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功效大大的整理

合集下载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中医内科学方剂汇总

中医内科学方剂汇总

S u m m a r y f o r F o r m u l a e U s e d i n C h i n e s e 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1.归脾汤黄芪龙眼肉人参白术当归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甘草生姜大枣2.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3.应用:脾血虚^虚劳血虚血虚发热^内伤发热气血亏虚^眩晕心脾两虚^郁证心脾受损^阳痿气不摄血^血证紫斑脾不统血^血证齿衄气虚不摄^血证便血气虚血溢^血证咳血气血亏虚^血证鼻衄心血不足^自汗盗汗气血不足^心悸4.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5.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6.应用:痰火内盛^痫证肝胆火盛^耳鸣耳聋气郁化火^郁证肝郁化火^不寐实证湿热下注^阳痿☆肝胆湿热^胁痛肝火犯肺^血证咳血肝火上炎^血证鼻衄邪热郁蒸^自汗盗汗7.右归丸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杜仲当归8.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9.应用:肾阳虚^虚劳阳虚肾精不足^眩晕阴阳两亏^消渴肾虚腰痛^腰痛内伤腰痛命门火衰^阳痿肾虚不固^遗精气虚阳微^噎膈阳气虚衰^胸痹10.沙参麦冬汤北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白扁豆甘草桑叶11.应用:肺阴虚^虚劳阴虚津亏热结^噎膈阴虚肺热^血证咳血阴阳两虚^肺癌气阴两虚^肺癌阴虚内热^肺癌肺阴亏耗^咳嗽阴虚内热^饮证悬饮12.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芍药甘草13.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14.应用:痰气郁结^癫狂癫证肝气郁结^郁证气滞湿阻^鼓胀肝气郁结^胁痛气滞腹痛^腹痛肝气犯胃^胃痛血瘀气滞^胸痹15.保和丸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16.功效:消食化滞,理气和胃17.应用:胃气不和^不寐实证食积腹痛^腹痛食滞肠胃^泄泻饮食停滞^胃痛饮食停滞^呕吐实证食痰^厥证18.六君子汤19.应用:心脾两虚^痫证噤口痢^痢疾脾虚痰湿^肺癌肺脾气虚^哮病缓解期痰浊壅肺^肺胀20.通窍活血汤21.应用:瘀血内阻^痴呆瘀血阻滞^痫证瘀阻宗脉^耳鸣耳聋瘀血头痛^头痛内伤头痛瘀血阻窍^眩晕22.肾气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茯苓泽泻牡丹皮23.功效:补肾助阳,化生肾气24.应用:阳虚发热^内伤发热阴阳两亏^消渴肺肾两虚^哮病缓解期肾虚不纳^喘证脾肾阳虚^饮证支饮25.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26.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27.应用:脾胃亏虚^痿证气虚水泛^水肿阴水休息痢^痢疾☆脾胃虚弱^泄泻气阴耗伤^肺痨28.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莱菔子29.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30.应用:痰厥^厥证痰湿蕴肺^咳嗽☆风痰哮^哮病发作期痰浊阻肺^喘证痰浊壅肺^肺胀31.天王补心丹生地黄天冬麦冬酸枣仁柏子仁当归人参五味子茯苓远志玄参丹参朱砂桔梗32.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33.应用:心阴虚^虚劳阴虚心肝阴虚^瘿病阴虚火旺^心悸心肾阴虚^胸痹34.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35.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36.应用:脱证^中风中脏腑心血不足^自汗盗汗气阴两虚^胸痹肺脏虚损^喘证37.参附汤人参附子38.应用:脱证^中风中脏腑心阳虚弱^心悸阳气虚衰^胸痹正虚喘脱^喘证39.大补元煎40.功效:救本培元,大补气血;41.应用:肾气虚^虚劳气虚肝肾阴虚^痫证肾虚头痛^头痛内伤头痛恐惧伤肾^阳痿42.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芦根竹叶桔梗甘草43.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44.应用:风热上扰^耳鸣耳聋风热扰心^心悸风热犯表^感冒初期^肺痈45.左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牛膝46.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47.应用:肾阴虚^虚劳阴虚肾精不足^眩晕肾虚腰痛^腰痛内伤腰痛心肾阴虚^胸痹48.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49.功效:温阳利水50.应用:阳气虚衰^颤证☆肾阳衰微^水肿阴水心阳虚弱^心悸阳虚水泛^肺胀51.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夜交藤茯神52.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53.应用:气血亏虚^颤证痰热动风^颤证肝阳头痛^头痛内伤头痛肝阳上亢^眩晕54.丹栀逍遥散55.功效:养血健脾,疏肝清热;56.应用:气郁发热^内伤发热气郁化火^郁证肝胃郁热^血证便血57.涤痰汤人参茯苓甘草陈皮胆南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58.功效:豁痰开窍;59.应用:阴闭^中风中脏腑痰火内盛^痫证痰蒙神窍^肺胀60.人参养荣汤熟地当归白芍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肉桂五味子远志陈皮生姜61.功效:益气养血,补益心脾62.应用:气血亏虚^颤证虚证^厥证血厥气阴两虚^胸痹63.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白术茯苓陈皮生姜大枣甘草64.功效:化痰息风,健脾祛湿65.应用: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中风中经络痰浊头痛^头痛内伤头痛痰浊中阻^眩晕66.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67.应用:肺气虚^虚劳气虚肺脏虚损^喘证肺肾气虚^肺胀68.附子理中丸69.功效:温中健脾70.应用:脾阳虚^虚劳阳虚脾肾阳虚^鼓胀寒实腹痛^腹痛71.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72.功效:填精滋阴补肾73.应用:肾阴亏虚^消渴肝肾阴虚^鼓胀阴虚火旺^血证齿衄74.济生肾气丸75.应用:肾阳衰微^癃闭☆肾阳衰微^水肿阴水脾肾阳虚^鼓胀76.胃苓汤77.应用:☆水湿浸渍^水肿阳水气滞湿阻^鼓胀☆寒湿困脾^泄泻78.一贯煎生地黄枸杞子当归北沙参麦冬川楝子79.功效:滋阴疏肝80.应用:肝肾阴虚^鼓胀☆肝阴不足^胁痛胃阴亏虚^胃痛81.膈下逐瘀汤82.应用:肝肾阴虚^鼓胀☆瘀血内结^积聚积证肝血瘀阻^胁痛83.藿香正气散藿香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桔梗生姜大枣甘草84.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85.应用:☆寒湿困脾^泄泻外邪犯胃^呕吐实证湿困脾胃^湿阻86.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87.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水88.应用:痰饮内阻^呕吐实证脾肾阳虚^饮证支饮脾阳虚弱^饮证痰饮89.五磨饮子乌药木香枳壳沉香槟榔90.应用:气机郁滞^呃逆实证实证^厥证气厥肺气郁痹^喘证91.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乌梅甘草92.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93.应用:气机郁滞^呃逆实证脾虚痰湿^肺癌痰浊阻肺^喘证94.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95.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96.应用:气虚发热^内伤发热脾虚气陷^癃闭气淋^淋证97.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98.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99.应用:☆冷哮^哮病发作期寒饮伏肺^饮证支饮溢饮^饮证溢饮100.益胃汤生地黄麦冬北沙参玉竹冰糖101.功效:养阴益胃102.应用:脾胃阴虚^虚劳阴虚胃阴不足^呃逆虚证103.加味二妙散未录入104.应用:湿热浸淫^痿证湿热腰痛^腰痛外感腰痛105.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黄当归赤芍桔梗枳壳柴胡甘草106.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107.应用:血瘀发热^内伤发热血瘀气滞^胸痹108.左归饮109.应用:肾阴亏虚^消渴肾虚不固^遗精110.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111.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112.应用:肝郁不舒^阳痿肝气郁滞^积聚聚证113.赞育丹114.应用:命门火衰^阳痿阴阳两虚^肺癌115.萆薢分清饮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盐116.功效:温肾利湿,分清化浊117.应用:☆湿热下注^遗精膏淋^淋证118.七福饮未录入119.应用:心气虚^虚劳气虚☆髓海不足^痴呆120.沉香散121.应用:肝郁气滞^癃闭气淋^淋证122.八正散滑石木通 - 萹蓄瞿麦车前子栀子大黄甘草灯芯123.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124.应用:膀胱湿热^癃闭☆热淋^淋证125.实脾散附子干姜茯苓白术木瓜厚朴木香槟榔草果甘草生姜大枣126.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127.应用:☆脾阳虚衰^水肿阴水寒湿困脾^鼓胀128.桃红四物汤129.应用:血瘀水阻^水肿阴水瘀血阻络^血证紫斑13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131.功效:补气活血通络132.应用:☆后遗症^中风中脏腑瘀阻脉络^痿证133.无比山药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怀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茯苓泽泻五味子赤石脂134.应用:☆劳淋^淋证肾气不固^血证齿衄135.小蓟饮子小蓟生地黄蒲黄藕节滑石竹叶木通栀子当归甘草136.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137.应用:血淋^淋证下焦热盛^血证尿血138.知柏地黄丸139.应用:血淋^淋证阴虚火旺^血证齿衄140.养心汤黄芪人参当归茯神茯苓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半夏肉桂川芎生姜大枣甘草141.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142.应用:心血虚^虚劳血虚心脾两虚^癫狂癫证143.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144.功效:补气生血145.应用:血虚发热^内伤发热虚黄^黄疸146.五苓散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147.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148.应用:脾肾阳虚^鼓胀阳虚水泛^肺胀149.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150.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亦疏肝利胆151.应用:湿热蕴结^鼓胀热重于湿^黄疸阳黄152.失笑散五灵脂蒲黄酒153.功效:活血化瘀,散结止痛154.应用:气滞血阻^积聚积证瘀血停滞^胃痛155.六磨汤156.功效:下气通便157.应用:食滞痰阻^积聚聚证☆气秘^便秘实秘158.乌梅丸乌梅蜀椒细辛黄连黄柏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白蜜159.功效:温脏安蛔止痛,平调寒热160.应用:虫扰腹痛^腹痛休息痢^痢疾161.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黄连黄芩茯苓泽泻白术162.功效:消食导滞,清热祛湿163.应用:食积腹痛^腹痛食滞肠胃^泄泻164.良附丸165.应用:寒实腹痛^腹痛寒邪客胃^胃痛166.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167.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168.应用:☆肝气乘脾^泄泻肝气犯胃^呕吐实证169.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170.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171.应用:气滞痰阻^郁证肝气犯胃^呕吐实证172.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 芍药173.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174.应用:肝胃郁热^胃痛肝胃郁热^血证便血175.茜根散茜根黄芩侧柏叶阿胶生地黄炙甘草176.功效:滋阴养血,凉血止血177.应用:阴虚火旺^血证紫斑阴虚火旺^血证齿衄178.泻心汤黄芩黄连大黄179.功效:泻火解毒,燥湿泄热180.应用:胃热壅盛^血证吐血胃火炽盛^血证齿衄181.玉女煎石膏熟地知母麦门冬牛膝182.功效:清胃热,滋肾阴183.应用:胃热壅盛^血证吐血胃热炽盛^血证鼻衄184.百合固金汤生地黄熟地黄百合麦冬玄参贝母桔梗当归芍药甘草185.功效:滋润肺肾,止咳化痰186.应用:阴虚肺热^血证咳血阴虚火旺^肺痨187.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 人参茯苓知母黄芩188.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189.应用:肝火犯肺^血证咳血阴虚内热^饮证悬饮190.黛蛤散青黛海蛤壳191.功效:清肝化痰192.应用:肝火犯肺^血证咳血肝火犯肺^咳嗽193.桑杏汤桑叶杏仁淡豆豉象贝沙参梨皮栀子194.功效:清宣温燥,润肺止咳195.应用:燥热伤肺^血证咳血风燥伤肺^咳嗽196.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甘草197.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198.应用:邪热犯肺^血证鼻衄风热犯肺^咳嗽199.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甘草200.功效:温中祛寒201.应用:脾胃虚寒^呕吐虚证脾胃阳虚^呃逆虚证202.安神定志丸人参龙齿磁石琥珀茯神石菖蒲远志203.应用:心胆气虚^不寐虚证心虚胆怯^心悸204.黄连阿胶汤205.功效:滋阴降火安神206.应用:阴虚火旺^不寐虚证心肾阴虚^胸痹207.导痰汤208.应用:痰热动风^颤证痰厥^厥证209.黄连温胆汤210.应用:痰热内扰^不寐实证痰火扰心^心悸211.炙甘草汤人参大枣甘草桂枝清酒生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生姜212.功效: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213.应用:气血不足^心悸心肾阴虚^胸痹214.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甘草215.功效:镇心安神,清热养血216.应用:心火亢盛^不寐实证阴虚火旺^心悸217.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栀子218.应用:痰热郁肺^喘证痰热郁肺^肺胀219.白虎加桂枝汤未录入220.应用:风湿热痹^痹证221.宣痹汤未录入222.应用:风湿热痹^痹证223.薏苡仁汤未录入224.应用:着痹^痹证225.乌头汤未录入226.应用:痛痹^痹证227.防风汤未录入228.应用:行痹^痹证229.洗心汤未录入230.应用:痰浊蒙窍^痴呆231.还少丹未录入232.应用:脾肾两虚^痴呆233.七味白术散未录入234.应用:脾胃气虚^消渴235.消渴方未录入236.应用:肺胃燥热^消渴237.白虎加人参汤未录入238.应用:肺胃燥热^消渴239.杜仲丸未录入240.应用:肾虚腰痛^腰痛内伤腰痛241.身痛逐瘀汤未录入242.应用:瘀血腰痛^腰痛内伤腰痛243.干姜苓术汤未录入244.应用:寒湿腰痛^腰痛外感腰痛245.渗湿汤未录入246.应用:寒湿腰痛^腰痛外感腰痛247.癫狂梦醒汤未录入248.应用:气滞血瘀^癫狂狂证249.二阴煎未录入250.应用:火盛伤阴^癫狂狂证251.水陆二仙丹未录入252.应用:肾虚不固^遗精253.金锁固精丸沙苑蒺藜莲肉芡实莲须龙骨牡蛎254.功效:补肾涩精255.应用:肾虚不固^遗精256.妙香散未录入257.应用:心脾两虚^遗精258.生铁落饮未录入259.应用:痰火上扰^癫狂狂证260.黄连清心饮未录入261.应用:君相火动^遗精262.三才封髓丹未录入263.应用:君相火动^遗精264.顺气导痰汤未录入265.应用:痰气郁结^癫狂癫证266.春泽汤未录入267.应用:脾虚气陷^癃闭268.代抵当丸未录入269.应用:☆尿道阻塞^癃闭270.清骨散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秦艽青蒿鳖甲甘草271.功效:清虚热,退骨蒸272.应用:阴虚发热^内伤发热273.清肺饮未录入274.应用:肺热气壅^癃闭275.苏合香丸苏和香麝香冰片安息香香附青木香 - 沉香白檀香乳香丁香 - 荜茇犀角朱砂白术诃子276.功效:温通开窍,行气止痛277.应用:阴闭^中风中脏腑278.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酒279.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280.应用:☆后遗症^中风中脏腑281.桂枝茯苓丸桂枝桃仁牡丹皮芍药茯苓白蜜282.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283.应用:血瘀水阻^水肿阴水284.定痫丸竹沥天南星天麻半夏石菖蒲远志陈皮茯苓川贝母全蝎僵蚕丹参麦冬辰砂琥珀茯神姜汁甘草285.功效:涤痰息风,清热定痫286.应用:☆风痰闭阻^痫证287.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甘草288.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289.应用:气虚水泛^水肿阴水290.疏凿饮子商陆茯苓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羌活秦艽生姜大腹皮槟榔291.功效:泻下逐水,疏风消肿292.应用:湿热壅盛^水肿阳水293.五皮饮未录入294.应用:☆水湿浸渍^水肿阳水295.耳聋左慈丸未录入296.应用:☆肾精亏虚^耳鸣耳聋29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未录入298.应用:湿毒浸淫^水肿阳水299.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紫背天葵酒300.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301.应用:湿毒浸淫^水肿阳水302.越婢加术汤未录入303.应用:☆风水泛滥^水肿阳水304.益气聪明汤未录入305.应用:清气不升^耳鸣耳聋306.膏淋汤未录入307.应用:膏淋^淋证308.石韦散未录入309.应用:石淋^淋证310.温胆汤半夏竹茹陈皮枳实茯苓生姜大枣甘草311.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312.应用:痰火郁结^耳鸣耳聋313.三仁汤滑石薏苡仁杏仁白豆蔻通草竹叶半夏厚朴甘澜水314.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315.应用:湿郁发热^内伤发热316.镇肝熄风汤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玄参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317.功效:镇肝息风,滋阴潜阳318.应用:肝肾阴虚,风阳上亢^中风中经络319.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甘草生地黄石膏黄芩甘草320.功效:祛风清热,养血活血321.应用: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中风中经络322.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323.功效:补血和血324.应用:肝血虚^虚劳血虚325.调营饮未录入326.应用:肝脾血瘀^鼓胀327.中满分消丸未录入328.应用:湿热蕴结^鼓胀329.加味四物汤未录入330.应用:☆血虚头痛^头痛内伤头痛331.八珍汤人参熟地黄白术当归茯苓白芍川芎甘草生姜大枣332.功效:益气补血333.应用:正虚瘀结^积聚积证334.化积丸未录入335.应用:正虚瘀结^积聚积证336.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337.功效:疏肝泄热,活血止痛338.应用:气滞血阻^积聚积证339.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藁本蔓荆子甘草340.功效:祛风胜湿止痛341.应用:风湿头痛^头痛外感头痛342.芎芷石膏汤未录入343.应用:风热头痛^头痛外感头痛344.厚朴温中汤厚朴草豆蔻陈皮木香干姜生姜茯苓甘草345.功效:行气除满,温中燥湿346.应用:寒湿内阻^积聚聚证347.木香顺气散未录入348.应用:肝气郁滞^积聚聚证349.升阳除湿汤未录入350.应用:虚黄^黄疸351.茵陈术附汤未录入352.应用:阴黄^黄疸353.千金犀角散未录入354.应用:急黄^黄疸355.茵陈五苓散未录入356.应用:湿重于热^黄疸阳黄357.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白豆蔻石菖蒲藿香连翘薄荷射干贝母木通358.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邪在气分,热毒重359.应用:湿重于热^黄疸阳黄360.济川煎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361.功效:温肾益精,润肠通便362.应用:阳虚便秘^便秘虚秘363.增液汤未录入364.应用:阴虚便秘^便秘虚秘365.润肠丸未录入366.应用:血虚便秘^便秘虚秘367.黄芪汤未录入368.应用:☆气虚便秘^便秘虚秘369.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姜人参甘草当归370.功效:攻下冷积,温补脾阳371.应用:冷秘^便秘实秘372.麻仁丸未录入373.应用:☆热秘^便秘实秘374.小建中汤饴糖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375.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376.应用:虚寒腹痛^腹痛377.川芎茶调散川芎薄荷荆芥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甘草茶378.功效:疏风止痛379.应用:风寒头痛^头痛外感头痛380.化虫丸胡粉鹤虱槟榔白矾381.功效:杀肠中诸虫382.应用:虫扰腹痛^腹痛383.少腹逐瘀汤未录入384.应用:瘀血腹痛^腹痛385.滋水清肝饮未录入386.应用:阴虚火旺^郁证387.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388.功效:峻下热结389.应用:实热腹痛^腹痛390.甘麦大枣汤小麦甘草大枣391.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392.应用:心神失养^郁证393.开噤散未录入394.应用:噤口痢^痢疾395.连理汤未录入396.应用:休息痢^痢疾397.驻车丸未录入398.应用:阴虚痢^痢疾399.附子理中汤未录入400.应用:虚寒痢^痢疾401.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402.功效:涩肠止痢,温中散寒403.应用:虚寒痢^痢疾404.真人养脏汤罂粟壳诃子肉豆蔻人参白术甘草肉桂当归白芍木香甘草405.功效:涩肠固脱,温补脾肾406.应用:虚寒痢^痢疾407.不换金正气散未录入408.应用:寒湿痢^痢疾409.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10.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411.应用:疫毒痢^痢疾412.芍药汤黄芩黄连芍药当归木香槟榔大黄肉桂甘草413.功效:清热燥湿,调气和血414.应用:湿热痢^痢疾415.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416.功效:温肾暖脾,固肠止泻417.应用:☆肾虚不涩^泄泻418.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419.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420.应用:☆肝气乘脾^泄泻421.保元汤未录入422.应用:心阳虚^虚劳阳虚423.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 吴茱萸424.功效:解表清里425.应用:湿热内蕴^泄泻426.至宝丹-427.功效:清热开窍,化浊解毒428.应用:阳闭^中风中脏腑429.黄芪建中汤未录入430.应用:脾胃虚寒^胃痛431.芍药甘草汤未录入432.应用:胃阴亏虚^胃痛433.丹参饮未录入434.应用:瘀血停滞^胃痛435.清中汤未录入436.应用:湿热中阻^胃痛437.化肝煎未录入438.应用:肝胃郁热^胃痛439.归脾丸未录入440.应用:心脾两虚^不寐虚证441.补气运脾汤未录入442.应用:气虚阳微^噎膈443.通幽汤未录入444.应用:瘀血内结^噎膈445.启膈散未录入446.应用:痰气交阻^噎膈447.加味四君子汤未录入448.应用:脾气虚^虚劳气虚449.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450.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451.应用:血热妄行^血证紫斑452.黄土汤灶心土白术附子生地黄阿胶黄芩甘草453.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454.应用:脾胃虚寒^血证便血455.地榆散地榆茜草栀子黄芩黄连茯苓456.功效:清化湿热、凉血止血457.应用:肠道湿热^血证便血458.槐角丸槐角地榆黄芩防风枳壳当归459.功效: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兼理气活血460.应用:肠道湿热^血证便血461.补肝汤未录入462.应用:肝阴虚^虚劳阴虚463.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棕榈皮栀子大黄牡丹皮藕汁萝卜汁京墨464.功效:凉血止血465.应用:胃热壅盛^血证吐血466.安宫牛黄丸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栀子冰片郁金雄黄朱砂珍珠金箔蜂蜜467.功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468.应用:阳闭^中风中脏腑469.大定风珠阿胶鸡子黄白芍熟地黄麦冬龟板鳖甲牡蛎麻仁五味子甘草470.功效:滋阴息风471.应用:肝肾阴虚^颤证472.栀子清肝汤未录入473.应用:肝火旺盛^瘿病474.藻药散未录入475.应用:肝火旺盛^瘿病476.海藻玉壶汤未录入477.应用:痰结血瘀^瘿病478.加味清胃散生地黄牡丹皮水牛角黄连连翘当归甘草479.应用:胃火炽盛^血证齿衄480.四海舒郁丸未录入481.应用:气郁痰阻^瘿病482.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483.功效:滋养肺胃,降逆下气484.应用:胃阴不足^呕吐虚证485.圣愈汤未录入486.应用:瘀阻脉络^痿证487.小半夏汤488.应用:痰饮内阻^呕吐实证489.虎潜丸未录入490.应用:肝肾虚损^痿证491.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生姜人参大枣生姜甘草492.功效:降逆止呕,益气清热493.应用:胃阴不足^呃逆虚证494.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黄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甘草495.功效:凉肝息风,增液舒筋496.应用:风阳内动^颤证497.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498.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499.应用:气机郁滞^呃逆实证500.羚羊角汤未录入501.应用:阳闭^中风中脏腑502.竹叶石膏汤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粳米甘草503.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504.应用:胃火上逆^呃逆实证505.丁香散未录入506.应用:胃中寒冷^呃逆实证507.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连黄柏黄芪当归熟地508.功效:滋阴泻火,固表止汗509.应用:阴虚火旺^自汗盗汗510.麦味地黄丸未录入511.应用:阴虚火旺^自汗盗汗512.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13.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514.应用:营卫不和^自汗盗汗515.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516.功效:益气固表止汗517.应用:肺卫不固^自汗盗汗518.神术散未录入519.应用:食痰^厥证520.清燥救肺汤桑叶石膏杏仁枇杷叶阿胶麻仁人参甘草521.功效:清燥润肺,益气养阴522.应用:肺热伤津^痿证523.礞石滚痰丸未录入524.应用:痰厥^厥证525.独参汤未录入526.应用:虚证^厥证血厥527.羚羊钩藤汤未录入528.应用:实证^厥证血厥529.痛瘀煎未录入530.应用:实证^厥证血厥531.四味回阳饮未录入532.应用:虚证^厥证气厥533.桃仁红花煎未录入534.应用:心血瘀阻^心悸53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未录入536.应用:心阳虚弱^心悸537.独活寄生汤独活细辛防风秦艽肉桂桑寄生牛膝杜仲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甘草538.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539.应用:肝肾两虚^痹证540.酸枣仁汤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541.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542.应用:心肾阴虚^胸痹。

中医偏方大全

中医偏方大全

(一)白萝卜去脚臭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二)土霉素去脚臭将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1--2片。

(三)盐姜水除脚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至沸,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

(四)黄豆水治脚气黄豆150克,水约1公斤,用小火约煮20分钟,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

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

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五)无花果叶治脚气取无花果叶数片,加水煮10分钟左右,待水温合适时,泡洗患足10分钟,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愈。

(六)白醋治脚气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再犯再涂。

(七)啤酒治脚气把瓶装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双脚清洗后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钟再冲净。

每周泡1、2次。

(八)高锰酸钾水泡脚治脚气用高锰酸钾水泡脚,每月泡一次,可不再复发。

方法:用半盆温水放人两粒(小米粒大小)高锰酸钾,水成粉红色,双脚浸泡三五分钟即可。

(九)韭菜治脚气鲜韭莱250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

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揉搓。

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十)嫩柳叶治脚气用一把嫩柳叶加水煎熬,而后洗脚。

(十一)APC治脚臭将一两片APC碾成粉状,分别撒在两只鞋里,1-2天投一次即可,有独特疗效。

(十二)芦荟治脚气夏天,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

(十三)碱面治脚气夏天脚出汗多,容易患脚气。

晚上临睡觉前,用碱面一汤匙(即蒸馒头用的碱面),温水溶化后,将脚浸入碱水中泡洗30分钟左右,轻者两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好。

(十四)花椒盐水治脚气花椒10克、盐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温度不致烫脚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

66种常见的中医方剂功用及主治

66种常见的中医方剂功用及主治

66种常见的中医方剂功用及主治中医方剂学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中方剂的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较重要。

1.《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2.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增减的变化——逍遥散和黑逍遥散(2)药量增减的变化——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3)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应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

Wellness accessories3.君药和主要功效来命名的是:龙胆泻肝汤、桃核承气汤、半夏泻心汤、黄连解毒汤、苏子降气汤。

4.火郁发之:清胃散、普济消毒饮。

5.以泻代清:凉膈散。

6.辛开苦降:左金丸、麦门冬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7.应用高良姜的方剂:天台乌药散8.生姜、干姜同用的方剂:厚朴温中汤、实脾散。

9.桂枝汤: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药后“啜热稀粥”。

10.小青龙汤:治疗外寒里饮证。

其中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全方体现“散中有收”。

11.九味羌活汤: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

12.银翘散:“辛凉平剂”13.麻杏石甘汤:石膏倍于麻黄。

14.败毒散:佐药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

15.大承气汤:主治①阳明腑实证。

②热结旁流证。

——体现“通因通用”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16.大黄牡丹汤: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17.大陷胸汤: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18.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等。

19.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20.济川煎: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肾虚便秘)。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等。

21.小柴胡汤:用量最大的是柴胡;人参的作用是①扶正祛邪;②益气实里。

22.蒿芩清胆汤: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

23.四逆散:主治——①阳郁厥逆证。

②肝脾气郁证。

柴胡为君,透邪升阳以舒郁;与白芍疏肝理脾;与枳实一升一降,舒畅气机,升清降浊。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

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

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118个中医方剂学精华总结(大全)!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

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

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

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

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

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

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方剂功效大大的整理

方剂功效大大的整理

方剂功效大整理一,解表剂1 麻黄汤一一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一一外感风寒表实证。

2, 桂枝汤一一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一一外感风寒表虚证。

3, 小青龙汤一一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一一外寒里饮证。

4, 九味羌活汤一一发汗祛湿,兼清理热一一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5, 银翘散一一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一一温病初起。

6, 桑菊饮一一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一一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7, 麻杏石甘汤一一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一一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8?败毒散一一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一一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9?再造散一一助阳益气,发汗解表一一阳气虚弱证。

io?加减葳蕤汤一一滋阴解表一一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11.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

12. 升麻葛根汤一一解肌透疹一一麻疹初起。

13?柴葛解肌汤一一解肌清热一一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14?麻黄附子细辛汤一一助阳解表一一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15?参苏饮一一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一一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一一峻下热结一一阳明府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2?大陷胸汤一一泻热逐水一一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3?大黄牡丹汤一一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一一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4?温脾汤一一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一一阳虚寒积证。

5?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6?济川煎一一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一一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7?黄龙汤一一攻下通便,补气养血一一阳明府实,气血不足证。

8?新加黄龙汤一一滋阴益气,泄热通便一一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9?大黄附子汤一一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一一寒积里实证。

10?麻子仁丸一一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一一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11. 舟车丸一一行气逐水一一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

12. 增液承气汤一一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一一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

三,和解剂1?小柴胡汤一一和解少阳一一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12个经方,中药常用方剂

12个经方,中药常用方剂

12个经方,中药常用方剂1、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功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主治: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等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3、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4、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功用:补血活血主治:营血虚滞证5、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6、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7、血府逐瘀汤: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甘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胡、川芎、牛膝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8、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功用: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9、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10、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11、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证12、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功用:补益主治:脾胃气虚以上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常用引经药——中药中的“靶向药”】1、川芎——引药达头两侧2、白芷——引药达额头3、菊花——引药达目4、苍耳子、辛夷花——引药达鼻部5、藁本——引药达颠顶6、蔓荆子——引药上行于头7、桂枝——引药达左上肢8、桑枝——引药达右上肢9、葛根——引药达颈部10、姜黄、防风——引药达背部11、杜仲、川续断——引药达腰部12、木香、砂仁——引药达胸部13、小茴香、艾叶——引药达腹部14、牛膝——引药达下肢15、龟板——引药达任脉16、狗脊——引药达督脉17、蝉蜕——引药入皮肤18、半夏——引药入胃19、桑白皮——引药入肺20、柴胡、香附子、当归——引药入肝21、黄连、丹参、菖蒲——引药入心22、苍术——引药入脾23、威灵仙——引药入骨24、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引药上行25、吴茱萸、藁本——厥阴经26、羌活——太阳经27、白芷、葛根——阳明经28、柴胡——少阳经29、苍术——太阴经30、细辛——少阴经。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完整版

方剂学功用与主治完整版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2.大青龙汤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2)溢饮。

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3.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4.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5.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6.止嗽散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二.辛凉解表剂1.银翘散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2.桑菊饮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发热,喘咳,苔黄,脉数4.柴葛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5.升麻葛根汤功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三.扶正解表剂1.人参败毒散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

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君:羌活6g2.参苏饮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苔白,脉弱3.再造散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4.麻黄细辛附子汤功用:助阳解表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5.加减葳蕤汤功用:滋阴解表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

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6.葱白七味饮功用:养血解表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中药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药方是指以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特效疗效。

本文将介绍72个特效中药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疗效和应用。

特效中药方1: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应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特效中药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牡丹皮9克,甘草3克。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止痛。

应用:主治寒凝无痛期经、痛经、产后腹痛。

特效中药方3:逍遥散组成:茯苓1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槟榔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苏子10克,牡蛎10克。

功效: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应用:主治胃脘疼痛、胸闷、腹胀。

特效中药方4:百草煎组成:山楂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1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黄连5克,川贝母5克,浮萍5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主治烦温不思饮食、水肿。

特效中药方5:三七煲鹿尾组成:三七1克,鹿尾血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应用:主治外伤后疼痛、肿胀,疼痛无碍。

特效中药方6:参芪汤组成:人参10克,黄芪10克。

功效:补气养血。

应用:主治气虚血瘀引起的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特效中药方7:复方丹参片组成:丹参10克,石决明2克,鳖甲5克,山茱萸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明目强心。

应用:主治心绞痛、视力减退。

特效中药方8:川贝牛黄清心丸组成:川贝母10克,牛黄10克,冰片5克,石菖蒲10克,丁香3克。

功效:清心安神,化痰止咳。

应用:主治心悸、健忘、多梦、咳嗽。

特效中药方9:黄芪蜜糖膏组成:黄芪30克,蜂蜜100克。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应用:主治气虚症状,如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特效中药方10: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巴戟天10克,鹿茸10克,肉苁蓉10克。

功效:益肾壮阳。

应用:主治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性阳痿。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归纳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归纳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归纳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成、用法用量、功效及适应症等内容的学科。

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由多种药物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方剂学中,有一些重点方剂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对治疗各种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方剂学的重点方剂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方剂学知识。

一、四物汤四物汤是一味温经活血、通络止痛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组成。

主治血虚经络不畅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症状。

四物汤具有滋补血气、调经止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二、桂枝汤桂枝汤是一味温经解表、扶正宣通的经典方剂,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主治表里不和、经气郁滞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体痛等症状。

桂枝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期风热感冒等疾病。

三、通草四物汤通草四物汤是一味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通草、川芍组成。

主治经络瘀阻、气血不畅所致的痛经、闭经、乳房胀痛等症状。

通草四物汤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不孕症等疾病。

四、逍遥散逍遥散是一味理气和胃、疏肝解郁的经典方剂,由枳壳、白芍、茯苓、甘草等组成。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情绪不宁等症状。

逍遥散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开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郁证导致的各种疾病。

五、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味补益脾胃、健脾和胃的经典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四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补益中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疾病。

方剂学重点方剂总结到此结束,通过对上述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方剂的主治疾病、药物组成以及药理作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方剂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应用能力,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常用方剂100首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至丸《医方集解》【组成】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4、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黄芪18肉桂4,重于补脾益肺,其中肉桂有增强心阳、旺盛命火之功,从而使气血阴阳并补。

5、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人参(6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 甘草(3克) 藿香叶(12克) 木香(6克) 葛根(15克)【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

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6、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篇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灯心【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 白术15 云苓12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熟地12 炙甘草5 生姜3片大枣5枚【功用】益气补血。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是中医医生在诊断疾病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的草药组合。

下面将介绍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100种常用方剂。

1. 养心安神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散、益气安神丸等方剂,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2. 清热解毒方剂:包括银翘散、白虎汤等方剂,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3. 祛风湿方剂:包括桂枝汤、四逆散等方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症状。

4. 补肾壮阳方剂:包括肾气丸、狗鞭丸等方剂,适用于肾阳虚、阳痿、早泄等症状。

5. 活血化瘀方剂:包括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瘀血症等症状。

6. 理气消食方剂:包括痞满逆证丸、保和丸等方剂,适用于胃气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7. 疏肝理气方剂:包括丹参饮、柴胡疏肝饮等方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胸闷、症状等。

8. 止咳化痰方剂:包括桑杏石甘汤、平喘痰汤等方剂,适用于咳嗽、痰多、痰黄等症状。

9. 温阳驱寒方剂:包括参苓白术散、独活寄生汤等方剂,适用于寒痹、寒疝等症状。

10. 补血养气方剂:包括四物汤、黄芪汤等方剂,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症状。

11. 消肿散结方剂:包括白花蛇舌草汤、瓜蒌煎等方剂,适用于淋巴结肿大、症状等。

12. 清热燥湿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藿香正气水等方剂,适用于湿热症状、腹泻等。

13. 利水通淋方剂:包括茯苓六味丸、五苓散等方剂,适用于水肿、尿频、尿痛等症状。

14. 利湿止痛方剂:包括消痛灵、胃痛灵等方剂,适用于腹痛、痛经、痔疮等症状。

15. 清热凉血方剂:包括凉血煎、清热解毒片等方剂,适用于热毒病症、热病等症状。

16. 健脾益气方剂:包括六君子汤、理中丸等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17. 清肺化痰方剂:包括麦门冬汤、止咳糖浆等方剂,适用于肺热痰嗽、痰多等症状。

18. 养血安神方剂:包括归脾丸、安神补脑液等方剂,适用于血虚、失眠、健忘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1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1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方剂 2009-08-03 21:02 阅读106 评论0字号:大中小月华丸甘草干姜汤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

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

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

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

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

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

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

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积淀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包含了众多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而且涵盖了很多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剂,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四味药物组成。

【功效】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二、逍遥散【组成】逍遥散由芒硝、薄荷、广藿香等药物组成。

【功效】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暑湿引起的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5克至10克,一日2次。

三、安宫牛黄丸【组成】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等药物组成。

【功效】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3粒至6粒,一日2次。

四、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口服10毫升至20毫升,一日3次。

五、六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生地、山药、牡丹皮等药物组成。

【功效】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9克至15克,一日2次。

六、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补血汤由当归、白芍、熟地等药物组成。

【功效】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中医药方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使用中医药方剂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频次。

同时,要了解个体差异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中医药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医药方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并对其功效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温胆汤:温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胆虚寒症状,如胆囊寒痛、胆汁淤滞等。

该方剂由黄连、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胆祛寒、理气开郁的功效。

2.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治疗寒湿痹证的经典方剂,由茵陈、蒿子、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腰腿冷痛等症状。

3. 四逆散:四逆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寒证,如寒疟、寒冷等。

该方剂由附子、干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

4.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不足的经典方剂,由黄耆、白术、党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健脾益气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健脾益气、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阳气不足的方剂,由附子、干姜、人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导致的畏寒、乏力等症状。

7.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8. 四妙丸:四妙丸是中医常用的消炎止痛方剂,由黄连、黄芩、苦参、半夏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痈肿等症状。

9. 温经汤:温经汤是中医治疗寒凝症状的方剂,由艾叶、独活、川芎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凝引起的痛经、闭经等症状。

10. 走湿散:走湿散是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剂,由荆芥、石膏、白附子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湿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邪困阻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中药方剂歌诀大全

中药方剂歌诀大全

中药方剂歌诀大全1. 麻黄附子细辛汤,辛凉发汗利肺阳。

2. 桂附地黄汤加减,虚劳热病神仙方。

3. 保和丸浮肿必愈,平肝潜阳止羸瘦。

4. 四君子汤胃气永盛,经常服用可保健。

5. 桃仁扁豆汤通经络,瘀血痛经用此方。

6. 知柏地黄丸明目益智,头晕眼花用此方。

7. 逍遥散祛风解表,头痛嗓子痒皮炎。

8. 四逆汤加附子,手足冰冷暖身体。

9. 桂枝汤益气补中,饮食习惯要慎重。

10. 芍药甘草汤治下肢,坐骨神经痛不再苦。

11. 防风通圣丸治流感,发热咳嗽咳痰快。

12. 人参五味子丸延缓老化,提高免疫力应早服。

13. 杜仲汤活血通经,月经不调白带增。

14. 当归四逆汤强心活血,心慌气短用此方。

15. 赤芍汤加四物,治妇女贫血上佳方。

16. 四气汤解表和胃,感冒咳嗽用此方。

17. 合欢花醋治鼻炎,毒素散去鼻通畅。

18. 留风丸十滴汤,头风偏瘫用此方。

19. 神曲安中汤治调理,肝胃失调顶好方。

20. 四物汤补气养血,女人经期应及早。

21. 和解丸、芪疏导脑络通,增强体质补脑功能。

22. 通脉四逆汤附子芍药,感冒加强祛病毒。

23. 白虎加人参汤解毒利尿,火热口渴有神效。

24. 滋阴清肝汤补血润燥,咳嗽口干适合用。

25. 柴桂附子红枣汤,温阳散寒强身体。

26. 开胃丸厚朴干姜,消化顺畅食欲增。

27. 羚羊角胶益肾气,男人用后精力足。

28. 枸杞菊花茶明目清热,眼睛疲劳快用它。

29. 红花酒可活血化淤,手脚冰凉不再愁。

30. 腰椎间盘脱出加石膏定胎,疼痛消失如同白日梦。

31. 五蛇丸百毒不侵,强身健体不宜错。

32. 甘草炙甘汤治小儿咳嗽,甘草加炮制更管用。

33. 健身饮食花茶配蜜桃,清凉健康口感好。

34. 崖柏洛神汤安神安眠,失眠多梦用此方。

35. 常山阴盛镇痛神奇,经常用药身体更健康。

36. 熟血汤通恶血,瘀血症状得到调整。

37. 复原散后天与先天,提高免疫又壮身体。

38. 广羚羊茸加通草,男人精力极顶优。

39. 萎缩芪汤可防肌肉萎缩,恢复肌肉多运动。

中医处方大全

中医处方大全

中医处方大全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

中医药的处方是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开具的药方,包括药物的种类、用量、用法和用时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处方,供大家参考。

1. 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经典处方之一,主治妇女气血不足所致的诸多病症,如月经不调、经期腹痛、产后血虚等。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2.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治疗肝郁脾虚型情志失调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情志不畅、胸胁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胃气的功效。

3. 葛根汤。

葛根汤是治疗风寒表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解表散寒、解毒宣肺的功效。

4. 逍遥散。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情志不畅、胸胁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

逍遥散由枳实、木香、香附、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

5. 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是治疗热毒蕴结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壅滞、热毒内蕴所致的症状。

清热解毒汤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芦荟、连翘、地丁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效。

以上介绍的中医处方都是中医药中的经典之作,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在治疗相应疾病时具有显著疗效。

但是在使用中医处方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谨慎使用,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了解中医处方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了解,让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中药方剂大全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味,适用于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的症状。

桂枝汤:桂枝汤治疗太阳风,配方为芍药、甘草、姜枣,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中用防风、细辛、苍芷、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散中加入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适用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的症状。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饮停胸的症状,配方为细辛、半夏、甘草、姜、桂、麻黄、芍药。

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加入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清疏肺卫轻宣剂,适用于XXX咳嗽的症状。

银翘散:银翘散主治上焦疴,配方为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发热咽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适用于肺热壅盛、气喘急的症状,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适用于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的症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适用于邪在三阳热势张的症状,配方为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适用于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的症状。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整理:十八子常用中药方剂一、解表剂A、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9克【功用】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の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3.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10克、甘草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4.葱豉汤【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B、辛凉解表剂5. 桑菊饮【组成】桑叶15克、菊花12克、薄荷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5克、连翘10克、芦根10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

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桑叶:苦、微寒。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の头晕、视物昏花。

6.银翘散【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

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功效大整理一,解表剂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4,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理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5,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6,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7,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8.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9.再造散——助阳益气,发汗解表——阳气虚弱证。

10.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11.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

12.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

13.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14.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15.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府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2.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3.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4.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5.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6.济川煎——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7.黄龙汤——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府实,气血不足证。

8.新加黄龙汤——滋阴益气,泄热通便——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9.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10.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11.舟车丸——行气逐水——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

12.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

三,和解剂1.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2.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

3.达原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瘟疫或,邪伏魔原证。

4.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

5.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

6.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

7.痛泻药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

四,清热剂1.白虎汤——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

2.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温病,署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3.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

4.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扰心神证;热伤血络证;蓄血留瘀证。

5.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番证。

6.晾膈散——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7.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

8.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9.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

10.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肝火犯胃证。

11.泻白散——清泻肺热,止咳平喘——肺热喘咳证。

12.清胃散——清胃凉血——胃火牙痛。

13.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胃热阴虚证。

14.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湿热痢疾。

15.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

16.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17.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三焦火毒证。

18.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

19.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脱疽。

20.牛蒡解肌汤——疏风清热,凉血消肿——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等。

21.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心经火热证。

22.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23.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

24.秦艽鳖甲散——滋阴养血,清热除蒸——风劳病。

25.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止汗——阴虚火旺盗汗。

26.新加香薷饮——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瘟夹湿,复感于寒。

27.王氏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

28.清络饮——祛暑清热——暑伤肺经气分轻证。

29.六一散——清暑利湿——暑湿证。

30.桂苓甘露饮——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暑湿证。

五,温里剂1.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唾涎,小儿惊风等。

2.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3.四逆汤——回阳救逆——心肾阳衰寒厥证。

4.回阳救急汤——回阳固脱,益气生脉——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5.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

6.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

7.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8.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9.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血痹证。

10.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

11.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泻热通便——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12.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协热下利。

13.石膏汤——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

14.五积散——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六,补益剂1.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

2.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证。

3.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4.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

5.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表虚自汗。

6.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温热,暑热,耗气伤津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7.四物汤——补血调血——营血虚滞证。

8.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9.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血虚阳浮发热证。

10.内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养阴生肌——痈疽溃后,气血皆虚证。

11.炙甘草汤——益气滋阴,通阳复脉——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虚劳肺痿。

12.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肝肾阴虚证。

13.一贯煎——滋阴疏肝——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14.肾气丸——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

15.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16.泰山盘石散——益气健脾,养血安胎——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

17.补肺阿胶汤——养阴补肺,镇咳止血——肺虚热盛证。

18.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

19.虎潜丸——滋阴降火,强壮筋骨——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足痿)20.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真阴不足证。

21.右归丸——温肾补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七.安神剂1.朱砂安神丸——镇心安神。

泻火养阴——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

2.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3.天王补心丹——养血安神,滋阴清热——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4.珍珠母丸——滋阴养血。

镇心安神——阴血不足,肝阳偏亢证。

5.磁朱丸——重镇安神,潜阳明目——水火不济证。

6.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亦补脾气——脏燥。

八,开窍剂1.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邪热内陷心包证。

2.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温热病热闭心包及热盛动风证。

3.至宝丹——清热解毒,化浊开窍——痰热内闭心包证。

4.紫金锭——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感受秽恶痰浊之邪。

5.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寒闭证。

九,固涩剂1.牡蛎散——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证。

2.九仙散——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久咳肺虚证。

3.真人养脏汤——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4.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脾肾阳虚之肾泻证。

5.桑螵蛸散——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心肾两虚证。

6.固冲汤——固冲摄血,益气健脾——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7.金锁固精丸——涩精补肾——肾虚不固之遗精。

8.缩泉丸——温肾祛寒,缩尿止遗——膀胱虚寒证。

9.固经丸——固经止血,滋阴清热——阴虚血热之崩漏。

十,理气剂1.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

2.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行气祛痰——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3.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祛痰下气——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4.天台乌药散——行气疏肝,散寒止痛——肝经寒凝气滞证。

5.暖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6.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7.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上实下虚喘咳证。

8.定喘汤——宣降肺气,清热化痰——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9.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胃虚痰阻气逆证。

10.橘皮竹茹汤——降逆止呕,益气清热——胃虚有热之呃逆。

11.越鞠丸——行气解郁——六郁证。

12.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肝郁化火证。

13.厚朴温中汤——行气除满,温中燥湿——脾胃寒湿气滞证。

14.橘核丸——行气止痛,软坚散结——寒湿疝气。

十一,理血剂1.桃核承气汤——逐瘀泄热——下焦蓄血证。

2.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

3.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淤血阻滞证。

4.温经汤——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

5.生化汤——养血祛瘀,温经止痛——血虚寒凝,淤血阻滞证。

6.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7.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8.槐花散——清肠止血。

疏风行气——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

9.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10.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11.七厘散——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12.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证。

13.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瘕块——瘀阻胞宫证。

14.活络效灵丹——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气血凝滞证。

15.大黄蛰虫丸——祛瘀生新——五劳虚极。

16.十灰散——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17.胶艾汤——补血止血,调经安胎——妇人冲任虚损。

十二,治风剂1.大秦艽汤——疏风清热,养血活血——风邪初中经络证。

2.川芎茶调散——疏风止痛——外感风邪头痛。

3.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热盛动风证。

4.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类中风。

5.大定风珠——滋阴熄风——阴虚风动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