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汇总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课件
数据处理原理
了解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如统计 分析、图表制作等,能够正确处理和 解释实验数据。
实验操作原理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如离心、 过滤、消毒等,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器 材和设备。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使用
学会正确使用各种生物实 验器材,如显微镜、离心 机、天平等,确保实验的 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技巧
样本量。
优化实验条件
可以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例 如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 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引入更多对照组
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条件对细 胞生长的影响,建议在未来的 实验中引入更多的对照组。
提高操作规范性
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培训和 监督,以减少操作误差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
2023-2026
PART 04
实验结果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 每次实验的数据,包括温度、pH 值、颜色变化等,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
通过表格和图表等形式,对实验 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数据 之间的关联和规律,为实验结论 提供有力支持。
结果展示与解 展示,使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实验器材是进行生物实验所必需的工具 和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皿
、PCR仪等。
这些器材在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影响实验的效率和结果。因此,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实验器材是至关重要
的。
在使用实验器材时,需要注意器材的保 养和维护,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同时,还需要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36页PPT
5.2.0
• 考试说明(2019):
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实验问题的能力。
提出设计对实验题思路时,最为 关键的是抓住3个变量,即实验变 量(自变量)、相关变量、反应 eated w变ith量A(spo因se.变SlEid量veasl)ufoart。i.oNnEoTnl3y..5 Client Profile 5.2.0 在具Co体pyr设igh计t 2过019程-20中19,As实pos验e P变ty 量Ltd怎. 样操纵?相关变量怎么控制?反 应变量怎么检测?
甲物状活腺动激测素 定溶仪液等,。蒸馏E水v,al灌ua胃ti器on,o耗n氧ly量. 测定装置,小动 eated(w实i验th提A示sp:o给se药.S途li径de为s 每fo日r 灌.N胃E,T给3.药5剂C量lie和n仪t P器r操of作ile不5.2.0
作考试要C求o,p室yr温ig恒ht定2。01) 9-2019 Aspose Pty Ltd.
在探究实验题中常见的错误
1、没有弄清题意-------------------------审题错误 2、忽视实验原理的分析----------------科学性错误 3、实验材料、仪器功能不熟悉-------实践经验不足 4、混淆假设与预期,结果与结论--缺乏方法性知识
5、不会控制变量、E观va察lu和at测ion量o实nl验y.变化 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缺5 C乏li方en法t P性ro知fi识le 5.2.0
(3)C预o测py实rig验h结t 2果019-2019 Aspose Pty Ltd.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复习ppt课件
(要求与说明:采用滴喂法饲喂相关溶液、广口瓶可严格密封,小白鼠会因缺氧而窒息 死亡)
(3)实验步骤:
1、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 号A、B。
2、A组的小白鼠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适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 溶液,B组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1)该实验原理是: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 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 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 (3)实甲验状步腺骤激:素对小白鼠的代谢起促进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促进新陈代谢。饲喂甲状腺激素的 小白鼠在密闭容器中会因活动增强、耗氧增加而更容易窒息死亡。
3
例: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代谢的影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与用具: 小白鼠、滴喂管、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广口瓶、秒表等
3、标注
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 都要在图例中注明。
4、图题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图
20
表格的基本格式 表格名称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记录表
因变 量测 量指 标
栏头 列题
行题
组别或自变量具体内容
数据格
平均值
记录实验结果
需要时,也可以将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 位置互换。
21
例1(2013浙江卷31题)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 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 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 (在以下坐标系中用长耗发氧育量(和或体耗长氧变量化和的体示长意)曲的线影表响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③切上除述甲分状组腺时后,,还小可鼠增体设长丙变组化作的为原实甲因验状是组腺,_激_丙_素_组_促_:_进__新____陈。__代__谢_,__此__过__程。需要消耗氧
(3)实验步骤:
1、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 号A、B。
2、A组的小白鼠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适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 溶液,B组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1)该实验原理是: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 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 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 (3)实甲验状步腺骤激:素对小白鼠的代谢起促进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促进新陈代谢。饲喂甲状腺激素的 小白鼠在密闭容器中会因活动增强、耗氧增加而更容易窒息死亡。
3
例: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代谢的影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与用具: 小白鼠、滴喂管、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广口瓶、秒表等
3、标注
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 都要在图例中注明。
4、图题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图
20
表格的基本格式 表格名称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记录表
因变 量测 量指 标
栏头 列题
行题
组别或自变量具体内容
数据格
平均值
记录实验结果
需要时,也可以将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 位置互换。
21
例1(2013浙江卷31题)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 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 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 (在以下坐标系中用长耗发氧育量(和或体耗长氧变量化和的体示长意)曲的线影表响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③切上除述甲分状组腺时后,,还小可鼠增体设长丙变组化作的为原实甲因验状是组腺,_激_丙_素_组_促_:_进__新____陈。__代__谢_,__此__过__程。需要消耗氧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共72张PPT)
实验材料:
蝗虫等精巢
1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P88
一、实验原理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 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二、方法步骤 1.根尖培养 2.低温诱导
3.固定
4.制作装片 5.显微镜观察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三、试剂及用途
1.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 2.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 3.解离液(体积分数15%盐酸和体积分数95%酒精1∶1 混合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4.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
(四)调查类
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P7
光学显微镜
(1)如何根据结构区分目镜与物镜?
(2)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先用低倍镜观察
“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
(2)再换高倍镜观察
① 把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 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观察。 ③ 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④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14.(2013江苏)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 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探究类
6.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P78、P83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 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
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液)3-5分钟;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实验复习专题 课件(共33张PPT)
小结
(一)对照性原则
控制变量法
在生物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影响 某一个生命活动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 很多。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当研究 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它 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 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 是一种研究问题的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
精心策划实验方法
①淀粉
(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碘液 (蓝色)
②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
③CO2 ——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乳酸
——pH试纸
⑤O2
——余烬复然
⑥蛋白质 ——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红色)
⑦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 (红色)
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 ,应注意等量的原 ①生则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 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
型号、洁净度等要完全一样。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 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 意义的,但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的目的要 明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 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 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 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 的基本原则。
明确实验要 求和目的
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法 。 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通过实验法或观察法对模 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4 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5 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6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研磨过滤法。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专题生物高中课本实验用PPT课件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 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1处2 于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 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 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 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 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视野:细胞数少、细胞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 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 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6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装片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 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装片:异物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装 片上; ②换目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消失,则 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后也不消失, 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观察细胞 中
的DNA、 RNA
观察线 粒体
观察细胞 有丝分裂 (低温 诱导)
观察细胞 减数分裂
DNA、 RNA的
分布
线 粒 染体 色 观 察
染 色 体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1处2 于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 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 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 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 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视野:细胞数少、细胞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 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 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6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装片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 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装片:异物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装 片上; ②换目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消失,则 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后也不消失, 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观察细胞 中
的DNA、 RNA
观察线 粒体
观察细胞 有丝分裂 (低温 诱导)
观察细胞 减数分裂
DNA、 RNA的
分布
线 粒 染体 色 观 察
染 色 体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复习课件(共16张PPT)
真题再现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
色
•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 似)的一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 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 的量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 必修一 • (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P7 •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P18 • (3)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 •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P47 •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P60 •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P61 •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P78 P83 •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P97 •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 •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P110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 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精品课件)
载物台可用抹布清洁。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
是
D
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D长度和宽度 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筒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物镜
镜柱
镜座
(二)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流程
放置---对光(低倍镜)---调焦(低倍镜)---观察(高倍镜)
A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B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 标本0.5cm处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E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 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F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G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H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2.学生实验(选修部分)
6-1基因工程
序号 选修3
课题内容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观察类实验(必修部分)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流程
必修1 (p26)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1(p7)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修17(p47)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必修1(p6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必修1(p11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五)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有气泡
同一视野一部 分清晰另一部 分不清晰
视野太亮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
是
D
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D长度和宽度 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筒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物镜
镜柱
镜座
(二)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流程
放置---对光(低倍镜)---调焦(低倍镜)---观察(高倍镜)
A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B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 标本0.5cm处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E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 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F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G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H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2.学生实验(选修部分)
6-1基因工程
序号 选修3
课题内容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观察类实验(必修部分)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流程
必修1 (p26)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1(p7)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修17(p47)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必修1(p6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必修1(p11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五)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有气泡
同一视野一部 分清晰另一部 分不清晰
视野太亮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实验专题(共99张)PPT课件
滴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于 载玻片上染色5min
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 使观察效果最佳
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
调节清晰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
察
.
7
四、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 DNA、RNA分布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DNA、RNA分布
.
8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
9
实验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
一.实验目的: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
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但不能看到其具体的构造。
三.方法步骤:
(4)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 必修1 高 (11个) 考 要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求 的 必修2
(3个)
实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B 将涂片用8%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
C 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 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马上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物镜
2、在处理洋葱根尖细胞时,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D A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 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水解DNA,破坏DNA分子结构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PPT课件 图文
• 实验四 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 合液).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10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 染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 洋红液)染色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 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 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总结
• 试剂
检验物质
反应颜色
斐林(要加热) 还原糖
砖红色沉淀
双缩尿
蛋白质
紫色
苏丹 Ⅲ / Ⅳ
脂肪
橘黄/红
碘
淀粉
蓝色
DNA
二苯胺(加热) 蓝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
吡啰红
红色
线粒体
健那绿(唯一的活体染色剂)蓝绿色
染色体
龙胆紫
紫色
染色体
醋酸洋红
红/紫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总结
• ① 酶在不同PH下的活性:提供酸性环境(浓度 不要求掌握的) ②15% 15%的HCl和95%的酒精:解离液在观 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与酒精1:1混 合,起解离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汇总(新人教版)
坚持
广东高考实验命题规律:
1、选择题命题注重基础性、模块覆盖(必修1、2、3 及选修1),难度不大,易得分。 考查:主要考查考纲所列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 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2、非选择题命题注重核心知识、多以生产生活实际为 背景,能力要求较高,提分点。 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 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 方法,能对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必修1P7)
一、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取镜安放 3、对光 4、放置玻片标本 5、观察 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坚持
(一)、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使用要点:
先低后高, 镜筒 找移转调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C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 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A、向右方 B、向上方 坚C持、向左方 D、向下方
高倍镜观察 取材
染色
细胞活性 观察、现象
SiO2:研磨得 更充分;
CaCO3:防止 色素被破坏
DNA的粗提 DNA 取与鉴定
二苯胺
坚持蓝色
鸡血、洋 葱
沸水中加热 5min
DNA、RNA 的分布
线粒体
叶绿体
口腔上皮细胞, 吡罗红;
洋葱内表皮细 胞
甲基绿
口腔上皮 细胞;
健那绿
黑藻
无
死亡
保持活性 数小时 活细胞
细胞核染成绿色 细胞质染成红色
蓝绿色
绿色、扁平的椭 球形或球形
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分 生区细胞
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
死亡
细胞减数分裂蝗数虫分精裂母固细 定胞装减片
各时期染成深色染 色体的变化特点
坚持
一、观察类实验(必修部分)
序号
实验内容
必修1 (p26)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1(p7)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修17(p47)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必修1(p6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必修1(p11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修2(p2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必修2 (p88)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实验流程
取材→ (染色) →制片→ 显微观察 →结论
能理解低实温验诱目的导、染原色理体、加方倍法和的操原作理步是骤什,么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
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坚持成两个子细胞
(三)高倍镜与低倍镜
项目 目镜与物
镜组合 与玻片的
距离
视野
低倍镜 物镜短/目镜长
细胞数目多 细胞体积小
视野较亮
高倍镜 物镜长/目镜短
细胞数目少 细胞体积大
视野较暗
坚持
(三)高倍镜与低倍镜
1、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找-移-转-调 ①找到要观察的对象(在低倍镜下)
②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怎么移?)
判断污物在何处: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移动,如果移 动,则污物在装片内部或表面,移动装片,污物不动, 一般在镜头上,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移动,若污物移动, 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反之则污物可能在物镜上
坚持
(五)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有气泡
同一视野一部 分清晰另一部 分不清晰
视野太亮
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 水太少
材料厚薄不均匀 光线太强;光圈太大;反射太强
坚持
(六)显微镜的维护与清洁 1、用完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呈“八”字,降下镜 筒 2、再物装镜箱与;目镜镜头的清洁必须用专用的擦镜纸;
载物台可用抹布清洁。
坚持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D长度和宽度 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实验一般流程: 取材→材料处理→检测或分离→观察→结论
坚持
实验名称 物质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注意事项
淀粉的 鉴定
还原糖 的鉴定
淀粉
碘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蓝色
砖红色 沉淀
脱色的
叶片
无
苹果或梨 甲乙液现混现 的匀浆等 用、水浴加热
脂肪的 鉴定
脂肪
苏丹Ⅲ(或 Ⅳ)染色
橘黄(或 红)色
花生种 子切片
需用高倍镜 观察
低温诱导植物 染色体数目变 化
洋葱根尖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死亡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植物细胞质壁 紫色洋葱表
分离
皮细胞
无
坚持
保持活性
质壁分离;液泡 变小,颜色变深
二、鉴定类实验
序号
实验内容
必修1(p18)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必修1(p97)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选修1(p54)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物镜
镜柱
镜座
取镜——对光——安放装片坚持——下降镜筒——调焦。
使用流程
(二)显微镜的使用
放置---对光(低倍镜)---调焦(低倍镜)---观察(高倍镜)
A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B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 标本0.5cm处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E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 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F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G转动细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H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坚中持 央
蛋白质 的鉴定
尿糖的 检测
叶绿体中 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
蛋白质
双缩脲 试剂
葡萄糖 葡萄糖 试纸
四种 色素
提取液:无 水乙醇;分 离液:层析 液
紫色
豆浆、稀 先加A液,后
蛋清等
加B液,摇匀
水、葡萄糖
有色
溶液、三份
无
模拟“尿样”
胡萝卜素:橙黄 叶黄素:黄 叶绿素a:蓝绿 叶绿素b:黄绿
新鲜的 绿叶(如 菠菜叶)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不用上升镜筒)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否则易压碎 玻片和坚持损坏透镜)
2、物像及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
上
d?
P
实物
物像
坚持
2、物像的放大倍数
* 放大的不是细胞的面积,而是长度与宽度
•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物像中污点所在位置的判断: 物镜上?目镜上?玻片上?
坚持
广东高考实验命题规律:
1、选择题命题注重基础性、模块覆盖(必修1、2、3 及选修1),难度不大,易得分。 考查:主要考查考纲所列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 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2、非选择题命题注重核心知识、多以生产生活实际为 背景,能力要求较高,提分点。 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 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 方法,能对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必修1P7)
一、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取镜安放 3、对光 4、放置玻片标本 5、观察 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坚持
(一)、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使用要点:
先低后高, 镜筒 找移转调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C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 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A、向右方 B、向上方 坚C持、向左方 D、向下方
高倍镜观察 取材
染色
细胞活性 观察、现象
SiO2:研磨得 更充分;
CaCO3:防止 色素被破坏
DNA的粗提 DNA 取与鉴定
二苯胺
坚持蓝色
鸡血、洋 葱
沸水中加热 5min
DNA、RNA 的分布
线粒体
叶绿体
口腔上皮细胞, 吡罗红;
洋葱内表皮细 胞
甲基绿
口腔上皮 细胞;
健那绿
黑藻
无
死亡
保持活性 数小时 活细胞
细胞核染成绿色 细胞质染成红色
蓝绿色
绿色、扁平的椭 球形或球形
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分 生区细胞
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
死亡
细胞减数分裂蝗数虫分精裂母固细 定胞装减片
各时期染成深色染 色体的变化特点
坚持
一、观察类实验(必修部分)
序号
实验内容
必修1 (p26)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1(p7)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修17(p47)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必修1(p6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必修1(p11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修2(p2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必修2 (p88)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实验流程
取材→ (染色) →制片→ 显微观察 →结论
能理解低实温验诱目的导、染原色理体、加方倍法和的操原作理步是骤什,么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
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坚持成两个子细胞
(三)高倍镜与低倍镜
项目 目镜与物
镜组合 与玻片的
距离
视野
低倍镜 物镜短/目镜长
细胞数目多 细胞体积小
视野较亮
高倍镜 物镜长/目镜短
细胞数目少 细胞体积大
视野较暗
坚持
(三)高倍镜与低倍镜
1、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找-移-转-调 ①找到要观察的对象(在低倍镜下)
②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怎么移?)
判断污物在何处: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移动,如果移 动,则污物在装片内部或表面,移动装片,污物不动, 一般在镜头上,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移动,若污物移动, 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反之则污物可能在物镜上
坚持
(五)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有气泡
同一视野一部 分清晰另一部 分不清晰
视野太亮
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 水太少
材料厚薄不均匀 光线太强;光圈太大;反射太强
坚持
(六)显微镜的维护与清洁 1、用完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呈“八”字,降下镜 筒 2、再物装镜箱与;目镜镜头的清洁必须用专用的擦镜纸;
载物台可用抹布清洁。
坚持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D长度和宽度 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实验一般流程: 取材→材料处理→检测或分离→观察→结论
坚持
实验名称 物质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注意事项
淀粉的 鉴定
还原糖 的鉴定
淀粉
碘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蓝色
砖红色 沉淀
脱色的
叶片
无
苹果或梨 甲乙液现混现 的匀浆等 用、水浴加热
脂肪的 鉴定
脂肪
苏丹Ⅲ(或 Ⅳ)染色
橘黄(或 红)色
花生种 子切片
需用高倍镜 观察
低温诱导植物 染色体数目变 化
洋葱根尖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死亡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植物细胞质壁 紫色洋葱表
分离
皮细胞
无
坚持
保持活性
质壁分离;液泡 变小,颜色变深
二、鉴定类实验
序号
实验内容
必修1(p18)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必修1(p97)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选修1(p54)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物镜
镜柱
镜座
取镜——对光——安放装片坚持——下降镜筒——调焦。
使用流程
(二)显微镜的使用
放置---对光(低倍镜)---调焦(低倍镜)---观察(高倍镜)
A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B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 标本0.5cm处 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E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 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F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G转动细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H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坚中持 央
蛋白质 的鉴定
尿糖的 检测
叶绿体中 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
蛋白质
双缩脲 试剂
葡萄糖 葡萄糖 试纸
四种 色素
提取液:无 水乙醇;分 离液:层析 液
紫色
豆浆、稀 先加A液,后
蛋清等
加B液,摇匀
水、葡萄糖
有色
溶液、三份
无
模拟“尿样”
胡萝卜素:橙黄 叶黄素:黄 叶绿素a:蓝绿 叶绿素b:黄绿
新鲜的 绿叶(如 菠菜叶)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不用上升镜筒)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否则易压碎 玻片和坚持损坏透镜)
2、物像及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
上
d?
P
实物
物像
坚持
2、物像的放大倍数
* 放大的不是细胞的面积,而是长度与宽度
•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物像中污点所在位置的判断: 物镜上?目镜上?玻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