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世界史第六单元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 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传统产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 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4)改变社会生活结构,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第六单元
当代文明的新趋势
——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今(1945年以来)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 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争 霸,威胁着世界和平;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欧洲走向联合、 政治 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和中国崛起,美苏实力相对下降,多极化趋 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五、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日本衰落,美苏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力量。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激化。 (2)过程: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华约 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冷战”影响 ①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分别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 国。 朝鲜分裂:1948年,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结果表明当时美国占有优势。 ②美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 演变
• 1.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 • (1)背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关系逐渐恶化。
• ②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 ③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 (2)过程: • 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 •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 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4)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 与出发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
的演变
• (一)、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 年代末) • 1、特征: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力不足以与之相抗衡)。 • 2、原因: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
• (二)第二阶段(20世 纪70年代至80 年代末) • 1、特征 • 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
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 2、原因 • 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强,整体实力大增;日本经济迅速恢
复发展;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 3、表现 •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
•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
• 1、赫鲁晓夫改革
• A、内容:农业:取消义务交售制,开荒种玉米
•
工业: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
• B、特点:
• 以农业为突破口
• C、评价 :
•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斯大林模式
• B、评价:其措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下滑,国内 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
两极格局受到重 大冲击,多极化 趋势出现(20世 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瓦解, 20世纪 暂时呈现“一超 末21世 多强”的局面, 纪初 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以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苏联也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
时期 战后 初期 20世纪 六七 十年 代 特征 两极格局形成 (1945-1955 年) 原因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 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 也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唯 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苏联经济 发展停滞;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成立),日 本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 国;苏联经济发展停滞;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加 强(欧盟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 位,俄罗斯东山再起,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 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1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 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中苏关系紧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联合和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 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 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日 益加剧。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表现
方面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杜鲁门主义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③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 ,反共反苏 ④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 冷战”的正式开始
二战的后果世界格局改变
二战的后果世界格局改变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改变。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二战的后果,并探讨其对世界的影响。
一、政治后果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核心的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态势。
冷战导致了分裂的欧洲和东西方的世界对立,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紧张局势。
苏联在战后控制了东欧许多国家,建立了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对立。
这种对立局面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因此发生重大变革。
二、经济后果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然而,正是通过战争促使了各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并最终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美国作为战争的赢家,成为了经济的新霸主,取代了英国的地位。
同时,亚洲和欧洲的一些经济体也逐渐崛起,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三、军事后果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敌败国进行了彻底的军事清算,使得战败国的军备和军队实力受到严格限制。
战后的军事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进行了长时间的军备竞赛,形成了核武器威慑力量。
这种平衡不仅影响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化后果二战结束后,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推动和促进。
美国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影响了全球的音乐、电影、时尚等方面。
同时,二战后出现了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世界各国的外交交流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人们对和平和民主价值的追求更加强烈,二战的惨痛教训也让人们更加警觉对冲突和战争的威胁。
综上所述,二战的后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各国努力维持和平与稳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是我们在二战后的世界中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自二战以来,世界发展趋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趋势:
1. 冷战和两极分立:二战后不久,世界分裂为两个主要势力阵营,即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格局持续了数十年,直到苏联解体。
2. 全球化:自二战以来,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贸易和金融流动性的增加,以及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3. 发展中国家崛起: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4. 科技革命:自二战以来,科技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 能源和环境问题:二战后,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导致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影响的忧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
6. 国际合作:二战后,国际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因素。
建立了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全球性问题。
总体来说,自二战以来,世界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极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特点。
然而,与此同时,诸如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的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二战影响下的世界格局变化
二战影响下的世界格局变化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二战爆发。
这场战争以其广泛的破坏和极其残酷的三年半的战斗而著称。
它不仅对欧洲和亚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战如何改变了世界格局。
1.盟军的胜利二战的胜利者是英美等国家组成的盟国。
他们击败了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日本军国主义。
这些国家都是二战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败北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2. 战后国际秩序战争结束后,国际秩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45年,联合国成立了,以促进国际安全、经济合作和人权。
这项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和平和合作来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
3. 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二战带来的痛苦和毁灭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二战之前,许多欧洲国家拥有殖民地帝国,但二战后,这些国家通过独立和民族主义运动获得了自由。
与此同时,战争也导致了许多新兴国家的崛起,包括苏联、中国等国。
4. 科技革命在二战期间,许多科技突破发生了。
这些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包括计算机、无线电、核能等等。
这些新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5. 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战争之后,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
人们更容易出国旅游、迁居和交流。
新的科技和国际贸易促进了全球化、文化融合和国际合作。
6.冷战和未来的崛起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冷战。
这场冷战影响了整个世界,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冲突和动荡。
战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如今的接续时代根据新的商业中心、新的荣誉、多边价格机制等展望崛起。
总之,二战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导致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重大变化。
它改变了战后世界的国际秩序、政治、经济和文化。
二战产生的科技突破和新的想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变数,现在看来,二战的影响将继续持续下去。
同时,二战也提醒我们,战争会给世界带来重大伤害和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维护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跨国交流,减少冲突和压制种族主义。
二战后世界格局及其演变
同日本:1、战后初期,美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日接受了美军的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 的发展 3、为了把日变成反社会主义的据点,美结束占领状态,大力扶植 日经济 4、50年代 初起,日美经济竞争和日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 5、80年代后,日美经济竞争继续扩大
含义: 欧洲: 背景: 杜鲁门主义 表现 冷战政策 表现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 北约” 北约 亚洲: 侵朝战争 立 热战政策 侵越战争
讨 论 题:
如何评价两极格局?
战后初期出现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结果。这种格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两强相争,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 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又在近半 个世纪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 国 霸 主 地 位 动 摇
背 景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967年,欧共体成立;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2、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
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不愿受美国控制,希望与美国 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
经济上: 表现
单元复习
二战后世界格局及其演变 (国际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及其演变:塔体系建立)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冲 发 展
(美苏争霸)
击
(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第三世界崛起)
瓦
解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社会主义阵营
• 社会主义阵营,是指二战后,由苏联为首的,横 跨欧亚大陆的,起初由12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 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长期对峙,是冷战时期的 主要内容。由于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主要在欧洲东 方,西方国家称之为东方集团,或称之为苏联集 团。此外又称为共产主义集团。
• 二战后两大阵营长达40多年对峙的实质是 () • A美苏争霸B意识形态的对立 • C社会制度对立D美苏国家利益冲突
美苏争霸
• 第一阶段:50中期--60年代初. 特征: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 事件:缓和(签定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 夫访美)紧张(柏林墙修筑,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特征:苏攻美守 事件:苏联-欧洲缓和,侵略亚非扩大中间地带,美越南撤军,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三阶段:80年代. 特征:美强硬,苏全面收缩. 事件:苏联裁减军备,从阿富汗撤军,改善同中国的 关系,放弃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放松对 东欧的控制并退出这些地区. 决定成败的因素:经济.
•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 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二战时的同盟 关系变成二战后的敌对关系。于是形成了 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 格局。
• • • •
一、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概念: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 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时刻,在苏联的雅尔 塔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上美、英、苏三国讨 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 问题,达成若干协议,会后根据会议中的协议, 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 ◆基础:美苏均势 •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 ◆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第13单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第13单元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知识重组)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阵营除战争以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世界格局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和对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各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的特殊地位逐渐丧失。
(3)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全球化的影响要坚持辩证观点,全面分析。
总体来讲,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有利又有弊。
1.二战后西方国家大都奉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在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
而且其根本仍然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美苏两极格局中,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4.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
换言之,经济区域集团化正是以区域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同时又促进经济全球化。
因此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趋势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2)(二)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三)两极格局的终结 (3)(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3)(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5)结语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
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
二战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摧毁了法西斯,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革命性地变更了世界发展模式,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关键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发展Abstract: the Second World War on the fate of mankind produced tremendous effect,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human history.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from Germany, Japan, Italy fascist group launched, their purpose, is not only for the colony, but also to establish their own global hegemony, enslaving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Victory in the anti-fascist war, saved the world from the fascist enslavement, save the world in the de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That's one consolation. International fascist forces rou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world political power distribution, decided the entire postwar development. World War II promoted the world colonial system collapse, destroying the fascis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world peace, revolutionary change the pattern of world development, promoted the new or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establish, formed theUS-Soviet pattern.Keywords: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Political Economy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返回目录
第11讲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多极化趋势的国际 格局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热 点 考 向 探 究
►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真题回扣 考向1 从探究视角考查两极格局演变的特点 例1 [2015·全国卷Ⅱ]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 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关键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1讲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多极化趋势的国际 格局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通 史 主 干 整 合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文化 1.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产生:________ 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1969年,互联网产生。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 网。 (3)影响: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交往方式;对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热 点 考 向 探 究
返回目录
第11讲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多极化趋势的国际 格局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热 点 考 向 探 究
考向2 从时政评论角度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例2 [2015·重庆卷]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 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 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 ” 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 迁之风”推动了(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初中历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知识点
初中历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知识点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那可是一段相当精彩又复杂的历程。
就像一部超级大片,充满了各种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意想不到的转折。
二战结束后,世界可不再是以前的模样。
曾经强大的欧洲列强被打得元气大伤,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巨头崛起,开启了世界的新秩序。
美国呢,靠着战争期间积累的大量财富和先进技术,一下子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霸主。
苏联也不弱,军事实力那是杠杠的,在欧亚大陆上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这时候,冷战的大幕缓缓拉开。
美苏两国开始了各种明争暗斗,互相较劲。
在政治上,他们各自拉帮结派,搞出了两个不同的阵营。
美国这边有一群西方国家跟着它,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苏联那边也不甘示弱,带着一帮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也就是华约。
这两个组织就像是两个超级帮派,互不相让。
经济方面,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给欧洲那些受伤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表面上看是好心帮忙,其实是想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苏联呢,则搞了个经互会,加强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
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惊心动魄。
双方拼命地发展核武器,搞军备竞赛。
想象一下,两边都有着足以毁灭地球好几次的核弹头,这压力得有多大!那段时间,全世界都在担心,万一这两个大家伙打起来,那可就全完了。
在亚洲,局势也不平静。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和中国、朝鲜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
越南战争也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冲突,美国深陷其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再说说德国,二战后被分成了东德和西德。
柏林墙的建立,把一个城市硬生生地分成了两个世界。
一边是资本主义的西德,一边是社会主义的东德。
人们隔着那堵墙,亲人不能相见,朋友不能相聚,想想都觉得心酸。
在冷战的阴影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有些国家选择跟着美国走,有些则和苏联亲近,还有一些想要保持中立,自己闯出一片天。
而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发生了一件大事——苏联解体了!这就像一场地震,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一览表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19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协调,这超出私人资本的承受能力。
5、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根本动力。
这些调整在政治上是为了稳定政局,在经济上是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保证科技领先,从结果看,这些调整是成功的,促成欧洲50-7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
二战后大事记
二战后世界的时段特征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运行机制调整,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明显。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有了迅速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①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②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③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2)表现:①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采取措施与之对抗。
②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上,美国推动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推动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④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3)“冷战”中的热战:①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4)影响:①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2.多极化趋势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
【典例3】(26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 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 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 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 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 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 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2)正确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积极方面 (1)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 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稳定。 (2)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 经济的发展,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以更多的得到先进 的产品和技术。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4)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典例精析】
【典例1】(2009年江苏高考24题)(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 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 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 ,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 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 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 特殊意义?(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 什么影响?(2分)
◆消极方面 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是 美国向外扩张的工具。
2、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①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影响的因素:新航 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②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影响的因 素:工业革命
③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影响 的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困境阶段(一战后至二战后):影响的因素:苏联 (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1929~1933年经济危 机,各国设置关税壁垒、世界大战
二战后的体系
二战后的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体系经历了重大变化。
以下是二战后的主要世界体系:1. 冷战体系:二战后,全球分为两个主要的超级大国集团: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西方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东方阵营。
这两个阵营之间的竞争和对抗被称为冷战。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角力,导致世界分裂成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阵营。
2. 联合国成立: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合作,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
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安全、经济合作、社会进步和人权保护。
它成为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通过会员国之间的协商和合作来解决争端和推动全球合作。
3. 欧洲一体化: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最初,六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签署了《罗马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该组织后来发展为欧洲联盟(EU)。
欧盟通过深化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和货币联盟等方式,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4. 后殖民主义运动:二战后,亚非拉等地的殖民地国家纷纷争取独立。
后殖民主义运动催生了一系列独立国家,打破了旧有的殖民帝国体系。
这些国家通过非同盟运动等组织形式,寻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争取自主权和发展权。
5. 全球化和经济互相依存:二战后,全球贸易和经济互相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推动了跨国投资和技术交流。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全球经济体系。
这些是二战后的主要世界体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体系也在不断演变。
二战的世界趋势
二战的世界趋势
二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许多重要的趋势和变化。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世界趋势:
1. 冷战:二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
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和紧张关系导致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2. 联合国: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二战结束后成立了联合国。
这个国际组织的目标是促进全球安全、发展与合作,并提供一个平台让各国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3. 欧洲一体化: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避免再次爆发战争,开始寻求一体化。
这导致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如欧盟)的形成,以及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4. 超级大国的崛起: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全球两个最强大的超级大国。
它们的地位不仅是军事力量,还涵盖了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5. 反殖民主义: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国家纷纷寻求独立和自主。
这场全球性的民族解放运动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新兴国家的出现。
6. 冷战后的全球化: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速。
贸易、金融、技术和信息流动更加自由,全球各地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互联互通日益增强。
7. 联合国维和行动:联合国成立后,为了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开展了许多维和行动。
这些行动包括维持停火、人道主义援助和构建和平进程等。
这些趋势不完全涵盖二战后的所有重要发展,但它们描绘了二战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和持续影响。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第13单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知识重组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世界格局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和对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各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认识:改革不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原则;注意农轻重协调发展;实行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开始: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2.发展:19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3. 加快(规范化):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4.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的特殊地位逐渐丧失。
(3)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全球化的影响要坚持辩证观点,全面分析。
总体来讲,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有利又有弊。
误区警示1.二战后西方国家大都奉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在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
而且其根本仍然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美苏两极格局中,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单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知识重组
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世界格局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和对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各国的综合国
力决定的。
2.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
认识:改革不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原则;注意农轻重协调发展;实行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开始: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2.发展:19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
3. 加快(规范化):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4.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
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的特殊地位逐渐丧失。
(3)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全球化的影响要坚持辩证观点,全面分析。
总体来讲,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有利的,对发展中国家则既有利又有弊。
误区警示
1.二战后西方国家大都奉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在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
而且其根本仍然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美苏两极格局中,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4.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际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
换言之,经济区域集团化正是以区域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同时又促进经济全球化。
因此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深化提升
1、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1)过程:①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
②最终确立: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
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的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特点:①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2、多极化趋势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形成:从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
在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走向多极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两极格局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瓦解。
(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4.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1、联系:(1)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2、区别:(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劣,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吸引外资,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争取最大限度获
益
2、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方针,增强经济实力,维护经济安全
5、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走向世界,保护知识产权,修改与世界贸易规则不相适应上午法规条例,积极应对倾销指控等
5.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四个阶段
(1)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世界经济格局。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世界上存在包括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在内的多种力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向纵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西欧争夺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地区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加强,同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在迅速加强;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正在替代工业经济。
6、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自存在着优势和劣势。
发达国家的优势是资本、技术和规则的制定,劣势是劳动力成本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劣势是资本、技术薄弱,环境恶化,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无话语权。
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占有优势。
7、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政策
横向综合
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霸主地位的表现
(1)政治上:西欧、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以公开反苏反共,组织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
(2)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起来。
(3)科技上:二战后期,美国首先研制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