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稳定性验证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稳定性试验报告范文

稳定性试验报告范文

摘要:xxx是,研究其稳定性是在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采用高温、高湿、光照等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其含量,得出其稳定性较好,产品有效期以上,暂定其有效期为年。

关键词:稳定性试验、xxx、正文1 前言1.1 xxx简介1.2 xxx生产工艺(如工艺保密,可改为质量标准)1.3 取样信息:1.4 稳定性试验指导: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版2考察项目及检测方法2.1性状2.1.1 外观2.1.2 熔点2.13 水分等等2.2 含量测定检测方法:样品制备:实验条件:2.3 有关物质3 试验方法3.1高温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在60℃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检测相关指标。

3.2高湿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于25℃、RH90%±5%条件下放置10天,在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

3.3光照试验取本品,在光强度为4500lx的光源下,距光源30cm,放置10天,在0天、5天和10天取样测定。

3.4加速试验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取采用包装的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40℃±2℃、RH75%±5%,试验时间从开始,为6个月,分别于0、1、2、3、6个月取样检测。

3.5长期试验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取采用包装的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25℃±2℃、RH60%±10%,试验时间从开始,取样时间点为第一年每3个月末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以后每年末一次。

(如为阶段性试验报告,可如下描述:试验时间从开始,已完成月试验,接下来将持续到年月,此报告为阶段性试验报告。

)4 试验结果4.1高温试验4.2高湿试验4.3光照试验4.4加速试验4.5长期试验5 结论5.1小结5.1.1高温试验5.1.2高湿试验5.1.3光照试验5.1.4加速试验5.1.5长期试验5.2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由前三个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包装材料和容器,结合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合理性。

高斯消去法的数值稳定性实验报告

高斯消去法的数值稳定性实验报告
end
end
%½«³£ÊýÏî´ÓAÖзÖÀë
X=A(:,length(A(1,:)));
A=A(:,1:length(A(1,:))-1);
%µÃµ½LÓëU¾ØÕó
fori=1:length(A(:,1))
forj=1:length(A(i,:))
if(i==j)
L(i,j)=1;
U(i,j)=A(i,j);
00-2.83542034035461-0.439277018213440
0000.724838760535495
X2=
5.90739256961544
1.88284104193886
-22.2540722833854
14.5809976298923
(3)beselect.m文件与noselect.m文件
%½«³£ÊýÏî¼Ó½øÈ¥
A(:,length(A(1,:))+1)=Y;
%´ÓÉÏÍùÏÂÑ »·
fori=1:length(A(:,1))
%Ô¤¼ÆËãÿÐеÚÒ»¸öÊý×Ö
fork=i:length(A(:,i))
form=1:i-1
A(k,i) = A(k,i)-A(k,m)*A(m,i);
end
end
end
%¼ÆËãXÖµ
fori=length(X):-1:1
forj=i+1:length(U(i,:))
X(i)=X(i)-U(i,j)*X(j);
end
X(i)=X(i)/U(i,i);
end
end
noselect.m文件:
function[ L,U,X ] = noselect( A,Y )

数值计算基础实验报告(3篇)

数值计算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2. 掌握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值计算的基本操作;3. 熟悉科学计算库NumPy和SciPy的使用;4. 分析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误差分析。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程语言:Python 3.8科学计算库:NumPy 1.19.2,SciPy 1.5.02. 实验步骤(1)Python编程基础1)变量与数据类型2)运算符与表达式3)控制流4)函数与模块(2)NumPy库1)数组的创建与操作2)数组运算3)矩阵运算(3)SciPy库1)求解线性方程组2)插值与拟合3)数值积分(4)误差分析1)舍入误差2)截断误差3)数值稳定性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Python编程基础(1)变量与数据类型通过实验,掌握了Python中变量与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等。

(2)运算符与表达式实验验证了Python中的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等运算符,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表达式进行计算。

(3)控制流实验学习了if-else、for、while等控制流语句,掌握了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编程技巧。

(4)函数与模块实验介绍了Python中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和返回值,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模块进行代码复用。

2. 实验二:NumPy库(1)数组的创建与操作通过实验,掌握了NumPy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数组、索引、切片、排序等。

(2)数组运算实验验证了NumPy数组在数学运算方面的优势,包括加、减、乘、除、幂运算等。

(3)矩阵运算实验学习了NumPy中矩阵的创建、操作和运算,包括矩阵乘法、求逆、行列式等。

3. 实验三:SciPy库(1)求解线性方程组实验使用了SciPy库中的线性代数模块,通过高斯消元法、LU分解等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2)插值与拟合实验使用了SciPy库中的插值和拟合模块,实现了对数据的插值和拟合,并分析了拟合效果。

报告中如何展示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报告中如何展示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报告中如何展示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引言: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对于报告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地展示和描述,能够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图表展示等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地呈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一、实验设计的重要性1.1合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应合理地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实验结果的差异。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处理变量上的差异只有一个,其他条件保持恒定,这样能够更好地判断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1.2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验证。

同样的实验操作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操作者下进行,结果的一致性将增加对实验结果的信任。

因此,在报告中,应该充分描述实验的重复次数以及每次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选择2.1描述统计分析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等统计指标,以此来展示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报告中应该详细列举这些统计指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的统计工具。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相关的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或方差分析,来评估实验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应该给出假设检验的结果和显著性水平。

三、图表展示实验结果3.1数据表格在报告中,可以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数据表格应包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同时标注出每组数据的准确测量值和测量误差范围,以表明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3.2误差棒图误差棒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绘制在同一图中,可以直观地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展示其统计学意义。

3.3直方图和箱线图直方图和箱线图可以用来展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直方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的频数和分布情况,箱线图则能显示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以此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稳定性试验报告材料范文

稳定性试验报告材料范文

摘要:XXX是,研究其稳定性是在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采用高温、高湿、光照等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其含量,得出其稳定性较好,产品有效期以上,暂定其有效期为年。

关键词:稳定性试验、XXX、正文1前言1.1 XXX简介1.2 XXX生产工艺(如工艺保密,可改为质量标准)1.4稳定性试验指导: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版2考察项目及检测方法2.1性状2.1.1外观2.1.2熔点2.13水分2.2含量测定检测方法:样品制备:实验条件:2.3有关物质W3试验方法3.1局温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在60°C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检测相关指标。

3.2 I W J湿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于25°C、RH90%±5%条件下放置10天,在第。

天、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

3.3光照试验取本品,在光强度为45001X的光源下,距光源30cm,放置10天,在。

天、5天和10天取样测定。

3.4加速试验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40°C±2°Cx RH75%±5%,试验时间从于0、1、2、3、6个月取样检测。

3.5长期试验 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取采用 包装的 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25°C±2°C 、RH60%±10%,试验时间从 开始,取样时间点为第 —年每3个月末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以后每年末一次。

(如为阶段性试验报告,可如下描述:试验时间从 开始,已完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取采用 包装的 开始,为6个月,分别成月试验,接下来将持续到年月,此报告为阶段性试验报告。

)4试验结果4.1局温试验4.3光照试验4.5长期试验5结论5.1小结5.1.1高温试验5.1.2高湿试验5.1.3光照试验5.1.4加速试验5.1.5长期试验5.2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由前三个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包装材料和容器,结合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合理性。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5篇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5篇

误差分析实验1.1(问题)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

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

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

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1.1()()20()2)(1()(201∏=-=---=k k x x x x x p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

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2.1(0)(19=+x x p ε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数。

这相当于是对(1.1)中19x 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

我们希望比较(1.1)和(1.2)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1.1)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 函数:“roots ”和“poly ”。

roots(a)u =其中若变量a 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 为一个n 维的向量。

设a 的元素依次为121,,,+n a a a ,则输出u 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01121=+++++-n n n n a x a x a x a的全部根;而函数poly(v)b =的输出b 是一个n+1维变量,它是以n 维变量v 的各分量为根的多项式的系数。

可见“roots ”和“poly ”是两个互逆的运算函数。

;000000001.0=ess );21,1(zeros ve = ;)2(ess ve =))20:1((ve poly roots +上述简单的Matlab 程序便得到(1.2)的全部根,程序中的“ess ”即是(1.2)中的ε。

实验要求:(1)选择充分小的ess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记录结果的变化并分析它们。

数值计算实验教案

数值计算实验教案
课时安排
2
教学
目的
要求
使学生加深对非线性方程牛顿法及加速迭代法等的理解,会用C及Excel软件求解一些简单的非线性方程。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算法的构造思路、算法的软件实现
教学难点:各种算法的收敛性及误差控制
实验软件
Excel、TURBOC2.0






1.用Excel及C完成教材P23例4(牛顿法)和P25例5(弦割法)实验。
课外
学习
要求
实验报告,设计求收敛阶的实验。
教 学 后 记
学生基本能完成各实验,但对多种方法的比较不太清楚,这说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理解不够深入,提醒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多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每种算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授课
内容
实验四:线性方程组直接法——高斯顺序消元法(LU分解法),列主元消去法
****学院
实 验教 案
开课单位:数学系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
专业年级:2005级
任课教师:周均
教材名称:数值计算方法(李有法)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授课
内容
实验一、数值稳定性及算法设计原则
课时安排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熟悉Excel及C语言程序的软件环境及基本操作,验证数值稳定性,体验数值计算与常见数学计算的异同,理解多项式的计算的两个算法的异同。
2.用Excel完成教材P28例7,注意埃特肯加速法的误差控制,并比较这些方法在相同精度情况下的迭代次数,从而粗略说明收阶。
3.用下列方法求方程 的近似根,要求误差不超过 ,并比较计算量。

稳定性测试报告

稳定性测试报告

稳定性测试报告1. 引言稳定性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类型,它主要用于评估系统、应用或软件在各种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表现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报道对某个软件系统进行的稳定性测试的结果和结论。

2. 测试环境在进行稳定性测试之前,我们搭建了以下的测试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软件版本:1.0.0•测试工具:JMeter•硬件配置:Intel Core i7 处理器、8GB RAM3. 测试目标本次稳定性测试的目标是评估软件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模拟高并发场景,在不同负载下观察系统的行为•跟踪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错误率等•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和潜在的瓶颈4. 测试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测试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测试方法:4.1 负载测试我们通过使用 JMeter 工具模拟了大量并发用户,并逐步增加负载以观察系统的响应情况。

在每个负载条件下,我们记录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进行了多次运行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4.2 长时间运行测试为了测试系统的长时间稳定性,我们将软件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持续运行了一段时间。

我们观察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并记录了任何可能的异常或错误。

4.3 异常情况模拟为了测试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我们模拟了各种环境异常,如网络延迟、服务器故障等。

我们监控了系统的响应情况,并记录了系统在不同异常情况下的表现。

5. 测试结果根据我们的测试,以下是我们得出的结论:5.1 负载测试结果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系统的响应时间逐渐增加。

当负载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的响应时间明显增加,并且出现了一定的错误率。

这表明系统在高负载下存在性能瓶颈。

5.2 长时间运行测试结果在长时间运行测试中,系统的性能表现稳定。

系统能够持续处理高负载并保持较低的错误率,没有出现严重的性能问题。

5.3 异常情况测试结果在模拟的异常情况下,系统的表现与预期相符。

系统能够适应网络延迟和服务器故障等异常情况,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报告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报告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报告一、引言原料药是指用于制备药品的药物原料,其稳定性是评估其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稳定性试验是对原料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质和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介绍对其中一原料药进行的稳定性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二、试验方法1.试验物料:选取其中一原料药进行试验。

2.试验条件:试验设置不同的条件,包括不同的温度和湿度。

3.试验周期:设定不同的试验时间,如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等。

4.试验项目:对原料药进行各项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指标的测试。

三、试验结果1.物理指标测试结果:对原料药的外观、溶解度、粒度分布等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显示,原料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外观无明显变化,溶解度也没有明显下降。

粒度分布图显示,在试验期间,原料药的粒度分布基本保持稳定。

2.化学指标测试结果:对原料药的含量、纯度、酸碱度等进行测试。

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原料药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在试验周期内纯度无明显变化。

酸碱度的测试结果也没有明显变化。

3.微生物指标测试结果:对原料药进行微生物污染测试。

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周期内,原料药未检测到微生物的污染。

四、数据分析1.原料药的物理指标变化较小,说明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

2.化学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原料药的含量和纯度基本稳定,说明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3.微生物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原料药未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具有较好的微生物稳定性。

五、结论通过对其中一原料药的稳定性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该原料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外观、溶解度和粒度分布保持稳定。

2.该原料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含量和纯度基本稳定。

3.该原料药在试验周期内未检测到微生物污染,具有较好的微生物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原料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用于制备药品。

六、建议根据本次稳定性试验的结果,建议在药品制备中继续使用该原料药。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姓名:张献鹏学号:173511038专业:冶金工程班级:重冶二班目录1拉格朗日插值 (1)11.1问题背景.....................................................................................................11.2数学模型.....................................................................................................1.3计算方法1.....................................................................................................21.4数值分析.....................................................................................................2复化辛普森求积公式 (2)2.1问题背景2.....................................................................................................32.2数学模型.....................................................................................................32.3计算方法.....................................................................................................2.4数值分析5.....................................................................................................3矩阵的 LU 分解 (6)63.1问题背景.....................................................................................................3.2数学模型6.....................................................................................................3.2.1理论基础 (6)3.2.2实例 (7)73.3计算方法.....................................................................................................3.4小组元的误差 (8)4二分法求方程的根 (9)94.1问题背景.....................................................................................................94.2数学模型.....................................................................................................4.3计算方法9.....................................................................................................4.4二分法的收敛性 (11)5雅可比迭代求解方程组 (11)115.1问题背景...................................................................................................5.2数学模型11...................................................................................................5.2.1理论基础 (11)5.2.2实例 (12)5.3计算方法 (12)5.4收敛性分析 (13)6Romberg 求积法 (14)6.1问题背景 (14)6.2数学模型: (14)6.2.1理论基础 (14)6.2.2实例 (14)6.3计算方法 (15)6.4误差分析 (16)7幂法 (16)7.1问题背景 (16)7.2数学模型 (16)7.2.1理论基础 (16)7.2.2实例 (17)7.3计算方法 (17)7.4误差分析 (18)8改进欧拉法 (18)8.1问题背景 (18)8.2数学模型 (19)8.2.1理论基础 (19)8.2.2实例 (19)8.3数学模型 (19)8.4误差分析 (21)1拉格朗日插值1.1问题背景1f ( x)2, 5 x 5 求拉格朗日插值。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系统阻尼比、系统根轨迹等稳态分析方法。

3.掌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1.系统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偏差。

对于稳态误差的分析,可以采用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进行分析。

开环传递函数:G(s)闭环传递函数:G(s)/(1+G(s)H(s))其中,H(s)为系统的反馈环节,G(s)为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

稳态误差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静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偏差;动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波动。

2.系统阻尼比分析系统阻尼比是指系统在达到稳态时,振荡的阻尼程度。

阻尼比越大,系统越稳定;阻尼比越小,系统越不稳定。

系统阻尼比的计算公式为:ζ=1/(2ξ)其中,ξ为系统的阻尼比,ζ为系统的阻尼比。

3.系统根轨迹分析系统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极点随着控制参数变化而在复平面上的轨迹。

根轨迹分析可以用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系统的根轨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绘制:(1)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G(s)(2)将G(s)写成标准形式(3)计算系统的极点和零点(4)绘制系统的根轨迹三、实验步骤1.系统稳态误差分析实验(1)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写出。

(2)通过实验,测量系统的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3)根据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的测量结果,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

2.系统阻尼比分析实验(1)通过实验,测量系统的振荡频率和衰减周期。

(2)根据振荡频率和衰减周期的测量结果,计算系统的阻尼比。

3.系统根轨迹分析实验(1)将系统的传递函数写成标准形式。

(2)计算系统的极点和零点。

(3)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根据根轨迹的形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稳态误差、阻尼比和根轨迹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稳定性模拟实验报告

稳定性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稳定性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0日实验地点:XX大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原理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接近初始状态的能力。

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2. 系统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3. 系统初始状态对稳定性的影响;4. 系统外部扰动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计算机: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2. 控制器:用于控制实验系统;3. 传感器:用于测量实验系统参数;4. 扰动器:用于模拟系统外部扰动;5. 数据采集卡:用于数据采集。

三、实验方法1. 系统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实验系统的参数,如系统结构、参数值等;2. 实验数据采集:通过控制器控制实验系统,采集实验数据;3.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稳定性变化规律。

四、实验步骤1. 实验系统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实验系统;2. 参数设置:设置实验系统参数,如系统结构、参数值等;3. 实验数据采集:通过控制器控制实验系统,采集实验数据;4.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5. 实验结果整理与总结:整理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实验系统的参数,如系统结构、参数值等,观察稳定性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对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当系统参数接近临界值时,稳定性较差;当系统参数远离临界值时,稳定性较好。

2. 系统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实验系统的结构,观察稳定性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结构对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当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时,稳定性较差;当系统结构较为简单时,稳定性较好。

3. 系统初始状态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实验系统的初始状态,观察稳定性变化规律。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姓名:XXX班级:计算机XX班学号:XXXXXX实验一:舍入误差与数值稳定性实验目的:1、 通过上机编程,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程序设计语言;2、 通过上机计算,了解舍入误差所引起的数值不稳定性。

3、 通过上机计算,了解运算次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尽量避免大数吃小数的现象。

实验内容:用两种不同的顺序计算644834.11000012≈∑=-n n ,分析其误差的变化。

实验流程图:实验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 int i;float s1=0,s2=0,d1,d2;for (i=1;i<=10000;i++)s1=s1+1.0f/(i*i);for (i=10000;i>=1;i--)s2=s2+1.0f/(i*i);d1=(float)(fabs(1.644834-s1));d2=(float)(fabs(1.644834-s2));printf("正向求和结果为%f\n 误差为%f\n\n",s1,d1);printf("反向求和结果为%f\n 误差为%f\n\n",s2,d2);if(d1<d2)printf("正向求和误差小于负向求和误差\n");else if(d1==d2)printf("正向求和误差等于负向求和误差\n"); elseprintf("正向求和误差大于负向求和误差\n");}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第一次做数值实验,又一次使用C语言编程,没有了刚学习C语言的艰难,能够将实验步骤转换成流程图并编写出完整的实验代码,在经过多次调试、改正后得到正确的程序和结果。

这个实验较简单,计算误差时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差,而在计算过程中舍入误差不增长,则称此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此算法是数值不稳定的,减少运算次数可以减小舍入误差。

稳定性实验报告

稳定性实验报告

稳定性实验报告稳定性实验报告一、引言稳定性是指一个系统或物体在受到外界扰动后,能够保持平衡或回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在各个领域,稳定性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无论是工程设计、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需要对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系统的稳定性实验,探讨稳定性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稳定性的概念和定义;2. 掌握稳定性实验的基本方法;3. 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小球、托盘、不同形状的物体、弹簧等;2. 实验方法:a. 实验一:在平稳的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观察其是否能够保持平衡;b. 实验二:在托盘上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倾斜托盘,观察物体是否会滑落;c. 实验三: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将小球悬挂在弹簧上方,观察小球的振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小球在平稳的桌面上能够保持平衡,具有稳定性。

这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撑力的平衡作用,保持了稳定的状态。

2. 实验二的结果显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倾斜托盘上的稳定性存在差异。

球状物体相对稳定,而尖锐物体则容易滑落。

这是因为球状物体具有较低的重心,较大的接触面积,而尖锐物体则相反,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失去平衡。

3. 实验三的结果表明,小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发生振动。

振动的稳定性取决于弹簧的刚度和小球的质量。

当弹簧刚度较大或小球质量较小时,振动较为稳定;反之,振动会更加剧烈或不稳定。

五、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验证了稳定性的概念和定义,即系统或物体在受到外界扰动后能够保持平衡或回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2. 实验中发现,稳定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重心位置、接触面积、刚度和质量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

3. 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的研究对于工程设计、自然灾害预测和社会政策制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稳定性的研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化学实验物质稳定性实验验证方法实验数据

化学实验物质稳定性实验验证方法实验数据

化学实验物质稳定性实验验证方法实验数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中物质稳定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稳定性变化。

3.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数据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以物质稳定性实验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具备一定化学知识基础的年级,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需加强实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确保实验安全。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1. 知道物质稳定性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方法。

2. 能够正确操作实验,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3. 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增强合作交流能力,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化学物质稳定性实验原理:包括影响物质稳定性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2. 实验操作方法:介绍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注意事项等。

3. 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学习如何记录实验数据,运用图表、计算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质稳定性变化规律,探讨原因。

5. 实际应用与环保: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物质稳定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环保意义。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实验5.1 (主元的选取与算法的稳定性) 问题提出:Gauss 消去法是我们在线性代数中已经熟悉的。

但由于计算机的数值运算是在一个有限的浮点数集合上进行的,如何才能确保Gauss 消去法作为数值算法的稳定性呢?Gauss 消去法从理论算法到数值算法,其关键是主元的选择。

主元的选择从数学理论上看起来平凡,它却是数值分析中十分典型的问题。

实验内容:考虑线性方程组n n n R b R A b Ax ∈∈=⨯,,编制一个能自动选取主元,又能手动选取主元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Gauss 消去过程。

实验要求:(1)取矩阵⎥⎥⎥⎥⎥⎥⎦⎤⎢⎢⎢⎢⎢⎢⎣⎡=⎥⎥⎥⎥⎥⎥⎦⎤⎢⎢⎢⎢⎢⎢⎣⎡=1415157,6816816816 b A ,则方程有解T x )1,,1,1(* =。

取n=10计算矩阵的条件数。

让程序自动选取主元,结果如何?(2)现选择程序中手动选取主元的功能。

每步消去过程总选取按模最小或按模尽可能小的元素作为主元,观察并记录计算结果。

若每步消去过程总选取按模最大的元素作为主元,结果又如何?分析实验的结果。

(3)取矩阵阶数n=20或者更大,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观察记录并分析不同的问题及消去过程中选择不同的主元时计算结果的差异,说明主元素的选取在消去过程中的作用。

(4)选取其他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随机生成矩阵,计算其条件数。

重复上述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思考题一:(Vadermonde 矩阵)设⎥⎥⎥⎥⎥⎥⎥⎥⎥⎥⎦⎤⎢⎢⎢⎢⎢⎢⎢⎢⎢⎢⎣⎡=⎥⎥⎥⎥⎥⎥⎦⎤⎢⎢⎢⎢⎢⎢⎣⎡=∑∑∑∑====n i i n n i i ni i n i i n n n n n n nx x x x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002010022222121102001111 ,, 其中,n k k x k ,,1,0,1.01 =+=,(1)对n=2,5,8,计算A 的条件数;随n 增大,矩阵性态如何变化?(2)对n=5,解方程组Ax=b ;设A 的最后一个元素有扰动10-4,再求解Ax=b(3)计算(2)扰动相对误差与解的相对偏差,分析它们与条件数的关系。

普朗克常数实验报告

普朗克常数实验报告

普朗克常数实验报告引言在物理学领域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常数,用符号h表示。

它是梅兹罗耶频率的比例常数,定量描述了光子能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普朗克常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旨在测定普朗克常数的数值,并验证与已知值之间的一致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式,我们将探究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

实验装置与操作我们使用了一台高精度的光电效应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组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源,并将其依次照射到金属表面。

通过调整光源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控制金属表面的状态,实验组依次记录下光电流的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及处理通过整理实验数据,我们观察到了一个明显的规律:当光源的频率低于某个阈值时,光电流几乎为零。

然而,当光源频率超过该阈值,光电流迅速增大。

这一现象与传统的电磁学理论不符,证明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为了测定普朗克常数的数值,我们使用了卡米尔装置进行。

卡米尔装置利用电子束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进行测量。

我们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调整装置中的参数,找到了使电子束发生极大干涉和衍射的频率。

这一频率和普朗克常数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我们最终得到了普朗克常数的数值为6.626070040(81) × 10^-34 J·s。

通过与已知值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两者非常接近,其中的差异在测量误差范围之内。

讨论与结论实验结果的验证与预期一致,证明了普朗克常数在量子力学中的不可替代性。

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证明了实验装置的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并对物理学领域中的其他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本实验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选取了有限个光源频率进行测量。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选取更多的光源频率,进一步验证普朗克常数的稳定性。

物质稳定性实验报告

物质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规范
实验环境: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实验材料:准备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试剂、仪器、样品等
实验前准备: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样品处理、反应条件控制、数据采集等
实验后处理:清洗仪器设备,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物质稳定性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判断其稳定性。
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稳定性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手册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材料:各种化学试剂和仪器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物质稳定性的结论
实验目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化学反应原理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络合反应等。
物理变化原理包括溶解度、挥发性、热稳定性等。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和物理变化原理。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质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物质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得出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数据
实验目的:验证物质稳定性
实验方法:使用特定仪器和试剂,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论
建议:根据实验结论,提出提高物质稳定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物质稳定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能力。
温度:温度升高,物质活性增强,稳定性降低
湿度:湿度增大,物质吸湿,稳定性降低
压力:压力增大,物质活性降低,稳定性提高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一)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实验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一)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实验
I(1)=0.6321;
for i=2:10;
I(i)=1-(i-1)*I(i-1);
End
I
五、教师评语(或成绩)
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用Matlab语言编写按递推公式
计算 (n=0,1,2,……)的程序,并取I0=0.6321,计算n=0,1,2,…,9时In的值。
2.用Matlab语言编写按递推公式
计算 (n=0,1,2,……,9)的值程序。
3.分析比较两种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或记录)
I=zeros(10,1);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系别
数学系
班级
主讲教师
王丹
指导教师
王丹
实验日期
专业
课程名称
数值分析
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名称:
实验一、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对稳定算法和不稳定算法的结果分析、比较,深入理解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及其重要性。

稳定性试验报告范文

稳定性试验报告范文

摘要:xxx是,研究其稳定性是在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采用高温、高湿、光照等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其含量,得出其稳定性较好,产品有效期以上,暂定其有效期为年。

关键词:稳定性试验、xxx、正文1 前言1.1 xxx简介1.2 xxx生产工艺(如工艺保密,可改为质量标准)1.3 取样信息:1.4 稳定性试验指导: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版2考察项目及检测方法2.1性状2.1.1 外观2.1.2 熔点2.13 水分等等2.2 含量测定检测方法:样品制备:实验条件:2.3 有关物质3 试验方法3.1高温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在60℃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检测相关指标。

3.2高湿试验试验设备取本品,于25℃、RH90%±5%条件下放置10天,在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测。

3.3光照试验取本品,在光强度为4500lx的光源下,距光源30cm,放置10天,在0天、5天和10天取样测定。

3.4加速试验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取采用包装的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40℃±2℃、RH75%±5%,试验时间从开始,为6个月,分别于0、1、2、3、6个月取样检测。

3.5长期试验试验条件包材类型、来源及相关证明文件取采用包装的三批次样品,试验条件为25℃±2℃、RH60%±10%,试验时间从开始,取样时间点为第一年每3个月末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以后每年末一次。

(如为阶段性试验报告,可如下描述:试验时间从开始,已完成月试验,接下来将持续到年月,此报告为阶段性试验报告。

)4 试验结果4.1高温试验4.2高湿试验4.3光照试验4.4加速试验4.5长期试验5 结论5.1小结5.1.1高温试验5.1.2高湿试验5.1.3光照试验5.1.4加速试验5.1.5长期试验5.2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由前三个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包装材料和容器,结合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程:数值计算方法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070141学号:37*名:***中北大学理学院实验1 赛德尔迭代法【实验目的】熟悉用塞德尔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内容】1.了解MATLAB 语言的用法2.用塞德尔迭代法解下列线性方程组123412341234123454101258103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计算机,MATLAB7.0【实验方法与步骤】1.先找出系数矩阵A ,将前面没有算过的x j 分别和矩阵的(,)A i j 相乘,然后将累加的和赋值给sum ,即(),j sum sum A i j x =+⋅.算出()/(,)i i x b sum A i i =-,依次循环,算出所有的i x 。

2.若i x 前后两次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给的误差限ε,则输出i x .否则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满足误差条件为止.【实验结果】(A 是系数矩阵,b 是右边向量,x 是迭代初值,ep 是误差限)function y=seidel(A,b,x,ep) n=length(b); er=1; k=0; while er>=epk=k+1;for i=[1:1:n]q=x(i);sum=0;for j=[1:1:n]if j~=isum=sum+A(i,j)*x(j);endendx(i)=(b(i)-sum)/A(i,i);er=abs(q-x(i));endendfprintf('迭代次数k=%d\n',k)disp(x')【结果分析与讨论】>> A=[5 -1 -1 -1;-1 10 -1 -1;-1 -1 5 -1;-1 -1 -1 10]; b=[-4 12 8 34];seidel(A,b,[0 0 0 0],1e-3)迭代次数k=60.998978494300021.999584568676492.999531397434353.99980944604109实验课程:数值计算方法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070141学号:37姓名:汪鹏飞中北大学理学院实验2 最小二乘法的拟合【实验目的】熟悉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方法 【实验内容】1.了解MATLAB 语言的用法2.给出数据希望用一次,二次多项式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这些数据,试写出正规方程组,并求出最小平方逼近多项式。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计算机,MATLAB7.0,【实验方法与步骤】1.先算出 1n j j i i l x ==∑,再算出 (1)1nj j i i i b x y -==∑2.在正规方程组20121111231012111111201211111n n n nmi i m i ii i i i n n n n nm i i i m i i ii i i i i n n n n nm m m m m m i i i m i i ii i i i i a n a x a x a x y a x a x a x a x x y a x a x a x a x x y ====+=====+++=====⎧++++=⎪⎪⎪++++=⎪⎨⎪⎪⎪++++=⎪⎩∑∑∑∑∑∑∑∑∑∑∑∑∑∑ 中令1n j j i i l x ==∑,(1)1nj j i i i b x y -==∑3.令正规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A ,当j m ≤时,将j l 的值赋给(1,1)A j +, 当j>m 时,将j l 的值赋给(1,1)A j m m +-+,再将矩阵A 的其他元素写出来,于是正规矩阵可写成Aa b =,最后用1a A b -=即可算出向量a,向量a 的元素依次是常数项,一次项的系数,二次项的系数m次项的系数.4.由系数即可写出拟合的多项式曲线.【实验结果】(x,y为给定的对应值,m是要求的拟合次数)function a=zxecf(x,y,m)n=length(x);A(1,1)=n;for j=[1:1:2*m]l(j)=0;for i=[1:1:n]l(j)=l(j)+x(i)^j;endif j<=mA(1,1+j)=l(j);else A(j+1-m,m+1)=l(j);endendfor j=[1:1:m+1]b(j)=0;for i=[1:1:n]b(j)=b(j)+y(i)*x(i)^(j-1);endendfor i=[2:1:m+1]k=-1;for j=[m+1:-1:1]k=k+1;A(i,j)=l(m+i-1-k);end end a=A\b';【结果分析与讨论】>> x=[-1.00 -0.75 -0.50 -0.25 0 0.25 0.50 0.75 1.00];y=[-0.2209 0.3295 0.8826 1.4392 2.0003 2.5645 3.1334 3.7061 4.2836]; a1=zxecf(x,y,1) a1 =2.01314444444444 2.25164666666667>> a2=zxecf(x,y,2) a2 =2.00010043290043 2.25164666666667 0.03130562770563拟合的一次多项式是() 2.0131 2.2516y x x =+拟合的二次多项式是2() 2.0001 2.25160.0313y x x x =++优缺点: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m 的值来将数据拟合成任意次数的多项式函数。

实验课程:数值计算方法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070141学号:37姓名:汪鹏飞中北大学理学院实验3 龙贝格算法求积分【实验目的】熟悉龙贝格方法求积分 【实验内容】1.了解MATLAB 语言的用法2.用龙贝格方法求积分21-5(10)x I edx -=⎰要求误差不超过【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计算机,MATLAB7.0 【实验方法与步骤】1.计算()f a 和()f b ,算出1T .2.将区间[],a b 分半,计算2a b f +⎛⎫⎪⎝⎭,算出2T 和1S .3.再将子区间分半,计算 4b a f a -⎛⎫+ ⎪⎝⎭,34b a fa -⎛⎫+⋅⎪⎝⎭,算出4T ,2S 和1C . 4.再将子区间分半,计算 8b a f a -⎛⎫+ ⎪⎝⎭,38b a f a -⎛⎫+⋅ ⎪⎝⎭,58b a f a -⎛⎫+⋅ ⎪⎝⎭,78b a f a -⎛⎫+⋅ ⎪⎝⎭,算出8T , 4S , 2C 和1R .5.再将子区间分半,算出16T , 8S , 4C 和 2R ,不断将子区间分半,重复以 上过程,算出4R , 8R , 16R ,一直到相邻两个R 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给定的误差ε为止,最后一次算出的R 值即为所求。

【实验结果】(a 是下限,b 是上限,eps 是误差限)定义函数function y=intf(x)y=2*(exp(-x^2))/(pi^0.5);主程序function J=romberg(a,b,eps)er=1;k=3;h=b-a;T(1)=h*(intf(a)+intf(b))/2;h1=h/2;T(2)=T(1)/2+h1*intf(a+h1);S(1)=4/(4-1)*T(2)-1/(4-1)*T(1);h2=h1/2;T(4)=T(2)/2+h2*(intf(a+h2)+intf(a+3*h2));S(2)=4/(4-1)*T(4)-1/(4-1)*T(2);C(1)=4^2/(4^2-1)*S(2)-1/(4^2-1)*S(1);h3=h2/2;T(8)=T(4)/2+h3*(intf(a+h3)+intf(a+3*h3)+intf(a+5*h3)+intf(a+7*h3)); S(4)=4/(4-1)*T(8)-1/(4-1)*T(4);C(2)=4^2/(4^2-1)*S(4)-1/(4^2-1)*S(2);R(1)=4^3/(4^3-1)*C(2)-1/(4^3-1)*C(1);while er>=epsH=0;k=k+1;u=h/2^k;x=a+u;i=0;while x<bH=H+intf(x);i=i+1;x=a+u*(2*i+1);endT(2^k)=T(2^(k-1))/2+h*H/2^k;S(2^(k-1))=4/(4-1)*T(2^k)-1/(4-1)*T(2^(k-1));C(2^(k-2))=4^2/(4^2-1)*S(2^(k-1))-1/(4^2-1)*S(2^(k-2));R(2^(k-3))=4^3/(4^3-1)*C(2^(k-2))-1/(4^3-1)*C(2^(k-3));er=abs(R(2^(k-3))-R(2^(k-4)));endI=R(2^(k-3));fprintf('I=%10.8f\n',I)【结果分析与讨论】>> romberg(0,1,1e-4)I=0.84270079实验课程:数值计算方法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8070141学号:37姓名:汪鹏飞中北大学理学院实验4 标准四阶R-K 方法【实验目的】熟悉四阶R-K 方法【实验内容】1.了解MATLAB 语言的用法2.取步长0.2h =,用标准四阶R-K 方法解初值问题3,011(0)1y y x x y ⎧'=≤≤⎪+⎨⎪=⎩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计算机,MATLAB7.0【实验方法与步骤】1.先将积分区除以步长确定分点个数b a n h-=. 2.利用标准四阶R-K 公式,算出()1,n n k h f x y =⋅,12,22n n k h k h f x y ⎛⎫=⋅++ ⎪⎝⎭; 23,22n n k h k h f x y ⎛⎫=⋅++ ⎪⎝⎭, ()43,n n k h f x h y k =⋅++.3.利用()112341226n n y y k k k k +=+⋅+++算出下一个节点处的y 值. 4.重复以上步骤,算出每个分点处y 的值.5.输出每个分点处y 的值.【实验结果】(a是下限,b是上限,h是步长,y0是初值) 定义函数function f=func(x,y)f=(3*y)/(1+x);主程序function q=LK(a,b,h,y0)n=(b-a)/h;fprintf('a=%6.4f,y0=%10.8f\n',a,y0)for i=[0:1:n-1]k1=h*func(a,y0);k2=h*func(a+h/2,y0+k1/2);k3=h*func(a+h/2,y0+k2/2);k4=h*func(a+h,y0+k3);y0=y0+1/6*(k1+2*k2+2*k3+k4);fprintf('a=%6.4f,y0=%10.8f\n',a+h,y0)a=a+h;end【结果分析与讨论】>> LK(0,1,0.2,1)a=0.0000,y0=1.00000000a=0.2000,y0=1.72754821a=0.4000,y0=2.74295130a=0.6000,y0=4.09418136a=0.8000,y0=5.82921073a=1.0000,y0=7.99601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