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三
大工14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14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这两个自治系统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
A. 内部网关协议
B. 外部网关协议
C.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D. 以上都不是
?
正确答案:B
2. IP地址21.12.240.17的类别是()。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
正确答案:A
3.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英文缩写为()。
A. UDP
B. TCP
C. TPDU
D. 以上都不是
?
正确答案:A
4. 网关是()的中继系统。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网络层以上
?
正确答案:D
5. 逆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英文缩写为()。
A. ARP
B. RARP
C. ICMP
D. IGMP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业3
(B) 密钥长度应该足够长。
(C) 使用较长的数字串作为密钥
(D) 定期更换密钥
[参考答案:C] 分值:5
10. 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称为
(A) 加密
(B) 认证
(C) 解密
(D) 数字签名
[参考答案:A] 分值:5
11. 关于拒绝服务攻击描述正确的是
(A) 会话密钥
(B) 公钥
(C) 私钥
(D) 流密码
[参考答案:B] 分值:5
14. 关于HIDS说法错误的是
(A) 针对单台主机
(B) 平台无关
(C) 适用于被加密和交换的环境
(D) 可纯软件实现
[参考答案:B] 分值:5
15. 关于DES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非对称加密算法
(A) 属于防火墙技术
(B) 检测用户活动的偏离
(C) 采用规则匹配
(D) 属于密码技术
[参考答案:B] 分值:5
8. 黑客攻击的一般过程中,第三阶段为
(A) 收集目标计算机的信息
(B) 寻找漏洞和攻击
(C) 端口扫描
(D) 清除入侵痕迹
[参考答案:D] 分值:5
9. 密钥管理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B) 抗原像性
(C) 双向性
(D) 抗碰撞性
[参考答案:C] 分值:5
18. ( )是在密钥的控制之下,将定长的明文块转换成等长密文的技术
(A) 流密码
(B) 置换密码
(C) 代换密码
(D) 分组密码
[参考答案:D] 分值:5
19. 关于代理服务器说法正确的有
(A) 工作在应用层
(A) 属于被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基础形成性作业三题目
计算机网络基础形成性作业三一、单选题第1题:【题目】设置文件夹共享属性时,可以选择的三种访问类型为完全控制、更改和()。
A.共享B.只读C.不完全D.不共享第2题:【题目】为了使自己的文件让其他同学浏览,又不想让他们修改文件,一般可将包含该文件的文件夹共享属性的访问类型设置为()。
A.隐藏B.完全C.只读D.不共享第3题:【题目】如果允许其他用户通过网上邻居来读取某一共享文件夹中的信息,但不能对该文件夹中的文件作任何修改,应将该文件夹的共享属性设置为()。
A.隐藏B.完全C.只读D.系统第4题:【题目】数据备份的任务与意义就在于,当灾难发生后,通过______的数据完整、快速、简捷、可靠地恢复原有系统。
A.原有 B.系统中 C.保存 C.备份第5题:【题目】传统的数据备份主要是采用_______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
A.内置 B.外置 C.内置或外置第6题:【题目】数据备份必须要考虑到_______的问题,包括采用双机热备、磁盘镜像或容错、备份磁带异地存放、关键部件冗余等多种灾难预防措施。
A.系统 B.数据恢复 C.数据安全 C.用户安全二、多选题1.Winodws Server 2003安装时提供的预定账号是()两个。
erB.AdministratorC.GuestD.Manager2.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下列作为密码的字符串中符合复杂性要求的有()。
A.Admin2@B.2008#BeC.guest234D.3.14159265353.Windows Server 2003中实现管理的手段有下列那些()。
A.控制面板B.管理控制台C.系统工具D.Resource Kit等工具4.在黑客入侵的探测阶段,他们会使用的入侵方法有________。
A.破解密码B.确定系统默认的配置C.寻找泄露的信息D.确定资源的位置5.以下关于VPN协议PPTP与L2TP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计算机网络作业三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三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道与通信电路类似,一条可通信的电路往往包含一个信道B.调制是指把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C.信息传输速率是指通信信道上每秒传输的码元数D.在数值上,波特率等于比特率与每符号含的比特数的比值2.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 )。
A.同步传输 B.异步传输C.基带传输 D.频带传输3.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M Baud,那么其数据率是( )。
A.10Mbit/s B.20Mbit/sC.40Mbit/s D.80Mbit/s4.已知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64kbit/s,一个载波信号码元有4个有效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波特率为( )。
A.16kBaud B.32kBaud C.64kBaud D.1 28kBaud5.某信道的波特率为1000Baud,若令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kbit/s,则一个信号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为( ) 。
A.2 B.4C.8 D. 1 66.对于某带宽为4000Hz的低通信道,采用1 6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
按照奈奎斯特定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
A.4kbit/s B.8kbit/sC.1 6kbit/s D.32kbit/s7.有一条无噪声的8kHz信道,每个信号包含8级,每秒采样24k次,那么可以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
A.24kbit/s B.32kbit/sC.48kbit/s D.72kbit/s8.影响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
A.信道带宽和信噪比 B.码元传输速率和噪声功率C.频率特性和带宽 D.发送功率和噪声功率9.电话系统的典型参数是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该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
A.3kbit/s B.6kbit/sC.30kbit/s D.64kbit/s10.二进制信号在信噪比为127:1的4kHz信道上传输,最大的数据速率可达到( )。
计算机网络[本]2011形考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1第一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功能有( A )。
A. 资源共享B. 病毒管理C. 用户管理D. 站点管理2.下列选项中是网络软件的是( B )。
A. DBMSB. 操作系统C. Office软件D. 计算机主机3.计算机网络硬件包括( C )。
A. 网管B. 复活卡C. 交换机D. 代理节点4.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C )。
A. 数据通信B. 数字认证机制C. 信息处理D. 路由器5.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 A )和广域网三种。
A. 城域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星型网络6.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A )。
A. 通信子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资源子网7.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 D )。
A. 通信子网B. 有线网C. 无线网D. 资源子网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D )和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
A. 星型网络B. 总线型网络C. 树型网络D. 点对点传输网络二、填空题1.(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2.网络资源包括有(数据)、(信息)、(软件)和(硬件设备)四种类型。
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矛盾。
5.“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6.“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
7.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两种。
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
大工16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大工16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
1. 100base-T使用的传输介质是()。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双绞线
D. 红外线
正确答案:C
2.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标准是()。
A. 802.9
B. 802.10
C. 802.11
D. 802.12
正确答案:C
3. 下面关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叙述错误的是()。
A. 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B.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VLAN。
C. 每一个VLAN的工作站可处在不同的局域网中。
D. 虚拟局域网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正确答案:D
4. 关于无线局域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即有固定基础设施的和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B.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又叫做自组网络。
C.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的MAC层使用CSMA/CD协议。
D. 对应无线局域网WLAN的协议标准是802.11。
正确答案:C
5. 以下传输介质中传输性能最好的是()。
A. 同轴电缆
B. 双绞线
C. 光纤
D. 电话线
正确答案:C
6.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A. 调制
B. 解调
C. 转换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7. 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东大19春学期《计算机网络》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网卡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正确答案:(单选题)2: 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都等于1的协议是()。
A: 停止等待协议B: 连续ARQ协议C: PPP协议D: 选择重传ARQ协议正确答案:(单选题)3: 无论是SLIP还是PPP协议都是()协议。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正确答案:(单选题)4: 在一个 Ethernet 中,有 A、B、C、D 四台主机,如果 A 向 B 发送数据,那么()。
A: 只有B可以接收到数据B: 数据能够瞬间到达BC: 数据传输存在延迟D: 其它主机也可以同时发送数据正确答案:(单选题)5: 网络中用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各计算机的这种拓扑结构属于()。
A: 总线结构B: 星型结构C: 环形结构D: 网状结构正确答案:(单选题)6: 普通的长途电话采用的交换方式为()。
A: 分组交换B: 电路交换C: 报文交换D: 信元交换正确答案:(单选题)7: 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进行通信。
A: 服务B: 连接C: 协议D: 信令正确答案:(单选题)8: 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
A: PINGB: ARPC: BINDD: DNS正确答案:(单选题)9: TCP使用()进行流量控制。
A: 三次握手B: 自动重发机制C: 窗口控制机制D: 端口机制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集线器具有对信号整形的功能B: 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 集线器具有路径选择功能D: 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正确答案:(单选题)11: 局域网参考模型一般不包括()。
A: 网络层B: 物理层C: 数据链路层D: 介质访问控制层正确答案:(单选题)12: 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
A: 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B: 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相同C: 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D: 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正确答案:(单选题)13: 以太网交换机在网络帧碎片较多时,工作在()状态下效率最高。
14秋东财《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三
东财《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1. ( )网卡适用于台式计算机连网。
A. 标准Ethenet网卡
B. 便携式网卡
C. PCMCIA网卡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2. ( )层主要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讯。
A. 网络接口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正确答案:C
3. ( )主要应用于全光纤网组成的通讯系统。
A. 码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
C. 波分多路复用
D. 频分多路复用
正确答案:C
4. ( )是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服务向表示层和会话用户提供会话服务。
A. 表示层
B. 会话层
C. 应用层
D. 网络层
正确答案:B
5. 并行通信的优点是( )。
A. 速度快
B. 成本低
C. 易于实现
D. 收发只需一条传输信道
正确答案:A
6. ( )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
A. 网络接口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在首部和尾部里面有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帧。
接收端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必须能够正确通过数据链路层,具体说就是解决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相同的位流问题;差错检测可以检测出有差错的帧,并将其丢弃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比特差错率。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1)因为P(x)=x4+x+1,所以p=10011。
n比p少一位,所以n=4采用CRC校验时,被除数是:11010110110000,除数是:10011,得余数1110。
即添加数据后面的余数(帧检验序列)是1110。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即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4)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由于接收端均发现错误,丢弃相应的帧,而CRC校验方法没有对应的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并不能保证接收方接到的和发送方发送的完全一致,所以,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不可靠的。
《计算机网络》第3,4章作业 (答案)
第三、四章作业参考答案单选题1.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 C )报文。
A、TCP 请求报文B、TCP 应答报文C、ICMP 请求报文D、ICMP 应答报文2. 在CSMA/CD协议的定义中,“争议期”指的是(A )A、信号在最远两个端点之间往返传输的时间B、信号从线路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时间C、从发送开始到收到应答的时间D、从发送完毕到收到应答的时间3. 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类型4. 10Base-T以太网采用的传输介质是(A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5.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在( A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和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6.下列关于网桥的描述,错误的是(B)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对网络进行过滤和分段B、网桥可以对不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地阻止广播数据,减少广播风暴C、网桥传递所有的广播信息,因此难以避免广播风暴D、网桥与集线器相比,需要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因此增加了时延7. 在以太网中,MAC帧中的源地址域的内容是(B )A、接收者的物理地址B、发送者的物理地址C、接收者的IP地址D、发送者的IP地址8. 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一个是B类地址( B )A、10.10.10.1B、191.168.0.1C、192.168.0.1D、202.113.0.19. 内部网关协议RIP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 B )的协议。
A 链路状态算法B 距离矢量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固定路由算法10. RIP 规定一条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C )。
A 1个B 16个C 15个D 无数个11. 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 的主机地址是( A )。
A、192.168.15.17B、192.168.15.14C、192.168.15.16D、192.168.15.3112.下面地址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 A)。
电子科大16秋《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3
16秋《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 下面哪种协议运行在应用层( )。
A. IP
B. FTP
C. T用编码来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
A. 自动重发请求ARQ
D. 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
8. 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 )层密切相关。
A. 表示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物理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
9. 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环境中,( )起着控制的作用。
A. Web服务器
B. Web浏览器
C. HTTP协议
B. 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 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 将解析IP地址为主机名
正确答案:
12. 10BASE-T使用下列哪种线缆?
A. 粗同轴电缆
B. 细同轴电缆
C. 双绞线
D. 光纤
正确答案:
13. 通过哪种协议可以在网络中动态地获得IP地址?
A. DHCP
B. SNMP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正确答案:
6. 网络的配置主要是安装和配置( )。
A. 用户
B. IP地址
C. 网卡
D. 协议
正确答案:
7. 在OSI/RM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N+1层的关系是什么?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把从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作业3答案A:对B:错正确答案: T判断题)20: IP地址是唯一标识一个计算机在网络中位置的地址。
A:对B:错正确答案: T1.物理层的中继系统为转发器。
2.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为网桥。
3.网络层的中继系统为路由器。
4.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为网关。
5.地址解析协议为ARP。
6.内部网关协议为IGP。
7.IPv4的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十进制数表示。
8.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81.1是一个B类地址。
9.在TCP/IP中,解决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的层次是网络层。
10.路由选择协议位于网络层。
11.对,网络互联是把网络与网络连接起来,在用户之间实现跨网络的通信与操作技术。
12.对,桥路器是一种产品,它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13.错,RARP为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14.对,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15.对,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16.对,UDP和TCP都使用端口与上层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
17.错,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18.对,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19.对,IPv6是下一代的网际协议。
20.对,IP地址是唯一标识一个计算机在网络中位置的地址。
正确答案: B判断题)18: IP地址是唯一标识一个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地址。
A:对B:错正确答案: T判断题)19: ICMP是用于网络层的协议,主要用于错误检测和诊断。
A:对B:错正确答案: T正确答案: A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同一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它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1.但是,由于其算法简单,容易产生路由环路等问题,因此在现代网络中使用较少。
IPv6是下一代的网际协议,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它的地址长度为128位,远远超过IPv4的32位,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空间。
此外,IPv6还支持更好的安全性、QoS、移动性等功能。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可编辑)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因为IP不能提供可靠的服务,所以必须用因协议来报告错误,并提供因特网中发生的最新情况给路由器。
A HDLCB ICMPC SMTPD SNMP参考答案:B2实现IP地址和域名转换的协议是。
A IPB ARPC RARPD DNS参考答案:D3UDP提供面向的传输服务。
A 端口B 地址C 连接D 无连接参考答案:D4TCP采用的拥塞控制方式是。
A 漏桶方式B 阻塞分组方式C 慢速启动方式D 令牌桶方式参考答案:C5用于在万维网上获取主页的协议是。
A HTTPB FTPC NNTPD SMTP参考答案:A6OSI模型中的传输层利用所提供的服务,并向会话层提供它的增值服务。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表示层D 应用层参考答案:B7在Internet中,TCP协议是利用建立连接。
A 名字B 端口C 双方约定D 接口参考答案:B8下列协议中属于应用层的是。
A HDLCB ICMPC TELNETD UDP参考答案:C9以下协议中哪个可将IP地址映射成网卡地址。
A ARPB RARPC OSPFD BGP参考答案:A10TCP采用过程来完成建立连接。
A 一次握手B 二次握手C 三次握手D 四次握手参考答案:C11以下IPV6地址描述错误的是。
A 1080::8:800:200C:417AB 1080:0:0:0:8:800:200C:417AC 0:0:0:0:0:0:0:1D :::1参考答案:D12若有一IP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该子网最多可有台主机。
A 4094B 4096C 1022D 1024参考答案:C13下列的IP地址中属于A类网络的是。
A 128.36.199.3B 192.12.69.248C 200.1.1.1D 2l.190.200.200 参考答案:D14万维网采用工作模式。
A 客户端/服务器B P2PC B2BD B2C参考答案:A15在TCP/IP通信中,套接字表示为。
北航14秋《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在线作业三答案
北航《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在线作业三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
)1. 以下关于Google搜索引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Google搜索引擎最先提供的是英文信息搜索B. Google搜索引擎提供分类目录与关键字搜索C. Google搜索引擎提供网页、论坛、图片等搜索D. Google搜索引擎提供对检索结果的细化搜索-----------------选择:B2. 在IE浏览器中,( )用于保存网站或网页的URL地址。
A. 收藏夹B. 工具栏C. 通讯簿D. 状态栏-----------------选择:A3.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发展第三阶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广域网、局域网产品的生产厂商纷纷制定各自的网络标准B. TCP/IP协议的广泛使用是对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的重大挑战C. OSI参考模型在推进网络协议标准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D. IEEE在制定网络互联模型与网络协议标准化方面有很大贡献-----------------选择:D4. 下列网络单元中,属于访问节点的是()。
A. 通信处理机B. 主计算机C. 路由器D. 线路控制器-----------------选择:A5. RS-232C串行总线接口规定:+3~+18V代表数字“0”,-18~-3V代表数字“1”。
这个属于物理层接口的A. 机械特性B. 规程特性C. 电气特性D. 功能特性-----------------选择:C6. 局域网硬件设备使用的MAC地址长度为( )位。
A. 48B. 128C. 32D. 64-----------------选择:A。
计算机网络作业3
计算机网络作业3计算机网络作业参考答案(ch6-8)Ch6 网络层一、填空题1) 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___中继器/集线器__、__网桥/交换机_、__路由器__和__网关__。
2) IP地址(IPv4)是____32____比特的二进制数;IP地址(IPv6)是__128__比特的二进制数。
3) ARP协议用于___IP地址到MAC地址之间的转换___。
RARP协议用于___MAC地址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________。
4) ___PING__是测试主机是否可达的一个常用命令。
5)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有:____中继器/集线器____、_网桥/交换机__、__路由器_、__网关__等。
6)最常用的两个内部网关协议是__RIP__、__OSPF_。
7)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 是一个__B_类地址,其网络标识为_128.11.0.0_,主机标识__0.0.3.31_。
8)RIP路由协议采用的路由算法是距离矢量,OSPF路由协议采用的路由算法是链路状态9)填空IP地址地址类别掩码网络地址广播地址126.115.16.203 A 255.248.0.0 126.112.0.0 126.119.255.255191.38.140.126 B 255.255.192.0 191.38.128.0 191.38.191.255 223.31.48.150 C 255.255.255.240 223.31.48.144 223.31.48.159128.68.106.72 B 255.255.224.0 128.68.96.0 128.68.127.255192.31.160.182 C 255.255.255.252 192.31.160.180192.31.160.183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0)Internet 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是(3 )①GGP ②EGP③IGP④BGP1) IP地址202.98.123.130属于(3 )(1) A类IP地址(2) B类IP地址(3) C类IP地址(4) D类IP地址2) 在TCP/ IP IP 层中的数据单元被叫做( 3 ) .(1) 消息(2) 报文段(3) 数据报(4) 幀3) 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分别接到两个网络,两个网络各有一个主机,IP 地址分别为110.25.53.1 和110.24.52.6,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请从中选出两个IP地址分别配给路由器的两个端口(B )。
电子科技大学19秋《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19秋《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题目】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IPV6具有高效IP包头
[B.]IPV6增强了安全性
[C.]IPV6地址采用64位
[D.]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
[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C
【题目】1100BASE-FX中的多模光纤最长的传输距离为()。
[A.]500m
[B.]1km
[C.]2km
[D.]40km
[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A
【题目】TCP通信建立在连接的基础上,TCP连接的建立要使用()次握手的过程。
[A.]2
[B.]3
[C.]4
[D.]5
[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B
【题目】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分组交换技术,它与X.25建议的主要关系是()。
[A.]对X.25协议进行了扩充
[B.]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
[C.]与X.25协议进无关
[D.]都不是
[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B
【题目】下列不属于系统安全的技术是()。
[A.]防火墙
[B.]加密狗
[C.]认证
[D.]防病毒
[分析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B
【题目】描述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第五章一、填空题1. 网络互连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网络路径网络管理2.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3. 数据链路层4. 网桥5. 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安全网关6. 静态NAT配置动态NA T配置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7. 1288. 协议二、简答题1. 网络互连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规模更大的网络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1)局域网之间的互联(LAN-LAN);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分为同构网的互联和异构网的互联。
(2)局域网与城域网的互联(LAN-MAN);(3)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LAN-WAN);(4)远程局域网通过公网的互联(LAN-WAN-LAN);(5)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W AN-WAN)。
2. 允许将一个网络分成多个部分供内部使用,对于外部世界仍然像单个网络一样,也就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更多个子网。
3. 网桥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网关传输层以上4. ARP将逻辑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RARP将物理地址解析成逻辑地址。
5.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的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通常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洲。
广域网的类型: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专用线路网。
数字数据网DDN、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宽带广域网IP over DWDM/WDM6. 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DDN具有高质量、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DDN为全透明传输网,可以支持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传输安全可靠;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将检错、纠错功能放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终端来完成,简化了网络运行管理和监控的内容。
7. 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5、TESEC将网络安全分为(7)个级别,(D)是最低级别,(A)是最高级别。(注:四类七个级别,分别为D、C1、C2、B1、B2、B3、A)
6、网络安全技术可分为(身份验证)技术、(数据完整性)技术、(跟踪审计)技术和(信息伪装)技术四大类。P184
广域网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主要类型: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专用线路网三咱。
典型的广域网:
电路交换网:电话拨号网和ISDN网;
分组交换网:X.25网、帧中继网;
专用线路网:DDN网。
6、DDN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42
服务器可能会被告知连接一个用户计算机的保留端口。
6、Telnet远程登录的根本目的是使本地用户访问远程资源。主要用途表现在哪能些方面?P165
主要用途表现在:
远程登录缩短了空间距离;
远程登录计算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通过Telnet访问其他因特网服务。
7、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72
HTTP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5、根据网关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网关分为:(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和(安全网关)。P135
6、NAT实现方式有(静态NAT)、(动态NAT)和(端口多路复用NAT)三种技术类型。P148
7、IPV6地址采用(128)位二进制结构。P151
8、网络互联实质上就是(协议)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有一定的标准可循。P120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网络互连?网络互连主要类型有哪些?P120
计算机网络第三次作业
计算机网络第三次作业计算机网络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1. 一个上层数据包被分成10个帧,每一帧有80%的机会无损地到达目的地。
如果数据链路协议没有提供错误控制,试问,该报文平均需要发送多少次才能完整地到达接收方?答:由于每一帧有0.8的概率正确到达,整个信息正确到达的概率为:。
为使信息完整的到达接收方,发送一次成功的概率为100.80.107p ==p ,二次成功的概率为(1)p p ?,三次成功的概率为2(1)p p ?,i 次成功的概率为(1)i p p ?,因此平均的发送次数等于:1(1)i p p 1i E i ∞==∑?。
求解过程如下:我们知道111ii S αα∞===?∑,对其两边求导可得,'1211(1)i i S i αα∞?===?∑ 那么,令1p α=?,可得121111(1)9.30.107i i E ip p p p p ∞?==?=?==≈∑ 所以,该报文平均需要发送9.3次才能完整地到达接收方。
3. 一个数据流中出现了这样的数据段: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 ,假设采用本章介绍的字节填充算法,试问经过填充之后的输出是什么?答:填充之后的输出是A B ESC ESC C ESC ESC ESC FLAG ESC FLAG D.6. 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上发送一个比特串:0111101111101111110。
试问,经过比特填充之后实际被发送出去的是什么?答:经过比特填充之后实际被发送出去的是:011110111110011111010.16. 751 被生成多项式31x x x +++除,试问,所得余数是什么?答:所得余数为21x x ++18. 发送一个长度为1024位的消息,其中包含992个数据位和32位CRC 校验位。
CRC 计算采用了IEEE 802标准,即32阶的CRC 多项式。
对于下面每种情况,说明在消息传输中出现的错误能否被接收方检测出来:(a )只有一位错误;(b )有2个孤立的一位错误;(c )有18个孤立的一位错误;(d )有47个孤立的一位错误;(e )有一个长度为24位的突发错误;(f )有一个长度为35位的突发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er Network 2015fallHomework 3作业提交地址:ftp:///~zhgf/ComputerNetwork2015/1. UDP and TCP use 1's complement for their checksums. Suppose you have thefollowing three 8-bit words: 01010101, 01110000, 11001100.a) What is the 1's complement of the sum of these words? Please describe suchmechanism.b) Why is it that UDP take the 1's complement of the sum, i.e., why not just use thesum?c) With the 1's complement scheme, how does the receiver detect errors. Is itpossible that a 1-bit error will go undetected? How about a 2-bit error?Ans:(a) 0101 0101+ 0111 00001100 01011100 0101+ 1100 11001001 00101’s complement: 0110 1101(b) To detect “errors” (e.g., flipped bits) in transmitted segment.(c) ①Compute checksum of received segment ②Check if computed checksum equals checksum field value:if NO, error detected; if YES, no error detected.All one-bit errors will be detected, but two-bit errors can be undetected (e.g., if the last digit of the first word is converted to a 0 and the last digit of the second word is converted to a 1).2. In our rdt protocols,a) why did we need to introduce timers?b) why did we need to introduce sequence numbers?c) Suppose that the roundtrip delay between sender and receiver is constant andknown to the sender. Would a timer still be necessary in protocol rdt 3.0,assuming that packets can be lost? Explain.Ans:(a) To handle losses in the channel. If the ACK for a transmitted packet is not received within the duration of the timer for the packet, the packet(or its ACK or NACK) is assumed to have been lost. Then the packet will be transmitted.(b) To help a receiver to find out whether an arriving packet having new data or is an edition of retransmission.(c) It ’s necessary. Because if the round trip time is known, the sender will know either a packet or ACK(or NACK) of the packet is lost where the ACK(or NACK) might still be on the way after the timer expires. But a timer with constant duration is still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loss.3. Consider transferring an enormous file of L bytes from host A to host B. Assume anMSS(Maximum Segment Size) of 1220 bytes.a) What is the maximum length of L such that TCP sequence numbers are notexhausted? Recall that the TCP number field has four bytes.b) For the L you obtain in (a), find how long it takes to transmit the file. Assumethat a total of 66 bytes of transport, network and data-link header are added to each segment before the resulting packet is sent out over a 10 Mbps link. Ignore flow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so A can pump out the segments back-to-back and continuously.Ans:(a) 4 bytes = 32 bits, 232=4,294,967,296 (b) The number of segment is 465,520,312202^32=⎥⎥⎤⎢⎢⎡. 66 bytes of header get added to each segment giving a total of 232,350,690 bytes of header.The total number of bytes transmitted is 2^32+232,250,690=3622x10^7bits.Thus it would take 3622 seconds=60 minutes to transmit the file.4. True or false, then explain.a) If a Web page consists of exactly one object, then non-persistent and persistent connections have exactly the same response time performance?b) Consider sending one object of size O from server to browser over TCP. If O > S, where S is the maximum segment size, then the server will stall at least once?c) Suppose a Web page consists of 10 objects, each of size O bits. For persistent HTTP, the RTT portion of the response time is 20 RTT ?d) Suppose a Web page consists of 10 objects, each of size O bits. For non-persistent HTTP with 5 parallel connections, the RTT portion of the response time is 12 RTT ? Ans:(a) True.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object.(b) True. Because O is bigger than S.(c) False. It’s 2. Because the connection still remain o pen after first transmission.(d) False. It’s less than 12 because there are 5 parallel connections. After 2 RTT time, 5 objects would be transmitted at same time.5. Assuming TCP Reno is the protocol experiencing the behavior shown above,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all cases, you should provide a shortdiscussion justifying your answer.a. Identify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slow start is operating.b. Identify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congestion avoidance isoperating.c. After the 16th transmission round, is segment loss detected bytriple duplicate ACK or by a timeout?d. After the 22nd transmission round, is segment loss detected by atriple duplicate ACK or by a timeout?e. What is the initial value of Threshold at the first transmission round?f. What is the value of Threshold at the 18th transmission round?g. During what transmission round is the 70th segment sent?h. Suppose TCP Tahoe is used (instead of TCP Reno), and assumethat triple duplicate ACKs are received at the 16th round. What arethe threshold and the congestion window size at the 19th round? Ans:(a) From the figure, we can see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slow start is operating is [1, 6] and [23, 26].(b) From the figure, we can see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congestion avoidance is operating is [6, 16] and [17, 22].(c) It’s a triple duplicate ACK. Because if there was a timeout, the congestion window size would have dropped to 1.(d) It’s timeout. Because the congestion window size have dropped to 1.(e) It’s 32, Because it is the time when slowtart stops and congestion avoidance begins.(f) It’s 21. Because the threshold is set to half the value of the congestion window when packet loss is detected. And when loss is detected during transmission round 16, the congestion windows size is 42.(g) At 7th transmission round. The 1st transmission round, packet 1 was sent; 2nd , packets 2- 3; 3rd, packets 4-7; 4th, packets 8-15; 5th, packets 16-31; 6th , packets 32-63; then packets 64-96 were sent in 7th transmission round. (h) The threshold is 42 and the congestion window size is 1.Remarks:o explanations for your answers will be appreciated.o no more than 90 for single answers.o an egg in reward for a copy of answer sheet or fellow's ass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