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7237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a.png)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摘要:通过本实验能够掌握离子交换法分离阴离子、荧光试剂法鉴定阴离子和近红外光谱法鉴定阴离子的方法,成功分离和鉴定了常见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根离子。
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子交换法分离阴离子的方法,并分离出常见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根离子。
2.掌握荧光试剂法鉴定阴离子的方法,并鉴定分离得到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根离子。
3.掌握近红外光谱法鉴定阴离子的方法,并鉴定分离得到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根离子。
二、实验原理:1.离子交换法分离阴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将不同离子与树脂中的Na+交换,使阴离子被树脂吸附并分离出来。
2.荧光试剂法鉴定阴离子:荧光试剂与阴离子反应产生荧光物质,根据荧光的强度或颜色判断阴离子种类。
3.近红外光谱法鉴定阴离子:近红外光谱区域中阴离子所产生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阴离子种类。
三、实验步骤:1.离子交换法分离阴离子:分别取三个含阴离子的样品,加入少量0.005mol/L NaCl溶液。
将三个样品分别加入三个干燥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中,收集通过的溶液,收集得到三个样品的阴离子分离物。
2.荧光试剂法鉴定阴离子:将阴离子分离物溶于少量水中,并加入不同的荧光试剂,观察荧光变化并判断阴离子种类。
3.近红外光谱法鉴定阴离子:将不同的阴离子样品固定在固体基底上,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根据吸收峰判断阴离子种类。
四、实验结果:通过离子交换法成功分离得到三个样品的阴离子分离物,经荧光试剂鉴定与近红外光谱鉴定,确定分离得到的三种阴离子分别为硫酸根、硝酸根和氯根离子。
五、结论:离子交换法分离阴离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能够分离常见的阴离子;荧光试剂法与近红外光谱法鉴定阴离子的方法也能够准确判断阴离子种类,三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充分确认阴离子的种类。
分离与鉴定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实验报告
![分离与鉴定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5d06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a.png)
分离与鉴定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分离和鉴定常见的非金属阴离子,并研究它们在不同试剂下的化学反应特性。
实验原理:阴离子是电荷为负的离子,而非金属阴离子是在化合物中没有金属阳离子的阴离子。
常见的非金属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I-)、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氢碳酸根离子(HCO3-)和硫代硫酸根离子(S2O32-)等。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些常见的化学试剂来鉴定这些非金属阴离子的存在。
实验步骤:1. 溴苯试剂鉴定溴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溴离子的溶液,加入溴苯试剂。
- 若反应产生橙红色的沉淀,则表明溴离子存在。
2. 银镜反应鉴定碘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碘离子的溶液,加入碘化钾试剂。
- 加入稀硝酸,再滴加少量银氨溶液。
- 若出现镜面反应(镜面变黑),则表明碘离子存在。
3. 巴特利特试剂鉴定硝酸根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硝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巴特利特试剂。
- 若反应产生红色的沉淀,则表明硝酸根离子存在。
4. 钡盐鉴定硫酸根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硫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硝酸钡试剂。
- 若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则表明硫酸根离子存在。
5. 盐酸鉴定碳酸根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盐酸。
- 若反应产生气泡,并放置数分钟后仍有气泡释放,则表明碳酸根离子存在。
6. 碳酸氢钠鉴定氢碳酸根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氢碳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碳酸氢钠试剂。
- 若反应产生气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变蓝色或紫色,则表明氢碳酸根离子存在。
7. 亚铁离子鉴定硫代硫酸根离子:- 取少量待鉴定硫代硫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氨水和一滴亚铁离子溶液。
- 若反应产生深红色或棕褐色的沉淀,则表明硫代硫酸根离子存在。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反应过程,我们可以鉴定出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非金属阴离子。
通过溴苯试剂鉴定,若反应产生橙红色沉淀,我们可以确认溴离子的存在。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e27f04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0.png)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05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2、离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二、注意事项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特点和溶液中离子的共存情况,应首先进行初步试验或分组试验,以消除不可能的离子,然后确定可能的离子。
初步性质检验一般包括:(一)、试液的酸碱性试验;(二)、是否产生气体的试验;(三)、氧化性阴离子的试验;(四)、还原性阴离子的试验;(五)、难溶盐阴离子试验;试剂酸Ba2+Ag+h2so4h2so4h2so4离子H2SO4+HNO3+ki+I2+kmno4so42白色沉淀*SO32酸性气体沉淀可溶性酸反应沉淀至灰色气体+浊度*S2O32反应酸性气体S2黑色沉淀反应(臭鸡蛋味)CO32酸性气体沉淀可溶性酸沉淀可溶性酸PO43沉淀可溶性酸aso43——反应sio32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L白色沉淀br浅黄色沉淀反应I黄色沉淀反应CN酸性气体*反应NO2酸性气体反应NO3-*表明浓度较高时可能发生反应。
经过初步试验后,可以对试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作出判断,然后根据阴离子特性反应作出鉴定。
三、实验仪器和药物离心机、点滴盘、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蒸发皿、浓硝酸,6mol L-1hno3,浓盐酸,2mol L-1hcl,浓H2SO4,2mol L-1h2so4,浓H3PO4,6mol L-1hac,2mnaoh,6mol。
L-1naoh、NH3(6mol.L-1)、pH试纸、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对氨基苯磺酸、α-萘胺、K4[Fe(CN)6]、ZnSO4、AgNO3、Na2[Fe(CN)5No]、澄清BA(OH)2、CdCl(或CD(NO3)(NH4)2Mo422)Na2CO3、NaCl、KBr、Ki、Na3PO4、BaCl2、naso4、naso4、NaSO3、NaSO3、Na2O3、NaNO3、NaNO2c12水、i2水、cc14、0.1mol.l-1kmno4、四、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一),常见阴离子的鉴定1。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45dfff769eae009591bec07.png)
常见阴离子得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得①掌握一些常见阴离子得性质与鉴定反应;②了解阴离子分离与鉴定得一般原则,掌握常见阴离子分离与鉴定得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许多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简单得或复杂得阴离子,例如S2=、Cl=、Br=、NO3=与SO42—等,许多金属元素也可以以复杂阴离子得形式存在,例如VO3=、CrO42-、Al(OH)4-等。
所以,阴离子得总数很多。
常见得重要阴离子有Cl=、Br=、I=、S2-、SO32-、S2O32-、SO42-、NO3-、NO2—、PO43-、CO32—等十几种,这里主要介绍它们得分离与鉴定得一般方法。
许多阴离子只在碱性溶液中存在或共存,一旦溶液被酸化,它们就会分解或相互间发生反应、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得有NO2-、SO32-、S2O32-、S2-、CO32-;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离子(如NO3-、NO2-、SO32—)可与还原性离子(如I-、SO32-、S2O32-、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一些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例如NO2-、SO32-、S2-分别被空气氧化成NO3-、SO42—与S等,分析不当很容易造成错误。
由于阴离子间得相互干扰较少,实际上许多离子共存得机会也较少,因此大多数阴离子分析一般都采用分别分析得方法,只有少数相互有干扰得离子才采用系统分析法,如S2-、SO32-、S2O32-;Cl-、Br-、I—等。
三、器材与药品①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点滴板,滴管,酒精灯,水浴烧杯,离心机等。
②药品:HCl(6mol⋅L-1);HNO3(6mol⋅L—1);H2SO4(3mol⋅L—1);H2SO4(浓);BaCl(0、1mol⋅L-1);AgNO3(0。
1mol⋅L—1);KI(0、1mol·L—1);KMn2O4(0.01mol·L-1);FeSO4(固体);CCl4;pH试纸浓度均为0.1mol·L-1得阴离子混合液:CO32-,SO42-,NO3-,PO43-一组;Cl-,Br-,I-一组;S2—,SO32—,S2O32—,CO32-一组;未知阴离子混合液可配5-6个离子一组。
常见11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11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84beb8fbceb19e8b8f6baa2.png)
实验:常见11种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常见11种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11种常见非金属阴离子:CO32-、SO42-、SO32-、S2O32-、S2-、PO43-、Cl-、Br-、I-、NO2-、NO3-一、初步试验(或消去试验)——完成教材P155表10-41.酸碱性试验——测定阴离子钠盐溶液的pH值阴离子试液一般呈中性或碱性。
若阴离子试液呈酸性,则S2O32-不存在,NO2-和I-、S2-不能共存。
2.挥发性试验——CO32-、SO32-、S2O32-、S2-、NO2-在适当较大浓度的阴离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盐酸,CO32-、SO32-、S2O32-、S2-、NO2-均有气泡现象。
其中:S2O32- + 2H+→ SO2↑ + S↓ + H2O ,溶液变乳白色浑浊,放置变黄,这是S2O32-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S x2-存在干扰。
3.氧化性阴离子试验——NO2-2I- + 2 NO2- + 4H+(HAc酸化) → 2NO↑ + I2 + 2H2OCCl4层呈紫红色,这是NO2-存在的特征。
4.还原性阴离子试验——S2-、SO32-、S2O32-、I-、NO2-、Br-,Cl-(∆)①试样用硫酸酸化,滴加1~2D KMnO4(aq),褪色,则上述6种阴离子存在,Cl-需加热。
②试样用硫酸酸化,滴加I2+淀粉溶液,褪色,则S2-、SO32-、S2O32-离子存在。
③试样用硫酸酸化,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层呈紫红色,则I-存在。
5.分组试验——难溶盐分组①BaCl2分组——CO32-、SO42-、SO32-、S2O32-、PO43-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于阴离子试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CO32-、SO42-、SO32-、S2O32-、PO43-可能存在。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于阴离子试液中加入BaCl2溶液,仅SO42-、S2O32-有沉淀生成,但S2O32-产生的是乳白色浑浊,而SO42-为细晶。
常见阳、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阳、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b43f0f3f61fb7360b4c658e.png)
常见阳、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基本性质; 2.了解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分离方法; 3.了解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特征反应鉴定利用待分离、鉴定的阳离子均能与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依据各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 值不同,可通过控制pH 值的大小来将其分离开,然后再利用各离子的特性逐一鉴定。
(二)常见阴离子的鉴定——特征反应鉴定Hg 2+ + 2I - = HgI 2(红色) HgI 2 + 2I - = [HgI 4]2-(无色)三、实验内容(一)阳离子的分离、鉴定将5mL Mg 2+、Fe 3+、Zn 2+的混合溶液(先在试管中加入3mL 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10滴0.1 mol/L MgCl 2、0.1 mol/L Fe 2(SO 4)3、0.1 mol/L ZnSO 4溶液),注入离心管1中,参照以下步骤进行分离和鉴定。
1.Mg 2+、Fe 3+、Zn 2+的分离(1)在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到混合液中产生沉淀、并使其pH =4时止,Mg 2+ 、Fe 3+ 、Zn 2+Mg 2+ 、 Zn 2+棕色Fe(OH)3稀HCl NaOH,pH=4.0蓝色 示有Fe 3+存在K 4[Fe(CN)6] NaOH,pH=8.0 Zn(OH)2Mg 2+NaOH 粉色示有Zn 2+存在二苯硫腙\△ NaOH,pH=10 红色示有Mg 2+存在EBT然后离心分离。
把上清液移到另一离心管2中;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二遍后,记为沉淀1,留待下面分析。
(2)往离心管2的上层清液中继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溶液中产生沉淀、并使其pH=8时止,把上清液移到另一离心管3中;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二遍后,记为沉淀2,留待下面分析。
2.Mg2+、Fe3+、Zn2+的鉴定(1)Fe3+的鉴定取沉淀1加入去离子水及几滴盐酸,振荡试管使沉淀溶解。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6a7e8b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d.png)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非金属阴离子是指没有金属离子的离子,它们在化学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
分离和鉴定非金属阴离子是化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们在水质分析、环境分析、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等方面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氯离子(Cl-)氯离子是被发现最早和最广泛使用的离子之一。
它通常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
氯离子的分离方法包括溶液酸化、加入银盐等试剂,形成氯化银沉淀进行检测。
鉴定方法包括氯化银沉淀颜色变化、AgNO3溶液滴定等。
2. 硝酸盐离子(NO3-)硝酸盐离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土壤和植物中。
硝酸盐离子的分离方法包括反应试样与五氧化二钒的反应,有钒氧化物形成。
鉴定方法包括金属离子还原法和碳酸气体的检测。
硫酸盐离子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水中、矿物中和硫酸盐矿物中。
分离硫酸盐离子通常使用钡离子或钙离子沉淀,检测沉淀的颜色变化或灼烧残渣化学元素分析。
鉴定方法包括加入水溶性盐类,如盐酸、氯化钡等,然后通过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导法等进行检测。
4. 氢氧化物离子(OH-)氢氧化物离子在水中存在,它是酸碱反应的碱性部分。
分离氢氧化物离子的方法包括通过加酸滴定进行酸碱反应,以及通过加盐酸加热蒸发测定沉淀重量等。
鉴定方法包括使用电极电势寻找中和点、用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用漏斗检测氢氧根离子的滤液沉淀等。
磷酸盐离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常被认为是主要的污染因素之一。
分离磷酸盐离子的方法包括加入酒石酸钾等化合物,形成分离的沉淀检测。
鉴定方法包括吸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物理和化学方法。
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法只是分离和鉴定非金属离子的一小部分。
在实际分析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e91f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8.png)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能正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实验原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包括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利用各个阴离子的特性进行分离与鉴定。
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试剂:氯化银溶液、溴化银溶液、碘化银溶液、硫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钠溶液等。
实验步骤:1. 氯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氯离子。
2. 溴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溴化银溶液。
若产生黄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溴离子。
3. 碘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碘化银溶液。
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碘离子。
4. 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硫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硫酸根离子。
5. 硝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硝酸根离子。
6. 碳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盐酸。
若产生气泡,且气泡通入饱和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碳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述,通过观察产生的沉淀或气泡,可以判断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出或溅入眼睛。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并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准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这对于化学分析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常见阴离子的鉴别方法[1]
![常见阴离子的鉴别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82fed7f6f61fb7360b4c6539.png)
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别二、实验原理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SO42-、SiO32-、PO43-、CO32-、SO32-、S2O32-、S2-、Cl-、Br-、I-、NO3-、NO2-、Ac-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分析。
(2)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能进行分别分析。
在阴离子的分析中,由于阴离子间的相互干扰较少,实际上许多离子共存的机会也较少,因此大多数阴离子分析一般都采用分别分析法,如体系SO42-、NO3-、Cl-、CO32-。
只有在鉴定时,当某些阴离子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才适当采取分离手段,即系统分析法,如S2-、SO32-、S2O32-;Cl-、Br-、I-等。
分别分析方法并不是要针对所研究的全部离子逐一进行检验,而是先通过初步实验,用消去法排除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然后对可能存在的阴离子逐个加以确定。
初步试验包括挥发性试验、沉淀试验、氧化还原试验等,具体为:1. 挥发性实验(利用PH试纸及稀硫酸加之闻味)待检离子:SO32-、 CO32-、 S2O32-、S2-、NO2-反应方程式:2H++ CO32-= H2O+CO2↑2H++ SO32-= H2O+SO2↑2H++ S2O32-= H2O+SO2↑+S↓(黄)2H++ S2-= H2S↑2H++ NO2-=NO↑+ H2O2. 沉淀实验(1) 与 BaCl2的反应(钡组阴离子的检验)SO42-、SiO32-、PO43-、CO32-、SO32-、S2O32-、S2-、Cl-、Br-、I-、NO3-、NO2-、Ac-反应方程式:Ba2++ SO42-=BaSO4↓(白)BaSO4↓+HCl= 不反应3Ba2++2 PO43-=Ba3(PO4)2↓(白)Ba3(PO4)2+3 HCl= BaCl2+H3PO4Ba2++ CO32-=BaCO3↓(白)BaCO3+2 HCl= BaCl2+H2O+CO2↑Ba2++ SO32-=BaSO3↓(白)BaSO3+2HCl= BaCl2+H2O+SO2↑Ba2++ S2O32-=BaS2O3↓(白)BaS2O3+2HCl= BaCl2+H2O+SO2↑+S↓而S2-、、Br-、I-、NO3-、NO2-、Ac-中加入BaCl2后无现象。
7 常见阴离子的初步试验和分别鉴定
![7 常见阴离子的初步试验和分别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4f59d0402020740be1e9bd8.png)
三、阴离子的初步实验
1. 沉淀实验 (1) 与 BaCl2的反应 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SO 在13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 42、SiO32、 PO43-、SO32-、 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 CO32-、S2O32、S2-、Cl- 、Br-、I-、NO3-、NO2-、Ac-,各2滴, 各 滴 然后滴加一滴0.5M BaCl2 然后滴加一滴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 Ba2++ SO42-=BaSO4↓(白) (
实验7 实验7 常见阴离子的初步试验和分别鉴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常见阴离子的性质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方法
二、实验原理
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 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SO42-、SiO32-、PO43-、CO32-、SO32-、 13 S2O32-、S2-、Cl-、Br-、I-、NO3-、NO2-、Ac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 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 (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 分析。 分析。 (2)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 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 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 (2)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 能进行分别分析。 能进行分别分析。
五、思考题
1. 通过初步试验,仍不能作出那几种阴离子是否存在的肯 通过初步试验, 定性判断? 定性判断 2.一中性溶液中含有 2+ 及Ag+, 什么阴离子可能存在? 一中性溶液中含有Ba 什么阴离子可能存在? 一中性溶液中含有 3.在氧化性,还原性实验中,稀HNO3, 稀HCl 和 浓H2SO4 在氧化性,还原性实验中, 在氧化性 是否可以代替稀H 酸化试液, 为什么? 是否可以代替稀 2SO4酸化试液, 为什么?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8ae5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f.png)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阴离子是化学中一类带负电荷的离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和鉴定常见的阴离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2. 熟悉常见阴离子的化学性质;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主要依靠化学反应的特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气体演化反应等方法。
实验步骤:1. 分离: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并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加热、稀释等,使得样品中的阴离子充分溶解。
2. 分组:根据阴离子的不同特性,将样品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3. 沉淀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不同的沉淀试剂反应,观察是否生成沉淀物。
根据沉淀物的颜色、形状和溶解性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阴离子的存在情况。
4. 酸碱中和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酸碱试剂反应,观察是否产生酸碱中和反应。
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和pH值的变化等特征,可以进一步确定阴离子的种类。
5. 气体演化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适当的试剂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根据气体的性质和产生气体的反应类型,可以进一步鉴定阴离子的种类。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反应现象,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沉淀反应:在样品A中加入氯化银试剂后,观察到了白色沉淀物的生成,表明样品A中存在氯离子。
2. 酸碱中和反应:在样品B中加入盐酸试剂后,观察到了气泡的产生,并且溶液的pH值下降,表明样品B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3. 气体演化反应:在样品C中加入硫酸铜试剂后,观察到了蓝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样品C中存在硫化物离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样品A中存在氯离子、样品B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样品C中存在硫化物离子。
【精品】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精品】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1d133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8.png)
【精品】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是化学分析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阴离子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比较多样,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进行实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1、氯离子(Cl-)的分离与鉴定氯离子是比较稳定的一种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主要是以Cl-的形态存在。
一般情况下,氯离子的分离和鉴定都是从溶液中进行的。
其中,氯离子的鉴定采用银盐沉淀的方法。
首先,将待检溶液中的氯离子加入少量的硝酸银(AgNO3),然后观察沉淀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如果沉淀呈现白色,浑浊状,则说明含有氯离子。
然后,将沉淀用氨水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铵(NH4NO3)溶液,然后观察沉淀的变化。
如果发现沉淀再次生成,则说明氯离子没有完全还原,存在于银氨复合物中。
如果没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氯离子已经还原,且不存在于银氨复合物中。
在分析实验中,可以根据沉淀的颜色和形态进一步推算出含氯量的大小。
首先,将待检溶液中的碘离子加入少量的硝酸银(AgNO3)溶液中,并加入少量硫酸(H2SO4),然后加入几滴淀粉蓝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为深蓝色,则说明含有碘离子。
如果溶液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有碘离子。
在进行碘离子的分析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物质如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碘酸盐、二铁三铁离子等都可以干扰碘离子的鉴定。
因此,在进行具体实验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条件,以保证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是化学分析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并注意实验条件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85ac7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6.png)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1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碳酸根离子的鉴定: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几滴盐酸溶液,将蘸取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2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硝酸根的鉴定:点滴板上滴加几滴硝酸钠溶液、硫酸亚铁颗粒、浓硫酸,观察现象。
3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亚硝酸根的鉴定:点滴板上滴加亚硝酸钠溶液、醋酸溶液、对氨基苯磺酸、α-奈胺,观察现象。
4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硫酸根的鉴定:试管中加几滴硫酸钠溶液、盐酸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5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亚硫酸根的鉴定:试管中加几滴亚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6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硫代硫酸根的鉴定:试管中加几滴硫代硫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7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磷酸根的鉴定:试管中加几滴磷酸钠溶液、硝酸、钼酸铵,恒温水浴锅中微热,观察现象。
8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硫离子的鉴定:试管中加硫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酰铁氰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9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氯离子的鉴定:离心管中氯化钠、硝酸、硝酸银溶液,微热、离心后倾倒出上清液,滴加氨水观察现象,滴加硝酸观察现象。
10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碘离子的鉴定:试管中加碘化钾、硫酸、四氯化碳,滴加氯水,观察现象。
11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溴离子的鉴定:试管中加溴化钾、硫酸、四氯化碳,滴加氯水,观察现象。
12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分离和鉴定:离心管中加氯化钠溶液、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观察现象;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离心管中滴加氨水观察现象,离心后分出上清液,上清液中滴加硝酸观察现象;离心管中加少量锌粉、硫酸,观察现象,再次离心分出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四氯化,滴加氯水观察现象。
13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的分离和鉴定:1号和2号试管中均加入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1号试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观察现象,2号试管中加少量碳酸铬固体观察现象,2号试管离心后分出上清液至3号和4号试管中,3号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观察现象,4号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十九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十九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d9533ecd15abe23482f4d4f.png)
三、氧化性阴离子的试验
在酸化的试液中加入KI溶液和CCl4 层呈紫色,则有氧化性阴离子存在, 如NO2-离子。
四、还原性阴离子的试验
在酸化的试液中,加入KMnO4稀溶液,若 紫色褪去,则可能存在S2-、SO32-、S2O32-、 Br-、I-、NO2-等离子;若紫色不褪,则上述 离子都不存在。试液经酸化后,加入I2-淀 粉溶液,蓝色褪去,则表示存在SO32-、 S2O32-、S2-等离子。
阴离子多数是由两种和两种以上元素构 成的酸根或配离子,同一种元素的中心
原子能形成多种阴离子,例如:由S可 以构成S2-、SO32-、SO42-、S2O32-、 S2O82-等见的阴离子;由N可以构成 NO-3-、NO2-等等。
在非金属阴离子中,有的与酸作用生 成挥发性的物质,有的与试剂作用生 成沉淀,也有的呈现氧化还原性质。 利用这些特点,根据溶液中离子共存 情况,应先通过初步试验或进行分组 试验,以排除不可能存在的离子,然 后鉴定可存在的离子。
现象:
生成AgCl白色沉淀,溶于 NH3·H2O,生成无色的[Ag(NH3)2]+配 离子,加HNO3酸化,又出现AgCl 白色沉淀。
10. I-的鉴定
取5滴I-试液于离心管中,加2滴2 mol·L-1 H2SO4及3滴CCl4,然后逐滴 加入Cl2水,并不断振荡试管,如 CCl4层呈现紫红色(I2),然后褪至 无色(IO3-),示有I-存在。
纸测定其pH,然后加10滴6mol·L-1HCl 溶液,并立即将事先沾有一滴新配制的 石灰水或Ba(OH)2溶液的玻棒置于试管口 上,仔细观察,如玻棒上溶液立刻变为 浑浊(白色),结合溶液的pH,可以判 断有CO32-存在。
反应方程式如下: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d233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6.png)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离和鉴定常见非金属阴离子,掌握阴离子分离的基本方法和鉴定非金属离子的常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阴离子分离原理阴离子分离是利用不同阴离子与某些阳离子形成难溶沉淀或络合物的特点,将不同的阴离子分开。
例如,硝酸根、氯根和碘根可以与银离子形成沉淀,而硫酸根则可以与钡盐形成沉淀。
2. 非金属阴离子的化学性质(1)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或氮气。
(2)氯根:具有强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还原为氯气。
(3)碘根: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还原为碘。
(4)硫酸根:在稀酸中无明显反应,但在浓硫酸中会发生脱水反应。
3. 非金属阴离子的鉴定方法(1)硝酸根:加入硝酸银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2)氯根:加入硝酸银试剂,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氨水可以溶解沉淀。
(3)碘根:加入氯化铁(III)试剂,产生紫色溶液。
(4)硫酸根:加入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三、实验步骤1. 阴离子分离取4个试管,分别加入0.5mL的NaCl、NaNO3、NaI和Na2SO4溶液。
分别滴加2-3滴AgNO3溶液,并观察是否出现沉淀。
将出现沉淀的试管标记好。
2. 硝酸根的鉴定将标记好的含有AgCl和AgI的试管分别滴加NH3·H2O溶液。
观察是否出现溶解现象。
然后将含有AgNO3的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3. 氯根的鉴定将标记好的含有AgNO3和AgI的试管中滴加NH3·H2O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溶解现象。
然后将含有AgCl的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棕色沉淀。
4. 碘根的鉴定将含有AgNO3和AgCl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使其呈弱碱性。
然后将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紫色溶液。
5. 硫酸根的鉴定将含有BaSO4沉淀的试管中滴加HCl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气泡。
然后将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褐色沉淀。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c162e4524de518964b7d24.png)
NO2-
H2S 也能使 I2-淀粉溶液 或稀 KMnO4 溶液褪色
(2)除碱金属盐和 NO3-、ClO3-、ClO4-、Ac-等阴离子形成的盐易溶解外,其余的盐类大多 数是难溶的。目前一般多采用钡盐和银盐的溶解性差别,将常见 15 种阴离子分为 3 组,见表 3-3。
由此可确定整组离子是否存在。 (3)除 Ac-、CO32-、SO42-和 PO43-外,绝大多数阴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性,在溶液
固体试剂: PbCO3、NaNO2、FeSO4·7H2O、锌粉。 酸碱溶液:HCl (2.0mol·L-1,6.0mol·L-1,浓)、H2SO4 (1.0mol·L-1,3.0mol·L-1,6.0mol·L-1,
浓)、HNO3 (2.0mol·L-1,6.0mol·L-1,浓)、NaOH (2.0mol·L-1,6.0mol·L-1)、NH3·H2O (2.0mol·L-1,6.0mol·L-1,浓)。 盐溶液: NaNO2 (0.1 mol·L-1)、NaNO3 (0.1 mol·L-1)、KI (0.1 mol·L-1)、NaCl (0.1 mol·L-1)、 KBr (0.1 mol·L-1)、Na2SO3 (0.1 mol·L-1)、Na2S2O3 (0.1 mol·L-1)、Na2CO3 (0.1 mol· L-1)、Na2S (0.1 mol·L-1)、Na2SO4 (0.1 mol·L-1)、AgNO3 (0.1 mol·L-1)、(NH4)2MoO4 (0.1 mol·L-1)、KMnO4 (0.01 mol·L-1)、BaCl2 (0.1 mol·L-1)、K4[Fe(CN)6] (0.1 mol·L-1)、 ZnSO4 (饱和)。 其他试剂:Na2[Fe(CN)5NO]溶液(5%)、氯水(新配制)、I2-淀粉溶液、CCl4、对氨基苯磺酸(1 %)、α-萘胺(0.4%)。
实验70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pdf
![实验70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pdf](https://img.taocdn.com/s3/m/5f43491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9.png)
实验70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1.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基本性质; (2)了解常见阴离子的分离方法; (3)了解常见阴离子的鉴定方法。
2.实验提要本实验就是根据常见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与试剂离子反应,生成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如: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溶液颜色的改变;有气体产生。
)的新化合物的性质,来确定被鉴定阴离子存在与否。
并由此确定其分离、鉴定的简便方法。
本实验分离、鉴定的阴离子为Cl -、Br -、I -,他们与AgNO 3反应均生成沉淀,根据沉淀的性质将他们分离后再逐一鉴定,具体过程如下:Cl -、Br -、I -HNO 3,AgNO 3 △(1)AgCl 、AgBr 、Agl溶液弃去(NH 4)2CO 3(2)Ag(NH 3)+2、Cl-AgBr 、AgIAgBr CCl 4层显紫红,示有I -CCl 4层显棕黄,示有Br-氯水,CCl 4氯水本实验鉴定的阴离子为常见阴离子,可采用其典型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定。
如Ba 2+ + SO 2-4═ BaSO 4(白色沉淀)Hg 2+ + 2I - ═ HgI 2(红色沉淀)HgI 2 + 2I -═ [HgI 4]2-(无色)3.仪器与试剂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
试剂:0.1mol·L -1NaCl ,0.1 mol·L -1NaBr ,0.1mol·L -1NaI ,6 mol·L -1HNO 3,0.1mol·L -1AgNO 3,饱和(NH 4)2CO 3溶液,Zn 粉,2mol·L -1H 2SO 4,CCl 4,Cl 2水,0.1mol·L -1BaCl 2,3mol·L -1HCl ,淀粉溶液,钼酸铵,氨基苯磺酸,α -萘胺,0.1mol·L -1CuCl 2,0.1mol·L -1NaNO 3,0.1mol·L -1Na 3PO 4,0.1mol·L -1Na 2SO 3,0.1mol·L -1Na 2S 2O 3,0.1mol·L -1Na 2SO 4,0.2mol·L -1SrCl 2,6 mol·L -1HA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还原性试验
a. I2-淀粉试验 待检阴离子:SO32-、S2-、S2O32-。 在 3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SO32-、S2-、S2O32-的试液 3~4 滴,用 1.0 mol·L-1 H2SO4 溶液酸化后, 滴加 I2-淀粉溶液 2 滴,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b. KMnO4 试验 待检阴离子:Cl-、Br-、I-、SO32-、S2-、S2O32-、NO2-。 在 7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Cl-、Br-、I-、SO32-、S2-、S2O32-、NO2-的试液 3~4 滴,用 1.0 mol· L-1 H2SO4 溶液酸化后,滴加 0.01 mol·L-1 的 KMnO4 溶液 2 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 程式。
四、实验内容
1.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1)酸碱性试验
对于混合阴离子试液,首先用 pH 试纸测定其酸碱性,若试液呈强酸性,则低沸点酸或易分解 酸的阴离子如 CO32-、SO32-、S2O32-、S2-、NO2-等不存在。若为中性或弱碱性,则继续以下试验。
(2)挥发性试验 待检阴离子:SO32-、 CO32-、 S2O32-、S2-、NO2-。 在 5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SO32-、 CO32-、 S2O32-、S2-、NO2-的试液 3~4 滴,再加入 3.0 mol· L-1 H2SO4 溶液 2 滴,用手指轻敲试管的下端,必要时在水浴中微热,观察微小气泡的产生,颜色及 溶液是否变浑。如何检验产生的 SO2、CO2、H2S 和 NO2 气体?写出反应方程式。由此可判断这些阴 离子是否存在。 (3)沉淀试验 ① 与 BaCl2 的反应 待检阴离子:SO42-、PO43-、SO32-、CO32-、S2O32-。 在 5 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 SO42-、PO43-、SO32-、CO32-、S2O32-的试液 3~4 滴,然后滴加 0.1 mol·L-1 的 BaCl2 溶液 3~4 滴,观察沉淀的生成。离心分离,试验沉淀在 6.0 mol·L-1 HCl 溶液中 的溶解性。解释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 与 AgNO3 的反应 待检阴离子:Cl-、Br-、I-、SO42-、PO43-、SO32-、CO32-、S2-、S2O32-。 在 9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Cl-、Br-、I-、SO42-、PO43-、SO32-、CO32-、S2-、S2O32-的试液 3~4 滴,再滴加 0.1 mol·L-1 的 AgNO3 溶液 3~4 滴,观察沉淀的生成与颜色的变化(Ag2S2O3 刚生成时 为白色,迅速变黄→棕→黑)。然后用 6.0 mol·L-1 HNO3 溶液酸化,观察哪些沉淀不溶于 HNO3(若 S2-和 S2O32-生成的沉淀不溶解,可加热后再观察)。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还原性的试验 ① 氧化性试验 待检阴离子:NO2-、NO3-。 在 2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NO2-、NO3-试液 10 滴,用 3.0 mol·L-1 H2SO4 溶液酸化后,加 CCl4 10 滴和 0.1 mol·L-1 KI 溶液 5 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中可能相互作用,改变离子原来的存在形式。在酸性溶液中,强还原性的阴离子 SO32-、S2O32-、S2 -可被 I2 氧化。利用加入 I2-淀粉溶液后是否褪色,可判断这些阴离子是否存在。用强氧化剂 KMnO4 与之作用,若红色消失,还可能有 Br-、I-弱还原性阴离子存在。如红色不消失,则上述还原性阴离 子都不存在。Cl-的还原性更弱,只有在 Cl-和 H+浓度较大时,Cl-才能将 KMnO4 还原。
根据以上阴离子的分析特性进行初步试验,可以对试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作出判断,然后根
据存在离子性质的差异和特征反应进行分别鉴定。
常见 15 种阴离子的初步试验步骤及反应概况列于表 3-4 中。
表 3-4 常见 15 种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试 结剂
果 阴离子
发生气体 或沉淀试验 (稀 H2SO4)
BaCl2 (中性或 弱碱性)
冷 HNO3)
Cl-、Br-、I-、S2-
银盐难溶于水和稀 HNO3(Ag2S 溶于热 HNO3)
第三组 无组试剂
NO2-、NO3-、Ac-
钡盐和银盐都溶于水
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阴离子 NO2-可氧化 I-成为 I2,使淀粉溶液变蓝,用 CCl4 萃取后,CCl4 层 呈现紫红色,而 NO3-只有浓度大时才有类似反应。AsO43-氧化 I-成为 I2 的反应是可逆的,若在中 性或弱碱性时 I2 能氧化 AsO33-生成 AsO43-。
S2-
NO2-
H2S 也能使 I2-淀粉溶液 或稀 KMnO4 溶液褪色
(2)除碱金属盐和 NO3-、ClO3-、ClO4-、Ac-等阴离子形成的盐易溶解外,其余的盐类大多 数是难溶的。目前一般多采用钡盐和银盐的溶解性差别,将常见 15 种阴离子分为 3 组,见表 3-3。
由此可确定整组离子是否存在。 (3)除 Ac-、CO32-、SO42-和 PO43-外,绝大多数阴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性,在溶液
固体试剂: PbCO3、NaNO2、FeSO4·7H2O、锌粉。 酸碱溶液:HCl (2.0mol·L-1,6.0mol·L-1,浓)、H2SO4 (1.0mol·L-1,3.0mol·L-1,6.0mol·L-1,
浓)、HNO3 (2.0mol·L-1,6.0mol·L-1,浓)、NaOH (2.0mol·L-1,6.0mol·L-1)、NH3·H2O (2.0mol·L-1,6.0mol·L-1,浓)。 盐溶液: NaNO2 (0.1 mol·L-1)、NaNO3 (0.1 mol·L-1)、KI (0.1 mol·L-1)、NaCl (0.1 mol·L-1)、 KBr (0.1 mol·L-1)、Na2SO3 (0.1 mol·L-1)、Na2S2O3 (0.1 mol·L-1)、Na2CO3 (0.1 mol· L-1)、Na2S (0.1 mol·L-1)、Na2SO4 (0.1 mol·L-1)、AgNO3 (0.1 mol·L-1)、(NH4)2MoO4 (0.1 mol·L-1)、KMnO4 (0.01 mol·L-1)、BaCl2 (0.1 mol·L-1)、K4[Fe(CN)6] (0.1 mol·L-1)、 ZnSO4 (饱和)。 其他试剂:Na2[Fe(CN)5NO]溶液(5%)、氯水(新配制)、I2-淀粉溶液、CCl4、对氨基苯磺酸(1 %)、α-萘胺(0.4%)。
实验 24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常见阴离子的有关分析特性。 2.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IIIA 族到ⅦA 族的 22 种非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常常生成阴离子,阴离子可分为简单阴离子 和复杂阴离子,简单阴离子只含有一种非金属元素,复杂阴离子是由两种和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酸 根或配离子。形成阴离子的元素虽然不多,但是同一元素常常不止形成一种阴离子。例如:由 S 就 可以构成 S2-、SO32- 、SO42-、S2O32-、S2O82-等常见的阴离子;由 N 也可以构成 NO3-、NO2-等等, 存在形式不同,性质各异,所以分析结果要求知道元素及其存在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 (+)
注:“+”为有反应现象;“(+)”为试验现象不明显,只有阴离子浓度大时才发生反应。
2
三、实验用品
仪器与材料:试管、离心试管、烧杯、点滴板、酒精灯、pH 试纸、KI-淀粉试纸、Pb(Ac)2 试纸、离 心机。
大多数阴离子在分析鉴定中彼此干扰较少,而且可能共存的阴离子不多,许多阴离子还有特效 反应,故常采用分别分析法。只有当先行推测或检出某些离子有干扰时才可适当地进行掩蔽或分离。
在进行混合阴离子的分析鉴定时,一般是利用阴离子的分析特性进行初步试验,确定离子存在 的可能范围,然后进行个别离子的鉴定。阴离子的分析特性主要有:
AgNO3 (稀 NHO3)
还原性阴离子试验
氧化性阴
I2-淀粉 (稀 H2SO4)
KMnO4 (稀 H2SO4)
离子试验 KI(稀 H2SO4,CCl4)
SO42- SO32- S2O32- CO32- PO43- AsO43- AsO33- SiO32- Cl- Br-
I- S2- NO2- NO3- Ac-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可推断出混合液可能存在的离子,然后进行分别鉴定。
2.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 (1)Cl-的鉴定 在离心试管中加 5 滴 0.1 mol·L-1NaCl 溶液,再加入 1 滴 6 mol·L-1HNO3,振荡试管,加入 5 滴 0.1 mol·L-1AgNO3,观察沉淀的颜色。然后离心沉降后,弃去清液,并在沉淀中加入数滴 6 mol· L-1NH3·H2O,振荡后,观察沉淀溶解,然后再加入 6mol·L-1HNO3,又有白色沉淀析出,就证明 Cl-的存在。 (2)Br-的鉴定 取 2 滴 0.1 mol·L-1KBr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1 滴 1 mol·L-1H2SO4 和 5 滴 CCl4,然后加入氯 水,边加边摇,若 CCl4 层出现棕色或黄色,表示有 Br-存在。 (3)I-的鉴定 取 2 滴 0.1 mol·L-1KI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1 滴 1 mol·L-1H2SO4 和 5 滴 CCl4,然后加入氯水, 边加边摇,若 CCl4 层出现紫色,再加氯水,紫色褪去,变成无色,表示有 I-存在。 (4)S2-的鉴定 ① 取 0.1 mol·L-1Na2S 溶液 5 滴于试管中,加数滴 2.0 mol·L-1 HCl 溶液,若产生的气体使 Pb(Ac)2 试纸变黑,则表示有 S2-存在。 ② 在点滴板上滴 2 滴 0.1 mol·L-1Na2S 溶液,加 2 滴亚硝酰铁氰化钠(Na2[Fe(CN)5NO])溶液, 若溶液显示特殊的红紫色,则表示有 S2-存在。 (5)SO32-的鉴定 ① 取 0.1 mol·L-1Na2SO3 溶液 5 滴于试管中,加 3 滴 I2-淀粉溶液,用 2.0 mol·L-1 HCl 溶液酸 化,若蓝紫色褪去,则表示有 SO32-存在(但试液中要保证无 S2-和 S2O32-,否则会干扰)。 ② 在点滴板上滴 1 滴饱和 ZnSO4 溶液,加 1 滴 0.1 mol·L-1 K4[Fe(CN)6] 溶液,即有白色沉淀产 生,继续加 1 滴 Na2[Fe(CN)5NO],1 滴 0.1 mol·L-1Na2SO3 溶液,用稀氨水调节溶液为中性,白色 沉淀转化为红色沉淀,表示有 SO32-存在(试液中有 S2-会干扰鉴定)。 (6)S2O32-的鉴定 ① 在点滴板上滴 2 滴 0.1 mol·L-1Na2S2O3 溶液,加 2~3 滴 0.1 mol·L-1AgNO3 溶液,观察沉 淀颜色的变化(白-黄-棕-黑)。利用 Ag2S2O3 分解时颜色的变化可以鉴定 S2O32-的存在。 ② 取 0.1 mol·L-1Na2S2O3 溶液 5 滴于试管中,加 2.0 mol·L-1 HCl 溶液数滴(若现象不明显, 可适当加热),若溶液变浑浊,则表示有 S2O32-存在。 (7)SO42-的鉴定 取 0.1 mol·L-1Na2SO4 溶液 5 滴于试管中,加 6.0 mol·L-1 HCl 溶液 2 滴,再加入 0.1 mol·L-1BaCl2 溶液 2 滴,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表示有 SO42-存在。 (8)NO2-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