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
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
![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972f4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5.png)
089食品工艺“四高两长”是酱香型白酒的独特工艺,但该工艺的每一个实施环节与步骤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这就需要制作的工人充分掌握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关键工艺与技术原理,从而保证酿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符合标准,提高酒体质量。
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酱香大曲的制曲工艺与步骤流程,进而提出了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制作环节,以此为人们提供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研究内容。
一、酱香大曲的制曲工艺1.处理制曲原料。
原料全部采用小麦,一般软质小麦更符合要求。
首先,对小麦进行除杂处理,使用水润麦,原料量在5%-10%之间。
夏季可以使用常温水,冬季需要使用温水,控制在40-60℃之内。
其次,将水润麦堆放,10h后进行粉碎处理,要求“烂心不烂皮”,呈现出“梅花瓣”的形状,过20目为细粉,需保留40%-60%。
最后,将母曲粉与麦粉混合搅拌,夏季母曲量控制在3%-5%、冬季为5%-8%。
母曲粉要求采用上批次优质母曲,为新曲提供主要微生物,菊花心、红心的金黄色大曲是最佳选择。
2.拌和水分。
充分搅拌母曲粉与小麦粉,加水拌和,夏季保持水分达到35%-37%、冬季37%-40%。
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培菌出现问题,进而无法形成酱香效果。
3.压制曲坯。
拌和后将混合粉压制,一般选择长方形形状,要求压制效果光滑、无缺角和裂缝,中部稍微凸起,有良好的提浆且无夹灰。
曲包一般要控制在12-13cm 的高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引起培菌温度出现异常。
4.入仓堆放。
打扫发酵仓,地面铺设稻草,用母草处理墙壁以提高保温效果。
曲坯堆放时选择由内往外的顺序,横4块、直3块,对曲坯缝隙进行旮草。
一层铺设完毕后覆盖4-6cm厚的稻草,共可铺设5-6层,每层需要保持曲坯缝隙隔开。
堆曲完成后再次覆盖稻草,均匀泼洒量水,保持原料质量为3%-6%,夏季可用凉水,冬季需用40-60℃的温水,处理完毕后关闭门窗。
5.培菌管理。
培菌过程中温度会持续提升,大曲中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工艺原理分析微生物变化会引起大曲风味物质的生成。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8053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8.png)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1酿造工艺
酿酒工艺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即用酒酿原料制备糊精,噬菌,酿酒和熟成四个主要过程。
当用于酿制酱香型白酒时,这几个过程又会做出一些调整。
2制备糊精
第一步,将原料面放入大缸,而后加入足水搅拌成糊精。
再加入大米酵母给大缸里的糊精发酵,糊精发酵时,酒底形成,糊精被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酸以及一些其它产物。
3噬菌
当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时,里面的酸可以抑制有害的细菌的生长,此时将其加入碱液发酵,这一步称为噬菌。
噬菌可以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使其中的乙醇、二氧化碳、酚类物质和氨类物质的含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产生酱香型白酒的特有风味。
4酿酒
接下来,酒将温度抬高,以加速发酵,同时将面积放入容器中,也就是酒液被清晰地区分成酒液和蒸馏底渣。
5熟成
最后一步,熟成,就是将新酒熟成一定的时间,使其中的物质改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在熟成的过程中,酒可以去掉残余的有机物,异味物质,以及添加一些添加剂。
这样就可以获得一支纯正的酒酿酱香型白酒。
制作酱香型白酒完全依赖于技术和原料熟练的酿造工艺,而且,每一种酱香型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以使它们拥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我们在饮用之前,要了解到他们的酿造和发酵过程,才能更好的享受他们的美味。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e220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6.png)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以其酱香浓郁、口感丰富而备受推崇。
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流程。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蒸馏、陈酿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选取优质的高粱、大米、小麦等含淀粉较高的谷物作为主要原料。
在去皮、浸泡、蒸煮等过程中,要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以保证后续的发酵和蒸馏能够顺利进行。
接着是蒸馏过程,利用蒸馏锅将经过发酵的酒糟进行蒸馏,以提取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成分。
蒸馏过程中,掌握好温度、时间等参数十分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提取出的酒精浓度和酱香香气的质量。
蒸馏出的酱香白酒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包括提馏、降温、柔化等环节,以确保其口感和酱香气味更加丰富。
最后是陈酿过程,将二次加工的酒液进行倒罐陈酿,时间一般在3-5年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酒液将与酒坛内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消除一部分刺激性物质,使酒体更加柔滑、酱香更为浓郁。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最终形成了酱香浓烈、口感丰富的特点,成为了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瑰宝。
同时,现代科技
和工艺的应用也为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断推动着这一传统酒类的发展和创新。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85d8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7.png)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优质酒类之一,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其生产工艺也颇为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 糖化发酵:首先,选用高质量的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作为原料,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将谷物蒸煮糖化,使淀粉转化为糖。
然后,加入黄曲霉等曲菌发酵剂进行发酵,使糖转化为酒精。
2. 一次蒸馏: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得到的液体进行一次蒸馏。
在蒸馏锅中,将这个发酵液体加热,使其中的酒精沸腾,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变成液体,这样就分离出了酒精和水。
3. 混合酒精:将一次蒸馏得到的酒精与其他一些口感独特的酒精混合,这样能够使酱香型白酒具备更加独特的风味。
4. 二次蒸馏:将混合酒精再次进行蒸馏,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纯酒精,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物质。
通过二次蒸馏,可以将酒液中的不良成分去除,使白酒更加纯正。
5. 洗涤沉淀:将二次蒸馏得到的酒液放置静置,通过沉淀等工艺去掉酒液中的颗粒状杂质。
这样能够使酒液更加清澈透明。
6. 储存发酵:将洗涤沉淀后的酒液放入大缸或大桶中进行储存发酵。
储存发酵的时间长短和储存方式会对酱香型白酒的口感和香味产生重要影响。
7. 桶贮老熟:经过储存发酵后,酱香型白酒可以进行桶贮老熟。
通常是将白酒放入大木桶中进行贮存,并且在桶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这样能够使白酒更加醇厚和香气四溢。
8. 定型熟成:经过桶贮老熟后,酱香型白酒还需要进行定型熟成,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经过定型熟成后,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口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合理的控制,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代表了中国白酒工艺的精髓和传统。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19ff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8.png)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其生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工艺,并有着独特的工艺要求。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第一步是酿造。
首先需要准备好高粱、小麦等原料,并进行淘洗清洁。
然后将淘洗干净的原料进行加工,一般为研磨,研磨后的原料称为醏曲。
接着将醏曲拌入水中,调整出合适的湿度,进行发酵。
发酵一般需要10-15天,发酵完毕后,将发酵液倒入发酵池中,即可进行蒸馏。
第二步是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酒精和香味分离出来的过程。
将发酵液导入蒸馏锅中,加热并蒸馏,将蒸出的酒汽经过冷却得到白酒。
第三步是陈存。
新酿出来的白酒需要进行陈存才能使其更加醇厚。
一般的酱香型白酒都需要在陈贮罐中陈贮至少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在陈贮期间,白酒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更多的香气成分。
第四步是勾兑。
陈存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的白酒进行勾兑。
勾兑的目的是使不同批次的白酒达到相似的风味和品质,保持白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五步是瓶装。
勾兑完毕的白酒需要进行瓶装,以便销售和储存。
在瓶装过程中,需要将白酒倒入玻璃瓶中,并进行严格的瓶封和贴标操作。
总结来说,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酿造、蒸馏、陈存、勾兑和瓶装。
这些步骤的完成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的实践,才能保证酒质的优良和口感的独特。
同时,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要求,比如控制发酵温度,严格蒸馏流程,合理陈贮时间等等。
只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好的酱香型白酒。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2dbb46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a.png)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关于《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酱香型白酒主要是有高粱米,麦子,水酿制而成,略微淡黄,但不显著,香气细致、并不是很不突显,归属于先酯后酱,酱香型持续時间较长,空干一杯香气不容易散,味超过香,苦度也相对性适度,近视度数不高。
对身体刺激性较为小,较为合适女士喝。
详尽掌握下酿制酱香型白酒的六种加工工艺。
一、高品质大曲酒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加工工艺应用高溫大曲酒做为糖化发酵剂,一年一个酿制周期时间,二次加料(下沙和糙沙),二种发醇(沉积发醇和入窖发醇),三种典型性体(酱香型、醇甜、窖底),三十天发醇,四十天制高溫大曲酒药,五月端午节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摘酒,八次加曲发醇,九次蒸制,十个加工工艺特性。
酿造出来的原浆酒,要分析等级分类存储;一年后开展盘勾;第二年开展型勾;第三年开展品勾;第四年特酿调料几回就可以原厂;再加酿制的一年,就拥有五年才可以原厂的叫法。
也仅有依照这一加工工艺生产出去的酱香型白酒才可以算作高品质酱香型白酒,自然还与本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气侯、水等要素相关。
二、麸曲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加工工艺应用麸曲做为糖化发酵剂;一般发酵时间二三十天,糖化发醇完全,一次斟酒;麸曲酱香白酒生产具备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储存期短、周转资金快、质优价廉的特性。
三、碎砂酱香型白酒酿制加工工艺碎沙酒,用破碎的高粱米酿好的酒称之为“碎沙酒”。
一般应用多种多样大曲酒加上酵母粉和酶制剂等做为糖化发酵剂;将原材料破碎后,历经预备处理后拌和糖化发酵剂入窖发醇二三十天,水蒸气蒸馏斟酒,一次烤后。
“碎沙酒”生产周期时间短,出酒率较高,质量一般;不需要严苛的“回沙”加工工艺,一般拷两三次就把谷物中的酒提完。
该类酱香白酒生产成本费相对性较少,现阶段销售市场上市场销售的中低端商品基本全是此类。
四、翻沙酱香型白酒酿制加工工艺基本是大曲酒酱香型白酒捆沙酒最终第9次蒸制烤后喝醉酒,适度添加原材料和酒曲等,开展的一次发醇水蒸气蒸馏斟酒个人所得。
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2f9e08c7e21af45b207a8a6.png)
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工艺(一)酱香篇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酒体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等特征。
在所有的白酒中,酱香型白酒所含的总酸是相当高的一种,可达2.0g/L(以乙酸计)以上,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其发酵容器是石壁泥底窖池,酒体主体香成分不明确。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酱香型白酒生工艺说明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时间贮藏,精心勾兑而成。
两次投料指下沙和糙沙两次投料操作。
有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可以概括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四高是: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两长是指:生产周期长,历经一年;贮藏时间长,一般需要贮藏3年以上。
一大指的是用曲量大,用曲量与粮食质量比达到1﹕1;一多指的是多轮次发酵,即八轮次发酵。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中,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
1. 下沙于每年的9月重阳开始下沙。
将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积于晾堂甑桶边,将堆积润粮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匀后上甑,蒸粮2h~3h,使粮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泼上热水(称量水)后出甑。
将蒸好的原料铺于晾堂摊凉至适宜温度,撒适量酒尾,加入高温大曲粉,进行发酵;2. 糙沙取出窖内发酵好的生沙酒醅,与粉碎、润好后的高梁(高梁润粮操作与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蒸粮蒸酒,所得的酒即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发酵)。
将蒸好的原粮摊凉后加入适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温大曲粉拌匀,入窖池发酵后开窖蒸酒。
3. 七次取酒将糙沙轮次入窖发酵好的糟醅从窖内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内糟醅的不同层次,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
蒸酒结束后,将糟醅出甑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后起堆堆积发酵,高温堆积后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开窖,按窖内上、中、下3层将糟醅分别起出,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等存放。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fcc75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b.png)
酱香型白酒酿造方法
生成内容:
酿制酱香型白酒需要仔细挑选上好的原料,合理搭配,精准控制酿造过程,以确保酒品的质量。
酿造酱香型白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一、原料的备料
1.添加酒母:酿制酱香型白酒,建议采用芽酿米,酒食搭配可以选用大米和小麦;
2.加料:根据用酒配方,选择合适的花草、果实及调料拌入原料中;
3.煎熬:将原料煎熬到适宜的温度,进行混合和醇化;
二、蒸馏
1.将混合物蒸到指定的温度,为蒸馏提供条件;
2.精馏:进行多次精馏,除去不需要的杂质,提纯醇精;
三、陈酿
1.大桶熟成:将精馏的醇精放入桶内,熟成三至六个月,以便发酵;
2.分瓶装:将熟成后的白酒,装入小酒桶内,继续陈酿半年至一年;
四、包装及灌装
1.准备包装材料:准备好各种袋和瓶,确保质量;
2.灌装:将酱香白酒装入瓶子,完成装瓶;
五、存储
1.存放室温:将瓶装白酒放入室温常温处,以保持原有的口感和风味;
2.温酒保存:将白酒放置在17℃-22℃的环境中保存,可以维持其酒质和风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精心酿制出一款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不仅可以让人享受满口的酱香醇厚,还能清爽入口,充满可口的味觉体验。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740b0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0.png)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料12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1.2.1.、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1.2.1.、堆积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22-24小时,温度38-43℃;1.2.1.、入池发酵a、先将池底用黄粘土铺8-10公分,铺底的黄粘土用80%的酱香黄水和20%的酱香酒尾与50kg大曲粉混匀,泼在黄土上,光脚踩实、踏平,在撒5kg大曲粉、1公分厚稻壳,如用酱香黄水建池更好;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约80kg的纯净水泼撒,扬凉降温28-33℃入池注:扬凉时须使用吹风机吹;1.2.1.、封窖发酵将粮渣入满后摊平盖席,将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活柔的封顶泥进行泥平,封泥厚度20公分左右,前5天每天都须用泥板泥一遍,以防止漏气,特别是池边上,不再下沉时,可用塑料布封好,并压好四边;发酵周期25天出池,转入第二轮糙沙工艺执行;1.2.2糙沙工艺1.2.2.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发酵25天后出池母槽装甑蒸酒蒸粮→出甑聚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1.2.2.2原、辅料使用要求:1.2.2.、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每甑投料6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1.2.2.、投料数量:糙沙为总投料量的50%;1.2.2.、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糙沙用曲用量为总原料量的10%;1.2.2.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600kg;1.2.2.、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600kg单独堆放;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1.2.2.、出池:a、先将封顶泥清除干净推到和泥处柔熟备用b、然后挖出母糟每甑约4-5推车推到甑锅处与润好的高粱掺拌均匀;c、上甑时高粱不再加水,翻拌后与出池的母糟掺拌均匀;上甑蒸酒、蒸粮注:掺拌后的粮糟与甑桶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减少酒精损失;1.2.2.、蒸粮蒸糙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以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b、上甑采用探气装甑,装甑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流酒后蒸粮90—110分钟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蒸粮要求9成熟为好;c、每甑接酒约12—16桶注:酒精为零度止,然后串蒸将酒精度提至40°左右单独存放,此酒为下沙酒其中以正丙醇为代表的高级醇含量较为丰富可做为调味酒使用;1.2.2.、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粮糟推到操作场上,用掀摊开先出甄的厚一点然后脱鞋,横竖用掀摊再光脚趟凉;1.2.2.、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7—40℃聚拢,中间扒沟,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渣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2次,注:低翻撒匀,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控制在30—33℃;1.2.2.、堆积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45-49小时,堆积温度控制在顶温43-48℃,堆积表层面1公分下有5-6公分厚的霉菌层;1.2.2.、入池发酵a、先将池底用黄粘土铺8-10公分,铺底的黄粘土用80%的酱香黄水和20%的酱香酒尾与50kg大曲粉混匀,泼在黄土上,光脚踩实、踏平,在撒50kg大曲粉、1公分厚稻壳,如用酱香黄水建池更好;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约2酒篓的纯净水泼撒,入池时水份控制在38-41%;温度控制在28-33℃;1.2.2.、封窖发酵将粮渣入满窖池后摊平盖席,在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活柔的封顶泥泥平,封泥厚度20公分左右,前5天每天须用泥板泥一遍,以防止漏气,特别是池边,不再下沉时,可用塑料布封好,并用沙土压好四边,发酵周期为28天;出池后,转入第一次出酒按第三轮生产工艺执行;1.2.3产酒循环生产工艺1.2.3.1工艺流程:稻壳→清蒸40分钟以上第一次出酒入池发酵30装甑蒸酒蒸粮→出甑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1.2.3.2辅料使用要求:1.2.3.、稻壳要求:有骨力,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清蒸40分钟以上;用量每甑12kg不含铺甑篦,要求摊凉晾干1.2.3.、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每甑用曲量120kg每轮甑数将逐渐增加1.2.3.3作业规程:1.2.3.、出池:a、先将封顶泥清除干净推到和泥处柔熟备用并用塑料布盖严防止水份散失;b、然后挖出母糟每甑约8-10推车推到甑锅处与蒸好的稻壳掺拌均匀;c、出完池后将池内扫净,池底撒大曲粉5kg然后用塑料布将池底封严;d、上甑前先在底锅内加入3一4水桶清水或酒尾3一4酒镂然后将蒸好的稻壳铺在甑篦上厚度约1厘米左右;并用水撒湿,然后将出池拌匀的母糟,上甑蒸酒、蒸粮注:掺拌后的粮糟与甑桶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减少酒精损失;1.2.3.、蒸酒、蒸粮大气压蒸粮时左右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并在底锅内加入3—4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蒸好的稻壳撒湿,防止原料掉进底锅;b、上甑采用探气装甑,装甑时间,每甑控制在28-30分钟,流酒后蒸酒蒸粮80分钟左右;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并以不出现破粒发粘为主;c、每甑接酒后再接3-4篓尾酒注:尾酒酒精度到零度止,添入下甑底锅内;1.2.3.、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母糟推到操作场上,用掀摊开先出甄的厚一点然后脱鞋,横竖先用掀摊后再光脚趟凉;1.2.3.、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母糟温度37—40℃聚拢,中间扒沟,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母糟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并用扫帚将疙瘩打开注:低翻撒匀,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43-45%,温度控制在28—32℃;1.2.3.、堆积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96小时左右,随升温情况而定,堆积温度控制在49-51℃顶温,使堆积表层面30-40公分的下方有5-10公分厚的霉菌层;1.2.3.、入池发酵a、先将池底撒一层蒸好的稻壳约1公分然后用两桶热水泼洒池壁池底;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纯净水泼撒每甑泼撒纯净水约10kg 温度38一39至堆积粮渣表面及粮渣,入池时水份控制在44-46%;温度控制在33-36℃;1.2.3.、封窖发酵将粮渣入满窖池后摊平盖席,在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柔活的封顶泥泥平,封泥厚度20公分左右,封窖后前几天,每天须用泥板泥一遍,以防止漏气,特别是池边,不再下沉时,可用塑料布封严,并用沙土压好四边,发酵周期为30天左右;出池后,转入下一轮出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7b7de78762caaedc33d450.png)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注:”为关键控制点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 【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聚拢加曲翻拌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55690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6.png)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色的一种白酒,其生产工艺独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首先,酱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小麦、大米等粮食。
这些原料经过清洗、磨碎等预处理后,进行酒曲的制造。
酒曲是由酒母、酒菌和秆套等组成的,它们通过发酵作用能够将淀粉转化为酒精。
然后,将预处理好的原料与酒曲一起进行混合,调制成酒糟。
酒糟经过发酵、蒸煮等操作后,得到的凝固物称为酒窖。
酒窖在窑中进行长时间的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得酒糟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转化为酒精。
接下来,将发酵好的酒窖放入蒸馏锅中进行蒸馏。
在蒸馏过程中,酒馏分为头、心和尾三个部分。
头是蒸馏初期产生的液体,其中含有杂质和有害物质,需要舍弃。
心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它经过蒸馏后收集起来,经过澄清、陈酿等操作,得到成品酱香型白酒。
尾则是蒸馏后期产生的液体,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需要和下一锅的头混合使用。
最后,将获得的成品酱香型白酒装瓶。
在装瓶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陈酿,提高酒的品质。
装瓶后,可以进行冷却、贴标签等包装工序,使得酒品外观整洁。
总的来说,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处理、酒曲制造、酒糟发酵、窖藏蒸馏和陈酿等环节。
这些环节经过精心调
控和长时间培育,才能得到具有特色风味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工艺,需要酒厂工人的细心操作和丰富经验的积累,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工艺对比
![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工艺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67ba11ab9d528ea81c779cb.png)
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工艺对比(一)酱香篇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酒体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等特征。
在所有的白酒中,酱香型白酒所含的总酸是相当高的一种,可达 2.0g/L(以乙酸计)以上,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其发酵容器是石壁泥底窖池,酒体主体香成分不明确。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说明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时间贮藏,精心勾兑而成。
两次投料指下沙和糙沙两次投料操作。
有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可以概括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四高是: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流酒;两长是指:生产周期长,历经一年;贮藏时间长,一般需要贮藏3年以上。
一大指的是用曲量大,用曲量与粮食质量比达到 1﹕1;一多指的是多轮次发酵,即八轮次发酵。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中,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
1. 下沙于每年的9月重阳开始下沙。
将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积于晾堂甑桶边,将堆积润粮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匀后上甑,蒸粮2h~3h,使粮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泼上热水(称量水)后出甑。
将蒸好的原料铺于晾堂摊凉至适宜温度,撒适量酒尾,加入高温大曲粉,进行发酵;2. 糙沙取出窖内发酵好的生沙酒醅,与粉碎、润好后的高梁(高梁润粮操作与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蒸粮蒸酒,所得的酒即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发酵)。
将蒸好的原粮摊凉后加入适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温大曲粉拌匀,入窖池发酵后开窖蒸酒。
3. 七次取酒将糙沙轮次入窖发酵好的糟醅从窖内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内糟醅的不同层次,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详解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03df99852458fb760b56ab.png)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详解以国酒茅台,酱香型白酒后起之秀贵海酒,郎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中国白酒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对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却很少有人知晓。
今天小编就来带您一起揭秘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名词解释:【下沙】在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把高粱原料称为沙。
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
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
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大曲要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下沙名词解释:【下沙】在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把高粱原料称为沙。
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1)泼水堆积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
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
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
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
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 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
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
出甑后再泼上 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
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5be40e1a37f111f1855bea.png)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1.2.1《下沙工艺》1.2.1.1工艺流程: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
每甑投料12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泼水堆积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蒸粮【蒸生沙】大气压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出甑摊凉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酱香型白酒十个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工艺
![酱香型白酒十个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48f358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6.png)
酱香型白酒十个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工艺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是十分独特、科学合理的。
在顺应茅台镇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
概括酱香型白酒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是酱香型白酒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白酒工艺的地方。
三高是指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
酱香型白酒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度,比其他任何白酒温度高出10—15度,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成效。
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是其利用自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度。
通过高温规程发酵,形成酱香白酒特殊芳香物,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物质。
这种高温堆积发酵是其他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也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他的蒸馏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白酒高出10—20度,主要目的一是别离酱香型白酒酒精发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低沸点物质。
是酱香型白酒饮用后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是指基酒的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两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而其他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酱香型白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进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酱香型白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加醇香体美,加之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表达其酱香型白酒的高品味价值。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
严格按照节气进行,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再经三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时间至少要5年以上才能出厂。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a9e0e0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c.png)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解说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酱香型白酒是独特的工艺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部分。
其传统工艺总结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其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其工艺特点为: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而形成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风格,现将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如下:第一部分原料酱香型白酒以小麦制曲。
小麦感官要求:颗粒坚实,饱满,均匀,呈金黄色,皮薄,无霉变。
理化指标:水分≤13.0%,淀粉≥60%,干粒重≥38.0g/千粒,不完善粒≤4.0%,夹杂物≤1.0%。
高粱为制酒原料。
高粱为红褐色,不带清白色,颗粒坚实,饱满,均匀,无霉变,无污染,断面呈玻璃状。
以茅台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例,其颗粒较小、皮厚、扁圆结实,干燥耐蒸煮、耐翻拌,其水分<13%,蛋白质>12%,干粒重>35g/1000粒,淀粉含量>60%,其中支链淀粉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高粱,占总淀粉的99%。
其吸水量低,耐蒸煮,不易糊化,这些条件满足了酱香型白酒逐步糊化,多次蒸煮、翻拌、发酵的需要。
第二部分制曲工艺制曲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一份民族遗产。
曲的种类较多,按其形状和原料可分为大曲、小曲、麸曲。
大曲可分为三类:按大曲的品温可分为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高温大曲;按工艺可分为传统大曲、接种的强化大曲和纯种大曲;按所作用质料出产的产品可分为酱香型大曲、浓香型大曲、清香型大曲、兼香型大曲。
酱香型酒曲是配合的高温大曲,以小麦为质料。
其出产工艺流程如下:酱香型白酒大曲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生料制作、开放制作生料制作是酱香型白酒大曲培养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小麦自身所带的菌及环境微生物在制作时共同作用,由此而部分形成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产香、产酒功能菌和酱香型白酒香气、香味的前驱物质。
开放式制曲有别于其他曲种的制作,开放式制曲最大限度地网络了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增加大曲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总量。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30be7b40722192e4536f6b5.png)
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酱香白酒主要是有高粱,小麦,水酿造而成,略有微黄,但不明显,香味细腻、不是很不突出,属于先酯后酱,酱香持续时间较长,空杯酒香味不易散,味大于香,苦度也相对适中,度数不高。
对人体刺激比较小,比较适合女性喝。
详细了解下酿造酱香白酒的六种工艺。
一、优质大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高温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年一个酿造周期,二次投料(下沙和糙沙),二种发酵(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三十天发酵,四十天制高温大曲药,五月端午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摘酒,八次加曲发酵,九次蒸煮,十个工艺特点。
酿造出来的原酒,要分型分级储存;一年后进行盘勾;第二年进行型勾;第三年进行品勾;第四年陈酿调味几次即可出厂;加上酿造的一年,就有了五年才能出厂的说法。
也只有按照这个工艺生产出来的酱香酒才能算是优质酱香酒,当然还与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水等因素有关。
二、麸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般发酵时间二三十天,糖化发酵彻底,一次取酒;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格低廉的特点。
三、碎砂酱香酒酿造工艺碎沙酒,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
一般使用多种大曲添加干酵母和酶制剂等作为糖化发酵剂;将原料粉碎后,经过预处理后拌合糖化发酵剂入窖发酵二三十天,蒸馏取酒,一次烤完。
“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拷两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
此类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相对较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低档产品基本都是该类。
四、翻沙酱香酒酿造工艺基本是大曲酱香酒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烤完酒后,适当加添原料和曲药等,进行的一次发酵蒸馏取酒所得。
“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
五、回沙酱香酒酿造工艺这是大曲酱香酒的一种创新,一些酒厂在大曲酱香酿造的第四轮次或第五轮次添加原料,进行酿造所得的酱香型白酒。
后续工序和大曲酱香酒基本一致。
杜康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杜康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678c0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e.png)
杜康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杜康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优质白酒之一,其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料:选取优质的糯米、大米或小麦作为主要发酵原料,经过清洗和浸泡处理后,蒸煮熟化。
2. 曲种制备:杜康酱香型白酒是以酒曲为发酵剂,其中核心成分是麸曲。
麸曲是由优质小麦经过发酵、发芽、研磨等过程制得的,通过将麸曲和水混合并搓揉,形成酒曲作为后续酿造的主要成分。
3. 入曲:将煮熟的原料米或麦面放入发酵桶中,撒入事先制备好的酒曲,用木杵进行搅拌,使酒曲均匀地粘附在原料上。
4. 发酵:将混合好酒曲的原料密封发酵桶中,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会将米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和其他有机物。
5. 蒸馏:发酵结束后,采用传统的蒸馏方法将发酵液蒸馏。
首先将发酵液倒入蒸馏锅中,燃烧煮沸,产生的蒸汽通过蒸馏锅内的醪床,然后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液态。
6. 储存和陈化:获得的酒液经过蒸馏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和陈化。
通常酒液存放在陶坛或木桶中,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自然陈化。
陈化
过程中,酒液会逐渐发生化学变化,提高酒的质量和口感。
7. 精制和调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和陈化后,酿造完成的白酒需要经过精制和调配。
精制是指将酒液进行过滤和澄清,以去除杂质和浑浊物质。
调配是根据一定的配方要求和口感要求,将酒液按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所需要的酒品风格。
以上就是杜康酱香型白酒的基本酿造工艺。
不同的杜康酱香型白酒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这些基本步骤。
酱香型白酒的“一二九八七”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一二九八七”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bb98ae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3.png)
酱香型白酒的“一二九八七”工艺说起酱香酒的说,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一串数字"12987",没错,这正是酱香酒的工艺密码。
但是这串密码到底是什么含义?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具体有多复杂?相信大多数人就不清楚了。
今天就来说说酱香酒的12987工艺到底是啥。
酿造工艺12987既括起来,酱香型白酒工艺可以理解为“一二九八七”,即“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季节性则体现在端午制曲,重阳下沙。
壹:一年一个生产周期贰:两次投料玖:九次蒸煮捌:八次发酵染:七次取酒红樱子高梁在实际的制酒过程中,酱香型白酒工艺则是分为润粮、下沙、二次投料、蒸酒等具体步骤。
1、润粮选用比较完整的本地红樱子高梁,这样的高粱才经得起多次蒸煮,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充分吸水。
2、下沙在贵州省茅台镇白酒行业中,“沙”的意思就是指红樱子高梁,因为本地产高梁细小而色红,所以成为“沙”。
"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一高梁。
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酒。
3、收堆第一次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发酵,锥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
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
酱香型白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度才结束这一环节。
4、二次投料大概一个月后,客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既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粮。
继续上甄蒸煮。
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
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5、轮次蒸酒生产工艺进入蒸馏取酒环节。
经过收堆高温发酵及一个月左右窖池内发酵期后,开始第三次蒸煮。
进行第一次取酒。
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摊,下窖等流程。
如此周而复始,每次一个月。
一般来说,一年一个周期,指的是从第一次投粮,即以重阳下沙为始,到第七次取酒完成为终,历时一年。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c190e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e.png)
可避免酒精从甑边上升过快,造成蒸馏时蒸汽钻边现 象,不利于甑内酒醅中酒精、香味物质的提取。缓慢 高温馏酒,严格控制进汽在,馏酒温度35 -40℃,馏 酒速度1.5-2.0 kg/min,每甑酒头取1-1.5 kg等关键 工艺参数的控制。
取酒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到酒液的温度、浓度及口感, 特别是口感。量质摘酒后进行分别存放,如发现有邪 杂味.立即终比接酒.改用尾酒坛接酒.用于制作窖底 醅或泼窖。俗语讲“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保证 质量靠掐酒”就是讲分段取酒的重要性。
理想的时间。 ➢沙:茅台酒生产中粉碎后的高粱; ➢下沙:第一次投料:占总料量的50%,要求 整粒高粱与破碎粒之比为8:2;。高粱粉碎的 目的是在于使原料更有利于吸水膨胀,同时 有利于糊化及糖化发酵作用,利于后期轮次 中的发酵和蒸馏,还有利于排出原料带来的 杂味,并有利于原料的灭菌作用。
原料的粉碎
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 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 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 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 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 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 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 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型。国内的 酱香型白酒品牌有:茅台,郎酒,武陵酒,永福
酱酒,珍酒等,其中尤以茅台为尊。
酱香型白酒的基本概况
背 景:酱香型白酒是中国最早的香型白酒,是中国的 老三大香型白酒之一。
现 状:酱香型白酒的产量一直都很低,现在占白酒总量 的2 %左右。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
➢窖底香型酒:由窖底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
酱香型白酒是独特的工艺白酒,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部分。
其传统工艺总结为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其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
其工艺特点为: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而形成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风格,现将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综述如下:
第一部分原料
酱香型白酒以小麦制曲。
小麦感官要求:颗粒坚实,饱满,均匀,呈金黄色,皮薄,无霉变。
理化指标:水分≤13.0%,淀粉≥60%,干粒重≥38.0g/千粒,不完善粒≤4.0%,夹杂物≤1.0%。
高粱为制酒原料。
高粱为红褐色,不带清白色,颗粒坚实,饱满,均匀,无霉变,无污染,断面呈玻璃状。
以茅台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例,其颗粒较小、皮厚、扁圆结实,干燥耐蒸煮、耐翻拌,其水分<13%,蛋白质>12%,干粒重>35g/1000粒,淀粉含量>60%,其中支链淀粉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高粱,占总淀粉的99%。
其吸水量低,耐蒸煮,不易糊化,这些条件满足了酱香型白酒逐步糊化,多次蒸煮、翻拌、发酵的需要。
第二部分制曲工艺
制曲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一份民族遗产。
曲的种类较多,按其形状和原料可分为大曲、小曲、麸曲。
大曲可分为三类:按大曲的品温可分为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和低温大曲;按工艺可分为传统大曲、接种的强化大曲和纯种大曲;按所作用原料生产的产品可分为酱香型大曲、浓香型大曲、清香型大曲、兼香型大曲。
酱香型酒曲是独特的高温大曲,以小麦为原料。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酱香型白酒大曲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生料制作、开放制作
生料制作是酱香型白酒大曲培养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小麦自身所带的菌及环境微生物在制作时共同作用,由此而部分形成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产香、产酒功能菌和酱香型白酒香气、香味的前驱物质。
开放式制曲有别于其他曲种的制作,开放式制曲最大限度地网络了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增加大曲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总量。
(2)堆积升温、自然培养、季节性强
酱香型白酒大曲的生产季节性强,伏天踩曲。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多又活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高温大曲极为有利。
酱香型白酒大曲培养的条件是自然的过程,特别是培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纯属自然控制。
曲房采取活页木窗和小青瓦顶自然通风,曲块堆积时采用横三竖三的形式交错堆积,这种堆积形式易排潮也易保温。
以曲块间加稻草调节温、湿度,以四周及顶部加盖稻草保湿、保温。
在大曲培养期间品温达到60℃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仓,一周后再进行第二次翻仓,以降低品温并使曲块发酵均匀。
(3)高温制曲、培养周期长
高温制曲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重要工序。
酱香型白酒大曲培养品温高、培养时间长,曲砖要经过40天品温高达60℃以上的培养。
拆曲将曲块转入干曲仓后,还要存放半年以上,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通过存放曲块自然干燥,酶活力降低,曲块香味增加。
(4)成曲黄、白、黑,糖化力低
在制曲生产过程中因曲醅的品温不同,自然形成了黄曲、白曲、黑曲。
白曲品温较低,是发酵不彻底时形成的,但其糖化率相对较高;黑曲品温过高,是曲块烧坏而形成,糖化率低并有糊苦味;以黄曲最香,质量最好,所占比例最高,达80%以上。
酱香型白酒的高温大曲有别于中温大曲,中温大曲糖化力高,约700~1000葡萄糖mg/35℃.h.g,而高温大曲的糖化力低约100-300葡萄糖mg/35℃.h.g,但蛋白质分解率相对较高。
第三部分制酒工艺
制酒生产工艺是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最重要的部分。
全年两次投料,多轮次高温堆积发酵、窖内发酵,高温接酒。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制酒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严格的季节性生产
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即每年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开始投料,1年为1个生产大周期。
(2)两次投料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第一次投料,占原料的50%,称为下沙,蒸粮、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投入其余的50%的粮混合蒸粮,称为造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
有异于其他白酒四季投料。
(3)生产周期长
下、造沙投料完毕发酵1个月后,出窖烤(蒸)酒,以后每发酵1个月烤酒1次,共烤7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
同一批原料要经过9次蒸煮、8次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7次烤酒才丢糟。
历时整整一年。
(4)高温堆积
酱香型白酒采用开放式凉堂堆积发酵与封闭式入窖窖内发酵相结合的两种发酵方式,有别于其它白酒摊凉加曲后立即入池发酵的方式。
高温堆积发酵工序是酱香型白酒的独创,是工艺的核心。
是糟醅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二次制曲”的过程。
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的曲糖化力低,并且几乎没有酵母菌。
在堆积过程中,糖化酶的含量逐步增大,酵母菌数明显增多,达到每克数千万至上亿个。
而且参与发酵的微生物体系与大曲发酵的微生物体系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产酒酵母都是在堆积过程中富集的。
通过高温堆积,微生物在消长过程中相互利用,以达到代谢产物具备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和、回味悠长的目的。
堆积发酵的质量直接影响酒的产质量。
堆积发酵好,酒的产质量好;堆积发酵不好,酒的产质量不好。
(5)高温接酒
其他白酒要求蒸馏接酒温度为25℃,而酱香型白酒的接酒温度要求在40℃以上,有利于排除低沸点、刺激性的物质,有利于保留高沸点物质,有利于提高酱香型酒的质量。
(6)以酒养窖以酒养糟
制酒生产除在投料润粮时加水外全年不再加水。
下窖时在窖底、窖壁、酒醅内和做窖底、窖面时喷洒尾酒,用以调节糟醅的水份。
另外尾酒更主要的作用是在窖内再次发酵增香,供给己酸菌、甲烷菌、产酯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碳源及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
(7)合理的酒精浓度
酱香型白酒的浓度是53%(v/v)。
关于酒精浓度有个经典实验数据,即用53.94毫升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体积不是1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这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
的最紧密。
可见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浓度最合理。
(8)出酒率低、大曲用量多、辅料用量少
酱香型白酒出酒率低为5:1。
即5公斤粮食生产1公斤53%(v/v)左右的酒,在所有白酒生产中是最低的,浓香型白酒仅2公斤多粮食就可生产1公斤酒。
大曲用量多为1:0.9。
即1公斤高粱要耗用0.9公斤大曲,是所有蒸馏酒中用曲量最大的。
大曲不仅是酿酒的糖化发酵剂,同时也是酿酒原料,其曲香又是酱香型白酱香的重要来源。
酱香型白酒辅料用量少。
仅占原料量的5℅,浓香型酒辅料用量是酱酒用量的几倍,辅料少因此而带来的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甲醇等成分含量就少,酱香型白酒甲醇含量远远低于浓香型酒,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控制要求。
第四部分贮存、勾兑工艺
长期贮存是是保证酱香型白质量的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
勾兑是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对酱香型白酒最终风格的形成和稳定酒质起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贮存、勾兑工艺流程如下:
1、分型贮存、原酒贮存期长
酱香型白酒1-7轮次酒经感观评定分香型、等级后,按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和不同等级、不同轮次,入库装坛分型贮存。
轮次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方可进行勾兑。
刚烤出来的轮次酒,具有刺激感,经过长期贮存后,口味变的醇和、柔顺、酱香也更加突出。
贮存越久,酱香型白酒的酒体越柔顺,香气越幽雅。
2、勾兑工艺
酱香型白酒是以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原酒勾兑而成。
酱香型白酒原酒种类多,有1至7个轮次酒,每1个轮次酒又分为酱香、醇甜、窖底三种典型体,每一种典型体又分为3个等级,另外勾兑时还要使用口味独特的调味酒和不同年份的老酒。
酱香型白酒原酒酒精度低,为51-57%(v/v),成品酒勾兑时以酒勾酒不加浆,有别于其他蒸馏酒有的原酒酒精度高达70度以上,勾兑时再加浆的工艺。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古老而独特,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而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整个酿制的过程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节律,是人类成功利用微生物的典范。
是古代酿造工艺的精华。
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