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合集下载

对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思考

对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思考

对“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思考——浅读《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理工大学公共管理2016级硕士梁玉摘要:对作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的审美主义的反省,一直被汉语知识界忽略,至多被一些人在趣味层次上加以抵制。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一书对思想学术质态上的审美主义,更多地与“现代性”,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联进行了详细审理。

作者在行文中,审美主义同时又被用以指称一种丧失知识学逻辑距离的思想学术型态,更多地与“现代主义”,与一种思想学术、艺术气质和文体风格相关。

对这两个侧面的审美主义的抵制规定了现代学的质态和形态。

社会科学现代的建构原则是这本书的一个一以贯之的潜在话题,这似乎成了作者之“现代学”的一个重要容。

那么这本书则不仅是在容方面对知识界形成刺激,它自身在力戒概论性学术样式、建基于兴之所致的观察之上的随笔性学术样式、以对某种理念的偏好为论据的学术样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它产生这些样式反应的所依赖的话语空间。

对一本书就思想容做出反应总是容易的,因为我们常常可以无需准备、不假思索就表示赞同和不满。

但对这本书的问题意识、方法论、知识文献的利用等等做出反应要困难得多,当然也就有意义得多。

关键词:审美主义;现代性一、引言刚拿到书的时候,厚厚的一本,540页,平时对哲学问题实在是不感兴趣,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的焦虑与困境之表述的著作,实际上,书中也涉及了相关容,只是远远不止于此而已。

读这本书,感到十分吃力,其量的社会学术语和学者名字,都对于一个初学者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因在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十分不够,尤其是西方原典著作几乎没有读过,而对于一般西方的社会理论,虽然过眼的介绍性文字也有过,但很少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

专门去查了小枫的个人简介,他的著作风格更是增加了阅读的困难,其中繁复的理论介绍和无数非中文化术语的运用尤其让人目眩。

不过,埋下头来,似乎稍微能够获得一些启示。

小枫著作里讨论的现代现象之一:话语膨胀现象,首先应当看作是现代人“反思”的特征表现。

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一)

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一)

当代中国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困境与出路(一)走过三十年历程的当代中国美学,拥有过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也经历了徘徊与困顿。

显然,回顾中国美学的当代历程,不是为了满足于一种怀旧的记忆,更不是为了举行一个纪念性的文化仪式。

因为,与其说回顾是一种记忆,不如说回顾是一种反思,而反思总是当下自己的反思,总是立足于现实的反思。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来说,三十年历程,既漫长又短暂,它既是已经逝去的过去,又是正在进行的现在。

如果离开当下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回顾反思的意义就只能消散于缅怀的岁月之中。

毫无疑问,新时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重大社会转型构成了三十年当代中国美学的社会历史语境。

社会转型给中国文化思想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危机。

中国美学在这一震荡转型中,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

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学可以概括为转型期的美学。

这里的问题是,从回顾反思的意义上说,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美学,我们应在何种层面上来加以理解和表述?不同的视域将影响和决定我们的理解和表述,同时也将影响和决定我们回顾反思的广度和深度。

立足于当代学术语境,从现代性视域出发,对当代中国美学加以理解和表述,应该是一个较为恰当的立场和视角。

从现代性视域看,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以市场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急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当代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难以分割的纠缠在一起。

因此,从现代性视域出发,对中国当代美学加以理解和表述,不仅有助于回顾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更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沉淀中反思急速现代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层面上看,美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亦可概括为“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历经三十年的当代中国美学探索亦可以被表述为一种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诉求。

回顾中国美学的当代历程,我们看到,美学问题与现代性问题之间的关系,伴随激剧的社会转型变革而交错缠绕在一起,时而互动共谋,时而相互分离,时而冲突紧张,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样态。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一、本文概述“京派”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一流派的文学创作,以其独特的北京背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老舍,作为“京派”文学的重要代表,其创作的文化品格更是充分体现了“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老舍的创作入手,深入探讨“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概述“京派”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以明确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接着,将重点分析老舍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品格,探讨其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北京的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生活,展现“京派”文学的独特魅力。

本文还将对老舍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冲突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京派”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批判。

通过对老舍创作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全面揭示“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对“京派”文学的研究和理解。

也希望借此引发对现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深入思考,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老舍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满族家庭。

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艰辛,这种经历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背景,使他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同情,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视角。

老舍的创作背景深受北京文化的影响。

他熟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了解北京人的语言、习俗,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京味,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他的笔下,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一种精神寄托。

同时,老舍的创作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热爱传统文化,尊重传统价值,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传承传统文化,而是试图通过文学创作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以期达到文化更新的目的。

老舍的创作还受到了现代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界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老舍作为这一时期的作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转变的影响。

树荫下的玄思——试论京派作家纯正的美学趣味

树荫下的玄思——试论京派作家纯正的美学趣味

树荫下的玄思———试论京派作家纯正的美学趣味陈丽贞一、由五四后反顾传统说起中国美学趣味的传统,是遵循中庸之道,追求和谐圆融,均衡节制之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无论是传统的士阶层那为人处世的林下风度,还是历代文学作品里所形成的那叙事抒情的风格特色,都充分展示出这一总的特征。

任何一个时代里,其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不能忽视那沉淀在现实中的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即使在西方现代观念与民族传统激烈冲突的五四时代,其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暴躁凌厉”,也是值得商榷的。

当然,那首先是一个破坏的年代,那么随之而来的是在传统之上的反顾和建设。

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回归,若是这样,便易陷入死守传统的泥淖。

而值得肯定的这种反顾目光则是:立足于现实社会,来回味古典,建筑现代,寻找古典中永恒而又在新的时代中不断更新的意味,既有民族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又有新背景下个体有意识的回溯。

这正是在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社会心理由激烈趋向平静与反思的时候,京派作家所产生的中西合壁的文学愿望。

由此,在现代意识烛照下,重新沉潜地关注传统文化,沟通中西古典美学,继之作出认真的清理分析,赋予其现代意义,营造纯正的文学世界,便成为京派作家追求的宗旨所在。

所谓“京派”,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究竟哪些作家属于京派,尚无定论。

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把三四十年代,主要聚居在北京一带的作家群称为京派。

主要成员有: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李健吾、芦焚、凌叔华、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梁宗岱等。

其中,不属京派而在五四时期已建树巨大的周作人是他们的先导。

周作人曾以横扫千军的声势去要求摧毁旧传统,强烈地呼唤人的觉醒,文的觉醒,渴念现代观念的到来。

但当文学革命超出文学的范畴,发展到思想革命甚至政治革命,当初运动的激进者就害怕了,从而脱离了时代主潮,沉到“十字街头的塔里”,沉到传统文人的习性中去了。

他那平和冲淡的文人作风,自由主义的文学追求,以及那清涩隽永的文学风格,其才情和心境都吸引着大批京派作家。

重识与正名—关于中国美术批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重识与正名—关于中国美术批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中国现代艺术展,China/Avant-Garde 海报中国美术馆1989年2月5日同西方社会与美学二元对立的现代性一样,西方理论家对“政治前卫”(political avant-garde)和“美学前卫)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展开的,并形成了以意大利学者雷纳多Renato Poggioli)和德国学者彼得·比格尔(Peter Burger表的两大前卫理论。

[英]保罗·伍德:《现代主义与先锋的理念年第5卷,第126—141页。

:《进展与徘徊:1989—1993年美术批评述评》,《。

也可代表一种在历史中生成和延续的美术形态,像潘公凯主持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指的就是作为特定的美术形态的历史,而非一个学科的演进之路。

当然,这两个层面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二者的联系也不容忽视:作为学科的“中国现代美术”是根据它的研究对象—“现代美术”—确立自己的学科边界;反之,对“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形态的探寻既是这一学科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历史形态的“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问题,自然会牵涉到这一学科边界的划定。

首先需要指出,“现代美术”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尚未通行,即便有个别以“中国现代艺术史”命名的著作[1],也主要是在“现代”“近代”的时间意义上理解“现代”的含义,而不是用以划定[1] 如李朴园等著:《中国现代艺术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

[2] 如季剑青所概述的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的历史。

季剑青:《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的历史考察和再思考》,《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

[3] 胡蛮:《中国美术史》,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

注:在1953年版中,第十一章的标题改成了“近代的中国美术”,又加了第十二章“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和新中国的美术”。

之后,像阎丽川的《中国美术史略》(1958)也延续了“近代美术”和“新中国的美术”的划分标准。

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

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

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作者:赵亚丽孙佳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3期摘要:京派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独特的一种批评范式,京派文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份决定了他们非功利的批评立场,对文学艺术独立性的强调又使他们的批评偏重于创造,在文本上也呈现出诗意唯美的艺术化风格。

关键词:京派批评;审美性;非功利审美是人类审视和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通常强调人与现实世界之间形成的一种无功利、形象性的情感关系。

文学批评本身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外在形式和内在逻辑都可以用审美理论加以观照。

审美批评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批评范式,它不仅要求文学批评从理性角度出发,对文学创作进行评判和引导,还要求审美主体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

京派批评在30年代现代文学的场域中一直被视为边缘性批评,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它对政治立场的回避,这当然源于京派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身份,他们留守文化阵地,与政治刻意保持距离,崇尚自由主义文艺观,这都使他们的文学与批评疏离了30年代左翼文学理论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视角。

同时,从批评自身的逻辑来看,京派批评注重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具有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一、非功利的批评立场京派批评家站在非功利的审美立场上进行批评活动,他们强调要将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纯文学活动。

在面对一部作品的时候,京派批评家首先将自己作为一个欣赏者而不是一个指导者,正如京派批评家李广田在《谈文艺批评》中说,“一个批评者同时又必须是一个欣赏者,一个创造者,因为最好的文艺批评,是必须包含有欣赏的过程,和创造的成分的。

”[1]在李广田看来,“欣赏”和“创造”是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艺术特质,批评首先是一种非功利的艺术鉴赏活动,要用艺术欣赏的眼光和审美的立场进入对象,同时,批评也需要批评家的创造能力,当然这种创造一样也是非功利性的,是批评家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体现。

因此,他提倡青年的文学爱好者“每读一种重要作品,都应当试验着批评它”,因为批评的过程是以欣赏为前提的,而“最彻底的欣赏过程”可以使批评者以非功利的态度介入批评,也同样有益于创作水平的提高。

京派海派左翼文学各自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京派海派左翼文学各自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京派海派左翼文学各自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一、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海派和左翼文学各自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们各具特色,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化格局。

本文将分析这三者各自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二、京派文学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1.特点京派文学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在创作中,京派作家强调人性、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作品风格独特,富有诗意。

2.代表作及作者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京派文学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三、海派文学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1.特点海派文学以市场化、市民化为特点,注重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性。

海派文学作品既反映了社会的变革,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同时,海派文学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2.代表作及作者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张爱玲的《红楼梦魇》、茅盾的《子夜》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海派文学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四、左翼文学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1.特点左翼文学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指导原则,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倾向和社会责任感。

左翼文学作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积极倡导革命精神和民族团结。

2.代表作及作者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茅盾的《林海雪原》、巴金的《家》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左翼文学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五、三者之间的异同京派、海派和左翼文学在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京派文学注重艺术性和人性,海派文学关注现实意义和地域特色,左翼文学强调政治倾向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三者也有共同之处,如都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了作家们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六、结论京派、海派和左翼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大流派,各自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它们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京派批评在论争中体现的现代性

京派批评在论争中体现的现代性

独立性 , 除时 代 、 排 政治等 干扰因素 , 个体感 受 ; 表达 独立
的、 纯粹 的“ 院意识 ” 学 以及“ 纯正 的文学趣 味 ” 是个性 的 更
的石头堆砌它。 精致 、 结实 、 , 体虽小而纤巧 , 匀称 形 是我理
想的建筑 ” ; 脚 朱光潜 则极力 反对 中国传统 的“ 以载道 ” 文 , 他认为传统 的文学是禁 锢人. I 生的枷锁 , 使人性 丧失 了丰 富
说 到现代 性 , 们可 以划分 出相互关联 的两个基 本维 我 度 , 制度性 维度 ” 精神性维度 ”1 即“ 和“ [ 1 。如若从文学 的角度
切人现代 性这一命题 ,并且对 照现代性 的两个基 本维度 ,
( )人 性 ” 一 l -
左翼批评 家们认 为“ 艺术 家应 当和历史 的发展倾 向脉 息相关 ,在他 的作 品里来处理并解答 时代所提 出的问题 。 只有这样 ,艺 术家才能成为思想 家 , ‘ 艺术作 品才有科学 的
现代 性 , 与左 翼的论争之 中 , 在 京派批评 表现 出了“ 注人性 … 把持距离 ” 关 ‘ 的特点 ; 与海 派的论争 中 , 派则显现 出强 烈的 京 “ 学院意识” 以及“ , 学院意识 ” 之后“ 纯正 的文学趣昧 ” 的支撑。这些现代性特点的体 现也正 是京 派批评 “ 精彩 ” 之所 在。 关键 词 : 京派批评 ; 现代性 ; 论争 ; 人性 ; 距离 ; 院意识 ; 学 纯正趣味 中图分类 号 : 0 I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86 (0 2 0 — 0 0 0 10 — 6 6 2 1 )3 0 5 - 3
J u a fL sa e c esC r g o r lo ch nT a h r o e e n t

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

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

文艺研究京派批评的艺术审美性赵亚丽 孙佳辽宁大学文学院摘要:京派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独特的一种批评范式,京派文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份决定了他们非功利的批评立场,对文学艺术独立性的强调又使他们的批评偏重于创造,在文本上也呈现出诗意唯美的艺术化风格。

关键词:京派批评;审美性;非功利审美是人类审视和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通常强调人与现实世界之间形成的一种无功利、形象性的情感关系。

文学批评本身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外在形式和内在逻辑都可以用审美理论加以观照。

审美批评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批评范式,它不仅要求文学批评从理性角度出发,对文学创作进行评判和引导,还要求审美主体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

京派批评在30年代现代文学的场域中一直被视为边缘性批评,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它对政治立场的回避,这当然源于京派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身份,他们留守文化阵地,与政治刻意保持距离,崇尚自由主义文艺观,这都使他们的文学与批评疏离了30年代左翼文学理论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视角。

同时,从批评自身的逻辑来看,京派批评注重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具有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一、非功利的批评立场京派批评家站在非功利的审美立场上进行批评活动,他们强调要将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纯文学活动。

在面对一部作品的时候,京派批评家首先将自己作为一个欣赏者而不是一个指导者,正如京派批评家李广田在《谈文艺批评》中说,“一个批评者同时又必须是一个欣赏者,一个创造者,因为最好的文艺批评,是必须包含有欣赏的过程,和创造的成分的。

”[1]在李广田看来,“欣赏”和“创造”是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艺术特质,批评首先是一种非功利的艺术鉴赏活动,要用艺术欣赏的眼光和审美的立场进入对象,同时,批评也需要批评家的创造能力,当然这种创造一样也是非功利性的,是批评家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体现。

因此,他提倡青年的文学爱好者“每读一种重要作品,都应当试验着批评它”,因为批评的过程是以欣赏为前提的,而“最彻底的欣赏过程”可以使批评者以非功利的态度介入批评,也同样有益于创作水平的提高。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京派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它以京城为中心,在清末民初时期迅速发展。

这种诗歌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形式多变,富有地方特色。

然而,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现代性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首先,京派诗歌的现代性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上。

与传统的文言诗相比,它的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七言、五言等限定的格律诗体,而是借鉴了西方诗歌的自由诗和自由体,增加了自由的创作空间。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就借用了英文自由诗的形式和技巧,展现了文化和时代的包容和开放。

而骆宾王的《雨霖铃》则是一首以小令形式写就的现代派诗歌,表达了他对时世的无奈和悲凉之感。

其次,京派诗歌的现代性也体现在其内容与主题上。

京派诗人不再是以往封建社会庸俗趣味的讽刺者,而是成为了现代文化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他们关注社会现实,追求个性与自由。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以庆祝元宵节为主题的爱情诗歌,但它在歌颂节日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引领了一种更自由和开放的情感态度。

而郭沫若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一首具有明显时代意义的诗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背景下,人民军队所具有的力量与信念。

最后,京派诗歌的现代性体现在其审美观与思想观上。

京派诗人在创作时不再满足于表述感官的美感体验,而是将诗歌作为表达哲学思考和文化精神的渠道。

如徐志摩在诗歌中常常表现的对人类自身中心主义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现代哲学的理性反思和精神追求。

而严复的《释说颂》则是一篇具有反思性和探究性的文化批评,在批判传统文化中重新寻找和凝聚精神内核。

综上所述,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在诗歌的艺术形式、内容与主题以及审美观与思想观等多个方面体现。

传承古典文化的同时,京派诗歌的现代性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拓展了文学的审美与思想领域。

这种文学更具有现代性的特点也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摘要】京派诗歌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其作品中融入了现代性因素。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京派诗歌中现代性的体现,包括诗人对现代性的认知和探索、创新性和前卫性、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传统形式的重新诠释。

通过分析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京派诗歌在现代性因素方面的独特贡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部分引出了对于京派诗歌的研究意义和影响。

京派诗歌在当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现代性因素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京派诗歌、现代性因素、体现、认知、探索、创新性、前卫性、当代文化、传统形式、重新诠释、独特贡献、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京派诗歌的诗人们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现代社会环境时,如何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如何表达自己对当代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与思考,成为京派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命题。

对京派诗歌中现代性因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诗歌流派的特点和内涵,也有助于反映当代中国文学在现代性探索方面的表现和价值。

本文旨在对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期为当代诗歌创作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京派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现代性因素的影响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研究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京派诗歌中现代性元素的体现,可以揭示诗人们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帮助我们把握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表达方式。

了解京派诗人在现代性方面的认知和探索,有助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与碰撞,推动文学研究在跨文化对话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京派诗歌对传统形式的重新诠释和创新,能够拓展我们对文学创作的想象和理解,激发青年诗人的创作激情,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深入研究京派诗歌中现代性因素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2. 正文2.1 现代性因素在京派诗歌中的体现京派诗歌以其独特的现代性因素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京派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种流派,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北京,并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

京派诗歌在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和表现形式,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时代气息。

本文将探讨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以此展示这一流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京派诗歌的历史渊源京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初的北京,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使得中国文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派诗歌应运而生,它吸收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同时融入了现代思想和情感表达,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京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包括郭沫若、柳亚子、闻一多等,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对生活、人性的深刻思考成为了注目的诗人。

他们的诗作在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现代性因素,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性因素在京派诗歌中的体现1. 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挑战京派诗歌在形式上对传统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和挑战,这体现了现代性的追求和探索。

传统诗歌以律诗、词为主,注重对字句的工整和音韵的把握,而京派诗歌则更注重对表达方式和情感的抒发。

郭沫若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万里”、“千里”、“雪飘”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北国严寒的景象,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局限,展现出现代性的创新和开放。

2. 对现代社会的关注京派诗歌在内容上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人们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柳亚子的《雨巷》中“尘雨星河湿眉愁”一句,通过对雨巷的描绘,展现出了人们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这种对当代社会和人心理的深刻观察,使得京派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现代性特征,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京派诗歌在情感表达上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闻一多的《蝴蝶》中“黄蝶夜飞舞,故乡梦一生”一句,通过对黄蝶的想象和自我意识的投射,表达了对故乡和家国的思念和眷恋。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京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反思。

本文将从京派的审美艺术特征、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以及京派的现代性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京派的审美艺术特征京派,亦称宫廷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兴起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

其艺术风格深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形式上以线条清丽、笔墨淡雅、色调清丽为主要特点。

这种审美特征在古代中国文人画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念。

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京派的审美艺术特征并不一定获得普遍认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日益多样化,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传统的山水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艺术形式,更多的人可能更追求现代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审美体验。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亟待反思和探讨。

京派的现代性反思京派的现代性反思,可以从艺术形式、审美观念和传承发展等方面入手。

在艺术形式方面,京派可以借鉴现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将传统的艺术元素与现代的审美追求相结合,创作出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

在审美观念方面,京派可以拓宽审美视野,接纳更多元的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让传统的京派绘画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传承发展方面,京派可以通过加强与现代社会的互动交流,积极传承和发展京派绘画艺术,使京派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并为京派的现代性注入新的生命力。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既是对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又是对现代审美需求的适应和开拓。

通过对京派的审美艺术特征、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以及京派的现代性反思的探讨,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京派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推动京派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京派小说的现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

京派小说的现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

京派小说的现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
温泉
( 洛阳理工学院 中文系 , 河南 洛阳 471023) 摘 要 :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 , 管窥其与京派小说中现代意识内在的多角度联系和京 派小说现 代意识 独特的深层蕴意 。 他们的现 代意识是在吸收中国传统 文化的 基础上 , 结合 现代心 理学 、 美学 理论 , 对传 统进行重新阐释和 运用 , 从审美角度反思现代性 。 关键词 : 京派小说 ; 现 代意识 ;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 I20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3910( 2010) 03- 0055- 04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 2010- 01- 19 温泉 ( 1979- ), 女 , 湖北荆州人 , 硕士 。
# 5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0 年
平和风格的底蕴 , 又汲取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营 养 , 形成蕴藉、 含蓄、 细腻、 写实兼有热情的特殊格 调。她始终用一种西方文化的现代意识来审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努力构建中西文化融 合的完美图景。 沈从文接受的正规教育仅是小学, 15 岁便去 当兵, 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他的 知识、 教养 , 既非来自学校, 也非来自家庭 , 而是来自自然。湘 西地处沅水辰河流域 , 下接洞庭湖 , 自由浪漫的湘 楚精神跨越了千年岁月 , 像流淌不息的河水永不 枯竭, 滋育、 长养着这块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 文化、 生命与自然一道 , 获得了超越时间的永恒。 正是湘西这种有着雄强生命气魄和原始生命强力 的生活 , 以别样的方式阐释着中国传统文化中 ! 和 谐 ∀的真谛, 也使沈从文以最直观的感知角度在这 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淫下, 彰显着他那有着现 代性的创作意识。与废名受到禅学影响不同, 沈 从文更多地受到一种道家艺术观念的影响。沈从 文未受过系统教育 , 未从理性层面接受过道家思 想 , 他对自然的推崇源自生命体验 , 却与老子哲学 暗合。他所推崇的不是现代的科学理性、 人道主 义 , 也不是传统的儒家伦理 , 而是一种原始的、 未 经规范的、 一切生命都要 遵循的一种法则 & & & 自 然的律令 & & & 生长、 繁衍、 淘 汰。 这种 体验 和影 响 , 是在大自然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所养成的一种 气质秉赋和从自然中悟得的应付人事方面的一种 智慧。 有了传统文化的渗入 , 京派小说家在审美上 更契合传统文化中的 ! 情志合一 ∀的观念。京派小 说中的许多段落 , 总让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水墨 写意画 , 颇能使人体味出幽邃清远的境界, 从它们 的气 韵风神中探测 到作家的内心 感受和蕴藉风 流。如 ∃桃园 %中的这段描 写: ! 城垛子 , 一直排 , 立刻可以伸起 来, 故 意缩着那 么矮 , 而又 使劲的 白 , 是衙门的 墙; 簇簇的 瓦, 成 了乌云 , 黑 不了青 [ 1] 天 ∋∋ ∀ 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 象联结手法, 又是一幅淡抹的水墨画。京派小说 家对宗族社会下的田园生活进行回忆与追怀, 虽 然离开了时代汹涌澎湃的主潮, 却在美学上与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诗风相衔接, 体现了另外一 种不同于宏大政治化叙事的诗意风格。

京派:“现代性”的另一条阐释途径

京派:“现代性”的另一条阐释途径

京派:“现代性”的另一条阐释途径摘要:“京派”将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人格的使命寄托于文学,这是重个人、重个性、重精神的“五四”启蒙运动一”种逻辑结果,标志着京派与“五四”传统的对接。

所以,京派可称为“五四之跋”。

而与“五四”同历史对话的方武和维度不同,京派在多重文化冲突中张扬文化综合和重构的热望,重新审视“国民性改造”的主题,加强对民族性格和心理探求的深度。

京派以对文学历史功利性的批判、对自由主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颂赞构筑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大厦和民族生存图式,提示了“现代”范畴具有的多维特性,同时也喻示了它在农耕文明下的乡土中国奢侈的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京派;文学价值观;现代性;人文意义历史演进和社会现代化在中国有着奇异的纠葛,关于现代性或者说历史进化论的话题是百年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

“现代”的范畴具有复杂的多面多维度特性,当现代性的话题在中国出现时,就同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思路:现代性诉求和现代性反思,其中就包含了现代审美意识对于现代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问题的自我否定与批判。

当然对于中国作家而言,对现代性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非经验性的。

即使如此,面对整个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甚或后工业文明的迈进,中国文学也出现了对现代性反思的命题,体现这一努力的文学流派即为京派,它既反对“工具论”的“左翼文学”,又反对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更反对文学领域纯粹的商业化理念,表现出与所处时代的疏离,文学与时代的共时性价值在它是应当怀疑的。

当然,这个“疏离”是相对的。

有人认为京派所主张的“文学的自由”和“艺术的独立”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无任何社会功利性的、与现实脱节的文学,讥讽京派为“思想上的一种混乱”。

曹聚仁即言:“京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也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若大家闺秀可嘲笑摩登女郎卖弄风骚,则摩登女郎亦可反唇讥笑大家闺秀为时代落伍。

”周扬也批判朱光潜:“所主张的美感态度正是要不用思想,不动感情,对于人生一切现象,不在那发展和关联上去把握,而只当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去观赏。

试论京派文学的主张。

试论京派文学的主张。

试论京派文学的主张。

京派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自诞生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它的主张,不仅体现了作家的个人追求和理想,更代表了一种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方法。

下面将从生动、全面和具有指导意义的角度,试论京派文学的主张。

首先,京派文学主张情感的升华和表达。

京派作家们深知情感的力量和独特之处,他们通过细腻而犀利的笔触,把个体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他们注重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真实的情感表达人类的喜怒哀乐,通过情感的升华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京派文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慰藉和提升。

其次,京派文学主张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京派作家们对社会现实深感关切,在作品中反映出社会矛盾和存在的问题。

他们用锐利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命运和生活,以此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

京派文学提倡以文艺的方式让社会真相得到呈现,引起读者对现实的深思,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唤醒社会良知。

再次,京派文学主张的一种审美追求。

京派作家们追求艺术的创新与独特,他们在形式和内容上以求突破,力图打破既有文学形式的束缚,为文学创新探索新的可能性。

他们尝试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个体的生活经验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审美追求使得京派文学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最后,京派文学主张源于个体的存在感知和思考。

京派作家们注重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生活境遇,他们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人的命运和价值。

他们通过对个体的存在感知和思考,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人类普遍性。

这种由个体经验归纳出的人类观察力和思考力,使得京派文学不仅是对作家个人生活的表达,更是对整个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综上所述,京派文学主张情感的升华和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一种审美追求,以及源于个体的存在感知和思考。

它不仅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更具有全面的文学价值和指导意义。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京派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之一,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以其对现代生活的感知和表现而著称。

在京派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性因素的融入和表达,这些因素包括对城市生活的描述、对科技文明的思考、以及对个体情感与命运的关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进行探讨。

京派诗歌对城市生活的描述是其现代性因素之一。

20世纪初的北京是中国现代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它的繁华和变迁给了诗人们大量的创作素材。

在京派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城市景象、城市人物、城市风气的生动描写,如海子的《河东的小朋友们》和北岛的《波》等作品都将城市生活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们用锐利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悟力,捕捉到了城市中人们的喜怒哀乐,展现了现代都市中的人文景观和情感风貌,使得诗歌具有了鲜活的生活色彩和写实的特点。

科技文明是京派诗歌中的另一个现代性因素。

20世纪是科技文明蓬勃发展的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京派诗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如顾城在《广州女人》中就描绘了一个现代女性的形象,她拥有汽车和电视等现代科技产品,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迷茫。

北岛的《波》中也体现了对科技文明的思考,他用“你看/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来表达对科技进步的矛盾情感,对于科技的双面性进行了深度的反思。

京派诗歌中对科技文明的思考和表达为其注入了前卫的思想和时代的气息,使诗歌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京派诗歌中对个体情感与命运的关注也是其现代性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丰富和精神空虚的矛盾体验,京派诗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表达。

他们关注个体的情感和命运,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海子的《夜泊牛渚怀古》中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和沉痛,北岛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探讨了个体与现实世界的矛盾与融合。

这种对个体情感与命运的关注使得京派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人文关怀,使诗歌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现实描写,而能触及人心的深处,引发人们对生活和存在的思考。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京派诗歌是指20世纪初,北京地区出现的一种以现代文化为背景,以新诗学为理论支持的诗歌流派。

与传统诗歌风格迥异,京派诗歌在创作形式、主题内容和格律体裁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本文将从现代性因素角度审视京派诗歌的特点,探讨其现代主义色彩。

首先,京派诗歌在创作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特点。

传统诗歌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要体裁,而京派诗歌则推崇白话诗和新诗,鼓励创作者发挥自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孟郊的《游子吟》、郑振铎的《山乡》等作品,既有新颖的词藻,又大胆挑战传统的格律要求,呈现出现代性的创作风格。

其次,京派诗歌在主题内容上突出现代性。

京派诗歌反映了当时北京这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艾青的《赤核桥》以其独特的诗意描写赤峰河畔的景色和天津战役中人民英雄的牺牲,既具有现代性,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

他将现代主义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整合凝聚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最后,京派诗歌在格律体裁上也体现了现代性。

传统诗歌注重韵律、平仄、排比、对仗等技巧,而京派诗歌则偏爱现代主义思想,强调逻辑性、感性和自由性。

例如,贺敬之的《八月十五日先生群鹤庐宴会》,以“出席者发言”“诗中大作”等形式,表现出现代诗歌的“自我中心性”。

此外,中外文化的交融、艺术技巧的创新和多元化也成为京派诗歌现代性的一大特点。

综上所述,京派诗歌在20世纪初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其现代性因素突显强烈,既是对传统诗歌的颠覆,也是对现代主义思潮的强烈拥护。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

论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京派诗歌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京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初,它既可以被视为革命文化的产物,也可以被视为当时文化思潮的一种表达方式。

近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京派诗歌的现代性因素。

在京派诗歌中,现代性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京派诗歌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京派诗歌的主题广泛,既有描绘日常生活的小品诗,也有抒发政治情感的议论诗。

这些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展示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其次,京派诗歌在诗歌形式上丰富了传统诗歌形式,采用了新的诗体和诗歌技巧。

例如,白话诗是京派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直接采用白话表述,使诗歌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另外,京派诗歌还大量采用了现代派诗歌中的技巧,如自由诗和象征主义等,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语言。

第三,京派诗歌的艺术追求体现了现代性精神。

京派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情绪冲动,反映了当时文化思潮中的“趋近现代”的精神。

同时,京派诗歌强调诗歌的观念内涵和文化内涵,追求诗歌的美学和思想性的统一,这也是现代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追求。

最后,京派诗歌强调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也是现代性因素的体现。

在京派诗歌中,诗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文化自觉的追求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京派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兼容并蓄,吸取世界各种文化的营养,将自己的文化经验和现代思想相结合,从而成为现代性因素的重要载体。

总之,作为中国近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派别之一,京派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文化自觉的追求等,这些因素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也为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提供了思考和参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作者:张少娇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6期摘要:京派之于汪曾祺,不仅在于给了他一个写作的起点,也给了他一个写作的归宿。

他承袭了京派的文学理念与反思,用《受戒》一文,隔着时代回应了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审美现代性中图分类号: I207.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6-0105-04一、京派的审美现代性从现代性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波及和影响来看,一直有两种现代性相互交织并彼此影响。

其中一个是资产阶级现代性,主要是指发生在社会领域的现代性,即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对科技的信仰,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

另一种现代性则更倾向于是对前者的一种反思,它对现代科技文明和理性崇拜持有一种质疑甚至是反对的态度。

与此同时,其更为重视对人的情感和本能的强调,更注重挖掘人的感性生命力。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卡林内斯库曾经这样评述两种现代性:“无法确言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可以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剧烈冲突的现代性。

可以肯定的是,在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在作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同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

(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

)从此以后,两种现代性之间一直充满不可化解的敌意,但在它们欲置对方于死地的狂热中,未尝不容许甚至是激发了种种相互影响。

”[1]42基于此,审美现代性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概念下的艺术思想特性,它更集中地在美学的领域发挥其效应。

它将美视为第一原则和审美最高价值追求,当美成为审判和衡量一切的准绳时,其他的精神、主义和社会原则就让渡了自身权利。

张辉在《审美现代性批判》中指出,“审美现代性通过强调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唯,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的……目的。

”[2]8看得出,审美现代性也存在着对自身的反思。

当审美现代性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國的文学界后,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诸多的思考与碰撞,审美现代性在中国迅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都是值得反思的历史命题。

最先激起对审美现代性关注的是文艺理论界。

王国维作为其时文艺理论大师,提出了在无利害功利的审美之境中,艺术的超然忘我性。

“有兹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

”[3]40王国维将审美提升到了一种宗教的境地,将能够解决人生中的种种现实问题的寄托放在了审美上。

这种观点在蔡元培处得到了回应,蔡氏提出了“美育代宗教”[4]1之说。

基于美的信仰能够拯救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苦恼,审美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了一种人生哲学。

而宗白华的“艺术的人生观”和周作人提出的“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为艺术”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京派的理论大纲和创作指南。

尤其是在京派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谈美》中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思想,以静穆的关照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以泛审美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这无疑为京派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不难发现,在京派有意的选择中,其集体的倾向呈现一种无功利的、纯审美的创作态度。

这种对于人生现实的刻意疏离与回避,对文学主旨追求的非现实性,对现代文明进程迅速发展使人性异化的思考,带着明显而深刻审美现代性的痕迹,审美现代性就在京派诸作家的文本中呈现出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在与中国作家思想、文本的契合过程中,审美现代性也经历了不停被质疑、被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融贯其中,展现出了不同的锋芒。

在京派领袖沈从文的观念里,美的追求达到一种极致状态,对于人性美的书写和讴歌,是他用以抗击病态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冲击与异化的利器。

他创作出了《边城》里那个善与美的化身——翠翠,《虎雏》里原始和野性美的代表——小兵,他相信这些淳朴而至真的人身上有着能够抵御金钱腐化的强大力量。

为了着重表达对这种人性美之追求,沈从文创造了另一个都市人系列,他们孱弱而病态,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萎靡不振,以此来衬托他的田园牧歌理想。

沈从文对理性追求的排斥、对文明进程的质疑、对人性健康的追求,都体现着审美现代性中两种现代性交织的思考。

沈从文在构建自己的湘西世界时,对于意境之美的承袭来自废名。

废名用一只笔创造出了如文人水墨画一般悠远、宁静而笼罩着淡淡怅惘的氛围,他的小说最大程度地淡化了故事情节,读来如诗。

废名在为文时表现出一种厌世的情绪,这种融合了西方的厌世观和中国“人生实苦”的观念,像一层薄薄的雾,将读者与这个世界隔绝开来。

废名自觉地对文章中表现超然之美的追求,正是审美现代性的基本诉求。

二、汪曾祺对京派的承续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将汪曾祺称为“京派最后一个作家”[5]211。

回溯汪曾祺的生平,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那一段时光,大概是他人生中最为快意、平和的岁月了。

战火纷飞中的西南联大是一片净土,培植着那个时代孱弱而倔强的一系学术之脉。

而这个被誉为“京派文化大本营”的西南联大里,聚集着梅贻琦、刘文典、杨振声、朱自清、罗常培、冯友兰、闻一多、金岳霖、吴宓、唐兰等众多名家,他们以自身的学术、风度构建了40年代的一道文化奇景。

这与汪曾祺深受传统士大夫家庭影响的教养,以及自身敏感纤细的气质禀赋无疑是极其契合的。

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写作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和极高的评价,毫不吝惜对汪曾祺的赞扬,总是讲“他写的比我好”。

汪曾祺从中学时代就很喜欢沈从文的文章,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无疑对其文学创作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京派大师云集的地方,汪曾祺系统地学习了各家的优长思想,同时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思辨,这些都在他的文本里一一出现,其中自然不乏对审美现代性的思考。

自然,汪曾祺对审美现代性的思考很大一部分承继了其师沈从文业已成熟的观点。

所以,在汪曾祺的文章里看到沈从文的痕迹不足为怪。

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扬名文坛,并且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和立场,在40年代这种立场吸引着有共同审美诉求的一些人,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为京派的诸多名家。

京派作家用文学来抵抗当时的政治高压环境;抵抗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支配;抵抗商业金钱对文学纯粹性的腐蚀。

他们希冀建立文学的乌托邦来供奉文学的、人性的纯粹美。

这些思考显然是审美现代性的一种追求。

汪曾祺自然是认同京派的创作理念的,这种认同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创作生涯。

刊登在《北京文学》上的《受戒》仿佛横空出世。

在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赞歌声中,在历史伤痛的悲观主义哀叹声中,《受戒》像一首轻快而透亮的江南小调,浅吟低喃出了一种格格不入的气质。

看似出现得突兀,实际上,《受戒》非功利性的主旨、田园牧歌式的审美追求和健康完整的人性美的理想,无不透露出20世纪40年代京派文学理念中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与思考。

《受戒》的故事放置在了一个桃花源式的庵赵庄里,讲述的是小和尚明海和邻家女孩小英子懵懂纯真的爱情。

这个设置不由让人想起了沈从文《边城》中故事发生的环境,一个充满爱与美的边城世界。

《受戒》里更为诗意地书写了这种人性美,汪曾祺将人性冲突设置得更为激烈,但处理得却又十分恬淡。

明海出家的荸荠庵是个和尚庙,但这个和尚庙里的和尚吃肉、打牌、结婚,在礼佛的大殿上杀猪,似乎没有森严的戒律。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佛教的清规戒律,甚至与常人的认知都不相符。

但这些作为人的日常,却是能够被庵赵庄的人理所当然的接受的。

宗教和人性的冲突,在汪曾祺手里几乎淡化得没有了痕迹。

人性之美遍布字里行间,使理性、规矩、戒律等准则纷纷让步,突出了人作为人应该有的天性,顺其自然的健康纯真的本性。

汪曾祺不仅承续了老师沈从文这种用人性美构建理想国的写作方式,更是融入了自己对人情世事的体悟认知,在淡化了故事情节的诗意笔触之下,将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打散在他的风俗画里。

这也是汪曾祺和沈从文在审美取向上的不同之处,沈从文的人性之美往往带有一种神性的色泽。

那些至纯至美至善之人仿佛不是人间之人,高蹈而不可企及,比如他描述翠翠时说她像“小兽”,似灵物而非人。

但汪曾祺则给笔下那些人性美的化身以烟火气,在他笔下能看到人的日常生活,和尚们的日常和功课,小英子一家人的农村生活,能看到那个镇子里的一草一木,梳头的桂花油和小磨香油的香气扑鼻而来,打把势和耍蛇人的吆喝声近在耳畔。

这样的描写刻意避开了人物性格的冲突与塑造,人物被放置在一个纯美、和谐的环境之中自由生长。

这样的人,似乎就是身边的人,他们就近在咫尺,不难遇见。

“穿了一件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细草鞋,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6]211的乡村少女就是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的人,汪曾祺用这样的笔触写出的是他的一种审美取向,即每个人都有人性之美,不论到底贵贱。

正是寻常人在寻常的日常生活里所展现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天性最为诚挚而纯美,俗世生活里的一呼一吸都是人性美的体验,不应该违逆。

汪曾祺在对京派的承续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写作的技巧和能力,也吸收了京派的文艺理论思想。

在《受戒》这个四十三年前的旧梦里,处處都激荡着京派的审美旨归,自然也就承续了一份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通过构建一个理想之地来彰显人性之美,来对抗理性、文明、金钱对人性的异化和腐蚀,来重新塑造唤起人对善良的向往,这无疑是审美现代性注入了其文本所散发的巨大魅力。

三、《受戒》之于京派的回响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后,汪曾祺拿出了《受戒》一篇,艳惊四座。

这篇冲击着“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大潮的清新明丽之作,正是汪曾祺对京派创作理念的一种承续,一种致敬。

特殊的岁月下对文学发展的桎梏也波及了汪曾祺,他的笔触收紧甚至干脆罢笔,只能在劳动中反思自己才华带来的惩罚。

这样坎坷的时运对汪曾祺的创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极其深刻地考验着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这场浩劫中,沈从文一头扎进了文物考辨之中,但是汪曾祺依然拿起了笔,为80年代的文坛斟了一杯纯酿,滋补着后续的新人如苏童、余华、莫言以最初的灵气。

《受戒》一篇浑融的气象、温润的质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一种十分成熟的姿态出现。

可见对于汪曾祺来说,这个时候的写作感觉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找到了自己的叙述方式,从容不迫的气度流溢在文字的每个间隙,彰显着他的智慧与禀赋。

在《受戒》中,已经不见了汪曾祺在40年代对文学的思考和实验的痕迹。

像《小学校的钟声》一篇就是采用意识流的手法来写,在40年代来说,对于国外的小说写法依旧是一种狂热崇拜和竭尽模仿的时候,汪曾祺也学习着这些经验。

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统摄在意识的流动之中,文笔颇有些拘谨,但是已经能够看出汪曾祺对于唯美风格的倾向与偏爱,甚至胡河清对其文章“满纸都是水”的评价已经初见端倪。

这个时候的作品是汪曾祺写作的一个基调,虽然还在练习,但他练习的方向是在京派的审美指向中,即对纯美叙述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