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蜡烛燃烧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1 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课件12张(共12张PPT)

水和
中倒入少量澄清石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生成。
灰水振荡。
变 浑浊 。
4、熄灭蜡烛时
①熄灭蜡烛有白烟 白烟是石蜡蒸气冷
从烛芯飘出;
凝成的 固体小颗粒 ,
说明蜡烛燃烧时先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
由 固 态变成 液 态, 灭时的白烟
再蒸发成石蜡蒸气, 蜡烛 重新点燃 。
而后燃烧。
知识巩固
1.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C )
课题01.2.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小 学 环 境 教 育活动 实施方 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 教 育 部 《 中小学 环境教 育大纲 》和《 黑龙江 省人民 政府关 于进一 步加强 全民环 境 教 育 工 作 的决定 》为指 导,树立 可持续 发展的 理念,全 面落实 环境教 育课程 计划, 通 过 创 建 “ 绿色学 校”,广 泛开展 环境教 育活动 ,切实培 养学生 环境意 识,养 成良好
外焰 层黄色且明亮 内焰 层较暗, 焰心 层淡蓝色。
结论
石蜡有 可燃 性
②取一根火柴, 焰心 部分基本不变色
迅速平放在
而 外 焰部分碳化变黑
火焰中,
2S后取出
外焰 温度最高 加热时应用 外焰 。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③用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
石蜡燃烧
罩在火焰上方片刻 ,取下迅速向烧杯
有
水珠 生成, 有
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 做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设计实验: 将短玻璃导管换成长玻璃导管插入焰心, 用冰冷湿毛巾捂住导管上端,点燃导管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PPT课件

⑥
2、看:
蜡烛燃烧,发光、放热,黄色火焰、分三层;
⑦
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石蜡熔化),一放热就熔化(熔点
⑧
⑨
低)立刻有学生补充有些还流到桌子,过会儿慢慢变成了 固体(石蜡凝固);冒黑烟。
⑩
⑪
3、罩: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玻璃片罩在火焰上, 发现玻璃片变黑、有点烫。
⑫
2020/3/23
13
过渡引入: 为什么玻璃片会变黑或看到黑烟?烟又是什
也要求与水比较大小,把蜡烛放到水中证明。最后还要强调要求与方
法,注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开口。学生自我评价时不会太勇跃,
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反思自己提出问题由否积极?
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吗?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吗?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清
2020/3/23
4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加深对物质变化和 性质的理解。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 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 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晰?掌握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吗?对学好化学有信心吗?等问
题。为以后开展“自我参照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3/23
10
三、说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烛、杯子(装好水)、小刀、火柴、 玻璃片(干燥洁净) 教师:铁架台、漏斗、滴管、集气瓶(干燥 洁净)、毛玻片、澄清石灰水、蜡烛、火柴 (一)情景引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 话的引申义是歌颂教师,如果回到它的本义,蜡 炬最后是否真的成了灰,泪又是指什么?这便是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课题2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精品ppt课件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 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用小刀从 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 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石蜡的密度与水的相比是小还是大。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白色不透明的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易切, 浮于水面,不溶解;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D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 C.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动画
【实验现象】蜡烛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火柴
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结论: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说明蜡烛燃烧时 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
新课讲解
归纳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新课讲解
②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 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向烧杯倒入澄清石灰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新课讲解
(3)熄灭蜡烛“后”
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
新课讲解
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 是化学变化;图1实验中根据火柴颜色的变化可比较各层 火焰温度的高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 证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遇冷凝固的固体小颗粒。
燃烧ppt课件小学科学

温度变化
使用温度计测量蜡烛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燃烧现象
记录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如冒烟、发光 等。
熄灭方式
记录熄灭蜡烛的方式,如吹灭、自然熄灭等 。
燃烧相关科学知识
05
拓展
化学反应与燃烧
总结词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燃烧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需要可燃物、 氧气和热量等条件。
详细描述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的产生。在燃烧过程中,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和光亮。
知识准备
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以及实验的目的和要 求。
实验步骤
点燃蜡烛
使用火柴点燃蜡烛,并固定在 铁架台上。
观察火焰
观察蜡烛的火焰颜色和形状, 并记录下来。
记录燃烧现象
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如冒烟、发光等。
熄灭蜡烛
待蜡烛燃烧完毕,使用灭火器 熄灭蜡烛。
实验观察与记录
火焰颜色
记录火焰的颜色,如蓝色、黄色等。
化学反应性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 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变化。
燃烧的分类
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充足的氧气 供应下进行的燃烧,它会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无害物质。
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没有充足 的氧气供应下进行的燃烧,它会 产生一氧化碳、碳黑等有害物质 。
燃烧的条件与过程
02
燃烧的条件
着火阶段
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开始燃烧 ,放出大量热能。
燃烧阶段
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反应,释 放出大量热能和光能。
熄火阶段
燃料用尽或温度下降,燃烧逐 渐停止。
燃烧的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使用温度计测量蜡烛燃烧时的温度变化。
燃烧现象
记录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如冒烟、发光 等。
熄灭方式
记录熄灭蜡烛的方式,如吹灭、自然熄灭等 。
燃烧相关科学知识
05
拓展
化学反应与燃烧
总结词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燃烧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需要可燃物、 氧气和热量等条件。
详细描述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的产生。在燃烧过程中,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和光亮。
知识准备
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以及实验的目的和要 求。
实验步骤
点燃蜡烛
使用火柴点燃蜡烛,并固定在 铁架台上。
观察火焰
观察蜡烛的火焰颜色和形状, 并记录下来。
记录燃烧现象
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如冒烟、发光等。
熄灭蜡烛
待蜡烛燃烧完毕,使用灭火器 熄灭蜡烛。
实验观察与记录
火焰颜色
记录火焰的颜色,如蓝色、黄色等。
化学反应性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 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变化。
燃烧的分类
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充足的氧气 供应下进行的燃烧,它会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无害物质。
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没有充足 的氧气供应下进行的燃烧,它会 产生一氧化碳、碳黑等有害物质 。
燃烧的条件与过程
02
燃烧的条件
着火阶段
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开始燃烧 ,放出大量热能。
燃烧阶段
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反应,释 放出大量热能和光能。
熄火阶段
燃料用尽或温度下降,燃烧逐 渐停止。
燃烧的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蜡烛燃烧课件PPT2022新版

‹#›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17:51
‹#›
点燃纸张 你能让一张纸发生怎样的变化?
17:51
‹#›
纸张燃烧
17:51
‹#›
纸的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
17:51
‹#›
纸燃烧时发光发热,燃烧后的纸灰和纸不一样,变成 了一种新的物质。
17:51
‹#›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 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后气体、发光发热 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做一支蜡烛 点燃蜡烛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做一只蜡烛 各式各样的蜡烛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17:51
‹#›
做一只蜡烛
17:51
‹#›
做一只蜡烛
17:51
‹#›
做一只蜡烛
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发生了那些变化?始终没 有变化的是什么?
17:51
‹#›
点燃蜡烛 点燃蜡烛后,蜡烛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17:51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kejian/wuli/
‹#›
下列现象属于哪一类现象?你的理由神什么?
17:51
‹#›
下列现象属于哪一类现象?你的理由神什么?
17:51
‹#›
下列现象属于哪一类现象?你的理由神什么?
17:51
‹#›
下列现象属于哪一类现象?你的理由神什么?
17:5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

性 可燃
9
(二)燃烧时----对火焰温度的探究
实验现象
② 火焰温度 探究
外焰部位最黑, 焰芯部位基本不变色
实验结论
外焰温度较高, 焰芯温度较低
友情提示: 1、请注意将竹签平推, 2、请注意竹签停在火焰中2--3秒!
接近烛芯的位置!
10
(二)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石蜡熔化 发光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3
14
(三)熄灭后的现象 冒白烟,
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友情提示: 1、要顺着白烟的方向点燃 2、2人合作完成试验,一人吹灭
蜡烛,一人迅速划火柴点燃白烟
3、要等到石蜡融化时再吹灭蜡烛
15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硬度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化学变化
发黄光
放热
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16
作业 ·能力培养第8页7、8·
发光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7
友情提示 1、实验时应先将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 2、注意观察蜡烛、火焰及其周围有什么现象 3、燃过的火柴放入废渣缸 4、实验结束时应熄灭!!蜡烛
8
(二)燃烧时----伴随的现象
实验现象
石蜡熔化 发光
① 伴随 的现象
放热 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 外焰最亮,内焰最暗。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17
18
19
颜色 沸点
状态
物理 性质
气味 密度
熔点
硬度
20
放热
发光化学 变化颜源自改变生成沉淀生成气体
21
实验现象 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可燃
9
(二)燃烧时----对火焰温度的探究
实验现象
② 火焰温度 探究
外焰部位最黑, 焰芯部位基本不变色
实验结论
外焰温度较高, 焰芯温度较低
友情提示: 1、请注意将竹签平推, 2、请注意竹签停在火焰中2--3秒!
接近烛芯的位置!
10
(二)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石蜡熔化 发光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3
14
(三)熄灭后的现象 冒白烟,
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友情提示: 1、要顺着白烟的方向点燃 2、2人合作完成试验,一人吹灭
蜡烛,一人迅速划火柴点燃白烟
3、要等到石蜡融化时再吹灭蜡烛
15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硬度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化学变化
发黄光
放热
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16
作业 ·能力培养第8页7、8·
发光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7
友情提示 1、实验时应先将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 2、注意观察蜡烛、火焰及其周围有什么现象 3、燃过的火柴放入废渣缸 4、实验结束时应熄灭!!蜡烛
8
(二)燃烧时----伴随的现象
实验现象
石蜡熔化 发光
① 伴随 的现象
放热 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 外焰最亮,内焰最暗。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17
18
19
颜色 沸点
状态
物理 性质
气味 密度
熔点
硬度
20
放热
发光化学 变化颜源自改变生成沉淀生成气体
21
实验现象 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可燃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2课《蜡烛的燃烧》粤教版(共22张PPT)

拓展:探究烧杯大小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等高
• 用不同大小的烧杯继续做实验,记录蜡烛 在不同大小的烧杯里的燃烧时间。
烧杯容积/ 毫升
蜡烛燃烧 时间/秒
检验气体的方法
手持烧杯底部, 注意安全
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检验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 化碳气体
用烧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蜡烛能一直燃烧吗?
手持烧杯底部, 罩住后轻放烧杯, 注意安观察到: 蜡烛燃烧慢慢变暗
变弱,最后熄灭。
为什么会这样呢?
蜡烛能一直燃烧吗
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在有限的密闭空间里, 氧气有限,故蜡烛不能 一直燃烧。
了解空气
• 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 它包含约78% 的氮气、21%的氧气、
0.03% 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 其中氧气是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
?
为什么烧杯要放置 在蜡烛上方,不可 以直接罩住蜡烛吗?
三倾斜
点燃蜡烛
一移:至中间
二按
注意安全, 观察完后 熄灭蜡烛。
观察蜡烛的燃烧
蜡烛燃烧会伴随着出现哪些现象?
观察顺序:
由上往下 由下往上
观察蜡烛的燃烧
蜡烛燃烧会伴随着出现哪些现象?
• 发光发热 • 蜡烛溶化 • 烛芯变黑等现象。
思考:
·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吗? ·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实验检测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12课 蜡烛的燃烧
变成了什么
冰融化后变成 了水,蜡烛燃烧后 变成了什么?
观察蜡烛
颜色 状态 形状 硬度 气味等
交流观察现象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研究课PPT课件

关注物质的变化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实验目的: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根火柴, 火柴靠焰心部 外焰温度
迅速平放在 分基本不变色,最高
火焰中,1S 而外焰部分碳
后取出
化变黑
进一步思考
蜡烛燃烧的火焰为什么会分为三层? 蜡烛燃烧火焰焰心的温度为什么最 低?
探究3: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你还需要老师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检验水(H2O)?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CO2)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了解蜡烛
烧杯内壁有 无色液滴
燃烧后的 产物
将干冷的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
有水生成
用玻璃片盖住 烧杯口,迅速 将烧杯倒转过 来,倒入澄清 石灰水并振荡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 生成
蜡烛的火焰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 小结
请观察蜡烛,结合生活实际,说 说你可以获取那些信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多样
固体
有微弱蜡味 硬度小 难溶于水 熔点低
可燃性
关注物质的性质
填写探究报告: 预期现象
为实什验么 怎实么验做 做目实的验 操实作验
实看验到 现什象么பைடு நூலகம்
知实道验 什结么论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苏霍姆林斯基 说穿了,其实提高成绩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积累——多做题,多总结。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实验目的: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根火柴, 火柴靠焰心部 外焰温度
迅速平放在 分基本不变色,最高
火焰中,1S 而外焰部分碳
后取出
化变黑
进一步思考
蜡烛燃烧的火焰为什么会分为三层? 蜡烛燃烧火焰焰心的温度为什么最 低?
探究3: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你还需要老师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检验水(H2O)?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CO2)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了解蜡烛
烧杯内壁有 无色液滴
燃烧后的 产物
将干冷的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
有水生成
用玻璃片盖住 烧杯口,迅速 将烧杯倒转过 来,倒入澄清 石灰水并振荡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 生成
蜡烛的火焰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 小结
请观察蜡烛,结合生活实际,说 说你可以获取那些信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多样
固体
有微弱蜡味 硬度小 难溶于水 熔点低
可燃性
关注物质的性质
填写探究报告: 预期现象
为实什验么 怎实么验做 做目实的验 操实作验
实看验到 现什象么பைடு நூலகம்
知实道验 什结么论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苏霍姆林斯基 说穿了,其实提高成绩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积累——多做题,多总结。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蜡烛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学习目标
❖ 1、我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物 质的两种变化。
❖ 2、我能分辨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
蜡烛燃烧实验一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蜡烛燃烧实验二 2、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过一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 现 ❖思考:
加热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 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物质的变化
❖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受热熔化;
❖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 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我思我获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蜡烛的变化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蜡烛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学习目标
❖ 1、我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物 质的两种变化。
❖ 2、我能分辨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
蜡烛燃烧实验一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蜡烛燃烧实验二 2、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过一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 现 ❖思考:
加热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 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物质的变化
❖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受热熔化;
❖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 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我思我获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蜡烛的变化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共11张PPT)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五下课件6-1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蜡烛吹灭后的白烟
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所产 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发光、发热
灰烬和纸是一种物质吗?
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改变颜色
与氧气接触,生 成了褐色新物质
怎么给切开的梨保鲜?
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
③蜡烛燃烧时冒出的白烟是不同于蜡烛的新物质。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白糖溶解在水里
B.天然气燃烧
C.筷子断裂
②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变化,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金属热胀冷缩
B.纸折成小船
C.煤炭燃烧
③物体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是( )。
第6单元 物质的变化
6.1 蜡烛燃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 (2)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究物质变化充满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A.形状是否改变了
B.是否变色了
C.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综合探究
某实验小组用小刀、火柴等物品探究物体的变化。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火柴折断。 ②用小刀把火柴上的红磷刮下。 ③把火柴刮燃。
请根据操作完成下列表格。
表面冒泡,这是因为 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 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蜡烛燃烧》科学优质课件

蜡烛燃烧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
吗?
形态发生了变化,蜡的熔化过程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没有生成 新物质
燃烧的蜡烛会变短,你们知道短的部 分去哪了吗?
探究蜡烛燃烧
猜一猜:蜡烛燃烧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1. 观察到现象 后请立即熄灭蜡 烛,防止烫伤!
2.实验器材轻 拿轻放,实验完 成后请整理好实 验器材。
实验现象
烧杯内__有_水_雾__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__水____
蜡烛燃烧后还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沿着杯壁
实验中避免将澄 清石灰水溅到手 上(石灰水有腐 蚀性)。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_变__浑_浊__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_二_氧__化_碳_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 光、发热、改变颜色等现象。
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拓展活动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蜡烛燃烧
吗?
形态发生了变化,蜡的熔化过程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没有生成 新物质
燃烧的蜡烛会变短,你们知道短的部 分去哪了吗?
探究蜡烛燃烧
猜一猜:蜡烛燃烧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1. 观察到现象 后请立即熄灭蜡 烛,防止烫伤!
2.实验器材轻 拿轻放,实验完 成后请整理好实 验器材。
实验现象
烧杯内__有_水_雾__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__水____
蜡烛燃烧后还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沿着杯壁
实验中避免将澄 清石灰水溅到手 上(石灰水有腐 蚀性)。
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_变__浑_浊__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产生_二_氧__化_碳_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 光、发热、改变颜色等现象。
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拓展活动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蜡烛燃烧实验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驱蚊蜡烛、香味蜡烛、 工艺蜡烛、彩色蜡烛、彩色火焰蜡烛等形形色色 的蜡烛也应运而生。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
现象和结论
观察蜡烛的颜 色、状态、形状和 硬度等,并嗅气味
石蜡的密度比 水小还是大?
点燃蜡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你认为 化学实验现象应该怎样进行观察?
程关 及注 其物 现质 象的 变 化 过
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
看到在
a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
现 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 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水和二氧化碳 。
关 注 物 质 的 性 质
关 注 物 质 的 变 化
练习: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浮在水面上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 是
外焰 、 内焰 、 焰心 。把一根火柴梗放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辅助原料是硬脂 酸,微量原料有蜂蜡、香精、颜料、金属盐等
普通的白蜡不需要配料,是采用55度左右的石 蜡制成的 将石蜡、硬脂酸及微量化学物共置于铝锅中熔 化,浇入预先涂有油质及已经配好烛芯的机模中, 浇入前,先将蜡烛机水箱灌满冷水,并使其循环, 促其冷凝。凝结后,剪断烛芯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蜡烛"前" 观察: 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
观察到:
常温下蜡烛:各种颜色.固体. 圆柱状.软.无味;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中"
观察:
1.现象: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 亮?哪层最暗?
答:3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最亮 焰心最暗
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 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 的情况,说明哪层温度最高,哪 层温度最低?
答: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 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低焰心温度最低
熄灭蜡烛“后” 观察并点燃 白烟,看能否燃烧
答: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燃 烧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
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 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 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结论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反因应是,:人但比体在吸呼呼入出出气O的2的体CO体中2和它积水的分蒸体数气积的体分减数积少却分要减数多少的,了增而,加其原, 它成分基本不变。
二 氧
D甲、乙都熄灭
气
化
碳
甲
乙
5.(2007年肇庆市)某实验测得人体呼 吸的气体成分如下表。请回答:
气体
吸入气体(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 数)
X78%75% NhomakorabeaO2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6%
5.44%
(1)其请它你判断:X0是.91氮%气 (填物质名0.8称8%)。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C )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氧气 D 水蒸气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 D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现的现象是
(B )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氧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 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结论 吸入空气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呼出气体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探究范例:
步骤1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 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放在实验桌上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 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石灰水浑浊多
二氧化碳含量高
步骤3: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氧气含量低
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测定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水蒸气含量高
……
练习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D )
A 水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
是 氧气 (填物质名称)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 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 CO2 (填化学式)。 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若变浑浊,则呼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
观察到:
常温下蜡烛:各种颜色.固体. 圆柱状.软.无味;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中"
观察:
1.现象: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 亮?哪层最暗?
答:3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最亮 焰心最暗
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 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 的情况,说明哪层温度最高,哪 层温度最低?
答: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 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低焰心温度最低
熄灭蜡烛“后” 观察并点燃 白烟,看能否燃烧
答:熄灭蜡烛后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燃 烧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
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 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 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 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结论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反因应是,:人但比体在吸呼呼入出出气O的2的体CO体中2和它积水的分蒸体数气积的体分减数积少却分要减数多少的,了增而,加其原, 它成分基本不变。
二 氧
D甲、乙都熄灭
气
化
碳
甲
乙
5.(2007年肇庆市)某实验测得人体呼 吸的气体成分如下表。请回答:
气体
吸入气体(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 数)
X78%75% NhomakorabeaO2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6%
5.44%
(1)其请它你判断:X0是.91氮%气 (填物质名0.8称8%)。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C )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氧气 D 水蒸气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 D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现的现象是
(B )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氧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 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结论 吸入空气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呼出气体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探究范例:
步骤1 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步骤: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 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 放在实验桌上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 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石灰水浑浊多
二氧化碳含量高
步骤3: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氧气含量低
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测定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水蒸气含量高
……
练习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D )
A 水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
是 氧气 (填物质名称)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 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 CO2 (填化学式)。 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若变浑浊,则呼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