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8-概念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 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
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
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1章认知心理学概述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表现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探究人类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推理、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关注环境中的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记忆和加工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1.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得以形成,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此之前,对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来进行的。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的行为可以得出对思维过程的认识。
但是,随着行为主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质疑其研究方法的缺陷。
行为主义方法只能将人类思维过程视为“盒子”中的输入和输出,而无法深入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内在机制。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家们开始将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和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认知心理学因此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领域。
1.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思维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
本节将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重点。
1.3.1 感知感知是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关于这个过程,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从外部物体中获取信息?•人们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如何加工这些信号,以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1.3.2 记忆记忆是存储和回顾信息的过程,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将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人们如何在需要时检索这些信息?•记忆过程中的怎样的因素会对信息的存储和回忆产生影响?1.3.3 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如何嵌入到其他认知过程中的?1.3.4 推理和问题解决推理和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高级认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Newell 和 Simon 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其一般结构如图所示:3、唐德斯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及应用①实验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之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问。
②应用(经典实验):库珀、谢帕德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波斯纳证明短时记忆包括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的实验;科拉克、蔡斯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4、斯腾伯格加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及应用:①含义:完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②前提条件: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
③实验目的:加因素法实验所侧重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并辨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
④实验逻辑:若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则它们是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的;若两个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则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⑤应用: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提取过程中,有四个独立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刺激编码阶段)、识记项目的数量(顺序比较阶段)、反应类型(决策阶段)、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反应组织阶段)。
5、“开窗”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比较直接的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的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所以称为开窗实验应用汉密尔顿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证明了字母转换作业分为三个阶段,即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和存储阶段;6、1967年,奈瑟尔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各章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第一章绪论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P2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
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p4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由两部分组成;p9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P12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P12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P13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P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P13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
P14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
P14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P14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反应时:对刺激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是指测量得到的从刺激呈现到对刺激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
反应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按键、口头报告、眼动以及特定脑电波的出现。
功能定位:特定位置的脑区有特定的功能。
研究表明,对动作、形状、言语的感知以及不同类型的记忆是由不同脑区负责的。
顶叶:位于大脑顶部的脑区,负责皮肤觉及某些视觉信息的加工。
额叶:位于大脑前部的皮层,负责语言、思维、记忆和运动等高级认知功能。
颞叶:位于大脑两侧的脑区,负责语言、记忆、听觉和视觉功能。
布洛卡区:负责语言生成的脑区,位于顶叶,该脑区损伤会导致布洛卡失语症。
布洛卡失语症:由于顶叶的布洛卡区损伤导致的病症,表现为言语表达障碍,但是患者仍具有言语理解能力。
威尔尼克区:与语言理解相关的脑区,位于颞叶,威尔尼克区的损伤会导致威尔尼克失语症。
威尔尼克失语症:由威尔尼克区损伤导致的病症,通常表现为语言理解困难,患者说话时语速流畅,语法正确,但语义混乱。
分布式加工:许多不同的脑区共同参与以实现大脑特定功能的加工方式。
特征觉察器:对特定视觉特征响应的神经元,例如朝向、大小或者更复杂的环境特征做出响应。
我们通过记录来自单个神经元的电信号,来确定源于感官刺激的信号最初是如何作用于大脑皮层的。
皮层中的一些神经元专门对一些简单的形状(如特定朝向的线条)敏感,这些神经元由于可以对某些简单的特征做出反应,因此被称为特征觉察器。
自下而上加工:从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开始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加工方式也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涉及个体知识经验的加工过程,也被称为基于经验的加工。
what通路:从枕叶延伸至颞叶的神经通路,负责知觉和识别客体。
对应于知觉通路。
where通路:从枕叶延伸至顶叶的神经通路,负责客体的空间定位。
大体上对应于运动通路。
分离:在脑损伤病例中,某一脑区的损伤只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而不影响其他功能。
单分离:在脑损伤病例中,某一脑区的损伤影响个体的一种功能但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
第8章自我概念
• 现有自我、期望自我和表现自我 罗森伯格 (M. Rosenberg,
1979)
– 1982年,伯恩斯(R. B. Burns, 1982)首先对前人在自我概 念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次总结。
第八章 自我概念五、自我概的功能• 伯恩斯(R. B. Burns, 1982)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 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 念具有保持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和决定期望等三种功 能。
– 第二,游戏阶段(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 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 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八章 自我概念
–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 stage),即 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 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 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 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第八章 自我概念
三、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 罗杰斯(C. Rogers, 1951, 1959)将詹姆斯和米德的主 体我(“I”)和客体我(“Me”)的概念统整到一起,使自 我概念的内涵兼具对象与作用两个方面。
• 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 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 方式,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不 是真实自我(real self),而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控 制并综合着对环境知觉的意义,高度决定着个人对 环境的反应。
中壮年期(30-50岁)
8. 自我完整对绝望
老年阶段(50岁以后)
第八章 自我概念
(三)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 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 关系基础,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自我的 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 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 或感知。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 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 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 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注意、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大脑是如何接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并研究认知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理解和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并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认知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认知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1. 认知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和范畴- 历史发展和学科主要理论2. 知觉和注意力- 感觉器官和感觉过程- 知觉错觉和感知心理学实验- 注意力的类型和机制3. 记忆与遗忘-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检索 - 遗忘的原因和遗忘曲线4. 语言和思维- 语言的结构和理解- 语言发展和失语症- 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5. 学习与智力- 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作用 -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 智力的概念和测试二、实验和研究方法1. 实验设计和控制- 实验变量和操作定义- 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 双盲实验和伪装2. 认知心理学实验常用方法- 自报法和行为观察法- 反应时和错误率测量- 脑电图、眼动仪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3.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统计显著性和效应大小- 结果解释和研究的局限性三、认知心理学的应用1. 学习和教育- 学习策略和记忆技巧- 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困难和认知训练2. 病理心理学- 认知缺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 认知康复和治疗方法3. 决策与行为- 认知偏差和决策误差- 事故与风险评估- 认知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以上仅为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的一部分,重点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实验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并通过实践应用,加深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大家考试顺利!。
认知心理学(详解)
第三节 什么是认知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 (Neisser,U.,1967)认为 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认知是指 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 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 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Reed,S.K.,1982)认为: (Reed,S.K.,1982)认为 李德(Reed,S.K.,1982)认为:“认知通常被简 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 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技 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 能,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视觉表象、言 问题解决、决策等” 语、问题解决、决策等”。
第六节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西蒙 乔治· 乔治·米勒 奈瑟 纽厄尔
1.西蒙(Hebert 1.西蒙(Hebert Alexander 西蒙 Simon,1916-2001) Simon,191620世纪美国科学家 世纪美国科学家, 20世纪美国科学家,认知 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开创者 之一, 之一,世界上第一位获诺 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 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 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与行为主 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 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强 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 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 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 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反对它只关注个人成 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史第8章.认知心理学之格式塔心理学
动机学说
勒温是以需求和需求引起紧张的心理系统来解 释行为的动力。 四种趋避冲突 认知动机——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是勒温的俄国学生,他在1927年在勒温的 指导下研究关于紧张心理系统的假设。
他做了一个试验,让被测试者连续去完成22种小任 务,其中一半任务完成了,还有随机的一半任务没 有完成时被中途停止。接着他让被测试者回忆做过 哪些事情。结果他发现,绝大多数被测试这首先回 忆到的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这种记忆现象后来 就被称“蔡加尼克效应”。
1921年出版的《心之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该书 1924年刊印英文版之后,法文、西班牙文、俄文、中 文、日文等翻译版本相继问世,对以后发展心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书中他特别指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完形心理法则:
1.其一是儿童的身体动作发展顺序遵循由整体到特殊法 则,先从全身性粗略活动开始,而后再发展到局部性精 细动作。
简单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 知觉时,如没有特殊要求, 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 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连续性原则
我们倾向于把一个图形中连接在一起 的平滑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顿悟
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失误,同时有助于迁移。 韦特海默一开始就特别关注学习在学校里的学习,认为
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机械记忆,不惜牺牲学生的理解能力。 韦特海默反对机械地、不适当地应用既定规则的方式,
心理学史第8章.认知心理学之格式塔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以及机能主义心理学都属于最早形态的认 知心理学,格式塔学派属于一个能够与铁钦纳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相抗衡的认知主义学派。
稍后,瑞士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构成了认知主义的 一部分。
在1950’s,现代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诞生, 信息加工心理学与神经认知心理学构成了认知主义的当 前形式。
电子书-认知心理学
語音的聲音本質 母音的聲譜 子音的聲譜
語音知覺 語音知覺的發展 發音的練習與控制
Skinner 的看法 一個回饋模式的解釋 語言相對假說 語言與認知 語言與記憶 語言與認知的發展
第二部分 有限的訊息傳遞系統
第四章 注意與作業表現:控制式與自動式的認知技能
早期的視覺訊息處理 速示器 早期的研究
第八章 記憶的自我監控與無意識記憶
記憶的自我監控(metamemory) 監測與控制的互動 記憶的知感 「記憶策略的選擇」(selection of kind of processing) 練習時間的分配(allocation of study time)
無意識記憶(隱示記憶)研究的歷史回顧 十九世紀中葉的看法 二十世紀初葉的思潮
早期的聽覺訊息處理 注意的機制
Broadbent 的過濾器模式 Treisman 的減弱理論 後期選擇理論 刺激整合理論 注意的資源 注意與認知技能的自動化 Stroop 叫色的實驗 注意與行為的表現 注意的生理基礎 個案 1:額葉損傷 個案 2:顱頂葉損傷 注意與神經傳遞介質 注意在教育上的意義 有趣事物的理論
第四部分 策略與監控系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一章 學習與記憶的策略
主要策略 集中注意力 避免干擾 復誦或復習 把資料聚集成串 尋求邏輯關係 尋求有效的轉錄 歸類與組織 使用心像 尋求過去知識的連結 記憶術的使用 SQ3R 的讀書技術
支持策略 適度緊張的必要性 減除過度緊張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 建立讀書時間表 講求基礎知識的自動化
第三部分 概念與知識系統
第九章 概念與歸類
早期的研究 屬性的學習 規則的學習 假說的驗證與策略的使用
評語 Wittgenstein 的概念分析 自然概念的本質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提要】心理学在探索心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论述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变革入手,说明认知心理学方面关于心智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石、研究方法,并就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心智问题的研究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心智/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一、认知心理学的定义纳瑟尔(neisser)提出,认知心理学与感觉输入的转换、衰减、精细加工、贮存、恢复和使用的全部过程有关[1]。
如奈塞所言,认知活动始于感觉输入;然后,感觉输入被转换,即人的感官与神经系统将外界存在的某种物理能量转换或编码成为神经能量。
在认知心理学中,编码的概念极其重要,它既指信息的具体表面特征(representation),也指信息的加工进程(process)。
人的神经系统将感官接收到的刺激转换为神经活动的模式,这些神经活动的模式保存了刺激中的信息。
若在神经水平上探讨该活动模式,即是神经编码(neurel code);如若在抽象水平上探讨该活动模式,即是认知编码(cognitive code)[2]。
但是,当探讨神经码“和”认知码时,我们并不是将“神经编码”和“认知编码”作为两种不同的东西。
事实上,神经码和认知码只是从两种不同分析水平上谈论的同一个对象,即人脑对信息的具体表征与加工过程。
显然,我们并不能直接体验到神经码,而大部分认知码也不被我们所觉察[3]。
我们熟悉的往往只是最后一级水平——心理水平——的分析,因为它对应于人们的意识或对身边刺激的觉察,以及思想。
事实上,无论神经码还是认知码都不能保存和维持原始物理刺激的全部特征。
它们一旦生成,就可能被衰减或得到精细加工。
这种衰减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环境中的大部分物理能量并不含有丰富的信息,不值得保存。
在许多情形下,得到加工的认知码就能被储存,也能被恢复,而那些被衰减的认知码也要能被激活或重构。
最重要的是,认知码可以被人使用。
正是由于有这些认知码,人能完成工作、进行学习和从事娱乐活动。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理学复习资料认知⼼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认知⼼理学:从⼴义上来说,是指⼀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等。
从狭义上来说,认知⼼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观点为特征的⼼理学,即信息加⼯⼼理学。
信息加⼯所谓的信息加⼯观点就是将⼈脑与计算机进⾏类⽐,将⼈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系统。
2、⾃下⽽上的加⼯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通常是说先对较⼩的知觉单元进⾏分析,然后再转向较⼤的知觉单元,经过⼀系列连续阶段的加⼯⽽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上⽽下的加⼯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般知识开始的加⼯,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的所有阶段或⽔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Navon实验,H和S 先整体后局部,⼀些视觉加⼯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可被知觉。
整体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
局部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再知觉整体。
3、模式识别当⼈们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个名称。
模式是指由若⼲元素或成分按照⼀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板说⼈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与外部模式有着⼀⼀对应关系的模板,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模板进⾏⽐较,匹配程度最⾼的模板(最⼤程度重叠)即被认为与外部刺激相同,外部刺激从⽽得到识别。
完整的模板说加⼊了⾃上⽽下加⼯和预加⼯过程。
但仍有明显局限——模板数量巨⼤,记忆负担沉重,模式识别缺少灵活性、呆板原型说 Posner原型研究三⾓形畸变模式原型是⼀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反映⼀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概括表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原型进⾏⽐较,当刺激与某⼀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得到识别。
⽐较完整;明确地阐述了原型的具体特征和编码形式;强调原型在范畴⽔平的分类操作中的作⽤;可以容纳模板匹配——灵活,富有弹性减轻记忆负担缺陷:只有⾃下⽽上加⼯,⽽没有⾃上⽽下加⼯。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八章概念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概念的结构。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
本章主要介绍概念形成和概念结构的问题。
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
概念结构是指概念的表征由哪些因素构成。
二者联系紧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概念的形成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布鲁纳等关于人工概念的研究曾经促进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概念形成的研究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认知心理学明确提出了概念的结构问题,它表明,人类不仅关心自己的知识是如何产生或获得的,而且关心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是怎样存在的。
第一节概念形成一、假设考验说1.基本观点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贮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这些假设将被不断地考察,并按失败-更换,成功-继续的方式发展,最后形成某个概念。
因此,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多个假设进行考验的过程。
2.验证实验:假设考虑说的验证实验为Bruner等(1956)进行的人工概念实验,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概念形成的过程,假设的提出与考验还体现出一定的策略。
Bruner等应用的人工概念实验材料(1956)Bruner等人的人工概念形成实验所用材料如上图所示。
材料共有81张。
分为四个维量(形状、颜色、数目和边框),每个维量又有三个属性或值。
形状:十字、圆形、方型颜色:红、绿、黑数目:1、2、3边框:1、2、3实验时,主试告知被试:本实验有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具有某一属性或某些属性组成的,要求被试通过实验过程来发现这个概念。
然后主试首先取出一张肯定的实便卡片给被试看,并明确告知被试这是肯定实例。
然后,被试根据自己的想法每次从以上材料中选取一张属于这个概念的其他肯定实例卡片,每选取一张主试便给予一个反馈。
指出被试选取或选错,如不断进行,直至被试发现该概念。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
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第二章知觉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什么是认知(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 (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 )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知识应用”(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 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 )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ISAM鯉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岀、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
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岀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岀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登记2、模式识别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5、注意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一)信息加工取向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实验材料:
两个刺激的四个维度:颜色、字母、位置、大小 实验设计思路:
每次实验只有一个有关属性,即,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实 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一个属性将两者区分开来,且被试知 道这点。 呈现时,一次看一对,要求指出哪一个是肯定实例,主试不给予反 馈。 4对刺激即4次试验(trial)为一组(block) ,对被试进行多组 试验。
例:
水果:可食用的、多汁液的、植物果实 鸟:有羽毛、无齿有喙的动物 毛笔:用毛制作的、写字的工具
4
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是根据 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 成的概念。在这类概念中属性可以部分满 足,并非缺一不可。
好学生
成绩 好 关心 他人 有礼 貌
博弈性聚焦
总体假设
①以第一个肯定假设作为总 弱点:冒险性大。 体假设 优点:能迅速成功地把握概念。 ②每次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
Bruner等的实验结果及不足
Bruner等发现,多数用总体假设,少数人用 部分假设;在采用总体假设的被试中,采用 保守性聚焦策略者居多;在采用部分假设的 被试中,采用继时性扫描策略者居多。 实际过程中会出现偏离某个策略。
41
假设考验说的评价
优点:强调了假设和策略在概念形成过程 中的作用,说明了人在掌握概念中的主动 性和智慧 批评:假设考验说的实验依据大多来自人 工概念的研究,而人工概念与自然概念有 很大距离。
第二节、概念结构
概念形成
特征表说
原型说
概念结构:概念 的表征是由那些 因素构成的?这 些因素之间的关 系?
34
思考:假设库的大小变化 一个被否定的假设再次得到应用的概率很 低,意味着被试的假设库随实验的进行将
会变小。
前面谈过在16次实验程序中,被试如能对 主试的反馈做最优加工,他的假设库将在 每次反馈实验后减少一半,这种最优加工 叫“总体聚焦”。
35
+
反馈试验一
假设1 +
反馈试验二 假设2 + 反馈试验三
实验方法的不足:作为主试来说,很难直 接判定被试应用何假设及假设考验是如何 进行的。
26
4.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1)学习的方式 是渐进的还是以“全或无”式的 (2)记忆的作用 在假设考验的过程中,过去的记忆不发挥 作用,存在替代性取样现象
2015-7-23
27
学习的方式
逆向学习曲线
2015-7-23
2
复习:概念的种类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与相互关系
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 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自然概念 人工概念
2015-7-23
3
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是根据一 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 ,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
二、原型说(Rosch,1973)
1、基本观点 :概念由原型(即它的最佳 实例)和范畴成员的代表程度构成( Degree of category membership)。 如:家具
沙发、椅子 梳妆台、写字台
52
53
2、原型的实质与编码
(1)、实质 原型是概念的这样一些实例:与其它成员相 比,它有更多的特征是与其它成员共同的; 具有最少的与别的概念相同的特征。
( ) 正 确 反 应 率 50 %
1 5 10 16-20 36-40 56-60
最后一个错误之前的实验
二、假设考验说的发展
1、空白实验法(Levine,1966)
实验目的:直接度量被试的假设和假设考验的行 为 呈现刺激:被试做出反应、主试不给反馈 假设:如果被试对这些刺激做出系统反应,那么 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1、基本观点 表现人的主动性
形成总体假设 形成一些部分假设 通过反馈验证假设
核心:策略的运用
成功-继续
刺激
假设考验
失败-更换
概念
13
假设考验说——Bruner,Goodnow和
Austin(1956)
特点:概念形成过程中,人做出有关决定的 序列可被看做包含一定目的的策略:
(1)从每一个决定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 (2)使任务的压力保持在可处理的限度以内; (3)调节在规定的时间或活动的范围内,未能掌握 概念的风险以及做出一个决定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杀人
放火
抢劫
5
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 成的概念。
例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
6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 形成的概念。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 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例:
自然科学:声、光、电、分子、原子 社会科学:国家、民族、文化
7
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 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 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确定 。 黑色圆形
评价:概念形成过程是一种富有策略性的假 设考验的过程,带有明显的智慧色彩,表现 出人的主动性。
2、人工概念形成实验(Bruner,1956)
实验材料 4个属性:图形 、图数、颜色 、边线 人工概念举例 三个黑色圆形 三条边线的图 片 在双边红色图 形左侧的图形
15
实验程序:
21
(3)保守性聚焦
总体性假设:单边框、一个、黑色 、圆形 焦点一:边框? 焦点二:数目? 焦点三:颜色? 焦点四:形状? 结论:黑色圆形
对
对
错
错
22
优点:
第一,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
第二,由于改变焦点的一个属性,所以主 试给予反馈之后,被试可以获得非常确定的 信息。
第三,减少概念形成作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简捷而又具体。
31
+
反馈试验一
假设1 +
反馈试验二 假设2 + 反馈试验三
假设3
反馈试验四
成年被试92.4% 的反应模式符合 某个假设;表明 被试确实应用了 某种假设,而空 白试验可客观的 揭示被试的假设。
+
2、假设库大小
被试在实验中考验假设的典型做法是:
成功-继续
,
失败-更换
33
2、假设库大小
思考:在一系列实验中共有8个可能的假设 ,一个被否定的假设在下一组实验得到使 用的概率为?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的概率为0.02。 说明:被试没有采用替代取样,能记住一 些“已知不正确的假设”和“潜在正确的 假设”,并在实验中将其区分开来,这说明 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是起作用的。
认知心理学
第八讲 概念
1
复习:概念的含义
概念(concept)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 认识。 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 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非本质特征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我们掌握了概念,认识就能超越感知觉的范围,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抽象程度不同,特征规则的抽象程度高于 定义性特征。定义性特征的有关属性是可 以知觉到的,而特征规则是知觉不到的。
48
2、特征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区分
特征表说认为概念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
特征学习:将有关的概念规则告诉被试,使被试 掌握规则,在后续的实验任务中只是掌握有关的 特征。
规则学习:将有关特征告诉被试,被试的任务是 掌握有关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掌握概念规则。
39
Gholson等人
(1972)发现: 在二年级小学生 中,多数场合是采 用维量检验和假设 检验两种策略,总 体聚焦一次也未出 现,而位置固执等 几种不适宜的做法 几接近消失。
40
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小学生包 括六年级在内都还有刺 激偏好,但策略的应用 已占主导地位,甚至, 在各年级小学生中都出 现了总体聚焦。 总体聚焦有随着儿童 年龄而增长的趋势,在 成年被试中最典型的策 略是总体聚焦。
评价:是一个更有系统性和更有效的策略。
(4)博弈性聚焦
总体性假设:单边框、一个、黑 色、圆形 策略:改变一个以上属性。边框 ?数目? 博弈:黑色圆形
对
弱点:冒险性太大。 优点:可能很快地只做一次选择 就可以成功的把握概念。
24
策略类型
同时性扫描
假设前提
部分假设
特点
①形成多个部分假设。 ②将 主试的反馈与这几个假设同 时进行对照 ①形成多个部分假设。 ②一次只考验一个假设
假设3
反馈试验四
+
Levine(1966) 确定成年被试的实 际行为在替代取样 与总体聚焦之间, 但更接近总体聚焦
3、策略类型
Levine、Gholson、Philliph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 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确定3个假设考验的策略: (1)假设检验
被试一次只考虑一个假设,将一个假设与主试的反馈 加以对照进行检验。
复 杂 性、
(2)维量检验
有 效 性
被试一次检验一个维量(即一次考虑两个假设,如大 、小)
(3)总体聚焦
最优加工。被试同时检验所有假设,将被否定的假设 与潜在的正确假设区分
38
幼儿的策略
Gholson等人发现,幼儿在前述实验中往往 不能形成任务需要的那种类型的假设,常 常作出3种策略 1、位置固执 2、位置交替 3、刺激偏好:不顾主试反馈总选大的
1、将81张图片同时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 有哪些属性,如何将图片结合成概念 2、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 我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 张图片上找到。请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每 一次指一张图片给我看,我随时告诉你“ 对”与“错”,看看你能否发现我想的概 念。
16
请大家猜测一下主试心中所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