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学科分类数学
主持人
所在单位XXXX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年1月27日
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制
填表说明
一、活动要求:中期报告以中期检查活动为重要的评价平台,主要是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

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级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二、变更要求:如果确有重要事项需要变更,请填写《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并按照相应的要求,逐级报送审批,方获准变更。

三、时间要求:立项课题组于计划结项之年元月31日之前,完成中期检查活动,并认真填写此报告。

四、填写要求:中期报告书各项内容请按照中期检查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

五、装订要求:中期报告书需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左侧装订。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3张中期检查活动照片(第一张为中期检查活动全景照片,第二张为主报告人照片、第三张为专家在评议活动中的照片,插入粘贴于此页)等。

检查时间:XX年1月6日
活动主题:关于“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专题推进会
地点:XXXX镇中心小学会议室
评议专家:XXX、 XXX
参与人员:XXXX 等人员
二、中期报告要点。

(完整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完整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校本化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尝试了将近一年了,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

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回顾如下: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全体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促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

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

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度。

2、互动教研促课题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校本参与式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并与五汛镇中心小学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着:1、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练习设计教学的多篇文章。

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我从今年1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来,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家的教学感受,我组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

其次,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

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第一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研究依据】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

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怎么写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怎么写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怎么写一、成立了课题小组,保证了课题的开展成立由课题主持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确立教学骨干担任实验班教师,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二、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明确实验研究目标拟出了相应的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计划,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实验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理念的转变及观念的更新,组织召开完教师会,共同学习,提高认识,促进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性。

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课题培训,保证了课题实验目标明、方向正、见效快。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的活动,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注意帮助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契合点,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契合点,进行有效的点拨。

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省时、有效。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具、学具、电教手段、计算机要积极开发利用。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因材施教,重视数学建模,开展开放性问题的讨论。

通过本课题实践,我们认为优化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转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也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成效(一)通过实验班级上的月汇报课中学生的表现,一年中本课题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了,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数学素养发展了。

实验班二年级的平均分提高了近10分,三年级的平均分提高了近15分。

这个提高不是偶然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一、课题背景与目标1.1 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1.2 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从数学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1. 分析现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挖掘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因素。

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构建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论框架。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案例,并进行实证研究。

2.2 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数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实证支持。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三、研究进展与成果3.1 研究进展1. 完成了对现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明确了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因素。

2. 构建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创新教学方法理论框架。

3. 设计了初步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案例,正在进行实证研究。

3.2 研究成果1. 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2. 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初步验证了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4.1 存在问题1. 实证研究样本规模较小,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小学数学教研中期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中期总结

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并于近期进行了中期总结。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主题,旨在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具体活动如下:(1)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2)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学研讨会,探讨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研究活动(1)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开展数学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学反思活动(1)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开展教师互评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邀请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三、教研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2. 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3. 教研氛围浓厚。

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3)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2)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整理)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整理)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因此,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数学实践活动课。

而且新课程标准中对“实践与综合运用”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挑战和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新的活动课程理念,关于数学活动课内容的开发只有少量的,不成体系的活动方案和教学辅导,没有形成一至三年级的序列。

关于教学模式,大多沿袭以前课外活动的形式,活动形式单一,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只重视知识,轻视实践,但到目前为止,对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还未得到更大的进展。

在实践中优化活动内容,形成一至三年级小学数学活动课完整而科学的活动体系,使我们学校的数学特色更鲜明。

教师在这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作出调整,并编写相应的学生辅助学习材料,成为数学活动课内容的开发者、参与者和实施者。

通过对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研究,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设置提供系统科学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即形成一至三年级小学数学活动课完整而科学的活动内容体系和相匹配的活动课方案。

从而更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二、研究方法和策略本课题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数学经验,了解教师的活动课内容的开发意识和水平,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学习、了解有关活动课内容的开发的最新动态和改革经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出更高的成效服务。

3、行动研究法:在计划—行动—反思--改进—行动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解决研究中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个案研究法:在内容开发过程中选择一些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使其不断优化,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困难:
1.课前5分钟游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课前5分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但学困生的积极性调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解决思路;
充分地备教材、备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情。
能否按期结题
能。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注:1.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2.“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填写课题实施情况及初步成果。
盐湖区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5-9-23
立项号
QJ15X111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课前5分钟利用
负责人
孟艳
立项人
所在单位
舜帝复旦示范小学课题研来自究进展


从实施此课题起,我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学生出发,最大范围地使课前5分钟更精彩、更有效地为整节课做铺垫。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其基础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而是从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在课程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

这个课题的提出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改革中广泛以校为本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课题的假设及理论依据1、研究假设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学校本课程,从而研究和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题组选取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项目进展自课题启动以来,我们按照预定的研究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1、文献调研: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教学理论、数学教材和优秀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知识点筛选: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题组挑选出适合进行创新教学的知识点,如分数、图形面积、简单的统计等。

3、教学策略设计:针对每个知识点,课题组制定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动手实践操作等。

4、教学实践: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对每种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和调整,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5、阶段总结:课题组完成了阶段性的总结报告,整理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研究成果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本课题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总结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等策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对数学产生了更高的学习兴趣。

3、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案例: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后续研究计划1、扩大研究范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纳入研究范畴,以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深入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已筛选的知识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3、加强学生评估: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调查,了解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进步情况。

《数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数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数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汇报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运而生,旨在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2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深入分析,本课题旨在探索和实践一种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其逻辑思维、数据分析及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本课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2. 调研现有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3. 构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

4.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与验证所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2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与需求,了解现有教学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实施所构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其效果。

三、研究进展与成果3.1 研究进展1. 完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包括逻辑思维、数据分析、空间观念、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

2. 现状调研:完成了对多所小学的调研,收集了关于教学现状的定量与定性数据。

3. 教学策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正在构建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策略。

4. 教学设计实践:设计了初步的教学案例,并在部分班级进行了试点实践。

3.2 研究成果1. 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范文一、问题的提出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针对于我办事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呈现两种偏差:一种过分强调数学化,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抽象、困难、枯燥;另一种过分强调生活化,每个知识点都在生活中寻找原型,缺少对数学更深刻的思考,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能得到提升。

开展此课题目的在于促进教师能够从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数学的本质,寻找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平衡点,加强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前阶段工作进展1、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师能努力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架好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真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

(2)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让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3)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

真正完善以校为本的现代教研制度,通过课题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规律,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教学内容、课堂情境、课堂练习、教师语言、数学应用五块领域如何实现数学化、生活化教学整合。

在课题开展之初,我们先对部分年级的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对布置作业的要求,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明溪县盖XXX课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检查报告明溪县盖XXXXXX一、课题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研究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但现在小学数学中的作业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不高。

2.学生的数学作业效果不佳。

3.学生的数学研究成绩不提升。

所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设计有效的课堂作业和有效的课外作业,使大部分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学生也能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出一些针对性练加以巩固。

这样,使学生作业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了解什么是数学作业的有效性2.课堂功课的有效性如何实施3.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实施4.设计哪些作业类型,使之达到有效5.教师如何使功课的评价更具人文化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实验对象:盖XXX学生。

2.研究方法:(1)文献法:(2)调查法:(3)对比分析法:(4)案例研究法:五、课题研究的阶段、预期成果:(一)课题研究的阶段:(2012.9—2014.12)1.准备阶段(2012.9—2012.12)(1)组织人员并分工,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制订实验方案,申报课题;(2)组织实验组人员深退研究,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3)聘请专家指导。

2.实验阶段(2012.12——2014.6)第一步:2012、12—2013、8间,着重进行体现作业有效性的设计上研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

第二步:2013、9—2014、1月间,着重进行功课评价研究,进行公开教学研究举动和交流举动。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由于文字形式受限,我无法提供完整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但我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和内容示例:---标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一、引言(概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简述目前课题研究进度)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效果。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课题计划通过...方法,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优化研究,主要涉及作业类型、难度梯度、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的设计改进。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描述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法论、数据收集方式、样本选取、研究阶段划分等)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以及实验教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2.2 中期实施过程自课题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具体阐述已完成的工作,如已设计并发放的问卷数量、完成的访谈次数、初步数据分析结果等)。

三、中期研究成果与分析(详述到目前为止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包括初步的数据分析、现象观察、理论探讨等)3.1 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收回的问卷及访谈记录,我们发现...(例如:小学生对于创新型数学作业接受程度较高,且这类作业对其数学能力提升有显著作用)3.2 问题反思与调整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四、后续研究计划与展望(规划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工作重点,预估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措施)4.1 后续研究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作业设计的实践应用,并进行更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4.2 预期成果预计最终能形成一套适用于小学阶段,兼顾知识技能培养与兴趣激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五、结论(总结中期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后期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以上仅为模板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研究进程和成果来填充。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2、调查学校各年级段学生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情况,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类型、出现数学情境的方式方法和时机等设计调查问卷,并及时作出分析报告,摸清了本校学生对数学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3、根据调查分析报告,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计,分别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类型、出现数学情境的方式方法和时机等,教师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设立实验目标,进行实验,并及时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和对比、分析,确保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根据实验分析报告:低年级学生对动画音效情境较为敏感,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在新知识学习10分钟后引入,能使学生持续保持高度注意力;中年级学生对动画故事情境、学生参与式的活动情境等互动性的情境感兴趣,在引入新课、探索新知识时能带动学生主动思考;高年级学生对实物演示、角色演示、探索问题等情境有很高的参与热情,这些情境类型交互使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开题报告之后,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拟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初稿并通过审核,经课题组审核后形成了初步的方案文本,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拟定的进度计划,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教师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理论文献,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并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题负责人姓名
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电话
QQ号
课题
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
课题研究源自进展情况
自《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课题开题以后,我们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工作中去。从2016年9月开始,我们积极准备,搜集了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现对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小结。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Step by Step 思维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是十分关键的,而“逐步思维”是一种帮助孩子们逐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小学数学课题中期的研究进展,主要聚焦于“逐步思维”的应用和效果。

逐步思维的定义逐步思维是指通过一个个步骤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它强调问题的分解和逐步推导,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逐步思维的核心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并通过逐步解决这些小问题来解决整体的问题。

逐步思维的应用在我们的数学课题中,我们将逐步思维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学生的逐步思维能力的培养。

1. 题目设计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逐步思维的方式来解答。

这些题目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方式,通过逐步解决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加法题,我们会引导学生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再计算十位上的数,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以此培养孩子们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讲解方式在课堂上,我们注重采用逐步讲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以步骤为单位,逐一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逐步思维能力。

3. 练习和评价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逐步思维能力。

练习题目的设计与我们课堂上的讲解方式相一致,强调问题的分解和逐步求解。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逐步思维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以了解他们的逐步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逐步思维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逐步思维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学生们更加有耐心和毅力地解决问题。

逐步思维要求学生们按照一步一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其基础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而是从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在课程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

这个课题的提出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改革中广泛以校为本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课题的假设及理论依据1、研究假设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学校本课程,从而研究和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1)心理学依据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事物感兴趣。

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

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行动,使学生与教师心理更趋同步,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在师生双边愉悦的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显著标志。

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

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人才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只要诸要素的组合结合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

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要系之间内容结合关系,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三、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2)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利用。

(3)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管理。

(4)小学数学校本课程与教材资源的整合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自主、有效地进行数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运用校本资源,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并实现由想学到会学再到坚持学,实现完全的自主性学习。

3、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自主、有效地进行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4、研究对象:以2006年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本课题以资料收集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计划三年完成,分为准备阶段(2006年7月至2006年9月)、实施阶段(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和总结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三个阶段。

五、课题研究过程从课题立项到中期评估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第一大版块,本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开发1-12册教学资源包。

我课题组研究的主要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本阶段我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有关专家指导培训课题组成员。

根据总课题组要求,为使本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完成,我校认真布署本课题的准备工作,成立了以课改主力为研究成员的研究小组,聘请州市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课题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有关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及实验方案,从思想上、知识上和硬件上都作了精心的准备,为课题的申报立项作了铺垫。

2、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课题组成立以后,课题组多次讨论了选题内容、研究方案等,决定以《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为课题开展研究。

3、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出了实施计划。

4、落实研究经费。

经多方筹措,我课题组争得了每年不低于15000元的经费支撑。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第一步(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1、为方便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投资了近3万元,给每一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建立了校园网,宽带接入英特网,方便了课题组成员在网上开发和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同时每个研究成员建立了博客,并进行了检查验收。

2、开发出了1-6、7、9、11册数学教学资源包。

截止07年底,我课题组已经超额完成了开发任务,按要求完成了相关的开发任务,同时又尝试进行了已开发出的资源包的实证性研究。

组织课题组成员经常撰写经验论文,根据情况写出心得体会,编订《数学小故事》及数学教师《案例分析》,编成了三期研究通讯。

3、建立了数学教学网站、数学教学资源库,将本校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论文、心得体会,及教师撰写的《数学小故事》、《案例分析》存于数学教学资源库中。

4、自主开发出了一批优秀教学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课题组成员并不满足于收集、借鉴别人优秀资源,而是积极组织进行自主开发,其中梁茜执教的《退位减法》、向开薇执教的《平移与施转》、张莉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王桂梅执教的《轴对称图形》等均在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吴敏执教的《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吉利敏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刘永红执教的《约分》、向开薇《抽屉原理》等分别在州市获一、二等奖。

教师论文:《浅谈板演的优势》、《通过有效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对症下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计算练习制题的另类尝试》在省获二、三等奖。

《排列中的数学游戏》等8篇案例在省获一、二等奖,魏波执笔的《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全州中小学数学评价研讨会中作主题发言,并获州级一等奖。

5、建立了数学问题库。

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课题组成员把在研究中的问题收起来,整理成数学问题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可用资源。

6、对已开发出的资源包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在1~3年级中,我们把总课题组下发的资源包进行了实证,总结经验与不足,便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7、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word文档编辑培训。

为方便运用,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我课题组在开发资源包的同时还进行了技术培训,特别是用word编辑、处理、美化文档的技术培训很落实,提高了资源开发的实效性。

8、整理研究资料,形成中期成果,接受总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六、课题研究成果:(一)开发出了资源丰富的数学资源包,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为数学教学提供方便。

从课题开题到现在,我课题组参与和承担了1~12册教学资源包的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我课题组自主开发的课例、撰写的论文、整理的教学案例、自制的课件和教学评价改革的成果,弥补了数学教材资源的不足。

所有资料已经汇编成册下发到各课题校试用。

这些零散的资料,按课本内容汇集在一起,百花齐放,争奇斗妍,更便于教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二)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资源包有很高的适用价值。

在开发资源包的同时,我校课题组成员与其他数学教师一起试用了课题组开发出来的资源包,证实了资源的适用价值很高。

如二年级的张莉老师在利用资源包中的课件上完平移与旋转后说:“这个资源包真好,课件很多,很有趣又很适用,上完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我又把其它的课件放给他们看了,学生兴致很浓,学得也很好,我感觉到这堂课很成功。

”虽然我校条件不好,用课件上课还得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但是每周都会有不同年级的老师带着学生轮流到该教室用多媒体上课。

更有几个班同时利用开发出来的资源包到多媒体教室上“大课”的现象出现。

(三)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保障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成并宽带接入校园网,把电子备课室分散到各办公室,为教师办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条件,也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基本的保障。

很多课题组成员由不会到会,由粗到精,由浅到深,简单到复杂,把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提炼,进行整理,融入自我,丰富内涵。

不但完善了资源包的内容,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价值,而且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带动了其他资源发展。

1、带动了数学习评价的发展。

在资源包开发时,要求把学生的评价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进行开发,使研究成员能潜心于评价的研究与关注,有力地带动了数学学习评价的发展。

2、教材对比与分析,同课异构的设计,拓展的教师的思路,既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又便于教师从教教材转向为用教材。

3、小学数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为其它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借鉴。

(五)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整合模式。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成员在研究中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开发工作中等。

2、部分资源包内容贫乏或重复现象较严重。

如二年级下册,“万以上大数的认识”的资源包中,课件只有一个,而且与教材不相配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