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它,你想拍个美美的星空照,那星星就跟调皮的小孩子似的,到处乱跑,照片拍出来都是模糊的。

那怎么用这个小助手呢?首先啊,咱得把它组装起来,这就跟搭积木似的,可别着急,一步一步来,零件都得装对地方呀。

然后呢,把相机或者望远镜啥的安装上去,就像是给小助手配上了武器。

等都弄好了,就得找个好地方啦。

找个视野开阔的,周围没有太多灯光干扰的地方,不然星星都被灯光给遮住啦,那还拍啥呀!到了地方,把赤道仪调好,让它对准北极星,这就像给它指明了方向。

嘿,你说这赤道仪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跟着地球自转的速度,让相机或者望远镜一直对着星星,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清晰呀。

就好像它知道星星要往哪里跑,提前就在那等着了呢。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别粗心大意哦。

要时不时看看有没有松动的地方,不然万一拍到一半出问题了,那不就白折腾啦。

而且啊,对它可得温柔点,别粗鲁地对待它,它也是会“发脾气”的哟!
哎呀,用星野赤道仪去探索星空,真的是一件超级有趣的事情呢。

你能看到那些平时看不到的美丽星星,能记录下那些让人惊叹的瞬间。

就好像你拥有了一双能穿越星空的眼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宇宙中的秘密。

所以啊,朋友们,别犹豫啦,赶紧拿起你的星野赤道仪,去和星星来一场浪漫的约会吧!让我们一起在浩瀚的星空中畅游,感受宇宙的无穷魅力!。

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

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

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

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

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

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

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

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

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

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

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

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

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一)赤道仪简介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

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1.地平轴。

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

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

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

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天文望远镜如何瞄准极轴

天文望远镜如何瞄准极轴

天文望远镜如何瞄准极轴对于经常使用天文望远镜的人来说,对极轴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看不到北极星,比如被遮挡的时候,一般来说,瞄准北极星是在北半球让望远镜的极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对正极点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如果看不到北极星要怎么办呢?今天,38度光为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漂移法。

漂移法,是藉由高倍目镜来监看星点在赤纬上的移动,并基于漂移的方向来调整赤道仪极轴的方法。

基于两个观测,需要两个修正:一个是天顶的星用来校准赤道仪的方位角;另一个是接近东方或是西方地平线的星,用来校准赤道仪极轴的仰角。

当监看漂移时,忽略任何东-西向的移动,或是只用赤经修正东-西向的漂移。

重点是不做任何南-北方向的赤纬修正,因为这个南-北方向(即赤纬的漂移)会指出该把赤道仪往那个方向调整,以达到正精确的极轴校准。

具体步骤:1.找附近的星校准极轴方位在漂移法中,约在子午线与天球赤道交接处找一颗星,用高倍暗视野照明十字线目镜监看导星状况。

此处的赤纬偏移会指示出赤道仪在方位角校准的准确度。

子午线是一个想象的线,它是从北边的地平在线的一点,穿越头顶上的天顶,然后到达南方地平在线的一个点。

子午线的线是一条赤经的线。

所有赤经的线都是南北向的,但只有子午线是唯一穿越天顶的一条线。

赤经是相当于地球上的经线。

赤纬相当于地球的地理纬度,纬度是从距赤道北或南的角距离。

十字线目镜首先必须校正好东-西方与南-北方向。

用控制器以高速转动马达让星点移动,并转动目镜,直到星点的移动与目镜中的十字线其中一个平行,然后用以上所叙的目镜里的方向判断方法,注意漂移的方向。

高倍率的目镜会在短时间内,比低倍率的目镜,会在短时间内指示出任何漂移,故用来监视漂移的倍率越高越好。

把星点放在导星目镜中的十字线,并把十字线的左右方向与赤经方向平行,如此星点因着极轴的误差而会偏向北或南,我们就监控这个漂移即可。

星点必须观察5-10分钟,但是若极轴本身的误差就很大时,在开始作漂移法的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察觉到漂移。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

星野赤道仪快速对极轴–PANSTARK要使用星野赤道仪跟踪拍摄星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好极轴,对极轴往往也是新手使用星野赤道仪觉得最难掌握的步骤。

本节将介绍几种对极轴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范围。

对极轴分为粗对和精对,一般我们使用中焦以下的镜头拍摄星野,跟踪时间在几分钟内的话,粗对极轴就可以(市面的星野赤道仪基本都能达到这个标准,赤道仪除了对极轴以外影响精度的其他因素及解决方法参考【告别拉线-正确使用星野赤道仪】),如果要跟踪更长时间或者使用长焦拍摄,那就需要通过使用极轴镜精对了。

找到北极星是对极轴第一步,要找到北极星,对于新手可能有些困难,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一般就用手机星图软件配合、寻找。

熟悉后,如果北斗可见的话,利用北斗七星定位北极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粗对极轴找到北极星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粗对极轴的步骤了,首先通过调整脚架和星野赤道仪水平微动&俯仰调节,把北极星放到装极轴镜的大孔里,再细调水平与俯仰,让北极星尽量处于大孔的中央位置;完成这步后,通过左上角的小观察孔观察北极星是否已在小孔内,并继续调整让北极星处于小孔的中央位置,完成粗对;精对极轴我们可以在完成上面粗对极轴的步骤后,插入极轴镜来继续完成精对极轴的步骤.经过上面的粗对操作后,北极星一般都在极轴镜视野范围内了,相对于视野内得其他星北极星算是比较明亮的,在极轴镜里也容易辨识出来.我们先来认识下艾顿极轴镜内的分划板:现在我们打开对极轴APP(艾顿官方或第三方)比如我们打开(简易对极轴>百度云:https:///s/1yUPEjHbsaMVuCdifWzEB1g 提取码0tpe)这个APP,一般会自动GPS获取经纬度数据,如果没有定位到,手动设置经度即可,完成定位后,北极星在环上的位置就指示出来了,我们只需要调整赤道仪,将北极星放到环上指示的位置,即可完成精对极轴的步骤。

在以上对极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指星笔光线的指引,加快从极轴镜或小孔里找到北极星,指星笔可以由他人帮忙指示或固定到脚架上指示。

(完整word版)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完整word版)信达赤道仪+单反漂移法教程

信达赤道仪&相机漂移对极轴方法(整理:冷眼看海 2019.03.20 For 凤凰老哥)1.本文适用范围●人群➢摄影党、部分顶级目视党●赤道仪➢EQ3D/EQ3W电跟装置➢EQ3Pro、HEQ5-Pro、NEQ6-Pro、HEQ6-R、EQ8等自带GOTO和电跟装置的赤道仪➢AZ-EQ5、AZ-EQ6赤道/经纬仪●相机➢支持B门线控制、并能与主镜合焦的任意单反、微单➢支持电脑控制的CCD或CMOS天文摄像头2.漂移法的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自古以来都是自西向东以恒定速度在自转(大佬们请勿喷岁差问题),因此天球中的所有天体才有了东升西落的轨迹,我们在夜间看到星星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就是这个轨迹的表现。

地球自转轴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因此叫极轴。

对漂移法来说,它完全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即便是勾陈一(目前的北极星)在1000年后不再是北极星,漂移法会依然非常有效,因为漂移法与北极星无关,目前我们能大可放心的,把极轴当作绝对参考系来对待。

漂移法可与北极星无关,因此我们对准极轴时可以完全忽略北极星,笔者就是南天北墙的受害者,照样能用漂移法精对极轴,所以非朝北阳台的同好们,漂移法将会成为你们对准极轴的最佳方案。

3.精对极轴的意义对极轴有粗对和精对之分,粗对的极轴后直接进行拍摄往往是不靠谱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信达赤道仪的机械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解读为,极轴镜圆心与赤经轴圆心并不是完全同轴的,由于赤经轴承的细微的间隙导致出现了机械误差,这样一来无论北极星在机轴镜中的旋转轨迹多么精准,也是无效的精确对准。

然而笔者发现,极轴镜(非电极)的旋转测量法居然是比较普遍的方案,大部分新手粗对极轴以后就直接开始撸片子,最终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半星轨摄影照片,然后一脸懵逼的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D大佬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子机轴镜(笔者穷,买不起,也不是大佬,就没用过)。

要么先用极轴镜旋转测量法对着北极星粗对,再漂移法精对极轴,很轻松的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摄影原片(仅对片子不拉线而言)。

漂移法对极轴详细图解

漂移法对极轴详细图解

漂移法对极轴详细图解(fayu e2000)很多人对漂移法非常不理解,这主要是不明白其中原理,原理清楚了,其实很容易,虽然有些啰嗦,但很有必要。

一、首先明确对极轴的目的1.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观测者看见的星空是自东向西沿着圆弧运动,轨迹就是一个个同心圆,圆中心就是北天极。

赤道仪功能就是让望远镜沿着这个圆弧运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视野中。

赤道仪上控制这个圆弧运动的就是赤经RA(关于赤经和赤纬概念可看以前写的“赤道仪入门手册”),而赤经轴心就是赤道仪极轴位置,因此无论赤道仪如何转动,极轴是不变化。

明白上面的道理,就会理解为什么要对极轴了,主要目的是让赤经沿着星轨移动,不管是手动还是电跟,目标始终会保持在视野中(当然手动需要微调赤经,来跟踪星体运动)。

2. 如果能看见北极星,那一切都相对变容易,有极轴镜对极轴,没有极轴镜用望远镜也可(前提是望远镜与极轴平行),如果目视基本没有问题,但大部分时候,是看不见北极星,比如被遮挡、南阳台等,那如何对极轴呢?其实,赤道仪设计上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先把极轴对准正北(有些赤道仪上腿上有“N”字),正北确定可以用指南针,然后调节“T”字螺杆,让上面的刻度对准当地纬度(可通过GPS查询)。

如果这两项全部做了,尤其正北对准了,那极轴大体也就确定了,如果目视化,完全足够了。

3. 那么为什么还要漂移法对极轴呢?其实就是精确对极轴!即使能看见北极星,也很难精确对准,主要是因为北极星与北天极事实上并不重合,相反,北极星是围绕北天极在做圆周运动,换句话,就是北极星并不固定,始终在运动。

因此,漂移法对极轴很有意义,可以对极轴进行校准和验证,尤其是看不见北极星,成为精确对极轴非常重要的手段。

(如果看见北极星,当然可以用极轴镜上时间刻度盘和日期刻度盘来精准对极轴)4. 为什么要精确对极轴呢?深空长期曝光,如果是目视化,粗对极轴就可以,当然不是说精确对极轴后,就可以长时间曝光了,由于周期性误差等等其他原因,还需要其他辅助手段,比如软件导星等。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

将镜子装到赤道仪上
将镜筒安放在赤道仪上 段槽内。 移动抱箍位置,使其固 定螺丝对准赤道仪“云 台”上限位孔,拧紧螺 丝。
调赤纬轴平衡: 移动镜筒前后位 置使其平衡。
调节平衡
先调节赤经轴平衡, 再调节赤纬轴平衡。
调赤纬轴平衡:调节 重锤位置使其平衡。
你已经可以开始使用这台望远镜了(如果它是好的 话)。然而做这个教程的真正用意还没有开始。
目镜 干涉环
视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
目镜接口
太阳滤镜
其余的接环是用来服务于目镜 等的。因为口径的不同需要这 些接环。
不 同 的 望 远 镜 厂 家 提 供 的 接 换 种 类 都 不 一 样 , 这 个 要
这 套 望 远 镜 提 供 了 品 种 丰 富 的 接 环
电动跟踪前的准备
你需要对准极轴,调好赤经时间,接上 电动机电源。
对准极轴(附言)
如果你的赤道仪很高级,支持GOTO,那么就 可以使用三星校准。 如果你的赤道仪无比高级,带有GPS功能, 么你就可以使用GPS确定极轴方向(赤道仪 己会做这件事的~~) 如过你的赤道仪并没有上述功能,你可以使用 漂移法对极轴。(即通过观察目标星在跟踪时 运动情况调整极轴,使目标星最终不动,比较 麻烦)
调整光轴的最终目标
发烧的调光轴方法
如果你的望远镜高级得无敌,那么你就可以找 一亮星,通过观察它的衍射环,将其调成同心 圆(你需要放得很大,很可能需要CCD之类 的设备)
接下来要知道一些关于目镜端的事
用来调焦的 齿轮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是 目镜端调焦,靠伸缩目镜镜筒来 完成。
对应的齿条。
目镜和目镜端的接环们
小记(二)
脱落的斜镜装配完成。 光轴调整完成。 清理了镜筒及镜面。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介绍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介绍

进阶技能: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
修理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小
一、架设赤道仪
z z
首先需要将三脚架架设起来。 示范的赤道仪由三脚架、盛物盘、主体、重锤 杆、重锤、电跟马达等组成。
现架好三脚架再装上赤道仪主体
赤道仪主体与三脚架一般是靠螺丝连 接的
别忘了装上重锤杆
再装上重锤。别忘了把重锤杆底端螺丝装 回去
斜镜光轴的调整
中间的大螺丝是固定螺丝,边上的三 颗小一点的是调整螺丝。稍拧开固定 螺丝(如上左图),然后调整调整螺 丝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如下左 图)。如果斜镜部分不在中心位 置 ,还可以调整固定斜镜的三颗螺 丝(如上右图) 。
物镜光轴的调整
把固定螺丝拧松一 点,然后调节三颗调 整螺丝的进出,就可 以使物镜角度改变。
接下来需要把“镜子”装到赤道仪上面去
z
z
现代的便携式德式赤道仪上一般都会有云台接 口而一些并不太高级的(也有可能是较古老的 款式)的固定方式就不太一样了。云台板式请 参见CG-4等赤道仪。 下面将介绍这种直接固定抱箍的方法。
将镜子装到赤道仪上
z z
将镜筒安放在赤道仪上 段槽内。 移动抱箍位置,使其固 定螺丝对准赤道仪“云 台”上限位孔,拧紧螺 丝。
调整光轴的最终目标
发烧的调光轴方法
z
如果你的望远镜高级得无敌,那么你就可以找 一亮星,通过观察它的衍射环,将其调成同心 圆(你需要放得很大,很可能需要CCD之类 的设备)
接下来要知道一些关于目镜端的事
用来调焦的 齿轮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是 目镜端调焦,靠伸缩目镜镜筒来 完成。
对应的齿条。
这套望远镜提供了品种丰富的接环
不同的望远镜厂家提供的接换种类都不一样,这个要 视具体情况而定。

信达星野说明书

信达星野说明书

本人英文水平有限,必有错误。

为防误导,附上原文。

翻译:whiteshark特色:1、高精度、便携并且坚固的天体跟踪系统;2、支持对太阳、月亮、恒星的跟踪;3、最大负载为5kg4、支持星野摄影;5、支持延时摄影;6、对内置程序的设置使用了友好的拨号轮界面;7、通过易用的组装方式,支持多用途;8、带分划板的内置极轴镜;9、自动单反相机快门控制;10、终生固件升级;11、支持单轴自动跟踪;12、使用4个AA电池供电;13、支持外置usb供电;14、低功耗。

使用高品质碱性AA电池供电方式,可以保证72小时连续跟踪(不同品牌电池结果会有不同);15、可以安装标准相机云台的八分之三英寸螺丝;16、便于快速释放云台的,从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三寸的转换;17、其他可选配件,比如赤道仪楔和1kg的配重。

Star adventurer是如何工作来摄影的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星星并非固定的。

它们看起来是在围绕着地球的天极旋转。

因此,星星非常缓慢持续地在天空运动,使得我们难以拍摄。

Star adventurer提供了解决方案,利用高精度的电机和内置的极轴镜,可以被设置为精确地向相反的方向缓慢运动抵消地球的自转。

其结果就是,天体被稳定地保持在你相机的视场中,而丝毫不动。

如此,进行长时间曝光的拍摄就可行了,即使星星的轨迹是运动的。

图三显示了使用star adventurer可以获得多么丰富细节和锐利的夜空图片。

机体各部分介绍1、模式转盘;2、当前模式标志;3、极轴镜帽;4、电池舱盖;5、极轴镜盖;6、mini usb口;7、rj-12,6线自动导星口;8、单反快门控制口;9、南半球、延时摄影、北半球切换推拉键;10、右方向键和led显示;11、左方向键和led显示;12、离合锁紧机构;13、鸠尾槽;14、鸠尾板锁紧螺丝15、极轴镜扭环;16、极轴镜;17、日期刻度环;18、子午时间设置显示;19、AA电池仓;20、时间刻度环。

23、齿隙调整螺丝;24、八分之三基座螺丝;四分之一、八分之三转换螺丝。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

用MaxDL漂移法精对信达GOTO赤道仪极轴必须的准备工作:(1)赤道仪载重平衡(这个很重要,尤其是EQ3PRO之类载重很小的赤道仪,进程和回程阻力不一样极有可能造成导星摆动过大),设定手柄进入恒星速跟踪。

(2)将手柄Auto Guide Speed设为1X(Auto Guide Speed给定值有0.125X;0.25X;0.5X;0.75X和1X,意义为自动导星给定导星信号时赤道仪将以XX 恒星倍速调速,开机默认为0.5X,如果希望导星误差曲线较为平稳可以尝试设为0.5X以下)后面会讲到为什么要先设为1X。

(3)导星CCD尽量与赤经赤纬成正交(便于确定赤纬赤经方向,QHY5只要把红色指示灯与导星环顶部螺丝对齐就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的主角MaxDL要登场了,废话不说启动它,一路小跑进入连接CCD 后,进行如下设置:进入导星控制设置,如图1所示图11、将MaxDL作为漂移监控器,设置如下,见图2所示(1) 终止导星指令输出,将XY的+-Output设为空(不会影响校验过程)。

(2) 效验阶段MaxDL会根据星点移动方向和距离自动判断并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Angle)和强度(Speed);EQ3PRO由于DEC轴的先天不足,容易出现提示Y向移动距离小于5的警告提示,原因就是Y向移动距离过短,软件无法自动设定正确的纠偏方向和强度,会以默认的方向和强度输出纠偏指令,如果置之不理在中天以东的目标应该不会造成导星失败,中天以西绝对会导星失败。

软件解决办法就是将Y向效验时间增加,增加多少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设定。

(3) 上述设定完毕点击OK退出图22、曝光找星(Expose)并进行校验(Calibrate)如图3所示(1)首先将赤道仪对准中天天赤道附近目标(第一步调极轴东西偏向)曝光找到合适的被导星后直接用鼠标点击星点,在校验结束会出现被导星移动路径,之前我们设置的Auto Guide Speed为1X就是增加移动路径,如果设为0.125X,在10秒效验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来移动路径。

相机漂移原理和操作方法

相机漂移原理和操作方法

相机漂移原理和操作方法相机漂移(Camera Drift)是指在电影或视频制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将摄像机从原定的位置进行移动,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效果。

相机漂移常用于电影中的追逐场景、跟踪镜头、悬念场景等,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和视角,增加电影的动感和紧张感。

相机漂移的操作方法有几种,包括手持摄影、使用稳定器或运动控制等技术手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相机漂移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相机漂移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相机的位置和角度,来改变画面中物体的运动和视觉效果。

通常情况下,电影中的相机漂移是由摄影师或摄像师通过手持摄影的方式进行操作。

手持摄影可以让摄影师更加灵活地控制相机位置和角度,达到想要的效果。

相机漂移可以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变换角度和位置,实现导演对于镜头的构图要求。

相机漂移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手持摄影:这是相机漂移最常用的方式。

摄影师通过手持相机,在拍摄过程中随意调整相机的位置和角度,达到视觉上的移动效果。

手持摄影需要摄影师具备稳定的手部控制能力,以避免画面抖动和模糊。

2. 使用稳定器:稳定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稳定相机的设备,可以帮助摄影师实现更稳定的相机漂移效果。

常见的稳定器包括云台稳定器和肩扛稳定器等。

这些稳定器通过机械结构或电子控制来减少相机的晃动和震动,使相机漂移更加平滑和稳定。

3.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一种高级技术手段,可帮助摄影师实现非常精准和复杂的相机漂移效果。

通过运动控制设备,可以精确控制相机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几乎任意的相机运动路径。

运动控制通常使用专业的电子摇臂和电脑控制软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相机漂移在电影和视频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紧张感,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不同的漂移方式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摄影师应根据剧情和导演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进行相机漂移时,摄影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熟悉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摄影师应深入了解剧本和导演的意图,理解漂移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漂移法调整极轴

漂移法调整极轴

漂移法调整极轴天文爱好者在使用德式赤道仪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极轴对准天球转轴。

如果在北半球,可以利用北极星来校准极轴,只要调整赤道仪的水平角和俯仰角使北极星在极轴镜中央就可以。

这种方法得到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目视、计算机自动找星和短时间曝光的天文摄影的应用。

不过对于长时间的天文摄影,极轴需要对得非常精确。

简单地用北极星来对准的极轴无法满足这种需要。

这些简单的方法对极轴或多或少存在水平误差(极轴偏东或者偏西)和高度误差(偏北或者偏南)。

有的赤道仪有很精密的极轴镜,当你学会如何使用后,利用它可以将极轴对得很准。

但即使这样调整出来的极轴在曝光时间较长或者拍摄焦距较长的时候仍然不够精确。

漂移法可以使赤道仪的极轴获得足够的精度来进行很长时间的曝光。

这种方法能获得很高的精度,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极轴不准确带来的误差。

漂移法的原理很简单:在导星目镜(或者webcam)中观察一颗星的跟踪情况。

如果极轴对得不是很准,星点在导星目镜中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

根据移动的方向对极轴做相应的调整,然后继续观察,并重新进行调整。

如此反复几次,最终得到精确的极轴方向。

漂移法需要用最能反映出极轴水平和仰角误差的特定位置的两颗星来进行调整。

下面分几个步骤来具体说明如何用漂移法来调整极轴步骤一调平赤道仪利用赤道仪上的水平气泡来将赤道仪调整到水平位置。

这个步骤不是必须的,但很重要,可以节省很多调整的时间。

如果赤道仪不水平,那么极轴的水平角和俯仰角的调整会互相影响,这样就会增加反复调整的次数。

赤道仪水平调整好了,能节约很多时间。

步骤二粗调极轴利用极轴镜和北极星粗略地调对好极轴,这也能使漂移法的调整更迅速。

步骤三调整导星目镜十字丝的方向在以下所有的步骤中,都要求导星目镜的十字丝和赤道仪的转轴平行。

这一步也比较简单,找一颗亮星放在十字丝中央,用手(或者控制手柄)转动赤道仪赤经或赤纬的蜗杆,星点将会在目镜中产生移动。

旋转目镜的角度,使得在调整赤经和赤纬的时候,星点始终压住十字丝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达赤道仪&相机漂移对极轴方法
(整理:冷眼看海 2019.03.20 For 凤凰老哥)
1.本文适用范围
●人群
摄影党、部分顶级目视党
●赤道仪
EQ3D/EQ3W电跟装置
EQ3Pro、HEQ5-Pro、NEQ6-Pro、HEQ6-R、EQ8等自带GOTO和电跟装置的赤道仪
AZ-EQ5、AZ-EQ6赤道/经纬仪
●相机
支持B门线控制、并能与主镜合焦的任意单反、微单
支持电脑控制的CCD或CMOS天文摄像头
2.漂移法的特点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自古以来都是自西向东以恒定速度在自转(大佬们请勿喷岁差问题),因此天球中的所有天体才有了东升西落的轨迹,我们在夜间看到星星在天球上位置的变化,就是这个轨迹的表现。

地球自转轴贯穿南极点和北极点,因此叫极轴。

对漂移法来说,它完全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即便是勾陈一(目前的北极星)在1000年后不再是北极星,漂移法会依然非常有效,因为漂移法与北极星无关,目前我们能大可放心的,把极轴当作绝对参考系来对待。

漂移法可与北极星无关,因此我们对准极轴时可以完全忽略北极星,笔者就是南天北墙的受害者,照样能用漂移法精对极轴,所以非朝北阳台的同好们,漂移法将会成为你们对准极轴的最佳方案。

3.精对极轴的意义
对极轴有粗对和精对之分,粗对的极轴后直接进行拍摄往往是不靠谱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信达赤道仪的机械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解读为,极轴镜圆心与赤经轴圆心并不是完全同轴的,由于赤经轴承的细微的间隙导致出现了机械误差,
这样一来无论北极星在机轴镜中的旋转轨迹多么精准,也是无效的精确对准。

然而笔者发现,极轴镜(非电极)的旋转测量法居然是比较普遍的方案,大部分新手粗对极轴以后就直接开始撸片子,最终得到了非常漂亮的半星轨摄影照片,然后一脸懵逼的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D
大佬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他们要么使用电子机轴镜(笔者穷,买不起,也不是大佬,就没用过)。

要么先用极轴镜旋转测量法对着北极星粗对,再漂移法精对极轴,很轻松的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摄影原片(仅对片子不拉线而言)。

通过漂移法精对极轴后,无论是对盲跟(不导星,纯电跟),还是对导星跟踪,帮助是巨大的。

精确的极轴能向盲跟中的赤道仪提供高达3-5分钟的无偏差跟踪,而对导星跟踪来说,精确的极轴能提供足足一夜的无偏差跟踪,如果在极地的极夜区域,无偏差跟踪可以是数个月。

这就是精对极轴的意义所在。

4.漂移对极轴的操作方法
●特别说明
本文没有阐述赤道仪平衡的方法,以下操作的前提是赤道仪平衡你已经做过了。

●第1步–安装相机、主镜、赤道仪安装、合焦
按照惯例,相机吊到主镜上,主镜躺在赤道仪上,赤道仪跪在脚架上,脚架站在地上,这个基本操作不用多说的吧,如果不会,请把你的器材出掉,定价50元
包邮,咸鱼欢迎你。

相机与主镜精确合焦,建议使用鱼骨板完成,合焦方法本文不做描述,以下的漂移过程是需要精准的焦点来辅助的。

●第2步–赤道仪北腿调正和调平
将赤道仪脚架北腿指向正北,可以借助指南针、手机指南针或凭人为方向感来完成,安装赤道仪到脚架(合焦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做过了),并调节脚架各方位高低,
将赤道仪水平泡调到中心位置(传说中的找水平)。

如果有条件可以看到北极星,可以预先调整赤道仪水平螺丝(北腿上方的两个对向手拧螺丝),把北极星放入极轴镜或极轴镜筒任意位置,北极星能居中更好,
可以为之后的操作节约部分时间。

●第3步–赤道仪纬度设置
这里不多做解释,直接把赤道仪仰俯角调成你的地理纬度,比如重庆是北纬
29.5度左右,则将赤道仪仰角调到29-30之间,看着纬度刻度操作就对了,北极极
地用户可以直接把器材送我,你养熊才是王道,天文不适合你。

:D
●第4步–赤经复位
松开赤经锁(RA),将赤道仪赤纬旋转到0刻度,这个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大部分人入手赤道仪以来根本就没校准过,延长杆已经垂直于地面了,此时RA 刻度仍然是0-180的随机数,因为他们手里有GOTO系统,所以无所谓。

对于校准过RA刻度的同好来说,直接旋转赤经轴到刻度0的位置就行了,对于没有校准过刻度的同好来说,你们只需要拨动RA轴,延长杆垂直于地面就OK了(不要跟我说你是在上下坡的位置展开赤道仪的,自己找地球重力的方向)。

调整完成以后,锁紧赤经锁。

●第5步–赤纬复位
松开赤纬锁(DEC),将赤道仪赤纬旋转到0刻度,这个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原因通赤经复位的道理一样,反正最终你的主镜物镜端指着正北就对了。

完成以后,锁紧赤纬锁。

●第6步–仰俯角漂移校准
通过手动或者借助GOTO系统,将主镜指向正东或者正西的大致位置,容许角度有20度左右的误差,也就是将DEC调整到80°至100°,或者-80°到-100°位置。

不过能90°就90°把,越靠近90°角度越准确。

此时处于0°的赤经轴可能有点低,可以根据环境适当上仰,以抬高主镜的仰角,原则上不要超过30°,笔者在阳台上折腾时,视野被其他楼宇挡住了,一般会抬高12°左右。

记住,抬高的度数越低,漂移越准确。

漂移的过程需要相机快门和赤经电动跟踪配合完成。

如果你采用SynScan手柄控制,请直接按“2”键,将跟踪速率调到2X;如果你用单电跟或者双电跟,请拨动速率开关到2X位置,注意南半球和北半球模式哦,N档为北半球模式;如果你用EQMOD控制赤道仪的话,就要注意了,请参考下图:
将相机B 门设置到60秒快门速度,ISO 或增益请根据光害情况自行设定,笔者一般设定为100或200,能看得清星轨就行。

接下来我们开始漂移,快门共曝光60秒,当快门执行到25秒的时候(也就是快门倒计时的第35秒),开始控制赤道仪赤经轴向西跟踪,SynScan 或电跟手柄都是通过长按左方向键(◄键)来完成的,注意别把手柄拿反了;如果是EQMOD 控制的话,直接点击界面上的“W ”键,以上操作都要35秒全程按着按钮不放哦。

待60秒快门释放后,释放赤道仪跟踪按钮。

之后通过相机屏幕或者电脑屏上的成像照片按原尺寸查看,你会发现成锐角状的星轨,请参考下一步。

注意:漂移区域尽量避开2等以上的亮星,不然星轨会比较粗,后面会影响调整精度,星轨越细越好,暗星的星轨会比较细,前提照片上看得到就行。

总结:60秒快门开始 > 25秒时开启2X 向西跟踪 > 快门自动释放 > 停止跟踪
●第7步–检查照片和赤道仪仰角调整
打开照片你会发现有一些像上图中的白线样式,它们都是漂移星轨,正是我们需要的参考线,如果你的主镜起初是以东为目标方位,请参考图中的上半部分;向西则参考下半部分。

相片中的锐角的指向方向与本文图中的很可能不一样,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因为锐角方向取决于你相机与主镜的的相对旋转角度。

不管参考方向是东还是西,星轨长边是启动跟踪时的35秒产生的,短边是未启动跟踪的25秒产生的,不过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精准的仰角下,星轨的长边短边会是重叠的,呈一根直线,如果存在锐角,那么赤道仪的当前仰角就是不准确,需要进行调整。

请参照图中的描述,将图中对应的位置的星轨与照片进行对比,来判定仰角是否需要调整。

此处再重述一下上图中文字的意思:
东:你起初是对着东边漂移的,则参考图中的上半部分。

西:你起初是对着西边漂移的,则参考图中的下半部分。

抬高:说明你的赤道仪当前仰角低了,需要手动调节螺丝来抬高仰角。

降低:说明你的赤道仪当前仰角高了,需要手动调节螺丝来降低仰角。

实际操作中,一次仰角调整肯定是不够的,熟手一般需要2-3次才能精准仰角。

新手则会反复操作若干次,笔者第一次做仰角调整时,耗费了20分钟,大概反复了15次才行,经过10多个阳台出摊夜的练习,现在只需要2次,偶尔会出现3次反复。

其实仰角的调整范围很小,是比较容易找准位置的。

●第8步–水平角漂移校准
通过手动或者借助GOTO系统,将主镜指向中天位置(RA=0°;DEC=0°),在这个区域,不管有没有亮星都可以直接开始漂移。

漂移的操作方法与本文上一节的仰角漂移法是完全一致的。

全程快门60秒,前25秒关闭跟踪,后35秒开启2X跟踪。

完事后检查照片并调整赤道仪。

●第9步–检查水平角漂移照片
与仰角漂移类似,水平漂移后的照片,也会得到如上图中的白色星轨线。

照片中如果存在锐角,则说明赤道仪水平角指向不对,在精准的水平角下拍出的星轨会是一根直线,出现锐角的情况下,可参照上图的指示来调整赤道仪水平角。

图中文字意思如下:
中:代表本图适合中天位置漂移参考。

顺时:顺时针调整,说明你的水平角偏左了,需要顺时针调整。

逆时:逆时针调整,说明你的水平角偏右了,需要逆时针调整。

对图中顺时针和逆时针调整的理解,必须建立在瞰赤道仪的前提下哦,不是仰视,你非得仰视的话,则需反向理解。

中天漂移的调整次数可能会比较仰角调整多一些,需要一定的耐心。

笔者现在至少要做3次才能准角,都完全不记得刚开始学习水平漂移的时候,反复调整了多少次了。

带点耐心,多试漂几次,一定会出现直线的,祝你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