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8117cc8bd63186bcebbc48.png)
宏村写生报告4月23号,我们开始了皖南写生之旅。
其实这一回可以算作大学里第一次那么远的集体活动吧。
记得出发的时候是一个清晨,坐上大巴之后,因为晕车心情不是很好。
好在一路上都是漂亮的风景,在大巴上看到几个同学对着车窗拍照,心里也泛出一些热情来。
由于我们路程较长,所以一天的车程里我们大半在睡梦里度过,但偶然睁眼里的山色迷蒙,突然在未到之时对着目的地有了一些憧憬,听说是写生基地,那么必然也是好水好山了吧。
而且去之前我们已经在网上搜过了,非常漂亮。
恩,很漂亮!果然,车刚走进黄山市我们就激动,因为这里太漂亮了,到处都是漂亮的山峰,对于我们这些在平原生活的人,无疑是一大乐点。
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拎起行李站在来来往往的同学之中,我看到很多来写生或旅游的人,让我对宏村的印象有进一步提高。
第一眼看到的是平坦的桥下平静的河水,对宏村的第一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水墨之乡”。
如今能够安静地看一方山水,心里也有点小得意吧。
当然接下来的食宿安排虽然有点简陋,但想想毕竟不是堂而皇之的旅游,在乡村古旧的小民房里拿出几碟家常小菜招待远来的客人,有点小流浪的风情也是不错的。
虽然这么想,但第一天还真是不那么习惯当地的饭菜,在拥挤的房间里也没有能够全然地去掉千万里赶来的疲惫,但好在那一弯夜色,村庄里平静地充斥着生活的气味,明亮的夜市,露天的歌唱甚至于简陋的台球室,也算得上有些事做有些事看了。
第一天还是一个清晨,天不是很好,下起了雨,四周烟雾缭绕,把宏村映的更加漂亮,就这样我们还是兴致高昂的早早地进去了,那天人很多,我们打着伞跟着,听着导游讲解。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
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
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
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
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632f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安徽宏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我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该村建于明代,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国内最有特色的红色古村落。
近年来,宏村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宏村目前的旅游发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调研内容及结果1. 旅游资源宏村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和清澈的溪水,环境幽静,风景秀美。
但是,由于参观游客数量激增,导致村内有时过于拥挤,游客体验不佳。
2. 旅游设施宏村目前的旅游设施相对较简陋,只有一些建筑修缮和广场建设,缺乏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基础设施。
这使得游客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宏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3. 旅游服务村内的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导游专业水平较高,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和旅游解说,而有的导游只是让游客匆匆参观,缺乏专业性和亲和力。
四、问题分析1. 旅游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游客体验差。
2. 旅游设施欠缺、不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3. 导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品质有待提高。
五、建议1. 优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限制游客数量,提高观光体验。
2.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增加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满意度。
3. 增加导游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4. 加强宏村品牌的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游客。
六、结论宏村作为一座传统的古村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然而,目前在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通过提高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导游的培训和服务质量,宏村有望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宏村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efc9749b6648d7c1c7464a.png)
实践报告这一次我们组选择了安徽的宏村作为我们的目的地,围绕徽派建筑而展开调研,收获颇多。
首先是宏村的整体布局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
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称牛肚。
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然后是建筑的内部设计引人入胜。
为官者的大门都以“八”字形摆开,而普通百姓和商人都是不允许的,这在一方面也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而内部格局,以敬德堂为例,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
而楼上则为小姐的闺房,每当有客人来拜访时,小姐们可以躲在阁楼上,透过阁楼的小孔偷偷看下面的客人。
我觉得最为诗意的地方是前厅的天井,每当下雨的时候,主人可以坐在堂前,看雨沿着屋檐低落,听着雨声,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更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上的石雕和木雕。
敬德堂门楼上雕刻的图案就有很多象征意义。
楼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独占鳌头。
鳌鱼的下方四只喜鹊则为喜庆吉祥。
喜鹊登梅图,取喜上眉梢之意。
东鹿、西马图,“鹿”是福寿禄“禄”的谐音,希望后人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充裕,“马”则反映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之意。
门楼最下层左右两下角的吉祥水兽图,形为滚滚的波涛之中,两只鲫鱼在艰难的跃出水面,鲫鱼跳龙门,即希望能在官场上有一席之地。
东西厢房是主人休息的卧房,厢房窗子上楼空雕刻铜钱图案,窗下栏板上雕刻的万字图案,意为多财多福。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e481a9763231126edb11ce.png)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宏村实习报告总结一周的宏村实践使我深深地领略到了精致细腻的徽州文化,徽派建筑精美如诗,融古典、简洁、富丽为一体,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其固有的审美价值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徜徉于宏村的大街小巷,时刻感受着徽派建筑所带来的独特的视觉震撼。
每个村落的建筑风格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建筑外观也及其类似。
徽派建筑不愧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
不论是从建筑风格还是装饰艺术上来说,徽派建筑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及吸引力。
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徽派建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具有如此显著的特征的,而是经历数百年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在皖南古民居到新民居的演变过程中,平面型制的变化,装饰的简化,建筑新材料的运用等,是人们一直积极努力探索新生活的热情和天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正视和学习的地方。
地域更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徽州民居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更迭告诉我们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相反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同时,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地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而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徽派建筑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对建筑地域性和建筑文化的探讨一直是业界热点。
2018-安徽宏村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
![2018-安徽宏村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e365342c03d8ce2f0166231f.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徽宏村考察报告篇一:安徽宏村调查报告姓名:周洁班级:10级环艺一班学号:1003611027指导老师:秦吉安院系:河大民生学院201X年安徽宏村调查报告一、考察时间:201X年4月23号—201X年4月30号二、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宏村、黄山三、考察人物:河南大学民生学院10级环艺系师生四、考察内容:速写写生、摄影五、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锻炼自己对画面的掌控能力、表现能力3、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六、考察过程:201X年4月23日,我们10级环艺系的同学在带队老师秦吉安的带领下去到了安徽省黟县宏村、黄山等徽派建筑的发源地,进行了考察写生。
让我们受益匪浅,考察结果和写生报告如下:1、徽州建筑简介: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黟县现存的古村落西递、宏村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
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0891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b.png)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安徽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宏村是南宋以来,历时近800年的历史古村,以独特的古建筑和传统的农耕文化而闻名。
其独特的水墨画式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宏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以及旅游开发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宏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2. 历史沿革宏村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宏村建村初期,由于地势平坦、湖泊众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繁荣村庄。
明、清两代,宏村的经济状况不断提升,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村内的建筑风格沿袭了明清古村的特色,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3. 文化传承3.1 传统建筑宏村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宏村的大成殿和南湖书院。
大成殿是宏村的中心建筑,建于明嘉靖年间,是集庙宇、宴会厅和礼堂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南湖书院则是宏村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南宋时期的先贤黄庭坚的故居。
宏村的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装饰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3.2 农耕文化宏村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村内有多处传统农庄和农具展览馆,展示着农耕的历史和传统技艺。
宏村的农耕文化包括种植、养殖、农具制作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体系。
3.3 传统民俗活动宏村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娱乐方式,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4. 旅游开发现状宏村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蓬勃的推动。
宏村具备了丰富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政府也加大了对宏村旅游业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旅游设施和交通便利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然而,宏村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宏村的旅游开发尚不够完善,旅游设施不够完备,导致游客的入住、出行等方面存在不便。
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
![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dffcce9e518964bcf847cc7.png)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这里曾是我的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宏村仿佛是一位古朴儒雅的徽州夫人,我对她的温柔充满了眷恋与不舍。
宏村的生活与景色,正如她的文化一样,文质彬彬中不乏艺术的优雅。
映着朝阳,最先闯入眼帘的首先是徽州特有的粉墙青瓦。
这些白花花的墙壁造型奇特,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俯视呈“口”字、“凹”字、“日”字等几种类型。
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特殊魅力。
不光如此,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都能看到做工颇为精湛的砖雕。
那些砖雕有的是桌上常摆着的瓷质花瓶,有的则是栩栩如生的珍奇异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门楣处的雕刻,常常是各种繁复的图案与线条,却排列得错落有致,间隙均匀。
这个山谷中的小村竟能把生活过得“无处不艺术”,令我在赞叹之余又对它充满好奇。
脚下是青石小道,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是道边水渠传来的哗哗声,住在这里,仿佛真能抛弃一切烦恼。
尤其是悠闲地午后,沏一盏清茗,饮一盅淡酒,听一晌流水、品一番流云……时光悠悠远逝,凡尘俗念亦随风而逝。
来宏村,绝不能错过夜景。
于是我穿戴整齐出了门。
我在白天到过的小巷一作文步步走着,兴中荡漾着满满醉意——啊,这场景美得如此醉人——暗红的灯笼一串串挂在墙壁上,用它幽暗微弱的红光点亮了宏村。
白净的矮墙,光滑的石板,潺潺的溪流和头顶漆黑的夜幕,一切都被熏染得幽幽地,似有似无地,忽远忽近地绕在我身边。
路上,游人们的欢声笑语让条条小巷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商家们站在酒馆的门口招揽客人。
我也随着人流走动,但不知要去向何方,只是手中的相机的快门声从未停过。
终于,我“飘”着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月沼湖畔。
当我抬头看的第一个瞬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占据了我的脑海。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7be291a998fcc22bdd10d89.png)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皖南宏村水系研究报告
![皖南宏村水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c7a49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e.png)
皖南宏村⽔系研究报告仿⽣学的巨作众所周知,中国南⽅多⽔乡,有⼩巧精致的周庄,秀⽓古朴的同⾥,清新淡雅的乌镇。
那⾥风景优美,环境宜⼈,更富有⼀种奇特的古拙的⽓息。
⽽在众多⽔乡之中,却有⼀处独树⼀帜,那便是皖南的宏村。
她虽古朴,但却凭借着其合理完善的⽔系,受到⼈们的重视和欣赏,⽽⽔系的设计更是仿⽣学的巨作,引来了⽆数国外专家的研究和考察。
在我们社会实践这段时间⾥通过各⽅⾯的渠道,已经对宏村的⽔系有了较为深⼊的研究。
宏村整个村庄以⽜为原形,从两棵⼤树到南湖,都是按照⽜的消化系统进⾏设计的,其中主要包括⽔圳,⽉沼,及南湖。
其中⽔圳为⽜肠,九曲⼗弯,每户家门⼝都有⽔圳经过。
⽅便取⽔,洗涤,以及防⽕。
其中“⽜胃”⽉沼除了起到了贮存⽔的作⽤之外还可以在冬季放⽔,利⽤沼底的泥来当作肥料使⽤,整个沼成半⽉形,既美观⼜实⽤。
是整个⽔系的关键所在。
⽽村尾的南湖则是起到了“⽜肚”的作⽤。
在此系统之中,使得整个宏村⽔资源被合理使⽤。
⽽且因为宏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资源的充⾜,溪⽔的源头⼜有⽔库来限流,蓄⽔。
因⽽使其⽔圳常年流淌。
⽽其他的⼀些地区,例如西递,虽也有较为完善的⽔系,但由于⽔源不⾜,且没有⼀个较⼤的⽔库⽀持机动,使其⽔圳断续,不能整年使⽤。
因此宏村在利⽤其优秀的地理条件建成的⽔系,堪称是仿⽣学史上的巨作。
古迹的保留在中国的⼤部分古城之中,历史古迹有最少15%已上被损毁或是不能再次使⽤。
但宏村整套⽔系⾄今以有百年历史,然⽽为何还能保存的如此完善。
主要是因为⽔系建造时候的合理性和当地政府对⽔系这⼀重要遗产的保护。
⾸先⼭顶的源头泉⽔为⽔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正如前⾯所说的,源头附近的⽔库也很好的控制了⽔系的⽔量,夏蓄冬放。
⼀头引向⽥地,引⼊⽔渠,⽅便⽥地的灌溉,⼀头引⼊宏村⽔系。
泉⽔终年不绝,溪⽔绵延。
其次是宏村内部⽔系贯通全村,常年流通,这⾥就不再赘述了。
再者便是政府对于宏村⽔系的保护。
宏村⽔圳流过每家每户,因此整个⽔系和宏村的建筑是⼗分契合的。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e8d0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f.png)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宏村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我是在2021年10月对宏村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一、宏村的地理位置与交通: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距离黄山市约65公里,距离县城徽州区约10公里。
宏村的交通相对便利,旅游客户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包车前往。
二、宏村的旅游资源:1. 古村落:宏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江南古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村内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具有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被誉为“活态历史博物馆”。
2. 水乡风景:宏村四周环绕着清澈的小溪和翠绿的稻田,景色秀美。
在村中漫步,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情,感受到它那淳朴而宜人的氛围。
3. 茶园:宏村附近有茶园,这里的茶叶以绿茶为主,口感香醇。
游客可以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并品尝到正宗的宏村绿茶。
4. 徽派文化:宏村是徽派文化的重要代表,这里有许多徽派的古建筑,游客可以了解到徽派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此外,宏村还有传统的徽州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展示,可以深入了解徽州的传统文化。
三、宏村的旅游服务:1. 酒店和民宿:宏村有许多精美的酒店和特色民宿供游客选择,可以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2. 餐饮服务:宏村有许多餐馆和小吃摊贩,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徽州美食,如徽州酥饼、臭豆腐等。
3. 导游服务:宏村有专业的导游为游客提供解说和导览服务,可以更好地了解宏村的历史和文化。
四、宏村的发展前景:宏村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村落和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目前,宏村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未来,宏村可以进一步加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进一步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五、总结:宏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到水乡风情的风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宏村在未来有望成为更加繁华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宏村考察报告】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
![【宏村考察报告】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2c25e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9.png)
【宏村考察报告】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
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和宣城市之间,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水乡之一,也是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
在我校的考察之旅中,我们有幸到访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宏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按照传统的南方水乡风格建造。
整个村庄
的规划呈现出一个横穿南北的“T”字形,周围被山水环绕。
它的建筑采用了古代中国的
传统建筑样式,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
这些建筑包括了庙宇、祠堂、客栈、茶楼和民居等,每一座建筑都精心设计,每一间房间都体现了中式园林和南方水乡风情。
这些建筑的
木质结构、雕刻和陈设都具有浓重的南方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宏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它也是一个富有人文历史的地方。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
们深入了解了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我们参观了各种文化景点,如:黄酒博物馆、世界长寿馆、世界音乐馆等。
在黄酒博物馆,我们学习到生产黄酒的传统工艺和工具,了
解了黄酒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世界长寿馆展现了宏村人民长寿的秘诀,包括饮食文
化和生活方式等。
在世界音乐馆,我们了解了宏村的音乐文化和传统乐器的制作方法。
宏村的美景和人文历史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和震撼。
在这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我们
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宏村人民对其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深情关爱。
最后,这次宏村之旅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考察。
它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宏村景区考察总结汇报
![宏村景区考察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0b390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8.png)
宏村景区考察总结汇报宏村景区考察总结汇报宏村位于中国安徽黄山市黟县境内,是我国传统文化村落的代表之一。
宏村素有“中国最美的古村落”之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为了更好地了解宏村景区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以下是对宏村景区考察的总结汇报。
一、景区概况宏村景区位于黟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总面积约220公顷。
它以清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以及独具特色的牌坊、小桥流水、小楼巷弄等景观而闻名于世。
景区内有南湖、西湖两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此外,宏村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宏村书院、宏村剪纸等。
二、景区规划与发展宏村景区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景区内建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厅、商店等设施,可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此外,景区还建立了一条完整的旅游观光线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宏村的主要景点,全面了解宏村的历史和文化。
三、旅游服务质量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宏村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
景区内的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能够为游客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救援。
景区内的设施也相对完善,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然而,考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景区内的厕所设施比较陈旧,需要进行改善。
四、人文与自然景观宏村景区以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景区内的古建筑群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技艺,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
此外,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峦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卷。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宏村景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旅游资源的限制,宏村景区的游客量有限,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宏村景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特别是交通出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过度现象也对景区的原汁原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发展宏村景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宏村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条件,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三是保护好宏村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持景区的自然与文化特色。
宏村研学
![宏村研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708120eefdc8d376ee326e.png)
宏村考察报告五月中旬的宏村一行让我们充分领略到皖南村落的独有魅力。
它巧妙的选址,完整的水系,独特的水园,构成了与众不同的风貌。
这也是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原因。
宏村和水景观的建设史古村落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众多的传统古村落中独树一帜。
宏村水系是按地理环境和生态要求及风水理论、村镇发展,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消防需要,前后经过100余年的历史,通过人工而建造起来的。
起初宏村彦济公九世孙玄卿公聘堪舆家相地,“偶指村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曰:此宅基洗心也,宜扩以潴内阳水,而镇朝山丙西之水”,并有开凿圳、塘设想。
至明初聘请地师何可达相地,并做以“以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共长川九曲,流经十湾,坎水横注,丙地午曜前吐窟,自西至东,水涤肺腑,共夸饰锦绣蹁跹,乃左乃右,峰倒池塘,定主科甲延绵,万亿子孙,千家火烟,于兹肯扬”的村落水系规划。
到明永乐年间,至汪升平、汪升齐这一代,由汪升平等捐资建圳,汪思齐等捐窟及四周祖田。
百丈水圳,约1800平方米的月沼相继建成,宏村水系初具规模,到明万历年间因人口繁衍,建筑密集加上新开垦的耕地需要大量用水浇灌,而且人们出于对火灾的恐惧,忧虑“南山亦日烈焰”,仅凭月沼蓄积的“内阳水”已不够用。
于是族人根据先辈遗言,村人经协商,汪氏大小族人于万历丁末年在村南购秧田数百亩,再蓄“中阳水”,辟成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弓型池塘,取名南湖。
同时,下水圳又告凿成,后又根据地师指点,又引雷岗山上“桐高井”和“文武潭”的泉水,由山涧流入村内,凿圳穿过村东南北,入“中神庙潭”后汇南湖,南湖水再由暗渠明圳灌溉南下农田后,直汇双溪河而入奇墅湖。
至此,形成了宏村完整的水系。
宏村人工水系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现任然完整保留着。
宏村水系由水源头、水圳、月沼、南湖及户家中的水园、水院共同组成。
水源出自学堂山南麓、邕溪河、邕溪流至石碣为西溪,在2流至村口亭前,与羊栈岭南水汇全中洲,是为双溪河;然后直流下,过奇墅为新安江水系源头之一。
宏村调研报告
![宏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c0672f87c24028915fc35e.png)
民族艺术考察报告考察人:学号:指导教师: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西递、宏村、南屏、樘越牌坊、屯溪老街等考察目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安徽一带的民族艺术精华,包括传统民居建筑、传统装饰图案、民族文化历史遗迹以及传统艺术思想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提炼、升华与运用等。
考察过程2011 年5月10日我们充满期待的坐上了前往安徽的汽车,在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此次考察的对象之一西递,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民族艺术考察。
当天我们就开始了对西递的考察,通过导游的解说和之前查阅书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西递的历史。
我了解到西递村名的由来,这里的河水在村的西边流过,而古时候这里有驿站,故因此的明西递。
村子座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
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我们又去考察了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
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
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
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
此外宏村的水设计的很巧妙,它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流动的宏村
![流动的宏村](https://img.taocdn.com/s3/m/83987482bceb19e8b8f6ba57.png)
一是防火;二是调节小气 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 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 饮用;四是洗涤;五是灌 溉;六是发电。
水系与风水
《阳宅十书》曰:"凡宅左右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 阳宅十书》 :"凡宅左右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 凡宅左右流水 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又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我们 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又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我们 可以从宏村的平面图中看出宏村的布局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上 述标准了。 述标准了。
青山绿水本无价, 青山绿水本无价, 谁引碧渠到百家? 谁引碧渠到百家? 洗出粉墙片片清, 洗出粉墙片片清, 映红南湖六月花。
水系的功能不仅满足了环境的美化,水产业的发展,而且有效地调 节了农田的灌溉,通过这样一个大水库,来抵抗旱灾和控制洪水, 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水量需求。
.南湖又很好地调节了气候.在天气炎热的夏季,通过水分的蒸发,来
而且宏村的布局完全是围绕着对水系的规划而展 开的,在其中,既有对水流的天然地理位置的借用, 同时又在此基础上经过数百年不间断的人工处理 和修缮,终于使之逐渐完善,从而形成我们今天所 看到的完整格局.
因此,我们围绕着宏村的理水观展开探讨并希望 能从中能找到对今天的建筑学在理论和实践都有 帮助的东西,同时也希望中国现代的建筑文化发展 能从这样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古代建筑系统实例中 得到启示.
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通常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补 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它通常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补 ." 是中国古代村落获得好风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水"是中国古代村落获得好风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村落特 别讲求形局完美,对某些在形局或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 别讲求形局完美,对某些在形局或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往往要 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引水聚财" ,"引水聚财 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引水聚财"就是其中的一种没水的村落就需 要引水入村,甚至进一步要在村落的宗祠等地" 要引水入村,甚至进一步要在村落的宗祠等地"开聚心池以蓄内地 之水", 荫地脉,养真气",或聚财重要手段。理水就是理财, ",或 ",或聚财重要手段 之水",或"荫地脉,养真气",或聚财重要手段。理水就是理财,理财 就是理水,理好了水还能兴运。拦溪筑坝是吸储,挖圳入户是放贷. 就是理水,理好了水还能兴运。拦溪筑坝是吸储,挖圳入户是放贷. 利润千家后汇入月沼与象征自有资本的井泉合成更大的资本金, 利润千家后汇入月沼与象征自有资本的井泉合成更大的资本金,然 后经过多方营运,扩张成更为庞大的"银行"——南湖 南湖. 后经过多方营运,扩张成更为庞大的"银行"——南湖.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46c8c502020740bf1e9b2c.png)
一:考察时间:2013年7月4日一7月7日二: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三: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
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 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
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
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
要求大家在考察中遵守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四:实习内容:实地考察,拍照,写生;五:实习过程:七月四号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苏州出发,踏上了去往宏村的路途。
当然,作为一个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山水派系建设有着天生的好奇。
令人高兴的是,我终将踏足过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
经过近好几个小时的长途车程,我们进入了山水之间的目的地一一宏村。
一路的颠簸让我们十分疲倦,下车后便直奔旅社安置行李。
虽然最初觉得住宿环境不是十分舒适,但一想到我们此行的目的,便觉得其他都无关紧要了。
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宏村的梦幻之旅。
宏村古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 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
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一一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最新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
![最新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6ab57e4de80d4d8d05a4fe7.png)
【实习报告】宏村简介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黄山市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文化简介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
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
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
“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宏村水系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
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
水脉宏村——安徽宏村水文化探析的开题报告
![水脉宏村——安徽宏村水文化探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94d3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c.png)
水脉宏村——安徽宏村水文化探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及意义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水乡之一,素以“水韵潇湘、绿意盈门”著称,同时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
宏村水文化是宏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村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艺术著名等特色相得益彰,为宏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支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宏村水文化的探析,深入了解宏村的传统文化、历史变迁和当代发展现状,为宏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际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场地调查、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究宏村水文化的内涵、意义、历史渊源、特点和价值,分析宏村水文化对宏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保护和传承宏村水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场地调查:实地观察宏村的景观、建筑、文物、遗迹等,了解宏村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现状。
(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地理信息、社会学研究成果等,全面深入地了解宏村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3)数据分析:收集和整理宏村旅游经济、文化遗产保护、民俗传统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4)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宏村居民和游客对宏村水文化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等。
3.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宏村水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介绍宏村水文化的内涵,阐述宏村水文化与宏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民俗传统等方面的关系,探究宏村水文化的特点和独特性。
(2)宏村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和文化的层面分析宏村水文化的发展历程、演变轨迹和文化意蕴,着重考察其与宏村历史和地域环境的关系。
(3)宏村水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论述宏村水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其对宏村地区经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民俗风情、旅游产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宏村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针对宏村水文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对策和建议,旨在使宏村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西递宏村调研报告
![西递宏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ddaabb87c24028915fc3df.png)
题目:安徽西递、宏村实习报告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城乡规划1501学生姓名:冉红芳学号: 2任课教师:?刘良勇手机短号: /584194编号:成绩:2017年9月西递、宏村实习报告——对徽派建筑的鉴赏摘要:通过本次实习,本人对徽派建筑有了一定得了解,本文将以本人在西递村、宏村所见及查阅资料为基础来鉴赏徽派建筑。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严谨,雕刻精湛,特别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灵活多变;在空间结构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有特色(如图1);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图1精湛雕刻的小青瓦合运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青石铺地,村中溪水与巷道的并行蜿蜒,小溪两旁高墙深院相峙。
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
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
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 20余处景点。
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如图2)。
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村中有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时间:2009年9月6号——2009年9月16号
地点:安徽黟县(宏村、西递、关麓、棠樾)
内容:考察学习、实地勘测、复原建筑
班级:2006级环艺(2)班
姓名:陈小燕、杜春燕、刘巧惠、许俪嘉、张晶
看过波涛汹涌、浊流婉转的黄河,看过天连水尾水连天,波光粼粼的大海,每种广阔与气势都会给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但安徽宏村的活水,却一直羁绊人的念想,让人魂萦梦牵。
2009年9月6号我们在林晟、甘露老师的安排下终于走进了这个灵动的世外桃源,心情澎湃。
水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通过水系把整个村落连成一片,打造山水绿城,穿越家家门口的清泉,顺着这里最富有动感的景观——不枯、不竭、不溢的泉水,绕了九曲十八弯,穿梭于这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村落。
户户门口有清泉,水圳的走向布局和结构特点的设计来看,设计者也是以方便全村的村民用水为主要目的,水圳九曲十弯,大小圳分流,动静结合,分布均衡,水圳的宽窄深浅恰到好处,水源丰富,进水量大流急,遍设石步石阶,浣洗轻松,随洗随清。
祠堂堂前有一弯活水塘,水里映着蓝天白云,古屋行人,又是那么的温柔而曼妙,人皆亲水,有水则心定,显得村庄的安稳祥和。
这就是宏村的月沼,闻名遐迩,月沼落在村心,而不是在空旷的原野,人们从挤挤挨挨的屋舍巷弄之中走来,眼前豁然一亮,村中还有这么大的一片水,不是干巴巴的空场地,而是波光粼粼,不是方方正正的池塘,而是月牙儿般的一池水,柔柔的,软软的,躺在错落有致,斑驳而耸的马头墙之间,那么温顺,那么的古朴。
晨曦之中,太阳是新的,房子是老的,水是静的,人是动的,一切包裹着活力和生命。
荒河滩上的鹅卵石多,石料采集要省不少工,水圳、月沼的岸边都是用鹅卵石砌成的。
整个引水工程施工的饮水技术难度不高。
但引入的活水,造福于人们。
月沼的风韵,南湖的妩媚,让人陶醉。
站在南湖堤上往北看,鳞次栉比的马头墙,百年屋舍,尽收眼底,像一幅山水画卷。
设计的巧妙绝伦,空前绝世。
然而物欲横流的今天,又有多少原创性的灵感,能流淌在阡陌田畴之间?能用怎样的建筑语言,去表达绿色家园的诉求,去维系街邻坊间的秘秘乡情呢?
在我们看来,并非所有的历史建筑工程都是优秀工程,只有经受了历史检验,
确实能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工程,才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历史的积淀,游人、画家的增多,对水系的治理缺乏,导致污水排放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水系保护治理是现阶段必要的任务。
保护古水系的重点是保存一条清澈激流不息的活水。
水要活,就要保证水系常年有一定的流量。
水要清,重点在于治理村内居民的用水污染。
全村缺少下水系统,大部分的生活废水渗入地下,部分废水直接排入水圳,村民在水圳内乱洗乱倒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圳的水质变差,月沼、南湖静水区,枯水季节的水圳,水质更差。
需要坚决查堵排污口,推广无磷洗衣粉,逐步改变村民的用水习惯,水圳要每年疏浚一次,月沼、南湖隔一段时间疏浚一次保持水体的正常深度,融氧量和清澈度。
整条水系必须安排专人管理,日常捞污、控制进水量,调节大小水圳的流量分配,防洪除砂疏通水圳,岸坝路面的修缮等等,专人管理才能保持水系的清洁和稳定。
由于小水圳引进月沼的活水量少,且不稳定,月沼的水体不大,洗东西的人多,塘水融氧高,富含磷,塘里草色少,夏天水草疯长,只有经常疏浚小水圳,适当加大进水量,推广无磷洗衣粉,放养草鱼,月沼的水质才可以变好、变清。
保护宏村的古树,科学植树,对保护宏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百年古树是宏村的镇村之宝。
森林、山溪、古树、稻田、水圳、月沼、南湖、池塘…….宏村整个都化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在我们的考察当中,发现黟县地下水丰富,可以利用压井,把水引到村外去,预埋上下水管道和电缆,治污在先,环保为重。
把人们使用的污水引到村外与其它河系交融,缓和污染程度,因为村内的状况已经不适合栽植植物保护环境,可能会影响到乡村的整体规划。
所以可以在村外河道周围种植树木,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宏村人工古水系,无疑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古代人工引水工程。
如果,当年的汪氏家族从雷岗山上搬迁下山开发宏村时,也和千百个徽州乡村一样,临西溪建村,而不是饮水进村,村民用水远一些,但并不特别难受,毕竟相似的大村还多着呢,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两种情况下的六百年历史,六百年前饮水进村的创意,显得是多么的新颖贴切,给宏村人带来千百年的方便,更给宏村人带来了一份生气、灵气、和文气,给世界留下了一份文化遗产。
也给宏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