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育教学设计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详

————————————————————————————————作者:————————————————————————————————日期: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的勇气》的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略读课文。

◆教材分析:

《花的勇气》是单元中的选读课文,是在学生们学习了本单元中《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和另一篇略读课文之后的内容,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内容基础。课文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到维也纳之后先觉得四月的维也纳风景不够亮丽,但几天后却又见到一簇簇小花盛放的模样,从而感悟到生命的意味的一篇优美文章。

◆学情分析:

《花的勇气》是本单元最后的一课,学生在学习过前面的课文之后对本单元的“生命的意义”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较快理解作者的意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初步学会借助“阅读提示”制定学习目标,善于化繁为简,掌握基本的提炼关键词句的语文学习方法。并且学会借助情感变化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品中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在品味语言中感悟“花的勇气”。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经历感悟生命的勇气,树立信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课后“吕、滥、厘、刷”4个生字。

2、掌握基本的提炼关键词句的语文学习方法。并且学会借助情感变化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在品味语言中感悟“花的勇气”,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并有自己的感悟。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目标明确所学

师:同学们,在学习过前面的课文之后,面对花朵,你会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有什么话想对盛开的花朵们说的呢?

预设1:你们很有活力。

预设2:生命真的很顽强!

师:这是大家在学习过前面的课文之后得出的属于自己的想法,那我们来看看这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了维也纳,又看到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在春天来到了维也纳,当他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他为之震憾了。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预设:花的勇气。

师:看这小“*”,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给我们更多自主的学习空间。要学习略读课文,首先我们得先读什么?

预设:课文前面的一段话。

【师出示PPT—题目之上的一段话】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念书本上一段话】

师:你读得很不错,今天能有勇气站起来,就值得大家称赞。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仔细想想,我们能把目标归纳为哪几个字?老师和你一起合作。

生:读。

【师板书—读】

师:首先应该读一遍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真聪明,那第二步你们要干嘛?

生:想。

【师板书—想】

师:我们要想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那第三步要干什么?生:说。

【师板书—说】

师:现在看黑板,长长的一段话就变成了黑板上的三个字,这就叫读书。

二、进入课文自主学习

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有三种方法,有朗读、默读、快速浏览,现在老师希望大家用默读的方法来看这篇文章。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还可以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并做笔记】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概括?复习以前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串联;每个自然段概括一句话串联。

生:作者到维也纳看不到花朵很失望遗憾,后来发现花朵都开了,感觉很惊奇,感受到花朵的勇气之后又觉得怦然一震。

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同学,你能听出来她是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我听出来她主要是把“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几个词连起来。

师: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他找到了点,把这四个点一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仔细看这些词: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预设:写作者的心情。

师:对了,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的一条情感变化线,今天我们又学到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就是——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巧妙地连接。同桌之间试着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线,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同桌之间练习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吧,那师:下面让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在维也纳,作者开始觉得失望,后来却心头怦然一震了,这是为什么呢?刚才大家自己试着解决了这个问题,来跟你的同桌或小组一起交流一下,看谁说的更有道理。再全班交流。

【生同桌或小组交流】

师:大家讨论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道填空,根据课文把它们补充完整。

【师出示PPT—填空内容: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看到小花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欣赏由景及情

师: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触摸作者的情感,去发现花的勇气。

【师出示PPT—一幅只有绿草没有花朵的图片】

师:那么哪一段是写作者的失望?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让作者失望的句子。

【师出示PPT—课文第一段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句子写出了让作者失望的原因?

生: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明媚的小花。

师:这个句子很长,我们这段时间都在练习缩句,谁来把这个长句子句子缩一下。

生:草地上,见不到小花。

师:“见不到小花”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什么?

生:没花、无花

那么是哪里无花呢?生:草地。

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草地无花”

【师板书—“草地无花”】

师:你们真会读书,学会概括了。把那么长的句子读到四个字这就叫概括,学会概括,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那老师在第一段里发现了一个词,叫做“泛滥”。“泛滥”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个语境中它的意思和原先的一样吗?同学们先思考思考,找找课文中的句子,理解一下。

预设1:“泛滥”有一个意思是指(江河或湖泊的)水慢慢溢出。

预设2:除了前面这个意思以外,“泛滥”还可以有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和事物漫延兴起,这样的意思。

师:同学们有在上课之前做了预习,老师非常开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坚持下去。回到课文,作家老舍面对广阔的草原用“一碧千里”来形容,同样写绿色多、广,你读一读,大家觉得这里面的感情色彩一样吗?

预设:不太一样,老舍先生用的“一碧千里”让人觉得非常舒服,让人非常喜欢的感觉,而这里有点不太喜欢,令人讨厌的感觉。

师:哦,是这样。同一种意思,但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情感。同学们再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都要注意这一点。“泛滥”有这种意思,那在课文中,你还能找到这样表达的词语,来触摸到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预设1:“寂寞”

预设2:“乏味”

……

师:词语本身会有一些情感,好好理解运用,会让我们更好理解作者的意图。作者到了维也纳原先很期待的心情变得怎样啊?

预设:失落。

师:哦,是失落,课本上用了作者的一句话,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出那种失落可惜。

【生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从你的读中老师听到了作者因为草地无花而失望至极。那么这草地真的无花吗?哪段写了“有花”?

【师出示PPT--一幅带有点点小花的绿地】

师: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把描写花的句子用“——”划出来。出示句子

【生自由朗读】

师:课本中说“白的、黄的、紫的”就是说颜色——?

预设:颜色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