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课件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pptx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pptx
意义
职业病防治法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可以减少劳动者患职业病的比例,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职业病 防治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02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详细描述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和评价。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并遵守职业病防治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接受职业卫 生培训。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总结词
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是职业病防治法的核心目标之一,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保障。
遇。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和监督
03
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
处。
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监督检查
加强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 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处罚措施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 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起到震慑作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 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 率。
该公司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采取有 效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 。
该公司未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未对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导致 员工长期暴露于有毒有害环境中。
某劳动者职业病维权的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劳动者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多 年,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被诊断为职业病。该劳动者为维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讲 义课件pptx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精选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精选文档
17
1、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是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 质、毒性、危害程度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 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建设项目分类管理;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家,在进一步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方针,对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增强前瞻意识,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 期行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做好职 业卫生预防工作。
9
坚持预防为主的措施主要有: (1)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建设项目论证阶段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及其审核,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 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 效果评价及竣工验收; (2)职业病危害的特殊管理:对从事放射、高 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4
(3)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后果 的工作场所,做到“防”中有“治”,“治”中有 “防”,以“治”促“防”,通过“防”解决“治” 的问题。
所谓“防”中有“治”,就是按照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一边对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 场所进行治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边 及早地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组织职业健 康检查,安排职业病人的诊断治疗。
10
(4)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推广、应用 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
(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治 计划和实施方案;强化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和个人防 护用品的管理,完善职业卫生操作规范;严格遵守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 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讲座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讲座课件

强化监管执法
加强对企业落实。
完善诊断和鉴定机制
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机制,提高 诊断和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保障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处罚措施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监督检查机构可以依法对用人单位采取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 业、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措施。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撤职、 开除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职业病防治意识不强
01
部分企业和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
防护意识和措施。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02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
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问题。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难度大
03
由于职业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导致职业病诊断和鉴定难度
较大,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 随着国家对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也将逐步增强。
职责权限
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组织指导职业病危害 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发 布等。
违法行为查处程序及手段
查处程序
发现违法行为后,监督检查机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对于涉 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查处手段
监督检查机构可以采取现场检查、询问有关人员、查阅和复制相关资料、抽样取证 等措施进行调查取证。对于拒不配合调查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 施。

职业病防治法的解读最终精品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的解读最终精品PPT课件
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
➢ 2013年3月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 目前的职业病目录为10类132种
02 职业病的范围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18 /
职业病 分类及目录:
尘肺病及其他 呼吸系统疾病
(19)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 尘肺、石棉肺等
职业性 放射性疾病
(11)
职业性皮肤病
(9)
职业性眼病
(3)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
职业性 化学中毒
(60)
物理因素 所致职业病
(7)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等
其他职业病 (3)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职业性耳鼻喉 口腔疾病
(4)
职业性肿瘤
(11)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等
02 职业病的范围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14 /
构成法定职业病的四个要件:
劳动者
职业史
四个要件任缺其一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都不属本法所称职业病

国家已公布的职业病分类 和目录中所列职业病
02 职业病的范围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15 /
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类目录
种类 粉尘类 放射性物质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10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 法律的决定(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 通过)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 修改如下: (一)将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修改为:“职 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卫生行政部 门应当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规范管 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制定。” (二)删去第四十六条第三款。 第四款改为第三款,修改为:“职业病诊 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取得职业病诊 断资格的执业医师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 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三)删去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中的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劳动者不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规定,导致自身或他人患职业病的,应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用、误工费等。
隐瞒或谎报自身职业病史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隐瞒或谎报自身职业病史,导致用人单位无法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造成 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6
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化工厂职业中毒事件
查处违法行为
02
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
,包括责令改正、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03
政府部门应协调解决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职业病
危害事故的处理、职业病患者的救治等。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未采取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包括赔偿劳动者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
用人单位需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 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确保及时 、准确地掌握职业病危害情况。
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
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方式,如实告知 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和待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
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救济途径
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 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等途径寻求救济,确保自身合法
权益得到保障。
05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
监督检查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01
政府部门应定期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包括

【PPT版】职业病防治法独家解读

【PPT版】职业病防治法独家解读

【PPT版】职业病防治法独家解读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安全生产技术独家播出。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劳动者维权案例分析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规操作
某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诊断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职业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相关部门对诊断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卫生监督机构不作为
某卫生监督机构未依法履行职责,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未予处理,导致职业病发生。相关部门对监督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行政问责
健康管理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复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
职业病患者的医疗保障与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05
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这是法定的义务。
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按照规定将检测、评价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06
未依法提供职业健康监护
某公司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导致多名劳动者患职业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防护设施不足
某新建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且未建设相应的防护设施,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相关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职业病的诊断流程和方法
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的职业病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方法
职业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医疗保障
职业病患者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障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特殊药品供应及生活困难补助等。
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照规定书面告知检查结果。

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 ●生产性毒物。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装(包括工作服、 手套、长靴、眼镜)、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护油膏。 应根据生产环境的不同选用相应质地、样式的防护服装, 比如强酸、强碱等腐蚀性作业应选用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及 防护手套。有毒物质若呈粉尘、烟、雾形态时,应选用机 械过滤式防毒口罩,若呈气体、蒸汽形态,则必须选用化 学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护油膏主要用于裸露皮 肤的保护。
• 10、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 一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因素,如铅、苯系 物、氯、汞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电离辐 射,以及传染性病原体等。 • 二是劳动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 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劳动者精神(心理)性职业紧 张,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 • 三是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
劳动者
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第二条)
•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 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14、劳动者如何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 益? • 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 义务;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自觉遵守企业所制定的 各项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 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 时报告。 • 2)充分运用《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 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 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 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 保护权。 • 3)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的雇佣关系,不管用人 单位是什么性质、属于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 合同,均可受到该法的保护。

职业病防治法律知识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律知识ppt课件
•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所称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狭义的概念
• 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个国家根据各 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法 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 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 的劳保待遇。
– 《诊断证明书》
•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负技术上责任) •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负管理上责任)
– 诊断争议鉴定
• 省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 • 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 • 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的办法〈工作委托,而
责任未下放〉; • 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两级诊断,如市级、省级诊
• 职业病的四个要件
–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 接触职业危害(不是指全部,职业危害因素
目录有界定) –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十大类115种) –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有用工合同关系)
• 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 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不纳 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
(一)总则
• 分类管理 是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 毒性、危害程度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确 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 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第三十一条第三款) – 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学习和掌握有关职业卫生知识; –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 品; – 发现有职业病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
•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 保障
• 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 健康和社会福利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防治管理
瑞昌市生监督所 二〇一〇年十月

职业病防治法最新解读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最新解读培训课件
–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任
–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 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
–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 健康监护档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行业自律、工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 危害项目申报 健康监护管理 工作场所管理 作业管理 ……
规范行政执法
事故处理 卫生监督程序 行政处罚办法 ……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规范
服务机构认证 职业病诊断鉴定 危害评价规范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立法背景
• 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 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多种所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 • 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用工制度改革与流动劳动者的形成 • 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 国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1
职业病防治法立法背景
• 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 中小企业发展无序 危害转移严重 • 用工制度改革增加流动劳动人口 •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 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 入世对职业卫生管理提出新要求 •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职能转变:减少事前许可、强化事后监督 • 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强调企业自身管理 • 群众监督:工会、其它群众组织、劳动者参与管理
• 确保实施: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落实工伤保险和 服务两个支持系统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9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职业病防治原理
• 职业病的特点
– 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
– 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
• 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
– 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 合防治策略
• 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治的区别
– 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 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5
l 乡镇职业病危害突出
卫生部曾对15个省市30个县区的乡 镇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调查,82%的 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近 30%的乡镇工业企业职工接触尘、毒等职 业危害。职业病人检出率4.3%,可疑职 业病检出率高达11.4%,是同期我国职业
病发病率的8-10倍。
对拒患绝职强令业违病章者操的作救、治冒、险安作置业
依批法评参、检加举工、伤控劳告动保险
落参实与职民主业管危理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6
l 职业病危害转移趋势:
1 .职业病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2 .职业病危害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
地区转移; 3. 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城市向乡村转移; 4. 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
业转移。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7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走出国门参加
国际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的方向。WTO的 提
14
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
• 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 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作业
– 按照职业病名单实施管理
• 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参照执行: 其他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本法制定办法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15
人群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13
职业病防治原理(续)
•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
•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 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 – 健康监护制度
•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贸易技术壁垒文件中规定了“ 安全、健康、 高
环保”的原则,并要求成员国建立国家职 企
业卫生健康标准体系 , 其中包括职业环境、业
职业性健康、损伤、 康复、产品健康质量 国
等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为减少国际贸易 际
中的争端, 企业管理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必 竞
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因此用人单位只有建 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才能真正保 护劳动者的健康, 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
• 重大职业中毒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
• 乡镇工业82%存在职业危害、30%职工接触职 业危害,职业病检出率4.3%,可疑病例检出率 11.4%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3
l 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急性职业中毒发病数1998年、1999年、 2000年三年逐年上升,1999年与1998年 比,职业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增加15.13%, 中毒人数增加47%,死亡人数增加67.7%; 而2000年与1999年比,急性中毒报告230 起,不仅发病数明显增加,死亡率也由 1999年的13.7%上升到21.5%,其中急性 职业中毒重大死亡事故25起,中毒172人, 死亡128人。
争 力
破 世 贸 组 织 贸 易 技 术 壁
发展,在世界贸易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8
立法宗旨与原则
• 以人为本:强调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 预防为主:控制危害源头(7:4:1原理) • 结合国情:重点控制严重职业危害
• 法律定位: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技术服务 机构权利义务关系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4
l 职业病报告分析
1999年-2000年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 例总数为167587例,年均增加新发职业病人数 为5235例。但是,这些数字并不反映职业病的 实际发病率。据调查显示,职业病漏报率为 13.5%、急性职业中毒漏报率为74.3%。
以2000年为例,全国应进行职业性健康体 检的粉尘作业职业人群为400余万,实际体检 人数约为1/3(29.8%),其中乡镇企业体检率 只有16.0%。按当年的检出率(0.78%)估算, 尚有2.2万名尘肺患者未诊断。
用人单位
职业职卫业生病防服治法务解机读大构全
10
第一章 总则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11
法定职业病
l 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 接触职业危害 –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12
用人单位的义务及劳动者的权利
用人单位 劳动者
义务:
权配利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获动得者职业健卫康生监培护训(教上育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危获接害得受告职职业业知卫健(生康合防检同护查、、作职用业场病所诊、疗、培康训复教服育务) 建知立情危权:害危监害测、和危劳害动后者果健、康防档护条案件 职要业求病改善报工告作义条务件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大全
2
全国职业病危害状况
• 工业企业792.99万个,建筑业9.66万个,乡镇 企业2070.9万个,劳动力人口7.06亿人
• 职业危害分布30余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 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最为突出
• 全国累计尘肺病人55.8万人,其中已死亡13.3 万人,新发尘肺每年仍以1.5-2万例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