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目录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北京人。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部编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自主学习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
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
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特点及影响。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提问: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刚刚播放的这首歌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这首歌让我们感受到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成败从容的历史。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6课:三国鼎立。
【内容探究】一、官渡之战师: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后来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军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在北方众多军事集团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
从实力上讲,袁绍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曹操,但是曹操却最终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打败了袁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这场战役是什么?生:官渡之战。
[多媒体展示《官渡之战示意图》]师:阅读教材第80页“官渡之战”一目中第二段的内容,完成官渡之战概况表。
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作用础师:阅读教材第80页“官渡之战”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回答问题: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呢?生: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人才。
经济上,垦荒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师: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全册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历史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关键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课程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短视频,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一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华文明的关键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的特点;2. 中华文明的关键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的特点;2.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中华文明的关键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
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设备、教具、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知识讲解 (15分钟)1. 讲解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介绍中华文明的关键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汉帝国的统一和辉煌,以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特点。
Step 3:互动探究 (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并总结出历史文化的特点;2.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构建中华文明的脉络和特色。
Step 4:巩固练习 (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2. 收集练习册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Step 5:延伸拓展 (10分钟)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Step 6:总结与展望 (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古代历史文化的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案二:《古代帝国的兴亡与文化融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帝国的兴亡与文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古代帝国的关键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3. 培养学生对古代帝国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全册)
清晨,北京人伴着第一缕阳光出发了。他 们中青壮年手拿火把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 只见他们快速奔跑着,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 鹿,有的用木棍击打,有的用石头丢击,肿骨 鹿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这群北京人的猎 物。
留在洞内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没闲着, 他们成群结伴的在洞周围采摘野果,并用保留 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
(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2)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2021/3/5
(1)生物死亡以后, 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 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 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 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 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 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 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 石,地质学上叫地层。
2021/3/5
2021/3/5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 类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 大家想想,单纯地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会 有哪些不足之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 的生活有保障呢?
代中 表国
早 期 北人 京类 人的
元谋人 北京人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基本概况
北京人的发现:时间、地点、过程 外形特征 使用工具 社会组织 学会用火
山顶洞人
2021/3/5
随堂训练
1.如果你去长江流域参观远古人类遗址,可以参观
A 到(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2021/3/5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
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2021/3/5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复原图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 精品教学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敎学分析【敎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
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识读《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重点难点】敎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敎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2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説出主要粮食作物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切入本课学习课题)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为百价之基。
为更好地解决我国14亿人吃饭大问题,将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岁了,仍然还在日夜操劳。
他带队攻关,总有新突破,好消息频频传来——2020年4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繁育种基地杂交水稻新品种试种成功:亩产1081公斤,比原来增产40%。
今年将在全国推广1万亩。
中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种植的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我国古代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文)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一)农作物的栽培1.【组图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出土文物中感受农业历史的变迁2.敎师提问:根据组图和敎材内容,説説我国农作物栽培的时空、作物和分布区域。
提示:距今一万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先民栽培稻,北方先民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这些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二)农业的发展表现1.【展示图片】骨耜江西仙人洞遗址复原陶罐裴李岗遗址出土羊头、猪雕塑2.敎师结合图文提问:我国古代农业由初兴到发展,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提示:(1)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得到推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北京人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
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新课教学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
2.多媒体资料《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4页 0139页 0214页 0246页 0303页 0354页 0476页 0478页 0507页 0581页 0618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历史起源第一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起源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起源- 掌握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教学重点:- 人类文明的定义和特点-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学者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论观点- 分析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过程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视频展示- 图片和文献分析教学资源:- 课本:《七年级历史上册》- 多媒体设备- 图片和文献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重要事件?3. 研究内容:通过课本的讲解和图文材料的展示,介绍人类文明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学者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论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证据和争议。
5. 整理汇报: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和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起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的积极程度和贡献;-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思考的能力。
第二课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和动植物居住环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编教案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
“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二、教法建议1.人自来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2.“我国最早的人类”一目应由教师简明扼要地讲述: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可用投影)。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1教育网(2)通过层层设问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我修养。
(3)通过自列表格或自画示意图的方法,掌握三国鼎立的史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刚愎自用,不堪一击,曹操的善于用人、沉着冷静;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雄心勃勃,刘备、孙权的精心策划、同仇敌忾。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从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身上,学生们能很好地照出自己的优缺点,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主要围绕以下三块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历史上册(部编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96页 0114页 0174页 0189页 0247页 0278页 0400页 0486页 0575页 0627页 0696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要包括北魏的政治制度、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历史风貌。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时期的历史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的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化、中央集权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本节课 ,我们主要学习了。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计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
孔子: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想主张:“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名周 ,字子休 ,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4〕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孔子的三段话 ,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 ,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才能学有所成。
7、合作探究:孔子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建设“和而美〞的校园 ,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
1〕.“仁〞仁者爱人 ,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推给别人 ,承当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有什么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 ,要求统治者保护百姓 ,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 ,这表达了民本思想 ,有利于减轻压迫 ,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 ,有利于社会风化 ,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师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奉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创办私学 ,提出有教无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授课人:
【情景导入】
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
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
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冋走近北京人
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
的兴趣,。
冋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
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
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授课人:
【情景导入】
师:冋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
不稳疋,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
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合作探究】
1、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授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