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大豆验收标准
膨化食品检验报告
![膨化食品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b46376ccbff121dd368360.png)
色泽正常,且基本均匀,不得有过焦的颜色。
滋味、气味
具有主要原料经加工后应有的香味,无焦苦味、油味及其他异味。
组织
内部呈多孔形,基本没有结块现象。口感疏松,不粘牙,涂层薄厚均匀。
杂质
无外来杂质。
单件包装净含量误差
≤250g±5%
>250g±2.5%
单块误差
5g~50g负偏差9%
50g~100g负偏差4.5g
XXX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编号№:
产品名称
膨化食品生ຫໍສະໝຸດ 组长产品班组产品批号
产品数量
化验室温度
℃
抽取样品数量
检验依据
QB2353-1998膨化食品 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检 验 内 容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要 求
检验结果
合格判定
形态
具有该产品的特定形状、外形完整,大小较均匀,涂层均匀。
100g~200g负偏差4.5%
200g~300g负偏差9g
水分(%)
≤7.0
菌落总数/(cfu/g)
≤750个/g
大肠菌群/(MPN/100g)
≤30个/100g
检验结论:
检验机构盖章:
检验员:检验日期年月日
出厂检验报告
(膨化食品)
河北新得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f97f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6.png)
2019年最新饲料原料验收标准莘县金鸡饲料有限公司标准版本原料标准前言一、我公司依据2017 年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及 2018 年 5 月 1 日版莘县金鸡牧业有限公司制定的《原料验收标准》/国家饲料原料目录,并结合本公司和本地饲料市场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本原料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原料验收、质量仲裁的依据。
二、本标准自 2019 年6 月 01 日起实施。
2019 年 6 月 01 日说明:1、所有的原料(零收原粮除外)在到厂之前必须依照验收标准签订采购合同,在合同中约定质量指标。
2、理化指标是原料质量的基本要求,超出理化指标,但在控制范围的扣量扣款执行。
卫生指标超标退货处理。
3、原料的让步接收,除水分指标扣重外,其他指标均按标准折成单价扣款。
4、感观检验作为原料验收标准重要指标,包括新鲜度、色泽、气味、均一性等,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款或退货处理。
5、优质优价,价值采购,技术部及时进行价值评估。
对于因特殊情况不符合标准的,需经技术部配方师进行评估后签订合同,同时上报技术部备案。
品种感官理化指标(合格标准)必检指标收货范围(不合格部分须扣量扣价)控制范围(让步接收)扣量扣价及退货标准1、水分≤14.0%;水分1、水分≤15.5%,夏季1、水分 14%起扣,超一扣一,超出控制范围降级2、容重:容重≤14.5;或退货处理华北玉米≥720g/L;霉变2、杂质过筛;2、霉变≥1%降级或退货处理;东北玉米≥700g/L;虫蛀3、容重≥700g/L,烘干粮3、容重超出控制范围降级使用;颗粒略有不均3、霉变≤1%;杂质不低于685g/L(价格按实际4、杂质过筛退杂;乳、种猪用匀、饱满,色4、不完善粒≤4.0%;毒素水分折算);5、其他指标超标可根据禽用玉米标准降级使用。
泽黄色,无异5、黄曲霉≤20ppb;焦糊粒4、霉变≤1%;6、霉变均按重量法计,下同。
玉米味、异臭、异呕吐毒素≤0.5ppm;5、虫蛀≤2%;物、无污染。
膨化大豆的掺假鉴别法及脲酶活性的专业控制
![膨化大豆的掺假鉴别法及脲酶活性的专业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fd57fb5284ac850ad024223.png)
膨化大豆掺假鉴别方法感官特征:鲜黄亮泽,粉细蓬松,豆香浓郁。
询问法:①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膨化大豆的蛋白和脂肪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异,但两者一般呈负相关; 国产大豆膨化大豆,蛋白36-38%、脂肪17-19%,色泽金黄色; 进口大豆膨化大豆,蛋白34-36%、脂肪19-21%,色泽较暗;色泽除因大豆品种、产地区别外,还与杂质含量有关,杂质多则颜色偏暗。
理化指标: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水分 % 粗蛋白 %粗脂粉 % 粗纤维% 粗灰分 % 脲酶活性 Mg/g.m in 蛋白质溶解度 % 猪消化能 兆卡/千克 鸡代谢能兆卡/千克 ≤12 ≥35 ≥16 ≤7.0 ≤6.0 0.02-0.272-85 4.22 3.75价格比较法:膨化大豆价格比大豆原粮一般会高出350-500元,如低于大豆原料肯定是有问题的膨化大豆。
膨化大豆参考价位阈值自行估算法:Waldroup (1982)A = (0.874 X B) + C (1.256 x D)B = 1吨 44% CP 豆粕价C = 全脂大豆含油量D = 1吨植物油价格后端加油的辨别方法:油厂不合格低蛋白豆粕+油厂大豆油精炼过程中的下脚油,感观上呈,粗蛋白粗脂肪化验合格。
眼观法:如多次处理过的油条鼻嗅法:没有豆香浓郁的感觉吸油纸法:膨化大豆外边油份大镜检法:显微镜下油脂分子分布不均匀筛下豆、豆瓣、劣质豆加工膨化大豆:毒素检测法:毒素超标灰分检测法:灰分值偏高价格测算法:与膨化大豆使用价值公式偏离较大第二页膨化大豆的脲酶的专业控制(已设计好)。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8f4c92cccbff121dd36835f.png)
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及品质检测在上世纪60年代末,人们已在肉鸡饲喂中进行了熟化全脂大豆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对全脂膨化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和膨化工艺的逐步完善,全脂膨化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畜禽饲料中,在饲料生产中使用全脂膨化大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脂膨化大豆的概念及其特点大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由于生大豆内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酸、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成分,所以不能直接用来饲喂动物。
通过热处理加工可以很容易地使这些有害因子的含量降低到可以饲用的安全范围之内。
所谓的全脂膨化大豆是将整粒大豆或粉碎后的大豆经过热处理加工,通常是经过膨化机,在加工的过程中不添加或提取任何物质而加工的产品,呈金黄色,多微孔、细粒状具有高能高蛋白的特性。
全脂膨化大豆在高能高蛋白饲料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且进行了140-170℃高温处理,降低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它所含脂肪的热能比牛油、猪油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饲料中可以减少添加的脂肪量,大豆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其物理、化学组成和性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代谢能值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明显提高,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都在90%以上。
膨化以后,大豆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诱食性,提高畜禽的采食量。
膨化后的全脂大豆粉在去掉毒素的同时,保全了大豆的营养成分,权衡配合饲料中能值与蛋白质的限制性影响,可使蛋能比例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使用全脂膨化大豆可以节省添加油脂设备和减少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数量,避免了混合加油的不均匀现象,可以改善饲料外观,提高畜禽对饲料的适口性,并且可以减少饲料加工的粉尘浓度,减少混合机、制粒机的磨损,便于随时生产加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全脂膨化大豆的加工工艺及工作原理常规的膨化加工工艺为:原料-筛选除杂-粉碎-膨化-冷却-成品打包。
农副产品大豆验收标准
![农副产品大豆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5c37d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6.png)
农副产品大豆的验收标准如下:
1.色泽:大豆应呈黄色或绿色,没有生锈或霉变的问题。
2.含水量:大豆的含水量应小于14%。
3.杂质:大豆应该没有杂质,如沙石、铁屑以及其他杂物。
4.豆皮:大豆的豆皮应平整,没有损伤或变形。
5.大豆油分:按国家标准GB/T 5530-2014《粮食、豆类油分测定
法》测定,大豆的油分含量应不低于18.5%。
6.豆皮含量:大豆的去皮率应不低于90%。
7.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总脂肪酸含量通常是优质大豆的标志之一。
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大豆中
应该含有适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9.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豆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常较高,
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应该注意控制。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14400e4a7302768e9939e2.png)
膨化大豆鉴别方法
膨化大豆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质优价廉,氨基酸平衡性好,是配制乳猪料和哺乳母猪料的重要高能高蛋白饲料原料,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养分消化率,减轻过敏反应,加快生长速度,有利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
建议在断奶仔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添加6-24%。
膨化大豆因工艺不同,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其主要区别在感官、膨化程度、香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掺入玉米、玉米胚芽或豆粕进行膨化的掺假膨化大豆,所以在采购膨化大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①
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
②
询问膨化大豆加工工艺:是湿法还是干法。
③
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丰泽公司可免费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膨化大豆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质优价廉,氨基酸平衡性好,是配制乳猪料和哺乳母猪料的重要高能高蛋白饲料原料,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养分消化率,减轻过敏反应,加快生长速度,有利于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
建议在断奶仔猪料和哺乳母猪料中添加
6-24%。
膨化大豆因工艺不同,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其主要区别在感官、膨化程度、香味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掺入玉米、玉米胚芽或豆粕进行膨化的掺假膨化大豆,所以在采购膨化大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①
询问膨化大豆的原料:是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
②
询问膨化大豆加工工艺:是湿法还是干法。
③
要求膨化大豆供应商提供蛋白、脂肪含量和尿酶活性等指标。
豆制品验收标准及质量要求(食品餐饮业原材检验手册 规章制度)
![豆制品验收标准及质量要求(食品餐饮业原材检验手册 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cbed28360cba1aa911dabd.png)
有弹性,内质呈蜂窝状;不粘手,无酸味,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腐竹
一级品:色泽黄、油亮,干燥筋韧,无碎块;二级品:颜色较一级品灰黄,干燥无碎块;三级品:灰黄色较重,无光泽、易碎,筋韧性差,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豆制品检验标准
品名பைடு நூலகம்
质量标准
拒收标准
豆腐
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边角完整,不凹凸;口感细嫩,软硬适宜;醇香无杂质、无异味,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1、变质
2、过期
3、标识不符合要求
豆腐皮
颜色微黄,片状,表面细腻,薄厚均匀;有弹性,不发黏,无杂质,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油豆腐
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皮脆、内暗黄,酥松可口,有生产日期和厂家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4fed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3.png)
国标大豆标准及检验方法1. 国标大豆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系列关于大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业。
确保大豆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3. 国标大豆标准包含了大豆的外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油脂含量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4. 大豆的外观指标包括均匀性、色泽、杂质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目测和实验室测试来进行检验。
5. 农药残留是指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对大豆的残留。
国标大豆标准规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
6. 重金属含量是指大豆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些重金属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国标大豆标准对其含量进行了限制。
7. 油脂含量是指大豆中所含的油脂的含量。
油脂是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国标大豆标准规定了对油脂含量的要求。
8. 大豆的标准与检验方法是确保大豆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只有符合国标大豆标准的产品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
9. 大豆的标准与检验方法也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大豆及相关产品。
10.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由国家颁布,对大豆生产和加工企业有强制约束力。
这保证了大豆产品在市场上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11.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也有助于防止假冒伪劣大豆产品的出现。
只有经过合格的检验和检测才能将产品投放市场。
12.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可以为大豆产业提供规范化的生产和销售指导,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也有利于国际贸易。
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大豆产品更易于进口和出口。
14.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涉及到大豆种植和储存的规范要求,包括土壤环境、储存设施等方面。
15.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还包括对转基因大豆的检验和标识要求。
转基因大豆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和鉴定,以保证食品安全。
16.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需要经过实验室验证和试点检测,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
17. 大豆的标准和检验方法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匹配,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豆制品类的食品安全验收标准
![豆制品类的食品安全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af74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0.png)
豆制品类的食品安全验收标准一、原料控制1.豆制品类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大豆、绿豆、红豆等应当新鲜、无霉变、无杂质。
2.采购豆制品类的原料时,应当查验供货商的许可证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确保原料质量可靠。
二、生产环境1.豆制品类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车间应当干燥、整洁、卫生,照明充足,温度、湿度合理,无有害物质存在。
2.生产环境应当符合食品生产卫生规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污染。
三、生产过程1.豆制品类生产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过程中应当避免污染、混料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应当严格控制。
2.生产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并严格按照产品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四、卫生条件1.豆制品类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卫生设施应当完善,人员卫生、穿戴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2.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包装材料1.豆制品类包装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材料应当无毒、无害,印刷清晰、整洁,符合食品包装卫生要求。
2.包装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阻隔性,能够有效保护豆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检验检测1.豆制品类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定期进行检验检测,确保产品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2.检验检测内容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分析。
七、产品贮存1.豆制品类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仓库应当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雨淋等,同时应当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避免积压、霉变等。
2.产品贮存应当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异味影响,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八、标签标识1.豆制品类产品标签标识应当齐全、清晰,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标签标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虚假标注、误导消费者。
106.3 膨化豆制品
![106.3 膨化豆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bcb80f16866fb84ae45c8dca.png)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106.3—2010膨化豆制品2011—02—10发布 2011—03—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膨化豆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膨化豆制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地方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国家专项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分类代码 1 106 106.3分类名称食品豆制品膨化豆制品3 术语和定义(适用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膨化豆制品:是指大豆粉、食用大豆粕、大豆蛋白粉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经挤压膨化的方法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状态或纤维结构的产品。
4企业规模划分根据膨化豆制品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膨化豆制品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 ≥300且<3000 <3005检验依据下列引用的文件,其最新版本或修改单均适用于本规范。
GB 2711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413.31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脲酶的定性检验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5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21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23377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B/T10453 膨化豆制品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抽样6.1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
膨化食品检验项目及标准方法
![膨化食品检验项目及标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04493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b.png)
GBZT5009.30
GB/T23373
9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GB2760
GB/T5009.30
GB/T23373
10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b
GB2760
GB/T21927
GB/T23373
11
铝
GB2760
GB/T5009.182
GB/T23374
12
铅
GB2762
GB5009.12
GB4789.4
GB4789.5
GB4789.10
17
苯甲酸
GB27
18
山梨酸
GB2760
GB/T5009.29
GB/T23495
注:a.序号1-18为抽检项目
b.油炸型产品检测项目。
C.视产品色泽而定。
d.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检测。
e∙2014年7月1日之前生产的产品检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GB17401.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检测并判定;2014年7月1日(含)之后生产的产品检验,依据GB29921检测并判定。
GB/T23495
5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GB2760
GB/T5009.97
6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
GB2760
GB/T5009.140
7
合成着色剂(胭脂红、范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诱惑红)C
GB2760
GBZT500935
GB/T5009.141
SN/T1743
8
丁基羟基茴香酸
(BHA)
13
黄曲霉毒素B∣d
GBGB2761
膨化大豆验收标准
![膨化大豆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5eb8f70242a8956bece487.png)
大豆膨化加工与营养质量1 大豆产地目前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印度。
中国大豆主要来自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 大豆常规营养成分大豆属于油籽实类作物,除了脂肪含量高以外,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
与其他油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中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只有5%左右。
此外,粗灰分含量也不高。
详见表1.表1 大豆常规营养组成营养成分范围% 平均%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水分32-43.615.5-24.731.7-31.84.5-6.45.6-14371731510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明显比谷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平衡。
相对动物的需要来说,仍然有一些不足。
含硫氨基酸明显不足。
组氨酸、赖酸、精氨酸处于临界满足需要,色氨酸特别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蛋白色氨酸高并不是坏事,在很多其他饲料中,包括动物性饲料,色氨酸含量都不高,配合饲料中使用大豆或豆粕胡利于弥补这些饲料色氨酸不足。
玉米豆粕或大豆型日粮,色氨酸一般是充分满足需要略有余,不会超过需要很多。
3 大豆膨化生产工艺膨化加工是一种高温短时间的加工工艺,能最大限度保证营养物质严重变质变性,最大限度提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避免大豆营养物质损失。
最大限度改善大豆对动物的适合程度,减少对采食量的影响。
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投入比,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效率。
大豆膨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干法膨化、湿法膨化、挤压膨化。
从目前常用的膨化设备来看,膨化比挤压膨化更有优越性。
膨化机产量更大,耗能更少,膨化时间更短,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大豆其它的干燥方法包括:爆发、微波、烘炒等。
4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从表2可知,膨化加工后的大豆,水分显著减少,粗纤维也减少,其他组成成分有不同程度增加。
无氮浸出物基本上不受加工影响。
膨化过程的损耗主要是水分,其他营养物质的损耗不到1%。
表2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营养成分生大豆膨化大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损耗率(%)14.2336.6517.026.7225.385.679.3838.2118.114.3529.955 膨化大豆验收标准(1)脲酶活性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而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可用脲酶活性来作为豆粕加工适宜程度的间接估测指标。
饲料原料 膨化大豆
![饲料原料 膨化大豆](https://img.taocdn.com/s3/m/98c09140e518964bcf847c35.png)
饲料原料膨化大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原料膨化大豆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饲料原料膨化大豆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510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GB/T 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4698 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GB/T 14699.1 饲料采样GB/T 16764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NY/T 1372 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农业部公告第1218号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饲料原料膨化大豆全脂大豆经清理、破碎(磨碎)、膨化后获得的用做饲料原料的产品。
4 要求12 本品为黄色或浅黄色粉状物,色泽一致,具有豆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4.2 夹杂物除抗氧化剂、防霉剂、抗结块剂外,成品中不得添加饲料原料膨化大豆以外的物质,添加抗氧化剂、防霉剂、抗结块剂时,应标注添加的品种和数量。
4.3 粒度孔径为2.80mm 编织筛99.0%通过,但不得有整粒膨化大豆,孔径为1.40mm 编织筛的筛上物不得大于15.0%。
4.4 技术指标及质量分级技术指标及质量分级见表1。
豆类检验标准
![豆类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f92ce810661ed9ac51f3b3.png)
豆类检验标准(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绿豆引用标准:GB/T10461-1989 1感官要求:2理化指标:注:(1)纯粮率:指净试样质量(减1/2不完善粒折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不完善粒指绿豆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霉变粒,硬实粒。
(2)杂质指通过直径圆孔筛的筛下物、沙石、煤渣、砖瓦块、金属物等矿物质,泥土块,无食用价值的绿豆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4入库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入库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杂质检验方法:4.2.1色泽、气味的检验:目测色泽,属于哪类绿豆应具有的色泽;鼻闻其味,判定除了产品本身固有的气味外,有无其他异味。
4.2.2杂质检验:人工筛选杂质异物,用直径的圆孔筛筛选绿豆,计算筛下的沙石、煤渣、砖瓦块、金属物等矿物质的含量;人工挑选泥土块,无食用价值的绿豆粒、异种粮及其他有机物质,计算所占比例,两者相加为杂质率,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小红豆引用标准:GB/T10461-19892理化指标:注:(1)纯粮率:指净试样质量(减1/2不完善粒折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不完善粒指小豆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霉变粒。
(2)杂质包括通过直径圆孔筛的筛下物、沙石、煤渣、砖瓦块、金属物等矿物质,泥土块,无食用价值的小豆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4入库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入库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杂质检验方法:4.2.1色泽、气味检验:目测色泽;鼻闻其味,判定除了产品本身固有的气味外,有无其他异味。
4.2.2检验:人工筛选杂质异物,用直径的圆孔筛筛选红豆,计算筛下的沙石、煤渣、砖瓦块、金属物等矿物质的含量;人工挑选泥土块,无食用价值的红豆粒、异种粮及其他有机物质,计算所占比例,两者相加为杂质率,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膨化食品的检验方法-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膨化食品的检验方法-膨化食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75b631d0d233d4b04e699f.png)
膨化食品的检验方法-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1感官指标
取两包以上样品打开包装后观察,应具有各种品种正常的色泽,不得有霉变及其他外来污染物。
品尝其味,不得有酸败、哈喇味等异味。
2理化指标
2.1样品的处理
取0.5kg含油脂较多的样品或1kg含油脂少的样品,在玻璃乳钵中研碎,混合均匀后放置广口瓶内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2.2水分
水分按GB/T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2.3酸价
按GB/T5009.56规定提取脂肪。
分析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2.4过氧化值
按GB/T5009.56规定提取脂肪医学教`育网整理。
分析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2.5羰基价
按GB/T5009.56规定提取脂肪。
分析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2.6砷
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2.7铅
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2.8黄曲霉毒素
按GB/T5009.22规定的方法测定。
3微生物指标
3.1菌落总数
按GB4789.2规定的方法测定。
3.2大肠菌群
按GB4789.3规定的方法测定。
3.3致病菌
按GB4789.4、GB4789.5、GB4789.10、GB478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六和集团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六和集团饲料原料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6af11f55270722192ef77d.png)
24度棕榈油
鸡油、鸭油
米糠油
大麦
油渣(饼)
备注:水产料所使用的特殊原料请自己订标准。
合同指标
水分≤13%,粗蛋白≥43%,粗灰分≤7.0%,粗纤维≤7%,尿素酶活性(以氨态氮计)≤0.3mg/(min﹒ 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0%,新鲜无霉变,其它符合国标GB/T19541-2004。不得检出三聚氰胺, 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20ppb,玉米赤酶烯≤100ppb,呕吐毒素≤1ppm)。 水分≤13%,粗蛋白≥46%,粗灰分≤7.0%,粗纤维≤6%,尿素酶活性(以氨态氮计)≤0.3mg/(min﹒ g),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0%,新鲜无霉变,其它符合国标GB/T19541-2004。不得检出三聚氰胺, 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20ppb,玉米赤酶烯≤100ppb,呕吐毒素≤1ppm)。 水分≤13%,粗蛋白≥48%,粗灰分≤6.5%,粗纤维≤4%,尿素酶活性(以氨态氮计)≤0.3mg/(min ﹒g)≤0.3,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0%,新鲜无霉变,其它符合国标GB/T19541-2004。不得检出三 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20ppb,玉米赤酶烯≤100ppb,呕吐毒素≤1ppm)。 水份≤12%,粗蛋白≥46%,粗灰分≤7%,黄褐色或浅褐色碎屑状,色泽新鲜一致,无霉变,焦糊,结 块等异常现象.不得掺入花生粕以外的物质,且非二次粕。不得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GB13078(AFB1≤50ppb)。 水分≤12%,粗蛋白≥36%,粗灰分≤7.5%,粗纤维≤11.5%,粗脂肪≤3%,褐黄色或棕黄色,无霉 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126-2005饲料用菜籽粕。不得 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ITC+OZT≤4000ppm)。 水分≤12%,粗蛋白≥36%,粗灰分≤7.5%,粗纤维≤11.5%,粗脂肪≤3%,褐黄色或棕黄色,无霉 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126-2005饲料用菜籽粕。不得 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ITC+OZT≤2000ppm)。 水分≤12.0%,粗蛋白≥40.0%,粗灰份≤6.5%,粗纤维≤13.0%,粗脂肪≤2%,黄褐色或金黄色小 碎片或粗粉状,无霉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标GB/T21264-2007。不得检 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霉菌允许量≤50000个/g,游离棉酚≤ 1200ppm)。 水分≤12.0%,粗蛋白≥42.0%,粗灰份≤6.5%,粗纤维≤12.0%,粗脂肪≤2%,黄褐色或金黄色小 碎片或粗粉状,无霉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标GB/T21264-2007。不得检 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游离棉酚≤1200ppm)。 水分≤12.0%,粗蛋白≥46.0%,粗灰份≤6.5%,粗纤维≤10.0%,粗脂肪≤2%,黄褐色或金黄色小 碎片或粗粉状,无霉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标GB/T21264-2007。不得检 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游离棉酚≤1200ppm)。 水分≤8%,粗蛋白≥51%,粗灰分≤6%,粗纤维≤7.0%,粗脂肪≤2%,游离棉酚≤500ppm,黄褐色, 无霉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不得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0%,粗蛋白≥55%,粗灰分≤2%,粗纤维≤2%,粗脂肪≤5%,淡黄色至黄褐色,呈粉状或颗粒 状。无霉变、焦糊、结块、喷浆等异常现象。玉米烯酮≤1000ppb,呕吐≤1ppm,黄曲霉B1≤20ppb,不 得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0%,粗蛋白≥60%,粗灰分≤2%,粗纤维≤2%,粗脂肪≤5%,淡黄色至黄褐色,呈粉状或颗粒 状。无霉变、焦糊、结块、喷浆等异常现象。玉米烯酮≤1000ppb,呕吐≤1ppm,黄曲霉B1≤20ppb,不 得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0%,粗蛋白≥65%,粗灰分≤2%,粗纤维≤2%,粗脂肪≤5%,淡黄色至黄褐色,呈粉状或颗粒 状。无霉变、焦糊、结块、喷浆等异常现象。玉米烯酮≤1000ppb,呕吐≤1ppm,黄曲霉B1≤20ppb,不 得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2%,粗蛋白≥15.0%,粗灰分≤11%,粗纤维≤9%。无本产品外其它物质,不得检出三聚氰 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膨化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
![膨化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f80ecc5f61fb7360b4c657d.png)
膨化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1.1 适用范围适用于膨化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范围包括含油型膨化食品和非含油型膨化食品。
1.2 产品种类膨化食品分为含油型膨化食品和非含油型膨化食品。
含油型膨化食品:用食用油脂煎炸或产品中添加和(或)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
非含油型膨化食品:产品中不添加或不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
1.3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2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5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82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 17401 膨化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 20188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21912 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GB/T 21927 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2699 膨化食品GB/T 23373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GB/T 23374 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23378食品中纽甜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SN/T 1050 出口油脂中抗氧化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743 食品中诱惑红、酸性红、亮蓝、日落黄的含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整治办〔2009〕5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1.4 抽样1.4.1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
膨化大豆营养与鉴定
![膨化大豆营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dd92e6f90f76c661371a18.png)
膨化大豆营养与鉴定近年来,随着对膨化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和膨化工艺的完善,全脂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被广泛用于仔猪饲料中;特别当猪场油脂添加不便时,膨化大豆作为重要的能量原料。
1.湿法膨化与干法膨化膨化方法分为干法膨化和湿法膨化,湿法膨化主要是在调制器内通以蒸汽,蒸煮后进入膨化腔,但经压膨化后的产品的水分含量较高,须进行干燥、冷却处理。
在大豆水分较低时,可使用湿法膨化,因为通过加蒸气,易于调质,可提高单位时间内产量,而且破坏抗营养因子。
当大豆水分较高时,最好用干法膨化,有利于水分的蒸发。
2.熟化程度检验生大豆熟化就是有效地破坏其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利用率。
但是熟化过度,又会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坏。
如过度加热时,对赖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的破坏较大,还会引起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消化率下降,进食量减低。
如果熟化程度不够,大豆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脲酶等,不能得到有效的破坏,严重影响其利用率。
所以,在使用中有必要对膨化大豆的熟化程度做出相应检测。
而蛋白溶解度和脲酶是衡量加热程度最好的指标。
脲酶含量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被破坏的程度相关,显示是否熟化不足,脲酶活性只有在0.03~0.4范围内,饲用效果最好。
蛋白溶解度可克服脲酶活性指标的不足,蛋白溶解度在70-85%最佳,借以判断是否加热过度。
3.氧化酸败膨化大豆脂肪含量高,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在使用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夏季会被氧化酸败。
脂肪劣化后降低适口性,且易造成腹泻。
生长中常以有无油哈味、尝无涩味和酸味,口感新鲜带油香味为正常。
一般物理指标以酸价和过氧化值来衡量,酸价≤10mgKOH/g,油脂过氧化值6mmol/。
膨化大豆是优良的蛋白原料,采用湿法膨化方法,生熟度合宜,加热均匀,水分控制在10%左右,脂肪+蛋白含量≥52%,带自然油香味,即为优质的膨化大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膨化加工与营养质量
1 大豆产地
目前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印度。
中国大豆主要来自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 大豆常规营养成分
大豆属于油籽实类作物,除了脂肪含量高以外,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
与其他油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中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只有5%左右。
此外,粗灰分含量也不高。
详见表1.
表1 大豆常规营养组成
营养成分范围% 平均%
粗蛋白
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灰分
水分
32-43.6
15.5-24.7
31.7-31.8
4.5-6.4
5.6-14
37
17
31
5
10
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明显比谷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平衡。
相对动物的需要来说,仍然有一些不足。
含硫氨基酸明显不足。
组氨酸、赖酸、精氨酸处于临界满足需要,色氨酸特别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蛋白色氨酸高并不是坏事,在很多其他饲料中,包括动物性饲料,色氨酸含量都不高,配合饲料中使用大豆或豆粕胡利于弥补这些饲料色氨酸不足。
玉米豆粕或大豆型日粮,色氨酸一般是充分满足需要略有余,不会超过需要很多。
3 大豆膨化生产工艺
膨化加工是一种高温短时间的加工工艺,能最大限度保证营养物质严重变质变性,最大限度提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避免大豆营养物质损失。
最大限度改善大豆对动物的适合程度,减少对采食量的影响。
最大限度提高产出投入比,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效率。
大豆膨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干法膨化、湿法膨化、挤压膨化。
从目前常用的膨化设备来看,膨化比挤压膨化更有优越性。
膨化机产量更大,耗能更少,膨化时间更短,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大豆其它的干燥方法包括:爆发、微波、烘炒等。
4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
从表2可知,膨化加工后的大豆,水分显著减少,粗纤维也减少,其他组成成分有不同程度增加。
无氮浸出物基本上不受加工影响。
膨化过程的损耗主要是水分,其他营养物质的损耗不到1%。
表2 大豆膨化后常规营养价值变化
营养成分生大豆膨化大豆
水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损耗率(%)14.23
36.65
17.02
6.72
25.38
5.67
9.38
38.21
18.11
4.35
29.95
5 膨化大豆验收标准
(1)脲酶活性
脲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而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因此可用脲酶活性来作为豆粕加工适宜程度的间接估测指标。
在美国,大多数的研究表明,为破坏抗营养物质,脲酶值应在0.2或0.2以下,美国饲料工业协会建议的脲酶值为.05~0.20。
在欧洲则认为0.5是可接受的脲酶值。
我国饲料标准规定脲酶值不大于0.4。
脲酶活性没有负值,它对任何过熟豆粕的最低值为零,而蛋白溶解度却能反映出豆粕加热过度的程度.脲酶被破坏的程度取决于大豆所受的压力、加热时间和原料的初始水分等因素。
正常膨化大豆的脲酶活性应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判定:
干法膨化:脲酶不超过0.05
湿法膨化:脲酶不超过0.15
(2)水分含量
正常膨化大豆的水分含量应根据不同加工方法来判定:
干法膨化:水分含量不超过10%
湿法膨化:水分含量不超过14%
(3)蛋白溶解度
蛋白溶解度控制在70%~85%之间,蛋白溶解度小于70%,为加热过度,大于85%为过生。
(4)国产与进口大豆粗蛋白与粗脂肪标准
黄豆情况将会影响膨化大豆的结果
中国豆做出的膨化大豆:粗蛋白≥34-35%,粗脂肪≥17-19%
进口豆做出的膨化大豆:粗蛋白≥35-37%,粗脂肪≥16-18%
全脂膨化大豆经过加热处理,动物的利用率相对提高,一般成分为:水分≤12%,粗脂肪:17-19%,粗蛋白质:35-39%,粗纤维:5.0-6.0%,粗灰粉: 5.0-6.0%,钙0.24%,磷0.58%。
6 采购时应注意的问题
防止掺入玉米或豆粕进行膨化。
应香味浓、适口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