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四章“一五”计划的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文档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 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 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 作社,并发展手工业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 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农业方面
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4.5%。1957年农副业总产 值达到“一五”计划规定指标的101%。其中粮食产量 为计划的102%,棉花产量为计划的100.3%,其他经 济作物大都没有完成计划。
交通运输方面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 比1952年增加22%;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5万公里, 比1952年增加一倍。1957年与1952年相比,全国内河 航运里程增长51.6%,空运线路增长101.5%。现代运输 工具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44%和142%,客 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159.1%和100.6%。
工业方面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18%(计划规定为14.7%)。在五年计划规定的46种主 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27种提前一年达到计划规定的指 标。钢产量1957年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两 倍,为原定计划的137%;煤炭产量1957年达到1.31亿 吨,比1952年增长近一倍,为原定计划的110%。
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全面安排的关系
“一五”计划中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1:7.3,高于苏 联的前三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之所以采取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方针,是由于当时的国情和工业结构决定的。(1) 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不发达,相对来说,轻工业 比较发达;(2)轻工业生产能力有很大的潜力,资金也有 很大的后备力量;(3)原料供应不足。
经济发展的布局问题
旧中国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仅有的一点现代工业 和交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据1952年的统计,我 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其 中钢铁80%在沿海,纺织70%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市。 “一五”计划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畸形布局和区域 之间的极端不平衡,在建设布局上作了明显倾斜。
二、在曲折中发展
(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基本建设方面
5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其中国家对 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93亿元,超过原定 计划15.3%。在施工的一万多个建设单位中,限额以上 的有921个,比原定计划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全 部建成投产的有428个,部分建成投产的有109个。
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确定优先发展 重工业。这种选择虽然参考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主要 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
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和对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一五”计划中对几个经济关系的处 理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问题
在制定“一五”计划草案的初期,将经济增长指标 定得过高,后来经几次压缩,终于使经济增长指标比较 符合实际,虽然仍比较紧张,但是可以完成。另外,这 个时期党和政府虽然强调发展速度,同时也强调提高经 济效益,并制定了不少措施和办法。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一五”计划期间,虽然我们对苏联的援助期望较大, 并且苏联也确实给予我国很大的帮助。但是,“一五”计 划的原则仍然是建立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 础上。“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共为1354.9亿元,国 外贷款为36.4亿元,外债占财政总收入的2.7%。从1955 年起,我国就以对苏贸易顺差的办法分年偿还所借外债本 息。在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项目中,仍有相当大部分的工 作量和机器设备是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
第四次,1953年6月,是由国家计委编制的。这次编 制,吸收了苏联国家计委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对第一个五年 计划轮廓草案作了重大修改,如把工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降 至14-15%,加快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第五次,1954年初,中共中央成立以陈云为组长的八 人小组,加快“一五”计划的编制。4月初拿出《五年计划 纲要(初稿)》,毛泽东认真审阅了初稿。8月,在陈云主 持下,8人领导小组连续举行了17次会议,对初稿逐章逐节 地进行了讨论和修改。10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又 聚会广州,用1个月时间,共同审议修改后的草案。11月, 由陈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修改草案。1955年3 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草案。7月30日,全 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五”计划。
第四章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在曲折中前进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四、可贵的探索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计划的编制及其内容 (二)“一五”计划中对几个经济关系的处 理
(一)计划的编制及内容
历时五载、五易其稿的计划编制
第一次,1951年,在陈云组织领导下,由中财委试 编的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由于当时资料不全,战争 还在进行,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还未定下来,特别是还 未能争得苏联的援助,因此,这个计划纲要只能是一个 初步设想。
第三次,1952年底、1953年初。鉴于原“轮廓”草案 的资料根据仍有不足,尤其是对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年度之 间相互配合方面,以及五年基本建设投资在各个部门的分配 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中财委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央 各部和各大区,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原计划“轮廓” 草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充实。
第二次,1952年,由中财委编制的《五年计划轮廓草 案》。年初,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 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组成的领导小 组,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7月,试编出《五 年计划轮廓草案》。8月,以周恩来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赴 苏,带上此草案,一则争取苏联的援助,一则征询苏联政府 对我“一五”计划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