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概念

合集下载

逻辑学基本知识

逻辑学基本知识

逻辑学基本知识逻辑学基本知识一、概念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他是一个学生。

学生:在学校读书的人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二)概念用语词来表达概念与语词有区别 :首先,概念和语词的本质不同。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全人类性和共同性;语词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其次,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有三种情况(1)同一语词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他在上课----------------听课和讲课(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偷”与“盗”“诉讼”与“打官司”多词一义“妈妈”与“母亲”外宾宴会上的什锦汤,客人看着里面洁白、光滑、滚圆的鸡蛋,就问这是什么“这是公鸡夫人的孩子”巧用概念的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写文章,文章生动。

可以据此鉴赏文章,赏析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判定逻辑推理是否正确。

(3)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

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包括:介词、副词、感叹词。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说明对象是什么样的;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范围,说明对象有多少。

学生内涵是“在学校读书的人”;外延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

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已满18岁”的内涵是指实足年龄,应以日计算,即过了18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才认为是已满18岁。

“已满18岁”的外延是所有已经过了18周岁生日的人。

本案被告人是在18周岁生日这一天作案的,不在“已满18周岁”的外延之内,所以不适用死刑。

练一:以下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1.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分。

三、概念的种类(一)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具体事物,分为:1、实体概念如饭、菜、铜钱2、属性概念如香味、声音等一天阿凡提外出,路过一穷人家。

逻辑学_定义

逻辑学_定义
逻辑学研究思维活动中普遍适用的逻辑规 律,如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
逻辑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典逻辑学
古典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 ,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 等,主要研究演绎推理和
形式逻辑。
现代逻辑学
现代逻辑学在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 包括数理逻辑、模态逻辑 和归纳逻辑等多个分支。
当代逻辑学
当代逻辑学在20世纪后半 叶至今持续发展,涉及计 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 等多个领域,呈现出跨学
科的研究趋势。
02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概念的定义与分类
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概念的分类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不同,可 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 概念和属性概念。
判断的定义与分类
判断的定义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推理的基本 要素。
逻辑学的未来发展人工智源自与逻辑学的关系探讨人工智能对逻辑学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逻辑学提供形式化方法和推理机制,以实现更加智能的决策和问题解 决。
逻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逻辑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知识表示、推理和学习的理论基础,促进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逻辑学的互动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逻辑学的研究,同时逻辑学的发展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加坚实的 基础。
验证科学假说
逻辑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验证方法,如实验验证、逻辑推理等,有 助于科学家验证假说的真伪。
逻辑学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
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 力,包括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 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概述
法律解释
逻辑学在法律解释中也有所应用,帮助解释法律 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3
法律论证
逻辑学在法律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论证 和反驳,评估法律观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科学中的逻辑学应用
实验设计
01
逻辑学在实验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形式谬误
形式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违反形式逻辑规则的错误。常 见的形式谬误包括假两难推理、不当假设、循环论证等。
归纳推理错误
归纳推理错误是指在归纳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常见的 归纳推理错误包括以偏概全、过度概括、以全概偏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模态逻辑的符号表示通常包括L(必然)、M( 可能)、G(必然地不)和H(可能地不)。
模态命题逻辑
01
模态命题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模态命题 的推理规则和形式化。
02
它包括基本模态命题逻辑和扩展模态命题逻辑,其中基本模态命 题逻辑只包含必然和可能两种模态,而扩展模态命题逻辑则引入
更多模态。
推理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已知的逻辑公式和推理规则,推导出新的逻辑 公式。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推理技巧,如归结推理、假言推理等 。
04
模态逻辑
模态逻辑的基本概念
模态逻辑是研究必然性和可能性这两种模态的 逻辑分支,主要关注命题或语句的真实性程度 。
模态逻辑包括简单模态逻辑和广义模态逻辑, 其中简单模态逻辑只考虑两种模态,即必然和 可能,而广义模态逻辑则引入更多模态。
逻辑学的重要性
逻辑学在科学、哲学、法律、政治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是理解和评估 论证的基础。

逻辑学概念总结(考试用)

逻辑学概念总结(考试用)

序什么是逻辑学?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推理。

要进行推理,就离不开运用判断,推理就是由作为推理根据即前提的判断而推出作为推理结论的判断的。

可见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

判断离不开概念。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的一门科学,而人们把概念、判断、推理称为基本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如何来研究思维形式呢?首先,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是通过相应的词语、语句和复句来表达的,因此逻辑学就只能是结合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

其次,逻辑学在研究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组成的推理时,并不是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而是一般形式。

最后,还必须明确逻辑形式可以是正确的,逻辑学上称之为有效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即无效的。

学习逻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区分何为正确的,何为不正确的。

一2.确认事实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物、蔬菜、矿藏等。

例如,白宫就可以看做事物的代表,而林肯被刺则可以看做事件的代表。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如果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你可以到达的,你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3.观念与其对象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4.观念联系事实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5.将观念付诸语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即使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

什么是逻辑学

什么是逻辑学

什么是逻辑学,我们如何理解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

逻辑学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逻辑学的概念和意义。

一、逻辑学的概念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

逻辑学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主张用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和推理,以此来探究真理和知识。

二、逻辑学的意义1. 推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逻辑学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推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逻辑学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帮助人们提高思维的品质和水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3. 促进人们发现和纠正思维的谬误和错误: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谬误和错误,促进人们发现和纠正思维的谬误和错误,使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逻辑学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5. 促进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发展:逻辑学作为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发展,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如何理解逻辑学1.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命题、推理、证明、谬误等方面的问题,强调思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2. 逻辑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逻辑学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强调用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和水平。

3. 逻辑学需要关注思维的局限性和问题:逻辑学需要关注思维的局限性和问题,需要注意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偏见,从而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4. 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逻辑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以更好地应用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逻辑学的定义

逻辑学的定义

逻辑学的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包括对概念的逻辑学、对思维的逻辑学和对形式化方法的逻辑学三个部分。

由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的推动,又派生出很多分支学科,如逻辑史、比较逻辑、科学逻辑、数理逻辑等。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通过分析和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我们可以揭示思维的本质属性。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掌握了它,就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正确地制定客观规律,并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逻辑学还是哲学的基础。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逻辑学的研究内容必须遵循哲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必须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辩证法一致起来。

逻辑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这不仅因为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必须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论证;而且逻辑学的许多结论,特别是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所必须依据的。

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越来越感到逻辑学基本原理的普遍意义。

从认识方面说,科学概念的形成、判断的形成以及命题的形成,都离不开逻辑学基本原理的指导。

从思维方面看,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所要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的分析。

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逻辑学的指导。

因此,我们说,逻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既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又为思维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中,逻辑学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逻辑学知识在高考试卷中的占分值约10分左右。

但近年来高考试题难易度增加,得分率降低。

相信今后几年将会更趋向于平稳状态。

什么是逻辑学_

什么是逻辑学_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和论证的科学。

论述一:逻辑逻辑是英语logic的音译词,它起源于古希腊文λογοδ(逻各斯),原意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到了近代,欧洲用“逻辑”一词来指称研究推理或论证的学科,一直沿用至今。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语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例如,我们要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

(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3)指某种特别的理论或观点(往往含贬义)。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逻辑。

(4)指逻辑学。

例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学习逻辑。

论述二:思维思维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

人的认识活动,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的认识发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感觉、知觉与表象,属于形象思维与感性认识的阶段;概念、判断与推理,属于抽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阶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味道;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质感。

人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例如,当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我们认识到的不只是某种颜色,而是一个具有颜色、香味、硬度...的苹果,这就是知觉。

逻辑学概念的定义

逻辑学概念的定义

逻辑学概念的定义
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

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科。

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用以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不同方式,即表达思维内容的不同方式。

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

逻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只研究如何从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科学。

广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广义逻辑学研究的范围比较大,是一种传统的认识,与哲学研究有很大关系。

整个逻辑学科的体系非常庞大复杂,如:传统的、现代的和辩证的、演绎的、归纳的和类比的、经典的和非经典的,等等。

但是,它再庞杂也有相通的地方,例如:构建判断的方法;进行必然性推理;认同逻辑真理或逻辑规律等。

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是既古老又年轻的。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有三大源泉: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的名辩逻辑,古印度的因明.。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概念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文字是常项,数字是变项)3.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

4.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规范的思维形式。

5.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6.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7.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8.概念的词语既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9.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10.根据外延数量的不同,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空概念)。

1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13.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连项)组成。

概念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概念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14.性质判断的组成:(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15.推理的组成:(前提、结论和推理联项)。

16.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

17.复合判断是由简单判断做判断并通过联结词构成的。

18.联结词决定复合判断的种类。

19.复合判断的真假取决于肢判断的真假及其逻辑关系。

20.归纳推理:是以某类思维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前提,推出该类全部对象也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结论的推理。

21.论证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通过推理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填空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3.在“青年人是时代的先锋”中,“青年人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角度看,是(单独)概念,丛集合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看,是(集合)概念。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逻辑学基础知识

逻辑学基础知识

普通逻辑基础知识一、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又称为含义,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质的规定性。

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是什么?”。

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

其作用表明对象“有哪些?”。

3、概念的分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分类标准:概念对象数量的多寡。

即外延的多寡。

单独概念:反映某一个别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独一无二的具体事物。

比如,南京大学、2007年的第一场雪、江苏天策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等。

普遍概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个别对象所组成一类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一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

比如,国家、党员、汽车等。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分类标准: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所谓集合体是指有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其逻辑特征是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每一个体具有,比如,政党由党员组成,但每个党员不具有政党的属性。

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人民、政党、工人阶级等。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党员、工人等。

注意:一、集合概念中的集合体和个体的关系不同于普遍概念中类和分子的关系。

集合概念中的集合体的名称不能用来指其中的个体,它实质上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普遍概念中的类的名称可以用指其中的分子。

比如,政党的属性不能用来指党员的属性,但是汽车的属性可以用来指吉普车的属性。

再比如我们不可以用人类指某一个人,但可以用人来指某一个人。

二、要在语境中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比如,鲁迅的书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祝福》是鲁迅的书。

4、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

外延较小的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概念的那种关系。

如:湖南人和中国人。

真包含关系――外延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

又称属种关系。

如:中国人和湖南人。

交叉关系――两概念的外延有并且只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例:针对网络聊天者的调查显示,存在不良企图的网络聊天者占被调查对象的51%。

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概述

逻辑学概述一、逻辑学渊源和定义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时期的“名学”以及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原名“薛明”、“辨薛”、“论薛”。

逻辑一词主要有三个应用领域,它们之间有着潜在的概念上的统一性。

首先是语言和语言的领域,包括发言、演说、描述、陈述、(用语言表达的)论证等等;其次是思想和思维过程的领域,包括思考、推理、解释、说明等等;第三是世界,即我们所言说、所思想的对象,包括构造原理、公式、自然法则等等。

二、逻辑分支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项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反常逻辑:多值逻辑、直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

6.思辨逻辑。

三、逻辑学的演变1.“同中辩异”的认识方法,就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到认识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或者个别特殊性的推理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

2.“善譬”实际上是由已知者向未知者论证的一种演绎推理方法,已知者对甲乙两种事物的共性是已知的,而未知者则只知甲不知乙,因而已知者才有可能用已知的甲来喻未知的乙,使未知者也知道乙。

这是我国古代学者在论证中常用的一种推理证明形式。

3.“二难推论”,是辩论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把二难推理的各种形式作为确立己见、反驳他人主张的工具。

4.“杀盗非杀人”。

盗贼也是人,杀死盗贼怎么不是杀人呢?推理形式,“或、假、效、辟、侔、援、推”等。

侔式推理的五种情况,即“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一非”,并对这五种情况分别作了分析。

“杀盗非杀人”就属于“是而不然”。

5.“矛盾之说”主要是针对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而不是在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只能一真一假。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 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 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 “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 原意:思想. 言辞. 理性. 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 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 知觉. 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 命题(判断). 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 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 公式. 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 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 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 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 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 阶级性)2. 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 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 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 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 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古希腊著名学者. 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 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基础知识

逻辑学基础知识

逻辑学基础知识一、逻辑学的概念1、逻辑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起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逻辑的字根源起于希腊语逻各斯,最初的意思有思想、论点、推理之意,也有宇宙万物包括理性本身所共同遵循的规律之意。

最后发展为英文中的逻辑(英语:logic),中文一般采取音译方式,将其译为逻辑。

2、逻辑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是思维的规律,对思维过程的抽象,也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统一。

研究逻辑的目的是要在思维的层面上弄清楚得到结论的原因。

3、逻辑学是研究规律性事物的一门学科。

逻辑被使用在大部份的智能活动中,但主要在哲学、数学、语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内被视为一门学科。

在哲学里,逻辑被应用在大多数的主要领域之中:形而上学、本体论、知识论及伦理学。

4、逻辑学是对说明的推理系统的研究,它是引导人类(同样也可能是其他有智能的生命/机器/系统)“应当”如何进行推理而提出的系统。

逻辑指出哪些推论形式是有效的,哪些不是。

5、逻辑本身是指推论和证明的思维过程,作为一个形式科学,逻辑透过对推论的形式系统与自然语言中的论证等来研究并分类命题与论证的结构,研究“有效推论和证明的原则与标准”。

6、逻辑的范围从对谬论与悖论的研究之类的核心议题,到利用机率来推论及包含因果论的论证等专业的推理分析。

因此逻辑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等。

7、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和文法与修辞一同被称为古典三学科。

二、逻辑的基本原理1、同一律:事物跟其自身相等同,“自己”不能“不是自己”。

这反映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知性阶段的基本任务,因而同一律是知性认识的基本规律。

2、排中律:事物只能有“是”或“不是”两种状态,不存在其他中间状态。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通常把这条规律表述为: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

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即在论证的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是一门探究推理和证明的学科。

它研究正确推理的规则和形式,以及对于不同的陈述和命题如何进行推断和推理。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命题、推理、证明、谬误、范畴、命题演算、谓词演算、集合论、证明论等。

其中,命题是逻辑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能够被真或假所描述的陈述或命令。

推理则是在一组命题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以推出具有逻辑推理性质的结论。

证明则是通过一系列推理步骤,以确定某个命题是否成立的过程。

谬误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或论证。

范畴则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事物或概念的集合。

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则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推理系统,它们分别用于处理命题和谓词的推理。

集合论则是研究集合及其成员关系的学科,它与逻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证明论则是研究证明的性质、种类和方法的学科,它是逻辑学的重要分支。

逻辑学的概念和方法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 1 -。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1.4论证的分析
1.解析: 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 问题 2.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 可以“独立支持“,以可以”命题相结合 支持“ 对列出隐含前提很有效 多重复合论证:包含两个或更多论证和若干相关 联系并不明显的命题时。 一段话中论证的数目通常取决于其中所含结论的 数目,同一个命题既可在一个论证中作结论, 又可以在另一个论证中做前提。 一个论证的结论作为另一个论证的前提的一串论 证,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被压缩。
1.8 归纳和或然性
归纳论证不要求它们的前提必然地支持结论,而是或然 性地支持。 或然性是必然性的缺失。←永远不会穷尽所有的证据。 归纳论证既不是有效的,也不是无效的。 前提授予结论的或然性越高,论证的价值越高。归纳论 证可以是较好的,较差,或较弱、较强。 附加信息可能强化或弱化或然性。新发现的事实可以改 变我们对或然性的估价,而不能增减演绎的有效性。 或然性是一种程度 归纳论证并不是明确表明其结论仅仅是在某种或然程度 上推出来的。论证中出现或然性并不必然就是归纳论证, 因为有些演绎论证就是关于或然性本身。
3.2 定义的类型和论争的解决
2. 词典定义: 如果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歧义或增加个 人的词汇,而被定义项并不是新词而是已具有固定 的用法,那么这种定义就是词典定义。词典定义不 能给予其被定义项一个迄今还没有的意义,而是报 告其已经具有的意义。词典定义可以真可以假。 词典定义中的真实定义与所指称的事物不一定有关 通常用法VS 异常用法 → 词汇的用法是一种统计问 题,一定不要忽视某种语言大量使用者对词项的使 用方法,否则,词典定义对实际用法就不真或不完 全正确。
2.1 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
信息性:通过明确表述并肯定(或者否定)命题来完成。信息也包括 错误信息,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论证和错误论证。用来描述世界和 进行有关世界的推理。 表达性:揭示或交流情感、感受和态度。 表达性的语句既不真也不假。 但有时会混合用途。 表达有两种:1.独自发泄 2.激发听者在心中引发共鸣 指令性功能:意欲引起或阻止明显的行动。 例:命令和请求 指令性话语不真也不假,但有其他属性:合理、不合理。我们可以为 履行某个行动给出理由。这时靠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

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

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

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

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

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

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

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

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

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

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

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

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概念辨析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

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语词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反映由两个以上的对象所组成的概念。

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

语词中的普通名词表示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外延的多少来进行的,因此,要区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可以通过在概念前面加数量词来进行。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经过组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例如: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所有的同学,也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是中国人”。

前者表示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示非集合概念。

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杭旅游。

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大特色是秀气。

山秀水秀人亦秀。

”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杭州人并不秀。

”区分两类关系:“类”与“分子”:事物的类是由若干同类的分子组成的;“集合体”与“个体”:事物的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有机组成的。

区别:①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

②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指称类中每一个分子;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不能来指称集合体中任一概念。

③类概念的外延是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不是集合体中的个体。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公务员”、“伟大”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不合法”、“非公务员”、“未成年人”、“无罪”等,都是负概念,也叫做否定概念。

任何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范围而言,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在逻辑上称为论域。

理解一个负概念,必须注意它的论域。

在同一论域中,有确定的正概念,就必定有明确的负概念。

一个概念不只是属于某种划分中的一个种类,而是可以分别属于几种不同划分中的三个种类。

例如:“秘书”这个概念既是一个普遍概念,又是一个非集合概念,也是一个正概念。

【思维训练题】据报载,有位匈牙利商人与我国一家制鞋企业签定了订购8万双鞋的合同。

等到货到开箱,这位匈牙利商人傻眼了:8万双鞋都是左脚。

紧急追问,鞋长老板解释说:“汉语的‘双’就是两个。

”无奈的匈牙利商人只得再订购了8万双右脚鞋。

问:在上述诡辩中,诡辩者玩弄了什么违反逻辑的花招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 )和“《阿Q 正传》的作者”(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 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如:学生----大学生 规律-----经济规律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从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看,概念的属种关系是一个类与它的子类之间的关系;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来看,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类与子类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都不同于事物整体和部分关系,因为每一个子类都具有类的属性,每一个特殊也都具有一般的属性,而事物整体的属性却不必然为部分所具有,所以,不能把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属种关系相混同。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 )和“律师”(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 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 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 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刚好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例如:“成文法”(a )和“不成文法”(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法律”(c )的外延。

2.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也叫做对立关系。

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例如:“红色”(a )和“黄色”(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颜色”(c )的外延。

那么,a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大。

凡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之间都具有反变关系,即种概念的内涵比属概念的内涵多,而外延小;属概念的内涵比种概念的内涵少,而外延大。

反变关系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应注意的问题:1.这种反变关系不是数学上可以用数值精确计算的比例关系,只是一种大致趋势。

2.普通逻辑揭示的这种反变关系,目的是为明确概念提供一种逻辑方法,它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3.这种反变关系只限于普通逻辑的眼界——只研究概念形式的抽象性,而撇开了概念内容的具体性。

这与辩证逻辑的眼界不同。

【“反变关系”一例】刘晓庆在《我的路》中说:“做人难。

做女人难。

做名女人更难。

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 a人——女人——名女人——单身名女人这四个概念构成了一个属种关系的系列,相互之间在内涵与外延之间就存在一个反变关系。

二、概念的限制1.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缩小法,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2.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3.思维路径: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

也有方向性,是从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

4.语言方法:增加附加语或限制词,如在名词前加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加状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