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自然资源梗概》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 精通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3. 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4. 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利用价值较高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依据来源和形态的不同,自然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多种类型。

二、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1. 生物资源:我国的生物资源分外丰富,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其中,我国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和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2.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煤炭、石油、自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等。

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南部地区。

3.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地区缺水严峻。

4.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宽广,但耕地资源有限,需加强保卫和合理利用。

5. 气候资源:我国气候资源多样,有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不同气候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和生产活动。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需加强资源保卫和合理利用。

2. 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采恐吓着人类的生存和进步,需要进行水资源保卫和管理。

3.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保卫和恢复工作。

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2.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保障人类长期生存和进步的重要保障,需要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 调查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制作相关图表或报告;3. 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卫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 总结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撰写一篇关于自然资源的文章或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难点:1、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

三、教授新课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62-63的内容,找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问题(一):判断下列各项中是否属于自然资源:阳光汽车土地高铁糖果煤炭电视长江问题(二)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问题(三):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自主学习(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65内容,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出谋划策:对于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你有什么好建议?四、合作探究: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解读学目标4、教育学生进行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分析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

解读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感受法、分析归纳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引导启发点拨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观察认识自然资源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地理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恩平市平东中学梁小贤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认识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浪费严重的现状。

3、培养合理利用和保护、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2、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教学手段:小黑板、挂图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

这些都是自然界赐予我们人类的无价之宝,与人类关系密切。

从本节开始,我们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

(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导学案》第23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什么是自然资源?2、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

区分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四、小组讨论。

1、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课本第44页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课本第45—46页的材料,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五、小结、质疑。

六、当堂检测。

《导学测评》第11页。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自然资源的自述1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三、合理利用,保护、节约资源。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基于本节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通过数字的比较、案例的阐述、资料的分析,结合讨论、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

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

《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

《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一、前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因此,本次导学案将围绕“保护自然资源”的主题展开,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弊;3. 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4. 探讨个人如何参与保护自然资源。

三、学习内容1. 什么是自然资源?2.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3.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影响;4.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四、学习过程1. 自然资源的概念解析-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为什么自然资源对人类至关重要?- 分组讨论学生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看法,从中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2.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探究-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各种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3.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分析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开采、利用、保护等;- 让学生讨论自然资源开发利弊,思考长远发展与可持续利用。

4.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讨论- 引导学生探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想法和实践经验。

五、思考与探究1. 你认为自然资源是什么?它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2. 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你能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资源?3. 请分享一个你身边或社区里保护自然资源的案例。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自然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动,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设计说明: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

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

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

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一、认识自然资源自主预习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①自然界获得,并用于②生产和③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3.共同特征⎩⎪⎨⎪⎧分布的⑥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⑦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合作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认识自然资源,同学们纷纷搜集了一些图片(如下图),但在辨别自然资源时遇到了分歧。

材料二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①),全国木材产量的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②)。

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 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风沙和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④)。

(1)你能帮他们分析材料一中图片所示是不是自然资源吗?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将图片中的自然资源分类?并说明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资源?(3)同学们在讨论时,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永远可以利用,不用考虑保护;而有人说闪电资源永远也不会成为自然资源。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4)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答案(1)然资源。

水泥、汽油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是由人类加工制造的;雷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但人类目前还不能够利用。

(2)煤炭属于矿产资源,草地属于土地资源,海鱼属于生物资源。

草地、海鱼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3)不对。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导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所以说自然资源是联系人类和环境的纽带。

本章内容突出了资源、环境、人类活动的主题,通过讲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揭示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讲述的是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是“土地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布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是“水资源”,主要讲述了水资源的存在形式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解决措施。

本章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其他因素如地形、气候等的影响。

同时,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又影响着我国工农业的分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因此本章为经济与文化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自然资源初中地理教案

自然资源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 知道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阅读和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图。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

2. 难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 教学新课- 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 介绍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学生展示:各小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4.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资源1. 自然资源分布图。

2. 相关案例资料。

3. 自然景观图片。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①)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②)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2 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2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①)
3、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它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有什么关系?【自主展示】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中国的河流③)
主备:史丹娟审校:李昌 2015年 10月14日。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认识人类活动对各类自然资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知识链接(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不断再生和更新。

2、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形成过程极为漫长,用一点就少一点。

三、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一)耕地的开垦与保护1、积极影响人类通过开垦荒地,扩大了耕地面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2、消极影响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降低了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二)城市化与土地利用1、积极影响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优质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四、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积极影响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大坝等,实现了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2、消极影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等问题。

(二)水污染1、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随着雨水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

3、生活污水排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五、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一)森林的砍伐与造林1、积极影响合理的砍伐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班级 组 组 姓 ——————装—————〇——————————订——————————〇——————线—————〇—八年级地理上册识图、问题式复习提纲说明和要求:★本提纲以梳理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将课本中涉及到的几乎全部知识以空白图和问题的形式呈现,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抓手,做到“左书右纲”。

★提纲中空白图的数字和字母代号没有实际意义,请将课本图中圈划的地理名称落实在相应图中。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结合图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特点。

我国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2.指图说出我国的疆域四至、濒临的四个海洋、两个内海、两个海峡、主要岛屿、三个半岛。

3.我国南北跨___广,造成____差异,东西跨___广,造成____差异。

4.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千米,有__个海上邻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_千米,有__个陆上邻国。

在图中找到所有邻国。

5.钓鱼岛在___海域,台湾海峡属于___海域。

在南部海域新设了地级市_____,隶属___省。

南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哪三级?有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个省,___个直辖市,___个自治区,__个特别行政区。

指图说出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并识记特殊省区。

7.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达__亿,占世界总人口的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什么?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最少的是__,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__。

8.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一线,此线___部人口____,____部人口_____。

分析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 9.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变__,但人口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原因是什么?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_____化严重,会带来什么影响?怎么解决? 10. 我国有___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____,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_____民族。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2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Word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2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Word

课时2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学习目标] 1.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2.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预习1.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①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有利于②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③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④卫生条件。

控制⑤地面沉降。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工程为例)(1)长江径流量减少,⑥枯水季节海水上溯,引起⑦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⑧航道淤塞。

(3)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⑨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沿线土壤易发生⑩盐碱化。

(5)沿线经济发达,污水排放多,⑪降低水质。

思考 1.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答案有效地拉动内需,并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又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2.华北地区由于地表水十分匮乏而大量开采地下水,这样做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答案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因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大城市)还会引起地面下沉,甚至造成地面建筑物塌陷,在沿海地带还可能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了解,治污环保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山东、江苏两省治污实施方案中的426项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已经完成399项。

目前,山东省已加快了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并在2010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人工湿地项目也在2011年底前全部完成;江苏省4项截污导流工程,已有3项建成投入运行。

(1)学生们讨论一下各自对南水北调影响的认识。

(2)为什么说治污环保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3)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一、导入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自然资源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将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打下基础。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数量是有限的,不是无穷无尽的。

资源的数量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制约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逐渐消耗自然资源是可以被消耗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

一些资源的消耗速度遥遥快于其更生速度,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匮乏。

3. 多样性自然资源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不同的资源在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4. 可替代性部分自然资源是可以被替代的,例如煤炭可以替代木材作为燃料应用。

但也有一些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如石油等,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些不可替代资源。

5. 价值性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人们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并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

同时,自然资源也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需要在开发利用中珍爱和传承。

6. 依靠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人类需要依靠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三、思考与讨论1. 你认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2.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我们应该如何减缓资源的消耗速度?3. 举例说明一种可以替代的自然资源和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1. 请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2. 请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向同砚们介绍如何勤俭资源,珍爱环境。

《自然资源概况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导学案《自然资源梗概》导学案一、导言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了解自然资源的梗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爱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现状以及珍爱措施,希望能够引发同砚们对自然资源珍爱的思考和行动。

二、自然资源的种类1. 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是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的基础。

2.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燃料矿等,是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3. 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

4.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持。

5. 大气资源:包括空气、气候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三、自然资源的分布1. 土地资源: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地区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2. 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等,燃料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等。

3. 水资源:我国江河湖海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南沿海地区等,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大平原等地区。

4. 生物资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云贵高原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微生物资源分布较广泛。

5. 大气资源:我国空气质量受到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影响,城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四、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1. 土地资源:我国耕地资源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农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问题较为突出。

2.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大,但存在矿产资源枯竭、矿产资源浪费等问题,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2015—2016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2015—2016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雪峰山
:坦荡广阔,东部为碧野千里的大草原,西部为沙漠和戈壁
:黄土深厚、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最严重
:中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冬季夏季
风向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
桃花峪
黄河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
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这里牧草生
长良好,适宜
发展畜牧业。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沪昆线)
北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
:北京、上海、广州、兰州、郑州、徐州、株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叙述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1.课前依据《知识体系梳理》,预习自学教材内容,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力求全部掌握。

2.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的数值,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学习土地资源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如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内容的学习,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分析其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是时间、空间角度,另一个是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通过教材插图了解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的措施。

3.在学习土地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联系前面学过的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本课时的内容加以分析、掌握。

4.在自学教材内容后,闭卷完成《预习效果检测》,检查预习效果。

1.我国资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分布及基本特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利用中相应的对策。

1.本课时内容中的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2.在讲解本课时的两个难点如土地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另外,重点指导学生读图,如教材中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土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并树立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4.《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内探究完成《互动探究》,课堂最后组织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固学案》可作为课后作业或课堂巩固练习(视授课情况而定)。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在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①1.自然资源与我们(1)用途: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学习生活。

(2)分类②:如③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

④:如⑤。

(3)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基本国情)(1)⑥: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人口众多: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1)类型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影响有利: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条件。

不利: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耕地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类型秦岭—淮河以北:⑦。

秦岭—淮河以南:⑧。

(2)草地分布:西部、北部内陆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类型: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发生变化(温带草原、高山草甸、高寒草原)。

(3)林地⑨林区: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⑩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

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茂盛。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

三、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意义:生命之源,用于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

问题:水资源不足、用水紧张和严重。

我国水资源贫乏,总量居世界第位,人均只有世界人均的1/4。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夏秋季多,少。

(2)空间:北少、东多西少。

(3)水资源调配:修水库、。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问题: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且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2)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答案】①不足②可再生资源③土地④非可再生资源⑤矿产资源⑥地大物博⑦旱地⑧水田⑨东北⑩西南东南基本国策6月25日水污染6 冬春季南多跨流域调水利用率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中国最珍贵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

读表,回答1~2题。

区域耕地面积(km2)人口(万)2019~2019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及其去向的比重%减少面积(km2)建设占用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内蒙古5568922321009.60 1.78 2.2695.260.70甘肃348602467374.20 2.360.5591.24 5.85四川622248428613.50 5.96 1.7470.2722.03山东673048738293.4044.738.5117.5629.20宁夏8110495373.60 2.290.2096.560.95陕西344743543935.00 2.67 3.5773.3720.391.人均耕地面积最大和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分别是( )。

①山东②内蒙古③陕西④宁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人均耕地面积可通过表中所给的耕地面积与人口数计算;人均减少耕地面积可通过耕地减少面积与人口数计算。

【答案】 B2.生态退耕面积最多的两个省区是( )。

①内蒙古②宁夏③陕西④甘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生态退耕面积的多少应通过减少的耕地面积总量与生态退耕的比重计算得出,不能仅仅看生态退耕的比重。

【答案】 C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读表,回答3~4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80%14.7%人口53.5%44.4%耕地35.2%59.2%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3.5%,而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耕地资源只占全国的35.2%,可以得出结论:南方地少水多。

【答案】 B4.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解析】为解决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均的问题,跨流域调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 C探究一土地资源[互动探究] 1.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是什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何影响?【答案】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各种土地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对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①国民经济建设占用耕地;②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④耕地退化;等等。

3.举例说明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答案】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开辟为耕地,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

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点拨】 1.耕地减少主要与工业化、城市化挤占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耕地退化等有关。

2.土地资源的“开源”,即把一些可垦荒地开辟为耕地,节流即严格控制各种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归纳总结]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土地面积广大,类型多种多样。

②各种土地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

例如: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③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2.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利用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分布规律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青藏高原区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边疆区和东南部的山地续表利用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因素地形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高原、山地山地、丘陵气候年降水量>400毫米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区差异因降水量南多北少,形成北方旱作、南方水田的耕作模式草地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东北林区:松林成海。

西南林区:树种繁多。

东南林区:经济林茂盛3.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原因危害对策水土流失地形:山地丘陵。

土壤:松散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低丘陵地区。

气候:降水较多的江南地区。

植被:植被稀疏或人为破坏严重地区,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土地沙漠化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乱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危害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盐碱化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水位;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酸化酸雨,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土壤酸度增大、板结,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施有机肥、加熟石灰污染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们健康以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探究二水资源[互动探究] 读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非季风区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径流量,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流数量比以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这说明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北方。

(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请在图中画出我国南水北调的东、中、西三条路线。

(3) 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重要措施。

(4)华北、西北缺水都很严重,还有人说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也出现了水资源紧张状况,你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答案】(1)少小东部多,西部少多多少(2)跨流域调水图略(东线从扬州沿大运河引水到天津,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北京,西线从金沙江、雅砻江引水到黄河上游)。

(3)兴修水库(4)华北的广大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相对较少,属于资源型缺水;西北地区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属于生态型缺水;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由于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符合用水要求,属于水质型缺水。

【点拨】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具有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时间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