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万=F向即'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一、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º):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º,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12F F 。

F 1=F 2,θ=60º,F=2F 1cos30º,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º,即φ=30º θ=120º,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º,即φ=60º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二、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

平均速度ts v =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1at t v s o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sv v v v t o t =+==22,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22t o s v v v +=,并且22t s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 n+1 —s n =aT 2=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θcos 2212221F F F F F ++=t 1:t 2:t 3:......:t n =)1(:......:)23(:)12(:1----n n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21gt h =(2)速度公式:gt v =t(3)位移—速度关系式:gh v 22=竖直上抛运动1.基本规律:gt v v t -=0 2021gt t v h -= gh v v t 2202-=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回复力: F = 一 KX 单摆周期公式: T= 2
K 加速度: a = 一 X
m
L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g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T= 2
m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K
24、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二、电磁学
V= f =
T
(适用于一切波)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Q
I=
t
( I=nesv)
V s/2 =
v
2 o
vt 2
2
VO
Vt /2
VS/2 Vt
A
S at
B
匀速: 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V t/2 <Vs/2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 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22:32
n2;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 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F= Vg ( 注意单位 )
F=G m1m2 r2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 (M 一天体质量
加速度)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a 、万有引力 =向心力

定 夹角。
第 1 页 共 11 页
Mm
G
(R
h)2
V2
m (R
h)2
m 2 ( R h)
42 m T 2 ( R h)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
20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 合 = Ek = Ek2 一 Ek1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docx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12F222F1 F2 COS F F2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F2 sin αθF1tg =F2 cosF1注意: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 F1 +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或F x=0F y=0推论: [1]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 M=FL(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f=N说明: a、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 f 静 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Vg(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万有引力 =向心力Mm 2V 2m 2( R h) m42Gmh) 2 2 ( R h)( R h)( RT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mg = GMmg = GR 2R 2c 、 第一宇宙速度V 2V=gR GM/Rmg = mRq 1 q 2 8、 力: F=K(适用条件 )r 29、 力: F=qE(F 与 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 力:( 1) 洛 力:磁 运 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7.加速度a=(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1.1.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 gt (g=9.8≈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

15 直线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 vx = v 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 1 g t2 2
竖直分速度: vy= g t
Vy
tg =
Vo
V y = V otg
V o =V yctg
V=
2
Vo
V
2 y
V o = Vcos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t = 2Vo g
( 6)
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一 1 g t2 2
V t2 一 V o2 = 一 2 gS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
2R
V= R=2 f R=
T
Vt = Vo 一 g t ( S、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
2
角速度: =
2f
tT
v2
向心加速度: a =
( 3 )独立性 (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V0+ a t
S = vo t + 1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2
(1) V t2 - V 02=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
V0 Vt s
V t/ 2 =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1.运动学公式:v = v0 + ats = v0t + 1/2at^2v^2 - v0^2 = 2as2.牛顿定律:F = ma3.能量守恒:E = Ek + Ep4.动量守恒:p = mv5.引力定律:F = Gm1m2/r^26.圆周运动:v = ωra = ω^2rT = 2πr/v7.功和功率:W = FscosθP = W/t8.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f = μFn9.能量和功:E = W + Q10.机械能守恒:Ek1 + Ep1 = Ek2 + Ep2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概述,其中包括运动学公式、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功和功率、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量和功、机械能守恒等。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合外力为零或接近于零,或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时,下面的公式适用于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模型:Mv1=Mv1'+mv2'①Mv2=Mv2'+M-mv1'②其中,M和m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在电学中,元电荷的大小为e=1.6×10^-19C。

电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电荷。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决定式为E=kQ/r^2.电场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WAB/q,其中WAB表示从A到B的电场做功。

电势表示为从某点到无穷远的电势能。

场强可以表示为E=U/(4πkQ/r^2)。

电阻可以表示为R=ρ=l/A,其中l为电线的长度,A为其横截面积。

电流可以表示为I=Q/t,其中Q是电荷,t是时间。

电容可以表示为C=Q/U,其中U是电势差。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高中物理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这些公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高中物理中常见公式的全面总结整理。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 v₀+ at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2)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公式:v = gt位移公式:h = 1/2 gt²速度位移公式:v²= 2gh(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 = v₀t竖直方向:y = 1/2 gt²合速度:v =√(v₀²+(gt)²)合位移:s =√(x²+ y²)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功和能(1)功的计算:W =Fxcosθ(2)动能定理:W 合=ΔEk(3)重力势能:Ep = mgh(4)机械能守恒定律:E₁= E₂(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4、圆周运动(1)线速度:v =ωr(2)角速度:ω =2π/T(3)向心加速度:an = v²/r =ω²r(4)向心力:F = mv²/r =mω²r二、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三、电学部分1、电场(1)库仑定律:F = kQ₁Q₂/r²(2)电场强度:E = F/q (定义式),E = kQ/r²(点电荷的场强)(3)电势差:UAB =φA φB(4)电场力做功:WAB = qUAB2、电路(1)欧姆定律:I = U/R(2)电阻定律:R =ρL/S(3)电功:W = UIt(4)电功率:P = UI(5)焦耳定律:Q = I²Rt3、电磁学(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ΔΦ/Δt(2)安培力:F = BIL (B⊥I)(3)洛伦兹力:f = qvB (v⊥B)四、光学部分1、光的折射定律:n =sinθ₁/sinθ₂2、折射率:n = c/v五、近代物理部分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²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掌握它们对于解决各种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XX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X围:⎥ F1-F2 ⎥≤ F≤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或: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f= μ F N说明:①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X 围: O ≤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m m r122(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 1一、质点的运动 1.1 直线运动1.1.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 V 平 =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 V t 2 – V o 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 平 =(V t +V o )/24.末速度 V t =V o +at5.中间位置速度 221/2V s/2=[(V o +V t )/2]6.位移 S= V 平 t=V o t + at 2/2 7.加速度 a=(V t -V o )/t 以 V o 为正方向, a 与 V o 同向 (加速 )a>0 ;反向 (减速 )则 a<08.实验用推论S=aT2 S 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2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 (V o )m/s 加速度 (a)m/s 末速度 (V t )m/s 时间 (t) 秒 (s)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 物体速度大 ,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 /位移和路程 /s--t 图 /v--t 图 /速度与速率 /1.1.2 自由落体1.初速度 V o =02.末速度 V t =gt3.下落高度 h=gt 2/2(从 V 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 2=2gh t=(2h/g) 1/2V t注 :(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 2≈ 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向下。

1.1.3 竖直上抛 运动2.末速度 V t = V o - gt ( g=9.8≈ 10m/s 21.位移 S=V o t- gt 2/2)3.有用推论 V t 2– V o 2= -2gS4.上升最大高度 H m = V o 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 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 :(1) 全过程处理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外表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完整)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完整)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完整)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物理公式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1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
(1)t s v =_;m F t v v a t =-=0;;21;8.9;2020at t v S s m g at v v t +==+= 20t
v v v +=;
22)(S aT n m S S aT n m -=-⇒=∆;202
t t v v v +=;2222t o s v v v +=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前1s ,前2s ,前3s …内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 ,前2m ,前3m …内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 …内时间之比为1∶()12-∶()23-… 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1<μ无单位
(2)圆周运动:
角速度:t ϕω=
单位(rad /s ,rad /min ) 线速度:v =r t
s ω= 匀速圆周运动:v m T
r m r v m r F ωπω====22224m 向 向心加速度 :r T v r v r a 22
22
4πωω==== ()()频率周期f T 12==ωπ
;()()t
N n 圈数转速=;n πω2=;Ln nr v ==π2 万有引力:2
21121067.6;kg m N G r Mm G F ⋅⨯==- 开普勒第三定律:()常数K a T a T ==3222312
1 a (长半轴) k R
T 32=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 /s ≤v <11.2km /s 飞船绕地球飞行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 /s ≤v <16.7km /s 飞船摆脱地球引力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 /s ≤v 飞船摆脱太阳引力
⑶功:αcos Fs W = 功率:Fv t W P ==
动能:20222
121;21mv mv E mv E t k k -=∆= 重力势能:mgh E p =
两定理:动能定理 1k 2k k F E E Scos F E -=⇔∆=θ合合W
动量定理 1212mv mv P P Ft P I -=-=⇔∆=
三守恒:机械能守恒:()p k p k p k E E E E E E ∆-=∆+=+2211仅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能量守恒:()()热相对Q 21=∆=S f E E
动量守恒:'+'=+22112211v m v m v m v m 合外力为零或约为零,或者某个方向
合外力为零时适用
一动一静弹性碰撞模型:'+'=211mv Mv Mv ① 2221212
12121v m v M Mv '+'=② 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电学:
元电荷:C e 19106.1-⨯=
三种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 ②感应起电 ③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2r
Qq k F = 电场强度:定义式q F E =
(任何时候都适用) 决定式:2r
Q k E =(真空中点电荷适用)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势差:B A AB AB q
W U ϕϕ-== 电势:q
W A A 0=ϕ(从A 点到电势为0)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地方;对于正点荷电势能高则电势高,电势能低则电势低;负电荷则相反。

场强:S
kQ d U E ζπ4== 电容:kd
S U Q C πζ4==
电阻:I U s l R ==ρ 电阻率:l
RS =ρ 电流:t Q I ==r R E + 示波器:初速度为v 0进入加速电场中则:qU mv mv =-2022
121即:m qU v v 220+= 粒子进入偏转电场:①时间0v L t =
②加速度md Ulq m F a == ③末速度2020
⎪⎪⎭⎫ ⎝⎛+=mdv quL v v ④偏转角正切值0tan mdv qUL =θ ⑤偏移量202
21v L md qU y ⋅⋅=
I ;U ;P 与R 滑的变化而变化:串反并同。

多用电表:使用前应先调零(机械调零;电阻调零)
测电流,电压,电阻时:表盘上“+”插红表笔,“-”插黑表笔,电流由红流进,黑流出。

电功:UIt W = 电功率:UI t W P ==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焦耳热:Rt I Q 2= 欧姆定律只适合纯电阻电路
磁感线:切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疏密代表磁场强弱;不相交,不相切,不中断。

安培力:θsin BIL F = 符合左手定则 磁感应强度:S
IL F B φθ==sin 磁通量:()Wb BS =Φ 磁感线穿入和穿出某个面积抵消后的剩余量
洛伦兹力:θsin qvB f =
电磁感应: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减少时则相同。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右手定则: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代表感应电流方向。

感应电动势:θθsin sin BS BLv t
n E =Φ=∆∆Φ= 迁移的电荷量:R n R t E t I q ∆Φ=∆=∆= 2
2ωBL BLv E ==
交变电流:
中性面:与磁感线垂直,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 从中性面开始:t E e m ωsin = 垂直中性面开始:t E e m ωcos = 峰值:ωNBS NBLv Em ==2(N 匝) 周期:()s f T 1= 频率:()Hz T
f 1= 正弦,余弦波有效值2
m
E E = 我国居民用电:t e 314sin 311= 三角波,锯齿波:3
m
E E = 电感器:感抗:fL X L π2= L :自感系数
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高频扼流圈: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器:容抗:fc
X c π21= 隔直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变压器:1
2212121n n I I n n U U == 分子动理论:
阿伏伽德罗常数:123100221367.6-⨯=mol N A
0V m V M V m m ===ρ n
m m N M A =
=0 n
V V N V A m ==0 nM m = m nV V =
分子内能:动势内E E +=E
波意耳定律−→−
等温变化2211V P V P =−→− 查理定律−→−等容变化2
121T T P P =−→−
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2121T T V V =−→− 总:()常数K T
PV =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K t T 15.273+= T t ∆=∆ 压强:
211m N Pa =
Pa atm 510013.11⨯=
Pa mmHg 1331=
mmHg cmHg atm 760761==
分子密度:()()
单位体积分子数V N n = ()分子平均动能ζn 3
2P = 相对湿度:00100P P B s ⨯=
t Cm Q ∆=吸
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 光电效应:最大动能02max 2
1w hv mV -= 溢出功()极限频率00hv w =
()()()频率波长波速f λ=v
普朗克常量:s J h ⋅⨯=-3410
63.6 光子动量:λh
p =
质子质量:kg m p 271067.1-⨯=
电子质量:kg m e 31101094.9-⨯= 氢原子能级:5,4,3,2,16
.132=-=n n E n
He Th U 422349023892+→衰变:α
v Pa Th 012349123490++→-e 衰变:β 质能方程:2mc E ∆=∆
核裂变:n Ba Kr n U 1014456893610235923++→+ 核聚变:n He H H 10423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