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pptx
合集下载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1980 年的60.6%和67.3%(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2005年下降
到34.7%和52➢.1国%,内公货路物由周32转%和量9发.0%展上变升化到5表3.2%和21.6%。
➢1980
年
➢2005
年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年的20.7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24.5万 公里,2005年达到约375万公里,其中:
➢ 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50%; ➢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17%,其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 法》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 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 制管理水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运输大通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 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运输大通道、包 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南宁运输大通 道、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输大通 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 运输大通道。
➢详见综合运输大通道示意图
(4)加强与周边国家运输网络建设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
2005年的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达到近
到34.7%和52➢.1国%,内公货路物由周32转%和量9发.0%展上变升化到5表3.2%和21.6%。
➢1980
年
➢2005
年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年的20.7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24.5万 公里,2005年达到约375万公里,其中:
➢ 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50%; ➢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17%,其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 法》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 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 制管理水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运输大通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 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运输大通道、包 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南宁运输大通 道、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输大通 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 运输大通道。
➢详见综合运输大通道示意图
(4)加强与周边国家运输网络建设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
2005年的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达到近
我国公路铁路客货运现状及发展概述(PPT31张)
公路货物运价的制定依据
• 运价是运输业产品的销售价格,是运输业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运输 产品的价值是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 物化劳动表现为设备磨耗(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材料、燃料、油脂等的 消耗。 • 活劳动表现为职工个人的劳动部分,以工资、福利费等形式支付给职 工;职工为国家、企业创造的财富,如税金、利润。 • 运输产品消耗的各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需要支付各项费用。完成每 单位运输产品所支付的费用,叫做运输成本。燃料、工资、固定资产 折旧及修理费在运输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约占54%左右。这些费用 的增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价水平。因此,从微观经济角度出 发,要求运输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不断降低运输成本,以利于稳定运 价,并为进一步合理制定运价提供有利条件。
–定价方法: • 完全成本定价
• 竞争导向定价
• 需求导向定价
完全成本定价法也称为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单位产品 完全成本加上一定的目标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 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 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 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企业在定价时不再以成本为基础,而是以 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为依据,通过研究竞争对 手的商品价格、生产条件、服务状况等来确定自己产品的价 格。
表1 现行各种价率的比例关系
票种
硬座客票 软座客票 单程 市郊客票 棚车客票 加快票 普快 特快 上铺 开放式 硬卧票 包房式 中铺 下铺 上铺 下铺 上铺 下铺 上铺 下铺 空调票 0.06447 0.07033 0.07619 0.01172 按普快票价2倍计算 110 120 130 月票 季票
我国物流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PPT课件( 33页)
三、 我国物流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牵手物流、创造沟通
思美达物流地带
物流科学的产生过程
1、物流科学的萌芽时期
二战末期,军事后勤的需求。开始以系统观念研究物流活动,借 助当时有关学科研究成果,进行战争预测、基地布置、运输规划等工作。 完成了军事后勤系统的保障任务。
2、物流科学的产生
牵手物流、创造沟通
思美达物流地带
物流分类——按照作用分类
1、供应物流
企业购入原材料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购入品占用大部分流动资金,供应物流对成本影响重大
2、销售物流
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通过销售物流回收资金进行再生产 销售物流合理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密切关系
物流与流通
1、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流通是生产持续发展的保障 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2、流通的内容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3、商物分离
物流和商流的内容不同 商物分离有利于物流合理化 商物分离不是绝对的准则
牵手物流、创造沟通
2、以Logistics命名的物流科学时代
物流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域扩展到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 个性化消费的时代,对物流的服务水平要求提高。 D.P概念不适应,改用LOGISTICS(1980年代中期)。 NCPDM的定义:Logistics是对货物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物流均衡、减少库存、减少中间环节达到缩短生产周期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材料费占75%
4、改善物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流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中国物流及发展概述PPT课件( 48页)
合 资 2,408 2,601 2,809 3,033 3,276 3,538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 企 1,967 2,125 2,295 2,478 2,677 2,891
集 体 2,395 小 计 9,094
2,587 2,793 3,017 3,258 3,519 9,822 10,608 11,457 12,373 13,363
即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的工作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
1. 通过帮助客户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 2.由于需要其支持庞大的运作网络,因此,在业务上取
得规模经济效益是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益原理(一)
组织优化生产流通系统的作用:多个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形成了 一个各自能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互相之间优势互补、资源 优化配置,各自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生产和流通系统,系统 中的各个企业都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益最大。
中国物流业的进展状况
中国物流业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
* 对物流概念认识逐步深入,一体化物流概念开始为企业接受 * 物流行业不同的参与者开始瓜分物流市场 * 供应链管理的新概念开始引入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 现代物流业的四大支柱凸现
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水、陆、空) 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网络的完善 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成为必须 信息技术日益显示出重要性
老板三分天下
• 国企:资源和部分垄断优势,三成生、七成死; • 民营:自发乘空艰难而起,笑敖江湖,左顾右盼,分
化加速 • 外资:自带饭票霸高端侵中,将国企和民企求变化的特征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 企 1,967 2,125 2,295 2,478 2,677 2,891
集 体 2,395 小 计 9,094
2,587 2,793 3,017 3,258 3,519 9,822 10,608 11,457 12,373 13,363
即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的工作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
1. 通过帮助客户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 2.由于需要其支持庞大的运作网络,因此,在业务上取
得规模经济效益是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益原理(一)
组织优化生产流通系统的作用:多个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形成了 一个各自能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互相之间优势互补、资源 优化配置,各自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生产和流通系统,系统 中的各个企业都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益最大。
中国物流业的进展状况
中国物流业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
* 对物流概念认识逐步深入,一体化物流概念开始为企业接受 * 物流行业不同的参与者开始瓜分物流市场 * 供应链管理的新概念开始引入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 现代物流业的四大支柱凸现
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水、陆、空) 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网络的完善 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成为必须 信息技术日益显示出重要性
老板三分天下
• 国企:资源和部分垄断优势,三成生、七成死; • 民营:自发乘空艰难而起,笑敖江湖,左顾右盼,分
化加速 • 外资:自带饭票霸高端侵中,将国企和民企求变化的特征
《我国物流发展趋势》PPT课件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标准,我国第一 批26家A级物流企业。其中5A级企 业9家: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 储、中铁快运、中铁现代物流、嘉 里大通物流、黑龙江华宇物流、远 成集团、安吉天地汽车物流;4A级 5家;3A级7家;2A级5家。
2.6 向社会发布物流统计信息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建立我国首个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决定自2004年起,开展社 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的试算工作。 • 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 〉的通知》
7.0 6.5 6.3
管理成本 3.2 3.1 3.1 3.2 3.4 3.3 3.5 3.5 3.6 3.6 3.6
4.0 3.1 3.0
社会物流总成本 24.0 23.0 22.8 22.1 22.0 22.0 22.3 21.4 21.4 21.2 21.1
21.5 21.4 21.9
2.3 中央政府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
• 2004年DHL(Adrian Dalsey, Larry Hillblom 和 Ro -bert Lynn合创)在华业务覆盖300个城市,增幅达50%。
• 独资倾向明显 • 港资物流企业进入内地
• 港资企业及在港外资物流企业
2.10 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2001年我国有各种物流配送 企业1000多家,上海广州等 地比较成熟。典型企业有: 宝供物流集团等。
3.各地区物流发展特点
六大地区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西北 西南
华北 华南
东北 华东
3.1.1 华东、华南地区的特点
• 铁路、公路、水运网络 • 铁、公、水路的货运周转量 •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 各类分销企业集中且经营效果
比较发达 均最大
2.6 向社会发布物流统计信息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建立我国首个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决定自2004年起,开展社 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的试算工作。 • 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 〉的通知》
7.0 6.5 6.3
管理成本 3.2 3.1 3.1 3.2 3.4 3.3 3.5 3.5 3.6 3.6 3.6
4.0 3.1 3.0
社会物流总成本 24.0 23.0 22.8 22.1 22.0 22.0 22.3 21.4 21.4 21.2 21.1
21.5 21.4 21.9
2.3 中央政府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
• 2004年DHL(Adrian Dalsey, Larry Hillblom 和 Ro -bert Lynn合创)在华业务覆盖300个城市,增幅达50%。
• 独资倾向明显 • 港资物流企业进入内地
• 港资企业及在港外资物流企业
2.10 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2001年我国有各种物流配送 企业1000多家,上海广州等 地比较成熟。典型企业有: 宝供物流集团等。
3.各地区物流发展特点
六大地区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西北 西南
华北 华南
东北 华东
3.1.1 华东、华南地区的特点
• 铁路、公路、水运网络 • 铁、公、水路的货运周转量 •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 各类分销企业集中且经营效果
比较发达 均最大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精品PPT课件
• 法国目前拥有1万多公里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五位
• 2010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 速公路里程为7.4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调 查数据)
2、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现状
据统计,截止2008年为止,全 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 里,其中等级公路277.85万公 里,约占总里程3/4,高速公路 60302公里,与上年相比增长了 12%,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4倍. 经过三十年来的乡以及村村多层次的公路覆盖, 对国民经济发展在当时起到很大 的贡献并满足了当前人民物质文 化生活的需要。
3、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 我国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且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 铁路运输业的属性未明,阻碍了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发
展 • 高垄断致使铁路系统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和服务质量不
高 •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致使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
铁路职工工作状态堪忧 • 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铁路沿线小站安全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持续 性等弊端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
1、目前各国公路运输现状比较
•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 总里程超过了23万公里.
•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约10万公里,连 接了美国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
• 加拿大1.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德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1万多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运输发展
我国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建设目标: 1、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 2、铁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大宗货物集散地和20万以上人口城 市,农村公路基本覆盖乡镇和建制村,海运服务通达全球, 70%以上的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民用航空网络进 一步扩大和优化; 3、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2010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 速公路里程为7.4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调 查数据)
2、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现状
据统计,截止2008年为止,全 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 里,其中等级公路277.85万公 里,约占总里程3/4,高速公路 60302公里,与上年相比增长了 12%,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4倍. 经过三十年来的乡以及村村多层次的公路覆盖, 对国民经济发展在当时起到很大 的贡献并满足了当前人民物质文 化生活的需要。
3、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 我国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且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 铁路运输业的属性未明,阻碍了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发
展 • 高垄断致使铁路系统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和服务质量不
高 •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致使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
铁路职工工作状态堪忧 • 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铁路沿线小站安全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持续 性等弊端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
1、目前各国公路运输现状比较
•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 总里程超过了23万公里.
•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约10万公里,连 接了美国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
• 加拿大1.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德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1万多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运输发展
我国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建设目标: 1、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 2、铁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大宗货物集散地和20万以上人口城 市,农村公路基本覆盖乡镇和建制村,海运服务通达全球, 70%以上的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民用航空网络进 一步扩大和优化; 3、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物流行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课件.pptx
网络化
电子商务与快递的衔接日益紧密 电子网络逐渐成为快递网络实现 和运行的有效载体。
顺丰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
在快递实践活动汇总凭借现代科 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整个活动进 行智能化管理,具体体现在作业的 智能化和快递管理的智能化。
顺丰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
借助现代快递理论与管理技术, 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个性化管理和 规划,向社会提供个性化快递菜单 式服务项目,具体包括企业对企业 的个性化快递和企业对消费者的个 性化快递。
管理 软件
GPS 技术
GIS技 术
信息技术对物流的影响——应用
自动化 设备技术
动态信息 采集技术
物流动态信 息采集技术
信息技术对物流的影响——趋势
RFID将成未 来关键技术
物流信息 安全技术
设备跟踪 控制技术
小组建议
取其所长、补其所短 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点
◆合理优化配送流程,按照各种
用途对其进行分类,提高准时率。
• 物流网络逐渐信息化,保 证了物流企业成功应对日 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 促使物流运输 、仓储、货 代、供应链管理的统一化
电子商务出现
现代信息技术的 发展
渐渐过渡到现代物流阶段
现代物流更多的融入了电子商务的 元素,传统物流与近几年兴起的快递公司 相互竞争,分割市场,洗牌步步逼近。下 面以顺丰为代表进行着重介绍。
对前三类业务管理的 合并和有效补充。
同行竞争压力六维度比较
知名度
服务 水平
快递 速度
网络覆 盖范围
价格 优势
同行竞争压力——市场份额比较
EMS
外资快递巨头
民营快递企业
顺丰
同行竞争压力——知名度比较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PPT精品文档
基础设 施的完 善
政治环 境的转 变
中国物流发展美好前景
谢谢观赏
供应商管理 库存:由供应 链的上游企 业根据下游 企业的需求 主动对其库 存管理和控 制的管理方 式
Description ofthe
近年来,中国物流发展迅速,趋向于 一个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 的物流模式,外资的加入也为中国物流业 带来新的冲击。
中国物流发展状况
●物流规模
发展表现
●基础设施
●物流模式
我国物流业规 模快速增长, 在2019年,物 流业增加值占 全部服务业增 加值的比重为 16.5%,占GDP 的比重为6.6% 交通设施规模 迅速扩大,物 流园区建设开 始起步,仓储 、配送设施现 代化水平不断 传统企业实行 提高 功能整合和服 务延伸,向现 代物流企业转 型,新型的多 种所有制、多 种服务模式的 物流企业群体 迅速成长
物 流 发
中国
展趋 向
化 代 现
信息化时期 活跃时期 快速发展 初步发展Fra bibliotek 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物流发展政治环境
大力发展 现代物流
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
中央 政府 地方 政府
在国家“十一五”后,中央 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支持现 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使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工作取 得明显成效
物流规 模的增 长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1
整体介绍
2
发展状况
3
总结
物流名词解释
物流管理 : 为达到既定 的目标,对 物流的全过 程进行计划 、组织、协 调与控制
流通加工:根 据顾客的需 要, 在流通 过程中对产 品实施的简 单加工作业 活动的总称
包装:为保护 产品、方便 储运,按一 定技术方法 而采用的容 器、材料 及 辅助物等的 总体名称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ppt课件
14
ppt课件.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业发展趋 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促进高端速递业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网购近年来的发展增幅在50-100%,是最具 发展前景的物流服务领域,大大促进了高端速递物流业的 发展,吸引许多商业企业进入速递物流领域。比如苏宁物 流,已建8个基地,未来建60个;马云的“天网”、“地 网”;京东推出的“京尊达”。
17
ppt课件.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
ppt课件.
主要内容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二、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2
ppt课件.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 熟的阶段,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服务内 2、物流服务过 3、物流服务区
容在拓展
程在延伸
7
ppt课件.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比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全社
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日本达到80%。
8
ppt课件.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5)电子物流迅速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 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 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 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 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 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4
ppt课件.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研究报告ppt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率
输行业存在的问题、痛 点入手,提出行业的解 决方案和应用前景分
析。
郑锐志魏正郑阳锐志
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5
通过对比国内货物运输属性和核心服务模式,可将中国整体国内货物运输行业分为五类。他们分别为创新型国内货物运输、
郑锐志魏正阳
中国国内货物运输行业PEST分析
政策因素
➢ 中 央印发的《国内货物运输行业发展 “十四五”规 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1 年国内货物运输行业将增加20%,各地 方出台了地方政策,提高行业渗透 率。
➢ 2020年国内货物运输行业成为政策红 利的市场,国务院政府报告指出徐展 行业将会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2%
8%
13%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在财 政收入和就业总盘中的
比例
郑锐志魏正阳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对社 会经济和其他行业的影
响程度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竞 争和创新能力占比
郑锐志魏正阳
生产状况
13
生产 服务 状况
国内货物运输生产服务状况介绍,服务主要包括用户服务软硬件服务 1 国内货物运输生产服务数量介绍,服务主要包括用户服务、服务数量 2 国内货物运输生产服务需求介绍,服务主要包括用户服务服务、需求 3 国内货物运输生产服务问题介绍,服务主要包括生产服务过程痛点。 4
国内货物运输传统行业通过中间 信息不对称赚钱模式价格透明, 缺乏盈利点。
郑锐志魏正阳
供应链整合度低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供应链涉及 品类繁多,小型企业难以为 继,初期投入过大,打不起价 格战
国内货物运输行业产品标准化 程度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成 本高。
我国物流系统的发展状况.pptx
加工
物流
分放
产品库 暂存
外销
装配制造
直销
用户 用户
内部物流
厂内物流/物料搬运
原材料/ 毛坯/辅料库
半成品/ 在制品库
成品库
物流概念剖析——物流与储运
物流
运输、保管、配送、包
活动内容 装、装卸、流通加工及
相关信息
活动的基 内容全面 本点
侧重点 系统化的整体优化
概念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集 成、学科交叉的概念, 它依托相关的学科发展 而发展的
➢2001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十五”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黄金白领
现代物流人才成为“黄金白领”
2010年,上海航运人才的需求将达 30-40万人次,而上海对各类物流人 才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00-120万。
2001年,上海首次颁布人才开发专业 目录,现代物流人才被列为上海急需 引进的12类紧缺人才之一。
PL—Party Logistics
制造商
5PL—拥有信息,提供供应链的电子协调服务
SCM—拥有软件仓库/咨询顾问,以咨询为中
心的服务
4PL—拥有精锐资产,以技术为中心的服务
3PL—拥有部分资产,以管理为中心的服务
2PL—拥有资产,以资产为中心的服务
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
创造需求和实物供给(物流)之间存在平衡性和相互依赖性两个原则,流通
活动中的重大失误都是因为创造需求和物流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
自从阿奇•萧的物流概念提出后,又经过70年左右的时间, 物流管理又了明确的定义…
物流
分放
产品库 暂存
外销
装配制造
直销
用户 用户
内部物流
厂内物流/物料搬运
原材料/ 毛坯/辅料库
半成品/ 在制品库
成品库
物流概念剖析——物流与储运
物流
运输、保管、配送、包
活动内容 装、装卸、流通加工及
相关信息
活动的基 内容全面 本点
侧重点 系统化的整体优化
概念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集 成、学科交叉的概念, 它依托相关的学科发展 而发展的
➢2001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十五”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黄金白领
现代物流人才成为“黄金白领”
2010年,上海航运人才的需求将达 30-40万人次,而上海对各类物流人 才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00-120万。
2001年,上海首次颁布人才开发专业 目录,现代物流人才被列为上海急需 引进的12类紧缺人才之一。
PL—Party Logistics
制造商
5PL—拥有信息,提供供应链的电子协调服务
SCM—拥有软件仓库/咨询顾问,以咨询为中
心的服务
4PL—拥有精锐资产,以技术为中心的服务
3PL—拥有部分资产,以管理为中心的服务
2PL—拥有资产,以资产为中心的服务
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
创造需求和实物供给(物流)之间存在平衡性和相互依赖性两个原则,流通
活动中的重大失误都是因为创造需求和物流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
自从阿奇•萧的物流概念提出后,又经过70年左右的时间, 物流管理又了明确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 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主讲人:*** 时间:年月日
主要内容
一、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二、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第一部分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1.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2.中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1.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134.5
161.6
1.1.2 运输设备数量增加,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铁 路
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从1980年的16.3%和3.3%增加到2005年 的33.9%和26.7%,机车车辆数成倍增加
120 km/h
140-160 km/h 200-250 km/h
➢公 路
公路网中一、二级公路的数量从1980年的1.28万公里增加到 2005年的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达到近4.1万 公里;
➢ 一些港口的某些货类,特别是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 ➢ 一些公路区段,特别是大城市或临近大城市的一些公路区段能力不足 ➢ 一些机场能力紧张,如北京、广州、深圳
1.2.3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铁 路
如复线率、电气化率中国只有34%和27%
➢公 路
从公路网技术结构看,三、四级公路约占总里程的80%,高等级公路(高 速、一、二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6.9%。总体上讲,公路路况差、等级 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汽车保有量也从1980年的178.3万辆增加到2005年的3356万辆
➢水 运
中国的沿海泊位1980年330个,2005年增加到4298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847个;运输船舶1980年1700万载重吨,2005年达到 10179万载重吨。
➢民 航
民航机场的数量从1980年的81 个,到2004年达到149个。飞 机架数从462架增加到937架
➢管 道
输油输气管道1980年8660.4公里,2004年增加到32592公里
1.1.3 客货运输量日益增长,运输结构得到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量大幅度增长,1980年客、货运 量分别为34.2亿人和54.6亿吨,2005年为184.2亿人和183.7亿吨。
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1980年 的60.6%和67.3%(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2005年下降到 34.7%和52.1%,公路由32%和9.0%上升到53.2%和21.6%。
➢内 河
航道等级低,可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15%左右, 千吨级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仅为7%;部分内河运输船舶老旧,吨位小、技术水 平落后
1.2.4 铁路、内河发展相对滞后,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中国的运输结构,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性改善。但是由于 铁路发展缓慢、内河水运的发展重视不够,两种运输方式发展相对迟缓, 他们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国内货物周转量发展变化表
民航 管道
0.0% 6% 国内水运
铁路
18%
公路
国内水运
1980年
公路
民航
9%
2005年 管道
铁路 67%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1.5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加快
➢ 国务院已批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港口属地化管理 已基本实现 ➢ 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 ➢ 公路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秩序明显改善 ➢ 铁路行业的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渠道融资的
1.2.7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政企分开还未能全部到位,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经营机制和投 融资体制等改革还有待深化
2.中国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1 从国内环境看
➢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运输总量将大幅度增加; ➢ 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 ➢ 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运输布局要与之适应 ➢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出行数量和质量要求将不
局面正在形成
1.1.6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 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通运输 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制管理水 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5 运输质量不高,交通安全堪忧
以安全为例,2005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万起,死亡人数9.87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亿元,万车死亡率为7.6,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 平。
1.2.6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来愈突出
交通运输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沿 海和沿江岸线、矿物质能源的利用,都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不高,资 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石油消耗增长很快,有害物质排放及噪声带 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了4.1万公里; ➢ 2005年内河航道里程达到了12.3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3.4%; ➢ 西部地区运输线路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铁路从1950年的7.5%增加到
2005年的38%左右,公路从1949年的25.6%增加到2005年的48%。
பைடு நூலகம்
217.0
105.4
111.8
121.1
1.1 中国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年的20.7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24.5万公 里,2005年达到约375万公里,其中:
➢ 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50%; ➢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17%,其中高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 到2005年底,全国不通铁路的地级市有20多个,占全国地级市10%以上; 不通公路的行政村约占6%
➢ 中国铁路、公路路网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1.2.2 主要运输方向上能力严重不足,“瓶颈”状况又现
➢ 铁路干线通过能力利用率普遍达到80%以上。其中京沪、京广、京哈、 京九、陇海、浙赣六大干线能力利用率高达92.5%,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 已达100%,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
主讲人:*** 时间:年月日
主要内容
一、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二、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第一部分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1.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2.中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1.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134.5
161.6
1.1.2 运输设备数量增加,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铁 路
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从1980年的16.3%和3.3%增加到2005年 的33.9%和26.7%,机车车辆数成倍增加
120 km/h
140-160 km/h 200-250 km/h
➢公 路
公路网中一、二级公路的数量从1980年的1.28万公里增加到 2005年的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达到近4.1万 公里;
➢ 一些港口的某些货类,特别是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 ➢ 一些公路区段,特别是大城市或临近大城市的一些公路区段能力不足 ➢ 一些机场能力紧张,如北京、广州、深圳
1.2.3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铁 路
如复线率、电气化率中国只有34%和27%
➢公 路
从公路网技术结构看,三、四级公路约占总里程的80%,高等级公路(高 速、一、二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6.9%。总体上讲,公路路况差、等级 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汽车保有量也从1980年的178.3万辆增加到2005年的3356万辆
➢水 运
中国的沿海泊位1980年330个,2005年增加到4298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847个;运输船舶1980年1700万载重吨,2005年达到 10179万载重吨。
➢民 航
民航机场的数量从1980年的81 个,到2004年达到149个。飞 机架数从462架增加到937架
➢管 道
输油输气管道1980年8660.4公里,2004年增加到32592公里
1.1.3 客货运输量日益增长,运输结构得到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量大幅度增长,1980年客、货运 量分别为34.2亿人和54.6亿吨,2005年为184.2亿人和183.7亿吨。
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1980年 的60.6%和67.3%(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2005年下降到 34.7%和52.1%,公路由32%和9.0%上升到53.2%和21.6%。
➢内 河
航道等级低,可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15%左右, 千吨级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仅为7%;部分内河运输船舶老旧,吨位小、技术水 平落后
1.2.4 铁路、内河发展相对滞后,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中国的运输结构,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性改善。但是由于 铁路发展缓慢、内河水运的发展重视不够,两种运输方式发展相对迟缓, 他们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国内货物周转量发展变化表
民航 管道
0.0% 6% 国内水运
铁路
18%
公路
国内水运
1980年
公路
民航
9%
2005年 管道
铁路 67%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1.5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加快
➢ 国务院已批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港口属地化管理 已基本实现 ➢ 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 ➢ 公路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秩序明显改善 ➢ 铁路行业的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渠道融资的
1.2.7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政企分开还未能全部到位,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经营机制和投 融资体制等改革还有待深化
2.中国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1 从国内环境看
➢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运输总量将大幅度增加; ➢ 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 ➢ 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运输布局要与之适应 ➢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出行数量和质量要求将不
局面正在形成
1.1.6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 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通运输 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制管理水 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5 运输质量不高,交通安全堪忧
以安全为例,2005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万起,死亡人数9.87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亿元,万车死亡率为7.6,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 平。
1.2.6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来愈突出
交通运输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沿 海和沿江岸线、矿物质能源的利用,都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不高,资 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石油消耗增长很快,有害物质排放及噪声带 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了4.1万公里; ➢ 2005年内河航道里程达到了12.3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3.4%; ➢ 西部地区运输线路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铁路从1950年的7.5%增加到
2005年的38%左右,公路从1949年的25.6%增加到2005年的48%。
பைடு நூலகம்
217.0
105.4
111.8
121.1
1.1 中国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年的20.7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24.5万公 里,2005年达到约375万公里,其中:
➢ 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50%; ➢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17%,其中高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 到2005年底,全国不通铁路的地级市有20多个,占全国地级市10%以上; 不通公路的行政村约占6%
➢ 中国铁路、公路路网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1.2.2 主要运输方向上能力严重不足,“瓶颈”状况又现
➢ 铁路干线通过能力利用率普遍达到80%以上。其中京沪、京广、京哈、 京九、陇海、浙赣六大干线能力利用率高达92.5%,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 已达100%,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