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ppt课件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ppt优质课件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象征手法
金色花(圣树之花 ,圣洁高尚)的象征意义: • ——美丽 • ——美丽可爱的孩子 • ——圣洁无私的母爱 • ——孩子圣洁无私的回报母爱
仿写延情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 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 物寄情的写法。
仿写延情
6、怦怦
7、脸颊
8、树杈
9、抹
10、攥
11、逮
12、我感受到了相依相伴、形影不离、难舍难分的 母子亲情。
《荷叶·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 谢婉莹
,被称为“世纪老人”,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冰心”笔名的由来: “ 一片冰心在玉壶 龄)
” (王昌
• 代表作有:
寄小读者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 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 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 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 相依相伴 形影不离 难分难舍的母子亲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共4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共49页)

课堂检测
2、指出下面句子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
(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
( 外貌描写 )
(2)(我)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
话了。
( 语言描写 )
(4)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 动作描写 著 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 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 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 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 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 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 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 《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1)做祷告时 (2)读书时 (3)拿灯去牛棚时
散发香气
纯 真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的 母
变回孩子 求妈妈讲故事
子 之 爱
三次嬉戏按时间顺序(从沐浴后,吃过午饭, 黄昏时),不能颠倒。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 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 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 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
三读文章—感悟主旨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 色花?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 的妈妈?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 二是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朵,泰戈
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三是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四是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4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PPT课件 (4)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4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PPT课件 (4)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雨肆意 雨势并不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地下着)

减退
红莲 (白莲已凋谢) 左右攲斜
开满 亭亭
荷叶
在大荷叶 不摇动 的覆盖下
大荷叶慢 勇敢慈怜的 慢地倾侧 荷叶上聚了 了下来 些水珠
心绪 有些烦闷
仍是不 适意
不宁的心 深深的受了
绪散尽
感动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冰心作品 读书笔记交流
“读书笔记”参考示例
日期: 2009年12月11 日
出处:《繁星》
作者:冰心
好词:心中的风雨—这里的风雨指委屈、挫折、伤害。
妙句: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点评:一个“只”字。在孩子心目中,母亲的怀抱是唯 一温馨的港湾。一个“躲”字。孩子因为害怕“风 雨”,就“躲”进母亲的怀抱。
叙述文字——平稳舒缓 最后抒情——高亢
走进文本
•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
明确:莲花——荷叶——母亲
2.能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请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盖天空下的荫蔽?
四看红莲,环境、红莲、荷叶、
“我”的心绪各有什么变化?
作业
•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 《荷叶 母亲》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抒 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 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 爱。
送莲(眼前) 莲花
赏莲(回忆)
荷叶
雨打红莲
母亲 荷叶 荷叶护莲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写 景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眼前)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第24课《荷叶·母亲》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第24课《荷叶·母亲》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9.“仍是不适意”这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 也许是让人烦闷的雷雨,也许是因为红莲的败落,
• 7.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 “我”觉得有些烦闷。 • 8.本段中“我”的心情为什么烦闷? • 因为昨天晚上下了一整夜的雨,“我”早
上起来的时候也还是浓阴的天;并且“那一朵白 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 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 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 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 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 旁边——一回头突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 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 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 流转无力的水珠。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 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 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 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 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 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5.早起“从窗内往外看到的“莲
花”是故乡园院里的吗?为什么?
荷叶
母亲
荷 叶 · 母 亲
• 荷花的别名:
莲花、芙蕖、水 芝、泽芝、水华、 菡萏、水旦、草 芙蓉、水芙、水 芙蓉、 玉环、六 月春、中国莲、 六月花神等。
咏荷名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 ——《荷花》清.石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2)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2)课件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 的海军军官家庭, 很长时间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 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 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 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 海岸好看的港湾很多,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 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 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 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歌颂自然、歌颂母爱, 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让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冰心的这种致纯致美的爱 更加发扬光大,让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让世 界变得更美好。
冰心
检查预习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敧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
荷叶
母亲
浙江永康中学
徐芳芳
感悟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 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假如,我变成了一串珍珠项链,我要天天挂在妈妈的脖 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假如,我变成了一股清风,我要抚摸着你,在炎热的夏 日,为您带来阴凉。 •假如,我变成了水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荷叶——————————母亲 (无畏 遮蔽) (无私 爱护) 借联 景想 抒 情象 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4(共35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4(共35张PPT)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山河初中 彭雪艳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具有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本质上,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内容 上保留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 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 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即 “散文的形,诗意的质”。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 亮。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 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 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 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 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 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 泰戈尔和冰心的诗歌来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 ,
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 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 的心脾)。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 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7.《散文诗二首》(人教版)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7.《散文诗二首》(人教版) (共38张PPT)

初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简要概括这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诗文的结构层次。 3.读的过程中,仔细品位作者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1.请简要概括这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 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 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 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 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技法探究
这首诗诗人通过想像“我 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 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 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 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 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 爱。
主题思想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诗人借助想像,设计了一个假想,“假 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 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 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 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 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 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 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妈妈


做祷告时 --------------- 散发香气 读书时 ----------------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重读及音长音短 。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
的停顿 。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 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 “我”变成金色 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合作探究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母亲的思念﹑依恋之情
2.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第 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 ( ) 名师教学课件PPT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第 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 (  ) 名师教学课件PPT
了,而那朵红莲“
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 立着”,这令我感动,让我 想到了风雨中的坚强,启迪我直 面人生的风雨,努力向前.
对比描写,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开,以 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 的幸福,为下文的感悟 做铺垫.
“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3.“攲斜”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攲斜”即“倾斜、歪斜”之意.“攲斜”形 象地写出红莲被雨点打击后无处躲藏、东倒西歪 的可怜情状,为后文荷叶护红莲做了铺垫.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
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 的细腻描写是这首散文诗的 精彩之处,既表现了母爱的 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 是这样一个无私无畏的母爱的化身.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1
读完本诗,你觉得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
I.荷叶护莲图.雨,打谢了那朵白莲,
让人心生怜悯,但“一回头忽然看见红 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感到欣喜并为之感动.这多 像母亲啊,当我遇到人生的风雨时,母亲就如那勇敢慈爱 的大荷叶一般呵护着我,让我倍感温暖.
散文诗二首
情境导入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她 远方的朋友写道: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 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 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 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 无声的音乐,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 就是爱的音乐.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 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 戈尔来华》).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7.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两首》课件18张优质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两首》课件18张优质课件PPT

散文诗两首
《金 色 花》 《荷叶•母亲》
文体知识
•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 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 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 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 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 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字词积累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பைடு நூலகம்
菡萏:hà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雨肆意地下着) 聚了些水珠
红莲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凋谢)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母爱是一条长河,是一片大海,它恬静、 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 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 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 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 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 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 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 旷课并不去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 让她坐另一排去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散文诗两首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散文诗两首课件
2.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 作家、诗人 、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 获 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
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代表作有诗集 《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 散文 和 诗 的特点的一种文 学体裁。它融会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 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空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诗意的散文 性细节;从情势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 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 感。它是用散文情势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心
三看红莲: 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 三种情绪: 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
借物喻人 赞颂母爱
拓展延伸
仿写。
1.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 长悠远。
例: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 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 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纭。
整体感知
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 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 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 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 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 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深层探究
1.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产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 产生这些变化?
自学指点(二)Βιβλιοθήκη —合作与探究诗文朗诵深情诵读课文,以点名诵读和小组赛读的情势诵读,并说 说朗读时应怎样注意人物的语气、感情。
示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PPT课件

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PPT课件
示例: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 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 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 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 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 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 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1
质疑提升 :你还有什么问题?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 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示例:两朵莲花,一红一白, 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 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 的庇荫下的幸福
22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
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
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
生活的写照。
10
拓展延伸:
1. 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文竞赛。
2. 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 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 谈。
11
作业:
• 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
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
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
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
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
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
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
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
长的感情。
17
合作探究:
1. 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先练读,然后美美的读一读
读,细细地品一品,可以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PPT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PPT

精读课文,在画面中鉴赏诗歌隽永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情思变化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读过冰心老人的作品,比如《寄小读者》《小桔灯》 等,大家一定还记得她那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吧。她擅长用轻快灵 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朴素流畅、 简洁凝练,画面感强,让人如入画境一般,与人物风景共呼吸,十分耐人寻 味。
6.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可散文诗的题目 叫做《荷叶•母亲》,何不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简要阐述。
不好。作者看到雨中的荷叶不顾风雨的打击,毅然主动地倾侧、覆盖、不离 不弃,就像勇敢慈怜的母亲关怀困境中的子女,作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 动”,并由此表达了对如荷叶般的母亲的由衷赞美和歌颂。
布置作业
1. 小组合作修改课堂上仿写的美句,组长把成员写的句子汇总,形 成咏赞母爱的诗作。
2.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摘抄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并 朗诵。
画面四:“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 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 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画面一:“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 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这其实就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作者看到眼前这温情的一幕,深深地感动并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内心 炽热的情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探究一:这里由荷叶想到对母爱的赞美,其实在前文早就潜藏伏 笔,你发现了吗?请找出这一细节,品读赏析。

24散文诗两首(人教七上荷叶母亲)PPT课件

24散文诗两首(人教七上荷叶母亲)PPT课件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凋谢)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19
20
21
22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盖天 空下的荫蔽?
23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
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 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15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1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2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备课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荷叶)1_1-5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备课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荷叶)1_1-5

教育课堂笔记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M P L A T E
荷叶母亲
冰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菡萏()欹支()荫蔽()徘徊()并蒂()
hàndàn qīYīn bì
páihuái bìngdì
2.解释词语。

并蒂:菡萏:徘徊:
欹斜:
荫蔽: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长在同一根茎上。

荷花。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倾斜,歪斜。

遮蔽。

济南网络推广https://。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备课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荷叶)1_6-10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备课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荷叶)1_6-10

3.作者简介冰心,福建人,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永远的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作品的字里行间。

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

1.视频播放朗读《荷叶母亲》。

(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

(分小组进行,互读互听,共同提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抽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做点评)4.谈谈你的听读感受。

1.视频播放朗读《荷叶母亲》。

1.视频播放朗读《荷叶母亲》。

(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

(分小组进行,互读互听,共同提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抽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做点评)4.谈谈你的听读感受。

1.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

健康的英文是:Wellness,健康状况/状态的英文是:Health。

但鲜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大脑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影响到人的身体。

了解生活常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体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生活常识/当然,你也不必改变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只是尽量喝脱脂奶更加合理。

当我们心理失调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

,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葡萄糖的吸收。

七级语文上册《荷叶 母亲》优秀实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荷叶 母亲》优秀实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Lo意re揉m i捏psu。m2d0ol2o1r s年it a5m月et1, 2co日ns星ect期etu三r a2di0p2is1ci/n5g/e1l2it.2F0u2s1ce/5id/1ur2n2a0b2la1n/d5it/,1e2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散文诗两首》之——
荷叶 母亲
冰心
并蒂莲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
热爱的写法。 3、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
会人间至爱亲情。
作者简介
冰心 (1900—1999)
冰心,现代散文家、小 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 《往事》《超人》《寄小读 者》等。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2021/5/122021/5/122021/5/12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2021/5/122021/5/122021/5/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0-1999), , 原名谢婉莹,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 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 春水》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母爱,就是“爱的哲学” 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 出发点。 出发点。

字词积累
zǐ mèi hàndàn qī xié
姊妹
Yīn bì
菡萏
páihuái bìng dì
荫蔽
徘徊
并蒂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 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文中将“我” 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 的荷叶,进而歌颂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重点描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 重点描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采用触景生情的手法
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 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 除了你, 除了你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 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 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 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 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 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意她的停顿和语气、 注意她的停顿和语气、语调的 处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 处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对 她进行评价。 她进行评价。
一、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
文章的写作重点是 对荷叶护卫红莲的描 写,那么为什么还要 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 的赏莲呢?
“雨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用过慈怜的荷叶上 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受 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共大荷 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 畏的为红莲遮蔽,正如母亲为自 己遮风挡雨。作者内心的温柔被 深深触动,感受母亲为自己的付 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 有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
3.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 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 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 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 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 雨点”涉及面及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 雨点”涉及面及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 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