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中的工厂自动化
精益生产系统中的自动化
![精益生产系统中的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f8bd7998ccbff121dd3683dd.png)
精益生产系统中的自动化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自动化
靠着自动化过程,员工能够快速发现产品的问题,并果断地加以解决。
自动化的目标是改善设备的可靠性、强化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力。
自动化包括三大要素:发现与停止、警报以及解决根本问题。
发现与停止
丰田认为,要发现错误或异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责任交给负责流程操作的员工。
他们必须十分了解顾客的要求,才能决定产品或零件何时超过流程中可接受的极限。
为了帮助作业员发现问题,丰田使用了可视化标准以及防错法(Poka-yoke)。
防错法是用来防止异常状况的发生,并在识别出异常状况时自动停止流程。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自动挡汽车:如果挡位不在空挡,车子就无法发动。
另一种发现方法是监测生产速度,并把实际速度与根据节拍时间而定的目标速度加以比较。
一旦发现错误,就应该尽可能立即让流程停止,可采用人工停机,或在发现流程与停止机制连动的情况下采用自动停机。
在加工工业中,要停止流程并不一定总是可行,但尽快发现问题仍很重要,这样才能采取纠正行动。
这类行业通常会使用统计流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来监控流程并发现错误。
警报
一旦发现问题,流程或是作业员就应该对小组长报警,可以利用显示板(Andonboard,一种能显示生产状态的告示板)发出文字警报,或是通过声音发出警报。
解决根本问题
就算根本问题无法立刻纠正,也必须在流程重新启动前采取行动来控制问题,比方对每个配件增加检查项目,直到流程上游间歇发生错误的根源被识别和解决为止。
工业自动化如何推动精益生产
![工业自动化如何推动精益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df6fc2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4.png)
工业自动化如何推动精益生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企业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方法。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生产理念,旨在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来实现这些目标。
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精益生产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一、工业自动化与精益生产的概念工业自动化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采用各种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和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管理。
这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等,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错误率和提高产品一致性。
精益生产则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生产管理理念。
其核心原则包括价值流分析、准时生产、自働化、拉动生产等,旨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
二、工业自动化对精益生产的主要推动作用1、提高生产效率工业自动化设备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完成生产任务,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生产,机器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操作,从而大幅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同时,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顿和等待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替代部分人工操作能够显著减少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支出。
此外,自动化生产还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废品率和次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业自动化也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的高精度和一致性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避免不良品的产生。
与人工操作相比,自动化生产能够更好地遵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4、增强生产灵活性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具备快速调整生产的能力。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febee1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2.png)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章节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的方法。
精益生产以其高效、灵活和持续改进的特点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选择。
本文档旨在介绍精益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章节二:精益生产概述⑴精益生产的定义和目标⑵精益生产原则⑶精益生产与自动化的关系章节三:自动化技术概述⑴自动化的定义和分类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章节四:自动化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⑴自动化在生产线优化中的应用⑵自动化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⑶自动化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⑷自动化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⑸自动化在生产计划与调度中的应用章节五:自动化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⑴充分了解企业需求⑵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技术⑶有效的团队合作⑷清晰的项目规划与管理⑸持续的改进和优化章节六:自动化带来的法律问题与风险⑴知识产权保护⑵数据隐私与安全⑶劳动法和劳动关系管理⑷产品责任与质量安全章节七:自动化实施的步骤与流程⑴需求分析与规划⑵技术选择与采购⑶系统设计与集成⑷测试与调试⑸上线与运维⑹持续改进与优化章节八:案例分析⑴公司A的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案例⑵公司B的自动化质量控制案例⑶公司C的自动化物流管理案例章节九:未来展望⑴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⑵自动化对企业的影响和挑战⑶自动化与其他技术的融合附件:附件一:自动化设备清单附件二:项目计划表附件三:案例分析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知识产权:指对于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律保护,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⒉数据隐私与安全:指对个人或组织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被滥用或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
⒊劳动法和劳动关系管理:指在自动化生产中,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和管理方式,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险等方面的事宜。
⒋产品责任与质量安全:指在自动化生产中,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法律要求,包括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责任纠纷等问题。
本文档涉及附件:⒈附件一:自动化设备清单⒉附件二:项目计划表⒊附件三:案例分析数据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知识产权⒉数据隐私与安全⒊劳动法和劳动关系管理⒋产品责任与质量安全。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550c768f102de2bd96058899.png)
①② ③ 安夹 起 装紧 动
⑥
⑥
准
准
备
备
④需要监视⑤停止的操作取消
第二步:机器完成1个循环后停车
⑦⑧ ⑨ 复打 取 位开 下
夹
具
取消操作人员以下操作:②夹紧夹具; ⑥准备起动;⑦复位;⑧ 打开夹具,这种自働化为D等级。
A部加工时间 B部加工时间 C部加工时间
机器
⑨①③ 取安起 下装动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彻底完善 异常管理
②能够检测异常 因异常自停、人为停止 并及时通知异常的发生
③迅速处置
④防止再发生 问5次为什么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7.3 异常管理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7.3 异常管理
上图为异常管理体系图。具体包括实施异常管理的6个阶段和 3方面的管理技术。 实施异常管理的6个阶段: ➢ 对异常进行确定 ➢ 可检测异常 ➢ 因异常停止、停留 ➢ 发生异常立即通知 ➢ 迅速处置 ➢ 防止再发生
例:某主轴在车床上需要加工A、B、C三个外圆面,操作过程
为:①安装工件;②夹紧夹具;③起动;④监视;⑤停止;⑥准
备起动;⑦复位;⑧打开夹具;⑨取下。如图所示:车床在加工
外圆面到规定长度时不能自行停止,因此加工过程中需要人的监
视,一般手工进行停止。这样,一个人只能管理一台机器。为实
现一人多机操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改进:
容易发现异常原因, 难以及时发现异常原
防止再次发生
因,容易再次发生
省人
省力
精益生产之自动化
自働化原理与作用
适应需求 实现准时生产
பைடு நூலகம்
降低成本
质量保证
尊重人性
减少作业人员
改善活动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化精益生产管理技术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化精益生产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92ec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2.png)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化精益生产管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中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精益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更是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智能化精益生产的概念、优势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详细探讨这一技术的应用。
一、智能化精益生产的概念智能化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前端感知、中端控制、后端管理的全过程实现高效、智能、精益的生产模式。
围绕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程、设备、人员等要素,通过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手段,持续的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实现全局性优化,从而实现高品质、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二、智能化精益生产的优势1. 节约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可以减少成本,智能化精益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人力、物力、能源等进行有效的调配,节约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高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等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的监控和处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控制,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环节降低到最低,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4. 降低生产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生产中出现的风险,从而降低生产风险。
三、智能化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1. 检测:实时检测生产环节中设备、物料、人员等状况,获取数据并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
2. 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问题、掌握生产情况,并生成报告和可视化数据。
3. 控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化控制,使设备、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
4. 优化:根据得到的生产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员工反馈等信息,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以实现成功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
四、智能化精益生产的应用案例1. 智能制造: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正在逐步实现智能制造,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小批量多样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模式。
2. 智能化物流:利用大数据,实现物料取送、装卸、分拣、存储等物流环节的实时控制,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度。
精益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之自动化JIDOKA
![精益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之自动化JIDOKA](https://img.taocdn.com/s3/m/e4a3df2269eae009591bec10.png)
精益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之自动化JIDOKA【篇一】什么是自动化?自动化赋予设备和操作员能及时发现异常状况的能力。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生产不良品。
诚如大家所熟知,自动化是当不良发生(或可能发生)时立刻停止。
Jidoka是和Justin time(JIT)一起构成丰田生产方式两大支柱的重要概念。
在TPS的两大支柱中,自动化并不像JIT那样所为人熟知,但这并不代表自动化并不重要。
只有当两个支柱一样强大时,才能稳固地支撑起屋顶。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自动化在丰田佐吉的自动织布机上第一次被应用,以及它在TPS体系中的重要性。
自动化有两大主要功能:1.自动停机;2.报警。
此外,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在确保机器(或设备,或软等)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员工从机器的运行过程中解放出来。
在其他语言中,作为一个TPS中的专用术语,"自动化"往往直接用日语的发音"Jidoka"来表示。
英语中偶尔也使用其他的短语,例如"智慧型自动化(intelligent automation)"、"与人结合的自动化(automationwitha human touch)"及"autonomation"(由"autonomous automation"自动化衍生而来)等。
注:"动"字是日文汉字中的"工作",现在汉语中并不用这个字。
单人旁表示"人",而"動"表示"动作",合在一起就表示"将人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上"。
为什么我们要导入自动化?如果涉及或生产线不具备自动化的能力,那么就需要操作员时刻看守在机器旁边,以防生产不良产品。
自动化可以协助提升工作中的质量,并将人机作业分离开来,使操作员能更高效率的工作。
精益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
![精益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8d87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b.png)
精益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概述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小化资源浪费为目标的管理方法,自动化设备在精益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设备选型、设备部署、设备监控和维护等方面。
设备选型在精益生产中,自动化设备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设备选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浪费。
下面是一些设备选型的要点:1.功能需求: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确定设备的功能需求。
设备应能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加工需求。
2.性能指标:评估设备的性能指标,如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准确性等。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性能。
3.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
选择具有高可靠性的设备,可以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4.成本效益:综合考虑设备的购买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
设备部署设备部署是指将自动化设备安置到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以下是设备部署的注意事项:1.生产流程:根据生产流程规划设备的位置。
设备应安置在对生产流程有利的位置,便于物料输送和操作。
2.安全性:设备的部署应考虑安全因素。
确保设备安装牢固,避免设备倾倒或发生意外事故。
3.人机交互:设备部署时要考虑人机交互界面的布局。
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接触和控制设备。
4.空间利用:合理规划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设备安装时,应尽量减少对生产空间的占用,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设备监控设备监控是精益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设备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效果。
以下是设备监控的内容:1.数据采集: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数据进行采集。
采集的数据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停机时间、产量、质量等。
2.异常检测: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检测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状况。
异常状况包括设备故障、生产异常、生产效率下降等。
3.报警系统:设备监控应具备报警系统,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设备出现异常,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f44db5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e.png)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精益生产与自动化是两种管理方法和工业技术,它们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核心的管理方法,通过消除所有不增加价值的工序和资源使用,实现高效生产。
自动化是一种使用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人力完成任务的工业技术。
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可以通过机器人、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技术替代繁重和重复的劳动力任务,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而精益生产则可以通过流程优化、减少停顿和等待时间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效生产,减少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干扰,避免人为错误和瑕疵。
而精益生产则可以通过质量控制和流程控制等方式来最小化产品缺陷。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结合,不仅可以减少产品缺陷率,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减少资源浪费:精益生产的核心目标是消除浪费,包括过度生产、库存过剩、运输、等待、不必要的动作和处理、不合格品等。
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原材料浪费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4.提高员工安全性:自动化可以将员工从危险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精益生产也可以通过流程改进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工作安全性。
两者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5.提高生产的灵活性: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的柔性化和定制化,通过可编程控制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快速转换和生产线调整。
而精益生产则可以通过流程优化和精益思维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两者结合可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精益生产与自动化的完美结合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资源的减少和员工安全的保障。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自动化技术,并在自动化中加入精益思维和方法。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管理和工业技术应用。
自动化精益生产
![自动化精益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110410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e.png)
自动化精益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Automated Lean Production)是一种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结合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而实现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一、自动化精益生产的概念介绍自动化精益生产是当今工业界推崇的生产方式之一。
它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结合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以流程优化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自动化精益生产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和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 减少浪费:自动化精益生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和减少非必要的运输等方式,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更高,能够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或疏忽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4. 强化企业竞争力:自动化精益生产方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灵活性,加快产品上市速度,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自动化精益生产的关键要素1.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精益生产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包括机械手臂、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等,它们能够替代繁重、重复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2.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是自动化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减少浪费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数据分析与优化:自动化精益生产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潜在问题,改进生产流程,不断优化生产效率。
四、自动化精益生产的实践案例1. 汽车制造业:汽车生产线是典型的自动化精益生产案例。
通过引入机器人、智能传送带等设备,实现汽车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电子产业:电子产品的生产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益管理。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定义是什么?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定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c39d5bd02020740be1e9bdd.png)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定义是什么?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定义是什么?精益生产自働化是为了实现一种恰当的自动化,不但能够检测缺陷,而且还能在发现缺陷时立即终止。
这种自动化水平比完全自动化的成本更低,并且能够防止缺陷在产品工序中被忽略。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实施者:
一些具有工程资源的小型跨职能专业团队,其中一名成员具有防错(防错管理)经验。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实施时间
完成一个单元、工作站或者生产线的实施需要花费2到6个月的时间。
随着整个团队对有关概念的把握以及他们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验的累积,这一时间将会缩短。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实施作用:
精益生产自働化的具有下列功能:
1.包含防错措施,不但使得机器能够发现并防止错误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阻止操作者继续执行操作。
2.将防错措施运用于组装线操作,从而可以立刻发现错误,并采取改正措施,而且不会导致停工,或者只引发短时间停工。
3.在一线办公室进行必须的检查和权衡,从而第一时间保证文书工作的正确性。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ebf736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0.png)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企业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方法。
自动化生产线和精益生产作为两种重要的生产理念和方式,它们的结合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自动化生产线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和指令,精确地完成各种生产任务,如物料搬运、加工、装配等。
自动化生产线的优点在于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同时还能够在一些危险、恶劣的环境下替代人工,保障工人的安全。
然而,单纯依靠自动化生产线并不能完全解决生产中的所有问题。
有时候,过度的自动化可能会导致设备闲置、成本增加、生产灵活性降低等问题。
这时候,精益生产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时间、空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精益生产强调消除浪费,这里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料的浪费,还包括生产过剩、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度加工、不良品以及不必要的动作等。
当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相结合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产的优化和提升。
首先,在设备选型和布局方面,精益生产的理念可以指导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不再是盲目地追求先进和昂贵的设备,而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和流程,选择最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例如,通过价值流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增值环节和非增值环节,将自动化设备重点应用于增值环节,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其次,在生产计划和调度方面,精益生产的拉动式生产模式可以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相结合。
传统的推动式生产容易导致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而拉动式生产则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驱动生产。
通过与自动化生产线的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实时的生产进度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的产品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减少库存成本。
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自働化和连续流
![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自働化和连续流](https://img.taocdn.com/s3/m/78bc6b3baf45b307e87197eb.png)
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自働化和连续流
丰田精益屋,一边是准时生产(just in time),另一边是自働化。
准时生产就是连续流的化身,同理不在累述。
另一边就是自动化。
自働化不同于自动化:自动化就是单纯的自动作业,出了故障是需要人工操作停止机器作业。
自働化是发生异常时机器本身能作判断自动停止作业。
自働化是为了质量百分之百,为连续流(准时生产)扫清障碍,和连续流相辅相成。
包括内建质检,自己检查(逐步取消事后检验),可视化,安灯停线,防错。
精益屋从5S和标准化这些基础屋基开始,我们最好有人管,大家管,专人管。
精益屋就是精益系统,一步一步建起来吧!
当然从基础5S和标准化开始,不能急。
改善小书虫:李保章:
自働化(质量)和连续流(准时制),是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
相辅相成
改善小书虫:李保章:
批量大(不是单件流),质量问题被掩盖。
防错也发挥不了作用,(防错100%)是为了连续流不停线。
防错不好,靠事后检验,仍然会有不良品流出,更没有品质可言。
当然,精益屋顶,屋基,和支柱中间的核心是人。
人的智慧和行动,一边发现并解决问题防错,另一边换模换代加连续流。
抽调骨干,成立编外人员,干改善的事,大野耐一是这么干的。
工业自动化中的精益生产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的精益生产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229caffd0a79563c1e72f0.png)
工业自动化中的精益生产应用精益生产是企业经求证而确认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模式,面临当代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改善,在面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人力缺乏,市场需求控制企业的今天,企业不得不在企业中整改企业的生产方式,向着精益生产方式发展。
精益生产是以自动化和准时生产为支柱的。
这里所谓的自动化是智能型的自动化。
何谓智能型的自动化?智能型的自动化就是凡发生广义的经营异常,或是制造部门的质量,数量,作业,设备,成本,物流,信息,时机等有异状时,人员,工具,设备,工程,生产线,工厂等装置,能自动检测,且自动停止,此即智能型。
自动化系统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通常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效率第三”为原则,在工厂实现智能型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以此为原则。
所以实现智能型自动化以安全自动化为基础,以工具自动化,工程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为手段,籍以最终实现工厂自动化的整合。
要做好安全自动化可分以下6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全员确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所有人必需明确安全生产是制造的基础,始终应将它摆在第一位。
第二步:消除不合理,不均一,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步:作业标准化,人的工作与机器的工作须确实区分,在设备的危险区域内不能有人。
第四步:推行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第五步:有异常自动停止。
第六步: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了安全自动化为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着手以装配工程为对象的工具自动化。
装配工程包含7个动作:寻找,搬运,决定位置,取道具,锁紧,道具还原,检察等。
若将每个动作一一赋与智能使其自动化,则有工具自动化的8项步骤如下:1、工具道具化:将市面上所卖的工具加工为道具即专用化的工具,以方便使用。
2、选择自动化:作业、道具、配件等,不必经过考良,寻找及选择,而能够规律进行的状况。
3、道具自动化:由道具所进行的工作,转由电力或空压等小设备进行。
4、决定位置:决定道具,小设备的使用位置。
5、输送自动化:道具小设备的工作,与作业者的工作有所区分。
精益生产第七章 自 动 化
![精益生产第七章 自 动 化](https://img.taocdn.com/s3/m/d35bdaff8762caaedc33d448.png)
图7-10 异常管理步骤
三、异常管理内容㊀
1.确定异常 2.检测异常 3.迅速处理 4.防止再发生
1.确定异常
(1)操作标准执行检查。 (2)通过培训让员工遵守。 (3)确定保全管理项目。 (4)确认各工程的质量管理项目。 (5)防止质量确认遗漏。
(1)操作标准执行检查。
1)人员方面。 2)物品方面。 3)设备方面。
2.减少对技能的依赖,尊重工人的智能
它取代了依靠人的记忆、经验的重复工作/行为, 将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以从事更 具有创造性和附加价值的活动。
3.消除作业危险,提供安全保障
防错法能够防止操作员因为失误或其他原因而 引起损伤和安全事故,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生产 的安全有序进行。
三、错误类型
(5)防止质量确认遗漏。
为了保证所有的质量管理项目能够全部被执行 而无遗漏,在所有项目被执行完毕之后要进行 一项检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检测异常
(1)能够检测异常。 (2)因异常自停或人工停止。 (3)及时通知异常。
(1)能够检测异常。
1) 检测人员异常。 2)检测设备异常。 3)检测物品异常。
(1)能够检测异常。
表7-2 各种检测异常方式
图7-11 异常管理体系
图7-12 监测力矩的纠错装置
表7-3 完结工程类型
图7-13 汽车的完结工程示例
图7-14 力矩控制脉冲监视传感器
(2)因异常自停或人工停止。
1)自働化装置。 2)人工停止。
图7-15 汽车装配线发生异常人工停线原理图 a)超过定位停止线人工停止 b)定位停止线现场
表7-5 人为的错误类型
四、防错原则与思路
1.防错模式 2.防错法思路 3.防错原则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精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精](https://img.taocdn.com/s3/m/d6129c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b.png)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引言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技术都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化价值流动为目标的方法,通过消除浪费和优化流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而自动化技术则是通过使用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将人力劳动转变为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运作,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
本文将探讨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技术如何完美结合,以实现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精益生产的原则精益生产是基于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论的,它的核心是专注于价值流动,并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精益生产的几个重要原则:1.价值流动:专注于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到最终交付的整个流程,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并优化流程,以减少生产周期和提高交付速度。
2.浪费削减: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无价值或浪费的环节,如等待、瑕疵、过度生产等,并采取措施来消除或减少这些浪费,从而提高效率。
3.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通过持续的小改进来推动整体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4.可视化管理:通过使用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将生产过程的状态和指标清晰地展示出来,以便进行监控和决策。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动化技术应用:1.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执行重复性高、繁琐或危险的任务,如组装、焊接和搬运等。
机器人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包括各种机械和电子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包装机、自动化收割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执行多个任务,提高生产速度和准确性。
3.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位置、温度、湿度等物理参数,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来控制设备和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4.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通过使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企业可以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压力、产量等。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a0a5d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b.png)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想要保持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提高价值流。
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则是精益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其目标。
一、精益生产的核心概念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浪费来创造价值。
浪费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多种形式,如过度生产、库存积压、等待时间、运输损耗、不必要的动作、缺陷产品以及过度加工等。
精益生产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实现准时化生产(JIT)和零缺陷生产。
为了实现精益生产,企业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如价值流分析、5S 管理、看板管理、单件流、快速换模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调整,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高质量运行。
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高速运行,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失误,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自动化的生产线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持续运行,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2、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自动化检测设备还能够及时发现和剔除不合格产品,提高产品合格率。
3、降低成本自动化控制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浪费,也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费用。
4、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过程,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高效、高质量的生产能力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更多的订单和客户。
三、精益生产与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结合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为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指导和方向,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则是实现精益生产目标的有力手段。
自动化与精益生产
![自动化与精益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e45497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e.png)
自动化与精益生产自动化与精益生产是当今制造业中的两大重要概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自动化和精益生产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自动化与精益生产进行探讨。
一、自动化的概念及应用1.1 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和管理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的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在工业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可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装配、包装、检测等环节,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1.3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早的机械自动化,到电子自动化,再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如今更是涌现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精益生产的原理与实践2.1 精益生产的原理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和流程、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方法。
其核心原则是“创造价值、优化流程、消除浪费”。
2.2 精益生产的实践要点精益生产的实践要点包括价值流分析、标准化作业、质量管理、员工参与等。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识别出价值流和非价值流,然后对非价值流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
2.3 精益生产的应用案例许多企业已经成功应用精益生产管理方法,取得显著的效益。
例如,丰田汽车公司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三、自动化与精益生产的结合3.1 自动化与精益生产的契合度自动化和精益生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
自动化技术可以为精益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精益生产则可以为自动化提供更加高效、优化的工作流程和目标。
3.2 自动化与精益生产的共同目标自动化和精益生产的共同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11897b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4.png)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来实现这些目标。
而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则是精益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高效、精准和稳定,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精益生产的理念与目标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创造价值”。
浪费在精益生产中被定义为任何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包括过量生产、库存、等待、运输、过度加工、缺陷和动作等。
精益生产的目标是通过消除这些浪费,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精益生产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价值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准确地满足客户的期望,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2、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浪费环节,并进行优化和改进,使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3、持续改进: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出改进的想法和建议,并将其付诸实践。
4、准时化生产: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生产出正确的产品,避免过早或过晚的生产造成的浪费。
二、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的重要性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精益生产中,生产过程自动化执行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完成生产任务,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无需停机换模,从而大幅提高设备利用率。
2、降低成本:自动化生产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废品率和错误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能源消耗。
3、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能够精确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重点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53e8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a.png)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重点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生产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技术是现代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策略。
本文将探讨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如何完美结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原则精益生产,也被称为精益生产管理或精益制造,是一种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的目标是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精益生产的几个重要原则:1.加值流分析:通过识别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流,从而识别和消除非价值增加的活动,并优化操作流程。
2.一体化生产系统:通过优化制造环节和供应链协调,实现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3.持续改进:持续寻找并消除浪费和瓶颈,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人员培训和参与:培养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持续改进过程。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传统的自动化设备到现代的机器人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为企业提供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生产方式。
以下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应用领域:装配线自动化自动化装配线能够通过自动传送、自动夹持和自动检测等技术,实现产品的快速装配和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通过减少人力介入,自动化装配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自动化焊接到无人驾驶车辆的制造,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的优势包括高效率、高精度和持续工作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化生产流程管理数字化生产流程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精益生产与自动化的完美结合在实际应用中,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可以相互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精益生产与自动化完美结合的关键点:消除浪费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中的工厂自动化
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很大,面临生产成本增加,劳工缺乏,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多样化等种种问题。
使得企业经营日益困难,获利下降,如果企业本身对生产管理机制,生产方式不做相应的改变的话,迟早难逃被淘汰的诡运。
市场需求的小批量,多样化,这点从某厂的订单80%都在800个以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而目前应对这种变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以自动化和准时生产为支柱的。
这里所谓的自动化是智能型的自动化。
何谓智能型的自动化了?智能型的自动化就是凡发生广义的经营异常,或是制造部门的质量,数量,作业,设备,成本,物流,信息,时机等有异状时,人员,工具,设备,工程,生产线,工厂等装置,能自働检测,且自働停止,此即智能型自动化系统。
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通常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效率第三”为原则,在工厂实现智能型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以此为原则。
所以实现智能型自动化以安全自动化为基础,以工具自动化,工程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为手段,籍以最终实现工厂自动化的整合。
要做好安全自动化可分以下6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全员确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所有人必需明确安全生产是制造的基础,始终应将它摆在第一位。
第二步:消除不合理,不均一,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步:作业标准化,人的工作与机器的工作须确实区分,在设备的危险区域内不能有人。
第四步:推行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教育。
第五步:有异常自働停止。
第六步: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有了安全自动化为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着手以装配工程为对象的工具自动化。
装配工程包含7个働作:寻找,搬运,决定位置,取道具,锁紧,道具还原,检察等。
若将每个働作一一赋与智能使其自动化,则有工具自动化的8项步骤如下:
1.工具道具化:将市面上所卖的工具加工为道具即专用化的工具,以方便使用。
2.选择自动化:作业,道具,配件等,不必经过考良,寻找及选择,而能够规律进行的状况。
3.道具自动化:由道具所进行的工作,转由电力或空压等小设备进行。
4.决定位置:决定道具,小设备的使用位置。
5.输送自动化:道具小设备的工作,与作业者的工作有所区分。
6.位置复原:作业完成后道具及小设备回复原位置。
7.成组化:于一定作业位置,将所须的道具及配件成组,准备齐全。
8.定位置停止: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黄色呼叫信号会显示并于预定位置停止。
装配作业多半以手工作业为主,若按以上步骤,则可有效的实现自动化进阶。
前文所提到的安全自动化基本项目,即在机械加工时,若发生任何异状时,能够自働加以阻止。
有了这个安全保障的基础就可以依以下10个步骤逐步实现工程自动化:
1.自働夹具:加工配件的固定,以机械,油压,气压等自働方式进行。
2.自働加工:手働加工作业以机械,油压,气压等自働方式进行。
3.自働输送:手働输送作业以机械,油压,气压等自働方式进行。
4.自働停止:加工工具及主轴等在加工完成时自働停止。
5.自働回复原位置:加工工具及主轴等在加工完成时自働停止后,返回启働点。
6.自働弹出:加工完成后配件自働卸下。
7.自働搬运:弹出的配件自働搬运至次工程位置。
8.自働测定:配件全数自働测定。
9.自働安装:自働安装配件。
10.自働启働:配件安装后的自働启働。
完成以上十步骤,就可以完成人与机器的作业分离,作业员只需做装夹,拿取工件的働作即可,从而为一人多机,少人化创造了条件,同时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因为机器出错的机率肯定比人员手工作业小得多。
安全自动化是基础,工具自动化以装配作业为对象,工程自动化以机械加工工程为对象,综合以上三者,以降低制造成本为目标,从生产上的“点,线”普升至“面”改革水准。
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生产线的自动化。
生产线的自动化有以下步骤:
1.先确定节拍时间:不论何种制品,皆在其必须完成的恰好时间内制造。
2.单位流程:只针对一项产品,进行单位配件的搬运,装配,加工及素材的领取。
3.先导器:制作以目视即能了解节拍时间的装置。
4.U字型生产线:将设备依工程顺序逆时针排列,并由一人负责出口及入口。
5.AB控制:只有当后工程无产品,而前工程有产品的情形,才进行工程。
6.灯号:传达生产线流程中产品异状的装置。
7.后工程领取:生产线的产品要因应后工程的需求。
经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就实现了自动化的点线面整合,接下来通过以下5步骤就实现了整个工厂的自动化:
1.出货货品齐全:能否建立与消费者制造厂邻接的关系,其中以异状探测为第一优先。
2.目视管理:工厂所有物品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瞬间能清楚。
3.大空间化:结合各生产线的零头作业,成为整数的作业,以进行少人化。
4.水蜘蛛:分批的向各生产线领取,供给即巡回混载搬运人,情报传达人。
5.看板:消除制造过多的浪费,而且附有降低成本的自働指示装置等道具。
做完这些工作,整个工厂将达到高度的自动化,浪费将降到最低,企业也将转变为精益型的企业。
其实自动化并非程度越高越好,可以运用价值工程的手段来考量自働与手工作业的经济价值,以此来判断某项作业自动化的可行性。
对于哪些精度要求不高,手工作业也不会出错,而实现自动化却要大量成本的地方,往往手工作业更加经济。
企业所要做的,其实就是注意从接到定单到向顾客收钱这其间的作业时间,运用自动化,JIT等手段,提高效率,剔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以缩短作业时间。
全钢一厂
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